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改流产

合集下载

赴港生子相关政策

赴港生子相关政策

赴港生子相关政策香港特区政府公布限制内地孕妇赴港生子的新政策,政府推出医疗管理及入境配套新措施,主要有三个政策目标:1、首先是要确保香港孕妇能够得到妥善及优先的妇产服务;2、第二是要将来港产子的外来孕妇数目限制在香港医疗系统所能够承受的范围内;3、然后是防止一些外来孕妇于临盆前一刻才去急症室求诊的危险行为。

新政策包括怀孕后期,即大约有孕7个月的内地孕妇需要在入境时证明已在港接受产前检查,以及预约医院床位分娩,否则会被拒入境。

当局将派医护人员在入境口岸驻守,初步判别有关孕妇怀孕周数,以及她提供的产检数据等。

换言之,内地孕妇必须在怀孕初期来港检查及预约登记。

而孕妇在公立或私家医院预约产前或床位服务时,也需要先缴付分娩按金,以防止有人失约。

同时,香港医管局2月也会提高非本地孕妇的分娩收费套餐收费,内地孕妇未经预约入院,收费会由9000港元增至48000港元。

据透露,政府已经与医管局及有关的私家医院就当局的政策目标详细沟通过,而且达成共识。

就政府及医管局将会采取的安排及措施,私家医院也表示支持及承诺会作出相应配合。

赴港生子是否合法?合法!妈妈要在孕早期到香港医院进行过预约,拿到香港医院发的《内地孕妇分娩预约证明》。

那样就拥有合法资格去香港生孩子。

任何地区任何人都可以去香港生孩子,只要持合法证件(港澳通行证、护照)到达香港做产前检查,到香港医院进行过预约,拿到香港医院发的《内地孕妇分娩预约证明》,到时合理合法去香港分娩,香港政府不干涉你是生第几胎,是已婚还是未婚,只要你进行过预约就可以来港生孩子。

但是若夫妻双方均为内地居民,不符合计划生育条例的,在香港生育第二个子女,仍算为超生。

也就是说,子女若回内地生活、入户,还是按照内地超生者一样的政策对待。

赴港生子费用新政后香港生子涨价超过了一倍,除了交给医院的费用,孕妇还要缴纳4万港元的床位附加费和服务费,这样可以在半个月内享受他们所提供的服务。

而对于新政要求的产妇需要提前预约,还需要拿到产前检查证明,这就意味着孕妇在产前必须先来香港检查一次,成本必定增加。

有关涉港澳台、涉外、涉侨计划生育、生育二胎政策最全汇总

有关涉港澳台、涉外、涉侨计划生育、生育二胎政策最全汇总

有关涉港澳台、涉外、涉侨计划生育、生育二胎政策最全汇总本文包含以下六个文件:1、文号:国计生委[1998]111号文件标题: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印发《关于内地居民涉港生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中国内地居民涉外生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附1:关于内地居民涉港生育问题的规定附2:关于内地居民涉外生育问题的规定2、文号:国人口发〔2009〕103号文件标题:国家人口计生委公安部国务院侨办关于涉侨计划生育政策的若干意见附件:《关于界定华侨外籍华人归侨侨眷身份的规定》(国侨发〔2009〕5号)3、文号:国人口函〔2010〕48号文件标题:国家人口计生委对上海市人口计生委关于中国内地居民不符合规定在境外生育问题请示的复函4、文号:人口厅函〔2010〕104号文件标题:国家人口计生委办公厅对浙江省人口计生委关于明确内地居民涉澳生育有关政策请示的复函5、文号:国人口函[2007]100号文件标题:国家人口计生委对湖南省人口计生委关于谭某易夫妇在香港生育第二个子女有关政策性问题请示的批复6、文号:计生政[1996]6号(1999年5月6日)文件标题:国家计生委政策法规司对广东省计划生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处关于内地居民涉港澳台生育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印发《关于内地居民涉港生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中国内地居民涉外生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计生委[1998]1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计划生育委员会:为妥善解决内地居民涉港澳台生育有关问题和中国内地居民涉外生育有关问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关于内地居民涉港生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中国内地居民涉外生育问题的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一日附1: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内地居民涉港生育问题的规定一、内地居民与香港居民结婚后在内地生育的,执行内地居民一方户口所在地有关生育政策的规定。

内地居民与香港居民结婚生育,在执行内地有关生育政策的规定时,香港居民一方结婚前已有的子女以及内地居民与香港居民结婚后生育的子女,不在内地定居的,不计算该子女数。

香港“单非”孕妈妈生小孩明日起医院预定

香港“单非”孕妈妈生小孩明日起医院预定

香港“单非”孕妈妈生小孩明日起医院预定
港府为帮忙“单非”(老公为港人,妻子为内地人)内地孕妈妈下一年来港临产,决议维持现行的专门组织,香港永久居民,及持单程证来港的香港居民的内地爱人,可于明日起请求预定下一年到香港私家医院临产。

因应香港老公为内地怀孕妻子“扑”产科床位的苦恼,港府今年6月8日宣告港人老公可为内地妻子预定今年的私家医院临产效劳,而港府因应“单非”内地孕妈妈的继续需求,昨日宣告维持现有组织,由本月10日起,上述港人的内地妻子在香港经受产前检查并在医师的转介下,可预定下一年在本地私家医院临产。

