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咕咚》市比赛获奖教案

合集下载

《咕咚》教学设计一等奖

《咕咚》教学设计一等奖

《咕咚》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咕咚》这首儿歌的歌词、曲调和动作,并能够正确、自信地展示出来。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和集体表演,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亲子共学的方式,增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的团结友爱、乐观向上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集体合作表演《咕咚》这首儿歌,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音乐表演能力。

2.教学难点: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动作,并能够协调整个团队的表演。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咕咚》这首儿歌的歌词、音频和视频。

2.教学工具:投影仪、音乐播放器。

3.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

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5分钟)播放一段《咕咚》的音频和视频,让学生先听一遍,了解这首歌的基本内容和节奏。

2.歌曲学唱(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咕咚》,按照正确的节奏和音调唱歌,并加上相应的动作。

3.分组练习(2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5-6人,让他们自由选择并编排自己的表演内容,确保每个人能够参与并有一定的展示时间。

4.团队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轮流展示自己编排的表演内容,其他同学可以给予评价和鼓励,让每个小组都能够获得肯定和认可。

5.亲子表演(15分钟)安排一些学生的家长参与其中,与孩子一起表演《咕咚》。

通过亲子共学的方式,增强亲子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

6.反思总结(10分钟)请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让他们对表演内容进行自我评价,思考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表演水平,评价他们在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2.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间的评价,反思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后续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延伸在课后可以安排学生制作一段小视频,将他们精彩的表演内容录制下来,与其他班级或学校的学生分享。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 -20.《咕咚》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 -20.《咕咚》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 -20.《咕咚》一、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咕咚》的内容,明白主要情节。

2.能够复述故事的基本情节。

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

4.能够体会故事中的人物感情,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咕咚》的主要内容。

2.复述故事的基本情节。

三、教学难点1.描述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事件。

2.表达对故事中人物感情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2.教案3.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用声音制造“咕咚咚”的声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故事《咕咚》。

2. 学习主题内容1.听故事:老师给学生讲述《咕咚》的故事,带着学生一起体会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习反思:老师带领学生回想故事情节,让学生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感受故事带给他们的情感。

3. 情感体验1.分组活动: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感情变化,每组呈现出讨论结果并展示。

2.表演故事:学生自由发挥,小组表演故事《咕咚》,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重点回顾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六、课后作业1.复述故事《咕咚》的主要情节。

2.写一段话,描述你对故事主要人物的理解和感受。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旨在通过故事《咕咚》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和情感认知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语文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点,设计更多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欢迎家长和同学们积极配合,共同努力。

部编一下语文《咕咚》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部编一下语文《咕咚》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咕咚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通过图画、形声字等方法猜字、认字,能正确书写生字“家”“象”。

(二)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借助连环画课文的特点,图文对照,了解故事内容。

(三)能借助插图学习第一至四自然段,并根据相关信息说说“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一起跑”。

二、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制作教学课件(含“象”“鹿”字源)。

三、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猜读生字1.自主阅读课文。

遇到有注音的生字多读几遍,遇到读不出的生字圈出来,看图猜读或用其他方法猜读。

2.全班交流。

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在交流中,把学生猜读中的错误改正过来。

3.教师小结学生猜读生字的方法。

(1)借助图画猜读,如“鹿”“象”。

(随机出示字的演变)(2)借助形声字的特点猜读,如“咕”“咚”“吓”“拦”。

(重点展开)(3)根据学生的交流补充猜读方法。

(二)图文对照,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1.导语:这是一篇连环画课文,有7个自然段配了4幅图画,每幅图画都用哪些文字写出来的?2.图文对照,朗读课文。

(1)观察插图一,说说图上画什么?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画的内容。

(学生朗读第一、二自然段,教师随机正音。

重点指导读正确句子:“木瓜熟.了。

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方法同上,观察第二、三、四幅插图,找到相对应的段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教师随机正音,重点指导读好这几句话:“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3.看看图画,读读句子,连一连。

(1)导语:下面的四句话和课文中哪一幅可以牵手呢?我们用线连一连。

(2)出示课文4幅图和下面句子(图文不对应呈现),请学生连线。

木瓜掉.进湖,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动物们跟着兔子跑起来,边跑边叫快逃命..!野牛拦.住大家问:“‘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看到木瓜掉.进湖,发出“咕咚..”一声响。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获奖教案.doc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咕咚》获奖教案.doc

《咕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读“咕咚”两个字,止确认读并理解“拔腿就跑,拦住,热闹” 等词语,并懂得“大伙”的意思,能读准带“哇,啊,呀”等语气词的句子。

2 •借助图画读故事猜故事,通过比较朗读小动物“叫”的句了,体会小动物盲目听信和跟从他人,让事情越传越变样的道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抓住野牛和其他动物的对话的方法,明口正确对待事情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懂得遇到事情,要问个清楚,看个明白, 做一个冷静思考的聪明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比较朗读小动物“叫”的句子,体会小动物盲目听信和跟从他人,让事情越传越变样的道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抓住野牛和其他动物的对话的方法,明白遇到事情要问个清楚,看个明白,做一个冷静思考的聪明人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1、播放《咕咚来了》这个短视频2、理解咕咚是什么。

