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心理学知识点汇总精编版
广告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广告传播与广告心理一、广告传播中的心理要素(一)广告是一门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学科。
1、立足于广告本身(1)AIDMA法则(2)Idea(3)Communication(4)Marketing tactics2、立足于消费者/(1)广告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劝与被劝”的关系(2)消费者本身A、外部影响B、内部影响C、心理决策过程(二)广告传播中的心理要素广告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包括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各方的心理,即广告主、广告人、广告受众的心理。
其中广告受众的心理是我们这门课程中需要把握的重点,要求在广告作品中体现出心理机制。
二、广告心理中的传播效果传播效果——指受传者在接受了传播媒介传递的信息后,在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广告传播的效果通常包括三个部分:1、广告传播的心理效果2、广告传播的经济效果3、广告传播的社会效果第二节广告心理与消费行为一、广告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引导1、消费行为是从形成需要开始的个体消费行为——消费者寻找、购买、使用和评价用以满足需要的物品和劳务设施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脑体活动。
2、广告战即心理战科学的广告要遵循心理法则。
…广告要成功必须符合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特点,满足广告受众的心理要求。
3、广告引导和创造消费需要广告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引导,表现在广告可以引导和创造消费需求,为消费行为提供商品信息,说服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采纳有利于广告商品品牌的态度,促进购买该商品。
通过产品包装设计、促销活动等引导和创造消费需要。
另外,品牌已有的知名度也可以引导消费需要。
二、消费行为对广告心理的验证1、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模型“消费者决策模型”2、广告影响第三节广告心理学的研究;一、广告心理学研究对象——广告活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二、广告心理学研究方法1、步骤:(1)研究论题的确定(2)确定与论题相关的问题(3)文献探讨(4)拟定研究假设与研究问题(5)调查与实验设计(6)资料分析和解释(7)重复实验2、具体研究方法(1)调查法(2)实验法(3)内容分析法(4)观察法(5)测验法第二章广告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广告心理学诞生的理论背景广告心理学是广告学中发展最早也较为成熟的学科分支。
最新电大《广告心理学》笔记-精心排版-文库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广告概论第一节广告的作用一、广告的概念美国市场营销协会(最常用的):广告是由一个广告主(作广告的人),在付费的情况下,对一项商品、一个观念或一项服务(常统一称为商品),所进行的传播活动。
该定义所强调的重点1、广告是一种传播工具大众传播2、广告主要付钱来进行信息的传播活动。
3、广告所进行的传播活动是带有说服性的。
“说服性”的传播活动是有别于“信息性”的传播活动。
4、广告进行的传播活动是有目标、有计划的而且有连续性的。
二、广告的种类1、以广告主的性质来分:商业广告(广告主为营利的商业机构)政府广告(营利或非营利的政府机构)分类广告(多为小企业机构或私人)公益广告(为非营利的慈善及公益机构)2、以利用传播媒体来分:电视、广播、报纸、邮寄、网络广告等3、以广告地点来分:户外广告户内广告(公共设施内,电影院内)交通广告(公共交通工具内外,车站内及车牌上等)即地广告(在商品销售点发的广告)4、以广告的对象来分消费广告工业广告5、以广告发行地区来分:全国性的广告地区性的广告点状广告(全国的几个城市或市镇等)三、广告与商品销售量之间的关系1、市场营销的概念市场营销是指厂商在将一项商品从自己手中转移到消费者(或购买者)手中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通常也把这些活动成为营销战略。
该活动中的交换行为的发生,主要涉及两个单位,一个是制造或销售某一商品的厂商,另一个就是这项产品的消费者。
2、市场营销的4要素商品策略(product)价格策略(price)渠道策略(place)销售推广(promotion)3、广告在市场营销中的地位四、广告是唯一可以说服消费者购买的工具吗?1、销售促进的定义销售推广是指所有用来与消费者沟通、告诉或说服消费者有关某项商品的好处及价值的活动。
2、销售推广的基本方法:个人销售广告公众宣传促销五、广告对市场营销究竟重要不重要?其重要与否,主要取决于以下的几个条件:(1)、商品本身的性质是否适合用广告来做销售推广的工具。
广告心理学(整理)
1. 广告的心理功能(掌握)(1)传递沟通功能。
(2)诱发和满足需要的功能。
(3)影响态度的功能。
2. 广告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了解)1、广告心理学研究的初始阶段19世纪中叶,由于生理学的发展和实验方法的推广,心理学逐步成为独立学科体系,一般以威廉.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建立实验室为标志。
1895年心理学家H·盖尔(H ·Gale)开展了关于消费者对广告及广告商品的态度的调查,是最早的心理学在广告学中的运用。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W.D.斯科特在1903年出版《广告理论》,此书的问世作为广告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2、广告心理学研究的发展阶段“请消费者注意”——“请注意消费者”——美国学者舒尔茨广告心理学发展体现出:(1)实证性研究越来越多;(2)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广泛;(3)研究方法、手段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
3. 广告心理研究的方法(掌握)1、观察法(1)概念:观察法是在被观察者不被觉察的自然状态下,有规律的观察并记录其外在行为表现,以分析心理活动的方法。
(2)观察的特点:目的性和计划性;自然条件下发生;可以借助一定的工具进行。
(3)观察的步骤:第一步是设计,即确定观察目的和具体观察内容,选择观察方法和制定观察记录表。
第二步计划的实施。
