活性碳安全标准(MSDS)
国产颗粒炭指标
国产颗粒炭指标
国产颗粒活性炭的指标包括外观、比表面积、亚甲蓝指数、灼烧残渣、碘吸附值和氯离子含量等。
这些指标用于确保颗粒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稳定性以及环保要求。
颗粒活性炭的外观应平整、无明显缺陷,比表面积则影响其吸附性能,需在合理的范围内。
亚甲蓝指数用于衡量活性炭的脱色能力,灼烧残渣则代表活性炭中的灰分含量,碘吸附值和氯离子含量也都有各自的指标要求。
同时,颗粒活性炭的检测方法也十分重要,包括外观检查、比表面积测定、亚甲蓝吸附值、灼烧残渣测定、碘吸附值测定以及氯离子含量测定等。
这些检测方法的实施有助于确保颗粒活性炭的质量符合标准。
另外,颗粒活性炭的包装、运输和储存也有一定的要求,以避免因这些环节引起的质量问题。
例如,应保证存储环境干燥、通风,并避免阳光直射等。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国产颗粒活性炭指标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查阅相关书籍文献。
(完整版)活性炭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活性炭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活性炭化学品英文名:Active carbon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活性炭64365-11-3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由于吸入炭粒的干燥性和摩擦作用,可能会造成呼吸道的轻度痛感。
健康危害:活性炭是非腐蚀性物质,如有意外,处置方式应以一般颗粒性异物对待,其可能会引起人体轻度疼痛。
活性炭是非腐蚀性物质,不会引起皮肤不适,仅在颗粒受到摩擦时,会造成皮肤轻度痛感。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粉尘接触明火有轻度的爆炸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用肥皂水洗掉即可,如有疼痛,及时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有疼痛,及时就医。
吸入:呼吸新鲜空气,如有咳嗽或呼吸不适,及时就医。
食入:喝一至两杯清水,如胃肠不适感加重,及时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在空气中易缓慢地发热和自燃。
有害燃烧产物:CO灭火方法:用水或灭火器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如有泄漏发生,应清洁泄漏物以免炭尘混入空气,操作时应遵循相关的工业卫生条例,注意眼睛、皮肤、防护服的清洁。
收集到的没用过的活性炭可放入相关容器,以没有危险的废物对待。
对收集到的使用过的活性炭根据相关法规来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避免产生粉尘。
储存注意事项:(Ⅲ)类。
牛皮纸外塑料袋,气密封口。
储运条件:储存于干燥、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不可与氧化剂共储混运,防止受潮,以避免受潮后积热不散可能发生自燃。
如抽查发现有发热现象应及时倒垛散热,防止发生事故。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MAC(mg/m3):PC-TWA(mg/m3):PC-STEL(mg/m3):TLV-C(mg/m3):TLV-TWA(mg/m3):TLV-STEL(mg/m3):监测方法:工程控制:呼吸系统防护:建议使用矿山安全健康管理局要求的呼吸面具,咨询呼吸面具的制造商以便选定合适的面具。
活性炭 MSDS
活性炭安全说明书 MSDS
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42521
中文名称 活性碳
英文名称 Carbon activated;Activated charcoal;Activated char;Carbon active;
Carbon Amorphous;Carbon black;Carbon decolorizing;Charcoal active
别 名 活性炭黑
分子式 C 外观与性状 黑色细微粉末。
无臭,无味,无砂性
分子量 12.011
沸 点 4200℃ 溶解性 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密 度 相对密度 1.8~2.1
主要用途 具有高容量吸附有机色素及含氮碱的能力
外观与性状: 黑色细微粉末。
无臭,无味,无砂性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症状有结膜炎,角膜再生不良、湿疹和支气管炎等。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吸入粉尘有中等程度危险。
易燃。
5.环境标准:
美国(1976)公共给水标准 0.3mg/L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防护措施:操作时应戴防目镜,以避免眼反复接触。
工作者应每天淋浴。
急救措施:如进入眼中,迅速用水冲洗。
活性炭安全操作手册(msds)
活性炭安全操作手册(msds)活性炭安全操作手册(MSDS)一、产品简介活性炭是一种吸附剂,主要由木材、煤炭、果壳等物质经高温炭化制得。
其特殊的微孔结构能够有效吸附气体、液体和杂质。
本手册旨在向使用活性炭的人员提供安全操作指南,确保使用活性炭的过程中安全可靠。
二、主要危害和防范措施1. 吸入危害:活性炭粉尘可能导致呼吸道刺激,长期吸入可能影响肺功能。
使用活性炭时应佩戴防尘口罩,确保通风良好。
2. 接触危害:长时间接触活性炭可能导致皮肤干燥和过敏。
使用活性炭时应戴防护手套、服装和护目镜,尽量避免直接接触。
3. 食入危害:活性炭不宜食入,避免误食。
若发生误食,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活性炭成分。
三、应急措施1. 吸入:将受害人带到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安静休息,如出现不适症状,立即就医。
2. 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部位,如有异常情况,就医检查。
3. 食入:立即就医,告知医生活性炭成分和食入量。
四、储存和处理1. 储存:活性炭应存放在清洁、阴凉、干燥的场所,远离火源和氧化剂。
2. 处理:在处理活性炭时,应采取防尘措施,使用防护手套和护眼设备,避免产生粉尘。
处理废弃活性炭时,应根据当地法规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理。
五、事故处置若发生活性炭泄露、火灾等事故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扑灭和隔离,确保人员安全。
并通知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六、个人防护措施1. 呼吸系统防护:使用活性炭时应佩戴防尘口罩,确保通风良好。
2. 皮肤防护:长时间接触活性炭时应戴防护手套、服装,尽量避免直接接触。
3. 眼睛防护:使用活性炭时应戴护目镜,防止活性炭粉尘进入眼睛。
七、急救措施如出现吸入、接触或食入活性炭后的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有关情况和活性炭成分。
以上是活性炭安全操作手册(MSDS)的简要内容,详细信息请参阅正式版本的手册。
使用活性炭时请务必遵守相关安全指南,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活性炭危险性评估报告(msds)
活性炭危险性评估报告(msds)活性炭危险性评估报告(MSDS)报告编号。
[填写报告编号]报告编号。
[填写报告编号]报告编号。
[填写报告编号]报告编号。
[填写报告编号]报告日期。
[填写报告日期]报告日期。
[填写报告日期]报告日期。
[填写报告日期]报告日期。
[填写报告日期]1.危险性概述活性炭是一种常用的吸附剂,可用于去除水和空气中的杂质。
尽管它在正常使用条件下通常是安全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产生一些危险。
1.1 火灾危险性活性炭在高温下可能会发生自燃,产生火灾。
避免将活性炭暴露于明火或高温源。
1.2 健康危害长时间暴露于活性炭粉尘中可能导致呼吸道刺激和可能的肺部损害。
建议在处理活性炭时使用适当的防护措施,如戴口罩和手套。