港府发言人说明,有关配偶须向私家医院提交以下证明,以核实其身份,包括香港成婚证明书,或经内地公证处公证内地成婚证明书;港人老公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香港居民身份证正本;港人老公的前去港澳通行证正本(如港人老公并非永久性居民);及港人老公就成婚证明书及/或两人婚姻关系的真确性的宣誓书。

港府发言人说明,配偶二人亦须签署同意书,授权有关部份向香港及内地部份查核他们的成婚证明书及身份证明文件。

私家医院可依照医院床位等状况,签发“预定临产效劳确认书”,怀孕28周或以上的非本地孕妈妈,假设入境时没有这张确认书,将会被拒入境。

卫生署会靠近督查状况,并把置疑的个案转介执法机关跟进。

香港港安人流术

香港港安人流术

香港“港安”无痛人流术【前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无痛人流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越来越高,子宫穿孔、人流不全等人流并发症大大减少,但是人流手术还是存在诸多风险,手术感染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每年有600万人因人流手术不当造成不孕症,其中手术感染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层流净化手术室在人流手术中的运用,杜绝了手术外源性感染,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什么是香港“港安”无痛人流术】香港“港安”无痛人流术(Hong Kong security)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定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的人流术。

“港安”无痛人流术(Hong Kong security)不仅综合了目前人流技术中最先进的无痛、宫腔镜可视、高科技纳米材质、微创等世界先进技术于一体,还率先提出了人流术后子宫、气血养护的概念,并要求手术医师必须具备二十年以上妇科临床经验,由“万例手术无意外”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专家施行;从而有效地将人流术后并发宫外孕、女性不孕等危害降低为0。

香港“港安”无痛人流术(Hong Kong security)研发成功,且在国际妇科微创技术先驱之一的格雷尔教授的大力推行下“港安”无痛人流术开始造福广大女性朋友,并凭借其无可比拟的安全优越性及贴心的人性化关怀,在全球得到大范围的推广。

香港“港安”无痛人流术,从女性关怀角度出发,较之传统的人流术更为安全、贴心,很快在全球得到了大范围内的推广,并于2002年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WHO)、香港红十字会、香港公共医疗医生协会、香港医学研究院、中华医学会,世界妇女权益保障联合会、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英国皇家医学院等八家国际权威机构的联合认证。

迄今为止,香港“港安”无痛人流术(Hong Kong security)已经为超过120万女性成功实施了人流术,成功突破“百万例人流手术零事故”目标。

成为广大女性青睐的人流技术之一,也是香港明星选择最多的妇产技术。

【香港“港安”无痛人流术八大核心原则】1、完备的术前体征检查和病史控制,至少包括彩色B超检查孕囊大小、白带常规排查妇科炎症、血常规检查明确受术者血液情况、心电图检查明确受术者心脏机能。

香港引入药物终止早期怀孕

香港引入药物终止早期怀孕

罗善清透露,去年 11 月至今年 3 月,该会
共进行 100 宗药物终止怀孕,完全流产率为
96.8%,无人出现严重副作用,只有 5 位妇女有 轻微药物过敏,及 1 位出现腹痛,全部均无大碍。 该 100 人当中,大部分人为 21 岁至 30 岁,年龄
最小只有 14 岁。罗善清补充,一般选择药物终
止怀孕的妇女认为,此方法无需接受麻醉及手
程,因此不认为提供多一种终止怀孕方法会鼓吹
不安全性行为。ຫໍສະໝຸດ 囚笼里。东跳西蹦捉不住。小黑不知藏何处,南来北往寻未
根据香港侵害人身罪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 终止怀孕必须经 2 位医生同意及签署,而且必须 符合法例要求,包括继续怀孕对孕妇生命所构成
的危险或对其身心健康所造成的损害比终止怀
孕大;或胎儿出生后极可能为身体或精神严重不
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近日引入了药物终止 早期怀孕的方法,自此后除了了手术终止妊娠这 外还多了别外一种人工流产方法。
去年底至今,该会以新方法为 100 名怀孕未
满 9 周的女性终止怀孕,年纪最小的个案仅 14
岁。家计会表示,药物终止怀孕的成功率比手术 低约 2 个百分点,但与堕胎手术一样,须符合法 例要求及由 2 位医生评估及确认后,方可进行疗
健全。 家计会高级医生罗善清表示,该会自 1979 年开始,按法例规定,为意外怀孕妇女进行终止 怀孕手术。去年 11 月开始,引入另一种终止怀 孕方法“药物终止早期怀孕”,她解释,接受此
囚笼里。东跳西蹦捉不住。小黑不知藏何处,南来北往寻未
方法的妇女需服食 2 种药物,一种是干扰孕激素, 令胚胎剥落,造成流产;另一种药物则令子宫收 缩力增加,把胚胎组织排出。
囚笼里。东跳西蹦捉不住。小黑不知藏何处,南来北往寻未

全国第一报头十版找不到香港的消息,说明了啥?

全国第一报头十版找不到香港的消息,说明了啥?

