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2课《雨说》导学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2《雨说》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2《雨说》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明确:全诗主要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让自然界的春雨赋予一种人的感情,一种生命的灵性,通过“雨”的“温声细语”,谆谆教导,让儿童们在笑声中成长。诗中那些人格化的“鱼儿”、“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等,她们各具情态,各有特色,很适合儿童心理。这样的艺术表现手法,使诗歌读来更亲切,更感人,更有吸引力;使全文洋溢着轻松愉快,清新活泼的气息。
(出示文题、作者)
课前出示雨的诗句画面创设情境。
教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X愁予先生一起走进雨的内心世界。 (板书课题)
屏幕出示检测学案;点拨纠错。
学生背诗。
独立思考;组内互助;组间交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这句名言不知激励了多少人对理想信念的追求。
详见“备习”对应栏。
预 习
一、初读课文:
2、细致地观察景物,抓住特征进行描写。
所谓“新诗”世称现代诗。指中国“五四”运动以后产生的新体诗歌,它们在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词格律的限制,采用了比较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语的白话,更直接反映了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它与社会发展的潮流相适应,逐渐成为诗歌的主流。学习诗歌很重要的是要朗读,在理解诗意后,更应当运用朗读的一些要领和技巧反复咏唱,朗读成诵。诗的语言有别于其他文体,大量的名诗,其语言更是经过诗人千锤百炼方给于确定,记忆于心,对于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大有帮助。因此期望同学们注意朗读成诵。
朗读的基本要求和技巧介绍。朗读的基本要求有三个:一是正确、清楚,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破句;二是态度自然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三是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品读课文:
二、品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思考:
1、读诗,思考:

九年级上册第一元第2课《雨说》导学案

九年级上册第一元第2课《雨说》导学案

第一课时一、知识梳理1、走进作者2、文体常识现代诗二、字词积累1、重点字禁锢(gù)留滞(zhì)喑哑(yīn)喧嚷(xuān)温声细语(wēn)洗礼(xǐ lǐ)田圃(pǔ)蓑衣(suō)襁褓(qiǎng bǎo)街衢(qú)润如油膏(gāo)2、多音字种:(zhǒng)种子(zhòng)种植调:(diào)曲调(tiáo)调整斗:(dǒu)斗笠(dòu)斗争哑:(yǎ)哑迷(yā)哑哑学语3、形近字蓑:(suō)蓑衣锢:(gù)禁锢衰:(shuāi)衰老痼:(gù)痼疾喧:(xuān)喧闹谣:(yáo)歌谣暄:(xuān)寒暄摇:(yáo)摇晃煊:(xuān)煊赫徭:(yáo)徭役萱:(xuān)萱草遥:(yáo)遥远愔:(yīn)愔惜缕:(lǚ)丝缕谙:(ān)谙练褛:(lǚ)褴褛暗:(àn)黑暗搂:(lǒu)搂住喑:(yīn)喑哑楼:(lóu)楼房镂:(lòu)雕镂4、重点词①田圃:田地和园圃.②喧嚷:喧哗,大声吵闹.③洗礼:基督教接受入教者举行的一种宗教仪式.④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⑤温声细语:用温和的声音轻轻地说话.⑥润如油膏:形容土地肥沃;细腻光滑得像油,像脂肪涂抹的一般。

5、词语辨析“喧闹”、“喧嚷”、“喧嚣”、“热闹”的区别“喧闹”,声音大而热闹,多用于市场、会场、戏院等公众场合或节日,如十分喧闹,锣鼓喧闹。

“喧嚷”,许多人大声喊叫,如人声喧嚷,一阵喧嚷。

“喧嚣”,叫嚣,可指人的嚣张,如反人民的宣传,一时喧嚣起来;又可指一般的声音杂乱,如喧嚣的车马声等。

“热闹”,表示人多,心里比较喜欢。

三、整体感知概括各部分内容第一节:春雨到来之前的序幕。

第二节:春雨到来。

(自述,拟人化描绘。

)第三节:雨嘱咐孩子们不要拒绝它的到来。

第四节:雨向孩子诉说它的使命。

九年级语文上册 2《雨说导学案》导学案2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2《雨说导学案》导学案2 新人教版