1.3 环境危害大量的活性炭可能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在处理废弃的活性炭时,请遵循相应的环境保护法规,确保正确处置。
2.应急措施2.1 火灾- 如果发生活性炭火灾,请立即采取灭火措施,如使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
- 避免用水灭火,以免扩散火势和产生有毒气体。
2.2 眼部接触- 如发生活性炭粉尘进入眼睛,请立即用清水冲洗眼睛,持续至少15分钟。
如眼部不适持续,请寻求医疗帮助。
2.3 皮肤接触- 如活性炭接触皮肤,请立即用温水和肥皂彻底清洗受影响部位。
- 如发生皮肤红肿、痒或其他异常,请咨询医务人员。
3.操作安全3.1 适当的使用- 活性炭应仅用于其规定的用途,并按照提供的操作指南进行使用。
- 遵守所有相关安全和操作规程,确保在安全的工作环境中使用活性炭。
3.2 适当的存储- 将活性炭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
- 避免将活性炭暴露于阳光直射或高温环境。
3.3 废弃物处理- 废弃的活性炭应根据当地环境保护法规进行处理。
- 建议将废弃的活性炭交由专业的废物处理公司处理,以确保环境安全。
4.急救措施4.1 呼吸系统- 如误吸入大量活性炭粉尘,请转移到空气清新处,并尽早寻求医疗帮助。
4.2 眼部接触- 如活性炭粉尘进入眼中,请立即用清水冲洗,持续至少15分钟,并寻求医疗帮助。
MSDS物质安全资料表(大全)
MSDS大全目录表1-001 乙炔气 (1)表1-002 氧气 (2)表1-003 二氧化碳 (3)表1-004 氢气 (4)表1-005 氩气 (5)表1-006 甲烷 (6)表1-007 四氢噻吩 (7)表1-008 活性炭 (8)表1-009 三乙胺 (9)表1-010 硫代磷酰氯 (10)表1-011 硫黄 (11)表1-012 甲胺磷 (12)表1-013 多聚甲醛 (13)表1-014(附表1-3)甲缩醛 (14)表1-015 黄磷 (15)表1-016 氯 (16)表1-017 三氯化磷 (17)表1-018 甲醇 (19)表1-019 液碱 (20)表1-020 氨水 (21)表1-021 硫酸二甲酯 (22)表1-022 甲胺磷 (23)表1-023 液氨 (24)表1-024 氯仿 (25)表1-025 二氯乙烷 (26)表1-026 二硫化碳 (27)表1-027 甲苯 (28)表1-028 盐酸 (29)表1-029 氯甲烷 (30)表1-030 硫酸 (31)表1-031 二甲苯 (33)表1-032 醋酸酐 (34)表1-033 多聚甲醛 (35)表1-034 草甘膦 (36)表1-035 稻瘟灵 (37)表1-036 异丙胺 (38)表1-037 漂白粉 (39)表1-038 氯化氢 (40)表1-039 氰化氢 (41)表1-040 氰化钠 (42)表1-041 氯乙酸 (43)表1-043 丙烯腈 (45)表1-044 氧化亚铜 (46)表1-045 四氯化锡 (47)表1-046 四氧化三铅 (48)表1-047 三氯化铝(无水) (49)表1-048 松香水 (50)表1-049红丹油性防锈漆 (52)表1-050 酚醛树脂 (53)表1-051 硫磺粉(补充) (54)表1-052 一乙胺 (55)表1-053三聚氯氰 (56)表1-054 三氯乙烯 (57)表1-055 磷酸 (58)表1-056 四丁基锡 (59)表1-057 柴油 (61)表1-058 对氨基苯酚 (62)表1-059 醋酸乙酯 (63)表1-060 对氯硝基苯 (64)表1-061 氮气 (65)表1-062莠去津 (66)表1-063 扑草净 (67)表1-064 八氯二丙醚 (68)表1-065 硫化钠 (69)表1-066 异丙醇 (70)表1-067 丙酮 (71)表1-068 二氯丙烷 (72)表1-069 环己酮 (73)表1-070 乙酸异戊酯 (74)表1-071 锌粉 (75)表1-072 乙醇 (76)表1-073 次氯酸钠溶液 (77)表1-074 石脑油 (78)表1-075 双环戊二烯 (79)表1-076 乙酸丁酯 (80)表1-077 双氧水 (81)表1-078 丙烯酸丁酯 (82)表1-079 丙烯酸 (83)表1-080 苯乙烯 (84)表1-081 过硫酸铵 (85)表1-082 过硫酸钾 (86)表1-083 丙烯酰胺 (87)表1-084 甲醛 (88)表1-085 甲基丙烯酸甲酯 (89)表1-087 汽油 (91)表1-088 乙酸 (92)表1-089 丙烯酸树脂 (93)表1-090 丙烯酸清漆 (94)表1-091 丙烯酸漆稀释剂 (95)表1-092 丙烯酸磁漆 (96)表1-093 二乙醇胺 (98)表1-094 煤油 (99)表1-095 漂白粉 (100)表1-096 漂粉精 (101)表1-097 三氯异氰尿酸 (102)表1-098 松香 (103)表1-099 松节油 (104)表1-100 硫化钠 (105)表1-101 保险粉 (106)表1-102 7385聚氨酯清漆(分装) (107)表1-103 甲酸 (108)表1-104 乙酸乙二醇乙醚 (109)表1-105 H-3聚氨酯漆固化剂 (110)表1-106 聚氨酯漆稀释剂 (111)表1-107 263醇酸树脂 (112)表1-108 异噻唑啉酮 (113)表1-109 N-乙基苯胺 (114)表1-110苯胺 (115)表1-111 乙酰甲胺磷 (116)表1-112 亚磷酸 (118)表1-113 亚磷酸二甲酯 (119)表1-114 氯甲烷 (120)表1-115 乙醚 (121)表1-116 丙烯酸甲酯 (122)表1-117 一甲胺 (123)表1-118 硝酸镁 (124)表1-119 硫化氢 (125)表1-120 硫化铵 (126)表1-121 一甲胺水溶液 (127)表1-122 兔宝宝面漆 (128)表1-123 兔宝宝稀释剂 (129)表1-124 硫氢化钠 (130)表1-125丙酸 (131)表1-126乙酰氯 (132)表1-127丙酰氯 (133)表1-128 丁醇 (134)表1-129 醇酸调合漆(未列名) (135)表1-130 硝酸钠 (137)表1-131 溴甲烷 (138)表1-132 磷化铝 (139)表1-133 正丁醇 (140)表1-134 硝基木器漆 (141)表1-135 硝化棉(含氮≤12.6%) (142)表1-136 单丁醚 (143)表1-137 砷 (144)表1-138 碘化汞 (145)表1-139 氯化汞 (146)表1-140 叠氮化钠 (147)表1-141 重铬酸钠 (148)表1-142 高锰酸钾 (149)表1-143 氰化金钾 (150)表1-144丙烯酸 (151)表1-145甲基丙烯酸甲酯 (152)表1-146苯乙烯 (153)表1-147丙烯酸丁酯 (154)表1-148丁醇 (155)表1-149偶氮二异丁腈 (156)表1-150甲基丙烯酸异丁酯 (157)表1-151 甲基丙烯酸(正)丁酯 (158)表1-152 乙酰丙酮 (159)表1-153 2-丁酮 (161)表1-154 生松香 (162)表1-155 硫酸铜 (163)表1-155 硝酸 (164)表1-155 氰化钾 (165)表1-156硝基苯 (166)表1-157 氟化钠 (167)表1-158 氢氟酸 (168)表1-159蓄电池(注有酸液) (169)表1-160 环氧树脂 (170)表1-161 氯苯 (171)表1-162 乙苯 (172)表1-163 樟脑 (173)表1-164 赛璐珞 (174)表1-165 氢氧化钾 (175)表1-166 乙酸丁酯 (176)乙炔气MSDS表1-002 氧气表1-003 二氧化碳表1-004 氢气表1-005 氩气表1-006 甲烷表1-007 四氢噻吩表1-008 活性炭活性炭 C 12.0Active carbon别名:Activated chlarcoal危规分类及编号:自燃物品。
活性炭MSDS安全技术说明
活性炭安全技术说明MSDS
标识中文名活性炭英文名Carbon,activated
分子式C危险货物编号42521
分子量12危险性类别 4.2类易于自然的物质
理化特性熔点(℃)>3500沸点(℃)4000
燃烧热/饱和蒸气压(kPa)/
相对密度(水=1)
外观性状
黑色粉末或颗粒二种。
内部呈极多的孔状物质。
主体为无定型的碳,此外还有二氧化
硅、氧化铝、铁等无机成分。
溶解性不溶于水和任何有机溶剂
稳定性稳定避免接触的条件
禁忌物强氧化剂燃烧(分解)产物CO、CO2
燃爆特性燃烧性自燃建规火险分级
危险特性防尘接触明火有轻度的爆炸性,在空气中易缓慢地发热和自然。
灭火方法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急性毒性
健康危害
属基本无毒的物质,但有时从原料中夹杂无机物,对皮肤、粘膜及呼吸道有一定的刺
激。
急救
措施
/
应急处
理措施
用干净的密闭容器收集,运至废弃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干燥、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不可与氧化剂共储,防止受潮,以避免受潮后积热不散可能发生自燃。
