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业部研究部署加强农药管理:大力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农业农村部对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5196号建议的答复

农业农村部对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5196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1.06.28•【文号】农办议〔2021〕72号•【施行日期】2021.06.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对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5196号建议的答复农办议〔2021〕72号张伯礼代表:您提出的关于规范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农药使用的建议收悉。
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公布禁止限制使用农药名录高毒农药在控制重大病虫害、保障粮食持续丰收的同时,也给中药材、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畜健康安全带来了风险隐患。
我部高度重视高毒高风险农药管理,将适时禁用或者限制使用并予以公告作为一项重要的农药管理措施。
近年来,先后发布13个公告,对46种高毒高风险农药实施了全面禁用措施,对20种高毒高风险农药实施了中药材、蔬菜、水果、茶叶等部分作物禁用措施(其中,禁止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克百威等15种高毒高风险农药在中药材上使用)。
2017年,我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567号》,将32种农药列为限制使用农药。
2019年,我部印发《禁限用农药名录》挂图,逐一列出我国全面禁用高毒高风险农药名单,以及部分作物禁用高毒高风险农药名单。
下一步,我部将继续组织农药检定机构、植物保护机构对已登记农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监测,发现已登记农药对农业、林业、人畜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等有严重危害或者较大风险的,组织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撤销、变更相应的农药登记证,必要时禁用或者限制使用并予以公告。
二、关于完善农药监督措施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关系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我部高度重视农药监督管理,不断完善并落实农药特别是禁限用农药监管措施,保障农药质量,不断提升中药材、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实行定点经营。
严格按照《农药管理条例》规定,对22种高毒高风险农药实行定点经营,采取专柜销售、实名购买、购销台账、溯源管理,逐步实现从生产、流通到使用的全程监管。
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第1篇
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一、背景与目标
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农药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农药过量使用亦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战略部署,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合法合规的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3)加大高效、低毒、环保型农药的推广力度,提高农药使用效果。
2.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1)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及时发布病虫害信息,指导农民科学防治。
(2)推广生物农药、天敌昆虫、性诱剂等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
(3)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绿色防控意识和技术水平。
2.原则:
(1)绿色发展,保障安全:以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为核心,推进绿色发展。
(2)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农药使用向绿色、高效、安全转型。
(3)政策引导,多元共治: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构建政府、企业、农民、社会多元共治格局。
三、主要措施
1.优化农药使用结构
(1)淘汰高毒、高风险农药品种,鼓励研发、推广低毒、低风险农药。
4.强化监督考核
建立健全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监督考核机制,定期对各地工作进展进行评估,确保方案落到实处。
五、总结与展望
本行动方案旨在推动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通过优化农药使用结构、推进绿色防控、提高农药利用率和政策扶持等措施,为我国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展望未来,随着本行动方案的深入实施,我国农药使用将更加科学、合理、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将得到有效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将得到更好保障。在此基础上,我国农业将迈向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全球农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2023年最新的农药管理条例 农药管理条例2023

2023年最新的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202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监督管理,保证农药质量,保护农业、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维护人畜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期制剂。
前款农药包括用于不同目的、场所的下列各类:(一) 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包括昆虫、蜱、螨)、草和鼠、软体动物等有害生物的;(二) 预防、消灭或者控制仓储病、虫、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三) 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四) 用于农业、林业产品防腐或者保鲜的;(五) 预防、消灭或者控制蚊、蝇、蜚蠊、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六) 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河流堤坝、铁路、机场、建筑物和其他场所的有害生物的。
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和使用农药的,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国家鼓励和支持研制、生产和使用安全、高效、经济的农药。
第五条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农药登记和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协助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登记,并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化学工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国农药生产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化学工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药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农药登记第六条国家实行农药登记制度。
生产(包括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和分装,下同)农药和进口农药,必须进行登记。
第七条国内首次生产的农药和首次进口的农药的登记,按照下列三个阶段进行:(一) 田间试验阶段:申请登记的农药,由其研制者提出田间试验申请,经批准,方可进行田间试验;田间试验阶段的农药不得销售。
深入贯彻实施《农药管理条例》确保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安全

