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分别七个阶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古希腊古罗马音乐

西方音乐史分别七个阶段:

1古希腊古罗马音乐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4世纪)

2中世纪音乐时期(从公元5世纪-14世纪0

3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16世纪)

4巴洛克时期(17世纪-18世纪中叶)

5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

6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初-20世纪初)

7 20世纪音乐(20世纪)

史前希腊和古希腊社会的发展:

1迈若安及迈锡尼时期(约1650-1100B.C.)

2荷马时期又称黑暗时期(约1100-800B.C.),<伊里亚特>与《奥赛德》有荷马所撰,多利亚自然音阶。

3城邦时期(约800-500B.C.),合唱,抒情诗歌繁荣

4古典时期,竞技比赛的音乐,悲剧,喜剧

5希腊化时代

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

埃斯库罗斯-悲剧表演中引入第二个演员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

欧里皮德斯-《美狄亚》,把妇女做主角

古希腊喜剧

1新喜剧:不谈政治,话题严肃,表现社会风俗

2旧喜剧:政治讽刺剧和社会讽刺剧

毕达哥拉斯:和谐学,将音程分为协和与不和协

音体系:

1四音列

2完整音列体系

多利亚调试:能使人安静并具有力量;富于男子气,能使人变得坚强和有节制弗里几亚:使人狂放,激发人的热情

副弗里几亚:容易使人丧失意志

利底亚音乐使人柔和和淫荡

混合利底亚音乐使人悲伤

古希腊记谱法:

1器乐谱 2声乐记谱

古希腊是其主要乐器:

1里拉 2阿夫洛斯管 3基萨拉琴(里拉琴的变体)

古罗马时期概述:

古罗马器乐:1图巴:一般用青铜制作,管长1.3米,分段制作,管身直

2角号;管身圆

古罗马的音乐观:

1音乐当做一种享受

2音乐的职业化倾向加强,音乐家的地位却下降

3富有雄壮的气象

罗马人喜欢:

1笑剧:综合性的滑稽表演

2哑剧:表现神话故事的戏剧舞蹈

基督教音乐以单声音乐形态,附属于礼拜仪式,是作传播信仰的重要工具

早期基督教音乐

1使用许多犹太教音乐的旋律

2混合了古希腊,东罗马,拜占庭圣咏的一些因素

3各地的教堂都有各自的特色

第二章中世纪音乐

中世纪:通常音乐史把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灭亡至14世纪文艺复兴之前这段长达一千年的历史,被认为是“黑暗时代”

圣歌主要有5种:

1拜占庭圣咏

2安布罗斯

3法国圣咏

4摩差拉比

5赛尔特

格里高利圣咏:指罗马教皇格力高利一世之命名的天主教音乐,常称平歌或素歌

功能:运用于基督教以活动,分日课和弥撒两大类

格里高利圣咏的特征:

1歌唱方式:独唱,齐唱,交替唱,应答唱

2一般无伴奏,纯人声,以拉丁文,无明显节拍,以肃穆,节制,无世俗情欲为前提

3礼拜仪式的咏唱为两类:诵经祈祷和礼拜歌曲

1)音节式:一字对以音,音域一般较窄

2)圣咏式:在同一高度的音上唱出相当数量的歌词

3)音团式或纽姆式:一字对几个音,这是格里高利圣咏常用的方式,旋律比较流动

4)花唱式:一字对多个音,少则十几个音,多则五六十个音,常见于欢呼歌中

中世纪的教会调式是按圣咏的结束音(d,e,f,g),音域以及吟诵音等主要因素,对旋律进行分类而构成的。,在11世纪就基本确定了教会调式的八种形态:

1多利亚调式 2副多利亚调式 3弗里几亚调式 4副弗里几亚调式

5利底亚调式 6副利底亚调式 7混合利底亚调式 8副混合利底亚调式

纽姆谱大约产生于8世纪,在9世纪得到普遍应用

圭多在音乐上的贡献:

1四线谱 2六声音阶 3圭多手

有量记谱法

格里高利圣咏的推广和主要形式:

1附加段 2继叙咏 3宗教剧

复调音乐的兴起:

1奥尔加农形成的原因,时间和地点

9世纪时在法国的教会学校里,人们把格里高利圣咏作为定旋律,在他的上方或者下方依附一条平行四度、五度或爸度的旋律,与它做对应,从此多声部复调音乐就产生了,这种最早的复调被人们称:奥尔加农

奥尔加农产生了五种形式:

1平行奥尔加农 2平行奥尔加农的变体 3自由的或反向的奥尔加农 4花唱式奥尔加农 5迪斯康特

孔特克图斯:

在11到12世纪,是单声部的抒情歌曲,在12到13世纪左右,圣母院乐派出现了复调音乐发展形式,特点

克劳苏拉:经文歌的前身

经文歌:13世纪后期盛行的一种无伴奏合唱复调音乐

13世纪末,有人把弗朗科经文歌推向了极限:即上声部更加活跃,像快速朗读,速度极快,这种经文歌以代表人物彼特罗命名,称彼特罗经文歌。

卡农:是一种复调音乐形式,以连续模仿为基础,当一个声部还未结束时,另一个声部就以模仿的形式开始。

圣母院乐派出现了两位复调作曲家:莱奥南和佩罗坦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音乐

时间:通常把西方音乐史1430-1600年期间称为文艺复兴时期。

含义:文艺复兴是一次重大的新文化运动和文化思想的变革。

这种思想倡导的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即文艺复兴的实质。

音乐的基本情况:文艺复兴音乐出现新的精神内涵,强调创作而不是对传统曲调的继承。

宗教改革:马丁路德

把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音乐发展分四个阶段:

1)15世纪初:勃艮第乐派,代表作曲家杜费,班舒瓦

2)15世纪中后期:弗兰德斯乐派,代表作曲家奥克冈,若斯坎,拉索(被绑架3次,由于唱歌好听)

3)16世纪中叶:罗马乐派,代表作曲家帕勒斯特里那

4)16世纪下半叶威尼斯乐派,代表作曲家维拉尔特,A.加布里埃利 G.加布里埃利

肖姆:

14世纪出现的一种重要的双簧乐器,是双簧管的前身。

肖姆分两大类:

1唢呐演变而成的军乐肖姆

2风笛旋律管的民间肖姆

器乐音乐:主要用琉幻想曲特琴等乐器的还有当时流行的各种成对的舞曲中改编而来的器乐曲,这种舞曲通常是将2首在速度和节奏上进行对比的不同乐曲联在一起。

前者速度慢,舒缓,常为2拍子和4拍子,后者速度较快,很活跃,常为3拍子。

法国称为帕凡和加亚尔德舞曲;意大利称萨梅佐和萨尔塔雷洛,德国为迈步舞曲和跳跃舞曲。

托卡塔:敲击的意思,是形容比较自由,音域丰满

前奏曲:篇幅较小,平畅

幻想曲

宗教改革:

英法的新教圣咏的特点:

1)简朴庄重的礼教仪式

2)母语歌词

3)新创作的宗教音乐和俗乐

4)重视对位中和声因素的使用

反宗教改革:

音乐方面,废除了世俗的复调音乐,保留但音乐风格的格里高利圣咏

意大利世俗音乐

费罗托拉:15世纪-16世纪初,世俗多声部歌曲,个群的结构与诗歌密切结

合,音乐一般为四声部,与飞兰德乐派复杂的对位相反,采用主调风格织体。

费罗托拉----意大利牧歌

16世纪后半叶

牧歌---歌剧

八册牧歌:前四册牧歌集的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而后四册牧歌集则具有巴洛克时期的风格。

法国世俗音乐:尚松:15世纪后,作曲家们将高度复杂的对位技巧用于尚松

16世纪之后,尚松逐渐摆脱哥特式固定格式诗歌和隐语手法的束缚,改用通

俗明晰的诗歌做歌词。

英国世俗音乐:

1康索尔特歌,既由康索尔特这种室内合奏伴奏的独特或重唱歌曲,歌词常为格律诗歌作曲家:威廉-伯德

2牧歌:始于1588年尼古拉-杨出版的《阿尔卑斯山南的音乐》,托马斯-莫利《奥利安娜的胜利》是英国牧歌的繁荣阶段,在1620年后,迅速衰弱。

德国世俗音乐:

1名歌手,单声部音乐的风格,代表作曲家:汉斯萨克斯

2利德:费兰德乐派的浮雕手法和德国中世纪以来的独唱歌曲里相结合,使离得成为一种新型的世俗声乐复调品种,有的采用模仿复调,但也有呈现严格的和声肢体。

意大利声乐音乐:

罗马:1歌词:单音的朗诵风格,宗教内容。

代表人物:卡瓦莱里《灵魂与躯体》

2清唱剧 3康塔塔(多乐章的声乐套曲,有宣叙调,咏叹调,合唱,重唱及管弦乐队构成。当时在意大利有两类型的康塔塔,1宗教性 2世俗性

法国声乐音乐:

1法国歌剧来源:法国皇家芭蕾剧和法国古典主义悲剧

1659年,第一部歌剧《波梦娜》作曲家康贝尔,诗人佩兰写剧本

1671年《爱之欢乐》。这部歌剧被认为标志着法国歌剧的开端

法国歌剧代表人物:

1吕利(1632-1687),代表作:《爱神和酒神的节日》,《卡德摩斯与赫耳弥俄涅》

他的艺术成就:创造出被称为“抒情悲剧”的法国歌剧形式,采用了与意大利歌剧序曲相反的:慢一快一慢”法国式序曲,大量运用芭蕾,服装华丽,法语,已有伴奏的宣叙调代替意大利式的干念宣叙调,很少用咏叹调。

坎普雷:歌剧-芭蕾

这种歌剧表现的是生活在欧洲的贵族富有的大人物,总的来说坎普尔的歌剧是娱乐性的,特点是歌剧中的幕与幕之间没有逻辑的发展,各自独立,人物与情节也是这样可以互换。芭蕾舞成为各幕的表现核心。

莫拉:50岁才走上戏剧音乐创作道路,代表作:《卡斯托与波吕克斯》《达尔达乌斯》《华丽的印度》,1722年,《和声学教程》

法国歌剧的艺术特征:

取材古希腊神话中世纪的骑士故事,但选用的体裁内容与高乃依,拉辛的古典主义悲剧一脉相承,这就是英雄人物的爱情与天职的冲突,最终服从封建国家的利益所产生的悲剧。气势壮观,经常有舞蹈,合唱等装饰性的大场面。音乐创作受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影响,作为了突出法语朗诵的自然韵律,更注重这种自然韵律中产生的宣叙调,法国歌剧中的这种宣叙调比意大利歌剧中的宣叙调

英国声乐音乐;代表作曲家更为旋律化,反过来法国歌剧中的咏叹调比意大利的咏叹调更具有宣叙性。

德国歌剧作家:

1海因里希-许茨:将意大利的声乐风格与德国复调音乐传统中,创作了大量杰出的合唱作品。《大卫诗篇》《圣诞清唱剧》

1普赛尔—音乐特征;

颂歌赞美诗:音乐会的特性

器乐音乐:抒情及巴洛克式的热情;注意作品的节奏和器乐的色彩运用。

戏剧音乐;法国大歌剧+英国民歌

2亨德尔:

哈雷时期;汉堡时期;意大利时期;伦敦时期

他的歌剧创作:创作40踱步意大利歌剧,主要有《阿尔米拉》《朱利亚斯-凯撒》

《里纳尔多》《阿利安德》等。清唱剧创作:大多来源《圣经》,关于一个民族或人类兴亡的故事,歌颂英雄人物和业绩。共32部清唱剧,主要作品《扫罗王》,《以色列人在埃及》,《弥撒曲》。

亨德尔:清唱剧,1)合唱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英雄性的赋格

2像圣咏和赞美诗风格的复调合唱

3主调,复调混合的合唱曲

2)独唱形式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咏叹调,两类:

1英雄性格的咏叹调

2田园风格和抒情风格的咏叹调

亨德尔的音乐特征:大量的自然音和声为基础,明朗和欢乐,有欧洲音乐的综合特征。

复调风格来自德国,主调风格来自意大利。

到英国后他发展了普赛尔开创的合唱风格并使它作为英国的民族艺术形式。

亨德尔—歌剧失败

1意大利歌剧本身的一些弊病—阉人歌手

2英国当时的历史条件

西班牙世俗声乐音乐:一、比良西科

1歌词涉及爱情,政治,宗教内容

1纯朴的民歌风格,宫廷的则艺术性较强

歌曲的价值:器乐伴奏部分

伴奏常常是一连串固定的和弦连接,这些固定的和弦序列,演奏为后来的器乐体裁中的著名低音主题

第四章巴洛克时期音乐

1 时间:音乐史通常将1600-1750年这一百五十年的历史称巴洛克时期,即第一步

歌剧诞生开始到巴赫去世为止。

2 巴洛克时期音乐特征:

1)稳固的大小调和声体系

2)通奏低音

3)器乐曲音乐主题的成熟和发展

4)旋律线条连续不断,节奏律动鲜明

5)乐曲段落间的强弱对比形态呈现

6)大型综合性声乐体裁,器乐体裁得到了确立和发展

一、意大利声乐音乐:

音乐风格上:

以宣叙调为主,旋律性不强,一般是一个和弦上,演员在一个音高上要朗诵一句歌词,音高旋律与和弦的变化,表明歌剧中词句含义和段落改变的变化,在歌剧中的合唱段落里,歌剧还处于探索和初级阶段。

威尼斯乐派(卡瓦利):歌剧气势宏大,有不少精彩和合唱,咏叹调和宣叙调的段落,但其歌剧创作整体构思较弱。

代表作:《海洛里斯之爱》

切斯蒂:发展了卡瓦利格局的大气势,其咏叹调是歌剧的发展主要意义,意大利歌剧中优美的旋律风格就是从她开始走向极端。

弊病:阉人歌手

那不勒斯乐派:17世纪下半夜,歌剧中心从威尼斯转到那不勒斯

代表人物A-斯卡拉蒂 2维奇 3列奥 4波波拉 5雷欧

那不勒斯,歌剧特征

1类型化的咏叹调:强烈表现情感的激昂型抒情哀伤型愉快的牧歌型

2类型化的宣叙调用白话朗诵的干宣叙调有乐队伴奏,朗诵是有音高的宣叙调

巴洛克时期乐器:

1键盘乐器 2弦乐器 3 管乐器 4 打击乐器

一乐器分为:管乐器:

双簧管,低音管,长笛,法国号,小号,长号

键盘音乐:

1管风琴音乐及其在德国的发展

1教堂:独奏常在礼拜仪式中演奏,或为仪式做简单的前奏,或取代某些段落与合唱交替。

管风琴音乐及其在德国的发展

1北德乐派 2中德乐派 3南德乐派

文艺复兴音乐

特点:1世俗音乐的体裁较大的发展

2世俗音乐的一些特征在音乐中得到体现

3强调创作而不是对传统曲调的继承

复调音乐:

9世纪—奥尔加农

12世纪—装饰奥尔加农和狄斯康特

13世纪—经文歌和卡农曲

14世纪—对位法

15世纪—声乐复调盛期

复调音乐四阶段:

15世纪初,勃艮第乐派

15世纪初中后期,腐烂德斯乐派

16世纪中叶,罗马乐派

16世纪下半叶,威尼斯乐派

弗兰德斯乐派:世俗曲调作为弥撒曲和经文歌的定旋律,而且常采用尚松,牧歌,等世俗声乐体裁进行写作,并将复调对位音乐发展到盛期

这个乐派的音乐家按照民族和语种分为两支1法国支 2弗莱芒乐支

一、键盘音乐

1管风琴音乐及其在德国的发展

1)北德乐派:发展了众赞歌的管风琴独奏音乐。

萨米尔-沙伊特:用长笛音符作旋律,上声部加装饰,或用经文歌式的复调。

狄特里希-布克斯特胡德:众赞歌前奏曲写的长大,具有炫技性和幻想风格。

2)中德乐派:北德+南德的特点,朴实自然,爱把众赞歌写成管风琴赋格曲。

帕赫贝尔:短小精致的赋格曲长基于众赞歌的第一句,发展组曲形式。

约翰-库瑙:用音乐描述故事,表达感情,是德国标题音乐的先驱。

3)南德乐派:意大利+西班牙影响

1)约翰-弗洛贝格:融合了意大利的管风琴音乐,法国的琉特琴,羽管键琴以及英国的维吉那风格和演奏技法,并对键盘音乐体裁发展有所贡献。

一、键盘音乐

1法国古钢琴:

1710年,意大利制造出最早的钢琴—“可强可弱的羽管键盘”

巴洛克时期音乐

2、法国古钢琴:贵族文化娱乐,脱离教堂,在宫廷发展起来。

代表作曲家:1尚博尼埃 2格勒贝 3弗朗索瓦-库波兰

键盘乐器主要体裁:

1十二平均律的运用

2即兴风格的体裁

3基于变奏手法的体裁

4赋格

5组曲

第五章古典主义时期

前古典时期

一、喜歌剧之争与格鲁克的歌剧改革

二、古典主义初期的交响乐流派

维也纳古典时期

一、海顿

二、莫扎特

三、贝多芬

音乐文化特征:

1市民音乐有了很大发展

2音乐家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3音乐作品有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

4产生喜歌剧的,意大利正歌剧走下坡路

意大利歌剧:发展:1733年,佩格莱西创作《女仆做夫人》是早期喜歌剧的一部重要代表作。

皮契尼--《温顺的女儿》

契玛罗萨--《秘密婚约》

法国喜歌剧特征:源于民间的集市剧,这种集市剧是一种集对白,歌唱和舞蹈为一体的戏剧或闹剧

音乐由流行歌调,通俗的民间曲调构成

发展:1752年,意大利喜歌剧团在法国巴黎上演《女仆做夫人》的意大利喜歌剧,引发了音乐史上有名的喜歌剧之争(皇家音乐研究所—卢梭)