①写课题今天老师也来让你们听一种奇怪的声音,听!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咕咚)现在请小朋友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来写写咕咚这两个字。

②读课题(个别读,齐读)(评价:这个声音真有趣。

这个声音真有意思。

这个声音好特别啊!)师示范读第一段二、整体感知,读好词句。

(-)借助插图猜一猜故事(二)根据老师的读书要求自由读课文。

1、出示读书要求,请同学仔细读课文2、师生合作读课文1 •出示插图一。

看,故事中,首先听到“咕咚”声的是…-兔子。

他被吓了一跳后一一指名认读词卡:拔腿就跑.(开火车1 组)2•出示插图二:接着被吓坏的小动物有 ------- 指名说。

⑴正音:小猴儿(这是个儿化音,咱们要注意,火车1组,再一起读)⑵还有——(出示: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这些小动物的后面都加了一个词,要读轻声,谁能再来读一读,指名2-3,(指导:“山羊啊”的“啊”的音变的朗读)咱们一起读。

像这样的“啊、呀、哇”,还有“吧、吗、呢”等等叫做语气词,注意要读轻声哦。

⑶像这样带有语气词的句子,还有两个,咱们也来读一读。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的⑴知识目的①认识“咕、咚、突、传、腿、耍、慌、狮、阴、吵、追、转”12个生字;会写“看、着、兔、伙、松、玩、眼”7个生字。

学习“羊字头”和“足字旁”2个新偏旁。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③了解课文内容,能大抵领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实真相”。

⑵能力目的①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②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教学重点:朗诵课文,逐渐到达感情朗诵的水平;识字、写字练习。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能大抵领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教学流程规范第一课时一、吸引学生,提醒课习题⑴多媒体播放多种声音,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

⑵(板书课习题),请大家举起手跟教师一起写这两个字。

(要求:字要写得横平竖直才好看。

)齐读课习题⑶细心的孩子,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领会形声字,象声词)⑷发问:“咕咚”是谁发出的声音呢?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⑴自由读课文,建议:用笔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把这些字读准;对于自己特别喜爱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

⑵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习题吗?⑶再读课文,看谁能通过自己的读来解决问习题。

三、学习生字⑴读一读多媒体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自由认读,读准字音。

⑵认一认没有了拼音宝宝帮忙,你还认识吗?(赛读词语)⑶玩一玩①同桌拿出识字卡片,相互认读②摘果子,(多媒体示一棵苹果树,苹果上分别写了生字,认对了,苹果就会掉下来)⑷议一议①小组合作学习,谁有好规定记住这些生字。

②谁愿意把自己的识字方法介绍给大家。

四、再读品悟⑴自己练习读课文,做到正确、通顺、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⑵四人小组轮着读课文,相互评一评,读的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读好的。

⑶朗诵檑台赛⑷齐读课文五、指导写字⑴出示本课要写的生字,选“家”“怕”扩词。

⑵同桌间说一说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⑶师范写(重点指导写好新偏旁“忄”和“足”)⑷生临写⑸练写,相互评价(引导学生从字形,书写速度,书写姿势等方面评价)第二课时一、激趣复习,导入新课⑴(多媒体:湖边长着几棵木瓜树,木瓜上有生字)瞧,木瓜快熟了,谁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就会掉下来(配“咕咚”声)⑵听,这“咕咚”声是成熟的木瓜从树上掉下来,落到湖面的声音。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第13课《咕咚》。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本课生字词,正确读写“咕咚、一边、声音、害怕”等词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要动脑筋,不盲目跟从。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词,会写田字格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寓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生字词,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遇事要动脑筋,不盲目跟从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认识与书写,课文的正确朗读与理解。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寓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课文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田字格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小动物遇到陌生事物时如何应对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查阅不理解的字词。

3. 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互相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情况,讨论课文内容。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生字词、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强调重点、难点。

5. 朗读指导: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咕咚》2. 生字词:咕咚、一边、声音、害怕等。

3. 课文主要内容:小兔子听到“咕咚”声,不敢动脑筋,盲目跟从,结果闹出笑话。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3)思考:在生活中,你会遇到类似小兔子的情况吗?你会如何应对?2. 答案:(1)见田字格纸。

(2)见学生个人复述情况。

(3)见学生个人思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较好,但部分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情感表达不够充分。

《咕咚》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咕咚》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咕咚》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认识“咕、咚、突、传、腿、耍、慌、狮、阴、吵、追、转”12个生字;会写“看、着、兔、伙、松、玩、眼”7个生字。

学习“羊字头”和“足字旁”2个新偏旁。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实真相”。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②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教学重点:朗读课文,逐步达到感情朗读的水平;识字、写字练习。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吸引学生,揭示课题、1、多媒体播放多种声音,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

2、(板书课题),请大家举起手跟老师一起写这两个字。

(要求:字要写得横平竖直才好看。

)齐读课题3、细心的孩子,认真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形声字,象声词)4、提问:“咕咚”是谁发出的声音呢?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建议:用笔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把这些字读准;对于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吗?3、再读课文,看谁能通过自己的读来解决问题。