雨说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提问:在第一节到第五节中出现过哪些景牧场、鱼塘、小溪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明确:诗作开篇点题,雨在大地的期待中到来,第一细无声”和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的内容)3、讲解并提问:第三部分描写了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见到春雨后“笑”的场面,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明确: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柳条儿“笑弯了腰”,石狮子“笑出了泪”,小燕子“笑斜了翅膀”,旗子“哗啦啦地响”)4、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理解“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这句话?(明确:雨的到来给万物带来欢笑,雨是自由和快乐的代言人,因此,只要孩子们能够勇敢地用笑声表达出追求幸福、快乐的愿望,大地就有希望了)三、探究质疑1、提问:最后一节诗中哪些词句暗示了雨的命运?明确:“不再回去”、“快乐地安息”都表明了雨的命运2、提问:雨的祝福是什么?如何理解?(明确:雨的祝福是孩子们“吃着苹果擦着嘴”,意指享受到自由和幸福的生活)4、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理解“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这句话?(明确:雨的到来给万物带来欢笑,雨是自由和快乐的代言人,因此,只要孩子们能够勇敢地用笑声表达出追求幸福、快乐的愿望,大地就有希望了)5、文章标题为《雨说》,请概括一下,雨“说”了这些话表达什么意思?(明确: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四、欣赏品味(1)细腻精巧的运笔“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你们嘴里的那份甜三、推荐作品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六、小结雨,滋润大地,播种希望,她给自然界带来生机和活力,她是生命的源泉。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雨说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雨说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雨说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班别姓名学习目标1.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学习本文拟人手法的精妙应用。

3.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教学重、难点1.朗读的训练。

以读入境,读中悟情,以丰富多彩的方式读出诗歌优美的意境和美妙的情感。

2.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链接材料:作者简介: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

被称为“浪子诗人”。

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雨说》是他1979年写成的,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

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

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

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诵读准备。

1.字词积累。

田圃.()禁锢.()喧嚷..()()喑哑..()()..()()留滞.()襁褓2.解释下列词语:(1)喧嚷:(2)温声细语:(3) 喑哑:(4)润如油膏:3. 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

4. 在诗中,雨是的使者,也是的使者。

二、合作、探究、展示。

1、读诗,思考:想一想,标题为“雨说”,那么,雨“说”了哪些话?主要表达了什么意思?诗中塑造了“雨”什么形象?2.在这首诗中,“雨”象征什么?“大地”具体指什么?3.副标题为什么取做“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4.诗中写到雨要“教你们勇敢的笑”,你怎样理解这“笑”的内涵?5.“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句中的“旗子”“春天”象征什么?这两句诗应该如何理解?6.诗中突出运用什么手法来塑造“雨”的形象?这样有什么表达效果?作者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感染力?7.再次带着感情朗读全诗。

2.雨说导学案2节附教学反思

2.雨说导学案2节附教学反思
2、《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
当时正值我国结束“文革”灾难不久而开始新的历史时期,诗人关注着中国大陆,看到它的变化。经历十年浩劫后的中国,一切都开始显露生机,正如春雨降临大地,万物复苏。
三、学生自由诵读诗歌,初步感知
1、教师设问,引导学生触摸诗篇
2、引导学生用联想法组合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3、在这样美丽的意境中,春雨对孩子们说了什么?
重读七八段理解“笑”的意义
明确:“笑”----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带来春天,是雨的使命。只有孩子们欢笑起来,才有真正意义的春天来临,才真正看到大地的希望。
五、合作探究
1、这首诗通篇都是雨说的话,这些话具体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
六、倾诉感动
雨,给我们带来了温馨,带来了快乐,带来了甜蜜。她教我们乐观的生活,她为我们奉献了一切。你想对雨说点什么?
七、教师小结,结束课堂




1.诗中作者描写了哪些意象(事物)?学生寻找,教师补充
2、这首诗通篇都是雨说的话,这些话具体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
3、雨是一个什么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事物寄托这种感情?