执行计划,整理观察记录并分析,得出一定的结果。
(4)观察的优缺点:优点:广泛,不受被观察者文化和理解能力的限制。
缺点:受观察者本身经验的限制;有许多不可控因素;设计要求高;观察结果的信度和效度难以保证。
2、询问调查法(访谈法)(1)概念:是通过与调查对象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来收集对方有关心理与行为的资料。
(2)询问的技巧:对提问的内容、顺序、方式、记录等都有统一的要求。
(3)询问调查的具体方式:笔录和录音机记录。
(4)优缺点:优点:可以深入有针对性地调查;收集的资料可靠性高;适应范围广泛;有较高的回收率和有效率。
缺点:对调查员的专业素质与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广告心理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一、广告要找对人、说对话找对人:其一是选择准确的目标受众进行传播。
其二是选择合适的广告代言人。
需要:研究产品、研究目标消费者说对话:恰当的广告诉求点(说什么)恰当的广告诉求形式(怎么说)需要:研究消费者、研究自己、研究竞争对手二、广告策划和创意必须把握消费者的心理行为特征(1)广告主的认识与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可能不一致(2)消费者的需要具有变化性(3)消费者的消费需要与价值观具有隐蔽性必须靠科学的方法才能把握(深层动机)三、心理学的基本内容(1)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的动态过程,即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认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表面属性和内在联系进行反映的心理过程。
是人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等。
情感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主观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如喜、怒、哀、乐等。
意志过程:人不仅认识世界,还能改造世界。
心理学把这种自觉的确定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有意识的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主要表现在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倾向两个方面。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心理特征。
气质:是指一系列典型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指向性性格: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个性心理倾向性: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中最活跃的因素,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
第二章:广告与注意1、注意的概念注意指的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指向性是指在某一时刻,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指向一定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
集中性就是把心理活动贯注于某一事物,不仅指心理活动离开无关事物,而且也表现为抑制无关活动,以便集中全部精力来对待当前的对象。
2、注意的类型有意注意:是有明确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受人的意识的自觉调节和支配。
广告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归纳
广告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5个,2分/个,共10分)1、光环效应:人们对人的某种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比较深刻、突出,这种强烈的知觉,就像月晕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点的认识。
①梦露的鞋子②环效应是把双刃剑2、奥卡姆剃刀:“奥卡姆剃刀”是一种“反动的”哲学。
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就是不断为这个世界增添新的内容,而“奥卡姆剃刀”却不断向我们的文明成果发出挑战,指出许多东西实际上是有害无益的,而我们正在被这些自己制造的麻烦压垮。
①把烦琐累赘一刀砍掉②享受简单的生活③如无必要,勿增实体3、皮革马利翁效应: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非凡的天才,一个孩子能不能成为天才,取决于家长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一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
①“雕像”变成“美少女”的故事②不应吝啬对孩子的赞美③学会赞赏别人4、广告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5、AID(M)A:注意—兴趣—欲望—(记忆)—行动AIDAS:引起注意—诱发兴趣—刺激欲望—促进购买—买后满足6、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猜测,考2个)①实验法: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给被试者某种刺激,以引起他的某种行为反应,从而加以研究,找出某种心理活动的规律,或者说找出事物的某种因果关系。
②投射法:投射法是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用来探讨消费者潜在的动机和情感,消费者首先接受一个可用多种方法解释的模糊刺激,在其作出反应时,通常会把自己隐藏起来的需要、愿望、情绪投射到对这一刺激的解释上,通过对这些反应的间接推测,我们可以了解其内心的深层想法。
③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二手资料进行分析以揭示其中蕴含规律的方法。
7、理性广告的说服过程:(四选一)①功能一致性理论:消费者接受到广告刺激时,会把从广告中获得的产品性能方面的特点与自己心目中所期望的或理想的产品应具有的性能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广告中的产品是否与自己的期望是否相符,这一过程称为功能一致性过程。
广告心理学笔记
