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学科,它探讨了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本文将介绍社会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群体行为、社会认知、社会影响和人际关系等方面。
一、群体行为群体行为是指在集体环境中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会受到群体动力、社会规范和集体决策等因素的影响。
1. 群体动力:群体动力是指在群体中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量。
它包括群体凝聚力和群体认同感。
群体凝聚力越强,个体越容易受到群体影响。
群体认同感是指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它会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态度。
2. 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指群体中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人们在群体中会受到社会规范的影响,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社会规范分为明示规范和暗示规范,明示规范是明确规定的行为准则,而暗示规范则是通过群体行为和社会期望传递的。
3. 集体决策:集体决策是指群体中成员共同参与的决策过程。
在集体决策中,个体的意见和观点会相互影响,最终形成群体的决策结果。
集体决策可以通过协商、投票和共识等方式进行。
二、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指人们对社会信息的处理和理解过程。
它包括对他人的认知、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偏差等方面。
1. 对他人的认知:人们对他人的认知是指对他人的个性特征、行为和态度等方面的认知。
人们通过观察和交流等方式获取他人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形成对他人的认知。
他人的认知会影响人们对他人的评价和行为。
2. 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
它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意识等方面。
人们通过比较和反思等方式来认识自己,并根据自己的认知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3. 社会认知偏差:社会认知偏差是指人们在处理社会信息时存在的一些心理偏差。
例如,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常常受到第一印象和刻板印象的影响,容易产生认知偏差。
此外,人们也容易对自己的行为和态度进行自我保护性的认知偏差。
三、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指他人对个体行为和态度的影响。
社 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情境中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科学。
它涵盖了众多重要的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具有关键意义。
一、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如何理解和解释他人、自己以及社会情境。
其中,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是常见的现象。
首因效应指的是在最初接触到信息时形成的印象对后续判断产生较大影响;近因效应则是最近获得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起更大作用。
例如,在面试中,最初的表现可能会给面试官留下深刻的首因效应,而结束时的精彩回答可能产生近因效应。
归因理论也是社会认知的重要部分。
我们常常试图解释他人行为的原因,分为内部归因(个人性格、能力等)和外部归因(环境、运气等)。
然而,这种归因往往存在偏差,比如基本归因错误,即我们倾向于高估个人特质对行为的影响,而低估环境因素。
比如看到有人在公共场合大声争吵,我们可能会首先认为是这个人脾气不好,而忽略了可能是当时的环境压力导致。
另外,图式和刻板印象也影响着我们的社会认知。
图式是我们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帮助我们快速处理信息,但也可能导致信息过滤和错误判断。
刻板印象则是对某一群体的过于简化和概括的看法,容易引发偏见和歧视。
二、社会影响从众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影响现象。
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自己的行为或信念,以与群体保持一致。
比如在街头看到一群人都朝着一个方向跑,我们可能也会不自觉地跟着跑。
顺从是在他人直接请求下做出的行为改变。
例如销售人员向你推销产品,通过各种策略促使你购买。
服从则是在权威命令下做出的行为。
著名的米尔格伦实验就揭示了人们在权威面前服从的程度可能超出想象。
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也值得关注。
在他人在场时,有时我们的表现会更好,这是社会促进;有时则会更差,这是社会抑制。
比如在运动会上观众的加油可能让运动员跑得更快,但在考试时旁边有人注视可能会让我们感到紧张而发挥失常。
三、人际关系人际吸引的因素众多,包括相似性、互补性、熟悉度、外貌等。
相似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往往能促进彼此的吸引;而在某些方面的互补,如性格、能力,也可能让关系更加稳固。
社会心理学部分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一)社会思维1.自我(1)自我的含义:即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觉知,包括生理状态, 心理状态, 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①主我及客我:詹姆斯。
②镜我:米德。
③现实自我和志向自我:罗杰斯。
(2)自我的结构:物质自我, 心理自我, 社会自我, 志向自我和反思自我。
其中,社会自我是自我的核心。
(3)自我的功能:保持个体内资的一样性:说明阅历;确定期盼。
(4)自我的形成及发展:①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终到心理自我。
自尊和自信是自我的两个主要成分。
②米德认为有三仿照(玩耍), 嬉戏和博弈三个阶段。
(5)及自我相关的概念:自我图式;自我关联效应;巴纳姆效应;自我增加(主要有六种方式:向下的社会比较,选择性遗忘,有选择地接受反馈,缺陷补偿,自我防卫性归因,自我设障)。
2.归因(1)归因的定义:个体依据有关信息, 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缘由进行推想及推断的过程。
(2)归因的原则:共变原则;解除原则;折扣原则;协变原则(凯利认为,协变原则最全面)。
(3)归因的理论:①海德的朴实心理学:个体行为缘由有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种,归因遵循共变原则和解除原则。
②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论:当人们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及其内在属性相一样时,就是在进行对应推断。
琼斯和戴维斯认为,在进行对应推断时,须要考虑行为的非期望性及非听从性,行为的自由选择性两个条件。
当他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且具有低的社会合意性时,人们最可能做出这样的结论。
③Kelley的三维理论:行为者, 客观刺激物和行为者所处情境或关系,是人们归因的三种形式。
在具体归因时,须要考虑三方面的信息:区分性信息, 一样性信息, 一贯性信息。
