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单元质量评估测试卷(8)及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 全方位外交新思路的影响B. 对苏联外交政策的调整C. 与美日关系正常化的推动D. 美国对华经济封锁政策破产【答案】B【解析】1965年与1957年相比,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大幅度增加。
这是中苏关系恶化,中国调整了以苏联为主要贸易对象的外交政策的结果,故B项符合题意;实现与西方国家关系正常化是在1972年中美关系缓和后,推行全方位外交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打破了欧美国家对华经济封锁,A、C、D三项均与题干时间不符。
故选B。
2.学者沈志华指出:及至(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调整外交战略,使国际“冷战”格局出现了继中苏签订同盟条约后的第二次转型。
该时期“调整外交战略”的表现有()A. 提出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B. 中日建交C. 倡导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D. 中美建交【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时期的调整外交战略的表现是中日建立外交关系,B项正确。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故A项的“提出”说法错误,排除A。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
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与材料时间“(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不符,排除D项。
故选B。
3.20世纪八十年代初,邓小平指出:“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
”这里的“某些问题”是指()A. 国家统一B. 所有制问题C. 民族关系D. 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答案】A【解析】本题需抓住关键信息“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联系80年代邓小平理论的发展的史实,可知这里的和平共处指的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和平共处,即一国两制。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7小题,每题3分,共计51分)1.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
例如: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
问其故,老妪曰: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
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 新法引起了人民大众的普遍不满B. 免役法以牺牲百姓利益为代价C. 话本作为文学作品史料价值不大D. 变法中存在着一定的扰民现象【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老妪的话“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可以看出,变法中存在着一定的扰民现象,故D正确。
材料中只提到了一个老妪,不能说明“人民大众的普遍不满”,排除A。
根据所学知识,免役法强调地主和百姓都要交免役钱,其初衷是对百姓有益的,故B说法错误。
宋人话本虽是文学作品,但也是当代人写当代事,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排除C。
2.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兴建学校,讲求三代(夏、商、周)教育选举之法。
同时,置经义局,主持修撰《三经新义》颁行于学校,作为科举经义的标准和学校的教材。
王安石的这些做法旨在()A. 确立八股取士的科举选拔标准B. 为变法提供人才支撑C. 营造经世致用的社会文化氛围D. 瓦解守旧势力的阵营【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王安石在宋神宗支持下兴建学校,讲求三代(夏、商、周)教育选举之法”“同时,置经义局,主持修撰《三经新义》颁行于学校,作为科举经义的标准和学校的教材”等,可知王安石的这些做法旨在为变法提供人才支撑,故B项正确。
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
C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材料未体现瓦解守旧势力阵营的相关内容,排除D。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一单元练习试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一单元练习试题对于历史的学习在平时认真做上几份良好的检测题能有效的检查出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至于,在考前要如何做练习呢?接下来,店铺就和大家一起来做份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一单元练习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一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下列对希腊城邦的认识和理解,不正确的是( )A.指希腊的一种民族意识B.指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C.指希腊的一种国家组织D.小国寡民是其突出特征解析“城邦”意味着同一血缘人群的共同体、共同地域和政治经济的共同体,这种特征导致了它的狭隘性,也就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一种民族意识。
答案 A2.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出现了许多“六一汉”。
这种现象是( )A.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结果B.贵族对平民实行盘剥的结果C.城邦政治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D.是雅典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解析“六一汉”的出现,是由于贵族盘剥平民,使其无力还债,把收成的六分之五交给债主,自己只能保留六分之一而得名,因此,它是贵族对平民实行盘剥的结果。
答案 B3.公元前8世纪中期的雅典公民不包括( )A.贵族B.农民C.手工业者D.奴隶解析雅典的公民包括贵族与平民,平民主要包括农民和手工业者,奴隶和外邦人不属于公民之列。
答案 D4.公元前7世纪,雅典社会动荡不安。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 )A.来自其他城邦的威胁加剧B.内部社会矛盾的激化C.城邦用严刑峻法维护秩序D.工商业的发展受到限制解析公元前7世纪,雅典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激化,甚至出现了平民的暴动;与此同时,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也要求进行政治改革,分享政治权利。