产 品生产的帷幕 ;2 0 年,以北京 、上海、天津、深圳为试点, 01
启动实施“ 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推动 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工作的
高效、低毒、低残 留的新 产品。 0 1 2 0 年重新修订 了 农药登记 资 深 入开展 ,在 全 国抓 了 10 个“ 0 无公 害 农作物 生产” 范县 ; 示 料要求>,提高 了农药毒理学和对环境 生态影响的资料要求,强 2 0  ̄ (2年先后撤销 了 l ) 002 ) X 2种高毒农药在蔬菜 、水果和茶 叶上
化了农药 生产、使用前的安全 『 生评价 , 严把 市场准入关。从 2 0 00 年起, 开展 以高毒农药品种为重点的清理工作 ,目前已停止了 l 6 种高毒、 剧毒农药的新增登记 , 促进 了我国农 药产品结构的调整 。 20 0 1年登记的生物农药和植物农药分别 比 2 0 0 0年增长了 7 % 6 和 10 ;低水平重复 的相同产品下降 了 2 .%;高效、安全的 5% 25 新农药产 品增长了 3 .%;高毒农药产品下降 了 2 -%。 0 9 43 三是建立健全队伍 , 农药管理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农药产 品 质 量检测体 系 和执法 监督管 理体 系是 农 药管 理 工作的重 要技 共有 国家级、部级 农药质量检测 中心 1 0个 ,农药残 留检测 中 心 7个。农业 部和全 国 3 O个省 、 自治 区、直 辖 市的农业部 门 都设立 了农药 管理机 构 , 大部分 县 、市也相应 设立 了农药执法 监督 机构 ,部 分县 市还具备 农 药质 量和 农 药残 留检验检 测能 力。全 国农 药监督管理 员已达 3万余 名。一 个以部级为 中心、
新 形 势 发 展 需 要 的 农 药 管 理 法 规 体 系 的 建 立 , 强 化 管 理 、依 为
新修订《农药管理条例》解读

新修订《农药管理条例》解读2021年3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自2022年6月1日起施行。
该条例对农药生产、流通、使用、监管等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规定,旨在加强农药管理、保障农产品安全。
以下是新修订《农药管理条例》的解读。
一、农药使用原则明确条例明确规定,农药使用应当遵循“从轻、从严、从实、从简”的原则,即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频次。
同时,农民在使用农药前应当认真阅读农药标签和说明书,按照规定使用农药,并遵循安全、环保、合理使用的原则。
条例还对禁用和限用农药作出了明确规定,针对残留超标和人体健康、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严重的农药,将予以严格限制或全面禁止使用。
二、农药生产环节加强监管新条例强化了农药生产企业的生产许可证管理,对未取得生产许可证或者未按照许可及标准生产的农药,以及不符合标准的农药生产企业将会面临严厉的处罚。
同时,针对农药生产企业存在的生产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确保农药生产符合标准和要求。
新条例强化了对农药经销企业的管理,对未取得经营许可证或者未按照许可及标准经营的经销企业,以及向未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或不符合经营许可条件的单位或个人提供农药的行为均将面临处罚。
在农药销售环节,条例明确要求销售单据、报告、凭证等资料应当真实、完整;经销企业、农药生产企业应当负责落实农药销售的企业信息采集、监管和存储工作。
四、农药使用环节注重教育和培训新条例重视农民和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要求农药使用单位应当加强农药使用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使用农药的合理性、精准性和安全性。
此外,条例还规定了农药使用前应当进行试验并进行记录的程序,以及农药残留检测的标准和批次,确保农药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综上,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明确了农药管理的各个环节,并尤其注重了农产品安全和农民健康的重要性。
各级政府部门、农药生产企业、经销企业、农民和作业人员应当认真贯彻执行,共同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

