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家子:小城镇建设蓄积发展新动力(倒头条)

合集下载

北方“四位一体”

北方“四位一体”

北方“四位一体”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日前,记者在辽宁省采访时了解到,辽宁省在农村探索出的“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以其投资少、风险小、效益高,农产品无污染、无公害,节水节能等特点,在发展农村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有效破解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能源难题。

建一个沼气池留下一片青山目前我国60%的农民依然靠秸秆和薪材来解决能源问题,造成了农村环境的严重污染与资源的巨大浪费。

而辽宁省探索出的“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据介绍,“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是以沼气为纽带的农村能源生态综合工程。

该工程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通过生物转换技术,在农户庭院或田园全封闭状态下,将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组成利用体系,实现产气与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建立一个生物种群较多,生物链结合健全,能流、物流较快循环的能源生态系统工程,具有增产增收、净化环境和多业结合的集约经营功能。

它的出现既能解决农村的能源供应,改善农民卫生和生活环境,又可以减少农作物和蔬菜生长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提高食品品质和食品安全。

据调查,全省平均每栋“四位一体”年产沼气300立方米,相当于节约1400公斤柴草;提供沼肥16立方米;年出栏生猪5~15头;冬季生产蔬菜1500公斤。

年户均纯收入5000元以上。

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的张玉贤,1998年贷款6万元建起了两个“四位一体”棚,一个棚养猪,一个棚种菜,当年收入3万元。

以前,她用建一个棚的地种粮食收入不到500元,种稻养蟹能赚千把块,发展裸地菜也挣不了2000元。

如今她家的大棚里,生猪育肥,猪粪进入沼气池,沼肥进入棚菜地,沼气点灯做饭。

2005年,张玉贤家年出栏崽猪、生猪400头,加上种植茄子、栽培葡萄的收入,一年收入过了10万元。

村民纷纷效仿,并说“种10亩田、不如建一处‘四位一体’小家园”。

“四位一体”技术于1996年被国家科委列为全国重大科技推广项目,1997年被评为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被列为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重点推广项目,2001年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一等奖,现已在三北地区呈现出规模性发展的良好态势,受到国家、省、市等各级领导的普遍赞誉和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小城镇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基于对辽宁省阜蒙县旧庙镇建设的

小城镇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基于对辽宁省阜蒙县旧庙镇建设的

Forum学术论坛1522012年12月 小城镇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基于对辽宁省阜蒙县旧庙镇建设的分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卢蕾 刘亚静 孟思佳摘 要:小城镇位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与农村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点。

实现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式我们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具体要求。

因此加快小城镇建设,对于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经济发展 小城镇建设 指导意义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12(c)-152-02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就是把城市和乡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综合发展,形成“相互依托、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共同发展”的城乡关系,彻底改变城乡二元化结构。

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

所谓小城镇建设是指小城镇的各种要素的创立或组合以及一定区域内小城镇体系的设置、改造和发展的过程。

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有的学者给出了小城镇建设的新内涵,即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增加农村教育、卫生、交通、水利、环境等公共产品供给,开发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在城镇化背景下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改变过去单纯地、片面地强调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观念,更加关注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更为综合和全面地谋划中国的现代城乡结合化建设。

结合小城镇建设的含义,我们知道,小城镇建设是我们将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的阶段,实现城乡一体化,进行小城镇建设不仅看重经济的发展,更要注重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把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运用到小城镇建设中来,努力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水平以及注重精神文明建设。

防止片面性的发展,实现各种要素的合理配合,全面实现小城镇建设对我们的意义将更加深远。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引领凌源全面振兴研讨发言稿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引领凌源全面振兴研讨发言稿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引领凌源全面振兴研讨发言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如何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凌源市的全面振兴。

这话题挺大,但说白了,不就是要让我们这个地方变得更好嘛!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幸福,城市发展得更快,大家都能享受到更多的红利。

怎么做到这一点呢?我想,从改革开始,不断推动创新,才能让我们这座城市焕发出新的生机。

其实啊,凌源可不是什么大都市,但它有自己的独特魅力。

这里的山水,四季分明,民风淳朴,生活节奏也不快,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可问题是,大家的日子过得再好,也得跟上时代的步伐,发展经济,提升生活水平,大家才能更有盼头,不是吗?改革这事儿,不能停,得不断地推动下去。