三、学习生字1、读一读多媒体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自由认读,读准字音。

2、认一认没有了拼音宝宝帮忙,你还认识吗?(赛读词语)3、玩一玩①同桌拿出识字卡片,互相认读②摘果子,(多媒体示一棵苹果树,苹果上分别写了生字,认对了,苹果就会掉下来)4、议一议①小组合作学习,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②谁愿意把自己的识字方法介绍给大家。

四、再读品悟1、自己练习读课文,做到正确、通顺、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2、四人小组轮着读课文,互相评一评,读的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读好的。

3、朗读檑台赛4、齐读课文五、指导写字1、出示本课要写的生字,选“家”“怕”扩词。

2、同桌间说一说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3、师范写(重点指导写好新偏旁“忄”和“足”)4、生临写5、练写,互相评价(引导学生从字形,书写速度,书写姿势等方面评价)第二课时一、激趣复习,导入新课1、(多媒体:湖边长着几棵木瓜树,木瓜上有生字)瞧,木瓜快熟了,谁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就会掉下来(配“咕咚”声)2、听,这“咕咚”声是成熟的木瓜从树上掉下来,落到湖面的声音。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咕咚》获奖教学设计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咕咚》获奖教学设计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在读准课文的基础上,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注意句子中 间的停顿,读完后给会认读的字找朋友 (提示:连在一起读的就是它们的好朋友, 用横线在它们的下面画出来 )。
2.反馈指导:
(1) 反馈订正画词情况,相机强调“连在一起读的才是好朋友”。
(2)PPT 示课文词语,会认读的字注音,直呼读字读词,方式如:“咕、咕、咕, 咕咚的咕”。齐读,自由读。
(2) 出示会认的字字卡 (要猜读的字不注音,其余注音 ),指名拼读有注音的 (学习 速度中等的 2 — 3 个学生 )相机指导。 (3) 自由拼读、全班齐拼读。 (4) 指名拼读 (学习较慢的学生 )相机指导。 3.猜读不注音的会认读的字:吓、拦、鹿、象。 (1) 出示任务:这些字,你猜的读音是什么 ?你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 ? (2) 反馈指导。 (相机订正读音 ) 预设: 读音:吓 xi à 拦 lán( 依据:形声字知识 );鹿 l ù 象 xi àn ɡ(依据:生活中识字或课 文插图 )(注:“拦”字的声旁“兰”学生如果不知道读音,根据实际引导回忆可 能接触“兰”字读音的生活实际:如,春节花市摆卖有大花蕙兰、蝴蝶兰。 ) (3) 自由拼读、全班齐拼读。 (4) 指名拼读 (学习较慢的学生 )相机指导。 4.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的读音。 导语:我们新交了一些生字宝宝朋友, 可不要忘记了一些原来的生字宝宝朋友哦。 PPT 出示会写的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跟在 小羊 都是 最怕 画家 (1) 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这些字词,注意读准字音。 (读法:病,生病的病。 ) (2) 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3.“熟、掉、吓、逃、命、野、拦、领”口头组词。
(1)( 贴出会认读的字的字卡后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 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 ?同桌说一说。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0课《咕咚》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0课《咕咚》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20课《咕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读生字:咕、咚、咕咚。

2.理解故事内容,能够说出小鸟咕咚的故事。

3.能够模仿咕咚的叫声。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二、教学重点:1.故事内容的理解。

2.生字的认读和书写。

3.咕咚的模仿。

三、教学准备:1.教材:《咕咚》教材,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

2.课件:包含故事内容图片和生字的课件。

3.玩具小鸟模型。

四、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1.教师出示小鸟的图片,引入话题:“大家知道小鸟会发出什么声音吗?”2.让学生模仿小鸟的叫声,引起兴趣。

2. 故事讲解1.教师讲解故事《咕咚》的内容,生动描述小鸟咕咚的形象和故事经过。

2.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留意生字“咕”和“咚”。

3. 生字认读1.出示生字“咕”和“咚”的字形和拼音,让学生跟读。

2.教导学生认读生字,并练习书写。

4. 情感体验1.教师模仿小鸟咕咚的叫声,引导学生跟着模仿。

2.让学生形象化地表达故事中的咕咚情节。

5. 小结复习1.回顾故事内容,检查学生对于故事的理解和生字的记忆。

2.学生互相模仿咕咚的叫声,巩固教学内容。

五、教学延伸:1.让学生自己编写一个关于小鸟咕咚的故事。

2.制作小鸟的手工作品,增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印象。

六、课后作业:1.默写生字“咕”和“咚”。

2.用自己的话描述故事内容。

3.领会并模仿小鸟咕咚的叫声。

七、教学小结:通过对第20课《咕咚》的教学设计,学生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了故事的内容,同时也掌握了生字的认读和书写。

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希望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

以上是《咕咚》教学设计的详细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相信学生将会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有所收获。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咕咚》精品教案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咕咚》精品教案

《咕咚》精品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咕、咚”等13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个生字。

2、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教学重点:1、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认字。

2、能根据课文内容作简单推断。

教学难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初读课文1、播放录音,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导入新课。

2、自主阅读课文,遇到有注音的字多读几遍,遇到读不出的字圈出来,看图猜读或尝试用其他方法猜读。

3、全班交流: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在交流中,把学生猜读中认识错误的字改正过来。