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


2.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学习方法
诵读、联想、赏析、探究




一、导入
雨丝风片是春天最多彩的笔墨,古今中外无数文人墨客用笔赞美它:
好雨知时节--------渭城朝雨-------沾衣欲湿----------
天街小雨-------春潮带雨----------黄梅时节------------(学生背诵补充)这些咏雨的名篇已经融入大家的情感世界,今天我们再来欣赏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作名篇《雨说》,看看他又赋予了雨什么样的情致。

九年级语文上册 2《雨说》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2《雨说》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雨说》1.根据汉字写出相应的拼音。

田圃.禁锢.襁褓....喑哑蓑.衣斗笠.留滞.润如油膏.2.解释下列词语。

①寒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留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喑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襁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忍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洗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感情朗读课文,要求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读出充满希望的情调。

4.利用工具书查找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作者简介和时代背景。

郑愁予,现代诗人。

原名郑____,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

1949年随父至台湾。

毕业于新竹中学。

1956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

1958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

曾在基隆港务局任职。

现旅居美国,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15岁发表处女作《____》。

1955年出版第一本诗集《_ ___》。

其诗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为主,被称为“________”。

5.速读课文,试着回答以下问题,不会的做好标志。

①本篇以《雨说》为题,雨说了些什么,诗人想借此表达什么?揣摩诗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怎样理解“雨”这一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作者用副标题“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有什么深刻含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你在预习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或者疑惑,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及时和同学交流。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雨说》学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雨说》学案新人教版

2.《雨说》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读出诗歌的重音、节奏2、通过自己的朗读和小组的合作,细致交流评价作者的情感。

学习重点: “目标”1 学习难点:“目标”2课堂结构导学流程激情激趣导入目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分享成果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点拨探究随堂检测提升探究导学引航目标方法独学指导内容学法合学策略内容形式展学方案内容方式评学摘记规律总结读:知大意1、读题目初识文眼2、读作者知人论世3、读背景明确意图4、读文本感知大意一、导学我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花鸟草虫,万事万物均可入诗。

而春天,是让诗人动心,有很多诗句脍炙人口、流传千古。

下面,我请同学们背诵一些描写“春雨”的古诗词。

“春雨”代表着希望、欢乐、美好。

今天我们就带着愉悦、轻松的心情,来聆听“雨说”,去感受春雨的美。

二、独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田圃.()禁锢.()留滞.()喑哑..()蓑.衣()斗笠.()襁褓..()润如油膏.()三、合学(品读课文合作探究)1、对学品味语言,领悟语感。

1、朗读课文,说说诗作是第几人称写作?是什么修辞手法?自主探究落实基点1互读:对子之间互读课文,概述大意。

2互查:3暴露易错点(请把自己易错的字词工整地再写一遍)展示主题:品读感悟方案一:内容:基础落实我最棒!!!建议:1、课前小组长统一检查基础落实情况,并做好记载、评价。

2、对子之间听写,夯实基础。

重点摘记夯实基础【写我遗憾!!!】说:谈见解1、说内容理清思路2、说见解撞击个性3、说特色展示成果4、说感悟交流智慧品:赏美点1、品语言拜读精巧2、品修辞2. 副标题为什么取做“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四、展学(对以上问题学生进行展示,教师点拨)A小组展示“合学”(1)B小组展示“合学”(2)C小组展示“合学”(3)学生质疑:学生解答:教师点拨:五、评学1.提问:在第一节到第五节中出现过哪些景物?2.雨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大地的?3.雨的到来为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4.你感觉诗中的“雨”是个什么样的形象?5.文章标题为《雨说》,请概括一下,雨“说”了哪些合作探究突破重点点拨探究攻破难点3、小组长统计本组出现的问题,常规问题组内解决;特殊问题上交学科长,汇集后交由老师答疑解惑。

2.雨说导学案 第2节

2.雨说导学案 第2节
教与学反思
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语言文学的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适当指导朗读,学生朗读训练,教师的评点,能让学生学会朗读,喜欢朗读,更何况是感情丰富、语言精炼、韵律谐美、读来朗朗上口的诗歌呢。


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


2.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学习方法
诵读、联想、赏析、探究




一、
二、探究理解诗歌
1、诗中作者描写了哪些意象(事物)?学生寻找,教师补充
2、引导学生用联想法组合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3、在这样美丽的意境中,春雨对孩子们说了什么?
导学案设计
题目
2.雨说
课时
2
学校
星火
一中
教者
邵国利
年级
九年
学科
语文
设计
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
时间
2012-9、6