《广告心理学》核心考点第一章绪论【真题回顾】什么是内容分析法?(2007)第一节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领域★广告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广告作用于消费者的心理机制。
第二,广告诉求的心理依据。
广告通过向消费者说些“什么”来引导消费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变化。
第三,广告表现的心理规律——对广告的认知。
第四,媒体接触心理。
媒体是连接广告与消费者的桥梁,是传递广告信息的渠道。
第五,广告构成要素与广告效果的关系。
广告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语言、画面和音响。
第六,广告效果及其测量方法。
第七,消费者的心理差异。
第八,消费者对广告的反应。
第九,广告创作的心理活动。
创意是广告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创意活动是广告人的一种思维活动。
第十,商品的消费心理。
第十一,品牌资产。
第十二,广告主的心理第二节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调查法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1917年,盖斯勒采用调查的方法来研究广告对人们购买特殊品牌的影响。
采用调查法进行研究时,研究者要预先拟好调查问题(或问卷),然后通过适当的手段,让受调查者表达他们对事物、观点的态度或意见。
这种方法常常用于广告心理研究之中,用以探讨人们对广告活动的意见和看法,以及广告活动对消费者产生的心理影响,即广告效果。
调查法可分为邮寄问卷调查、电话调查、面对面调查;利弊如下表:2、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种普遍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探索心理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着因果关系,是探讨广告传播心理机制、揭示广告活动心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在实验中,研究者可以控制住一些干扰或无关因素使另一些因素发生有序的变化,而后观察在不同条件下被试所产生的心理变化。
实验中由研究者控制的因素,通常称为自变量或独立变量。
研究者在改变不同实验条件下所观察或测量到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称为因变量或依存变量。
实验法一般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也叫做自然实验)。
3、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第二手资料(或案头资料)进行分析以揭示其中隐含的规律的方法。
广告心理学的重点
广告心理学复习笔记第一章绪论1,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研究对象A广告心理学史探索参加广告传播活动的人在广告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现象的一门学科。
B其研究对象使参加广告传播活动的人在广告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
广告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包括广告受众(即消费者)在广告活动中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各类广告形式、手段的心理效果的测定,以及广告人在广告活动(如创意等)中的心理活动。
它更多的是强调心理学的原理在广告实践中的应用。
C功能:第一,传递沟通功能,是连接商品和消费者的一座桥梁。
第二,诱发或满足需要的功能:通过各种媒体和手段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并满足他们的需求,包括物质和精神的需要;第三,影响态度功能。
3)研究任务2,广告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3,广告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2)询问调查法3)投射法4)问卷量表法5)实验法6)内容分析法4,学习广告心理学应该注意的问题学习广告心理学的原则:系统性原则、特定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第二章广告成功的心理基础1,广告受众的注意1)发挥广告心理功效的原则:“AIDMA”(attention引起注意, interest引发兴趣, desire激起欲望, memory强化记忆, action促成行动)2)广告受众的注意及种类A内涵: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它为心理过程提供一种背景状态。
其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B种类:第一,有意注意,第二,无意注意,第三,有意后注意,3)广告受众注意的功效C广告受众对广告的注意有以下作用:选择作用、维持作用、调节监督作用。
2,广告引起广告受众注意的方法1)广告信息的特点A受众对广告的注意是以无意注意为多,无意注意是一种定向反射,定向反射式由客观环境中的刺激所引起的有机体的一种应答性反应。
因此,广告作为对广告受众的刺激物,其本身的特点会影响广告受众对他的注意。
a新异性 b活动变化性 c对比性d广告信息的相对强度e信息呈现的方式、信息量和速度2)选择广告的位置3)增加广告的重复率4)符合广告对象的兴趣5)运用幽默增加广告的趣味性6)增加广告的艺术性7)了解广告受众注意的分配如何8)利用悬念吸引注意43,广告成功的心理基础 1)广告成功的心理基础A商业广告是市场营销整体中重要的环节,广告成功指它最终能够促使整体营销计划的完成,并促使其整体市场营销保持在积极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广告心理学重点
1.广告心理:主要是研究说服大众购买商品的心理过程。
关于广告传播方式及其内容对受众产生影响,导致其一系列心理活动反应,以致引起其消费态度变化的过程,是广告信息传播和受众在广告策划、广告传播中相应的心理活动。
2.AIDMA:消费者从接触到信息到最后达成购买,会经历这5个阶段:注意,兴趣,欲望,记忆,行动。
(attention interest desire memory action)P理论:独特的销售主张: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 (USP)三项基本内容:①每则广告必须给顾客提供一个主张,特别是利益主张;②广告提出的主张必须独具一格,与众不同,是竞争对手没有提出的理念;③主张内容必须具有感动顾客的力量,能够有效地引起顾客的注意,引导顾客的消费行为,具有强大的销售力。
4.绝对阈限:当我们确定可被某种感觉渠道接受刺激的最低限度,称为感觉阈限。
能被感觉渠道察觉的刺激的最小量称为绝对阈限。