4、教师小结学生猜读生字的方法:(1)借助图画猜读,如“鹿”、“象”。

(2)借助形声字的特点猜读,如“咕”、“咚”、“吓”、“拦”。

(重点点拨)(3)根据学生的交流补充其他的方法。

5、多种方式认读词语。

(1)开火车读。

(2)男女生读。

(3)其他方式读。

二、图文对照,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1、导语:这是一篇连环画课文,7个自然段配了4幅图画,每幅图画对应了哪些内容呢?2、图文对照,朗读课文。

(1)观察插图一,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画的内容?学生朗读第1、2自然段,教师随机指导正音。

重点导读下面句子:木瓜熟.了。

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方法同上,观察第二、三、四幅插图,找出相对应的段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教师随机正音,重点指导读好这几句话: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3、看看图画,读读句子,连一连。

(1)导语:下面的四句话和课文中哪一幅可以相对应呢?我们用线连一连。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第13课《咕咚》。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本课生字,掌握“吓、怪、因、掉”等字词;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动物们对“咕咚”的恐惧和好奇;朗读课文,培养语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掌握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体会到小动物们对“咕咚”的恐惧和好奇,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勇敢、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动物们的情感变化。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生字,掌握生字词,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PPT、生字卡片、挂图等。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谜语:绿叶子,红果果,里面住着小白兔,小白兔,爱睡觉,一睡睡到大天亮。

(谜底:咕咚)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词。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字词,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小动物们的情感变化。

4. 实践情景引入: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小动物们的恐惧和好奇。

5. 例题讲解:讲解生字词的用法,引导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咕咚》2. 生字词:吓、怪、因、掉等3. 小动物们情感变化:恐惧——好奇——勇敢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 造句:用本节课所学生字词造句。

3. 课后习题: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4. 答案:(1)生字词:吓、怪、因、掉等(2)造句:小明突然吓了一跳,因为他看到了一只大蜘蛛。

小红觉得这件事很奇怪,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咕咚 第2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含反思)

咕咚 第2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含反思)

咕咚第2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含反思)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19. 咕咚(第2课时)【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童话,趣味性强。

写的是一个木瓜熟了,掉进湖里。

兔子听见咕咚一声,吓得边跑边叫,许多小动物跟着跑,最后大象拦住他们,弄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原来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筋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从别人。

这篇课文故事性强,适合学生进行阅读。

【学情分析】学习此课,我们有以下有利因素: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比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而且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笔画和常见的偏旁部首,能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

再有我班从一年级就开始了课外阅读,学生的识字量较大,这对他们独立认字、理解字义都有很大帮助。

也有如下不利因素: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发现由于课文较长,识字量增大,在第一课时进行集中识字,学生对生字掌握得不牢固。

脱离了文本这个载体孤立的识字,学习效果不好,于是我决定采用分散识字,提高实效性。

【素养分析】文化自信:热爱中国语言文字,体会汉语之美。

语言运用:借助图画复述课文,讲故事。

思维能力: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审美创造: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的道理。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语境中积累词句,体会情境对话和心理,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教学难点】借助连环画的特点,能根据课文内容作简单推断。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

1.摘草莓:复习生字。

2.拣木瓜:识记词语3.结合板书,回顾1-4自然段情节。

设计意图:复习生字何词语后,再次重温1-4自然段,森林小动物内心的恐惧与慌张。

结合结合板书再现“拔腿就跑"就跟着跑起来”“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等短语,为感受小动物们的盲从埋下伏笔。

新授探究一:野牛追问,逻辑思考。

承接前文,图文对照,动物们为什么要跟着兔子一起跑?(1)读句子: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

部编版一年级音乐下册 第八单元《咕咚》获奖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音乐下册 第八单元《咕咚》获奖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八单元《咕咚》
获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针对部编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八单元《咕咚》的获奖
教学设计,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音乐和体育锻炼来提高身体协调
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设计分为五个部分,包括:
1. 引入活动:通过播放音乐“咕咚”,以及指导学生做一些简单
的节奏动作,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 歌曲欣赏:让学生听一段歌曲,并一边欣赏一边用身体做出
相应的动作,加深他们对节奏和旋律的理解和感受。

3. 游戏环节: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如“接力跑”和“鸭子游泳”,让学生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并在游戏中加深对音乐和节奏的理解。

4. 创作体验:让学生们自由发挥,以“咕咚”为主题,创作自己
的动作和动作表演小品。

5. 总结活动: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并加深对音乐和身体协调能力的认识。

此教学设计获得了一年级音乐教学大赛的优秀奖,得到了教育局领导和同行的高度评价。

通过此次教学,学生们不仅提高了个人身体协调能力和音乐欣赏水平,而且也培养了小组合作和创新思维的精神。

19咕咚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2课时)

19咕咚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2课时)

19咕咚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2课时) 教学内容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十九课《咕咚》课时一、二教材分析《咕咚》是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该课文以其生动有趣的情节和深刻的寓意,非常适合一年级学生的阅读和学习。

教材通过“咕咚"这一声突如其来的声响,引发了一系列小动物的恐慌与盲目跟从,最终揭示出真相,并传递出“遇到事情不能盲目跟从,要自己思考;要勇敢面对未知”的重要道理。