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农药残留问题是食品安全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农药的使用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保护作物免受病虫害侵害的作用,但过量或不合理使用农药可能导致农药残留,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体健康带来风险。
本文将讨论农药残留的原因、影响以及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一、农药残留的原因农药残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1. 不合理使用:农民在种植时,为了追求高产高效,可能会滥用农药,使用超过推荐剂量或者使用不适当的农药。
这使得农作物吸收了过量的农药,并在农产品中残留下来。
2. 不正确施药时间: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农药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如果农民在不正确的时间使用农药,可能会导致残留问题,同时也会增加农药的浪费。
3. 农药的潜蓄性:一些农药在作物中具有潜蓄性,即施药后会在植物体内慢慢积累,随着时间的推移,农药残留程度逐渐增加。
二、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长期慢性毒性:一些农药在食物中长期积累,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慢性毒性,引发慢性疾病,如癌症、神经系统疾病等。
2. 儿童健康风险:儿童对农药的敏感性比成人更高,他们的身体对农药的代谢能力较弱,因此更容易受到农药残留的影响,可能导致儿童健康问题。
3. 环境污染:农药残留不仅影响人体健康,还会污染土壤和水源,对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三、保障食品安全的措施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减少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措施:1. 加强农药使用管理:加强对农民的农药使用指导,提供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引导农民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加强对农田的监测和检测。
2. 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一种无化学农药或无残留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农药使用,从根本上降低农药残留问题。
3. 加强法规和标准制定:加强对农药残留的监管,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监测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情况,并对超标的产品进行处理,确保食品安全。
2023年能化“绿色农药”发展呈四大趋势

能化“绿色农药”发展呈四大趋势水性化粒状化高浓度化功能化“绿色农药”进展呈四大趋势农药对人类的贡献有目共睹。
但随着科学讨论不断深化和农业技术不断进步,农药的负面影响也渐渐被人们所熟悉,尤其是不合理用药而危害食品平安的事例已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施用高效无毒“绿色农药”的呼声越来越剧烈。
记者最近就此采访了福建省农科院副院长翁伯琦。
翁伯琦表示,就进展方向而言,“绿色农药”研发仍主要包括高效灭杀且无毒副作用的化学合成农药与富有成效的生物农药两方面。
将来“绿色农药”剂型呈现四大进展趋势:水性化—削减污染,降低成本;粒状化—避开粉尘飞扬;高浓度化—削减载体与助剂用量,削减材料消耗;功能化—能更好地发挥药效。
就技术层面而言,业界开头关注植物体农药开发,即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抗虫作物、抗除草剂作物,并通过开发抗虫抗病的转基因作物来实现少用农药,甚至不用农药的目的,从而削减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翁伯琦说,近几年中国农药行业抓紧结构调整,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替代产品开发及生产步伐进一步加快,正在重点进展替代高毒杀虫剂新品种、新型水田和旱田除草剂、水果蔬菜用杀菌剂和保鲜剂。
当前化学农药的开发热点是杂环化合物,尤其是含氮原子杂环化合物。
在世界农药专利中,约有90%是杂环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的优点是对温血动物毒性低;对鸟类、鱼类比较平安;药效好,特殊是对蚜虫、飞虱、叶蝉、蓟马等个体小和繁殖力强的害虫防治效果好;用量少,一般用量为5~10克/公顷;在环境中易于降解,有些还有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
翁伯琦表示,科学进展“绿色农药”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生物农药活性成分是自然存在的物质,因具有独特优势而被广泛看好。
生物农药主要分为植物源、动物源和微生物源三大类型。
植物源农药以在自然环境中易降解、无公害的优势,现已成为绿色生物农药首选之一,主要包括植物源杀虫剂、植物源杀菌剂、植物源除草剂及植物光活化霉毒等。
到目前,自然界已发觉的具有农药活性的植物源杀虫剂有除虫菊素、烟碱和鱼藤酮等。
中化植保方案

