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疾病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国际血管学杂志发表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下肢慢性静脉疾病治疗指南》指出慢性静脉疾痢Chronic Venous Diseases , CVD)是因静脉的结构或功能异常而使静脉血回流不畅、静脉压力过高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为特征的综合征,以下肢沉重、疲劳和胀痛,水肿、静脉曲张、皮肤营养改变和静脉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
国内对慢性静脉疾病常用CVI的概念,CVI(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即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指静脉系统的功能异常(表现为反流)的进展性疾病。
CVD与CVI的区别在于,CVD纳入了更多处于疾病早期的患者,这些患者可能无症状或/和体征,或者症状较轻。
CVD概念的引入对患者早期治疗,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对CVD的诊疗还有待规范,针对不同CEAP分级的患者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案建议。
在CVD早期阶段,医患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对疾病早期治疗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诊断率和治疗率低,当患者处于CVI 阶段后,又出现诊断标准不统一、手术不规范、治疗过度、药物治疗疗程不足、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本专家共识文件是在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领导下,组织国内血管外科专家,历时一年半,认真分析国内外循证医学的证据,由吴庆华教授写成初稿,再召开深圳、北京、无锡、广州四次专家专题硏讨会并征求部分地区专家的意见,经过充分讨论反复修改,达成共识完稿。
CVD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可分为三类:原发性、继发性及先天性,其中以原发性居多。
导致CVD发生的因素存在以下几种:⑴静脉反流,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引起的血液逆流导致下肢静脉高压,其中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又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及混合型。
(2)静脉回流障碍:因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导致近端静脉阻塞造成的回流障碍引起静脉高压,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 , PTS )、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综合征等。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慢性下肢静脉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和女性患者增多,发病率也逐渐上升。
根据2008年国际血管学杂志《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下肢慢性静脉疾病治疗指南》的定义,慢性静脉疾病(chronic venous diseases,CVD)是一种综合征,其特征是静脉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静脉血回流不畅、静脉压力过高,表现为以下肢沉重、疲劳和胀痛,水肿、静脉曲张、皮肤营养改变和静脉溃疡等症状和体征。
在国内,慢性静脉疾病常用CVI的概念,即指静脉系统功能异常的慢性进展性疾病。
与之不同的是,慢性静脉疾病(CVD)包括更多处于疾病早期的患者,这些患者可能无症状或体征较轻。
因此,引入慢性静脉疾病(CVD)的概念对于早期治疗和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静脉疾病在血管外科疾病中占比高达60%,而下肢静脉疾病在中国的患病率为8.89%,即近1亿患者。
每年新发病率为0.5%~3%,其中静脉性溃疡占1.5%。
根据2011年国际静脉联盟(UIP)组织的调查,50岁左右的下肢不适人群中,慢性静脉疾病(CVD)的发生率高达63.9%,其中C3-C6的CVI患者占24.3%。
目前,我国对慢性静脉疾病(CVD)的诊疗还有待规范。
根据静脉分类系统即CEAP(clinic,logic,XXX),不同分级的患者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案建议。
在慢性静脉疾病(CVD)早期阶段,医患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对疾病早期治疗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诊断率和治疗率低。
而当患者处于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阶段后,又出现诊断标准不统一、手术不规范、治疗过度、药物治疗疗程不足、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因此,XXX组织国内血管外科专家历时1年半,认真分析国内外循证医学的证据,撰写了本专家共识文件。
经过深圳、北京、无锡、广州四次专家专题研讨会并征求部分地区专家的意见,反复修改后达成共识。
关于慢性静脉疾病(CV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我们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诊治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LEAD)是指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狭窄甚至闭塞,使下肢组织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状的疾病,表现为动脉内膜增厚、钙化、继发血栓形成等。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以腹主动脉远端及髂-股-腘动脉等大、中动脉最易受累,后期可以累及腘动脉远端的主干动脉,病变呈多平面、多阶段分布的特征。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本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美国70岁以上年龄人群周围动脉疾病发病率从3%~10%升高到近年的15%~20%,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病率可达15.91%。