这就像咱们走路,走着走着,得换个方向,改变下步伐,不然就会原地打转,什么也得不到。

所以说,咱们要抓住这个改革的机会,弄清楚如何用改革给凌源注入新的活力。

我觉得,首先得从大家最关心的地方着手,比如说教育、医疗、就业这些大头问题。

你看看现在的年轻人,谁不想有个好工作,过得更舒心?但是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咱得从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做起。

从前,大家可能觉得修条马路建个桥就算大事了,可是现在呢?要想吸引人才、吸引投资,得有真本事。

现代化的城市规划,环保的绿色理念,高效的行政服务,这些才是根本。

再说了,改革不仅仅是相关部门的事情,群众参与其中,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咱们老百姓,不能总是等着“”来,不能光喊口号,得自己动起来,参与到城市的建设中来。

就像咱们家里有个大工程,靠家里一两个主力军根本不行,大家伙得一块出力,这工程才算顺利完成。

只有通过每一个市民的积极参与,凌源的改革才能真正有意义,有成果。

话说回来,推动改革,不是为了“搞事情”,而是为了真正解决问题。

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现在很多小商小贩,想开个小店、做点生意,都得跑来跑去找关系,弄得自己心累,客户也找不到。

为什么不想个办法,给他们提供一个更规范、更方便的经营环境呢?再比如,咱们乡村振兴的步伐也得加快。

红透山西部六家子地区成矿条件分析

红透山西部六家子地区成矿条件分析

红透山西部六家子地区成矿条件分析摘要清原地区太古宙花岗绿岩地体中矿产资源丰富,具有铜、锌、金、银、铁等多种矿产。

已发现的浑北地区的红透山式块状硫化物矿床根据其空间上的展布特征,可划分为三个成矿带,树基沟—红透山矿带,以红透山、树基沟矿床为代表、孤家子—红旗山矿带,以红旗山矿床为代表、大荒沟—稗子沟矿带,以大荒沟、稗子沟矿床为代表。

其中,红透山式块状硫化物铜锌矿床是辽宁省最具工业意义的矿床类型。

六家子地区为树红矿带的西部延长部分。

本文通过收集六家子以往地质资料,综合分析了六家子矿所处区域大地构造、区域地层,等成矿环境和控矿条件,根据六家子矿化体的地质特征,与红透山矿床相比较,结合其物、化探异常,研究该区控矿因素及成矿规律。

对矿集区的找矿模式,找矿方法进行总结,提出下一步的找矿方向及前景。

关键词六家子;地质特征;成矿条件;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td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2)73-0096-021 区域地质红透山矿区处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辽东台背斜(ⅱ级)铁岭~靖宇古隆起(ⅲ级)部位。

该区基底受不同期次构造活动和花岗岩侵入以及广泛的混合岩化作用,使基底变质构成混合杂岩系,是我国典型的花岗~绿岩区。

浑河断裂从花岗~绿岩区之间通过,将其分为浑南和浑北两区。

在红透山区域可分为四个杂岩带亦称矿带。

a 大荒沟——稗子沟杂岩带b 树基沟——红透山杂岩带c 弧家子——红旗山杂岩带d 小莱河——大东沟杂岩带前三个杂岩带为红透山式铜锌矿床赋存的杂岩带。

1.1 区域地层变质岩系及混合岩系同鞍山地区鞍山群,地层可划分为三组六段十四层。

下部为石棚子组,中部为红透山组,上部为南天门组。

总厚度约为7 000m左右,其中,“红透山式铜矿床”即受控于红透山组地层中。

1.2 区域构造区域内构造主要有如下构造体系和构造形式:1)反“s”型构造――此种构造在浑北较明显,它是由一组老的基底变质岩系构成的复式褶皱带;2)浑河断裂带――是贯穿全区的较大的构造带,为郯庐断裂的一部分,较明显的有章党-顺山地和树基沟-红透山断裂。