5.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五、总结与展望
本方案的境安全。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相关措施,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我国植保工作将紧紧围绕绿色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提高农药使用效率,降低农药使用风险,努力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3)加强农业生产全程服务,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4.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
(1)开展农药残留监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2)加强对农药废弃物和包装物的回收处理,减少环境污染。
(3)保护农田生态环境,防止生态破坏。
四、实施与监督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2.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
3.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展望未来,我国植保工作将紧密围绕绿色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努力提高农药使用效率,降低农药残留,为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创造有利条件。通过持续努力,我国植保事业将迈向更高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提高农产品品质,保障消费者健康。
3.降低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
4.提升农民植保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绿色转型。
三、具体措施
1.农药管理
(1)加强农药登记与备案管理,确保农药产品质量。
(2)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逐步淘汰高毒、高残留农药。
(3)完善农药销售、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的监管体系,防止农药流失和污染。
2.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节点、任务分工、保障措施等。
3.宣传引导:加大绿色植保理念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4.考核评价: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对工作成效进行评估。
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

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作者:王仕祺来源:《食品安全导刊·下》2024年第03期摘要: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是影响其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介绍了农药残留的具体危害,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现状,并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措施,旨在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推进我国农产品生产规范化、农业发展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农产品;农药残留;控制措施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Control Measures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s received widespread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and pesticide residue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ir quality and safe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pecific hazards by pesticide residues,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puts forward specific co ntrol measures aimed at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food safety,and promoting the standardization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duction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Key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pesticide residues; control measures1 农药残留的危害1.1 危害人与动物的健康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食品,会导致人畜慢性中毒,增加食用者患癌风险,引起神经退行性疾病、畸形、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类疾病等。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对策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过,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了降低病虫害、增加农业生产,农场主经常使用农药,这种农药能满足农户的需要,但如果农药的残留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文章简要地阐述了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危害,以及减少农药残留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农药残留;食品安全;影响;对策引言:近年来,我国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对人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这样的环境下,政府和公众对食品安全和农药的问题非常关注。
同时也让农民有一种责任感,把农药的用量降到最低。
要采取科学的方法,采取一定的措施,把农药的用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并从根本上保证农药的安全使用。
要想有效地控制农药残留,确保食品的安全,就必须通过一套科学、有效的措施来确保农药的安全。
一、农药残留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一)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影响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有害生物的侵袭,目前,拟除虫菊酯是一种很好的控制农药,应用范围很广。
不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性质比较稳定,而且分解的速度并不快,所以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为了降低拟除虫菊酯的用量,世卫组织和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都对农药残留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拟除虫菊酯是一种杀虫剂,可以直接喷洒在水果和粮食上,如果使用了氰戊菊酯、氯氰菊酯等高毒性农药,这些农药会附着在果实表面。
如果超过了标准,人体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还会引起神经紊乱、皮肤刺激等症状[1]。
(二)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影响有机磷是一种有毒的杀虫剂和一种神经毒性物质,一般情况下,会引起神经传递素乙酰胆碱的积累,从而引起神经瘫痪。
轻度的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呼吸瘫痪,严重时可致人于死地,造成严重后果。
目前,高浓度的甲胺磷、对硫磷等农药已被禁用,而马拉硫磷等低毒农药仍被广大种植户广泛应用,严重影响了粮食安全。
农药管理实施细则(标准版)

农药管理实施细则(标准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药管理,保证农药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农药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市农业农村局负责本市农药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本细则。
区农业农村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鼓励农药生产企业、经营者和使用者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生物农药和先进施药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
第二章农药生产管理第五条农药生产应当取得农药生产许可证。
农药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组织生产。
第六条农药产品应当符合农药产品质量标准,并经农药登记批准。
农药生产企业应当在其生产的农药产品包装上标注农药登记证号、产品质量标准编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内容。
第七条农药生产企业应当对其生产的农药产品质量负责,保证农药产品质量符合农药产品质量标准。
农药产品出厂前,应当经过质量检验,并附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第三章农药经营管理第八条农药经营应当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
农药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农药经营管理制度,保证农药产品质量。
第九条农药经营者应当建立农药进货查验制度,查验农药生产企业的农药生产许可证、农药产品质量标准、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等文件,并留存查验记录。
第十条农药经营者应当建立农药销售记录制度,记录农药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企业和购买者等信息,并保存不少于两年。
第十一条农药经营者应当建立农药储存管理制度,按照农药产品性质和储存要求进行分类、分区储存,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四章农药使用管理第十二条农药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农药标签和说明书使用农药,不得擅自改变使用方法、使用剂量和使用次数。
第十三条农药使用者应当建立农药使用记录制度,记录农药的名称、规格、使用时间、使用剂量、使用面积等信息,并保存不少于两年。
第十四条农药使用者应当遵守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规定,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2023年密切关注化肥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