1.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体会诗歌抒发的思想和感情。
2、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自主阅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进一步领会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学做具有爱心和奉献精神的人。
重读七八段理解“笑”的意义
明确:“笑”----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带来春天,是雨的使命。只有孩子们欢笑起来,才有真正意义的春天来临,才真正看到大地的希望。
三、合作探究
1、这首诗通篇都是雨说的话,这些话具体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
2、雨是一个什么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事物寄托这种感情?
方法:自主思考、小组合作、寻找资料和老师的帮助

人教版九年级第2课《雨说》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第2课《雨说》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第2课《雨说》导学案
《雨说》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能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2.通过学习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3.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学法指导】
 《雨说》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雨以说话能力,采用第一人称与儿童对话,塑造了一个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的形象。

全诗洋溢着轻松愉快、清新活泼的气息。

学习这首诗,大家应该多读,使朗诵声情并茂,体会诗歌的魅力,感受春雨的美好。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田圃()禁锢()留滞()喑哑()()襁褓()()
 2.解释下列词语:寒浅留滞喑哑襁褓忍冬洗礼
 3.了解作者郑愁予以及写作背景。

 4.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

想一想,雨说了哪些话?请你在文中用横线标出。

 5.通过以上预习,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二、学习研讨
 (一)导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雨说》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雨说》学案

《雨说》【学习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能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2.通过学习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3.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1.通过学习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2.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学法指导】《雨说》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雨以说话能力,采用第一人称与儿童对话,塑造了一个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的形象。

全诗洋溢着轻松愉快、清新活泼的气息。

学习这首诗,大家应该多读,使朗诵声情并茂,体会诗歌的魅力,感受春雨的美好。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田圃. ( ) 禁锢.( ) 留滞.( ) 喑哑..( )( )..( )( ) 襁褓2.解释下列词语。

寒浅:________留滞:________喑哑:________ 襁褓:________忍冬:________洗礼:________3.自查资料或网上搜索关于郑愁予的资料,整理归纳后写在下面。

4.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

想一想,雨“说”了哪些话?请你在文中用横线标出。

5.通过以上预习,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二、学习研讨(一)导入。

(二)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成果。

(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配以《献给艾丽丝》的钢琴曲。

让学生思考:雨说的话主要表达了什么意思?2.朗读课文,完成文章结构图解。

(四)合作探究,品味鉴赏。

1.自读课文,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思考:诗歌的每一小节各写了什么内容?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

(1)作者怎样描写春雨特点的?找出几个词句说说你的体会。

(2)这首诗采用拟人手法好在哪里?(3)这首诗的语言有什麽特色?(4)“我要教你们勇敢的笑”这句话中的“笑”的内涵是什么?3.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雨说》导学案教师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雨说》导学案教师版

姓名班级小组编号评价学习目标:(预习之前,先认真识记勾画学习目标,带着目标展开预习吧!)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找出本首诗中的意象。

2、通过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品味诗的语言,理解诗歌的拟人手法,把握诗歌的主旨。

3、理解作者关爱孩子、热爱祖国的真情,培养学生勇敢乐观的生活态度。

【重点难点】:1、体会诗的意境,领会其主题。

2、品味诗歌凝练、丰富的语言,学习诗中拟人化的表现手法。

【预习课导学】预习课自读自悟:《雨说》完成如下任务:资料准备:了解这首诗的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自主积累:将这首诗的重点词语及诗句摘抄至摘抄本上。

自我感悟:找出诗中的意象,理清诗人创作思路和诗歌的结构,并试着以优美的语言叙述诗歌的主要内容。

【预习步骤】第一步:初读文本读顺读畅:认准字形、读准字音,识记生词,并划出诗中出现的意象。

第二步:再读文本,体会情感:1、边读边结合课下注释、自己预习的成果以及平时的积累试着理解诗歌的内容。

2、再次默读课文,在诗歌中划出令你感受最深或最喜欢的语句和词语,并试着从字面义和语境义、主旨和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

【探究课导学】教材助读一、走近作者郑愁予,现代诗人,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

1949年随父亲至台湾。

重要诗作有《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郑愁予诗选集》《寂寞的人坐着看花》等。

二、了解背景这首诗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正值我刚结束“文革”灾难不久,诗人关注着祖国内地。