课文语言简洁明了,易于学生理解,同时角色形象鲜明,有助于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感体验。

此外,课文还蕴含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模仿和表演,但注意力容易分散,思维多停留在直观感受上。

因此,在《咕咚》这篇课文的教学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分段阅读、角色扮演、讨论分享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一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对于较长的句子和段落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帮助他们掌握复述故事和体会故事寓意的能力。

此外,一年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尚在初步发展阶段,需要通过课堂上的讨论和分享活动,进一步培养和提升他们的这些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教学目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复述故事并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深入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寓意。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寓意。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练习法、讲授法教具准备PPT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教师行为:手持一张画有“咕咚"声音的动态图片走进教室,面带微笑对学生说:“同学们,看老师手里这张图,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想到了什么故事呢?”学生行为:学生好奇地观察图片,纷纷举手回答:“我听到了咕咚的声音!"我想到了水掉进湖里的声音!”“是不是有什么动物掉水里了?" 师生示例对话:师:“你们真聪明,听到了咕咚的声音,还联想到了这么多故事。

19 咕咚.一等奖教学设计

19 咕咚.一等奖教学设计

“羊”字是什么结构?(独体字)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好自然段的序号,思考:动物王国今天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哪几种小动物?2.明确要求后,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3.再次指导学生小组内互相读课文,你读一个自然段,我读一个自然段,认真倾听,互相评价。

4.请7名同学读课文,一人读一个自然段。

5.指名回答问题:“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哪几种小动物?(“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故事中讲了兔子、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和野牛这些动物。

师板书并出示课件)课件出示:6.教师用课件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

课件出示:全文共有_______个自然段,_______幅图。

课文讲了_______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是什么情况,拔腿就跑,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跟着跑起来,只有_______没有跟着跑,帮助大伙儿弄清了真相。

四、图文对照,理清脉络1.这是一篇连环画课文,配了4幅图画。

我们先来看第一幅图画。

(课件出示:插图1)课件出示:2.这幅图上画了什么?(预设:兔子听到木瓜掉进湖里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画的内容。

(第1、2自然段)3.方法同上,观察第二、三、四幅插图,分别说图意,并找到相对应的段落。

课件出示:第二幅插图图意:听到兔子的叫喊,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也跟着跑。

(第3、4自然段)第三幅插图图意:野牛拦住了大伙,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

(第5自然段)第四幅插图图意: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咕咚” 是什么,大伙都笑了。

(第6、7自然段)4.欣赏四幅插图,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借助连环画,图文对应学习,让学生在饶有趣味的画面中一边读课文,一边理清故事的脉络,这样的教学符合一年级学生的阅读心理。

板块五仔细观察,指导书写1.出示课件。

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一年级下册语文《咕咚》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咕、咚”等12个生字。

2、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4、借助连环画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1、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认字;能根据课文内容作简单推断。

2、借助连环画复述故事【教学难点】多种方式识字,借助插图复述故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卡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老师展示园地八我的发现插图,引导学生发现每组词语偏旁相同的共同特点。

借助泡泡的提示,发现偏旁表意的构字规律,建立字形与字义的联系。

反犬旁:与兽类有关鸟字边:与鸟类和禽类有关虫字旁:与昆虫有关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小动物,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发生在小动物之间的故事。

板书课题:咕咚(引导学生体会形声字,象声词)。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自主阅读课文,遇到有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读不出的生字圈出来,看图猜读或者尝试其他方法猜读。

2、同桌认读圈出的生字,交流认读方法。

3、学生汇报教师总结认读生字方法:(1)借助图画猜读,如:鹿、象(2)联系上下文猜读:熟掉(3)借助形声字猜读:吓、拦、领(4)熟字比较:逃——逃、跳,熟——热,命——伞(5)组词认读:野牛、田野、逃命4、找一下课文里一共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

(按顺序板书)三、图文对照,了解故事内容1、看图学习1—2自然段(1)观察图一,发生了什么事情?“咕咚”是什么?学生朗读1、2自然段,从文中找答案说一说。

指导好长句子的停顿,“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2)从哪里看出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教师指导朗读“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要读出害怕的感受。

思考:兔子为什么逃跑?2、看图学习3—4自然段(1)兔子的叫声被猴子听见了,它是怎么做的?(跟着跑,一边跑一边大叫)(2)兔子和猴子的叫声被小动物们听见了,它们都害怕了,它们又是怎么做的?课件展示: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大伙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指导朗读,可借助动作表演进入角色,读出小动物害怕的语气。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0:咕咚》 第2套省一等奖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0:咕咚》 第2套省一等奖优质课(教学设计)

20《咕咚》教学设计重庆大学城第一小学校向蓉教学目标:1.在语境中用模拟声音的方式猜读拟声词“咕咚”;2.用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构字特点猜读:吓、拦3.结合图片猜读“鹿”“象”等字的读音;4.借助拼音认识:熟、掉逃命野领新课引入:1.孩子们,今天向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朋友,请看她是——苹果小妞。

(苹果小妞的音频)上课!2.苹果小妞:上课之前,我们来猜个谜语:身上穿红袍,肚里真心焦,惹起心头火,跳得八丈高。

师:你猜这是什么?生:生:师:给点声音提示,知道是什么了吗?对了就是鞭炮.,这是模拟鞭炮爆炸声的词语:你能学学鞭炮爆炸声,猜猜这个词语的读音吗?生:师:说说你的猜测理由。