密切关注化肥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第一,亲密关注化肥改革中消失的新状况、新问题。
连续关注化肥流通体制改革实施以来对行业进展的影响。
由于《打算》实施时间短,国内化肥市场总体反映平稳,但还需连续关注新状况、新问题,准时讨论对策和建议。
其次,乐观推动化肥、农药进展规划和准入条件的制订。
抓紧修改完善化肥、农药等专项进展规划,争取2022年尽早颁布实施。
连续推动合成氨、尿素、磷肥、复合肥、缓控释肥、钾肥行业准入条件的编制,提高质量、环保、平安、能耗等准入标准,规范引导行业健康有序进展。
加快推动《农药行业产业政策》和《农药生产管理方法》制修订出台,依法加强和改善农药行业管理。
有条件的地区也要制定本地区化肥农药行业进展规划。
第三,依法做好农药行政许可工作。
各工业主管部门要依据《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生产管理方法》要求,依法做好农药企业核准、连续核准、颁(换)发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等工作。
严格生产准入,严格掌握新颁发农药生产批准证书,做好总量掌握。
加强农药生产管理,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淘汰落后产能。
第四,乐观开展化肥农药技术改造。
乐观推动化肥农药企业转变进展方式,根据《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乐观开展技术改造工作。
氮肥重点推动原料和动力结构调整、节能降耗、治污减排;磷肥重点要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鼓舞湿法磷酸净化技术,鼓舞生产食品级、电子级磷酸及磷酸盐制品;乐观开发缓控、长效等新型肥料。
农药重点进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相容性好的农药品种,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
有条件的地区要设立支农产业(化肥、农药、农机、农膜等)进展专项资金,引导化肥农药行业健康进展。
第五,连续做好生产监督和农资打假。
加强对化肥农药行业生产经营状况的监测,乐观协作农业、质检、工商等部门查处假冒伪劣化肥农药,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省级行业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高毒农药的生产经营监管。
建立高毒农药流通销售可追溯的制度。
协作农业部门指导农夫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加强高毒农药监测力量建设,培育农药监测队伍。
2023年农药安全使用管理规定

2023年农药安全使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药安全使用管理,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农药的生产、经营、使用和储存管理,以及农药批发商、零售商、农民和农村居民对农药的使用和运输。
第三条农药安全使用管理依据科学性、安全性、环境友好性为原则,强调从源头控制和综合管理,采取风险评估和监测手段,加强农药的标识、包装、贮存、运输、销售和使用的管理。
第二章农药生产管理第四条农药生产企业应遵循国家和地方有关农药生产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农药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
第五条农药生产企业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确保农药的质量安全,减少残留量和毒害风险。
第六条农药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研发体系,注重新农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鼓励生产环境友好型农药并推行绿色生产理念。
第七条农药生产企业应加强对生产工人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
第三章农药经营管理第八条农药经营企业应具备相应的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范围从事农药经营活动。
第九条农药经营企业应对购进的农药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第十条农药经营企业应建立健全农药采购和销售记录,定期对销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向农药监管部门报送相关数据。
第十一条农药经营企业应向农民和农村居民提供农药使用方面的咨询和技术支持,并加强对其使用农药的宣传和教育。
第四章农药使用管理第十二条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应按照农药标签上的使用说明进行使用,不得超量使用或滥用农药。
第十三条农民在使用农药前应个人防护装备,减少接触农药的风险。
第十四条农民不得用于农产品生产、畜禽养殖和病虫害治理的农药,不得用作非法用途,不得贩卖或转让农药。
第十五条农村居民不得未经许可私自购买和使用农药,禁止在农村居民区域内非法销售农药。
第十六条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应加强对农药使用情况的监管,定期组织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023年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方案

