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合集下载

生物群落的组成及结构

生物群落的组成及结构
2
群落中某一物种的分盖度占所有分盖度之和的百分比,即相对 盖度。
3 某一物种的盖度与盖度最大物种的盖度比称为盖度比。 ○ 各个种的分盖度相加是不是等于整个群落的总盖度? ○ 为什么不写成总盖度??
分盖度或层盖度之和大于总盖度。
• 基盖度: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
– 草原群落,以离地面2.54cm断面面积计算 – 森林群落,以离地面1.3m断面面积计算
• 重量s(腰高断面积);h(树干高);
– f(是用形来衡数量种)群形生物数量或是现树存量干多少体的指积标与。在等草原高
同植研底究的中,圆这一柱指体标特积别重之要。比.

体积

是生物所占空间大小的度量。在森林植被研究
以获得木材生产量(称为材积)。
2、综合数量指标
02
不同学者主张用不同的方 法来计算优势度:多度、 体积、盖度、密度or重量?
01
优势度:表示一个种在群 落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于草原群落,相对优势度等于相对盖度。
重要值 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其特点是简单、明
确。 计算公式: I.V.=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相对基盖度)
2、叶片大小、性质及叶面积指数
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它在 植物体的结构中不仅数量大,而且对环 境的适应也表现得最为突出和多样,在 群落结构和外貌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全非单 复叶•缘全叶叶叶子:缘::的的叶:质特一 一缘叶地征个 个平 缘:表叶 叶反整 有现柄 柄映的 锯生为上 上,齿境五只 着无、中个生生锯有光方12齿波、张~面温形叶多:、或片数水分的分等裂因,离子如的的棉叶综、 片合油 ,作菜 如用的 蚕。划叶 豆分为:
02
可能是偶然的机会由人带 入、或伴随着某种条件改 变而侵入,也可能是衰退 中的残遗种。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人类生态学 •生态经济学 •生态伦理学 •疾病生态学
地理物种形成学说
生物种数与岛屿面积成正相关; 生物种数与岛屿距离大陆或其他的生物源 地的远近成反比; 岛屿在生物种类组成上出现连续的种类流 通,但种类数量保持大致稳定。
不同类型岛屿的物种数
1 岛屿上的物种数不随时间变化; 2 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即灭绝不断被新迁入的种所代替; 3 大岛屿比小岛屿能维持更多的物种数; 4. 随岛屿距离大陆的距离由近到远,平衡点的种数逐渐降低。
中度干扰理论
中度干扰理论():中等程度的干扰水平 能维持高多样性。
– 一次干扰后少数先锋种入侵缺口,如果干扰频 繁,先锋种不能发展到演替中期,因而多样性 低;
– 如果干扰间隔很长,演替过程能发展到顶极期, 竞争排斥他种入侵,多样性也不高;
– 只有中等干扰程度使多样性维持最高水平。
中度干扰理论图解
空间异质性与群落结构
非生物因子的 空间异质性
生物因子空间异质性
空间异质性越高, 小生境越多,
共存物种数越多
例如:如淡水水底基质的类型越多,水中的软体动物种类 数量就越多(非生物因子空间异质性)。
岛屿与群落结构
岛屿的物种数与面积关系:岛屿面积越大,物种 数越多—岛屿效应。
➢ S=cAz S-物种数,A-岛屿面积,z 物种数-面积回归的斜率、 c为单位面积物种数的常数。
→ 竞争 → 生态位分化
→ 共存,不同的争,竞争排斥 →排斥他 1
A 胜 A 胜
A、B共存
种进入—多样性低
竞争在形成群落结构上的作 用可通过在自然群落中进行
的 供 应 率 AB不
能共存
B胜 A
B胜 B
引种或去除试验,观察其它

高二生物群落及其演替知识点

高二生物群落及其演替知识点

高二生物群落及其演替知识点生物群落是由生物体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组成的,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群落中的生物体可以是同种的,也可以是不同种的。

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气候、土壤、水源等。

群落随着时间推移也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演替。

一、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生物群落由许多不同种类的生物体组成,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这些生物体之间相互依存,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群落中的物种数量和种类的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群落的结构可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