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导致了雅典社会的动荡不安。
答案 B5.贵族认为梭伦是唯一和当时罪恶最无牵涉的人物,因此,他们请梭伦挺身而出,结束当前的纷争。
下列有关梭伦上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梭伦当选执政官是梭伦改革的直接因素B.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是梭伦上台的直接因素C.梭伦代表平民的利益D.梭伦成功夺回萨拉米斯岛是他上台的直接原因解析梭伦出身贵族,贵族们选择梭伦,是为了缓和他们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人教版历史选修1:第八单元单元检测评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危机日趋严重的根本原因是()A.德川幕府统治的极端腐朽B.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C.农民反幕府统治斗争兴起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解析:选D。
本题属于因果关系选择题,主要考查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解答的关键是明确幕府统治危机日趋严重的时代背景。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导致日本社会结构的变化,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使幕府统治危机日趋严重,故D项符合题意;A 项属于直接原因,B项属于外部的客观原因,C项是幕府统治危机的主要表现之一。
2.据记载,‘黑船’到来的当天夜里,江户城一片混乱,武士们忙于备战,城外大小寺院内钟声齐鸣,妇孺凄厉地哭喊,有钱人准备逃往乡间,更多的人拥进神社,击掌祷告神灵,乞求‘神风’再起,摧毁‘黑船’。
日本的这一幕发生在()A.1192年B.1853年C.1867年D.1868年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实再现能力。
1853年,美国人佩里率领舰队到达日本,这就是所谓的“黑船事件”。
3.下列关于日本武装倒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倒幕运动缺乏群众基础B.倒幕的形式是武装夺权C.倒幕派以中下级武士为主D.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的统治解析:选A。
幕府的腐朽统治引起日本社会各阶层的不满。
以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为主体的倒幕派打出武装推翻幕府统治的旗帜后,立刻得到人民的响应。
或者说倒幕运动是在人民斗争的推动下发生的。
4.(2012·济南高二联考)日本某藩知事到任不久,又被中央政府改称县知事,此事发生时间应在()A.1841年B.1851年C.1861年D.187l年解析:选D。
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1871年,政府宣布“废藩置县”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把全国划成了府及县。
5.1868年,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指出要“破历来之陋习”。
以下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符合这一誓文的有()①废藩置县②废除封建等级制度③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④剪去武士头上的发结,解除腰刀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D。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练习:单元质量检测卷一 Word版含解析
单元质量检测卷一(测试时间:90分钟评价分值:100分考查范围:第一至二单元)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亚里士多德说:“梭伦对双方都加以反对,而且尽管他无论同哪一方妥协都有可能成为僭主(指通过政变或其他暴力手段夺取政权的独裁者),但他宁愿招致双方的仇视也要拯救祖国并订出最好的法律。
”这里的“双方”指()A.奴隶和奴隶主B.统治者和被统治者C.平民和贵族D.改革派和保守派解析:梭伦改革是奴隶主改革,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对广大奴隶而言,民主是遥不可及,“双方”是指旧氏族贵族和平民,故A项错误;“被统治者”包含外邦人、广大奴隶等不享有民主的人,故B项错误;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故C项正确;梭伦本人是“改革派”,故D项错误。
答案:C2.梭伦这一法令,“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
“这一法令”是指()A.改革选举制B.废除债务奴隶制C.建立陪审法庭D.实行财产等级制解析:改革选举制与材料中“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无关,故A项错误;废除债务奴隶制度,解放了人民,且使“公民集体日益壮大”,故B项正确;建立陪审法庭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实行财产等级制,使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参政权利扩大,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B3.“梭伦建议取消掉所有市民的所有债务,不光是市民所欠公债,也包括市民之间的私债,这样既能重新给已经成为奴隶的那些人自由,也让所有财主取消掉了他们之间的烂账。
”对材料评价准确的是()A.解放奴隶,基本铲除贵族特权B.取消烂账,彻底消除城邦矛盾C.废除债奴制,有效缓和社会矛盾D.解放劳动力,加快资本主义发展答案:C4.梭伦说:“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又有财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1单元检测(有答案)
第一单元检测1、古希腊文明的中心最早在A、阿提卡半岛B、伯罗奔尼撒半岛C、克里特岛D、提洛岛2、雅典城邦国家的雏形形成的时候,氏族成员不包括A.贵族 B、农民C.手工业者D.奴隶3、“解负令”及其相关法令颁布的结果与影响不包括A贵族对土地的兼并并未受到制约,继续保持优越的经济地位。