经过十年浩劫的中国,一切都开始显露生机,正如春雨降临大地,万物复苏,而诗中的“雨说”,其实也就是诗人在说。

这首爱之歌,是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他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福。

在诗人笔下,“雨”和其他事物都被赋予生命的灵感,成为一种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义的存在,使人觉得亲切可爱、活泼欢快、充满情趣。

三,文体知识中国诗歌按创作的时代和诗歌反映的内容,可分为现代诗歌和古代诗歌。

按内容,诗歌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

2016_2017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雨说》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6_2017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雨说》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雨说【初读课文*我这样积累】〖字词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见P9读准字音)2.给下面多音字注音并组词(见P9读准字音)3.辨析形近字并组词。

(见P9辨清字形)4.解释下面词语(见P9理解词义)〖常识篇〗5.郑愁予(见P9作家作品)〖信息篇〗(见P9追溯背景)【再读课文*我这样感知】1.雨“说”了什么话?主要表达了什么意思?【提示】【通读全文,把与雨说有关的句子找出来,然后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这首诗通篇都是“雨”说的话。

雨首先说她到来之前,“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雨说要“探访四月的大地……”;雨说她是到大地上来亲近孩子们的;雨说自己“来的很遥远”,她要教孩子们勇敢地笑;雨说“来了就不再回去”。

这些话主要表达了一个主要意思: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了,“雨”这位爱的使者要给大地带来春天,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让孩子们勇敢地欢笑,有美好幸福的生活。

2.全诗洋溢着音乐美,如果让我有感情地诵读,我应该这样读:第一节应读得,表达出对春雨的之情;第二节应读得,以示“雨”之关爱;第五节可读得,传达喜悦之情;第八节应读出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第九节读出之情,显示全诗的主旨。

答案】急切企盼轻柔、温和欢快高昂欣慰【细读课文*我们这样探究】◆理清思路“雨说”在诗中出现了几次?尝试划分诗作的结构层次,并为诗作的每个部分命名。

【提示】【给文章划分层次,要抓住标志性词语,理清写作顺序。

【答案】“雨说”一共出现了五次。

a.第一部分(一至三节):雨的到来b.第二部分(四至五节):雨的邀请c.第三部分(六至八节):雨的来意d.第四部分(九节):雨的祝福◆把握形象1.雨让大地生机勃勃,那么在诗人笔下,雨是什么样子的?试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来描述。

【提示】【文中写雨的句子较多,把它们分别找出来然后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角度归一下类别。

)【答案】视觉上,“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表现雨的细密;听觉上,“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表现雨的淅沥;触觉上,“亲一亲”,表现雨的轻柔……2.(见P9初步感知3)◆体会主旨:1.(见P9文本探究1)探究写法1.(见P9文本探究2)◆拓展思维说说雨为什么是爱的使者?【提示】【结合文中写雨的句子进行回答。

九上语文语文第课《雨说》导学案公开课教案课件教案课件

九上语文语文第课《雨说》导学案公开课教案课件教案课件

第2课《雨说》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能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2.通过学习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3.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一、预习导学【链接材料】——作者简介: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

被称为“浪子诗人”。

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雨说》是他1979年写成的,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

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

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

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田圃. ( ) 禁锢.( ) 留滞.( ) 喑哑....( )( ) 襁褓( )( )2.解释下列词语:寒浅留滞喑哑襁褓忍冬洗礼3.了解作者郑愁予以及写作背景。

4.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

想一想,雨“说”了哪些话?请你在文中用横线标出。

5.通过以上预习,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二、探究展示:1、自由吟咏,思考诗人寄予“雨”怎样的内涵?2、齐读第七、八节,品味其中的“笑”。

3、欣赏品味。

(一)细腻精巧的运笔(1)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2)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二)拟人化的艺术手法三、练习反馈:一片槐树叶纪弦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多年来,竟没有些微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雨说》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雨说》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雨说》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雨说》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2雨说自学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能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2.通过自学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写和颂扬,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怀之情3.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用欢欣、悠扬的语调背诵全诗,体会诗歌艳丽清爽的风格。