全国第一报没有纪念香港回归的消息,说明了啥?
7月1日,是香港回归18周年纪念日。

但人民日报1——10版,没见香港的任何报道,十版以后,笔者懒得找了。

18周年虽然不是20周年,但按照惯例,多少也得有点儿相关报道。

现在,堂堂党报,只字不提香港,大可值得玩味。

众所周知,在不久前,由全国人大同意的香港普选方案被香港反对派否决,香港政改遇到波折,有人觉得中央丢了面子。

但实际,中央看似丢面子实则收获了里子:方案被否决,2017特首选举仍按中央原来制定的方案执行,香港的普选被推迟。

反对派看似收获面子,却丢了里子:现在连他们反对的“假普选”也没有了,其鼓吹的“真普选”更是遥遥无期,还被众多人指责为历史的罪人。

在这一背景下,央媒党报对香港采取了冷处理:不报道、少报道,显示这样信号——香港闹得再欢,也掀不起多大风浪。

世易时移,香港已经不是中国开放最需借助的桥梁和窗口,香港人的做派,纯粹是自己把自己边缘化,既然你们通过民主选择了今天的处境,中央不干涉你们,你们爱咋样咋样。

还有一个插曲,香港“学运领袖”黄之峰在大街上遭不明身份人殴打,黄说香港不讲法治。

这真令人笑掉大牙:黄之峰去年违法“占中”时,咋不讲法治?他们烧《基本法》的时候咋不讲法治?。

香港这个“自由经济堡垒”撑不住了?

香港这个“自由经济堡垒”撑不住了?

香港这个“自由经济堡垒”撑不住了?2015年08月19日09:33 新闻专栏作者:观察者网在这个“后”字满天飞的时代,香港反对派凭借手中的28票将香港社会逼进了“后政改”时期。

香港特首梁振英对此表示非常遗憾,并称今后会把精力挪至民生经济领域,追赶落下的时间。

近日,新华社刊发了对梁振英长达3000字的采访稿。

新华社亚太分社社长俱孟军负责本次专访。

《明报》透露,这是政改被否决后,梁振英首次接受媒体专访,且是新华社主动提出邀请。

其实,梁与俱也算是老朋友。

2012年4月,俱孟军就曾对即将就任特首的梁振英进行专访。

当时,梁振英将政纲概括为“稳中求变”。

三年后,梁振英走得更远,称必须放弃过时的“积极不干预”思维。

香港,这个被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赞誉为“自由经济制度的堡垒”,竟然宣布放弃使其扬名海外的“积极不干预”政策?究竟原因何在呢?我们首先需要回顾下“积极不干预”政策的发展脉络。

亚当·斯密在香港1960年代,作为亚当·斯密的忠实信徒,时任财政司的郭伯伟提出不干预的构想,主张采取“自由放任”政策,政府尽量不干涉经济发展,顶多只用间接方法促进。

郭伯伟抗拒“多管闲事的政治人士”企图干预经济,甚至一度拒绝收集经济统计数据,因为担心政府官员会据此提出增加干预的借口。

香港经济60年代中期开始起飞,70年代出现持续增长的局面,港英政府以此为傲,便将“自由放任”视为香港经济赖以成功的基石,不肯轻易改换思路。

香港经济能够摘得亚洲四小龙的桂冠,并非得益于“自由放任”,用香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刘炳良的话讲,“是因为当时内地不好,所以香港才好;也可以说是香港处于内地之边缘(及英国治下的政治隔离),才能在历史上找到自我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换句话说,香港的繁荣建基于自身处于冷战格局对垒的前沿阵线。

70年代末,时任财政司的夏鼎基将此理念包装成广为熟知的“积极不干预”。

涉及到的文献有两篇:第一篇是夏鼎基于1979年在香港工业总会午餐例会的《政府与工业》的发言,另一篇是1982年在伦敦银行公会午餐例会的《政府政策与经济的成功》的发言。

香港教育改革

香港教育改革

简述香港教育制度改革主要是指香港主权移交之后,就教育政策及制度上之改革。

近年以来,香港教育改革的讨论重点,主要集中在香港中学的教学语言政策、中小学结龙计划、杀校政策、引进副学士制度、大学学士课程由三年制改为四年制、中学改为六年制、通识教育成为必修科目,以及将香港中学会考与香港高级程度会考合并成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等。

历史1997年以前,大多数的中学以英语教学,部分学校以中英混合教学。

1995年起,政府开始检讨教学制度;1998年开始推行“母语教学”,政府强制大多数公营中学改用中文教学,只允许保留114间作英文教学。

不过此项计划推行一波三折,舆论对母语教学的成效满有质疑,因此作为殖民地产物的英文学校仍被视为占优。

经济许可的家长为了让子女获派到英文学校,甚至会不惜在英文学校网置业。

每学年开始前,家长四处奔命为子女寻找考入英文名校机会的情景,往往成为本地新闻头条。

2000年9月教育统筹委员会发表的《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议》报告书提出容许教学理念相近的小学与中学结盟,使小学毕业生直接升上结盟的中学称为“一条龙”办学模式。

同年10月获政府接纳。

但由于该计划申请者多为传统上著名的英文中小学,使减低竞争入读的情况无多大帮助。

1997年教育统筹局于每一所中、小学开设一个简称为“家教会”组织,旨在使学校与家长多些了解及沟通。

2004年7月立法会通过俗称为校本条例的《2004年教育(修订)条例》,规定每一所中、小学的校董会,在2010年前加入校友、教师及家长代表及注册为法团,当局并标榜校政民主化、办学团体可保留最多六成的代表。