B、解除了债务奴隶制对平民的威胁C民与贵族一样成为有人身自由和公民权的公民D、非债务奴隶越来越成为被奴役的对象4、动摇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的是A、梭伦改革B、庇西特拉图僭主政治C、克里斯提尼改革D、伯里克利改革5、雅典400人会议的主要职责包括○1为公民大会拟定议程○2为公民大会预审提案○3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4决定战争、媾和等国家大事A、○1○2○3B、○2○3○4C、○1○2○4D、○1○2○3○46、下列有关梭伦对雅典国家权利机构的改革,说法错误的是A、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利机关B、设立400人议事会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C、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D、组成10将军委员会7、下列有关克里斯提尼改革说法错误的是A、划分10个地域部落,取代过去的4个血缘部落B、实行“陶片放逐法”C、组成10将军委员会D、组成400人会议,控制国家权利8、梭伦改革中对贵族采取的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制定“遗嘱法”,防止贵族侵占平民财产B、规定土地的最高限额,防止贵族任意兼并土地C、允许贵族保留祖传地产,使其得以保持优越的经济地位D、贵族在享受权利时可不承担国家义务9、下图反映了雅典A、商业的繁荣B、农业的繁荣C、手工业的发展D、战争频繁10、梭伦改革中有利于雅典手工业发展的措施是A、扩大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B、倡导节俭,抑制奢侈浪费C、规定公民必修让儿子学会一门手艺D、禁止粮食出口,抑制粮食价格11、梭伦改革中有利于提高广大公民参政议政积极性的措施是A、组成400人议事会,执掌最高统治全B、设立公民陪审法庭C、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利机关D、组成500人会议12、打破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的特权垄断局面的关键性措施是A、颁布“解负令”B、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权利机构的地位C、确立财产等级制度D、设立公民陪审法庭13、梭伦改革中,陪审法庭的陪审员产生的方式是A、由各等级公民选举产生B、从各等级公民中抽签产生C、由各等级公民轮流担任D、由首席执政官随意指任14、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的政治体制属于A、君主制B、贵族制C、僭主制D、民主制15、雅典“平原派”获取收入的主要手段有○1放高利贷○2收地租○3奴役债务奴隶○4发展海外贸易A、○1○2○3○4B、○1○2○3C、○2○3○4D、○1○2○416、公元前632年,雅典发生武装暴动,暴动者一度占领卫城。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第8单元检测(有答案)
第八单元检测1、下列不属于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日本的状况的是A.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B.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C.限制和歧视手工业的发展D.掌握国家实权的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2、下列关于日本武士的说法,准确的是: ①拥有佩刀特权②杀死平民能够不受惩罚③是幕府的统治基础④一般武士不属于统治阶级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③④3、下列条款有利于欧美国家的廉价工业品大量倾销日本的是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C.议定关税制度 D.建立租界4、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以前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生计。
”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A.日本的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C.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实力有所上升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的阶级基础5、下列关于对闭关锁国时期日本社会状况的表述,准确的是①经济停滞不前②日本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③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一些商业城市繁荣起来④出现富甲日本的大商人⑤社会矛盾日趋尖锐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6、日本黄金大量外流所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钱价下跌B物价暴涨C.人民生活更加困苦,阶级矛盾激化D.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治新政府建立后,颁布了《五条誓文》作为施政纲领,表示改革的决心。
7、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①打开了日本的门户,使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中②激化了日本的社会矛盾,动摇了幕府统治③客观上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④先进思想的传人使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A.①②③B.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8、19世纪前期,从根本上动摇日本幕府封建统治基础的因素不包括A.封建社会经济衰落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C.阶级矛盾尖锐和激化D.西方列强的侵略9、《五条誓文》(右图)是 A .改革派的誓言 B .废除身份制度的法令 C .明治政府改革的施政纲领 D .规定必须效忠天皇的法令 10、明治政府成立之初,殖产兴业的重点 ①军事工业②重工业 ③交通运输业④通讯业A ①④B .①②C .③④D .②③11、“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戴维·赫尔德在《民主的模式》中称,雅典的公民“凡不归派、不竞争而中立者,法律予以严厉惩罚,并去其公民权”。
材料说明了()A. 公民不具备实际权利B. 城邦鼓励派别竞争C. 法律不保护公民权利D. 民主限制个人自由【答案】D【解析】材料“凡不归派、不竞争而中立者,法律予以严厉惩罚,并去其公民权”说明民主限制了公民个人自由,故D正确;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选D。
2.公元前5世纪,雅典军队统帅尼斯阿斯曾言:“男人就是城邦。
”这里“城邦”的含义是指()A. 公民构成的政治联合体B. 少数贵族的寡头政治C. 城墙、军队等物质因素D. 拥有公民权的雅典男子【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进入繁荣时期。
材料中的“男人”指的是享有公民权的成年男性公民;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即“城邦”,故A;BCD不符合“城邦”的含义。
故选A。
3.梭伦改革规定:“元老会议检查每一个人的谋生之道,惩罚没有行业的人。
”在当时这一规定()A. 有利于工商业发展B. 确立了财产等级制C. 扩大了公民的权利D. 旨在发展农耕经济【答案】A【解析】“惩罚没有行业的人”就迫使没有行业的人谋求行业去从事,就社会状况来说大部分投身于工商业,从而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故选A;主要目的,排除D。
故选A。
4.下面是梭伦和克里斯提尼的部分改革措施对比表。