如抽出发现有发热现象应及时倒垛散热,防止事故发生。
操作注
意事项
防护
措施
/。
MSDS物质安全资料表
MSDS物质安全资料表001 乙炔气002 氧气003 二氧化碳004 氢气005 氩气006 甲烷007 四氢噻吩008 活性炭009 三乙胺010 硫代磷酰氯011 硫黄012 甲胺磷013 多聚甲醛014 甲缩醛015 黄磷016 氯017 三氯化磷018 甲醇019 液碱020 氨水021 硫酸二甲酯022 甲胺磷023 液氨024 氯仿025 二氯乙烷026 二硫化碳027 甲苯028 盐酸029 氯甲烷030 硫酸031 二甲苯032 醋酸酐033 多聚甲醛034 草甘膦035 稻瘟灵036 异丙胺037 漂白粉038 氯化氢039 氰化氢040 氰化钠041 氯乙酸042 甲缩醛043 丙烯腈044 氧化亚铜045 四氯化锡046 四氧化三铅047 三氯化铝(无水)048 松香水049 红丹油性防锈漆050 酚醛树脂051 硫磺粉(补充)052 一乙胺053三聚氯氰054 三氯乙烯055 磷酸056 四丁基锡057 柴油058 对氨基苯酚059 醋酸乙酯060 对氯硝基苯061 氮气062莠去津063 扑草净064 八氯二丙醚065 硫化钠066 异丙醇067 丙酮068 二氯丙烷069 环己酮070 乙酸异戊酯071 锌粉072 乙醇073 次氯酸钠溶液074 石脑油075 双环戊二烯076 乙酸丁酯077 双氧水078 丙烯酸丁酯079 丙烯酸080 苯乙烯081 过硫酸铵082 过硫酸钾083 丙烯酰胺084 甲醛085 甲基丙烯酸甲酯086 甲基丙烯酸087 汽油088 乙酸089 丙烯酸树脂090 丙烯酸清漆091 丙烯酸漆稀释剂092 丙烯酸磁漆093 二乙醇胺094 煤油095 漂白粉096 漂粉精097 三氯异氰尿酸098 松香099 松节油100 硫化钠101 保险粉102 7385聚氨酯清漆(分装)103 甲酸104 乙酸乙二醇乙醚105 H-3聚氨酯漆固化剂106 聚氨酯漆稀释剂107 263醇酸树脂108 异噻唑啉酮109 N-乙基苯胺110 苯胺111 乙酰甲胺磷112 亚磷酸113 亚磷酸二甲酯114 氯甲烷115 乙醚116 丙烯酸甲酯117 一甲胺118 硝酸镁119 硫化氢120 硫化铵121 一甲胺水溶液122 兔宝宝面漆123 兔宝宝稀释剂124 硫氢化钠125 丙酸126 乙酰氯127 丙酰氯128 丁醇129 醇酸调合漆130 硝酸钠131 溴甲烷132 磷化铝133 正丁醇134 硝基木器漆135 硝化棉(含氮≤12.6%)136 单丁醚137 砷138 碘化汞139 氯化汞140 叠氮化钠141 重铬酸钠142 高锰酸钾143 氰化金钾144 丙烯酸145 甲基丙烯酸甲酯146 苯乙烯147 丙烯酸丁酯148 丁醇149 偶氮二异丁腈150 甲基丙烯酸异丁酯151 甲基丙烯酸(正)丁酯152 乙酰丙酮153 2-丁酮154 生松香155 硫酸铜156 硝酸157 氰化钾158 硝基苯159 氟化钠160 氢氟酸161 蓄电池(注有酸液)162 环氧树脂163 氯苯164 乙苯165 樟脑166 赛璐珞167 氢氧化钾168 乙酸丁酯169 NN-二甲基甲酰胺170 叔丁胺171 氯化亚砜172 碳化钙、电石001 乙炔气标识中文名:乙炔英文名:acetylene分子式:C2H2 分子量:26.04 CAS号:74-86-2 危规号:21024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无臭气体,工业品有使人不愉快的大蒜气味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溶于丙酮、氯仿、苯熔点(℃):-81.8(119kpPa)沸点(℃):-83.8 相对密度(水=1):0.62临界温度(℃):35.2 临界压力(MPa):6.14 相对密度(空气=1):0.91燃烧热(KJ/mol):1298.4 最小点火能(mJ):饱和蒸汽压(KPa):4053(16.8℃)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闪点(℃):无意义聚合危害:聚合爆炸下限(%):2.1 稳定性:稳定爆炸上限(%):80.0 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卤素引燃温度(℃):305 最小点火能(mJ):0.02危险特性:极易燃烧爆炸。
活性炭 msds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切勿受潮。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禁配物:氧化剂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稳定性:不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
毒理学资料
无
接触防护
车间卫生标准
无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粉尘时,应该佩戴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一般防护。
身体防护
穿防护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它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彻底清洗。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不属危险废物。废弃处置方法:倒入废水系统。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42521UN编号: 1362包装标志:自燃物品包装类别:Ⅲ类包装
活性炭理化性质分析表
理
化
性
质
外观与性状:
黑色细微粉末。无臭,无味。具有高容量吸附有机色素及气体的能力。
危险性类别:
第4.2类自燃物品
化学类别:
非金属
熔点(℃):
3500
沸点(℃):
4000
相对密度(水=1):
无
相对密度(空气=1):
无
饱和蒸气压(kPa):
无
溶解性:
不溶于任何溶剂。
主要用途:
用于脱色及过滤,使带色液体脱色,吸收各种气体与蒸气,色谱分析用,测甲醇、锡和硅的还原剂。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未有特殊的危害性。但有时从原料中夹杂无机物,对皮肤、粘膜及呼吸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活性炭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活性炭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活性炭化学品英文名:Active carbon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浓度 CAS No.活性炭 64365-11-3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由于吸入炭粒的干燥性和摩擦作用,可能会造成呼吸道的轻度痛感。
健康危害:活性炭是非腐蚀性物质,如有意外,处置方式应以一般颗粒性异物对待,其可能会引起人体轻度疼痛。
活性炭是非腐蚀性物质,不会引起皮肤不适,仅在颗粒受到摩擦时,会造成皮肤轻度痛感。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粉尘接触明火有轻度的爆炸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用肥皂水洗掉即可,如有疼痛,及时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有疼痛,及时就医。
吸入:呼吸新鲜空气,如有咳嗽或呼吸不适,及时就医。
食入:喝一至两杯清水,如胃肠不适感加重,及时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在空气中易缓慢地发热和自燃。
有害燃烧产物:CO灭火方法:用水或灭火器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如有泄漏发生,应清洁泄漏物以免炭尘混入空气,操作时应遵循相关的工业卫生条例,注意眼睛、皮肤、防护服的清洁。
收集到的没用过的活性炭可放入相关容器,以没有危险的废物对待。
对收集到的使用过的活性炭根据相关法规来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避免产生粉尘。
储存注意事项:(Ⅲ)类。
牛皮纸外塑料袋,气密封口。
储运条件:储存于干燥、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不可与氧化剂共储混运,防止受潮,以避免受潮后积热不散可能发生自燃。