故当时得到大部分立法会议员及“家教会”代表支持,但条例当中指出政府可解散校董会及原有的办学团体不能再绝对控制校董会,使部分办学团体强烈不满,认为假以民主之名来消灭传统有宗教背景的办学团体,以及有市民担心校董会涉及刑事或民事案件时的法律问题。

教育统筹局于2006年至2007年年度新学年的中一新生起,教育制度改为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及四年大学,并于2009年推行校本评核作为学生在会考成绩的其中一个评分准则及推行高中通识科。

《8·31决定》彰显中央对香港的管治权

《8·31决定》彰显中央对香港的管治权

《8·31决定》彰显中央对香港的管治权8月31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经过表决,通过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给香港社会围绕行政长官普选产生的纷争划下了基本底线,这个底线的依据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人大常委会的这个决定是香港政改“五部曲”中的第二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这一步明确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决定香港行政长官产生办法过程中的宪制责任,并依据宪法和基本法对2017年香港行政长官普选的一些核心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

下一步香港立法会在特区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上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以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特区政府的方案,要么以超过三分之一的票数阻止香港在2017年实行普选,此外没有第三个选择。

香港的《南华早报》把中央近日来的明确表态视为跟政治反对派的摊牌。

对于全国人大常委会8月31日公布的决定,香港泛民派的激烈反对是可以预见的。

还在人大常委会公布决定的前几天,香港的泛民派就把媒体曝光的政改草案称为“高门槛政改方案”而表示不满和愤怒。

“占领中环”发起人戴耀廷表示,对人大政改方案极可能“落闸”感到失望,他扬言周日晚将在特首办外集会,有可能成为“占中”的启动式。

激进的香港学联计划在9月中下旬发动罢课以表示对北京和特区政府的抗议。

民主党主席刘慧卿表示,民主党绝不会支持特区政府的政改方案,在适当时机将会与“占中三子”(戴耀廷、陈健民、朱耀明)商讨“占中”及其他抗议行动。

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香港的泛民派可能还会采取一些激烈的抗争行动来抗议特区政府,甚至也不排除泛民派有可能在立法会中拉到三分之一的票数来阻击特区政府的政改方案,从而使2017年一人一票的普选最终流产。

对于香港泛民派激进人士带有威胁性的抗议,中央的态度非常坚定。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决定的当天,新华社发表了措辞强硬的评论,强调无论反对派采取什么抗争行动,中央政府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都不会逆转,实行“一国两制”方针政策不会逆转,香港与内地共同发展的趋势不会逆转。

香港医疗改革:底线何在?

香港医疗改革:底线何在?
人 士 加 入 所 致 的保 除金 给 付 增 加 ・ 是 减
安 排 , 没 有 封 储 蓄 赈 户 的 保 值 增 值
也 檐 ” , 遇 鼓 励 有 能 力 负 舍 不 舍 封 整 佃 基 金 安 全槽 成 威 鸯 7私 给 出 有 服 力 的 卺 明 , 没 有 看 到 政 透 人 保 险 横 横 了财 旃 平衡 , 不 舍 提 府 的保 底 责 任 。看 到 强 制 性 公 稽 金 高 舍 ) 倜别 人 士 瞒 贾 私 人 瞽 瘴 保
再 i 公 裕 文件 於 较 早 前 段 策 的底 觫 :如 何 保 障 那 些 最 需 要 瞽 瘭 因 以 盈 利 目 棵 的 私 人 保 除 , 怎 服 耪 的 弱 势 社 群 的 参保 榷 益 ?那 5 0 麽 规 制 、 管 , 了避 免 逆 向送 挥 也 0 盛 f 豢 推行 “ 建 自顾 参 舆 ” 的
熟 黠 透 视
香港瞽瘭 改革 : 底糠 何在
口黄 洪 到 晓 婷
是 的 重 黠 精 金 的投 资 债 值 ,沉 且 基金 的投 资管 道 神 。但 市 民 是 否 有 有 没 有 成 熟 的 逦 作 ,如何 碓 保 高凰 除 很 多 的避 挥 , 需 分摊 基 金 的保 值 增值 ?
如 文件 的 口虢 “ 由我送 挥 ”
9日 出 版
若 金 给 付 的及 畴 性 特 徵 也 舍 限 韦 保 除 基 除 韩 投 逭 佃 新 供 款 割 ?可 是 , 新 l J
熟 黠 透 视
方案 没 有 吸 弓 力 - 根 本 不 舍 减轻 公 I 就 家 , 障 筢 图 都涵 盖 了门 服 榜 ; 保 建 民 健保 法 将 连 行 大翻 修 -五 佃改 革 方
缺 j 绚持 绩使 用 私 瞥 臀瘭 服 高 所 有 参 保 者 的保 黄 ,造成 封 低 凰 除 管 理 赞 、低 回朝 的经 验 , 乏 政 府 的 能 砦 瞽瘴 服 以外 的 送挥 , 参 保 者 的 不 公 平 ,而 最 终 降 低 保 除 的 保 底 ,自顾 储 蓄 由私 公 司 管 理 的

香港特区政府欲捐1亿港元流产

香港特区政府欲捐1亿港元流产

香港特区政府欲捐1亿港元流产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近日,少数港人以“内地善款缺乏监督”为由,在四川雅安地震灾民亟待援手之时,发起所谓“抗捐运动”。