5.知觉偏见:知觉是大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所谓知觉偏见,是指个人对某一群体或该群体成员所持有的缺乏以充分事实为根据的态度。
包括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和定型作用。
6.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①生理的需要②安全的需要③社交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7.图地关系:图,是主要知觉对象。
地,是次要知觉对象,其作用是作为主要对象的陪衬,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背景,在图地关系当中,看图形还是看背景,看整体还是看局部,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将分别出现不同意义的画面,便产生了双重意象。
8.联觉效应: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是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或多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9.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
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
广告心理学重点
一、广告心理学1.广告心理学:研究广告活动与消费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的科学。
2.科学的心理观: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3.广告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广告作用于消费者的心理机制、广告诉求的心理依据、广告表现的心理规律、广告媒体接触心理、广告构成要素与广告效果的关系、广告效果及其测量方法、消费者的心理差异、消费者对广告的反应、品牌心理、消费者对商品品牌的态度的变化或购买行为。
4.广告心理学研究方法:①调查法: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结构式访谈、无结构式访谈比较:相同:有一定目的,面对面谈话,有访谈策略;不同:结构式访谈:拟有提纲甚至题目、访谈者询问受访者回答;无结构式:无拟定提纲和题目、以受访者漫谈的方式进行,访问者只掌握谈话重点和方向。
优缺点对比:结构式访谈优点:谈话易控制、简练省时、内容可量化。
缺点:受访者处于被动、不易深入;无结构式访谈优点:气氛轻松、受访者易吐出心中真言。
缺点:费时费事、难以量化】、查阅文献法。
②实验法: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种条件,使被试者产生所要研究的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以得出这一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的结果。
两种: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法。
③内容分析法:1、确定问题2、选择资料3、培训人员4、评分编码5、统计分析。
④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记录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法和发展的规律。
⑤测量法: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的了解,并作出量化结论。
5. 广告的心理效应模式AIDA:广告理论中较为经典的观点。
既可认为是广告创作原则,也可认为是消费者接受广告的心理过程。
是英文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Desire(欲望)、Action(行为)的首字母组成。
后来有人加入了记忆(Memory),变成AIDMA,即注意—兴趣—欲望—记忆—行动。
广告心理学考点
广告心理学考点一、名词解释1.广告:广义的广告是指所有向社会公众发布与传达信息的行为。
狭义的广告指商业广告。
而我们生活中的广告一般指狭义的商业广告。
2.注意: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或活动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
3.广告知觉:指当广告作用于人们的感觉器官时,人们对于广告整体的认识。
4.联想:是在现实刺激影响下,人脑对以前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5.想像: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组织加工,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分为无意想像和有意想像、再造想像和创造想像。
6.无意想像:没有特殊目的,不由自主的想像。
7.有意想像:是个体自觉地提出想像任务,自己的意向,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想像。
8.广告媒体:又称广告媒介物,就是在广告者与广告宣传对象之间起媒介作用的物质,是广告者借以传播广告信息的物质性设施、载体和传播渠道。
9.注意力经济:是由赫伯特·西蒙对当今经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时指出“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
这种观点被IT业和管理界形象地描述为“注意力经济”。
二、填空1.广告的AIDMA法则:Attention(引起注意)、Interest(产生兴趣)、Desire(激发欲望)、Memory(强化记忆)、Action(促进行动)。
2.消费者购买决策的CDP模型:确认要求→搜集资料→购买前评估→购买→使用→用后评估→处置。
3.注意力的分类: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4.马斯洛需要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5.消费者购买动机:①求实动机(核心:实惠和实用)、②求新动机(核心时髦和奇特)、③求美动机(装饰和美化)、④求廉动机(价廉和物美)、⑤求速动机(简便和迅速)、⑥求名动机(显示和夸耀)、⑦惠顾动机(好感和信任)、⑧好癖动机(偏爱和嗜好)、⑨从众动机(效仿和同步)、⑩求知动机(追求商品的知识价值为目的)、求乐动机(获得精神愉悦、快乐)、人情往来(发展社会关系和人情往来为目的);三、简答1.注意的功能有哪些,并简述说明。
广告心理学知识点