(4)归因偏差:基本归因错误;自利偏差,又称自我服务偏差,印象管理理论可以对其说明;自我贬损;习得性无助,塞利格曼。
今日这两部分内容只是对社会思维先做一个也许的了解,后续还有更多的理论和知识点要涉及,建议考生把这部分内容列一个表格,做一个简单系统的梳理,会简单记忆得多。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考点整理
A/T- ziizi 第一早一、研究方法概念(1)观察法:是指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研究者直接地、系统地观察研究对象在日常环境下发生的自然行为,记录客观发生的事实和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了解他们心理活动的方法。
(2)相关研究法:基于描述的科学方法,它能够描述事物之间共同变化的关系。
(——心理学研究的第二个层次)(3)实验法: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变量,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一一探寻因果关系)因变量量程受限出现了天花板或地板效应会导致零结果错误,从而导致实验不符合假设。
即使在因变量恒定的条件下,如果因变量的测量范围受到限制,使测量结果只能“停留”量表的最顶端或最底端,则零结果也会发生。
我们分别称之为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
(零结果:指自变量的操作没有引起因变量的变化,因而因变量的变动为零。
)(4)调查法:根据被调查对象对事先拟定问题的回答来收集和整理资料,通过统计和分析来了解人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特征。
随机取样中造成偏差的潜在因素:a.不具有代表性的样本b.问题的顺序c.答案的选项d.问题的措辞二、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问题(1)实验者效应: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实验者的期望。
要求特征:在心理学实验中,被试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他们总是以某种动机、态度来对待实验的,因而实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被试对实验的态度。
那么很有可能,被试会自发地对实验者的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想,然后再以一种自以为能满足这一假想的实验目的的方式进行反应。
(例如:安慰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霍桑效应: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
)(2)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大部分不合乎伦理的行为是由于研究者所承受的压力,使他在伦理上投机取巧。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背诵版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背诵版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它探讨了人们如何感知、理解和影响他人,以及社会环境如何塑造我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
一、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自己以及社会关系的认知过程。
这包括对他人性格、意图、动机的判断,以及对社会情境的理解。
1、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在社会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
人们往往会根据最初的短暂接触形成对他人的初步看法,这种看法可能会影响后续的交往和判断,并且往往很难改变。
2、归因理论归因是指个体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原因的过程。
归因可以分为内部归因(将行为归因于个人特质、能力等内部因素)和外部归因(将行为归因于环境、运气等外部因素)。
3、认知偏差常见的认知偏差有:(1)刻板印象:对某个群体的一般性、概括性的看法,可能导致对个体的不准确判断。
(2)晕轮效应:如果一个人的某一方面被认为是好的,那么其他方面也可能被赋予积极的评价;反之亦然。
(3)近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对认知的影响较大。
二、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指他人或社会环境对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1、从众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自己的观念或行为,以与多数人保持一致。
从众可能是由于信息性影响(为了获取准确信息而从众)或规范性影响(为了获得他人认可或避免惩罚而从众)。
2、服从服从是指在权威的命令下,个体做出原本不愿意做的行为。
米尔格拉姆的电击实验揭示了在特定情境下,人们服从权威的程度可能超出想象。
3、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社会促进指个体在他人在场时表现更好;社会抑制则指个体在他人在场时表现更差。
三、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联系。
1、人际吸引人际吸引的因素包括相似性、互补性、外貌吸引力、邻近性等。
2、爱情爱情有多种类型,如激情之爱、伴侣之爱等。
爱情的发展通常会经历不同的阶段。
3、人际沟通有效的人际沟通包括清晰的表达、积极的倾听和正确的理解对方的意思。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群体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科学,涉及到人们社会行为和心理过程的方方面面。
在人类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和思维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社会心理学旨在揭示这些影响机制。
本文将围绕社会认知、社会影响、团队合作和决策行为等几个重要的知识点总结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
一、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环境中的信息进行感知、加工和理解的过程。
其中,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对他人和社会情境的感知和解释,包括人们对他人的评价、印象形成和判断。
社会知觉的一项重要概念是初印象,即人们在短暂接触之后对他人形成的第一印象。
此外,社会知觉还包括归因理论,即个体对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断的过程。
人们的归因方式会影响他们对他人的评价和交往方式。
二、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指他人对个体的态度、行为和价值观念的影响。
其中,社会认同是指个体与某个群体或社会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社会认同对于个体的自我概念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另外,社会规范也是社会影响的一种表现,指的是社会对个体行为的预期和规定。
人们在社会互动中会受到社会规范的引导,并依据社会规范来评价他人和自己的行为。
三、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涉及到人们在群体中的协作和合作。
团队合作的成功与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领导风格、合作动机、沟通和决策等。