如抽查发现有发热现象应及时倒垛散热,防止发生事故。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MAC(mg/m3):PC-TWA(mg/m3):PC-STEL(mg/m3):TLV-C(mg/m3):TLV-TWA(mg/m3):TLV-STEL(mg/m3):监测方法:工程控制:呼吸系统防护:建议使用矿山安全健康管理局要求的呼吸面具,咨询呼吸面具的制造商以便选定合适的面具。
活性炭安全操作指引(msds)
活性炭安全操作指引(msds)
活性炭安全操作指引(MSDS)
一、产品描述
活性炭是一种高效的吸附材料,常用于过滤和净化领域。
本指
引旨在提供活性炭的安全操作建议。
二、安全操作建议
1. 个人防护
- 在处理活性炭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安
全眼镜和防护服。
- 避免直接接触活性炭,并避免吸入或摄入。
- 如不慎接触活性炭,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就医检查。
2. 储存和处理
- 活性炭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氧化剂。
- 避免撞击和摩擦,以防止活性炭的破损。
- 在处理活性炭时,应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以防止其扬尘和
散落。
3. 废弃物处理
- 活性炭废弃物必须按当地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 不得随意倾倒或抛弃活性炭废弃物,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4. 急救措施
- 如不慎接触活性炭,请立即就医,并提供活性炭的物质安全数据表或本操作指引。
请注意:以上建议仅供参考,请在具体操作中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特定的安全措施和操作指导。
五、联系信息
如需进一步咨询或从事与活性炭相关的工作,可以联系以下部门:
- 名称:XX公司
- 地址:XX街道XX号
- 电话:XXX-XXXXXXX。
详细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二〇〇六年二月目录表1-001 乙炔气 (1)表1-002 氧气 (5)表1-003 二氧化碳 (11)表1-004 氢气 (13)表1-005 氩气 (15)表1-006 甲烷 (17)表1-007 四氢噻吩 (19)表1-008 活性炭 (21)表1-009 三乙胺 (23)表1-010 硫代磷酰氯 (25)表1-011 硫黄 (27)表1-012 甲胺磷 (30)表1-013 多聚甲醛 (32)表1-014(附表1-3)甲缩醛34 表1-015 黄磷 (36)表1-016 氯 (38)表1-017 三氯化磷 (41)表1-018 甲醇 (45)表1-019 液碱 (47)表1-020 氨水 (49)表1-021 硫酸二甲酯 (52)表1-022 甲胺磷 (54)表1-023 液氨 (57)表1-024 氯仿 (59)表1-025 二氯乙烷 (61)表1-026 二硫化碳 (64)表1-027 甲苯 (66)表1-028 盐酸 (68)表1-029 氯甲烷 (71)表1-030 硫酸 (73)表1-031 二甲苯 (76)表1-032 醋酸酐 (78)表1-033 多聚甲醛 (81)表1-034 草甘膦 (82)表1-035 稻瘟灵 (84)表1-036 异丙胺 (86)表1-037 漂白粉 (88)表1-038 氯化氢 (90)表1-039 氰化氢 (93)表1-040 氰化钠 (95)表1-041 氯乙酸 (97)表1-042 甲缩醛 (99)表1-043 丙烯腈 (102)表1-044 氧化亚铜 (104)表1-045 四氯化锡 (106)表1-046 四氧化三铅 (108)表1-047 三氯化铝(无水) 111 表1-048 松香水 (113)表1-049红丹油性防锈漆 .. 114 表1-050 酚醛树脂 (116)表1-051 硫磺粉(补充) (117)表1-052 一乙胺 (119)表1-053三聚氯氰 (121)表1-054 三氯乙烯 (123)表1-055 磷酸 (125)表1-056 四丁基锡 (127)表1-057 柴油 (129)表1-058 对氨基苯酚 (131)表1-059 醋酸乙酯 (133)表1-060 对氯硝基苯 (135)表1-061 氮气 (136)表1-062莠去津 (140)表1-063 扑草净 (141)表1-064 八氯二丙醚 (143)表1-065 硫化钠 (145)表1-066 异丙醇 (148)表1-067 丙酮 (150)表1-068 二氯丙烷 (152)表1-069 环己酮 (154)表1-070 乙酸异戊酯 (156)表1-071 锌粉 (158)表1-072 乙醇 (160)表1-073 次氯酸钠溶液 (163)表1-074 石脑油 (164)表1-075 双环戊二烯 (167)表1-076 乙酸丁酯 (168)表1-077 双氧水 (170)表1-078 丙烯酸丁酯 (173)表1-079 丙烯酸 (175)表1-080 苯乙烯 (177)表1-081 过硫酸铵 (179)表1-082 过硫酸钾 (181)表1-083 丙烯酰胺 (183)表1-084 甲醛 (185)表1-085 甲基丙烯酸甲酯.. 187 表1-086 甲基丙烯酸 (189)表1-087 汽油 (192)表1-088 乙酸 (194)表1-089 丙烯酸树脂 (196)表1-090 丙烯酸清漆 (198)表1-091 丙烯酸漆稀释剂.. 199 表1-092 丙烯酸磁漆 (201)表1-093 二乙醇胺 (203)表1-094 煤油 (205)表1-095 漂白粉 (206)表1-096 漂粉精 (208)表1-097 三氯异氰尿酸 (210)表1-098 松香 (212)表1-099 松节油 (213)表1-100 硫化钠 (215)表1-101 保险粉 (217)表1-102 7385聚氨酯清漆(分装) (219)表1-103 甲酸 (221)表1-104 乙酸乙二醇乙醚.. 223 表1-105 H-3聚氨酯漆固化剂 (225)表1-106 聚氨酯漆稀释剂.. 226 表1-107 263醇酸树脂 (228)表1-108 异噻唑啉酮 (229)表1-109 N-乙基苯胺 (231)表1-110苯胺 (233)表1-111 乙酰甲胺磷 (235)表1-112 亚磷酸 (237)表1-113 亚磷酸二甲酯 (239)表1-114 氯甲烷 (242)表1-115 乙醚 (244)表1-116 丙烯酸甲酯 (246)。
活性炭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活性炭安全技术说明书m s d s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活性炭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活性炭化学品英文名:Active carbon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浓度 CAS No.活性炭 64365-11-3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由于吸入炭粒的干燥性和摩擦作用,可能会造成呼吸道的轻度痛感。
健康危害:活性炭是非腐蚀性物质,如有意外,处置方式应以一般颗粒性异物对待,其可能会引起人体轻度疼痛。
活性炭是非腐蚀性物质,不会引起皮肤不适,仅在颗粒受到摩擦时,会造成皮肤轻度痛感。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粉尘接触明火有轻度的爆炸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用肥皂水洗掉即可,如有疼痛,及时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有疼痛,及时就医。
吸入:呼吸新鲜空气,如有咳嗽或呼吸不适,及时就医。
食入:喝一至两杯清水,如胃肠不适感加重,及时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在空气中易缓慢地发热和自燃。
有害燃烧产物:CO灭火方法:用水或灭火器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如有泄漏发生,应清洁泄漏物以免炭尘混入空气,操作时应遵循相关的工业卫生条例,注意眼睛、皮肤、防护服的清洁。
收集到的没用过的活性炭可放入相关容器,以没有危险的废物对待。
对收集到的使用过的活性炭根据相关法规来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避免产生粉尘。
储存注意事项:(Ⅲ)类。
牛皮纸外塑料袋,气密封口。
储运条件:储存于干燥、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不可与氧化剂共储混运,防止受潮,以避免受潮后积热不散可能发生自燃。