2023年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方案一、背景介绍农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同时也是面源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
面源污染是指各种污染物通过土地、水体、大气等面源途径进入环境,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农药残留、化肥过量施用、农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等问题。
为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保护农业生产环境和人民健康,制定2023年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方案是必要的。
二、目标设定1.降低农药残留水平:到2023年,农药残留水平降低20%以上,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2.优化化肥施用方式:到2023年,化肥施用量减少20%,并逐步实现精准施肥。
3.改善农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到2023年,所有农畜禽养殖场所废弃物处理率达到80%以上。
三、治理措施1.农药残留治理加强农药使用监管,完善农药标准化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农药登记制度,严禁使用过期农药和假冒冒用农药。
加大对农药残留等农产品安全隐患的检测力度,对达标的农产品给予认证和标识,推动农产品质量提升。
鼓励农民采用生物农药、生防种植等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2.化肥施用治理加强化肥施用管理,推广精准施肥技术和农艺措施,提高肥料利用率。
建立化肥使用登记制度,对使用化肥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登记,并制定相应的配额管理政策。
推广有机肥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减少对化肥的依赖,促进循环农业发展。
3.农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加强农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收集、处理和利用。
推广科学合理的养殖模式,减少养殖密度,改善养殖场所的环境卫生条件。
鼓励农户采用生物发酵、沼气池等技术处理养殖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
鼓励农田灌溉和土壤改良使用养殖废弃物,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四、支持政策1.财政支持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财政支持力度,通过政府财政补贴、优惠贷款、税收减免等方式鼓励农民采用绿色农业技术和设备,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
2.技术支持加强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和示范,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提高农民面源污染治理的意识和能力。
农业部提出农药管理“三个确保”

年尽早颁布实施 。继续 推进 合成氨 、 素 、 尿 磷肥 、 复合肥 、
缓控释肥 、 肥行 业准人条件 的编制 , 高质量 、 保 、 钾 提 环 安 合农业 、 检 、 商 等有关 部 门查处假 冒伪劣化 肥农药 , 质 工 全 、 耗 等 准 人 标 准 , 范 引 导 行 业 健 康 有 序 发 展 。加 快 打 击 制 售 假 劣 农 资 行 为 。 护 市 场 秩 序 。省 级 行 业 管 理部 能 规 维 推 进 《 药 行 业 产 业 政 策 》 《 药 生 产 管 理 办 法 》 修 订 门要 加 强 对 本 地 区 高 毒 农 药 的 生 产 经 营 监 管 。建 立 高 毒 农 和 农 制 出 台 , 法 加 强 和 改 善 农 药 行 业 管 理 。有 条 件 的地 区也 要 农药流通销 售可追溯 的制度 。配合农业 部 门指导农 民科 依 制定 本 地 区化 肥 农 药 行 业 发 展 规 划 。
药监管 , 进一 步提升种植业 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 妥善处 理农药使用安全事故 , 有效维护农 民利 益 ; 健全完 善农 药登
记 制 度 , 格农 药 市 场 准 入 ; 力 加 强 农 药 管 理 队伍 建 设 , 升 农 药 监 管 能 力 。 严 着 提 ( 新) 叶
订
膜等 ) 发展专项资金 , 引导化肥农药行业健康 发展 。 抓紧修改完善化肥 、 药等专项发展规划 , 农 争取 2 1 00 ( ) 五 继续 做好生产监督和农资打假 加强对化肥 农药行 业生产经 营情况 的监测 ,积极配
能。 ( ) 极 开 展 化 肥 农 药 技 术 改 造 四 积
天 然 气 、 力 、 矿 和 运 输 企 业 , 全 力 优 先 保 障 对 化 肥 电 磷 要 企 业 的 资 源 配 置 , 保 化 肥 生 产 需 要 ; 是 积 极 引 导 探 索 确 三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政策与法规考核试卷