据此可知,克里斯提尼改革A. 扩大了五百人议事会的权力B. 推动了贵族政治转向民主政治C. 使城邦机构日益庞大而低效D. 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单元质量检测(一)梭伦改革(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一堂关于“雅典民主政治形成原因”的课堂讨论中,四位同学的发言中最接近体制因素的表述是()A.雅典的“五百人会议”扩大了雅典的民主基础B.雅典港湾众多,工商业发达C.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D.雅典注重对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解析:选C题干中的“体制因素”是关键词,符合这一限制条件的只有C项。
2.普鲁塔克在《梭伦传》中记述道:“所有的平民都负了富人的债,他们或者是替富人耕种土地,缴纳5/6的收成,因而被称为‘六一汉’或‘塞特’;或者以自己人身作债务抵押,可以被债主押收,因而有的在本土成为奴隶,有的被卖到了外国。
”“六一汉”群体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结果B.贵族对平民实行盘剥的结果C.雅典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D.是雅典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解析:选B“六一汉”是指无力还债的平民,不得不为债主耕种土地,把收成的六分之五作为地租交给债主,保留收成的1/6。
“六一汉”的状况是当时雅典下层平民的生动写照。
这种现象的出现,显然是贵族对平民实行盘剥的结果。
3.梭伦改革前夕,雅典贵族进行了一场辩论,下列说法符合当时社会现状的是()A.辩论背景:平民反抗激烈,贵族统治危机B.辩论各方:奴隶主贵族、工商业奴隶主、下层平民C.辩论内容:是否发展海外贸易D.辩论结果:取消了贵族专权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关键信息是“梭伦改革前夕”“雅典贵族”“辩论”,辩论是在社会矛盾尖锐、贵族统治危机的前提下进行的,故A项正确。
4.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一书中写道:“(梭伦)制定了一些新的法律。
……法律写在牌子上……所有的人都要发誓遵守法律。
……这些法律要实行百年不变。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①梭伦用立法的形式进行改革②梭伦的法治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③梭伦要求解除债务奴役④雅典城邦已经实现了高度繁荣的民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A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阅读史料的能力。
人教版历史选修1:第一单元单元检测评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2·德州高二测试)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梭伦改革前的雅典:“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决这种困扰。
”与此相对应的措施应该是()A.克里斯提尼的改革B.梭伦改革C.萨拉米斯危机D.基伦暴动解析:选B。
由材料中“梭伦改革前夕”、“贫富不均”即可知对应的措施应该是颁布“解负令”及发展工商业,这些皆是梭伦改革的内容,故选B。
2.(2012·青岛高二检测)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
这是指哪一项措施的作用()A.发展贸易B.财产等级制C.设四百人会议D.建立公民大会解析:选B。
按财产多少划分政治等级的举措,使工商业奴隶主因财富而提高了政治权力,故B项正确。
3.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B.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C.平民中不再有债奴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解析:选D。
本题命题意图在于考查对梭伦改革背景及程度性关键词审题能力的掌握。
A 项的叙述太绝对,斗争不仅仅是暴力斗争,合法的斗争也是斗争的主要形式。
B项属于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手段。
C项应属于平民反对贵族斗争胜利的表现而不是取胜的原因。
4.古雅典在梭伦改革前出现了三派:“平原派”“山地派”“海岸派”,三者之中反对贵族专权的派别是()A.“平原派”B.“平原派”和“山地派”C.“海岸派”D.“山地派”和“海岸派”解析:选D。
在三派中,“平原派”本身即是贵族,剩下的两派反对其专权。
5.梭伦在改革中,雅典公民被划分为四个等级,其划分的依据是()A.政治地位B.血缘关系C.居住地域D.财产多少解析:选D。
梭伦改革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6.梭伦堪称雅典第一个平民领袖,主要是因为()A.建立了集体统治的法制原则B.形式上承认雅典公民的平等权利C.创立了最早的比例代表选举法D.开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完善时代解析:选B。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试题及答案全套高中历史选修1第一、二、三单元检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邓学红于德沐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梭伦在当选执政官前曾经赋诗说“……有的无辜被售,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有的为了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不复说他们自己的阿提卡言语,远方漂荡……”“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雅典),竟至陷入绝境”透过材料我们可以看到 ( )?梭伦忧国忧民的思想 ?雅典的阶级矛盾相当尖锐 ?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绝望 ?雅典的社会危机相当严重A(???? B.??? C.??? D.???2. [美]J•H•布雷斯特德《文明的征程》“希腊的殖民扩张和手工业发展引发了一场变革。
……随着富裕资产阶级的崛起,……贵族阶级也有了新的敌人。
首先,新兴的富裕阶级憎恨贵族;其次,雅典手工业的发展使金属制品变得非常便宜,普通人也买的起武器和铠甲了,……普通公民在军队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因而大大增强了下层阶级在城邦中的势力。
”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贵族专权的威胁主要来自于( )?平民 ?奴隶 ?工商业奴隶主 ?外部城邦A.??B.??C.??D.??3. “在我团结人民去谋求的一切目的中,有什么我还没有做到,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柏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它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以前他曾是一个奴隶,而现在已经自由。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是无辜被害,也有的是因故出卖;……我都使他们解放。