24日,香港特区立法会财务委员会,就特首梁振英建议拨出1亿港元,注入赈灾基金捐助给四川省政府举行拨款赈灾特别会议,但经过两小时辩论,该次会议由于议员对于捐助意见分歧较大而流产。

与汶川地震时全港上下一心赈灾相比,这次却多了些许波折。

近日,香港少数人担心特区政府“慷港人之慨”,善款却被挪用。

甚至有网民发起“一毫子都不捐”运动。

一些反对派团体也对拨款态度有所保留,理由是“难以保证捐款全部到达受灾民众手中”。

还有个别议员提出修订案,建议把1亿港元拨款全数交予非政府组织及志愿机构,或者购买物资直接援助灾区民众。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高度自治”是我国对待港澳台地区的基本国策。

对于政策来说,拒捐与否有他们自己的决定权。

对于民族大团结来说,拒捐无疑伤害了很多大陆人的感情。

然而,港人拒捐的理由让多数人信服、无奈和深思。

“血浓于水?是酒浓于水啦!拉菲啊,几万块钱一支啊!”这是香港立法委员黄毓民拒捐怒吼痛斥贪官昏官的片段。

善款变赃款,是权力被滥用的常态,不能直接限制被滥用的权力,但限制善款的源头,不让港胞的“血”间接变成拉菲,这是限权爱国。

不知道那段视频现在有没有被和谐,但看完这段视频,我的心情是复杂的。

这次拒捐不是港人的爱心问题,也不是爱国问题,而是中央政府公信力的问题、政治廉洁问题。

从地震刚开始是大家从纷纷从红十字会转向通过民间慈善机构捐款,到现在港人拒捐,没有一个是体现着公众对于政府的不信任。

我们无法得知少数港人拒捐的少数是怎么得出的,正如我们不知道少数官员腐败的少数是怎么得出的一样,可是即使是那少数的曝光者,也足以令人心寒、畏惧。

并引起类似于拒捐的运动。

而拒捐浪潮,最终的受害的是谁,始作俑者又是谁?对于捐款赈灾的要求,公开透明,廉洁高效,八个字足以囊括。

对于政府公信力问题,却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香港铁娘子林郑月娥

香港铁娘子林郑月娥

香港铁娘子林郑月娥作者:上官碗儿来源:《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2017年第04期2016年3月26上午,在湾仔香港会议展览中心,1194名选举委员为730万香港人选出下一届行政长官。

林郑月娥击败曾俊华和胡国兴,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人选,经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后成为候任行政长官,将在2017年7月1日正式宣誓就职。

即将年满60周岁的林郑月娥,将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特首,也是香港史上首位女特首。

香港铁娘子林郑月娥早已是香港政坛老面孔。

现年59岁的她,已经在香港特区政府度过了36年——这几乎相当于她人生五分之三的时光。

在董建华麾下,她担任社会福利署署长。

在曾荫权任内,她由公务员转为问责官员,担任发展局局长。

2012年,林郑月娥在时任特首梁振英的提名下,被任命为政务司司长,成为香港的“第二号人物”。

她因为敢于处理棘手和争议问题、立场坚决果断,被媒体形容为“好打得”。

她在地政规划、房屋建设、社会保障等多个岗位上,都展现出强硬作风。

2007年7月1日,林郑月娥被委任为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

履新伊始,就遭遇了皇后码头拆迁事件。

皇后码头拆迁是香港特区政府中区政府填海工程的项目。

项目一公布就遭到香港年轻人的反对——为什么要把一个有集体回忆的码头拆掉用来做基建?香港民间团体组织策划了一系列静坐和绝食活动,直到政府承诺保留皇后码头。

林郑月娥随即身着利落的白色衬衫,单枪匹马到皇后码头与上百名示威群众对话。

她解释,学术意见认为皇后码头“未达到一个大的历史价值”,又诚恳表示,“往后我们如果要继续香港的繁荣稳定,我们必须再前行一步,不迁不拆,我做不到。

”经沟通,皇后码头拆迁难题得到解决。

在2011年检查市容和清理违建问题时,她发现,时任特首曾荫权的住房存在着违建情况。

为了扩大房屋的使用面积,曾荫权的家用玻璃嵌板围封了客厅外廊。

林郑月娥询问身边的工作人员,得知这一建筑并未申报相关手续,她直接上楼,递给曾荫权一封劝喻信:“您家外廊的玻璃嵌板围封没有申报相关审批手续,属擅自搭建,限您30天之内必须予以拆除,否则,将按照有关法律条款,依法处罚。

香港2012年政改方案

香港2012年政改方案

香港2012年政改方案简介香港2012年政改方案6月23日将提交立法会表决。

此间权威人士表示,立法会高票通过政改方案可能性很大。

如该方案获得通过,将成为香港民主发展进程的“一大步”。

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林瑞麟22日表示,港府决定如期在23日向立法会提案、进行辩论和表决。

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21日宣布,行政会议同意在本地立法层面,接纳立法会新增区议会议席选举改良方案。