横向结构指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和物种间的相对丰度。

物种的丰富度越高,群落越复杂。

纵向结构指不同物种之间的相对位置和层次关系。

群落中的植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生境类型,例如森林的上层、中层和下层。

动物也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形成不同的层次和种类。

二、群落的演替过程群落的演替是指群落随着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

它可以分为初级演替和次生演替。

初级演替发生在没有生物存在的地方,例如火山爆发后的岩浆表面。

这时,最先出现的植物是一些耐寒和耐旱的物种,例如青苔和地衣。

它们通过生物风化和土壤形成过程逐渐改善环境条件,为其他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土壤基础。

次生演替发生在原有群落的基础上,当原有群落遭受自然灾害或人为干扰时。

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级演替快,因为有一定的生物基础存在。

原有植被的死亡和土壤中的种子会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再次发芽和生长。

然而,次生演替的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可能与原有群落有所不同。

三、演替的影响演替对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发展和演化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演替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随着时间的推移,物种的多样性在群落中逐渐增加。

初期物种往往是对极端环境条件适应的物种,而后期物种则具有更广泛的生态适应性。

其次,演替可以改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随着群落发展,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生物体数量和种类增加,群落的稳定性也相应提高。

这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生物群落的组成

生物群落的组成

第六章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生态演替学习目的:学习本章的目的在于掌握生物群落的基本概念、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地理分布规律和描述种类组成结构的方法,了解群落的空间结构和群落组成的季节动态,影响群落结构的环境和生物学因素,掌握生态演替的基本概念和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规律等群落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生物群落的概念一、生物群落的定义及特征地球上各种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生活着不同生物的组合,所谓生物群落(biotic community或biocoenosis)是由一些生活在一定地理区域或自然生境里的各种生物种群所组成的一个集合体。

这个集合体中的生物在种间保持着各种形式的、紧密程度不同的相互联系,并且共同参与对环境的反应,组成一个具有相对独立的成分、结构和机能的“生物社会”,这个生物组合就称为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由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组成。

群落与环境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共同发展,形成一个自然整体。

由生物群落和它们的环境构成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或者说整个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那一部分就是生物群落∗。

地球上的各种动植物种群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然而,它包含着许多不同等级的群落。

因此,生物群落这个概念可以用来指明各种不同大小及自然特征的生物集合,例如从一个挂板上的附着生物群落到整个大洋生物群落。

根据生物群落的定义,群落包括某一特定环境中所有的生物种群。

但是,在实践中更常见的情况是把群落这个概念用于某一类生物的集合体,例如,人们多分别从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这三个角度来研究,并形成相对独立的发展方向。

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群落研究往往是以三大生态类群为单位独立进行,例如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河口区浮游生物群落,等等。