有效的团队合作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互信、共享目标和有效的沟通与协调。
四、决策行为决策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个体或群体在面对各种选择时的决策过程和影响因素。
决策行为涉及到风险决策、决策制定和决策执行等方面。
人们在决策中会受到认知偏差、风险偏好以及社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影响个体对决策问题的看法和选择。
总之,社会心理学涉及到人们在社会情境下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从多个层面探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了解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的行为和思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际互动、社会行为和群体动态的心理学分支。
它探讨了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个体行为如何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知识点:1.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指人们如何感知、记忆、解释和推断关于自己、他人和社会情境的信息。
●社会认知包括注意力、记忆、印象形成、归因(对事件的解释)、判断和决策等过程。
2.社会认知偏差:●社会认知偏差是人们在对待社会信息时的系统性倾向,如选择性注意、确认偏误(只关注符合已有信仰的信息)等。
3.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看法,包括自尊、自我认同和自我效能感。
●社会心理学关注了自我概念如何受到社会比较和他人评价的影响。
4.社会认同:●社会认同是指个体与某个社会群体或文化的归属感。
●社会认同可基于性别、种族、宗教、国籍等因素,影响着行为和态度。
5.社会影响:●社会影响研究了他人对个体行为和态度的影响,包括从同伴、权威人物和社会群体等的影响。
●社会影响因素包括规范(社会行为的规则)和规范性(社会期望)。
6.群体动力:●群体动力是研究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关系的领域,包括领导、合作、竞争、归属感和集体决策等。
●社会心理学探讨了群体内部动力如何影响行为和决策。
7.冲突和合作:●社会心理学研究了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冲突和合作现象,包括竞争、冲突解决、合作和谈判等。
●这些研究有助于理解社会争端的根本原因和解决方法。
8.态度和行为:●社会心理学探讨了态度(对事物的评价)如何影响行为,以及行为如何改变态度。
●研究包括行为一致性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等。
9.群体思维:●群体思维是指个体在群体中的思考和行为,通常包括决策、判断、信仰等方面的群体动态。
●社会心理学研究了群体思维的心理机制和影响。
10.社会变革:●社会心理学也关注社会变革和社会问题,如文化变迁、社会正义、偏见和歧视等。
●研究有助于理解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
这些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它们帮助我们理解人际关系、社会行为和社会动态,以及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考点整理
第一章一、研究方法概念(1)观察法:是指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研究者直接地、系统地观察研究对象在日常环境下发生的自然行为,记录客观发生的事实和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了解他们心理活动的方法。
(2)相关研究法:基于描述的科学方法,它能够描述事物之间共同变化的关系。
(——心理学研究的第二个层次)(3)实验法: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变量,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探寻因果关系)因变量量程受限出现了天花板或地板效应会导致零结果错误,从而导致实验不符合假设。
即使在因变量恒定的条件下,如果因变量的测量范围受到限制,使测量结果只能“停留”量表的最顶端或最底端,则零结果也会发生。
我们分别称之为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
(零结果:指自变量的操作没有引起因变量的变化,因而因变量的变动为零。
)(4)调查法:根据被调查对象对事先拟定问题的回答来收集和整理资料,通过统计和分析来了解人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特征。
随机取样中造成偏差的潜在因素:a. 不具有代表性的样本b. 问题的顺序c. 答案的选项d. 问题的措辞二、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问题(1)实验者效应: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实验者的期望。
要求特征:在心理学实验中,被试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他们总是以某种动机、态度来对待实验的,因而实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被试对实验的态度。
那么很有可能,被试会自发地对实验者的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想,然后再以一种自以为能满足这一假想的实验目的的方式进行反应。
(例如:安慰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霍桑效应: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
)(2)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大部分不合乎伦理的行为是由于研究者所承受的压力,使他在伦理上投机取巧。
研究者面临的压力包括:建立职业生涯、出版论文、取得声望、获得荣耀、保住工作、顺利毕业等等伦理行为源自于研究者在接受专业训练过程中对伦理原则的内化而产生的敏感度。
社会心理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社会心理学主要知识点总结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思维和情感等方面的学科。
它关注人们是如何被社会环境塑造和影响的,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
本文将对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包括对外貌、能力、性格等方面的看法。
自我概念的形成主要受到社会比较和他人评价的影响。
例如,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们通常会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从而评价自己的优劣。
此外,自我认同也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的认同程度。
二、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研究了个体在面对冲突和不一致的认知时的心理反应。
认知失调会给人们带来不适感,个体通常会尝试通过调节认知或改变行为来减轻这种不适感。
例如,当个体在行为上做出了与自己价值观不一致的选择时,会出现认知失调。
个体可以通过改变态度或寻找认知一致的情境来消除认知失调。
三、群体决策群体决策是指多个个体一起参与决策的过程。
群体决策的结果受到集体智慧和群体思维的影响。
集体智慧指的是群体在某些问题上的决策表现往往优于个体。
然而,群体思维也可能导致群体成员过度一致和忽视非主流观点。
因此,在群体决策中,正确地管理和引导群体思维至关重要。
四、归因理论归因理论研究人们在解释他人和自己的行为时所使用的归因方式。
归因方式可以分为内在归因和外在归因。