广告心理学知识点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广告已经成为企业推广产品和服务、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
而要使广告发挥最大的效果,就需要深入了解广告心理学。
广告心理学是研究广告活动与消费者心理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涉及到消费者的感知、注意、记忆、情感、态度和决策等多个方面。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些广告心理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感知与注意感知是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接收和理解过程。
广告需要通过各种元素,如色彩、图像、声音、文字等,来吸引消费者的感知。
例如,鲜艳的色彩和独特的形状往往更容易引起注意。
注意则是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选择性关注。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消费者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广告需要具备足够的吸引力才能在众多信息中脱颖而出。
创造新颖、独特、与消费者需求相关的广告内容,能够有效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比如,一则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呈现产品特点的广告,会让消费者产生好奇和兴趣,从而关注广告内容。
二、记忆与联想记忆在广告中起着关键作用。
消费者对广告的记忆程度直接影响他们对产品或服务的认知和购买意愿。
为了增强消费者的记忆,广告可以采用重复、简洁明了的信息、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等策略。
联想则是通过广告将产品或服务与消费者已有的经验、情感或形象联系起来。
例如,一家汽车广告可能会强调驾驶该汽车所带来的自由和冒险的感觉,让消费者将这种感觉与汽车品牌联系起来。
三、情感与态度情感是影响消费者对广告和产品反应的重要因素。
积极的情感如快乐、满足、信任等能够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而消极的情感如恐惧、焦虑等则可能抑制购买。
广告可以通过引发情感共鸣来打动消费者。
例如,一则展现家庭温暖和亲情的广告,可能会让消费者产生温馨、幸福的情感,从而对广告中的产品产生好感。
态度则是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总体评价和倾向。
广告的目的之一就是塑造和改变消费者的态度。
通过提供有说服力的信息、解决消费者的疑虑、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等方式,可以促使消费者形成积极的态度。
四、决策过程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广告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广告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情感营销情感营销是指利用情感因素来吸引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的一种营销策略。
广告可以通过刺激消费者的情感,引起他们的共鸣和共鸣,从而激发他们购买的欲望。
情感营销的核心是情感诉求,即广告中所传递的情感信息。
例如,有些广告会通过人物的情感表达来引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对产品产生情感上的认同感,进而促使购买行为的产生。
而一些广告则会通过创造情感氛围的方式来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通过情感营销,广告可以更好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提高广告效果。
品牌认知品牌认知是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印象。
在广告中,品牌认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消费者通常更愿意购买他们熟悉的品牌。
因此,广告人员需要通过广告传播来提高品牌认知度,使消费者对品牌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知。
常用的方式包括在广告中强调品牌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广告定位来塑造品牌形象,以及通过广告传播来提高品牌知名度。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品牌认知度,增强品牌形象,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消费者决策过程消费者决策过程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所经历的一系列心理过程。
了解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可以帮助广告人员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从而设计更有效的广告。
消费者决策过程通常包括需要识别、信息搜索、评估、购买和后续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广告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影响消费者的决策。
例如,通过广告中产品的特点和优势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供购买的理由;通过广告中的信息传播来提供消费者购买所需要的信息;通过广告中的情感营销来引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等。
了解消费者决策过程,可以帮助广告人员更好地制定广告策略,提高广告效果。
心理学原理心理学原理是广告心理学的基础,了解心理学原理可以帮助广告人员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行为。
常用的心理学原理包括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情感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帮助我们了解消费者的信息加工过程,即消费者如何理解广告中的信息和形成认知;社会心理学帮助我们了解消费者在群体中的行为和影响,例如消费者如何受到他人的行为和意见的影响;情感心理学帮助我们了解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和行为,例如消费者如何通过情感共鸣来产生购买欲望。