如抽查发现有发热现象应及时倒垛散热,防止发生事故。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MAC(mg/m3):PC-TWA(mg/m3):PC-STEL(mg/m3):TLV-C(mg/m3):TLV-TWA(mg/m3):TLV-STEL(mg/m3):监测方法:工程控制:呼吸系统防护:建议使用矿山安全健康管理局要求的呼吸面具,咨询呼吸面具的制造商以便选定合适的面具。
活性炭MSDS
活性炭MSDS活性炭活性炭 C 12.0Active carbon别名:Activated chlarcoal危规分类及编号:自燃物品。
GB4.2类42521。
UN NO.1362。
IMDG CODE 4224页,4.2类。
(国内作普通货物运输)规格工业级粉状活性炭(LY216-79)分:781型、782型、783型用途颗粒活性炭用于有机溶剂蒸气的回收,有机合成催化剂或载体,去除空气中的不纯物,糖、酒精、食品等溶液的精制,粉末活性炭用于去除砂糖、饴糖等的色素,乙醇饮料的调味、脱色、脱臭及油脂和医药等的脱臭、脱色,并用作药用炭等。
物化性质黑色粉末或颗粒二种。
内部呈极多的孔状物质。
主体为无定形的碳,此外还含有二氧化硅、氧化铝、铁等无机成分。
对气体或液体中的溶质等具有较强的吸附力。
视密度随着原料来源和制造3方法不同各异。
如用软木制成的活性炭,视密度0.08g/cm以下;用3植物籽壳制成的活性炭,视密度大于0.45g/cm以上。
化学性质稳定,熔点3500?以上,沸点4000?。
不溶于水和任何溶剂。
危险特性粉尘接触明火有轻度的爆炸性。
在空气中易缓慢地发热和自燃。
属基本无毒地物质。
但有时从原料中夹杂无机物,对皮肤、黏膜及呼吸道有一定的刺激。
储运须知包装方法 (?)类。
牛皮纸外塑料袋,气密封口。
储运条件:储存于干燥、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不可与氧化剂共储混运,防止受潮,以避免受潮后积热不散可能发生自燃。
如抽查发现有发热现象应及时倒垛散热,防止发生事故。
泄漏处理: 扫起,倒至垃圾箱内。
活性炭MSDS
八
废弃处理注意事项
按《废弃物管理规定》执行。
制定:
审核:
批准:
日期:
日期:
日期:
资料来源
仓库存放场所
使用场所
编号
一
物质名称
活性炭,carbon active
二
化学属性或组分
危险性类别
C
自燃物品
三
理化性质
A外观与性状
B作用与用途
C溶解性
D密度
E熔点(沸点)
A黑色无定形粒状物或细微粉末,无臭,无味,无砂性。
B脱色和过滤,使带色液体脱色。吸收各种气体与蒸气。色谱分析。作催化剂的载体。
C不溶于任何溶剂。
D2.0g/cm3
E-----
四
燃烧爆炸危险性
A燃烧性
B危险特性
C稳定性
D禁忌物
A自燃
B自燃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C不ຫໍສະໝຸດ 定。D氧化剂等。五
毒性及健康危害
A接触限值
B侵入途径
C健康危害
A-----
B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C刺激喉咙黏膜等。
六
搬运储存使用时注意事项
A搬运注意事项
B储存注意事项
C使用注意事项
A轻放轻卸,严禁碰撞,防止包装破裂,严禁与氧化剂、易燃物、食用品等混装混运。
B储存于阴凉、通风、远离火种的库房。应与与氧化剂、易燃物、食用品等分开存放,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C使用时穿戴防毒口罩、防护眼镜、橡胶手套、防酸碱工作服,避免与与氧化剂、易燃物、火源接触。
MSDS(AC)活性炭英文安全技术说明书
Activated CarbonMSDS(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PRODUCTProducts Name: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8Χ30,12Χ40,φ1.0mm,φ1.5mm,φ2.0mm,φ3.0mm,φ4.0mm)Acid Washed Activated Carbon(12x40, 8x30)Powder Activated Carbon(100-200,200-300)Chemical Name: Activated CarbonProduct Use: Desulfuration, water treatment, food beverage, catalysts, air purification, pigments and pollution control.Appearance and Odor: Black granules or powder with no odor.Ingredients: 100% Activated Carbon.HAZARDS IDENTIFICATIONEyes: It is not corrosive, should be treated like most particulate materials, it could cause mild physical irritation.Skin: It is not corrosive and not a primary skin irritant. There could be mild irritation due to abrasive action of dust.Ingestion: There is no known deleterious effect.Inhalation There could be possible mild irritation of respiratory tract due to drying and abrasive action of dust.Warning:Experience tell us that wet activated carbon rapidly adsorb oxygen and could create an oxygen-deficient condition. Idle filters are recommended to be covered with water andworkers are recommended to follow all safety precautions when entering enclosed spaces containing wet activated carbon. Workers should also take appropriate precautions when handling used activated carbons which might exhibit properties of adsorbed materials. FIRST AID MEASURESEyes: Use copious amounts of water to flush. If irritation occurs, seek medical attention Skin: Use soap and water to wash material off the skin and seek medical attention if irritation occurs.Ingestion: Drink one or two glasses of water. If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develop, seek medical attention.Inhalation Move to fresh air. If cough or respiratory symptoms develop, seek medical attention.EXPOSURE CONTROLS / PERSONAL PROTECTIONEngineering Controls: Local exhaust ventilation is recommended to control emissions near the source. Ventilation systems are required to be sized and configured to prevent expedience of recommended or regulated exposure limits.Eye Protection: Use safety glasses with side shields for any type of handling. Dust tight goggles are recommended where eye contact or dusty conditions may be likely. Have access to eye flushing equipment.Skin Protection: Try to avoid contact with the skin and wear appropriate dust resistant clothing. Clean