”梭伦改革措施中,使广大平民成为享有自由权利公民的是( )A.颁布“解负令”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建立四百人会议D.设立陪审法庭4. 下图是14世纪法国人为亚里斯多德的《雅典政制》一书所作的插图,由左至右分别解释为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
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图1 图2 图31A. 图1直观地反映出君主制就是一人的专制B. 图2直观地反映出贵族制就是少数人专制C. 图3直观地反映出民主制就是所有人统治D. 图1到图3反映了古雅典政制的演变历程5. 秦孝公曰“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与之分土” 。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各单元测试题(全册 共8个单元 附解析 109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各单元测试题页) 109附解析个单元8共(全册第一单元检测试题:100满分分钟:45时间() 分编者选题表题号知识点中易 4 、32 、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6 、57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4 、12、1113 、10、 9、8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9 、18、1620 、17、15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综合21 22 ,小题20本大题共(一、选择题) 分60共,分3每小题,莫如亲亲,捍御侮者;犹惧有外侮,怀柔天下也)指周(“其1.故以亲屏( ) ”由此可见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是周。
拱卫王室统治B. 建立大宗小宗体系A. 扩大统治范围D. 明确宗室血缘亲疏C. 由“以亲屏周”可知其目的在于拱卫王室统治。
:B 解析2.以嫡,纣王虽幼;不得立,系庶出,“微子启虽长:《吕氏春秋》记载( ) ”材料反映了立。
宗法制的基本法则B. 财产继承的原则A.C. 兄终弟及的传统D. 任人唯才的要求页109 共页1 第以嫡立”反映的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地,“虽幼不得立”,“庶出:B 解析体现了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位间的关系立于宗庙的先人对神灵崇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祖先祭祀上。
)朝(商3.。
类似于周族的大小“宗”,“示”有大小之别。
称之为“示”,王的神主成为区别血缘亲疏的标记,大小“示”的祭祀规格与仪式有所不同,,维护着有关的等级秩序……从兄弟之间到父子之间的权力世袭继承( ) 逐步成为国家权力运作的核心。
材料主要表明了商朝已经有了规范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度A. 宗法制度出现并运用到权力继承上B. 重视血缘传承及基于血缘亲疏的权力运作C. 形成了浓厚的“家国同构”治国理念D.项A故,规范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出现在西周而非商朝时期:C 解析B故,宗法制度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出现而非迟至商朝才出现;错误项错误它们之间无一不是,等级秩序到继承制度礼仪、从祭祀规格、;这就表明了商朝统治阶级重视血缘继承,以血缘关系作为权力纽带的,治国理念“家国同构”浓厚的;项正确C故,以及与之相关的权力运作项错误。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1第八单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1第八单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据《世事见闻录》记载:“三井家在江户有3座大店铺,雇用着1 000多名伙计。
据说每天的生意,要做到黄金2 000两以上才算好生意。
黄金2 000两,也就是白米5 000袋。
5 000个农民一整年的辛苦耕种,才能缴上贡米5 000袋……此外,三井家还有许多田地,租地收入每年多达黄金2万两……江户以外,三井家在大阪……等地方都有分店;此外,还有分布在各藩的经销店……”这段材料反映了( )A.日本重农抑商B.资本主义萌芽C.日本商业发展D.封建统治动摇解析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材料通过数据说明了三井家族商业的兴盛,但并未体现政府抑商的措施,也没有反映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雇佣关系)的产生和封建统治的动摇。
答案 C2.德川幕府建立后,将军颁布法令,规定“江户颁布之一切法令,全国各地均应遵从”“领内政务,应严守清廉,诸事均须依法办理”。
由此可知( )A.幕府的建立推进了近代化B.幕府力图建立法治社会C.各藩必须听命于幕府将军D.各藩藩主没有自主权解析材料表明地方(各藩)必须听从将军的命令,形成了严格的幕藩体制。
答案 C3.日本没有把率领舰队粗暴踢开国门的佩里当做侵略者,反而把他塑造成英雄,民间每年都自发地举行开国纪念活动。
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日本人认为开国非常重要B.日本缺乏远见卓识C.日本人没有民族意识D.日本崇拜对外侵略的人解析把侵略者当成英雄纪念,合理的解释就是佩里的侵略客观上促进了日本与世界的交流,改变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局面,从而有利于日本的发展。
答案 A4.明治维新前,促使日本从锁国到开国转变的因素有( )①黑船来航②洋学的传入③中国鸦片战争的教训④幕府的高压政策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幕府的高压政策是日本开国的阻碍因素,不能促进日本的开国。
高中历史单元质量评估(八)新人教版选修1
单元质量评估(八)第九单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右图为日舰击沉“高升”轮,见证了甲午中日战争惨烈的一幕。
天苍苍,海茫茫,海之上,国有殇!也许不需要特别的纪念,因为我们从来就没有忘记。
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危害有()①大举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②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④使中国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1896年签订的“英、德借款合同”第七款规定:“此次借款未还时,中国总理海关事务应照现今办理之法办理。
”这反映出()A.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有一定的进步作用B.清政府的借款建立在出卖主权的基础上C.列强通过借款控制了清政府的内政外交D.清政府向列强大举借款完全是被迫的3.甲午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产品内销时免纳内地税的要求,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的现行税率纳税,这两种要求的共同点是()A.为列强商品输出创造平等的条件B.为列强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以获得高额利润D.列强联合起来压低中国关税4.(2012·海南文综)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