中联办负责人同日亦表示,对特区政府在政改方案中采纳改良方案建议持积极支持的态度,并乐见其成。

民主党党员大会亦已通过支持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

区议会改良方案此番获各方接纳,令政改方案通过机率大增。

曾荫权几天前曾表示,支持政改方案,今天看来可能只是走出一小步,但从香港民主发展进程来看,历史会证明是一大步。

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港区全国人大代表谭惠珠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亦认为,立法会高票通过政改方案可能性很大,而中央支持特区政府采纳区议会改良方案,体现了中央希望香港政制发展向前走的决心。

此间分析人士表示,通过政改方案对全港市民、港府和各党团可谓是“多赢”结局,不仅可减少内耗,消弭社会对立,更可令政改走出原地踏步、停滞五年的僵局,从而使香港可以释放更多能量集中处理经济及民生问题。

[编辑本段]香港2012年政改方案-程序会上首先由立法会政改方案小组委员会主席谭耀宗宣读报告。

报告中罗列了小组委员会讨论政改方案时各委员提出的问题以及当局的回应:包括争论的焦点、功能组别的存废问题等等。

随后,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林瑞麟开始接受议员的质询。

大会规定,每名议员最多可以用三十分钟进行质询,如果六十名议员都要用完这三十分钟,政改方案的辩论将长达三十小时,立法会已预留两天的会议,进行审议。

香港2012年政改方案-辩论言论香港特首曾荫权发表电视讲话。

曾荫权电视辩论关于2012政改方案言论:各位香港市民,今日的电视辩论只有一个目的,因为香港的民主发展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刻,我要尽全力争取支持2012年政制方案的通过。

香港计划生育政策

香港计划生育政策

香港计划生育政策篇一:港澳台生育政策规定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中国内地居民涉港生育问题的规定一、内地居民与香港居民结婚后在内地生育的,执行内地居民一方户口所在地有关生育政策的规定。

内地居民与香港居民结婚生育,在执行内地有关生育政策的规定时,香港居民一方结婚前已有的子女以及内地居民与香港居民结婚后生育的子女,不在内地定居的,不计算该子女数。

二、内地居民与香港居民结婚后,要求在内地生育并符合上述规定的,须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状况证明和生育状况证明,由内地居民一方按其户口所在地有关计划生育的法规和规定办理有关生育手续。

三、内地居民与香港居民结婚后,符合规定的生育条件,但未办理有关生育手续而生育子女的,补办有关生育手续后免予处理;未婚生育第一个子女的,补办结婚登记和有关生育手续后,可以减轻或免予处理。

四、内地居民与香港居民结婚后,内地居民一方在香港合法定居后,不执行内地有关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五、内地居民涉台湾、澳门生育的问题,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篇二:2014计划生育新政策国家计划生育是我一项基本政策,计划生育的有效实施能够促进我国人口资源的科学发展。

下面一起来了解国家计划生育新政策的相关内容。

国家计划生育新政策:第十九条鼓励公民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公民,经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

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初婚的为晚婚,已婚妇女年满二十三周岁妊娠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

第二十条生育第一个子女实行免费登记制度。

夫妻可以自行选择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时间,应当在生育前到一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登记,免费领取《计划生育服务手册》,凭手册享受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服务。

《计划生育服务手册》样本由省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统一制定。

第二十一条具有下列特殊情形之一,经夫妻双方申请、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一)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二)经设区的市以上计划生育技术鉴定组确诊第一个子女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三)曾患不育症,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又怀孕的;(四)夫妻双方均为少数民族的;(五)夫妻一方从事矿工井下作业连续五年以上,现仍从事该项工作,只生育一个女孩的;(六)夫妻一方从事外海、远洋捕捞作业连续五年以上,现仍从事该项工作,只生育一个女孩的;(七)夫妻一方为烈士的独生子女或者二等乙级以上伤残军人的;(八)夫妻一方因非遗传性残疾失去劳动能力,只生育一个女孩的;(九)再婚夫妻一方只生育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的。

香港审议政改方案

香港审议政改方案

香港审议政改方案引言自回归中国以来,香港一直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变革的发展,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也需要适应新的现实和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香港政府提出了一项政改方案,旨在进一步民主化选举制度,提高香港市民对特首的参与和选举状态。

本文将对香港政改方案进行审议并探讨其影响。

背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府体制由“一国两制”下的基本法所确立。

根据基本法,香港特首由选举产生,但选举程序和参与度有限。

特首由一个委员会选举产生,该委员会成员由中国政府任命,民众的选举权受到所谓“港人治港”原则的制约。

然而,近年来,香港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示威活动,要求提高特首选举的民主程度和公众参与度。

示威活动的发生引发了香港特首和中国政府的关注,也加速了政改方案的提出和审议。

政改方案香港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旨在增加选民的权利,提高特首选举程序的透明度,并进一步民主化选举制度。

具体的政改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拓宽选举委员会成员的来源政改方案建议扩大选举委员会的成员来源,减少中国政府的任命比例。

这样可以提高选举委员会的代表性和公正性,增加市民对特首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2. 提升选区界划的公平性当前,香港的选区划分比较复杂,不同选区的代表人数存在较大差异。