这时,研究范围之外的各种生物就作为其环境中的生物因子来分析。

在自然条件下,有的群落之间环境梯度变化较陡或环境梯度突然中断,群落的边界就较为明显(如池塘、湖泊、岛屿)。

更多的情况是群落之间的环境梯度连续缓慢地变化,群落的边界就不明显(如陆地森林群落和草原群落之间,海洋潮间带与陆地、潮间带与浅海之间的边界)。

基础生态学第六章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基础生态学第六章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种的相对盖度。 基盖度是指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乔木的基盖度特称为显著度。
森林群落常以树木胸高(1.3m处)断面积计算。
(3)频度(frequency)
频度即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常按包含该种个 体样方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计算:。
频度=某物种出现样方数 / 样方总数 × 100%
通常将频度划分为5个等级:A级——频度为1%~20%;B级——频度为21~40%; C级——频度为41%~60%;D级——频度为61%——80%;E级——频度为81%~ 100%。 Raunkiaer的标准频度图解:
• (3)只有中等干扰程度使多样性维持最高水平,它允许更多的物 种入侵和定居。
中度干扰假说是在研究潮间带群落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的。
(2). 群落交错区的特点
•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区域
•生态环境抗干扰能力弱,对外力的阻抗相对较低 •生态环境的变化速度快,空间迁移能力强
edge effect and ecotone
(3) 群落交错区
群落之间的过渡地带,相邻生物群落的生态张 力地区。森林与非森林群落的交错地带为森林线; 还有乔木线,单株树木都不能生存的地带。
中度干扰假说 4.3 空间异质性与群落结构
4.4 岛屿与群落结构
4.1 生物因素
1 竞争对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由于竞争导致生态位的分化,因此,竞争在生物群落结构
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群落中的种间竞争出现在生态位比较接近的种类之间。
同资源种团(guild)是指群落中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 同资源种团内的种间竞争十分激烈,它们占有同一功能地位,是等价种。 如果一个种由于某种原因从群落中消失,别的种就可能取而代之。
第六章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生态学第6章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生态学第6章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例:人体器官
F. E. Clements
(二)个体论观点
❚ The individualistic concept(个体论概念)of Gleason and others recognizes that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simply express the interactions of individual species, and do not reflect any organization above the species level.
SDR:在密度比、盖度比、频度比、 高度比和重量比这五项指标中任意取 两项求其平均值再乘以100%。
三、种间关联
2x2列关联表
第三节 群落的结构
一、群落的结构要素 (一)生活型
3.盖度
(1)定义: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 的百分比叫投影盖度,简称盖度。
植物基部覆盖面积称为基部盖度,草本植物的基部 盖度以离地0.03米处的草丛断面积计算,树种的基部盖 度以某一树种的胸高(离地1.3米)断面积与样地内全 部物种的断面积之比来计算,这种基部盖度又称显著度 (dominance)。
二、群落的基本特征
(一) 具有一定的外貌 (二)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三)具有一定的结构 (四)形成群落环境 (五)不同物种之间相互联系 (六)一定的动态特征 (七)一定的分布范围 (八)群落的边界特征
江西武功山
三、群落的性质
关于群落的性质,长期以来一直 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争论的焦点 在于群落到底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 还是一个纯自然的个体集合。
6.重量( Weight):
衡量种群生物量( Biomass )或现存量的 指标。

第五章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种间关系和生态演替

第五章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种间关系和生态演替
(3)同类相食(Cannibalism)是一种特殊捕食现象,即捕 食者与被食者属于同一种类,这种现象在海洋生物中 也是常见的。同类相食的生物学意义:保持种群稳定; 保证食物供应。
现在是14页\一共有101页\编辑于星期四
(一)海洋动物摄食的基本类型和食性分化
动物食性的基本类型 1、按照食物的性质分:
种间关系主要表现在营养关系(即食物关
系)上,也表现在生存空间及其他方面的相互依 赖,相互上,如竞争及各种共生现象。
现在是10页\一共有101页\编辑于星期四
种间关系的意义 群落中的种间关系把群落中各种生物联系
在一起,构成错综复杂的生命之网。群落中的
物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进化。
现在是11页\一共有101页\编辑于星期四
3、冗余种:从群落中被去除时,它的功能作用可被其他物种所取
代而不会对群落的结构功能产生太大的影响,但并非真正的“多 余”。
现在是8页\一共有101页\编辑于星期四
四、群落结构的季节动态
1、季节演替(seasonal succession) 很多海洋生物群落(特别是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
(主要是优势种)表现出季节性的特征,这种季节变化 叫季节演替。
动物食性的特化程度: 表示动物取食的食物种类的多少。取食
食物种类越少(狭食性动物stenophagous), 其特化的程度就越高;取食的食物种类越多 (广食性动物euryphagous),食物的特化程度
就越不明显。
现在是19页\一共有101页\编辑于星期四
动物食性的特化是其对生活条件和种间食物竞争的 适应,各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
(2) 被食者的保护适应 机械保护:体表长刺、棘、毛等,乌贼的烟幕, 电鳐放电等; 化学保护:分泌毒素,例如许多海洋鱼类; 保护色:透明(水母类)、变色(适应环境,比目鱼)、 隐蔽色(与环境相同)、警戒色(热带毒鱼); 拟态:体形与体色模仿环境和天敌; 假死:海参排脏、蟹类自切等。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物种多样测度—丰富度指数

Gleason指数
群落中物种数目 单位面积
D=(S-1)/lnA

Margalef指数
群落中总物种数目
D=(S-1)/lnN
观察到的个体总数
物种多样测度—多样性指数

辛普生多样性指数(Simpson’s diversity index) 多样性指中的比例
第三篇 群落生态学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第二节 生物群落的动态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1 生物群落的基本概念 §2 群落结构 §3 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1 生物群落的基本概念
生物群落的定义 群落的基本特征