10.生物防治、低毒农药、安全间隔期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对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减少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它在农业生产中通过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降低病虫害发生率,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数量。
B.限制使用高毒、剧毒农药
C.鼓励使用有机磷农药
D.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11.以下哪项不是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的主要内容?()
A.病虫害发生种类、面积、程度
B.病虫害发展趋势、危害程度、防治措施
C.病虫害防治效果、农药使用情况、农产品质量
D.病虫害防治政策、法规、标准
12.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以下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18.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内容?()
A.农产品种类
B.农药种类
C.农药残留限量值
D.农药使用量
19.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以下哪种措施不属于农业防治措施?()
A.选用抗病、抗虫品种
B.调整作物种植结构
C.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D.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20.以下哪种机构不具备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和服务职责?()
A.植物源农药
B.动物源农药
C.微生物源农药
D.无机盐农药
9.我国农药登记的主要内容包括()
A.农药名称、有效成分、含量、剂型
B.农药使用范围、防治对象、使用方法
C.农药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
D.农药生产企业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10.下列哪种病虫害防治方法不符合我国农药使用政策?()
2023农药减量工作总结

2023农药减量工作总结简介本文是对2023年农药减量工作的总结和回顾,旨在总结和分析过去一年来农药减量工作的成效、问题和经验教训,为未来的农药减量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背景农药的使用对于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过度和不合理的使用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为了减少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相关部门在过去的几年里提出了农药减量的重要目标。
2023年,农药减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成效在2023年的农药减量工作中,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效:1.农药使用总量下降。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和创新农药管理模式等方式,有效降低了农药使用总量。
2.农药产品结构优化。
在农药减量工作中,重点推广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产品,引导农民选择更加环保的农药品种。
3.农民意识提升。
通过对农民开展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了农民对农药使用的认识和意识,增强了他们对农药减量工作的支持和参与。
问题与挑战在2023年的农药减量工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挑战:1.部分地区农药减量进展缓慢。
由于农民对于农药的传统使用习惯、农药市场的供应问题等因素,一些地区的农药减量进展较慢。
2.广告宣传仍存在问题。
部分农药企业在广告宣传中夸大农药的功效,忽略了对农药减量的宣传,导致农民对农药减量工作的理解不足。
3.监管不到位。
一些地区对农药销售和使用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非法农药的流通和使用依然存在。
经验教训通过2023年的农药减量工作,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教训:1.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
提高农民对农药减量的认识和技术水平,让农民主动参与到农药减量工作中来。
2.完善农药减量政策和法规。
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管和控制,严格执行农药减量政策和法规,减少非法农药的流通和使用。
3.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监督检查,促使农民和农药企业充分认识到农药减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展望未来基于对2023年农药减量工作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对未来的农药减量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展望:1.加大宣传力度。
农药管理条例2023 (2)

农药管理条例2023引言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然而,不合理或滥用农药使用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为了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农药管理条例2023旨在建立健全的农药管理制度,促进农药的合理使用和安全使用。
农药的定义根据农药管理条例2023,农药被定义为任何用于防治病虫害、杂草和其他抑制农作物生长的物质或混合物。
这些物质可以是化学合成的、天然的或微生物制剂。
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不同类型。
农药登记和审批农药管理条例2023规定了农药登记和审批的程序。
任何农药在市场上销售或使用之前必须经过相关机构的审批和登记。
申请人需要向农药管理部门提供详细的农药安全性数据和使用方法,以评估其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风险。
只有通过审批并获得登记证书的农药才能合法销售和使用。
农药标签和说明书农药管理条例2023要求在农药包装上贴有清晰易懂的标签。
这些标签必须包含农药的成分、使用方法、施用剂量、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和储存条件等信息。
同时,农药还必须附有详细的说明书,以便农民正确使用和储存农药。
农药使用和施用农药管理条例2023强调农药的合理使用和施用。
合理使用的农药使用量应符合农作物病虫害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农药的毒性和目标生物的敏感性来确定。
施用农药的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并按照规定的方法和剂量进行施用。
同时,农药的风险评估和监测工作也将加强,以确保农药使用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农药残留和监测为保护食品安全,农药管理条例2023要求加强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监测和控制。
农药残留监测工作将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和标准,对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定期抽样和检测。
对超标农产品的处理将按照相关法规进行,以确保公众健康和消费者权益。
农药包装和废弃物处理农药管理条例2023还对农药的包装和废弃物处理提出要求。
农药包装必须符合环保标准,并应具备防止泄漏和污染的措施。
农药废弃物和过期的农药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集中收集和处理,以防止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2023年全国农产品监测总体合格率97.8%