1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危险因素吸烟、糖尿病、血脂紊乱、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介入支架后再狭窄2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临床特点(1)常见症状:①轻微症状:发病早期,多数病人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患肢发凉、发麻;②间歇跛行:随着下肢动脉狭窄的程度及阻塞的范围不断增大,出现行走后病变动脉无法满足肌肉更多的血液供应,引起小腿疼痛,病人被迫停下来休息一段时间,疼痛方可缓解;③静息疼痛:休息时下肢疼痛,提示严重的动脉阻塞;④下肢溃疡或坏疽,可伴局部蜂窝织炎、骨髓炎甚至败血症。
(2)常见体征:①股部、腘部、足背部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②病变血管近端可闻及血管杂音;③患肢体位改变试验阳性;④严重慢性缺血体征,如皮肤干燥、毛发脱落及趾甲变厚,足趾和角质突出部位可见缺血性溃疡。
3 诊断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辅助检查(1)踝肱指数(ABI):右(左)踝肱指数=右(左)踝收缩压高值 / 双上肢收缩压高值ABI的诊断标准:① 静息ABI<0.9:通常可确诊LEAD,其检出血管造影阳性的周围动脉疾病的敏感性为 90%左右,特异性约95%;② ABI 0.4~0.9:提示轻一中度周围动脉疾病;③ ABI<0.4:提示重度周围动脉疾病;④ ABI>1.3:需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周围动脉疾病,如用二维超声或血管功能仪检查;⑤ABI0.9~1.3:属临界值,需行平板运动试验。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一、概述(一)指南制定的方法本指南是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组织,在2011年卫生部颁布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标准(WS 339-2011)及2009年学组编写的外周动脉疾病诊治标准(征求稿)基础上,参考201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2011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美国心脏协会(ACCF/AHA)发布的相关指南[1,2],结合中国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诊治特点修改而制定。
(二)定义1.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指由于动脉硬化造成的下肢供血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病变肢体血液供应不足,引起下肢间歇性跛行、皮温降低、疼痛、乃至发生溃疡或坏死等临床表现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常为全身性动脉硬化血管病变在下肢动脉的表现。
2.间歇性跛行:下肢ASO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
是一种由运动诱发的症状,指下肢运动后产生的疲乏、疼痛或痉挛,常发生在小腿后方,导致行走受限,短时间休息后(常少于10 min)疼痛和不适感可以缓解,再次运动后又出现。
跛行距离可以提示缺血的程度。
3.缺血性静息痛:患肢在静息状态下出现的持续性疼痛,是下肢ASO引起肢体严重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预示肢体存在近期缺血坏死风险。
已有组织坏疽者往往伴有严重的静息痛。
4.严重肢体缺血(CLI):指患ASO的肢体处于严重缺血阶段。
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静息痛(持续2周以上)、溃疡、坏疽,踝收缩压<50 mmhg(1="" mmhg=0.133=""><30>5.糖尿病足:发生在糖尿病患者的,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
6.糖尿病下肢缺血:指糖尿病患者同时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无论二者发生的先后,只要同时存在即可称为糖尿病性下肢缺血。
临床表现与单纯动脉硬化性下肢缺血相似,但由于血管钙化严重及侧支血管形成较差,症状与体征可能更严重。
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V1
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V1
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定义和诊断:
中国后循环缺血(CLI)是指下肢血管病变引起的持续性休息性足部或足踝部疼痛、坏疽等症状。
诊断需要结合血管影像学检查结果,如超声、血管造影、CT等。
2.流行病学:
CLI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人或有糖尿病等相关疾病的人群中。
随着人口老龄化、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病的增多,CLI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
3.治疗原则和方法:
治疗CLI的原则是改善下肢血流量,缓解疼痛、坏疽等症状,避免截肢。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改善血流、防止凝血、抗炎等;介入治疗包括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等,可以直接扩张狭窄的血管或支撑病变的血管壁;手术治疗比如血管重建术、搭桥术等,可以修复病变部位的动脉组织。
4.预防和管理:
预防CLI的关键是减少高危人群的发病风险,例如及时控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戒烟限酒,加强锻炼等。
对于已经发生CLI的患者,需要注意足部保健,控制感染,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中国后循环缺血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需要及时诊断、治疗和预防。
通过科学的治疗方法和管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截肢的风险。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路径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ICD-10-170.203)(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症状:间歇跛行、静息痛、溃疡/坏疽等。
2.体征:下肢皮温低,皮肤苍白,脉搏减弱、溃疡、坏疽等。
3.ABI、血管超声、CTA、MRA或DSA等检查明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手术方式:股腘动脉(膝上)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5天。
1.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ABI、血管超声、CTA 或DSA。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颈动脉彩超和肺功能检查。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
2、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扩张血管等。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4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硬膜外蛛网膜下腔联合阻滞麻醉或腰麻、神经组织麻醉。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术后镇痛用药、术中应用抗生素等。
3.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7-14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凝血指标、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等,出院前复查下肢动脉CTA。
2.术后用药:根据卫生部38号文建议选用抗生素。
(十)出院标准。
1.患者体温正常,切口无感染迹象,肢体活动正常。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路径
□灌肠(必要时)
□备皮
□术前用药
□预防用药抗菌药物
□一次性导尿包(必要时)
主要护理工作
□介绍病房环境及设施
□告知医院规章制度
□入院护理评估和计划
□风险评估
□心理护理
□执行术前医嘱
□告知手术相关注意事项
□饮食指导和用药指导
病情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路径
———————————————————————————————— 作者:
———————————————————————————————— 日期:
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ICD-10-170.203)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 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2-18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4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病历书写
□开具化验和检查单
□上级医师查房及术前评估
□术后病程记录书写
□查看下肢血运情况及伤口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上级医师查房
□术后病程记录书写
□查看腹部情况及伤
□口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伤口评估,决定是否可以出院
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扫描技术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对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扫描技术的建议和展望
加强技术培训和规范化管理
建议加强对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扫描技术人员的 培训和管理,确保技术人员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知 识,保证技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加强多学科协作和综合治疗
建议加强下肢动脉疾病的多学科协作和综合治疗 ,充分发挥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扫描技术在疾病 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 活质量。
下肢动脉损伤
明确动脉损伤的部位和程度,为急诊救治提 供关键信息。
下肢动脉炎性疾病
观察动脉壁的炎症改变和狭窄情况,有助于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技术优势与局限性
技术优势 无创性检查:无需穿刺血管,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风险。
高分辨率图像:能够清晰显示下肢动脉的细微结构和病变。
技术优势与局限性
• 广泛适用性:适用于不同年龄段和病情的 患者。
CT血管成像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准确判断病 变部位、范围及严重程度,为治疗方 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影像学表现
CT血管成像可显示下肢动脉的钙化、 狭窄或闭塞,以及侧支循环的形成。 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可直观展示血管 病变的立体形态。
下肢动脉瘤诊断与治疗随访
症状与体征