生物群落的定义

群落(community): 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 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 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特定的形 态结构与营养结构,执行一定的功能,这种多 种群的集合称群落。
基盖度: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 相对盖度:某一物种的分盖度占所有分盖度之和的百分比。 盖度比:某一物种的盖度占最大物种的盖度的百分比。

频度: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 高度和高度比:某种植物高度占最高物种的高度的百分比。 重量和相对重量: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一物种的重量点全 部物种重量的百分比。 体积:胸高断面积、树高、形数(可查获)三者的乘积。
综合数量指标
优势度: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定 义和计算方法不统一。 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相 对基盖度)。 综合优势比:在密度比、盖度比、频度比高度比 和重量比中取任意二项求其平均值,再乘100%。

种的多样性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群落是指生态系统中按照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生物种群组合而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单位。

群落包括各种物种,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关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主要由物种组成、物种的数量和分布、物种的相互关系等因素决定。

群落的组成:群落由多种不同的物种组成,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植物是群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从阳光中获取能量,并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不同植物的存在产生了不同的植物群落,比如森林、草原、沙漠等。

动物是群落中的消费者,它们通过摄取植物或其他动物来获取能量。

动物的存在可以反映群落的结构和稳定性,包括食物链、食物网、生态位等。

微生物是群落中微小但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它们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参与物质循环、分解有机物,对群落的生态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结构反映了物种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数量的分布。

群落的结构包括不同生物种类的数量、比例、密度和分布等特征。

物种数量的分布通常遵循物种多样性的原则,即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均匀度。

物种丰富度指的是群落中存在的物种的种类数量,物种均匀度指的是物种在空间上的分布的均匀程度。

群落结构还与物种之间的空间竞争、资源利用、共生关系等因素相关。

群落的相互关系:群落中的生物种类之间存在多种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关系。

其中包括竞争、共生、捕食、掠食等。

竞争是物种之间争夺有限资源的过程,包括光、水、营养物质、空间等。

共生是指两个物种之间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关系,如植物的根部与土壤中的微生物形成的共生关系。

捕食是指一个物种捕食另一个物种以获取能量和养分,如食草动物和肉食动物之间的关系。

掠食是指强者捕食弱者的关系,如食物链中的捕食者和被捕食者。

群落的稳定性:群落的稳定性是指群落在外界环境变化时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

群落的稳定性主要由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和物种相互关系等因素决定。

物种多样性可以提高群落的稳定性,因为物种多样性可以减少一些物种灭绝对整个群落的影响。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生物群落是指在特定地区相互关联的各种生物个体群体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

它由不同物种的生物个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组成。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群落的功能、稳定性和物质能量流动。

下面将详细介绍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首先,生物群落的组成主要由生态位相似的物种组成。

生态位是指一个生物在特定生境中的角色、地位和所占据的资源利用方式。

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不同,它们通过对不同资源的利用来减少互相竞争,实现共存。

生态位相似的物种会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生物群落。

例如,在一个水体生态系统中,鱼类、藻类、浮游生物等生物会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完整的生物群落。

其次,生物群落的组成还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环境条件包括气候条件、水分条件、土壤条件等。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也不同。

例如,在热带雨林中,气候潮湿温暖,植物繁盛,动物种类多样,形成了一个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

而在沙漠地区,气候干燥,植被稀疏,生物种类相对较少。

此外,生物群落的组成还受到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互作用包括捕食与被捕食、竞争、共生、拮抗等。

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调节个体数量,维持群落的稳定性。

竞争可以限制物种数量,避免物种过度繁殖。

共生关系有助于物种之间的互助互利,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拮抗关系则通过互相抑制的方式控制物种数量。

这些相互作用使得生物群落中的不同物种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网络关系。

此外,生物群落的结构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生物群落的结构指的是各个物种在群落中的数量、分布和相互关系等。

影响生物群落结构的因素主要有物种多样性、种群密度、物种丰富度和生物群落的演替等。

物种多样性指的是群落中物种的种类数目和丰富度。

物种多样性越高,生物群落的稳定性越强。

种群密度指的是单位面积或者单位体积内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越高,物种之间的竞争会增强,影响群落的稳定性。

物种丰富度指的是群落中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分布情况。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讲解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讲解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讲解群落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一定地理范围内的物种组成和群体结构。