内在归因是指将他人或自己的行为归因于个体固有的性格特质和能力等因素,而外在归因则将行为归因于外部环境和情境因素。
归因理论对于理解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解释和评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五、社会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是指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力。
其中,社会规范是社会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社会中被认为正确和适宜的行为。
社会规范可以通过社会压力和信息传递来影响个体行为。
此外,社会影响力还包括社会认同、社会依赖和社会比较等方面。
六、群体互动群体互动是群体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和交流的过程。
心理咨询师社 会心理学知识点
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一、协议关键信息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范围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理论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核心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社会认知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社会态度构成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转变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人际关系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社会影响表现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范围11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111 它侧重于研究个体如何在社会环境中形成、维持和改变自己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以及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如何受到社会文化、社会规范、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112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态度、人际关系、社会影响、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群体心理等多个方面。
三、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12 精神分析理论121 强调潜意识和本能对个体行为和心理的影响,认为个体的行为和心理是由内在的冲突和欲望所驱动。
122 例如,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的平衡和冲突决定了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13 行为主义理论131 主张通过观察和分析个体的外部行为来研究心理现象,认为行为是对环境刺激的反应。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群体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科学领域。
它涵盖的内容丰富多样,既包括了个体心理过程的研究,也包括了人际交往、集体行为等群体层面的研究。
本文将对社会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介绍。
一、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心理学家里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它解释了人们在面临认知冲突时的心理不适。
认知失调发生在一个人的信念、态度或行为之间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下。
当人们感受到认知失调时,他们会感到不舒服并且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来消除这种不适感。
二、权威性在社会心理学中,权威性是指一个人或一个群体被视为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声音。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揭示了人们对权威的极度服从。
在这些实验中,被试者会服从指令给“学习者”电击,即使他们知道这可能对“学习者”的健康造成伤害。
这个实验引发了人们对于个体在集体行为中服从的讨论。
三、团队动力团队动力是指个体在参与团队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力量和动机。
当个体感知到归属感、认同感和目标一致性时,他们更有可能发挥出积极的团队动力。
团队动力对于团队的效能和成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了解如何激发和维持团队动力是组织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四、群体决策群体决策是指在群体中共同决策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家欧文·詹斯(Irving Janis)提出的群体决策的一大问题是“集体主义错误”,即群体的决策往往比个体更容易出现错误。
这是因为在群体中,个体可能会受到互相影响、压力和集体思维的影响,而导致决策的偏差和错误。
五、合作与竞争合作与竞争是个体和群体之间互动的两种基本方式。
合作是指个体或群体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共同努力。
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为了争夺资源或优势而展开的冲突。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合作和竞争对于个体和群体间的关系和成就有着显著影响。
适当的合作可以促进团队凝聚力和效能,而适度的竞争可以激发个体的动力和创造力。
社会心理学知识要点
社会心理学知识要点1.社会认知:社会心理学探究了人们如何理解和解释社会世界。
社会认知过程包括注意力、知觉、记忆和推断等。
人们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评估他们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价值。
2.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和评估。
自我概念的形成是通过与他人交往和比较中获得的。
自我概念对个体的态度、意图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3.非语言沟通:人们不仅通过语言进行交流,还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目光接触等非语言方式进行沟通。
非语言沟通可以传达情绪、意图和关系等。
4.社会影响:社会心理学研究了他人对个体的影响。
包括社会规范、社会压力和社会影响力等。
人们通过对他人的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适应社会规范。
5.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中与他人的交互。
社会心理学研究了人际关系中的友谊、亲密关系、群体性行为等。
人们的社会支持网络对他们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6.担当责任:社会心理学研究了人们的担当责任的心理过程。