下肢动脉瘤患者可能出现疼痛、 肿胀、搏动性肿块等症状。CT血 管成像可明确动脉瘤的大小、形 态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推动技术创新和研发
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扫 描技术的创新和研发,推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 善,提高技术的诊断效果和治疗效果。
关注患者安全和隐私保护
在推广和应用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扫描技术时, 应关注患者的安全和隐私保护,确保患者的合法 权益得到保障。
THANKS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解读-完整版
严重间歇性跛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影像学评估流入道和流出道解剖条件适合手术 全身情况能够耐受
手术适应症
小于50岁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性更强,导致疗效不持久,这类患者间歇性跛行的手术治疗效果不明确,手术干预要相当慎重。手术应在有经验的医疗中心进行。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95(24):1883-1896
CLI的腔内治疗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95(24):1883-1896
CLI的手术治疗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95(24):1883-1896
急性下肢缺血(ALI)的诊治流程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95(24):1883-1896
ALI的治疗原则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95(24):1883-1896
是
否
间歇性跛行的治疗流程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95(24):1883-1896
间歇性跛行的运动和康复治疗
运动治疗必须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每次步行30~45min,每周至少3次,至少持续12周 推荐的运动方式有行走、伸踝和屈膝运动 Fontaine Ⅳ级患者不推荐进行常规运动治疗
中华医学杂志. 2015; 95(24):1883-1896
手术方式
可以通过解剖旁路或解剖外旁路来重建病变部位血供 当需要通过手术重建主髂动脉血运时一般选用人工合成材料,需要重建腹股沟韧带以下肢体血运时,可以采用自体静脉或人工合成材料 对于复杂的多节段病变,也可采用复合手术(手术联合腔内治疗)的方法分别改善流入道或流出道
血运重建后的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
推荐所有行血管重建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通畅率 腹股沟韧带以下动脉裸支架植入术后推荐进行至少1个月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腹股沟韧带以下动脉旁路术后推荐采用阿司匹林单药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采用人工移植物行膝下动脉旁路的患者,推荐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个体化抗血小板和抗凝方案
下肢动脉血栓诊疗指南
下肢动脉血栓诊疗指南1. 概述下肢动脉血栓是指血液在下肢动脉内形成血栓,导致血管腔阻塞,进而引起下肢组织缺血、疼痛、肿胀等症状。
下肢动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严重时可导致下肢功能障碍甚至坏死。
本指南旨在为下肢动脉血栓的诊疗提供专业、详细的指导。
2. 诊断2.1 病史询问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发病诱因、症状、持续时间等。
了解患者是否有以下病史:- 长期卧床- 手术史- 创伤史- 糖尿病- 高血压- 高脂血症- 吸烟史2.2 体格检查全面体格检查,重点关注下肢血压、脉搏、色泽、温度等。
2.3 辅助检查- 血常规:了解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等。
- 凝血功能检查:包括PT、APTT、TT、FIB等。
- 下肢动脉超声:显示血管内径、血流速度、血栓情况等。
- 下肢动脉CTA:显示血管三维图像,明确血栓位置、范围等。
- 下肢动脉MRA:显示血管成像,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 下肢动脉造影:明确血管阻塞部位、程度等。
3. 治疗下肢动脉血栓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3.1 保守治疗- 抗凝治疗:使用肝素、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物。
- 抗血小板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 扩血管治疗:如硝酸甘油、acei等。
- 降脂治疗:如他汀类药物。
- 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基础疾病。
- 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复发。
3.2 手术治疗- 手术取栓:适用于急性血栓,通过手术取出血栓。
- 介入治疗:如血管内介入、溶栓等。
- 旁路手术:重建血管通道,改善下肢血运。
4. 随访与预防- 定期随访: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 预防血栓复发:遵循医嘱,规范用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 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对下肢动脉血栓的认识,加强自我管理。
5. 结语下肢动脉血栓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本指南为下肢动脉血栓的诊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但具体情况需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治疗方案。
请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诊疗。