师:模拟声音的词语,随处可见。

你们看,天黑沉沉的,不一会儿大雨就哗啦啦地下起来了。

你能模拟大雨声猜出它读什么?【关注词语部件】师:像“噼啪”“哗啦啦”这样模拟声音的词语叫做:拟声词,也叫象声词。

如果我们不认识,也没有拼音时,就可以模拟声音,关注部件进行猜读。

【黑板贴上:“猜读”“拟声词”和“识字”】师:想不想用这方法试一试?一天,兔子在湖边玩,突然,他听到了【播放音频】,吓得拔腿就跑。

你能学学这声音吗?这就是模拟这声音的词,能否模拟声音,关注字的部件猜猜这个词语读什么?拼读一下,看是否猜对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这“咕咚”的故事。

【小结方法:我们在阅读时,时常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字,像这样,根据句子描述的语言环境,想象声音进行猜读,是识字的一个好办法。

猜的结果可能对,可能不对,我们就要通过查字典,问老师、问家长等方法来验证。

好上课!】二、学习新课1.出示故事第一自然段,借助汉语拼音学习“熟”和“掉”“湖”这句话里还有三个生字,不过在课文里是标有拼音的,谁来拼读,读对了,跟他读。

熟掉湖【借助汉语拼音拼读这三个字,用掉和湖组词语。

重点认识“熟”通过字理识字,了解“熟”的部件组成及汉字故事,再通过生活场景图片,理解“熟”字的不同含义。

19《咕咚》 一等奖创新教案.pptx

19《咕咚》 一等奖创新教案.pptx

兔子一边跑一边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圈出动作:跑、叫。
用“一边……一边……J进行语言练习,引出问题:兔子为什么一边跑一边叫?学生体会兔子的心情。 理解“可怕极了”是指?“极了”仿说练习。 (4)师生同台演绎1、2自然段示范。
(5)第二自然段连贯朗读指导,生生互评。 (四)生字复现,书写指导 .兔子回家,决定用日记记录今天发生的事,请帮他把日记补充完整。
小猴子一听,就跟着跑起来。他一边跑一边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这一下可热闹了。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大伙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 了!”
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野牛拦住他,问:“‘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大象说:“没看见,大伙都说‘咕咚‘ 来了。"野牛又问大伙,大伙也都说没看见。最后问兔子,兔子说:“是我听见的,'咕咚’就在那边的湖里J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友.
1.通过看图画、看形声字等方式认识“咕、咚''等13个生字,会写“吓、怕”等8个字
2.借助朗读和演绎,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体会动物对“咕咚”声的害怕、恐惧。
难点:
1.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的道理。

课程资源 .学生预习:朗读课文3遍,将会认字在文中圈出,不认识的字试着猜读。 .教师准备:板贴,PPT,表演用的动物头套。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声音导入,认读“咕咚” .播放几段音频,请学生用表示声音的词语学一学,引出课题“咕咚”。 .形声字猜读音教学。 (1)预习的时候,这两个字你是怎么认识它们的? 预设:查字典/别人教的/“咕”和“古”很像,“咚”和“冬”很像。 教师总结看形声字猜读音的猜字方式:”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在我们现在学习的汉字中有很多字都是形声字, 可以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猜猜整个字的读音。 (2)这节课认识的生字中,还有哪些字可以用看形声字的方式猜出它的读音?请学生找一找,指名分享。 预设:“吓”“拦”"逃”"领”: .那么“咕咚”究竟是谁发出的声音呢?一起到课文中看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9 咕咚 说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9 咕咚 说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9 咕咚说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下面我将以语文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咕咚》第一课时作为主要说课内容,我将从以下六方面展开说课:一、教材分析:(一)课程分析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本课力求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中识字,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识字能力,渗透汉字文化课标还指出要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本课通过图文结合感知故事,通过多元朗读,加深理解和体验,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二)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人文主题是问号,梳理部编一二年级四册教材发现,从人文主题来说,安排了四个与思维有关的单元,在促进学生认识提升和思维发展上是有明显进阶的,本单元语文要素是借助图画阅读和分角色读好课文,借助图画阅读这一要素共出现了四次,本单元既是为一上借助图画阅读识字方法的拓展,又为二上借助图画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讲述背诵课文做了铺垫,不同册子的课文承担着不同的任务,这也体现了学生能力发展的梯度。

(三)教材内容分析《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童话故事。

课文讲的是一只小兔偶然听见“咕咚”一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只有野牛提出质疑,并且要去看看,这才让大家明白:“咕咚”原来是木瓜成熟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筋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

全文结构清晰,共七个自然段,以小动物们听到咕咚后的表现为情节线,由可怕到可疑再到可笑的心理变化为情感线,双线突出主题,课文配有四幅插图,并与文字一一对应,其中野牛和小动物们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借助图画读懂课文,继续训练,根据信息作出简单推断的阅读能力,是本课的重要教学任务。

本文是继一年级上学期《小蜗牛》后出现的第二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只给部分难读的字注了音,旨在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这一方法,并在一年级上学期借助图画猜字、认字、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运用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来猜字、认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咕咚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咕、咚”等12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个字。