contaminated clothing and protective equipment before reuse. Wash skin thoroughly after handling.Respiratory Protection: May use NIOSH/MSHA approved respiratory protection equipment appropriate to the material and/or its concentration where airborne exposure is likely. Consult respirator manufacturer to determine appropriate type equipment for a given application if exposures can not be kept to a minimum with engineering controls, Aware of respirator use limitation specified by manufacturer.ACCIDENTAL RELEASE MEASURESWhen a Spill or Leak Occurs: Clean up spills and avoid dispersing dust into the air. Follow good industrial hygiene and safety practices for avoiding unnecessary exposure, and removal of material from eyes, skin, and clothing.Disposal Method: Virgin (unused) carbon (waste or spillage) can be disposed of in a facility permitted for non-hazardous wastes. Spent (used) carbon are recommended to be disposedof in accordance with applicable laws.Container Disposal: Empty bags should not be reused. They can be disposed of in facility permitted for non-hazardous wastesHANDLING AND STORAGEStorage Temperature: AmbientStorage Pressure: AtmosphericHandling: Good handling and housekeeping practices should be followed to minimize spills, generation of airborne dusts, and accumulation of dusts on exposed surfaces. Adequate exhaust ventilation is recommended to draw dust away from workers' breathing zones. Appropriate respirators, gloves and eye protection are recommended to prevent or minimize exposures to dust. Use soap and water after handling to wash exposed skin areas thoroughly.Storage: Store products in a closed dry container. Follow good housekeeping procedures. Keep away from strong oxidizers such as ozone, liquid oxygen, chlorine, permanganate, etc.FIRE FIGHTING MEASURESGeneral Hazard: It is difficult to ignite activated carbon and it tends to burn slowly (smolder) without producing smoke or flame. It will form toxic gases upon combustion.Fire Fighting Instructions: If no danger, move smoldering activated carbon to a non-hazardous area, preferably out of doors. Use water fog, fine water spray, carbon dioxide or foam to extinguish fire. Try to avoid stirring up dust clouds.Fire Fighting Equipment: Use respiratory and eye protection for fire fighting personnel includes full protective equipment (Bunker Gear). For all indoor fires and any large outdoor fires, a self-contained breathing apparatus (SCBA) should be used.STABILITY AND REACTIVITY DATAStability: Experience tells us that this product is stable under the specified conditions of storage, shipment and use.Incompatibility: Rapid combustion may be caused by contacting with strong oxidizers such as ozone, liquid oxygen chlorine, permanganate, etc. Do not contact with strong acids. Hazardous Decomposition Products: Oxides of CarbonTOXICOLOGICAL INFORMATIONThis material is non-toxic.ECOLOGICAL INFORMATIONThis material is not harmful to the environment in its original state.DISPOSAL CONSIDERATIONSUnused activated carbon, in its original state, is not a hazardous material or hazardous waste. Applicable governmental regulations for waste disposal should be followed.Used activated carbon could become classified as a hazardous waste depending upon the application. Applicable regulations for disposal should be followed.。
活性炭安全使用建议(msds)
活性炭安全使用建议(msds)活性炭安全使用建议 (MSDS)根据活性炭的物理化学特性和安全要求,提供以下安全使用建议和预防措施。
本文档旨在帮助用户正确使用活性炭,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1. 产品描述- 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性材料,通常用于吸附有机物和无机物。
- 它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吸附能力,但是也有一些安全注意事项需要遵守。
2. 使用前的准备- 使用前,应阅读并理解该产品的物质安全数据表 (MSDS)。
- 确保了解产品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和安全注意事项。
3. 安全使用建议- 在使用活性炭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安全眼镜和口罩。
- 避免直接接触皮肤、眼睛和呼吸道。
- 使用活性炭时要注意防火和爆炸的风险。
- 避免与可燃物质和氧化剂接触。
- 存储活性炭时,请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并避免与酸性物质接触。
4. 废弃物处理- 活性炭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饱和,需要更换。
- 废弃的活性炭应正确处理,遵守当地法规和环保要求。