群落是生物多样性的集中表现,研究群落能够揭示不同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过程。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群落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详细讲解。

一、群落的组成1.物种丰富度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的数量,较高的物种丰富度表示群落中存在更多的物种。

物种丰富度的高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条件和生态位等。

高物种丰富度能够提高群落的稳定性和生态系统功能。

2.物种均匀度物种均匀度是指群落中各个物种的丰度是否均衡。

在均匀度较高的群落中,各个物种的生态位相似,资源分配相对平均,物种间的竞争较小。

物种均匀度的高低会影响群落的竞争关系和物种多样性。

3.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指群落内各个物种的丰度和多样性程度的综合指标。

物种多样性既包括的物种数量(物种丰富度),也包括物种之间的相对数量分布(物种均匀度)。

高物种多样性的群落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抵抗力,能够更好地响应环境变化。

二、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结构指的是群落中各个物种之间的组织形式和关系网络。

群落的结构包括生物量结构、种间关系、物种组合和空间格局等。

1.生物量结构生物量结构反映了群落内各个物种数量和体积的相对大小。

在一个群落中,物种的生物量通常呈指数分布,少数物种占据大部分的生物量。

这些物种被称为优势种,它们对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

常见的种间关系有竞争关系、捕食-被捕食关系、共生关系等。

这些种间关系决定了群落内物种的分布和相对丰度,进而影响着群落的结构和稳定性。

3.物种组合物种组合是指群落中各个物种之间的协同或排斥关系,常常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

物种组合反映了群落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和稳定性。

合适的物种组合能够提高群落的生态位利用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4.空间格局空间格局是指群落内各个物种的空间分布形式。

常见的空间格局有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聚集分布等。

第六章 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生态演

第六章 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生态演

(二)、种类组成相似性分析
相似性系数(index of similarity):是测量群落间或样方(plot) 间种类组成上的相似程度的指标。
2c S 100 ab
其中: a:样方1中的种类数 b:样方2中的种类数
c:两个样方共有的种类数
三、平行群落与生态等值
1、平行群落(parallel communities): 即生态上和分类上 很相似的种常在不同海区的同一类型的底质中出现。这 些平行的生物群落常由同一属的种类占据优势地位,它 们具有相似的生态位。
视研究范围指明各种不同大小及自然特征的生物集合。
生物群落的界限:界限明确;界限不明确。
生物群落的属性:只有在群落水平上才表现出来的属性,包括:
1、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 2、控制群落特性的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 3、群落中不同物种的相对丰盛度(relative abundance); 4、群落的营养结构(trophic structure)、空间结构(space structure)和群落的演替(community succession)。 生物群落的稳定性: 自然选择、长期进化、相互适应-- 相对稳定
外界因素变化或者内部矛盾爆发--生态演替
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群落具有一些比种群更高层次的群体特征 1、一个群落中的所有生物在生态上是相互联系的;
2、群落与其环境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3、群落中的各个成员对于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性是不等的; 4、群落具有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 5、群落结构松散性和边界具有模糊性; 6、群落的演替特征。
H ' Pi * log 2 Pi
i 1
S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lyd_2010)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lyd_2010)
对于群落组织(community organization)一直存 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派认为群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是一个自组织的生物系统,就像有机体或种群那样,即 有机体论学派;
另一派认为群落并非自然的实体,而是生态学家为 了便于研究,从一个连续变化着的植被连续体中认为确 定的一组物种的集合体,称之为个体论学派。
生物群落是指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 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 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也就是说 一个生态系统中具有生命的部分即生物群落(孙儒泳,1992)。
生物群落是指在特点的地区内、在气候、地形和其他自然条件基 本相同的情况下所出现的一定的生物组合,即由一定种类的生物种群 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功能单位(尚玉昌等,1992) 。
8.2.2 群落组成的数量特征
(一)物种的个体数量指标
多度(abundance):表示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其统 计方法通常为:a) 记名计算法(直接点数各个种群的个体数量, 然后计算出该物种与同一生活型全部植物个体数目的比例);b) 目测估计法
第 8 章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刘应迪 Phd. & Prof.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lyd_000007@ 0731 88872864, 13787067450
第 8 章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8.1 生物群落的概念
8.1.1 生物群落的定义
生物群落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
通常个体数量多、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大、生活能力较强。 群落的不同层次可以具有各自的优势种。 优势层(通常为乔木层)中的优势种称之为建群种。
8.2 群落的种类组成