广告心理学的重点
广告心理学复习笔记第一章绪论1,广告心理学得研究对象与任务1)研究对象A广告心理学史探索参加广告传播活动得人在广告活动中得心理现象及其存在得心理现象得一门学科。
B其研究对象使参加广告传播活动得人在广告活动中得心理现象及其存在得心理规律。
广告心理学得具体研究包括广告受众(即消费者)在广告活动中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得规律与各类广告形式、手段得心理效果得测定,以及广告人在广告活动(如创意等)中得心理活动。
它更多得就是强调心理学得原理在广告实践中得应用。
C功能:第一,传递沟通功能,就是连接商品与消费者得一座桥梁。
第二,诱发或满足需要得功能:通过^$种媒体与手段来激发消费者得购买动机,并满足她们得需求,包拒i物质与精神得需要;第三,影响态度功能。
3)研究任务2,广告心理学得诞生与发展3,广告心理学研宪得方法1)观察法2)询问调查法3)投射法4)问卷量表法5)实验法6)内容分析法4,学习广告心理学应该注意得问题学习广告心理学得原则:系统性原则、特定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第二章广告成功得心理基础1,广告受众得注意1)发挥广告心理功效得原则:“AIDMA” (attention引超注意jmcrcst引发兴趣,desire激起欲望.memory强化记忆,action促成行动)2)广告受众得注意及种类A内涵:注意就是一种心理状态,它为心理过程提供一种背景状态。
其就是心理活动对一是对象得指向与集中。
B种类:第一,有意注意,第二,无意注意,第三,有意后注意,3)广告受众注意得功效C广吿受众对广告得注意有以下作用:选择作用、维持作用、调节监督作用。
2.广告引起广告受众注意得方法1)广告信息得特点A受众对广告得注意就是以无意注意为多,无意注意就是一种左向反射,定向反射式由客观环境中得刺激所引起得有机体得一种应答性反应。
因此,广告作为对广告受众得剌激物,其本身得特点会影响广告受众对她得注意。
a新异性b活动变化性C对比性d广告信息得相对强度C信息呈现得方式、信息量与速度2)选择广告得位置3)增加广告得重复率4)符合广告对象得兴趣5)运用幽默增加广告得趣味性6)增加广告得艺术性7)了解广告受众注意得分配如何8)利用悬念吸引注意43,广告成功得心理基础1)广告成功得心理基础A商业广告就是市场营销整体中重要得环节,广告成功指它最终能够促使整体营销计划得完成,并促使其整体市场营销保持在积极得、可持续发展得状态。
广告心理学知识
广告心理学知识广告心理学,就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广告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消费行为和品牌形象的学科。
它旨在通过分析广告的特点、影响和战略等来预测广告效果,指导品牌宣传和市场营销活动,提高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广告心理学知识是营销人员必备的重要知识之一,它不仅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消费者,还指导他们在广告宣传和品牌营销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下面是几个关键的广告心理学知识点:1. 消费心理学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广告设计的核心,因此,了解消费心理学知识对于广告创意和投放至关重要。
消费心理学主要研究消费者的需求、行为、态度和决策过程,以及消费者的个人特征和文化背景等。
在广告中,应该深入挖掘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和兴趣,了解他们的购买习惯和消费决策的原因,从而更好地制定广告营销策略和创意方案。
例如,通过消费心理学,我们可以知道年轻人更容易被新潮的文化元素和时尚的品牌形象吸引,因此,在广告中加入一些新颖的元素会更容易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
2. 品牌心理学品牌是消费者购买和选择的重要因素,了解品牌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品牌形象和品牌忠诚度。
品牌心理学主要研究品牌的认知、形象和感知等,以及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的评价,从而确定品牌建设的方向和策略。
在广告中,企业可以通过品牌心理学知识来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声誉,提高品牌忠诚度和口碑。
例如,通过在广告中突出企业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让消费者更深入地了解品牌,从而增强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
3. 情感营销情感营销是一种以情感为基础的营销策略,主要通过激发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和情感联系,促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情感营销的关键在于创造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让他们与品牌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在广告中,情感营销可以通过讲述故事、表达情感和诉诸情感等手段来实现。
例如,一个关于家庭和情感的广告可能更容易激发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和购买决策,因为它让消费者感受到品牌和自己的共鸣和情感联系。
4. 印象管理印象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广告宣传和营销策略来塑造和维护品牌形象、市场地位和社会形象的一种手段。
广告心理学要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1、注意:指的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和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2、E=1/R:绝对感觉阈限(E)指最小可觉察的剌激量,即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对这种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叫绝对感受性(R)。
感觉阈限越低,感受性越高,感觉能力越强。
3、差别阈限: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别量叫差别感觉阈限,简称为最小可觉差(JND)。
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4、K=△S/S:韦伯定律。
刺激从原有强度上变化至最小可觉差是一个恒定的比例常数,而不是绝对的差数。