格鲁克及其歌剧改革

在启蒙主义的新思想返回自然“以自然为师”的美学的影响后,开始了他的歌剧改革。

代表作《奥菲欧与优丽狄茜》、《阿尔切斯特》

特征:体现质朴、真实的艺术理想

取材于神话传统、着重表现社会道德意义的自我牺牲

精神歌颂人性

爱情必定战胜邪恶、死亡的乐观信念

意大利歌剧序曲(快-慢-快)交响曲、键盘奏鸣曲、古典主义初期

曼海姆和维也纳乐派,乐派的领导人---约翰-施塔米茨

初期将意大利交响曲的三乐章套曲结构增加了一个抒情性的对比主题来活跃、积极的动力性第一主题进行对比,彻底废除了数字低音及赋格模仿的写作方式,建立了以小提琴为主奏声部的乐队编制。

曼海姆和维亚纳乐派,乐派其他代表作曲家:

1蒙恩 2瓦根采尔 3加斯曼等

海顿创作音乐时期特征:音乐主题鲜明,技巧精湛,注重乐器色彩性能的艺术特征。

早起交响曲反应两种体裁的探索过程:

1巴洛克时期行板-快板-小步舞曲-极板的教堂奏鸣曲结构

2意大利歌剧序曲脱胎而出的快-慢-快三乐章的套曲结构

早期交响乐队结构:1弦乐组+羽管键琴+两支双簧管+两支圆号

2木管乐器

1交响曲:《昼夜》、《哲学家》、《礼仪》2四重奏:作品1,2,3,9,17等五章

海顿创作音乐时期中期音乐特征:音乐创作强烈的受到了德国‘狂飙突进’思潮的影响,这主要表现为作品中的情感幅度有了较强的表现,作品的规模有了进一步的扩展。

主题:常具有性格鲜明,气息宽广的艺术特征;展开:更加动荡不定,调性布局已经从最初的主属、属和下属关系,扩大到上,下三都关系;和声,复杂多变

代表作品:交响曲:《告别交响曲》,《教师交响曲》;弦乐四重奏:《俄罗斯》《云雀》

海顿晚期代表作:清唱剧:《创世纪》和《四季》

交响曲:《惊愕》、《军队》、《时钟》、

弦乐四重奏:《阿波罗》

海顿音乐贡献:1确立了奏鸣交响曲的形式结构 2确立奏鸣曲式原料。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抒情式的慢板

第三乐章:民间舞曲性质的小步舞曲

第四乐章:活泼,活泼的舞曲性质的回旋曲式的回旋曲式或回旋奏鸣曲式

音乐特征:音乐主要是以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生活、质朴的乡村生活为背景,表现人的生活感受。

与民间音乐的联系,使他的旋律具有流畅、单纯、通俗、的艺术特点。在和声上,既强调它对旋律的表现,又使他具有统一的整体构思和布局,无强调的戏剧性的风格特征。

海顿音乐贡献:新型的器乐语言:以三种和动机的发展为基础来形成整个乐章。这种运用动机发展的手法构成的主题和乐章的最主要的美学特征是它的动力性。

莫扎特音乐创作时期:

1少年时期:欧洲各地演出

2成熟时期:思想、行为上被种种限制

3维也纳时期:创作辉煌的十年。

一、弗兰德斯乐派:

1复调风格:每一个声部都有相同的重要性,爱到丰满的音响,简单的和声的功能和流畅的节奏;带有宗教色彩;采用正格中止和变格中止‘扩大道非宗教音乐领域。

二、弗兰德斯乐派作曲家:

若斯坎:1致力于复调技术的革新 2最大成就是经文歌

三、罗马乐派:

1音乐特点:各个声部都有清晰的表现;声部进行的平稳流畅,和谐;词曲是一词一音,形成崇高,诗意的风格;无伴奏合唱

2代表作曲家——帕勒斯特里那

其音乐特点:各声部清晰,歌词不被复杂的声部掩盖,一般一字一音的音节式处理;较少使用半音,不协和音的运用都有准备,音乐清澈宁静的特质;音乐保守

四、威尼斯乐派

1特点:双重合唱

2代表作曲家:

1)维拉尔特:首创复合唱形式,创立威尼斯乐派

2)G-加布里埃利:大量运用器乐组合作为合唱伴奏,并对各种乐器组合进行实验,被称为“近代配器之法之父”

3)A-加布里埃利:按声区对合唱队进行分组,求得音色变化,推动管风琴技巧的发展,形成托卡塔,前奏曲等纯器乐体裁。

维也纳古典乐派-莫扎特

代表作:

1歌剧—22部 2 交响乐—41部

3 宗教音乐—3部 4器乐作品

莫扎特的歌剧:意大利歌剧与德国歌剧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较强的反封建,歌颂第三等级人民食物色彩,整部歌剧揭露了封建贵族的虚伪,嘲弄了他们的所作所为,刻画了费加罗的机智,勇敢,生龙活虎的精神风貌。

莫扎特歌剧成就:

1歌剧从神话故事向现实生活的转变

2声乐和器乐自然地交融

3对不同人物性格的内在刻画使他的音乐具体生动而鲜明

4重唱形式表现戏剧冲突和歌剧高潮

4歌剧的序曲则具有简洁,个性的特点。

莫扎特交响曲:

特点:从风格性向心理刻画方面发展,努力揭示心理感受。

代表作:《哈夫纳交响曲》《林茨交响曲》《布拉格交响曲》

莫扎特宗教音乐代表作:

《C小调弥撒》《安魂曲》《圣体颂》

莫扎特器乐音乐:共50多部,这些作品积极,乐观,悦耳,华丽而不空洞

乐队采用双呈示部,不仅是对独奏部分的伴奏,结构原则:三个乐章对比并置的结构。

器乐作品器乐作品:风格:通俗,轻盈,清新,明快,具有即兴和变奏特征

后期的奏鸣曲:强调主题间的对比和并置。

莫扎特的器乐成就:

歌剧的歌唱性及德奥和声功能的表现性融为一体,创作出既有抒情表现又有动力性发展的古典主义器乐作品。

这些作品更加细致地表现作者的不同情感,器乐音乐的对比性特征,更为鲜明的反应在乐章,主题之间。

奏鸣曲式,往往用第二个副部主题加强音乐的对比性

和声语言的复杂运用,远关系的调性布局,既增强了音乐的表现性,有使这表现统一在一定的结构之内。

维也纳古典乐章——贝多芬

1795:举办公开音乐会 1798:耳疾在迅速恶化 1802:写下著名的“海里根斯塔特遗嘱” 1803年后:进入最为旺盛的创作时期 1812年后:创作出现停顿 1816年后:听觉已经完全丧失,性格暴躁 1817年后:恢复了创作 1826年后:肺炎和水肿 1827年3月26日下午,逝世于维也纳

作品:交响曲-9部钢琴奏鸣曲-32部歌剧-1部弥撒曲-2首

序曲-1首钢琴协奏曲-5部小提琴协奏曲-5部小提琴协奏曲-1部

弦乐四重奏-16首小提琴奏鸣-9首

创作音乐时期 1早期(1802年以前):有海顿,莫扎特音乐的一些影响,但同时更加的反映出他本人的一些创作个性,如音乐特有的大胆,豪迈。

代表作:《C大调第一交响曲》《升C小调奏鸣曲》

2成熟期(1803-1813)创作特征明显确立,主要特征:时代英雄斗争的主题和英雄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在这些作品

代表作:《英雄》《费德里奥》《科里奥兰》等

晚期(1816-1827)

创作中期的特征+内在的自我沉思与遐想,强烈地预示出浪漫主义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和潜力。

代表作品:《d小调第九交响曲》,最后5首钢琴奏鸣曲、声乐套曲《致远方的爱人》

创作特征: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人生观是其创作的核心。

新的交响性思维和表现手段,对比是最突出的风格特点,并且打破以往套曲的相对机械的程式关系,使主要音乐形象充满戏剧性矛盾的冲突和贯穿发展中展开。

钢琴奏鸣曲-32首钢琴奏鸣曲—钢琴音乐“新约”

特征:对比,连贯和统一

音乐性格分为:

1英雄性,戏剧性,《月光》《悲怆》《热情》

2诉请性,田园性,《田园》《黎明》

3舞蹈性:第6首OP10-2,第16首OP。31-1等

交响曲的创作

第一交响曲――第九交响曲

序曲。协奏曲与歌剧

1管弦乐序曲:《埃格蒙特》《科里奥兰》《列奥诺拉》三首最著名

戏剧作品的配乐,后被独立出来,并单独进行演奏,音乐具有主题精炼,形象鲜明的艺术特征。

2协奏曲:5部钢琴协奏曲+1部小提琴协奏曲都以传统的三乐章套曲结构为基础

第一二三钢琴协奏曲:最接近莫扎特风格

第四-第五钢琴协奏曲:独奏钢琴和乐队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第六章浪漫主义时期音乐