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林则徐、魏源B.康有为、梁启超C.孙中山、章太炎D.陈独秀、胡适5.(2013·福州高二检测)“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提出这一观点的最有可能是()A.李鸿章B.康有为C.孙中山D.陈独秀6.(2011·安徽文综)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单元检测(八)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2021-2022学年人民版历史选修一学业分层测评8 Word版含解析
学业分层测评(八)(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辽宋金卷)认为,王安石变法时,国家通过市场的力气调整供需和物价,而不是着重于国家的直接经营活动。
相应的变法措施是()A.农田水利法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D.市易法【解析】农田水利法和方田均积法都是与农业相关的变法措施,故A、C两项错误;募役法是与劳役相关的变法措施,故B项错误;市易法是与市场相关的变法措施,故D项正确。
【答案】 D2.王安石上书宋神宗:“陛下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谈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募役(也称免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________。
”空白处应填写的语句是()A.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B.寇乱息,而威势强矣C.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D.贫者举息于豪民者少矣【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募役法(免役法)规定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估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它使原来轮番充役的农村居民回乡务农,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官府也因此增加了收入,故A项正确;B项为保甲法的作用,C项为市易法的作用,D项为青苗法的作用,故排解B、C、D三项。
【答案】 A3.王安石为转变积弱局面推行的变法中,既能够增加国防力气,又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是() A.保马法B.将兵法C.保甲法D.设军器监【解析】保甲法是政府把农夫编成保甲,平常参与社会治安,战时编入军队作战,所以既能够增加国防力气,又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答案】 C4.王安石说:“今以少壮时,正值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
”为解决这一问题,王安石变法时所实行的措施是()A.整顿太学,重新编撰教科书B.实行糊名法,防止考官舞弊C.由皇帝直接把握录用权D.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解析】王安石指出了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要内容不能选拔出有用型人才的弊端。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检测:第八单元测试Word版含解析
第八单元测试一、选择题 (共 20 小题,每题 2.5 分,共 50 分 )1.中国和日本是东亚最重要的国家,并且日本向来模拟中国。
19 世纪60 年月,中国和日本社会的相同点有()②都发生了要求改变社会性质的运动③都积①都与资本主义国家签署了不一样等合约极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④都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A .①②③B.①③C.②④ D .②③④分析:此题能够用清除法。
19 世纪 60 年月,清政府睁开“师夷长技以自强” 的洋务运动,是从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的,并无要求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也没有使中国走向独立兴盛的道路,清除②④ 。
答案: B2.日本在封建社会后期形成幕府统治,德川幕府是最后一个幕府。
以下对德川幕府统治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幕府统治机构设置在京都B.政治上推行幕藩系统C.推行严格的等级制度D.外交上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分析:幕府统治机构设置在江户,即此刻的东京,当时间本的国都是京师,天皇所在地,但因为幕府掌握着国家的实质领导权,所以京都不是日本的政治中心,应选 A 项;其余各选项都是正确的,但不切合题意要求,应清除。
答案: A3.史学界以为,日本是在条件不行熟的状况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这里的“不行熟”主假如指明治维新前的日本()A .资本主义尚不发达B.未产生资本主义因素C.封建统治仍很坚固D.已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分析:作为财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所谓的条件不行熟应与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有关。
本题应当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角度进行剖析,从而清除C、 D。
明治维新前夜,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已经获取了一些发展,但尚不发达,故 A 正确, B 错误。
综上所述,应选 A 。
答案: A4.德川幕府采纳对外妥协、对内镇压的政策,惹起了很多有民族责任心的武士不满。
19世纪 60 年月,日本掀起了“尊王攘夷”运动。
以下有关的解说正确的选项是()①中下级武士是这一运动的主体②“尊王”就是尊奉幕府的将军③运动获取了日本新兴阶级的响应④幕府的将军是运动的实质策划和领导者A .①②B .③④C.①③ D .②④分析:“ 尊王”就是尊奉天皇;幕府对尊攘派进行了残忍的镇压;所以②④ 错误,应选C。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单元综合测评8 Word版含答案
单元综合测评(八)(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报论中国》中报道了日本基于其改革经验对中国提出的改革建议:“中国必尽革其旧日之弊,举国而效西方之治,政令教化,咸与维新而后可。
约而举之,其尤不可颁臾缓者三,曰武备也,度支也,学校也。
”——《时务报》材料二任何民族文化都有自尊性、自爱性、排他性。
太阳底下,没有哪一个民族、国家对外来文化是不加选择不加过滤地全盘吸收的。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在武备、度支、学校等方面改革的主要经验。