2.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学习重难点】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认字;能根据课文内容作简单判断。

【教学准备】1.课件、字卡、磁扣、计时器、七个小动物的头饰。

2.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课时安排】共2课时,本节课为第1课时。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提前板书“咕咚“二字)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两个字吗?课本上没有注音,你是怎么知道这两个字的读音的?那张老师和你们不一样,张老师猜出来的,你知道张老师是怎样猜出来的吗?对了,他们两个都是形声字,我们可以通过“古”和“冬”来猜测这个字的读音。

当然了,课本中的插图也能给咱们帮忙。

你们瞧,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或者文中的插图,来猜字、认字,特别方便。

谁能带拼音领读一下。

认识了这两个字,课题你就会读了,谁来读课题。

二、识记生字(小组内互查互教)1.课前,我们已经进行了预习,这节课的生字你都认识了吗?现在请每个小组借助识字卡片互相检查,遇到不会的字互相教一教。

(小组内成员借助卡片自己认读,其他成员听,读错的字或者不认识的字,组内成员教给他)定时三分钟。

2.刚才看到同学们都在很认真地读、听,那张老师来考考你们的学习成果,请每个组的四号同学起来代表你们小组接受老师的挑战。

老师把刚才遇到困难的字贴到黑板上。

引导学生再次识记不认识的生字。

预设一:吓拦领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

对了,他们是形声字,我们可以借助声旁“令”,来记住他的读音。

领能组什么词。

预设二:熟这个字读音容易错,我们一起拼读一遍记住它。

预设三:掉逃命野(生说自己的方法,师引导组词)最后,咱们一起把这些生字齐读两遍。

预设:如果都会(同学们太厉害了,竟然没有难倒大家)(1)这里面,熟这个字很容易读错,我们再来拼读两遍。

(2)你能给“领”组个词吗?给“野”再组个词。

(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同学们都听得这么认真,让张老师特别想跟你们分享一个好玩的东西,你能猜猜这是什么字吗?这是鹿和象的甲骨文,古人特别有智慧,根据事物的样子就能造出优美的象形字,后来一步步演化成了今天的鹿和象。

我们一起再来读两遍。

4.刚才咱们把几个易错的生字又识记了一遍,相信生字已经难不倒大家了,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全班开火车。

给过关的小组加五分。

刚才有两个字遇到了困难,我们再来读两遍。

三、初读课文—正确、声音洪亮。

(小组合作)1.字词都学会了,课文你就能读得更准确了。

现在请小组内合作读一读课文。

在读之前,请注意看老师的要求,要求把要把课文读正确、还要声音洪亮。

你们知道什么是读正确吗?对了不能错字,同时也要不添字,不漏字。

这篇课文比较长,咱们1-4段找一个小组展示,5-7段找一个小组展示。

请小组内注意分工。

哪个小组觉得能做到读正确、声音洪亮,请举手,请第几小组,展示1-4段的朗读,展示5-7段。

(各请一个同学来评分,并说明理由)四、读懂课文经过刚才小组的展示,老师发现同学们基本上都能做到读正确了(个别同学有添字、漏字一定要改正)。

那现在我要看看,你们有没有读懂课文。

本课共有四幅图,每幅图都对应相应的自然段,谁能告诉我,第一幅图对应了哪几个自然段。

(出示四幅图,同学们说对应的段落)五、读好课文—有感情能把插图和自然段对应起来,说明你们真的读懂了课文。

那咱们一起去看看怎样把课文读好。

1.先拿第二自然段试一试吧,张老师来读黑色,请你们读小兔子的话。

张老师听见刚才(某某某)读得特别好,请他起来再给大家读一读。

读得真好,你觉得她哪里读得好。

○1读出了小兔子害怕心情。

○2我觉得他注意到了,最后是什么符号,感叹号的语气她读得不错。

○3同学们再来看,课文中还有提示语,小兔子是一边跑一边叫,声音肯定很大,这个同学声音就很洪亮。

谁再来读一读小兔子的话。

2.很有很多同学想来试一试,这样吧,请你们同桌合作一起读一读2、3、4自然段,把这些小动物害怕的心情都读出来。

刚才看很多同学读得特别投入,谁想给大家展示一下,读一读猴子的话。

点名读小猴子和大伙的话。

(同桌合作)3.还有这么多同学想来读,那咱们一起分角色读一读吧,请女生当小兔子,男生当小猴子,所有同学一起读大伙的话,张老师来做旁白。

3.和这些小动物的慌乱逃命不一样,野牛是怎样做的?(板书拦问)请一个同学读一读野牛的话。

(真是一头冷静的野牛,你读出了野牛的不慌不忙真好)现在老师来做野牛,采访一下刚才慌乱逃跑的小动物们。

“大象,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没看见,大伙都说咕咚来了。

”“小猴子,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没看见”那你为什么跟着跑呀?——因为我是听见别人说的咕咚来了——哦,你没有看见咕咚,你只是听别人说咕咚来了。