第六章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第六章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第六章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第六章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生物群落的概念群落的种类组成群落的结构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第一节生物群落的概念生物群落的定义群落的基本特征群落的性质一、生物群落的定义——生物群落的定义生物群落可定义为在相同时间及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有特定的功能的生物集合体,也可以说,一个生态系统中具生命的部分即生物群落。

一、生物群落的定义——群落生态学的定义1902年,瑞士学者 C.schroter首次提出了群落生态学(synecology)的概念,他认为,群落生态学是研究群落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1910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第三届国际植物学会议上正式决定采用群落生态学这个科学名称。

一、生物群落的定义——群落生态学的发展植物群落学(phytocoenology)也叫地植物学(geobotany)或植被生态学(ecology of vegetation)动物群落学研究晚于植物群落学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群落整合研究是群落生态学发展趋势之一。

一、生物群落的定义——群落生态学的研究意义由于群落的发展而导致生物的发展,因此,对特定生物进行控制的最好办法就是改变群落,而不是“攻击”其生物本身。

二、群落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外貌;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形成群落环境;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一定的动态特征;一定的分布范围;群落的边界特征;群落中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生态学重要性。

群落生态学的中心问题是回答群落的整体结构是如何形成的。

在生态学发展史中,生物群落概念的提出是很早的。

但是对于生物群落的两种对立观点——个体论学派和机体论学派的争论至今未休。

群落中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动、植物种类?它们为什么像现在这样分布着?它们之间是怎样发生着相互作用的?这是群落生态学最令人感兴趣的问题。

三、群落的性质关于群落的性质问题,生态学界存在两派绝然对立的观点,一派认为群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一个有组织的生物系统,象有机体与种群那样,被称为机体论观点;另一派认为群落并非自然界的实体,而是生态学家为了便于研究,从一个连续变化着的植被连续体中人为确定的一组物种的集合,被称为个体论学派。

高二生物群落结构知识点

高二生物群落结构知识点

高二生物群落结构知识点群落是生态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由多种生物种群共同生活在同一地区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

在群落中,不同的生物种类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群落结构则描述了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和种类组成。

一、群落的组成1. 优势种优势种是指在群落中数量最多、对环境影响最大的物种。

它们通常拥有适应环境的特征和优势,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2. 伴生种伴生种是指与优势种有互利共生关系的物种。

它们通过与优势种的互动关系获得了一定的利益,并在环境中找到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3. 次优势种次优势种相对于优势种来说数量较少,但仍然起到了重要的生态功能。

它们可能在一些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

4. 稀有种稀有种是指在群落中数量很少、分布范围较小的物种。

它们往往对环境条件较为苛刻,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

二、群落结构的形成与演替1. 群落结构的形成群落结构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到环境因素、物种间相互作用以及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

在初级群落中,物种的数量相对较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应环境的物种逐渐增多,形成了较为复杂的群落结构。

2. 群落演替群落演替指的是一个群落从初始状态到稳定状态的过程。

它分为初级演替和次级演替两种类型。

初级演替是在没有土壤的裸地上,由先驱物种逐渐形成的群落;次级演替则是在有土壤的环境中,由已有群落演替而来。

三、群落结构的稳定性1. 群落稳定性的要素群落稳定性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和物种相对稳定性等。

相对稳定的群落能够抵抗外界环境的干扰和种群数量的波动。

2. 群落崩溃群落崩溃是指群落结构遭受到严重的破坏,无法恢复到原有的状态。

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和非法盗猎等人类活动是导致群落崩溃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人类对群落的影响1. 破坏群落的活动人类的发展活动对群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过度开垦土地、伐木、过度捕捞等活动导致了许多群落的破坏和物种的灭绝。

生态系统知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结构

生态系统知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结构

生态系统知识: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结构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群系,由各种生物种群、非生物要素和能量流构成。

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它指的是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相互作用的生物种群。

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对生态系统的运作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结构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一、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生物群落通常是由几个物种组成的,它们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群落。