- 请参考当地的废弃物处理准则,避免环境污染和危害。
5. 紧急情况应急处理- 在紧急情况下,如误食、吸入或皮肤接触活性炭,请立即寻求医疗援助。
- 使用活性炭时,应使周围环境保持通风,并确保人员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
- 在事故发生时,应立即通知当地应急机构,并提供相关安全信息。
6. 其他注意事项- 本建议仅适用于一般的活性炭使用情况。
- 不同类型的活性炭可能具有不同的物化特性和风险,请在具体使用前了解该产品的特性和安全要求。
以上是活性炭的安全使用建议,在使用过程中请务必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法规。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技术支持,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或联系供应商。
活性炭应急处理指南(msds)
活性炭应急处理指南(msds)活性炭应急处理指南 (MSDS)1. 产品概述本指南旨在提供有关活性炭的应急处理方法。
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效吸附性能的细颗粒材料,常用于吸附气体、溶剂和其他有毒物质。
本文档将介绍活性炭的安全操作和应急处理事项,以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合理应对。
2. 应急处理措施2.1 意外泄漏* 确保人员安全:立即撤离泄漏区域,防止进一步接触活性炭粉末。
* 切勿直接吸入:使用适当的呼吸系统保护,如面罩或呼吸防护器。
* 阻止泄漏扩散:封锁泄漏源,使用防漏收集泄漏物。
2.2 灭火措施* 适用灭火剂:可使用二氧化碳、泡沫或干粉灭火剂。
* 不适宜灭火剂:避免使用水、二硫化碳或纯氧气进行灭火。
2.3 个人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保护:如有必要,佩戴合适的呼吸防护器。
* 皮肤接触保护:穿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护服,以防止与活性炭直接接触。
2.4 环境保护措施* 防止污染:避免活性炭进入水源、排水系统和地下水。
* 废物处理:将废弃的活性炭按照当地法规进行妥善处理。
3. 急救措施3.1 吸入* 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区域。
* 如出现呼吸困难,立即就医。
3.2 眼部接触* 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 如有眼红、视力模糊等不适症状,寻求医疗帮助。
3.3 皮肤接触* 迅速用清水和中性肥皂洗净受影响的皮肤区域。
* 如有持续不适,就医咨询医生。
3.4 食入* 不要诱导呕吐,立即就医。
4. 防范措施4.1 储存条件* 储存于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有机溶剂和热源。
4.2 操作注意事项* 避免产生粉尘。
* 操作时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4.3 其他* 详细了解您所使用的活性炭产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根据MSDS提供的信息进行安全操作。
以上是关于活性炭的应急处理指南,希望能带给您一些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活性炭msds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MSDS Name: Adsorber LXZ-3GPotential Health EffectsEye: Dust may cause mechanical irritation.Skin: Dust may cause mechanical irritation.Ingestion: May cause irritation of the digestive tract. Inhalation: Dust is irritating to the respiratory tract.Eyes: Flush eyes with plenty of water for at least 15 minutes, occasionally lifting the upper and lower lids. Get medical aid.Skin: Flush skin with plenty of soap and water for at least 15 minutes while removing contaminated clothing and shoes. Get medical aid if irritation develops or persists.Ingestion: Treat symptomatically and supportively. Get medical aid. Inhalation: Remove from exposure to fresh air immediately. If not breathing, give artificial respiration. If breathing is difficult, give oxygen. Get medical aid.Notes to Physician: NoneAntidote: None reportedGeneral Information: Material will not burn. Use extinguishing media appropriate to the surrounding fire.Extinguishing Media: For small fires, use dry chemical, carbon dioxide, water spray or alcohol-resistant foam.Autoignition Temperature: Not available.Flash Point: Not available.NFPA Rating: Not published. Explosion Limits, Lower: Not available. Upper: Not available.General Information: Use proper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as indicated in Section 8.Spills/Leaks: Vacuum or sweep up material and place into a suitable disposal container. Avoid generating dusty conditions.Handling: Use only in a well ventilated area. Minimize dust generation and accumulation. Avoid ingestion and inhalation.Storage: Store in a tightly closed container. Store in a dry area.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Eyes: Wear appropriate protective eyeglasses or chemical safety goggles as described by OSHA's eye and face protection regulations in 29 CFR 1910.133 or European Standard EN166.Skin: Wear appropriate gloves to prevent skin exposure.Clothing: Wear appropriate protective clothing to minimize contact with skin.Physical State: SolidAppearance: powderOdor: odorlesspH: 2.3-7.4 (aqu. susp)Vapor Pressure: Negligible.Vapor Density: Not available. Evaporation Rate:Viscosity: Not applicable.Boiling Point: 4046 deg FFreezing/Melting Point:3110 deg F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Not available. Solubility: insoluble in waterSpecific Gravity/Density:2.1Molecular