政改方案建议调整选区划分方法,使不同选区的代表人数更加均衡,确保每位选民的投票权的平等性。

3. 引入普选制度政改方案还提出引入普选制度,使每位成年香港市民有权直接选举特首。

这将进一步加强特首选举的民主性和公平性,提高特首在市民中的合法性和代表性。

4. 增加特首任期和任职制约政改方案建议增加特首的任期,使其有更多时间执政,并增加对特首的追责机制。

这样可以增加特首的稳定性和责任感,提高政府的施政效率和合法性。

1. 增加香港市民的参与度政改方案将增加市民参与政治决策的机会,提高他们对特首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市民可以通过选举直接参与选择特首,进一步推动香港政治的民主化进程。

香港计划生育

香港计划生育

香港计划生育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大都会,人口密集,资源有限,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推行计划生育政策。

香港政府通过多种途径,倡导和推动全民参与计划生育,以实现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控制,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首先,香港政府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计划生育意识。

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普及生育知识,让年轻人充分了解生育的重要性和责任。

同时,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让社会大众了解计划生育政策的意义和好处,引导人们自觉控制生育数量,提高生育质量。

其次,香港政府积极提供相关的计划生育服务。

通过建立健全的医疗卫生体系,为妇女提供免费的妇产科检查和咨询服务,让女性朋友们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好生育的准备。

同时,还设立了多个家庭规划中心,为家庭提供专业的生育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科学合理地安排生育计划。

再次,香港政府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全民参与计划生育。

例如,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奖励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鼓励他们控制生育数量,提高生育质量。

同时,也加大对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处罚力度,让违规者付出相应的代价,维护计划生育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最后,香港政府还注重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国家的计划生育经验,不断完善和提升本地的计划生育工作。

通过国际交流,吸收先进的生育管理理念和技术,为香港的计划生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总之,香港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香港政府将继续加大力度,不断完善和改进计划生育政策,推动社会全面参与,共同为香港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香港能够实现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控制,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香港公立医院下一年或许彻底不收内地孕妈妈

香港公立医院下一年或许彻底不收内地孕妈妈

香港公立医院下一年或许彻底不收内地孕妈妈
香港立法会评论非本地孕妈妈运用产科效劳,有议员批判当局没有将双非及单非孕妈妈分隔处理。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对老公是香港人的单非内地孕妈妈表明同情,但表明因为辨识身份困难,无法分隔处理。

他又重申,下一年公营医院或许彻底不接纳内地孕妈妈。

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咱们在公营医院方面,在2013年一定要削减,比本年估计少3400个(配额)。

所以估计下一年公营体系不该该收超越3000个乃至更低的数字,也不扫除本年挂号本地孕妈妈愈来愈多的话会彻底不收内地孕妈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政改流产
作者:郁风
来源:《中国经贸聚焦》2015年第07期
2017年香港特首产生办法决议案(政改方案)经立法会两日审议后,6月18日进行表决,最终以8票赞成、28票反对、0票弃权,未能获得三分之二议员通过,这意味着政改方案被否决。

此次投票时在席议员只有37人(37人出席,其中36位为立法会议员,参与投票,立法会主席曾钰成不参与投票)。

大部分建制派议员在临表决前离开了议事厅,没有投票。

反对的28票,除了27名泛民议员之外,还有医学界议员梁家骝一票。

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出现由一个下级行政区的地方性议会推翻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决定,其政治上的象征意义不可小觑。

同时,随着政改方案的流产,2017年第五任香港特首选举将不能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而继续沿用由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的办法。

大批建制派议员离场引关注
大批亲政府的建制派议员在表决前离场未参加投票,令人意外。

香港立法会中共有70名议员,其中只有27人是来自民主派政党的泛民议员,其余43名议员均是立场保守的工商界议员或者亲政府的所谓建制派议员。

根据香港《基本法》的规定,任何政治改革方案必须经过香港立法会三分之二议员支持才能通过。

由于泛民议员人数超过三分之一,因此如果政改方案要获得通过,就必须争取到至少4名泛民议员“倒戈”支持政改方案。

不过,虽然特区政府事先曾力图说服一些泛民议员改变立场,但显然没能取得任何成功。

而在18日的表决中,所有27名泛民议员都投了反对票,从而使政改方案未能获得所需的三分之二支持而夭折。

但令人觉得奇怪的是,在立法会主席曾钰成宣布要进行表决时,属于建制派的经民联议员林健锋突然要求休会15分钟,表示有事要商量,但遭到曾钰成拒绝。

随后,大批建制派议员包括民建联、经民联及新民党议员离开了会议厅,没有参加投票。

最后议事厅内只剩下37名议员,仍符合法定的过半的表决人数。

民建联议员谭耀宗解释临时离场的原因称,是因为另一位建制派议员,来自乡议局的议员刘皇发因交通问题尚未到场,因此希望离席,以便不足法定表决人数,从而争取多一些时间等刘皇发到场后参与投票。

但不料,由于沟通问题,在场的议员依然足够法定表决人数,结果投票在这些建制派议员缺席的情况下进行。

经民联梁君彦表示,已约见中联办副主任解释事件,对方表示理解。

他还认为,今次的问题亦无法影响反对派捆绑否决方案的结果。

人大决议首遭下级“议会”否决
立法会否决政改方案,不仅代表香港与500万人“一人一票”选特首的民主进步失之交臂,而且产生了建国以来一个“里程碑”事件——由全国大人通过的决定,首次被下级“议会”否决。