在一个生物群落中,不同类型的物种可能会占据不同的地位,但它们都与生态系统的其他方面相互联系,并对该系统的运作产生重要影响。

以下是典型的生物群落成分:1.原始生产者:它们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并且通过光合作用生成食物和氧气,维持着食物网络的起点。

2.消费者:它们是吃生产者和其他消费者的动物,一般分为三类传统分类:a.食草动物:如大象、水牛。

b.食肉动物:如在食物链顶端的狮子、虎。

c.杂食动物:如猴子、鸟类。

3.分解者:它们吃已死的动物或植物,并将其分解成化学物质,如氮和磷,这些化学物质很重要,它们维持群落的生命和运转。

二、生物群落结构的重要性生物群落结构在生态系统中的中心地位。

生物群落结构决定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它们产生的作用如下:1.维持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最终会到达消费者层面,生物群落结构提供了一个框架来支持能量的流动。

2.保持物种多样性:生物群落结构中的物种多样性,有助于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生态平衡。

3.生态红利的维持:通过物种交互作用的发挥,生物群落结构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红利,这些生态红利是对生物群落结构的有效性和动态性的直接反映。

三、影响生物群落结构的因素生物群落结构深受环境因素影响,主要的因素如下:1.土壤和气候:土壤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决定了什么样的植物可以生长,气候也会直接影响生物群落的类型和数量。

2.借助物质资本: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资本同样是影响生物群落结构的要素,例如水、光线、空气、土壤和有机物等。

3.组成成分和压力:生物群落与环境反应和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掠夺和合作等,同时外部人为压力和干扰也会直接影响其结构的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
生物群落是特定地理区域的生物群体。

它们的组成和结构是研究生态学的基本内容,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群落由不同种类的生物组成,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等。

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形成了复杂而精密的生态系统。

本文将从组成和结构两个方面介绍生物群落的特点和意义。

一、生物群落的组成
1. 植物
植物是生物群落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数量和种类对于决定生物群落的特点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植物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两类,它们的根系、茎干、叶片和果实都是生出生态学家关注的方面。

在不同生态环境下,不同的植物会适应不同的生长条件,形成不同的植被类型。

例如,在热带雨林中,高大的树木密集生长,形成茂密的树冠,这是由于热带雨林环境温度高、降雨充足,可以提供足够的水分和养分支持植物生长,而在荒漠地区,植物生长条件恶劣,沙漠植被少量而稀疏。

2. 动物
动物是另一种重要的生物组成部分,它们对于维持生态平衡、
传播种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植食性和肉食性动物之间的
互相依赖使得动物种群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时,整个生态系统都
会受到影响。

例如,在草原上,羚羊等草食性动物数量众多,它
们可以控制植被生长,维持草原的健康生态。

而在热带雨林中,
食虫兽、猿猴类动物的数量较多,它们可以帮助传播植物种子,
促进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发展。

3. 微生物
微生物虽然数量相对较小,但对于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和生态功
能具有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分解有机物质,释放养分,参与传播
病原体等。

细菌、真菌、原生生物等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处于重
要的地位。

例如,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参与养分循环过程,帮助
植物吸收养分,还可以定居在植物根系周围,形成生态共生关系。

同时协同参与分解枯萎植物等病原体,维持生态平衡。

二、生物群落的结构
1. 群体组成
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物种数量和构成、每种物种的数量、同一种物种的个体数量等方面。

不同物种数量和个体密度的变化对于生物群落稳定性和动态平衡有着直接影响。

研究生物群落结构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各种生物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生态环境和生态过程的规律。

2. 群体空间分布
生物群落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越是复杂多样,自然界的生态灵活性就越大。

同样的物种在不同生态环境中分布的空间范围和分布方式也会发生变化。

通过对生物群体的空间结构分析可以了解生物群落中物种生存的生态环境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3. 群体生命周期
生物群落中物种的生命周期是指生物群体在种群进化过程中的生命周期变化规律,它对生物群落变化趋势的预测和管理都有着
重要的意义。

其中,季节性的生物群体循环、年期性的数量周期、常年多余种群的形成等均为重要的生命周期特点。

生物群落是生态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它们的组成和结构对人
类的健康与生存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在人类活动的过程中,生
物群落受到的破坏和污染越来越多,我们应该在生产和生活中尽
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和多样性,推
进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