“狐狸,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没看见。

”那你为什么跟着跑呢?原来大家都没有看到什么是咕咚啊,只是听见别人说,就跟着别人跑。

(板书听逃)最后我来问问小兔子,“小兔子,咕咚在哪里,你看见了?”(齐读)——“是我听见的,咕咚就在那边的湖里。

”六、读懂其中的道理1.哦,这么多人,原来只有小兔子听见“咕咚”了。

那我们一起跟着小兔子去看看咕咚到底是什么吧。

请一个同学读第六段,一个同学读第七自然段。

——那咕咚到底是什么呀?——“咕咚”是熟了的木瓜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2.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大伙都笑了。

那我们回过头来看看,野牛为什么不跑,你更喜欢谁呢?小猴子他们听到别人说什么就觉得是真的,就跟着跑起来,根本就没有思考,也没有去看看事情的真相,所以最后闹出了笑话。

只有野牛拦住大伙,询问事情的真相,才最终弄清楚真相。

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能像野牛一样,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筋去想想,或者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跟从。

七、演一演同学们,这就是“咕咚”这个故事,那你们想不想演一演这个故事。

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准备,怎样准备呢,你要记住他说的话,还要注意语气和表情。

开始准备吧。

谁来演小兔子……张老师来读。

八、课外阅读拓展《咕咚》这个故事,是藏族的一个民间故事,在《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像《咕咚》这样的民间故事,同学们可以读一读。

【板书设计】 20 咕咚听逃笑话拦问真相《咕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咕、咚”等12个生字;会写“象”这个字。

2.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

4.会借助图片简单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认字。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内容,会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一、吸引学生,揭示课题。

1、课件播放多种声音,让学生听听是什么声音,然后出示相应图片。

2、出示课题:20 咕咚师领读两遍。

3、师:咕咚,这是一个成熟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就是这声音,曾经吓跑过许多种动物呢。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一起去听一个有趣的故事。

故事的名字就叫《咕咚》。

二、听故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边听故事边在课文中标注自然段序号,并圈出故事中出现的动物名称。

2、填空,检查反馈。

全文共有()个自然段,讲了()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也跟着跑,只有()没有跟着跑。

帮助大伙弄清了真相的故事。

三、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等方式来猜认你不熟悉的字。

2、多媒体出示生字。

(1)出示:咕咚拦吓领先认咕咚,分析字的特点,再指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认其他字。

(2)出示:鹿象师:这两个可不是形声字,你能借助图片,猜出它们的读音吗?指名领读(3)出示:掉逃师:你们还能借助图片,看清图意,猜出这两个字的读音吗?(4)出示:命熟野(带拼音)师:你能借助拼音读准这些字吗?读准字音后生领读并对应出示伞、热、也,进行对比记忆。

3.摘苹果认字游戏。

(苹果上写了生字,认对了,苹果就会掉下来。

)师:我们来开火车读,如果他读对了,大家跟着读三遍,如果读错了,大家帮他纠正过来,他要跟大家读三遍。

听明白了吗?(开两三组火车。

)师:你们的火车开得是又快又稳,真是太厉害了!更大的挑战在后面呢。

4、指导书写“象”。

(1)出示田字格中的“象”;(2)边电脑书写笔顺边跟着书空;(3)师范写(提醒:以竖中线为中心,起笔撇写在竖中线的左边一点,第二笔横撇,“口”字写得扁一点,第六笔撇从扁口中斜出,下部三个撇有长短,间距要匀称,最后一笔捺要舒展。

)(4)生描一个,写两个。

(5)展示两个书写优秀的。

四、学习课文。

师:看到同学们表现这么棒,小兔子都迫不及待地想跟你们交朋友呢。

瞧!它来啦!(粘贴:兔子图片)它要邀请我们上它的森林王国去玩,想去吗? 那就让我们随着兔子一起走进森林王国看看吧!不巧,刚到湖边,就有一个成熟的木瓜掉进湖里。

咕咚!听到这声音,胆小的兔子吓得——(一)1、出示:“拔腿就跑”请一生表演动作,理解“拔腿就跑”。

2、出示:“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3、听录音,指导朗读。

(害怕、紧张)(二)出示小猴子反应的段落。

(小猴子一听,就跟着跑起来。

……)随机贴:猴子指导朗读:“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师:小猴子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随机贴图:狐狸山羊小鹿)都听到了它的叫声,看看它们的反应。

(三)出示:第四自然段(这下可热闹了。

……)反复引读“快逃命啊,‘咕咚’来了!”师:这是太可怕了,就连这么庞大威武的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

(随机粘贴:大象)(四)出示:“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快逃命啊,‘咕咚’来了!”1、师引读:看来这话是越传越严重,兔子只认为咕咚很可怕,于是就叫————————;猴子却认为咕咚已经追来了,于是大叫——————;到了大伙这就认为咕咚要吃它们了,于是喊—————————。

2、指导学生对比分角色朗读。

(五)表演读请学生带头饰上台加动作表演读。

(六)师小结:就这样,很平常的“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成了可怕的怪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他们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这么庞大的动物也跟着跑起来,只有谁没有跑?(随机贴野牛)它是怎么做的?这个故事又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五、复述故事。

出示课文中前两幅插图,在老师的引领下,复述前半部分故事内容。

六、作业。

试着把今天学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20 咕咚兔子拔腿就跑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跟着跑野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