这种关系可表达为:△S/S=K。
其中,S是原有刺激值;△S是对S的最小可觉差值;K为比例常数,亦称韦伯分数。
5、联觉:是感觉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表现,是由一种已经产生的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6、晕轮效应:又称月晕效应、光环(圈)效应、印象扩大效应、泛衍效应或成见效应,指对人、对物的知觉活动中,因知觉对象某种行为或品质给知觉者留下深刻鲜明印象而干扰了对其他行为或品质的全面知觉的现象。
7、错觉:错觉是对外界事物的一种歪曲的知觉。
它是我们知觉事物的一种特殊情况。
(错觉≠幻觉)8、想象:想象就是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9、态度:态度是个体稳定持久地、以特定方式对待一定对象(人、事、物或者一定的思想观念)的一种倾向性。
10、ELM模型:态度改变的理论,即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
用来解释态度的形成和态度如何在不同的卷入程度条件下发生变化。
这一理论把态度改变归纳为两个基本路径:中枢路径和边缘路径。
11、USP理论:独特销售点理论。
广告中对商品的性能的介绍不能面面俱到,在进行广告传播时,要善于找出竞争对手的商品所没有的特性,在广告中加以强调,消费者一旦将这种特性与某一商标联系在一起,会使商家在竞争中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
12、境联效应:指的是上下联系、周围情境对知觉的影响。
13、启发式线索:消费者接触广告时,若时间紧迫或由于缺少必要的知识而不能仔细思考广告中的产品信息,或在低卷入条件下无意对大量信息进行系统加工,便会采取一种启发式策略,即不去仔细思考广告中的那些支持性论据,而只是根据广告中的一些线索形成一定的品牌态度,这样的线索被称为启发式线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告心理学知识点汇总精编版第一章绪论1、优秀人才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实验法一般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也叫做自然实验)。
第二章广告策略的心理基础1、19、20~28、29岁,这一年龄段的青年,影响他们的行为的心理因素主要有:这一年龄段的青年,一部分继续进入大学深造,另一部分则步入社会开始参加工作。
他们开始逐步掌握自己的经济命脉。
其中大学生和待业青年虽然在经济上仍然依赖于父母或家庭,但是他们对自己所需物品基本上拥有购买的决定权。
这一年龄段的多数青年,没有家庭负担,闲暇时间充裕,社会交往或网络活动多,他们的身体和智力发展基本成熟,人格和世界观也初步形成并趋于成熟。
他们代表着新一代的社会风貌。
第一,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表现为人们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去得到;越是不允许接触的东西,越想去接触;越是不让知道的东西,越想方设法弄清楚;越是不允许干的事情,越想试一试。
第二,博得异性的好感。
这一阶段的青年处于恋爱、婚姻阶段,在交往过程中,采用赠送对方喜爱的物品、自己外表服饰的装扮来提高自己的气质等方法博得异性的好感。
第三,冒险心理。
青年人冒险心理表现为敢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新观念,对于采取某种行为所导致的不利后果和获得的利益,他们更关心后者。
第四,好胜心理。
争强斗胜是青年人的一大特点。
好胜心有时表现为好虚荣、好攀比,它是人的自尊需要的表现。
青年人一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智力、能力弱于别人。
相反,每个人都企图表现出不亚于别人,甚至强于别人。
在消费方面也是如此。
2、如果把18、19~28、29岁的年轻人称为感情冲突型的人,那么28、29~50岁的就应该成为理性务实型的人。
3、在商品消费方面,高收入者的心理特点包括:按照某一特定社会的普通生活水准来衡量,高收入者的经济状况是经济收入扣除维持一般生活水准的支出外,还有相当的剩余。
由于经济上的富足,他们不仅会选择较高的物质生活方式,而且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他们也会有较高的要求。
在商品消费方面,他们突出的特点包括:(1)逐名心理。
高收入者的逐名心理主要表现在他们对品牌选择过程中。
对这类消费者来说,他们的购买决策比较简单,他们很少去考虑产品的品质,而是以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为依据。
(2)攀比心理。
大多数消费者都是因为实际需要才购买商品或服务的。
但是,对于有些高收入者来说,商品有无实际用途、服务是否必要,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关键是“别人有了,我不能没有”、“别人见过的,我不能没见过”、“我买的东西档次不能比别人差”。
(3)冒险心理。
以较为丰富的经济收入为后盾,高收入者不担心某种物品购买可能导致的经济损失,因而勇于试用新产品。
(4)享乐心理。
经济上的富有容易产生享乐的心理。
4、如果说高收入者以高消费为特征,那么中等收入者则以合理消费为特征。
5、简单的品牌选择最突出的特点,一是选择的思考时间非常短暂;二是选择决定是在购买地点做出的。
6、针对简单的品牌选择策略,除了采用POP广告之外,其他的广告对策包括:(1)给你的商品设计一个显眼、让人爱不释手的包装。
(2)借助于大众媒体,努力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3)选择适当的时机搞一些促销活动。
7、在复杂的品牌选择策略中,消费者经常要考虑或评价的两个重要变量是:各种属性的优劣(或信念评价值)和各种属性的相对重要。
8、优势模式假设消费者在进行品牌偏好选择时,会对品牌的各方面属性加以考虑,并要求这些属性都达到最优。
9、广告如何来塑造品牌的“十全十美”的形象以满足优势模式的消费者呢?这里有相应的三种广告对策:其一是指出广告品牌在各个方面的优势。
其二是透过不同的媒体或不同的广告介绍产品的不同优点。
其三是努力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或努力塑造品牌在竞争市场中的优势地位,使消费者在品牌的信念评价时出现“光环(晕轮)效应”,即先让消费者认为某品牌是优秀的,继而让他们自己作出“优秀品牌的各方面应该是不错的”推出。
10、根据消费者在产品购买过程中的理性参与(或计划完善)程度,购买行为可分为非理性购买行为和理性购买行为。
11、要有效地促进消费者的诱惑性购买行为,下列几方面值得重视。
第一,产品的包装造型一定要设计得美观、有特色,让消费者喜欢;第二,搞好商品在商店柜台的陈列,使商品处于显眼的位置;第三,举办商品的专柜展销或联合展销;第四,加强POP广告宣传,如橱窗展览、柜台招贴等。
12、从众性购买行为的发生一般有两种情况:其一,消费者不是真正需要这种商品,他们自己对所购买的产品事先并没有充分地了解,也没有购买的计划。
他们的购买行动是由于别人的行动引起的。
其二,消费者存在着某种需要,有购买某类商品的意图。