音乐风格特点

音乐要素:

1旋律趋向不对称的自由化形态 2和声结构扩展,不协和和弦

3常半音转调和远关系转调 4力度、速度变化强烈

5曲式结构自由多变

第一节浪漫主义歌剧的发展

一、威伯:

1、歌剧特点题材内容表现本民族的神话和中世纪的传说

2、风格追求德意志民族的生活,民间音乐

二:弗朗茨-舒伯特—歌曲之王

作品:德国艺术歌曲(利得)作品具有严肃,深沉的特征

赋予艺术歌曲极高的艺术性,提高了他在各种音乐体裁中的地位,具有“歌曲之王”的美称

交响曲:古典主义+浪漫主义音乐:

舒伯特交响曲的全面歌唱化,标志浪漫主义交响曲时代的到来

浪漫主义交响曲开端--《降b小调第八交响曲》

钢琴小品:由若干小品组成的钢琴曲是舒伯特的独创,这些钢琴小品组成的套曲,往往是在一个总的标题下集合起来

代表作:《狂欢节》《童年情景》

艺术歌曲:1840年就被称为是他创作的“歌曲年”,代表作:《桃金娘》《诗人之恋》、《妇女的生活与爱情》等。

三、罗伯特-舒曼

舒曼的艺术歌曲,虽然不想像伯特艺术歌曲与民间之间的联系那么紧密,那么通俗,容易使人上口,但比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更细腻和精致,人声和钢琴的关系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像是人声和钢琴的二重唱,舒曼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在歌曲中显得更为重要,并且常常由钢琴来承担更有表现力的地方。

四、门德尔松

代表作:管弦乐序曲:《仲夏夜之梦》《郝步里底》

交响曲:5部,《a小调第三“苏格兰”交响曲》《A大调第四“意大利”交响曲》

钢琴作品:《无词歌》8集、钢琴协奏曲2部

音乐特征:对大自然的感受,对幻奇艺术的追求等,但其音乐又缺少浪漫主义作曲家所特有的激情

重视古典主义的美学传统,感情表现很有分寸。

肖邦:(波兰人)

创作特征:1华沙时期(1830年以前)

代表作:《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旋律优美,动听,受到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的影响。

2巴黎时期(1830年以后)

肖邦的创作向更广阔的领域展开和深入,主要表现为体裁的扩大和作品思想内容的加深,具体体现为创作遍布舞曲体裁及其他小型和大型钢琴音乐体裁,音乐中注入了强裂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深刻的精神内涵。

代表作:《C小调革命练习曲》

舞曲体裁:玛祖卡+波洛奈兹+圆舞曲

这三种舞曲虽然都用三拍子,但风格各异,51首玛祖卡,10首波洛奈兹15首圆舞曲

1玛祖卡:朴实无华,充满了泥土的芳香,它最具有肖邦的民族音乐风格,肖邦在这一体裁的创作中常使用三种民间舞曲

马祖尔+奥别列克+库亚维亚克

2波洛奈兹:

最早是古波兰的军队行列,肖邦继承威武雄壮的特点,一般用复三部曲式写成

代表作:A大调,降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升f小调波洛奈兹》

3圆舞曲:

共15首,除极个别作品有忧伤的情绪,主要以华丽,通俗为主,使人感到巴黎的豪华气派。反应出肖邦对“西欧化”体裁的接受和创造性的发展。

肖邦的钢琴练习曲处具有达到较高钢琴技巧练习曲的目的外,它还具有较高的艺术内容和精神内涵。

叙事曲:内容和文学作品相联系的器乐体裁

肖邦是第一个把这种思维带进器乐音乐创作的作曲家,他的叙事曲不具有情节性,而是在总体上把握文学作品的气氛,不是对文学作品的翻译。

代表作:g小调,F大调,降A大调,f小调

谐谑曲:快速的3|4拍节奏,乐曲富于动力和表现力的激情。

代表作:《b小调谐谑曲》

夜曲:19首

早期的夜曲创作有比较浓厚的浪漫主义感伤情调,。成熟时期的夜曲不仅在风格上更加个性化,而且被注入了深刻的社会内容

代表作:《C小调夜曲》》《e小调夜曲》

奏鸣曲3首:

1839年的创作的《降b小调第二奏鸣曲》是较为出色的一首。

P73: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作曲家和钢琴家

1821年,师从车尔尼学习钢琴,萨列里学习作曲

1848-1861年,任魏玛宫廷乐长

提倡他和柏辽兹,瓦格纳主张的“未来音乐”,即将戏剧性和交响性融为一体的标志音乐,写下了一系列体现他的这一美学思想的交响诗,标题交响曲及钢琴协奏曲,奏鸣曲,练习曲等管弦乐作品。

1861年,辞去宫廷乐长的职务

1865年,接受神父的称号,从事宗教活动

1886年7月31日,在参加拜罗伊特瓦格纳音乐节期间逝世,他称《特里斯坦与伊累尔德》歌剧为“未来音乐”的杰作。

1作品:13首交响诗; 2部标题钢琴交响曲

2套钢琴练习曲; 2部钢琴协奏曲

19首匈牙利舞曲;《b小调钢琴奏鸣曲》

《旅行岁月》(3集);和一些艺术歌曲

3标题交响诗体裁:

在总的标题原则构思下,将多乐章的奏鸣曲交响套曲综合并压缩为单乐章的标题性交响诗着重表现某种诗的意境或思想境界,着重表现人物的性格的心理特征,主要取材文学,戏剧的绘画

代表作:第三交响诗《前奏曲》《浮士德交响曲》《但丁交响曲》

《浮士德》—标题交响诗体裁:

第一乐章:表现浮士德焦躁不安,诚惶诚恐

第二乐章:刻画纯真少女的温情

第三乐章:对现实存在的冷嘲热讽

4钢琴音乐:

以其抒情性的诗情画意,高难度的演奏技巧交响性的宏伟气派而著称

代表作:《旅行岁月》《12首高级练习曲》《6首帕格尼尼练习曲》19首《匈牙利舞曲》《降E大调第一钢琴曲》

海克托.柏辽兹

1821年‘巴黎医科大学,学习

1826年,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

1827年,被莎士比亚的戏剧倾倒,迷上哈里特.史密森

1830年,罗马作曲大奖,《沙达纳帕尔》

1830年后,旺盛时期

代表作《哈罗尔德在意大利》《安魂曲》等

创作特征: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标题交响曲的创始人

代表作:《幻想曲交响曲》

1)梦幻和热情 2)舞会 3)田园景色 4)赴刑进行曲 5)妖魔夜宴之梦

标题交响曲:借用非音乐的艺术手段进行交响曲的创作充分体现音乐同其他艺术相结合的浪漫主义美学原则,常根据具体的故事情节来构思,交响曲本身具有一定的情节和场景。

1创作特征:标题交响曲—音乐体裁相互综合的性质

交响曲+协奏曲

第三节:法国与意大利音乐

19世纪上半叶法国歌剧的发展

1拯救歌剧,内容:歌颂反抗封建暴政,或表现夫妻忠贞爱情历经坎坷磨难而最终获得“拯救”的英雄人物成为歌剧的主人翁。

形式:结合装饰性的独唱,合唱及宏伟金碧辉煌的管弦乐的外衣,再加上紧张的歌剧情节,很符合中产阶级的欣赏口味

代表作曲家:1凱鲁比尼 2斯蓬蒂尼3勒絮尔4梅于尔

2法国大歌剧,产生19世纪20年代,盛行于30年代和40年代,剧情大多取材于历史或史诗,不使用说白追求跌宕起伏的情节和装饰,四幕或五幕的大型歌剧,经常插入芭蕾舞,运用大合唱和大规模的交响乐队造成声势浩大的戏剧场面,讲究富堂皇的戏剧装饰。

1贾科莫-梅耶贝尔,代表作:《恶魔罗勃》《胡格诺教徒》《先知》《非洲女》

19世纪上半叶的意大利音乐:

19世纪上半叶这种以唱为主的意大利歌剧,被称为谣唱歌剧。

代表作曲家:1罗西尼 2 贝里尼 3 多尼蒂

1焦阿基诺·罗西尼

1806年,创作《德米特里和波里比亚》

1810年,旺盛的创作时期

1823年,创作出34 部歌剧

代表作:《试金石》《贼雀》《唐克雷蒂》等

1824年,任命“法国歌唱警察”和国王“御用作”

1829年,上演《威廉-退尔》

1868年,逝世于巴黎

2 文桑佐·贝里尼

1819年,那不斯音乐学院学习

1825年《阿代尔森和萨尔维尼》

1835年,肝炎病复发逝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