{content}。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2020最新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2020最新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2020最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下肢血管狭窄或闭塞,影响血液流动。
下肢动脉狭窄流速标准
下肢动脉狭窄流速标准
下肢动脉狭窄(PAD)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特征是下肢动脉内腔狭窄或完全闭塞,导致下肢供血不足。
为了评估PAD患者的病情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下肢动脉狭窄的流
速标准被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份按照常规医疗实践制定的下肢动脉狭窄流速标准,供医生
参考:
1. 踝肱指数(ABI):ABI是一项简单而常用的评估下肢动脉狭窄程度的指标。
测量踝部和肱部动脉压力,计算其比值。
一般情况下,ABI在0.9至1.3之间为正常范围;ABI小于0.9表示下肢动脉狭窄。
2. 混合深动脉最高流速(IH-MAX):这是一项通过超声多普勒技术测量下肢深动脉的血流速度来评估狭窄程度的指标。
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的IH-MAX为80至120 cm/s;当流速低于80 cm/s时,可以提示下肢动脉狭窄。
3. 脚背动脉搏动的显示:正常情况下,脚背动脉可在检查时明显触摸到,这显示了
足部供血情况良好。
当下肢动脉狭窄较为严重时,脚背动脉搏动可能无法触摸到。
4.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这是一项用于评估下肢动脉狭窄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医
生通过超声波成像和多普勒技术,观察血流速度和血管形态,以判断狭窄程度和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流速标准仅供参考。
准确的下肢动脉狭窄诊断需要医生根据患者
的具体临床症状、病史以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医生应当综合运
用多种诊断手段,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准确评估。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慢性下肢静脉疾病是常见的血管病和多发病,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2008年,国际血管学杂志发表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下肢慢性静脉疾病治疗指南》指出慢性静脉疾病(chronicvenous diseases,CVD)是因静脉的结构或功能异常而使静脉血回流不畅、静脉压力过高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为特征的综合征,以下肢沉重、疲劳和胀痛,水肿、静脉曲张、皮肤营养改变和静脉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
国内对慢性静脉疾病常用CVI的概念,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即,指静脉系统功能异常的慢性进展性疾病。
慢性静脉疾病(CVD)与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的区别在于,慢性静脉疾病(CVD)纳入了更多处于疾病早期的患者,这些患者可能无症状或(和)体征,或者症状较轻。
慢性静脉疾病(CVD)概念的引入对患者早期治疗,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静脉疾病约占血管外科疾病的60%,常发生于下肢。
在中国,下肢静脉疾病的患病率为8.89%,即近1亿患者。
每年新发病率为0.5%~3.0%,其中静脉性溃疡占1.5%。
2011年,由国际静脉联盟(UIP)组织的迄今为止静脉领域最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50岁左右的下肢不适人群中,慢性静脉疾病(CVD)的发生率为63.9%,其中c3一c6的CVI患者占24.3%。
目前,我国对慢性静脉疾病(CVD)的诊疗还有待规范,根据静脉分类系统即CEAP(clinic,etiologic,anatomic and pathophysiologicalclassification),不同分级的患者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案建议。
慢性静脉疾病(CVD)早期阶段,医患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对疾病早期治疗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诊断率和治疗率低,当患者处于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阶段后,又出现诊断标准不统一、手术不规范、治疗过度、药物治疗疗程不足、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2024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
2024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导致下肢供血不足的疾病。
其临床表现包括下肢肌肉疼痛、无力、地感消失、溃疡和坏疽等。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导致严重的疾病并且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下面是2024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治指南的概述。
1.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包括临床症状、体征、专题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四个方面。
临床症状包括下肢肌肉疼痛、无力、地感消失、溃疡和坏疽等。
体征包括血管杂音、下肢活动受限和血压下降等。
专题检查包括ABI(踝肱指数)的测定、硬化指数的测定、DP检查、CT检查和MR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包括经股动脉造影、经脊柱造影等。