担当责任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和决策承担起责任。
担当责任感可以促使人们采取行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8.偏见和歧视:社会心理学研究了人们对特定群体的偏见和歧视。
偏见是基于一些群体特征或负面经验的负向评价。
歧视是根据一些群体特征对其进行不公平对待。
9.领导和权威:社会心理学探究了领导和权威对人们的影响。
领导和权威可以影响群体中的行为和决策,并塑造群体文化和价值观。
10.团队合作:社会心理学研究了人们在团队中的行为和决策。
团队合作需要个体间的合作和协调,涉及到领导、沟通、冲突解决和团队效能等因素。
以上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些知识要点,社会心理学研究了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并揭示了个体如何与他人互动和适应社会。
这门学科对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互动有着重要的贡献。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大全1.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世界的知觉、思维和记忆。
它包括对他人的感知和评价、社会情境的解释和社会信息的处理。
社会认知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社会知觉,指个体对他人的观察和理解。
2.社会认知偏差:社会认知偏差是个体对社会现象的错误认知或判断。
常见的社会认知偏差有:信息加工偏差、归因错误、社会比较、自我感知和偏见等。
3.互惠原则:互惠原则是指个体在社交互动中期望得到回报,或愿意回报他人的行为。
它是社会交往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社会共存的基础。
4.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指群体对行为的期望和要求。
社会规范分为明示规范(如法律)和非明示规范(如道德)。
个体在社交互动中需要遵守社会规范,否则可能面临社会制裁。
5.集体行为:集体行为是指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模式。
集体行为可能受到群体动力、社会影响和传染效应等因素的影响。
集体行为还涉及社会作用、分工合作和协调等方面的问题。
6.偏见和歧视:偏见和歧视是个体对特定群体或个人的负面评价和行为。
偏见和歧视有时源自个体的认知偏差和社会化经验,也可能受到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7.群体效应:群体效应是指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和思维模式。
常见的群体效应有启蒙效应、集体行为效应、议论效应和归属感等。
群体效应能够影响个体的决策和行为。
8.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指他人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社会影响可以通过信息传递、社会规范和社会比较等方式发生。
社会影响还可以分为顺应、取信和抵制等不同形式。
10.群体决策:群体决策是指群体在进行决策时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群体决策可能受到信息加工偏差、社会影响和群体动力的影响,导致决策结果的偏差。
以上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社会心理学对于理解群体行为和个体行为的交互关系、揭示社会心理现象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社会心理学主要知识点归纳
社会心理学主要知识点归纳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行为、思维和情感的学科。
它关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人们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模式。
社会心理学对于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本文将对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包括:社会认知、社会影响、群体行为和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一、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环境中的他人、事件和情境进行认知和理解的过程。
它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知识点:1.1 社会知觉社会知觉指的是个体对他人的观察和理解。
个体在社交互动中通过观察他人的外貌、表情和行为来获取信息,并对他人的特征和意图进行推断。
社会知觉的准确性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1.2 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评价和理解。
它是基于与他人的对比和社会身份的建构。
个体的自我概念会对其行为、价值观和情绪产生影响,并在社会互动中发挥作用。
1.3 社会比较社会比较是个体通过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来评价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社会比较对个体的自尊心、满足感和幸福感有着重要影响。
它可以通过与他人的相似性或差异性进行比较来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
二、社会影响社会影响是指他人对个体的观点、行为和情感的影响力。
它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知识点:2.1 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一种行为准则,规定了在特定社会环境中应该如何行事。
社会规范可以分为明确的规定和隐含的行为期望,对个体的行为产生约束和引导作用。
个体在社会互动中遵守规范可以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支持。
2.2 社会压力社会压力是个体在社会中面临的压力和负担。
它可以来源于他人的期望、评价和批评,也可以来自于个体对自己的期望和评价。
社会压力对个体的行为、情绪和认知产生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个体的态度和价值观。
2.3 权威与顺从权威与顺从是指个体对权威人士或社会权力的认可和服从。
个体在社会互动中会受到权威的影响,并倾向于按照权威的指导和要求来行事。
社会心理学(选修课)重点
社会心理学(选修课)重点一、绪论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1.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一门学科。
(识记)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1.观察法(应用)2.调查法(应用)3.档案研究法4.实验法要点:观察法(领会)1.自然观察: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其特点是对所观察的行为尽可能少地干预。
2.参与观察: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这种观察叫参与观察。
即观察者作为被观察者群体的一员进行的观察。
要点:调查法(应用)(2)分类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前者是标准化访谈,即按统一要求,依照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进行的正式访谈;后者的访谈提纲是一个粗线条式的,访谈者可视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与调整。