但是在品牌的选择上,他们不是选择经过分析比较后而认为较为合适、较为满意的品牌,而是选择他们所隶属团体的成员经常使用的品牌。
13、针对日用品的广告,应该是以提醒为目的。
14、消费者购买选购品一般是出于日常生活、文化娱乐生活的需要。
也就是说,生活的需要是他们购买的主要原因。
但他们购买这类商品常常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其他需要,特别是在品牌选择上。
因此品牌的象征意义对他们的品牌选择具有较大的影响。
第三章广告策划的心理依据和方法1、界定广告诉求对象的意义1、找到适当的广告诉求点一个好的创意,必须能够抓住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
然而不同消费者群体,他们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均不相同。
广告活动只有先界定好目标对象,并透过对目标对象的消费心理、产品消费动机的了解、研究,才能把握广告应该说些什么,否则,就可能变成无的放矢。
2、正确地运用媒体明确了产品的目标消费者,就能以他们的媒体爱好和媒体接触习惯作为依据来选择媒体和广告发布时机,使媒体充分发挥信息渠道的作用,使广告信息有效地传达给消费者。
3、选择有效的广告表现手段或方式不同的消费者群体由于文化程度、年龄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信息接受能力和接受方式也必然存在一定差异。
广告不能强迫人们接受他们不能接受或不愿意接受的东西。
只有界定好广告的诉求对象,广告创作者才能根据他们的特点,采用有效的广告表现手段。
2、确定广告目标是一个做决策的过程,它不仅需要有现实的依据,还需要理论的依据。
现实的依据来源于市场研究提供的资料,而理论依据则来源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广告心理效应。
3、所谓品牌资产就是消费者关于品牌的知识。
它是有关品牌的所有营销活动给消费者造成的心理事实。
4、品牌资产具有四个特点。
首先,品牌资产是无形的。
因为知识是储存在人脑之中,看不见摸不到的。
其次,品牌资产是以品牌名字为核心。
也就是说,提到品牌资产,一定要涉及具体的品牌名字。
再次,品牌资产会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包括购买行为以及对营销活动的反应。
因为消费者关于品牌的知识,属于“意识”范畴,人的意识当然会左右自己的行动。
最后,品牌资产依附于消费者,而非依附于产品。
品牌知识自然是存在于消费者的记忆之中,不可能依附在没有生命的产品上。
5、品牌命名是品牌资产形成的前提。
6、营销和传播活动是品牌资产形成的保障。
7、消费者的产品经验是品牌资产形成的关键。
8、所谓定位,实质上就是给产品在市场上确定一个位置,使之与其他产品区别开来。
从效果上说,定位是给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确立一个显著的概念,提供一个消费者容易识别并促进他们选择该品牌的最有诱惑力的理由。
9、产品的定位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注意案例分析)(1)分析该品牌产品在众多竞争品牌中是如何被消费者分类和把握的,即消费者将广告商归到哪一类别上。
(2)在这一特定的分类中,分析该产品以什么特点被消费者识别出来。
也就是说产品有什么显著的特点区别于其他商品。
(3)分析消费者所持有的品牌形象,以及“理想点”的分布情形。
(4)从该产品的特性来分析判断它可能参与的分类和定位,以及新的分类与定位的可能性。
(5)分析在消费者理想点中某种定位与竞争对手定位及其强度相比之下,是否足以吸引消费者。
10、商品的功能和用途是商品最重要的属性,是商品生产流通和销售的前提。
11、一般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判断依赖于他们在日常生活和消费活动中积累起来的商品知识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某些信念。
12、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评价,也称主观质量。
13、一种购买行为冒风险可能性的大小主要体现在产品的质量上。
14、广告价格信息的作用:(1)提高广告的可信度;(2)为商品的品质判断提供重要线索;(3)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4)为购买决策提供依据。
15、产品或品牌具有某种被个体用以表述自我概念的意义,这种意义即所谓象征意义。
换一个角度来说,产品的象征意义亦即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第四章广告说服的原理和方法1、广告说服究其实质,就是通过广告活动,让消费者对广告、品牌以及企业产生良好的态度,让消费者产生购买欲和购买行为。
2、理性诉求是指通过将有关品牌或产品的信息呈现给消费者,以期达到说服他们接受产品和品牌的目的的广告诉求方法。
3、比较广告有以下好处:第一,比较广告通常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作出来的,比较的内容是消费者较为兴趣和关心的,因此广告容易引起消费者的重视;第二,那些知名度低、宣传费用不甚充裕或者从未为人所知的新品牌,通过直接与知名度高、财力雄厚的老品牌作比较,如果它的确有过人之处,那么就可以达到迅速打开市场销路的目的;第三,比较广告提供的信息一般比较充分,它有利于导致消费者直接做出品牌选择,而不必再去寻找其他信息。
4、比较广告的不足之处是:第一,比较广告提到其他品牌的产品名称,这就相当于别人做免费宣传,帮助它们提高品牌知名度。
在某些情况下,该广告还会被认为是竞争对手的广告。
第二,一般人都有同情弱者的心理,当两种品牌处于明显相对优劣的地位时,出于同情心,消费者可能选择处于劣势的品牌。
尤其是在产品品质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劣势品牌更可能得到人们的同情。
第三,比较广告往往是以己之优点,较之他人之弱点,而不是对产品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比较,因而会给消费者以偏盖全、不客观、不全面的印象。
这样反而有利于竞争品牌。
5、在广告中充分肯定产品重要属性的优点的同时,也适当地暴露(非反驳双面论证)或否认(反驳性双面论证)产品次要属性上的不足之处,这种手段称为双面论证。
6、所谓情感诉求,是指通过激发消费者的情感,进而达到广告说服的目的的广告诉求方法。
情感诉求的关键是想方设法利用广告要素激发受众的情绪、情感。
7、恐惧诉求常用于保险服务、医药用品广告以及公益广告方面。
第五章广告表现的心理规律1、广告卷入是指消费者的注意指向广告信息,积极地对整则广告做评价。
2、当需要投入较多精力去倾听、去阅读时,人们常常设法回避。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人们在阅读或倾听时,都遵循“认知最省力原则”。
3、广告能否有效地发挥画面的信息传递功能,依赖于广告创作设计者是否掌握人的视知觉规律,并依据视知觉原理进行广告画面的设计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