2.分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分期可以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进行。
常用的分期方法有Rutherford分期和Fontaine分期。
根据分期的不同,可以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3.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等。
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控制高血压和高血脂,避免寒冷刺激等。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解痉药、扩血管药和抗凝药等。
康复训练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局部和全身情况,进行有氧运动和肌肉锻炼等。
4.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包括支架置入术、血栓抽吸术和血栓溶解术等。
支架置入术是指通过导丝导管将支架放入狭窄的血管中,扩张血管并恢复血流。
血栓抽吸术是指通过导丝导管将抽吸器放入血管中,将血栓抽出。
血栓溶解术是指通过导丝导管将溶栓药物注入血管中,溶解血栓。
5.外科治疗:外科治疗主要包括血管旁路手术和血管成形术等。
血管旁路手术是指通过在狭窄或闭塞的血管旁边建立一个新的血流通道。
血管成形术是指通过在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内放入球囊并充气,扩张血管内径并改善血流。
总的来说,2024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治指南主要包括诊断、分期、保守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等几个方面。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免费下载】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06-09 19:15来源: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作者: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1、慢性下肢静脉疾病发病情况及治疗现状慢性下肢静脉疾病是常见的血管病和多发病,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2008 年,国际血管学杂志发表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下肢慢性静脉疾病治疗指南》指出慢性静脉疾病(chronic venous diseases,CVD)是因静脉的结构或功能异常而使静脉血回流不畅、静脉压力过高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为特征的综合征,以下肢沉重、疲劳和胀痛,水肿、静脉曲张、皮肤营养改变和静脉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
国内对慢性静脉疾病常用CVI 的概念,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v,CVI)即指静脉系统功能异常的慢性进展性疾病。
CVD 与CVI 的区别在于,CVD 纳入了更多处于疾病早期的患者,这些患者可能无症状或(和)体征,或者症状较轻。
CVD 概念的引入对患者早期治疗,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静脉疾病约占血管外科疾病的60%,常发生于下肢。
在中国,下肢静脉疾病的患病率为8.89%,即近1 亿患者,每年新发病率为0.5%-3.0%,其中静脉性溃疡占1.5%。
2011年由国际静脉联盟(UIP)组织的迄今为止静脉领域最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50岁左右的下肢不适人群中,CVD 的发生率为63.9%,其中C3-C6 的CVI 患者占24.3%。
目前,我国对CVD 的诊疗还有待规范,根据静脉分类系统即CEAP(clinic,etiologic,anatomic and pathophysiologicalclassirication),不同分级的患者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案建议。
CVD 早期阶段,医患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对疾病早期治疗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诊断率和治疗率低,当患者处于CVI 阶段后,又出现诊断标准不统一、手术不规范、治疗过度、药物治疗疗程不足、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股腘动脉闭塞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股腘动脉闭塞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下肢动脉疾病学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包俊敏;刘冰;沈晨阳;邹君杰
【期刊名称】《中国循环杂志》
【年(卷),期】2022(37)7
【摘要】股腘动脉闭塞症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最常见的疾病,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肢体溃疡坏疽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肢体及生命。
随着腔内血管外科技术和器械的发展,其治疗理念和技术有了很大的改变,本共识根据国内近年来的临床实践经验,结合最新循证资料以及国外相关指南,提出适合中国人群特点的诊疗规范推荐意见,旨在为国内血管外科及相关领域医师提供最新的临床实践依据。
【总页数】8页(P669-676)
【作者】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下肢动脉疾病学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包俊敏;刘冰;沈晨阳;邹君杰
【作者单位】不详;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仰卧位腘动脉逆行入路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