根据《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此前的解释,香港政改的具体步骤需经历“五部曲”:第一部,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报告,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产生办法是否需要进行修改;第二部,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是否可就产生办法进行修改;第三部,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可就产生办法进行修改,则特区政府向立法会提出修改产生办法的议案,并经由全体立法会议员三分之二多数通过;第四部,行政长官同意经立法会通过的议案;第五部,行政长官将有关法案报全国人大常委会,由后者批准或备案。

正是基于这“五部曲”,香港此次要通过政改方案,不仅要在香港各社会、各个政党及港府之间达成共识,符合基本法,而且要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同意。

因此,当政改“五部曲”已经走到“第三部”后,此次提交到香港立法会接受表决的政改方案正是以人大“8·31决定”为基础作出的。

2014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有关决定规定行政长官选举在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时,须要:(一)组成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员会。

提名委员会的人数、构成和委员产生办法按照第四任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的人数、构成和委员产生办法而规定(1200人);(二)提名委员会按民主程序提名产生2至3名行政长官候选人。

每名候选人均须获得提名委员会全体委员半数以上的支持;(三)香港特别行政区资格选民均有行政长官选举权,依法从行政长官候选人中选出一名行政长官人选;(四)行政长官人选经普选产生后,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这套方案被舆论称为对特首普选“连落三闸”,也称为香港各界关于政改争论的焦点来源。

反对派主张特首应直接由香港民众选举产生,而不是先经过提名委员会的“筛选”,即所谓实行“真普选”。

毫无疑问,香港普选特首的政治改革,对中国政改有实验和标杆的意义,如果此次政改方案能够通过,它将成为中国政治制度建设中的一个里程碑。

然而,作为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全国人大其作出的议案最终还是被下级的香港立法会否决。

在政改方案被否决后,特首梁振英18日下午表示,投反对票的议员煞停香港的民主进程,令他、特区政府及广大市民感到极度失望。

而未来两年,会集中处理经济民生政策。

梁振英表示,毫不怀疑42位建议派议员对政改的支持,他们支持落实2017年普选无任何疑问。

至于投票过程发生的事情,建制议员们已解释清楚。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发言人就此也发表谈话,批评少数议员出于私利否决政改方案,阻碍香港民主发展进程,使香港错失实现行政长官普选的机遇,认为他们要承担历史责任。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发言人同样批评少数议员为了一己之私,顽固坚持与中央对抗的立场,阻挠政改方案通过,致使香港民主发展进程止步不前。

并强调未来香港实行普选仍需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已作出的相关决议框架之内。

在18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香港政改虽然不属于外交问题,还是再次被提及。

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表示,“这一结果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政经影响
随着政改方案被否决,这意味着2017年第五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选举不能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而继续沿用由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选举产生的办法。

此前,特首由分别来自38个界别分组,代表不同行业、专业、劳工、社会服务团体及区域组织的1200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选出,最后由国务院任命。

非普选方式被一些人认为将使香港政治继续陷在“小圈子”里面,既得利益集团将继续攫取香港的政商利益,很有可能出现如香港首富李嘉诚所言“大家都是输家”的结局。

外界还预计随着政改方案的流产,双方短期内不再有妥协可能,亲民主派已经开始关注2047年,届时香港的半自治特殊地位将告终结。

有观点称,“后政改时代”的香港局势或将更加紧张,社会进一步撕裂和动荡。

智谷趋势研究中心的分析则称,经过去年的政治争拗和风波之后,香港市场对政改话题的消化能力增强,市场参与者对于2017年是否举行特首普选的各种可能性也都普遍接受。

在短期内,香港股市不太可能受政治变动的明显影响,在内地股市牛市潮起,内地股市和香港股市的价差趋于明显之际,内地资本涌入香港推动港股走强的趋势,不会改变。

此次可以视作香港政治“新常态”的开端,而这也将使香港经济进一步进入“新常态”。

所谓香港政治“新常态”,核心在于香港政治和中国内地的关系更加紧密。

在重大问题上,中央政府对香港行使管治权和最终决定权,即使香港有部分人士对这种安排感到不满,但无撼动中央权威的能力。

在这种形势下,无论香港是否实行普选,中央政府都会牢牢掌握香港的政治、经济、社会运行轨迹。

可以预期,香港在短期内出现新的政治震荡的风险不大,而长远来看,香港经济融入中国内地的进程也难以打断。

在中央政府推动一带一路、成立亚投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战略下,香港在国家战略中的位置更加清晰。

在这一进程中,香港可以在保持良好陆港关系的前提下,进一步发挥自身特殊优势,而香港股市有望处在比内地股市更持久的牛市周期。

沪港两地的合作,可以珠联璧合。

上海扮演人民币在岸金融中心角色,香港扮演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角色;上海资本市场重点服务境内,香港资本市场则兼顾境内外,打造更高水平的“国际板”。

而北京、深圳作为高新技术和创新创业基地,两地的资本市场则优先为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服务,从而形成京沪深港四地资本市场错位发展、合作共赢的体系。

在这一过程中,香港市场从“中国市场”的角度来看,将是中国内地股市走势的自然延伸;从“全球市场”的角度来看,又是中国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输出牛市”的前线。

相较于内地市场明显的资金驱动,香港市场兼有资金驱动和国际资本逐利的多重因素,在本轮牛市中的形态表现将更加稳健,出现大起大落的可能性低于内地,在基本面上更容易维持“慢牛”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