(6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日两国改革中在政治方面对外来文化是如何加以选择、加以过滤的?并分析其共同原因。
(9分)【解析】第(1)问结合明治维新军事、经济、文化措施回答即可。
第(2)问的第一小问,结合中日两国改革中的政治措施相关史实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该时期中日两国的历史背景,从政治、思想等方面总结即可。
【答案】(1)建立近代军队;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2)表现:中国未触及宪制改革;日本建立近代天皇体制,带有浓厚专制色彩。
共同原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传统思想浓厚。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他们(日本新领导人)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明治时期的政治家赞成神道教为国教,因为神道教认为国民与天皇是一致的,认为天皇是太阳女神的后裔。
在教育方面,日本明确规定,其目的是促进国家利益,而不是发展个人。
1894年,他们说服英国和美国在五年之内结束其治外法权和领事裁判权。
同年,日本人出人意料地赢得了对中国帝国的惊人的胜利。
从此以后,不再有任何理由将日本看作是一个劣势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它成为亚洲第一个砸碎西方控制的锁链的国家。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日本“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的表现,概括日本能“砸碎西方控制的锁链”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质量评估(八)第九单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右图为日舰击沉“高升”轮,见证了甲午中日战争惨烈的一幕。
天苍苍,海茫茫,海之上,国有殇!也许不需要特别的纪念,因为我们从来就没有忘记。
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危害有()①大举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②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④使中国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1896年签订的“英、德借款合同”第七款规定:“此次借款未还时,中国总理海关事务应照现今办理之法办理。
”这反映出()A.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有一定的进步作用B.清政府的借款建立在出卖主权的基础上C.列强通过借款控制了清政府的内政外交D.清政府向列强大举借款完全是被迫的3.甲午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产品内销时免纳内地税的要求,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的现行税率纳税,这两种要求的共同点是()A.为列强商品输出创造平等的条件B.为列强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以获得高额利润D.列强联合起来压低中国关税4.(2012·海南文综)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
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林则徐、魏源 B.康有为、梁启超C.孙中山、章太炎D.陈独秀、胡适5.(2013·福州高二检测)“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提出这一观点的最有可能是()A.李鸿章B.康有为C.孙中山D.陈独秀6.(2011·安徽文综)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
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7.(2012·周口高二检测)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勿去旧衙门,而惟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渐擢小臣。
多召见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
”这段话最能反映维新派在变法中的态度是()A.要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争夺B.要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C.要使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D.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8.康有为对中国近代政治变革产生的影响是()A.率先提出实行君主立宪主张B.批判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的腐朽思想C.提倡西学,否定传统的儒家思想D.反对共和革命,维护清朝专制统治9.新政提出后,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
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
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榨油两厂。
以上材料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工业发展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C.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D.戊戌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0.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
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1.(2011·浙江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当时很闭塞,严家弄又在乡下,像“戊戌政变”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可是皇帝和皇太后“驾崩”就不同了,“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
(注:严家弄,作者故居所在地,原为杭州城郊)——夏衍《懒寻旧梦录》材料二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1)材料一中“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反映了戊戌变法运动的什么情况?(9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皇帝的方向”是什么,分析为什么说维新派“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