2.主髂动脉闭塞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3.腔内治疗和人工血管搭桥术在治疗股-腘动脉段动脉硬化闭塞症TASCⅡB、C级时的应用及预后
4.DCB球囊治疗下肢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分析
5.内膜旋切联合药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12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肢动脉疾病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全文)下肢动脉疾病可有多种急性和慢性临床表现。
下肢动脉疾病患者截肢和死亡的风险增加,生活质量下降。
同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同时也可能存在心脏和脑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
有明确的证据证实,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如心肌梗死(MI)和缺血性卒中。
多项指南将包含下肢动脉疾病在内的周围动脉疾病定义为冠心病的等危症,血脂异常和血压控制的治疗目标等同于冠心病患者。
已有研究表明,识别下肢动脉疾病并给予强化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预后。
一、下肢动脉疾病的病因和流行病学下肢动脉疾病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
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高龄是下肢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
吸烟和糖尿病对下肢动脉疾病的影响最明显。
下肢动脉疾病的其他病因包括动脉瘤、血栓栓塞、炎症或创伤、囊肿、筋膜室综合征或先天异常。
下肢动脉疾病的发病率取决于研究人群的年龄、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以及伴随的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情况(如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等)。
调查下肢动脉疾病的发病率常用的方法包括基于问卷的间歇性跛行的发生率、脉搏检查和踝臂指数(ABI)等。
根据间歇性跛行估测下肢动脉疾病的发生率不敏感,低估了下肢动脉疾病的发生率。
在30~44岁年龄段,男性间歇性跛行的年发生率为6/万人,女性为3 /万人。
在65~74岁年龄段,男性间歇性跛行的年发生率升高到61 /万人,女性升高到54/万人。
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对于检测下肢动脉疾病敏感性同样较低。
仅根据异常的肢体脉搏诊断下肢动脉疾病可高估其发生率2倍。
使用ABI较使用问卷调查可使下肢动脉疾病的检出率增加2~7倍。
以客观的无创检测方法ABI 为依据,下肢动脉疾病的患病率在60岁以下的人群中为<5%,60~69岁的人群中为5~10%左右,大于70岁的人群中为20%左右。
年龄≥70岁或年龄在50~69岁有吸烟和/或糖尿病史的患者中。
下肢动脉疾病的患病率为29%。
在中国,年龄在50岁以上的心血管高危人群中,四分之一存在下肢动脉疾病。
北京60以上的老年人中,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约为五分之一。
患下肢动脉的高危人群包括:1.年龄≥70岁;2.年龄在50~69岁之间,有吸烟或糖尿病史;3.年龄<50岁,有糖尿病和1项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或糖尿病病史≥10年;4.劳累相关的腿部不适或缺血性静息痛;5.下肢脉搏检查异常;6.确诊的粥样硬性冠状动脉、脑血管或肾动脉疾病。
二、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的预后多数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合并有冠状动脉疾病与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缺血事件增加。
心肌梗死(MI)的危险增加20%~60%,冠心病事件导致的死亡危险增加2~6倍。
脑卒中的危险增加约40%。
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的年死亡率为4%~6%。
与没有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相比,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
一半以上的下肢动脉疾病患者至少有一支经造影证实的冠状动脉病变。
约12%~25%的下肢动脉疾病患者有经超声证实的有血液动力学意义的颈动脉狭窄。
另一方面,确诊有冠状动脉与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约1/3的男性与1/4的女性有下肢动脉疾病。
下肢病变进展的情况取决于肢体缺血的范围、程度、恢复足部动脉循环的可能性与是否及时。
一般情况下,仅有跛行表现的患者症状长期保持稳定,并不恶化或改善。
跛行不是预测截肢危险的有效指标。
ABI减低和糖尿病患者常进展为静息缺血性疼痛和缺血性溃疡。
三、临床表现1.无症状性下肢动脉疾病大部分下肢动脉疾病患者没有肢体缺血症状,即没有典型的间歇性跛行症状。
但既使如此,这些患者亦通常存在下肢功能不全或下降,并且发生心血管缺血事件的危险增加。
这些患者下肢症状常不典型,跛行症状较少见。
无论有无症状,下肢动脉疾病患者都有相似的危险因素,且绝大部分下肢动脉疾病患者有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无症状的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的预后也较差。
因此,尽早筛查下肢动脉疾病有可能识别处于心血管缺血危险的高危人群。
目前的美国高血压及血脂治疗指南将所有的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归为高危组别,应当与确诊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一样,需要降低危险,并达到相应的治疗目标。
2.间歇性跛行跛行的定义为劳力时由于活动诱发的缺血所致的局限于特定肢体肌群的疲乏、不适、或单纯疼痛。
狭窄部位通常与一定的下肢症状有关。
髂动脉的闭塞性病变可致髋部、臀部、大腿部及小腿部疼痛。
股动脉与腘动脉的闭塞性病变通常导致小腿部疼痛。