2.认知意象,领悟主旨,品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温故知新]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田圃()幽禁()连绵不绝()哭啼.....()()襁褓()()蓑衣()斗笠()润如油....膏().2.表述以下词语:寒浅:留滞:喑哑:襁褓:忍冬:洗礼:3.了解作者郑愁予以及写作背景。

郑愁予就是台湾诗人,本名郑文韬(tao),祖籍河北,1933年出生山东济南。

被称作“中国的中国诗人”。

15岁已经开始写诗,49岁随家人回去台湾,现旅居美国。

他的诗歌多描绘旅人心绪,故被称作“浪子诗人”,代表作存有《错误》《水手刀》等。

诗风正直而更添婉约,其名作《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响”。

本诗作于1979年,此时,诗人身在美国,心系祖国,他以满腔的热忱高度关注着祖国儿童的蜕变,并通过此诗抒发了对祖国未来的真挚祝福。

诗歌中“雨”就是一位柔情美丽而又平易近人的快乐的使者,作者通过它寄寓了自己对祖国儿童最真挚的祝福和期望。

14.朗读课文二、三遍,建议读音恰当、流利。

想一想,雨“说道”了哪些话?恳请你在文中用横线标示出。

[导学布季谢]1.初读课文,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疑问。

2.再念课文,品味语言。

找到课文中三至五个你指出精彩的拟人句,品味它们的抒发效果。

3.合作交流⑴副标题为什么取做“为生活在中国小地上的儿童而歌”?⑵在第一节到第五节中出现过哪些景物?雨的到来为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⑶齐读第1-5节思考:雨让大地生气勃勃,那么在诗人笔下,雨是什么样子的?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用精彩的语句来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雨说》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能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2.通过学习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3.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一、预习导学
【链接材料】——作者简介: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

被称为“浪子诗人”。

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雨说》是他1979年写成的,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

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

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

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田圃. ( ) 禁锢.( ) 留滞.( ) 喑哑
..
..( )( ) 襁褓( )( )
2.解释下列词语:寒浅留滞喑哑襁褓忍冬洗礼
3.了解作者郑愁予以及写作背景。

4.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

想一想,雨“说”了哪些话?请你在文中用横线标出。

5.通过以上预习,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二、探究展示:
1、自由吟咏,思考诗人寄予“雨”怎样的内涵?
2、齐读第七、八节,品味其中的“笑”。

3、欣赏品味。

(一)细腻精巧的运笔
(1)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2)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二)拟人化的艺术手法
三、练习反馈:
一片槐树叶
纪弦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哪。

故国哟,呵呵,要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1954年
1.从全诗看,诗人为什么说这片槐树叶是“最美的”、“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为什么又说它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对诗的第一节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行落笔见情:赞美之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并以三个“最”字叠用,层层推进,增加了感情的强度和浓度。

B.第三行由“而”字急转,情感的流程由赞叹变为伤感,由欣喜变为悲泣。

为了表现这种乐中之苦、喜极之悲,诗人以两个“最”字重叠加以强化,构成了全诗情感的基调。

C.第四行“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初步展示全诗的中心意象,点明诗人感情
的触发物,并由此引出下一节所要表达的更深情感。

D.这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从外形和意蕴两方面对“一片槐树叶”作了集中的描绘,突出了全诗的中心意象,加强了感情渲染。

3.“忘了是在江南、江北/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两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第三节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再次点明“槐树叶”,它“蝉翼般轻轻滑落”,既表现槐树叶轻而且薄,也抒写了主人公小心翼翼、倍加爱护的心态。

B.“沾着些故国泥的土”的槐树叶,使诗人感情激荡,禁不住用了“故国哟”的呼告语,再以“呵呵”的叹词强调,从而把全诗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C.结尾一句和首句呼应,从视觉再一次写槐叶,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完成了全诗中心意象的整体构造,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像余地。

D.这一节,一个长句分四行来写,既是为了诗的外在形式的需要,也是为了表达主人公思乡之情的悠远深长。

5.在下面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分别从时间和诗人心理变化的角度概括全诗的思路。

答:时间:□□—□□—□□心理:□□—□□—□□
.....................................
使用本文档删除后面的即可
致力于打造全网一站式文档服务需求,
为大家节约时间
文档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欢迎您下载可以编辑的word文档
谢谢你的下载
本文档目的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下载方便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打造全网一站式精品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