(6分)12.戊戌变法后,康有为“八年于外,列国周游……熟考中外之故,明辨欧华之风,鉴观得失之由,讲求变革之事”。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吾昔视欧美过高,以为可渐至大同,而今按之,则升平尚未至也。
……若吾中国,自黄帝时即已征服而统一之,泱泱大国,比于全欧,假令立民主乎,则中国反不能强,不能安,而为人所弱,或分乱久矣。
……各国各自有教化、风俗、历史,万无以他国之政化可骤移用之理。
英国之政,是自然积化,非仿效而得。
病症不同,不能用一方。
材料二凡万国政俗之初更,志士学人阅历必浅,既寡书传,又未亲游,但愤于积弊,耻于国弱,发愤太过,张脉怒兴,故未及深思,轻为举发。
故皆先行破坏而后徐图建设之功。
……忧虑强邻四逼,不能容我从容图治也……破坏甚易,建设甚难,大火随风不知所底,其不至亡国者幸耳。
材料三欧美新世界,固非一人之功,然华忒(瓦特)之力,实可谓八九分也。
电尤物质之至精新者,精于电者尤强。
科学实为救国之第一事,宁百事不办,此必不可缺者也。
……今为物质之世界,精于物质者强。
……方今新世界之争胜,非以其哲学也,以其物质也。
物质大盛者强,物质不强者弱,故我国之专门工学尤要矣。
材料四物质学者在理财,理财之本,又在官制,官制之本,在人民自治。
……此为今日救中国第一政。
——上述材料均选自《康有为遗稿》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康有为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9分)(2)根据材料三、四,康有为反思后提出了哪些救国的新主张?(6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维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
这体现在……具有了比较明确的国家主权观念,反对外国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中国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为稍后而起的戊戌维新运动作了重要准备。
——《中国全史》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材料三1895-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其中80%属于轻工业。
纺织业是中国民族工业最集中的行业。
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出现的原因。
(6分)(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概况。
(4分)(3)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有何政治意义?(5分)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95—1898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1898年9月21日以后,清政府取缔报馆,捉拿主笔,已不再允许民间自办报刊。
——姚福中《中国编辑史》材料二《福报》的宗旨是“欲以开风气,广见闻,速变通,强国势”。
……《广仁报》的内容有论著、时事新闻、地方要闻、中西译述、杂谈等。
论著多以外患日急,非变法维新不能挽救为中心问题,意在唤起国人发愤图强,开通风气。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材料三中国近代的办报活动,如果从1815年创办《察甘俗每月统记传》算起,最初的60年,没有一份报纸或期刊是由中国人创办或主持的。
……从1874—1895年的20年间,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总共只有10种……除了香港地区清政府鞭长莫及外,其他地方中国人自办的报刊在专制政权的压制下,寿命都很短暂。
……1895年,堂堂中华帝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竟败于东洋“岛夷”之手,这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刺激太大了,他们在各地组织学会,采取办报刊、设学堂等办法鼓吹“变法图强”。
——姚福中《中国编辑史》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概述19世纪末中国办报的特点。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的成因。
(9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A。
《马关条约》的内容有:开放苏州、杭州、重庆、沙市为通商口岸,割让澎湖列岛、台湾给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允许日本在中国开工厂。
【规律方法】情境式选择题的解法(1)特点:在题干或选项中引入教材以外的知识,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判断,然后得出结论。
(2)解题思路:第一步提取信息。
阅读题干或选项中的新材料、新情境,捕捉有效信息。
审清题干,明确答题要求;审清选项含义。
第二步,转换信息。
回忆、联想所学知识,思考该题需要联系哪些知识点。
第三步,整合信息。
综合题干要求、选项信息和所学知识,整合出正确答案。
2.【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人一直在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一职。
把借款同海关管理结合起来,这是列强借款具有很强政治奴役性的反映,也是清政府出卖主权的表现。
3.【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比较能力。
A“商品输出”适合于鸦片战争后,B适合于甲午战争后,D只是一种表面现象;符合题干“两种要求的共同点”的是C。
4.【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不中不西即中即西”反映的是康有为学说的特点:把中国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因此,B正确;A是地主阶级抵抗派;C是资产阶级革命派;D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派。
5.【解析】选B。
倡导三权分立,又同时维护君主权威,符合君主立宪派的主张,备选项中只有康有为适合。
6.【解析】选C。
A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的观点;B 是新文化运动期间对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认为中西文化应该相互融合,不是维新派的观点;C认为中学与西学本质不同,实际上反对洋务派将“西用”嫁接到“中体”上的主张,是维新派代表人物严复的观点。
D认为人权、科学是西方优越的两大因素,是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提出来的。
7.【解析】选D。
通过“勿去旧衙门”“勿黜革旧大臣”等体现了维新派对待旧势力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8.【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中国近代统治者宣扬祖宗之法不可变,康有为写《孔子改制考》,把孔子打扮成主张变革的先师,批判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革的腐朽思想,这是对中国近代政治变革产生的最大影响。
9.【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