胫动脉的闭塞性病变可致小腿部疼痛,足部疼痛及麻木较为少见。
3.严重肢体缺血(CLI)严重的肢体缺血是指严重的肢体灌注不足引起长期的缺血性静息痛、溃疡和坏疽。
CLI患者通常表现为肢体静息痛,有或无营养性皮肤改变或组织坏死。
患者不适通常在卧位时加剧,在肢体下垂时减轻。
典型的CLI患者通常需要麻醉药止痛;疼痛常常致患者睡眠紊乱,通常不能行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活动。
严重CLI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比末期癌症患者还差。
一些同时有糖尿病和CLI的患者表现出严重的CLI与组织坏死,但由于伴有神经病变而没有疼痛表现。
4.急性肢体缺血无脉、苍白、麻木、运动障碍和厥冷是急性肢体缺血的典型特征性表现。
缺血早期皮肤苍白,但随时间推移皮肤常为紫绀。
厥冷是一个典型症状,尤其是在对侧肢端温暖时。
有些患者有麻木或感觉异常,而糖尿病患者可能没有这种感觉异常。
在急性肢体缺血早期感觉受损可能较轻;轻触觉、两点间识别力、振动觉和本体感觉的丧失通常早于深痛觉与压力觉。
运动能力的丧失表明严重威胁肢体的缺血。
持续疼痛、感觉丧失和足趾肌力减弱是识别肢体处于缺失危险的最重要的特征。
肌强直、触痛和被动运动痛是严重缺血的晚期表现,预示着组织缺失。
四、辅助检查方法血管疾病的患者应用无创血管诊断技术(如ABI、趾臂指数、节段压力测量、双功超声和运动试验)可以得出准确的诊断。
肢体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和核磁共振血管显像(MRA)以及选择性有创主动脉和下肢血管造影技术可得到清晰的影像学资料。
1. 踝臂指数(1)静息ABI如前所述,间歇性跛行是下肢动脉疾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
但采用患者访谈的方式定义下肢动脉疾病的症状既不敏感,重复性亦差。
而在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工作中,测量ABI可为诊断下肢动脉疾病提供客观的标准。
ABI的测量方法是,患者仰卧休息10min后,测量的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的收缩压与较高一侧的肱动脉的收缩压之比。
与下肢血管造影的比较研究证实,将ABI阈值定义在0.90时,ABI的阳性预测率为90%,阴性预测率为99%,总的准确率为98%。
ABI<0.90以下为异常。
ABI值在0.41~0.90时表明血流轻到中度减少,ABI值≤0.40时,血流严重减少。
这种相对的分类有预测价值。
例如,ABI>0.50表明在随后的6.5年随访期间,进展为严重的下肢缺血的可能性较小。
相反,ABI<0.40时,患者很可能发生缺血性静息痛。
因此,ABI值明显减低表明患者发生静息痛、缺血性溃疡或坏疽的风险很高。
ABI还可用于监测治疗措施的疗效。
ABI提供的关于患者预后方面的信息有助于预测心血管事件。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ABI值异常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其他部位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低ABI值对总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有预测价值,低ABI人群心血管死亡率相对风险增加3~4倍。
ABI是预测患者发生心血管缺血事件的强有力的工具。
因此,所有下肢动脉疾病的高危患者应建议进行常规ABI检查。
当高度怀疑下肢动脉疾病但静息ABI值正常时,运动ABI和测量踝部的血压对确定诊断有帮助。
许多长期患糖尿病、年老以及终末期肾病正在透析的患者因为血管中层的钙化,下肢动脉僵硬,ABI值异常升高(>1.3),或测得的下肢收缩压异常升高。
此时,可以通过测定趾收缩压和趾臂指数(TBI)进行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断,TBI<0.7即可诊断下肢动脉疾病。
因为趾动脉通常不涉及近端弹性动脉的钙质沉着,因此在这些患者,测量趾血压是一种敏感的诊断方法。
测量时需要在大脚趾或第二脚趾的近端放置一个小咬合袖带,用一种体积描记检测装置测定趾搏动的变化(代表收缩灌注压)。
2. 运动试验运动试验测定用于下列情况:(1)诊断静息ABI值正常的下肢动脉疾病患者;(2)客观记录下肢动脉疾病伴跛行患者的症状受限程度;(3)客观评定治疗跛行的措施引起的功能改善;(4)在有劳力性下肢症状的患者,鉴别跛行和假性跛行;(5)在跛行患者开始正式的运动训练计划前,提供能证实运动安全的客观证据并使运动治疗措施个体化。
采用平板运动试验可获得因跛行而使下肢功能受限的客观证据,也能评价治疗效果。
为保证测定无痛步行距离和最大步行距离的可重复性,应使用固定或分级的马达驱动的标准平板运动方案。
接受下肢运动训练的跛行患者应进行平板运动试验确定肢体的功能情况、评价非血管性运动的耐受性并证实运动的安全性。
评价老年患者或不能完成运动试验患者的跛行对功能的影响和对治疗的反应,可采用6分钟步行试验。
平板运动试验应记录下肢症状出现的时间、症状偏向于身体的哪一侧、涉及的特定肌肉、伴发的冠状动脉缺血症状以及总的运动时间。
评价下肢动脉疾病不需要进行连续心电图监测,但连续心电图监测仍能在许多患者提供关于可诱发心肌缺血的诊断信息。
静息和运动后即刻测量踝部血压和ABI能对动脉狭窄的动力学功能分级提供客观依据。
在血管病变引起跛行的患者,运动后踝部血压或ABI降低。
对于脊椎狭窄(或其他非动脉疾病造成的功能受限)引起的假性跛行的患者,尽管有提示跛行的使运动受限的症状出现,但其运动后ABI值正常。
(3)ABI检测的适用人群包括:1.对下肢动脉疾病的高危人群建议测量静息ABI。
若ABI正常,推荐至少5年测定一次。
当ABI的变化值大于0.15时认为出现了显著变化。
2.间歇性跛行的患者应测量ABI,若静息ABI正常,应测量运动后的ABI。
3.已诊断外周动脉疾病的患者,不管疾病严重程度如何,都应测量双下肢ABI,确定ABI的基线值。
4.已接受下肢动脉血管成形术的患者应定期测量静息ABI,必要时测量运动后的ABI。
5.临床怀疑下肢动脉疾病,但因为血管僵硬而ABI检查不可靠的患者(通常是糖尿病史多年或高龄)进行TBI检查确定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断。
6.结合测定平板运动试验在运动前和运动后的ABI值,以鉴别跛行和非动脉跛行(假性跛行)。
2.节段压力测定节段压力测定指在肢体不同水平上放置袖带测量动脉压。
多数情况下,血压袖带放在大腿上部、大腿下部、小腿上部和踝上方的小腿下部。
和ABI类似,测得的下肢收缩压也可以和上臂动脉压比较。
和ABI相比,节段压力分析能准确判断患者动脉狭窄的位置。
3. 双功超声肢体双功超声可用于判断下肢动脉疾病的解剖位置和狭窄程度。
双功超声在评价动脉瘤、动脉夹层、腘动脉筋膜室综合征、囊状淋巴管瘤和探查血管性疾病患者的软组织肿块方面有广泛的临床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