结构访谈的优点是结果易于统计分析但灵活性较差。
(1)特点标准化程度较高,整个过程严格按一定原则进行从而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避免主观性及盲目性;收效快,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信息。
知识点: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1.社会学习论2.社会交换论3.精神分析论要点:社会学习论(领会)试图用行为主义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学说叫社会学习论。
行为主义主要的理论假设是,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
要点:社会交换论(识记)主张从经济学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
重点强调,“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
精神分析论(识记)奥地利著名学者弗洛伊德在治疗神经症及精神病的临床实践中创立的一种学说,后来发展为一种强调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有决定作用的理论,亦称深层心理学。
要点:紧张与冲突(领会)心理生活空间中,一个区域处于与周围区域相对平衡的状态称作紧张;冲突是“近乎相等的强场力的对立状态”。
如果内外刺激使某一区域平衡状态被打破,个体为恢复平衡,在心理生活空间寻求满足需要的目标,释放能量,驱动行为达到目标。
如目标能满足需要是正诱发力,使个体趋向目标;反之则为负诱发力,使个体回避目标。
社 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它试图解释人们如何思考、感受和相互影响,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塑造我们的社会生活。
以下是一些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归因理论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解释和推断。
归因理论认为,我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倾向于归因于内在特质(如性格、能力)或外在情境(如环境、压力)。
例如,如果一个人在考试中表现不佳,我们可能会将其归因于他不够努力(内在特质),或者是考试难度太大(外在情境)。
基本归因错误是指我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过度倾向于归因于内在特质,而低估了外在情境的影响。
比如,看到有人在公共场合摔倒,我们可能会认为他笨手笨脚,而忽略了地面湿滑的因素。
而自利归因偏差则是指我们在解释自己的成功时倾向于归因于内在特质,而将失败归因于外在情境。
比如,考试取得好成绩会觉得是自己聪明努力,成绩差就怪题目太难。
二、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指人们如何理解和解释社会世界中的信息。
首因效应指的是我们在与他人初次交往时,最先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较大。
比如,第一次见面时对方表现得很有礼貌,我们就可能认为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近因效应则是指最近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
比如,长期相处的朋友最近做了一件让你不满的事,你可能会暂时对他产生不好的看法。
刻板印象是对某一群体的概括性、固定的看法。
虽然有时刻板印象能帮助我们快速了解他人,但也容易导致偏见和歧视。
三、态度与态度改变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评价和倾向。
态度包括认知成分(对事物的看法)、情感成分(对事物的感受)和行为成分(对事物的反应倾向)。
态度改变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信息传播,如果新的信息具有说服力并且来源可靠,可能会改变我们的态度。
另外,角色扮演也能改变态度,当我们扮演某个角色时,可能会对相关问题产生新的看法。
四、从众与服从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以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
比如在一个小组讨论中,大多数人都认为某个方案好,即使你最初有不同意见,可能也会选择从众。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一、概述二、社会化与自我三、社会知觉与归因四、社会动机与社会情绪五、态度六、沟通与人际关系七、社会影响八、爱情、婚姻与家庭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Myers, 2002)主要研究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何受到真实的或想象的人、群体或社会的影响的一门科学。
(G. W. Allport, 1954)个人他人社会群体第一节概述一研究对象和范围二发展简史三研究方法四主要理论流派本节共计9个问题(重点7个):1.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
一般认为,这两本书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2.“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起源于两个母体的不同视角:心理学和社会学。
3.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4.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社会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B=f(P, E)(勒温)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5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分为四个层面:个体层面、人际层面、群体层面和社会层面。
6社会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可分为哲学思辨(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经验描述(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与实证分析(20世纪20年代至今)三个阶段,即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和确立期。
7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价值中立原则、系统性原则和伦理原则。
8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自然观察、参与观察)、调查法(访谈、问卷法)和档案法(调查报告、个案资料、事件记录、统计资料、出版物及历史文献等)。