Formula:SiO2Molecular Weight:Chemical Stability: Stable.Conditions to Avoid: Moisture.RTECS#:CAS# 112926-00-8: VV7315000LD50/LC50:Not available.Carcinogenicity:CAS# 112926-00-8: Not listed by ACGIH, IARC, NIOSH, NTP, or OSHA. Epidemiology: No data available.Teratogenicity: No data available.Reproductive Effects: No data available.Neurotoxicity: No data available.Mutagenicity: No data available.Other Studies: No data available.Ecotoxicity: No information reported.Environmental Fate: No information reported.Physical/Chemical: No information reported.Other: NoneDispose of in a manner consistent with federal, state, and local regulations.RCRA D-Series Maximum Concentration ofContaminants: None listed. RCRA D-Series Chronic Toxicity ReferenceLevels: None listed. RCRA F-Series: None listed.RCRA P-Series: None listed.RCRA U-Series: None listed.Not regulated.US FEDERALTSCACAS# 112926-00-8 is not listed on the TSCA inventory. It is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use only.Health & Safety Reporting ListNone of the chemicals are on the Health & Safety Reporting List. Chemical Test RulesNone of the chemicals in this product are under a Chemical Test Rule. Section 12bNone of the chemicals are listed under TSCA Section 12b.TSCA Significant New Use RuleNone of the chemicals in this material have a SNUR under TSCA.SARASection 302 (RQ)None of the chemicals in this material have an RQ.Section 302 (TPQ)None of the chemicals in this product have a TPQ.Section 313No chemicals are reportable under Section 313.Clean Air Act:This material does not contain any hazardous air pollutants. This material does not contain any Class 1 Ozone depletors. This material does not contain any Class 2 Ozone depletors.Clean Water Act:None of the chemicals in this product are listed as Hazardous Substances under the CWA. None of the chemicals in this product are listed as Priority Pollutants under the CWA. None of the chemicals in this product are listed as Toxic Pollutants under the CWA.OSHA:None of the chemicals in this product are considered highly hazardous by OSHA.STATECAS# 112926-00-8 can be found on the following state right to know lists: Pennsylvania, Minnesota, Massachusetts.California No Significant Risk Level: None of the chemicals in this product are listed. European/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European Labeling in Accordance with EC DirectivesHazard Symbols:Not available.Risk Phrases:Safety Phrases:WGK (Water Danger/Protection)CAS# 112926-00-8: 0CanadaCAS# 112926-00-8 is listed on Canada's DSL/NDSL List.This product has a WHMIS classification of Not controlled..CAS# 112926-00-8 is not listed on Canada's Ingredient Disclosure List. Exposure Limit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性碳安全标准(MSDS)
活性碳安全标准 (MSDS)
1. 概述
本文档旨在提供活性碳的安全使用标准和相关信息。
活性碳是一种常用的吸附剂,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
2. 物理和化学性质
- 外观:黑色颗粒状或粉末
- 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碳
- 比重:根据不同类型而异
- 溶解性:不溶于水和常见有机溶剂
- 燃点:无明确燃点
- 阳离子交换容量:根据不同类型而异
3. 危险性评估
活性碳一般被认为是低毒或无毒的。
但在使用或处理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事项:
- 接触眼睛:可能导致刺激
- 吸入粉尘: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 长期皮肤接触:可能导致干燥和过敏反应
4. 急救措施
- 接触眼睛:立即用清水冲洗,如有不适,请就医
- 吸入粉尘:将患者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并寻求医疗协助
- 皮肤接触:用大量水冲洗受影响部位,并使用适当的保湿霜
5. 储存和处理
- 储存:存放于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氧化剂
- 处理:遵循当地环保法规,不可随意丢弃至环境中
6. 泄漏处置
- 现场抗污染措施:穿戴防护用具,避免直接接触
- 泄漏清理:用合适的工具收集活性碳,放入合适封存或处置
7. 灭火措施
- 灭火剂:可使用水、二氧化碳、泡沫或干粉灭火器
- 不推荐:使用二氯化碳和其他卤代烷类化学品灭火
8. 管理控制措施
- 使用时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防尘口罩
和手套
- 长时间接触时应采取工程控制措施,如通风系统和防护设备
使用
9. 毒理学信息
- 活性碳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一般没有明显毒性
- 长期吸入大量粉尘可能对呼吸系统产生影响
- 鉴于活性碳类型众多,建议参考特定产品的毒理学信息
10. 安全操作建议
- 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和法规
- 遵循供应商提供的使用和处理建议
- 在使用前阅读并理解产品标签和MSDS文件
请注意,本文档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代表完整的活性碳
安全标准。
具体情况下,还应参考特定产品的相关资料和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