2023年全国农产品监测总体合格率97.8%
佚名
【期刊名称】《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年(卷),期】2024()1
【摘要】2023年以来,农业农村部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牢牢守住了质量安全底线。
全年全国农产品监测总体合格率97.8%。
豇豆农药残留问题攻坚治理成效显著。
督促20个豇豆主产省份落细落小绿色防控、速测抽检、监督执法等关键要素,推动合格率达到95.4%的历史新高度。
统筹推进“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严打禁用药物违法使用,严管常规药物残留超标,相关品种合格率均比整治前有明显提升。
【总页数】1页(P8-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2017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抽检合格率97.8%
2.2017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抽检合格率97.8%
3.2017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抽检合格率97.8%
4.2017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抽检合格率97.8%
5.2017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抽检合格率97.8%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3年农业行业制修订项目

2023年农业行业制修订项目引言: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农民的基本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障农民收入,2023年农业行业制修订项目将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2023年农业行业制修订项目将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
首先,增加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其次,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
此外,建立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为农民提供先进种植、养殖技术指导,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保障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2023年农业行业制修订项目将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同时,加大对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监管力度,确保农产品生产过程符合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要求。
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关键措施。
2023年农业行业制修订项目将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调整农业品种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提高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等措施,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
四、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2023年农业行业制修订项目将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农民收入。
首先,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其次,发展农村产业,推动农民从事多种经营活动,增加收入来源。
此外,建立健全农民收入分配机制,确保农民合法权益。
五、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2023年农业行业制修订项目将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和高效流转。
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六、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服务是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2023年农业行业制修订项目将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提供多样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经营的资金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部研究部署加强农药管理:大力发展高
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日前,农业部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全国农药检定所所长会议。
会议强调,农药管理工作事关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平安,事关人畜健康和生态环境平安,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进展理念,紧紧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的工作主线,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进展作出更大贡献。
会议认为,农药管理工作要遵循绿色进展理念,大力进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要服务农业结构调整,既要确保大宗粮油作物用药需求,又要满意小宗特色作物用药需求;要紧跟《农药管理条例》修订步伐,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实施预备。
会议提出,今后一段时期农药检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构建一套与新《农药管理条例》相连接的规章制度体系,不断提升农药管理法制化水平;建立一套掩盖生产经营的市场监管机制,不断提升农药监管的精准化水平;完善一套基于风险评估的技术标准与规范,不断提升农药登记评审科学化水平;打造一个开放共享的农药大数据平台,不断提升农药管理信息化水平;夯实药检体系进展的人才队伍基础,不断提升支撑农药管理事业健康进展的长效化水平。
会议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及其药检管理机构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仔细做好农药管理各项重点工作。
一是要做好以新《农药管理
条例》相关配套规章制修订为重点的预备工作,统筹做好《条例》实施的思想预备、制度预备、组织构架预备、措施预备和力量预备。
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登记评审机制,加快小宗特色作物、适应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急需农药产品的登记,强化登记后再评价。
三是要全力推动以农残标准为重点,药效、质量、毒理、环境等标准协调推动的标准体系建设。
四是要夯实技术支撑,重点加快风险评估技术讨论应用,推动农药全程可追溯管理和监督信息平台建设。
五是要科学布局农药全程管理,构建部门之间、各级农业部门之间横向协调、纵向联动的管理机制,强化体系人才队伍和履职力量建设。
更多相关行业资讯请查阅由发布的农药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