9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包括:社会学习论、社会交换论、符号互动论和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理论:经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个人(individual)心理学(阿德勒)、分析心理学(荣格)、“文化因素论”(霍妮等)、自我(ego)心理学(埃里克森)、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ship)学派(沙利文)、自体(self)心理学(Kohut,1972)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一、社会化二、社会角色及其理论三、自我、身份与自尊本节共计19个问题(重点15个):1.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建议收藏)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社会心理学参考书周晓虹:《社会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侯玉波:《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社会心理学—第四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8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壹心理网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社会心理学的界定(一)国外代表性观点1.格尔登·奥尔波特(G·Allport,1968):是旨在理解或解释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实际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的影响。
2.肖和康斯坦佐(Shaw&Constanzo,1982):是关于作为社会刺激之反应的个人行为的科学研究。
3.埃尔伍德(Ellwood,1925)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它所关心的是人类群体行为的心理学解释。
4.尹恩·罗伯逊(198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人类行为主要取决于人们所属的群体和群体间的互动及影响(二)我国代表性观点1.吴江霖: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科学。
2.沙莲香: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并相互影响的主体反应,而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的基本过程及其变化发展的条件和规律的具体科学。
3.孙晔: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科学。
4.周晓虹:研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包括内隐与外显两个方面)。
界定社会心理学需考虑:1.行为的界定狭义:外显行为广义:既包括内在心理也包括外显行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人对社会刺激的全部反应2.反应的主体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群体个体心理:强调对外界情境的反应以及在生平情境中的历史积淀;群体心理:强调群际空间里人与人的相互作用;民族心理:强调文化背景和时间纬度。
美国人与中国人的区别;本尼迪克特:《菊与刀》3.个人或群体的反应受到各种社会、文化、人格及生物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二、研究领域(一)个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个人的知觉与自我意识、社会动机、社会认知、社会态度、人格发展、应激与情绪问题(二)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人际关系、人际沟通、从众和模仿等(三)群体心理群体对群体成员行为的影响、群体领导人的行为、群体行为、民族心理、性别差异心理等(四)应用社会心理学三、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学科介于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间的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
社会心理学的关键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的关键知识点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它帮助我们理解个体是如何被社会因素和群体行为所影响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社会心理学的一些关键知识点,包括认知失调理论、亲社会行为、群体决策和归因理论。
1. 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该理论认为当人们遇到冲突或矛盾的认知时,会产生一种不舒服的心理状态,从而导致一种强烈的动机去解决这种认知上的冲突。
例如,一个人可能同时拥有两种相互矛盾的信念,这会引起认知失调。
为了减轻这种不舒服的心理状态,人们可能会采取一些行动来调整他们的认知,从而使其与行为和价值观相一致。
2. 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为了帮助他人而采取的积极行动。
社会心理学研究了什么因素会促使一个人对别人提供帮助。
根据亲社会行为理论,人们对他人的帮助是基于他们对待对方的态度、社会规范和自我利益的权衡。
情感因素也会影响亲社会行为的表现,例如同情心和共情能力。
3. 群体决策群体决策是指由多个人共同参与的决策过程。
社会心理学关注群体决策的效果和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群体的决策可以比单个个体做出的决策更加准确和有效。
然而,群体决策也可能受到一些问题的影响,如群体中的群体思维和归属感。
4. 归因理论归因理论研究人们如何解释他人和自己的行为。
根据此理论,人们倾向于通过内在因素或外部因素来解释行为。
内在归因是指将行为归因于个体的特质、倾向或能力,而外在归因是将行为归因于外部情境或环境因素。
归因过程会影响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评价和对自我行为的解释。
总结:社会心理学的关键知识点涵盖了认知失调理论、亲社会行为、群体决策和归因理论等。
这些概念帮助我们理解个体如何被社会因素和群体行为所影响,以及人们在社会互动中表现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深入了解这些关键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动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1、社会心理学作为独立的学科诞生至今才有百年的历史。
2、J.H.戈尔茨坦认为:对于社会心理学,“我们的暂时定义是,一个人的行为怎
样影响其他人行为的研究”。
J.L.弗里德曼等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社会行为的系统研究。
它探讨我们怎样感知其他人和各种社会情境。
A.J洛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某种文化结构的范围内的其他人的行为或集团的行为所影响的个体的行为。
D.O德尔斯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行为的系统研究。
3、安德烈耶娃在她的《社会心理学》中指出方法论不等同于具体研究方法。
她
认为方法论这个术语表示科学观点和方法的三种不同水平。
、
<1>第一级水平是一般哲学观点,成为一般方法论。
<2>第二级水平是专门学科的一般理论观点。
<3>第三级水平是适合于一般哲学观点和专门学科一般理论观点的具体研究
方法。
4、自然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是介于观察法和实验法之间的一种方法,所以人们
把它列入观察法。
既有良好的内在效度,又有较高的外在效度。
5、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爱德华.罗斯分别从不
同的科学角度写出了第一本社会心理学的同名教科书,其象征意义在于社会心理学由此从促使其诞生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诞生出来,并走向独立。
6、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
恋父情结:厄勒克特拉情节。
7、社会认知理论来源于心理学理论中的格式塔学派和温勒的场论。
8、心理学家赫斯与托尼:儿童的国家意识以三个连续阶段逐渐发展。
<1>国家象征期。
<2>抽象国家观念期<3>国家组织系统期。
9、环境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10、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和人类学家林顿较早的把“角色”这个概念引入了社会
心理学的研究,角色理论也就成了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11、男女两性的智商在统计学上并无明显的差别。
12、詹姆斯将自我意识分为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13、态度兼具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中成分。
14、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概念被等同于人际知觉,指关于他人或自我所具有的各
种属性或特征的整体反映,其结果即形成关于他人或自我的印象。
15、凯利的理论通常被称作是三度理论。
他指出人们在试图解释某人的行为时可
能用到三种形式;归因于行为者;归因于客观刺激物(行为者对之做出反应的事件或他人);归因于行为者所处的情景或关系。
16、加量总表:利克特在1932年创制。
17、寂寞;指当人们社会关系欠缺某种重要特征时所体验到的主观不适。
这种关
系可能是数量上的也可能是质量上的。
18、得失原则:阿伦森发现人际吸引的增减规律。
人们对于一直否定自己最终肯
定自己的交往对象喜欢程度最高。
明显高于一直肯定自己交往对象。
反之亦然。
19 熟悉性:仅仅只是经常看到某人就能增强我们对他的喜欢,这就是曝光效应。
20六度间隔理论:米尔格拉姆提出六度间隔理论又称为小世界现象,即在这个社会中,任何两个人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最多需要通过六个人。
21、文化障碍:美国老师——中国学生
22、社会促进:是指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促进其活动完成,提高其活
动效率的现象,也称社会助长。
23、社会惰化:又称为社会懈怠和社会逍遥,是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时,个人
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24、从众的经典研究;<1>谢里夫:利用诱动错觉研究个体反应如何受到其他人反
应影响的。
<2>阿希的线段判断实验。
25、登门槛技术:指先向对方提出一个小要求,在向对方提出一个大要求。
那么,
对方接受大要求的可能会增加,又称为得寸进尺效应。
26、反暗示:一种叫做有意的反暗示,即故意说反话以达到正面效果。
另外一种
叫做无意的反暗示,及有意进行正面说明,却无意引起了相反的结果。
27、冒险性转移:群体倾向于获利但成功率小的行。
原来倾向于谨慎行事的个体
集合成群体后,倾向于冒险的现象便称为“冒险性转移”。
28、标签理论:从社会和他人对越轨者的反应这一角度进行解释。
29、置换:某人由于另外一个人的阻碍而遭到挫折和烦恼,会通过另外的方法满
足自己的要求,其中之一的便是置换对象。
侵犯那些与制造挫折者相似的人。
30、皮亚杰把人得认知发展水平划分为四个阶段即:
<1> 感知运动阶段<2> 具体操作阶段<3> 前操作阶段<4> 形式操作阶段简答题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遵循的三条原则
<1>必须让被试自愿参加实验研究,被试者应当知道他们在研究中做什么。
<2> 研究必须是风险最小,即研究的设计没有必要让被试者冒险。
<3> 研究者要进行利益——风险分析。
即在研究中让被试着承担的风险通过研
究要与获得利益平衡。
这里的平衡是对被试这而言的。
也可以是对社会而言的。
2、怎样消除偏见
消除刻板印象:偏见和一般的态度一样,也具有认知,情感、意向三种成分。
而偏见的认知成分往往是一种社会刻板。
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平等的接触和个人间的接触就是为深入全面的了解双方的独特性。
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竞争可以使互不相识的群体引起敌意和偏见。
共同命运与合作性的奖励是消除群体间敌意情绪和偏见的重要途径。
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
3、人际关系的特征:
个体性:人际关系的本质表现在具体个人的互动过程中,在人际关系中角色因素退居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
这就是人际关系的个体性特点。
直接性,可感性: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直接的甚至是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
它反映出他人满足其需要的心理状态,每个人都可以切实地感受到它的存在。
一般来说,没有直接的接触就不会产生人际人际关系。
只为人们要建立起某种人际关系,也就一定会为人们所体验到。
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
人际间的感情倾向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使人们相互吸引或接近的情感因素,即归属情感。
一类是使人们相互排斥和反对的情感,即分离的感情。
4、人际沟通等作用:
协调作用:1、协调情感:即人际沟通可以使沟他通者心理上得到某些满足。
2\ 协调动作: 即人际沟通的信息中自动调节自己的行为。
形成和发展社会心理学的作用:没有人际的信息交流,就没有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保健作用:保持实现沟通行为所必需的条件是保证个人心理健康的成长必需的,这就是沟通的保健作用。
5、从众的影响因素
一、群体因素
群体一致性:个体在面对一致性的群体时所面临的从众压力是非常大的。
当群体中意见并不是完全一致时,从众的数量会明显下降。
群体规模:在一定范围内,人们的从众性随群体规模增大而增大;群体规模越大,引起的从众率也就越高。
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总吸引力水平。
群体的凝聚力越高,个体对群体的依附性和依赖心理越强。
越容易对自己所属的
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
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越高越有权威性就越不容易屈服群体的压力。
二、情境因素
刺激物的性质:
时间因素
三、个体因素
性别和年龄
人性特征
知识经验
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
6、归因偏差
1、过高估计内在因素,低估情境因素(基本归因错误)
人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环境作为背景因素容易忽略。
2、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分歧
成功:观察者→外因行为者→内因
失败:观察者→内因行为者→外因
行为者和观察者的着眼点不同行动者和观察者的信息来源不同。
3忽视一致性信息
一致性、一贯性、区别性三种信息中,人们往往忽视一致性信息。
即只注意行为者的行为,却不关注行为者周边的人。
4、自我防御性归因
指人们一般对良好的行为或成功归因于自身,而将不良的行为或失败归因于外部情境或人
5、群体归因误差和利组归因偏向
对于所属群体的成功,群体成员倾向于从群体内找原因(如,群体成员有合作精神等),而对于群体的失败,群体成员倾向于从群体外找原因(如,领导不支持)。
对于其他群体则刚好相反,他们的成功归因于外部原因(如,运气好、领导支持),而他们的失败则归于内部原因(如,不团结等)。
论述题: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学习社会心理学的作用。
1、社会化:社会化诱导社会成员去做那些要使社会正常延续就必须做的事。
环
境在社会化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2社会角色:角色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决定,而非自定。
3、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4、社会认知:在认知过程中,个体的某些偏见时时认知上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