北京十二五规划全文(整理版)

北京十二五规划全文(整理版)

北京十二五规划全文(整理版)篇一: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全文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2022-2022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序言跨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洗礼的全球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首都北京在成功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之后,开始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风险挑战,制定科学的战略安排对首都立足新的阶段变化、向更高发展水平迈进至关重要。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首都着眼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的五年规划,是首都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重要规划。

本规划主要阐明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意图,明确“十二五”期间首都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发展路径,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2年)》的批复。

第一篇新时期的战略选择第一章过去五年的发展成果“十一五”时期是北京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顽强拼搏、克服重重困难,成功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盛会,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筹办任务,积极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有力推动了全市的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过去五年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最高、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首都经济实现重大跨越。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总量达到13777.9亿元,人均超过1万美元。

借力小城镇建设实现村集体华丽转身

借力小城镇建设实现村集体华丽转身

借力小城镇建设实现村集体华丽转身作者:张子峰来源:《农村财务会计》 2018年第6期山西省翼城县里砦镇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业村。

自2011年里砦小城镇建设项目得以实施以来,支部村委站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坚持“村级主导、市场主体、因地制宜、配置典型、示范带动”的原则,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打造自身特色,通过“四强化、四加快”,创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形式,不断实现集体和个人双增收。

2017年村集体收入达到了39.81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2万。

强化小城镇建设,加快商贸业发展步伐。

结合小城镇建设投资270 0余万元,完成了两横五纵村内主街道拓宽改造、管网铺设、下水管道、路面硬化、人行道铺装等工程,并全部绿化、亮化。

沿街建成临街商铺102家,建设了7万平方米的集贸市场。

村集体通过给商户提供卫生、管理等服务,收取商户一定的卫生服务费。

商铺租赁费和服务卫生费每年可给集体增加6.8万元。

强化转变思想观念,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以发展规模设施农业作为突破口,以做大做强产业项目为重点,扎实创建设施农业园区,带动集体农户双增收。

通过土地流转把将近30 0亩土地集中成片,全面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按地理条件重新设计,组织67户农民成立了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统一建棚、统一种植、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销售的模式,种植优质果蔬。

完成标准化拱棚建设120个,并以每平米5元的价格,由本村村民承包,或面向社会发包,仅此一项年集体可增收入16万元。

还可安排240余名劳动力就业,每人年可增收1.8万元,同时带动周边群众种植无公害蔬菜和甜瓜等作物,形成集种植、采摘、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一条龙全方位的立体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强化“三资”管理,加快寻求突破路径步伐。

充分利用资产、资源,对村集体闲置的客运站、空闲的停产企业用地、南北主街等资源采取公开租赁、承包经营、集体开发等多种方式进行盘活,建立资产有偿使用制度,促进村集体资产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增加村集体收入。

实施“二三四”战略 做大做强北方绿茶第一县

实施“二三四”战略 做大做强北方绿茶第一县

大宗茶 的 “ 品牌化 ”, 是有效提升大宗茶的品质 , 逐步实
品, 使得茶叶真正成为 “ 国之饮 品” 。
表 3 09 20 年中国城镇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居 民家庭人均茶叶消费情况
项目
最低收入户
元/ 公斤
平均茶叶消费单价
8. 31 5
茶 叶消费最高单价
2 76 0 .7
30 86元 , 占农 民人均纯收入 的 4 . 2 0 5 %。0 8年通过国家级无公 7 害茶 叶标准化示范区验收 ;0 9年通过 山东省优质绿茶生产 20 基地 验收 , 获 “ 省特 色农 业县”和 “ 国重点产茶县 ”; 荣 全 全
到2 . 6万亩。0 9年以来 , 20 全区累计新发展茶园 37 0亩 , 32 以 每年 1 万亩以上的速度发展 。 十二五” “ 期间 , 在充分考虑各 镇办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的基础上 , 高起点制定结构调整新规 划, 大力 实施茶 叶 “ 万亩流域千亩片” 目建设 , 项 力争到 “ 十
基地 , 划利用 3年 ( 09 2 1 年 ) 计 20~0 1 新发展茶 园 3 亩 , 万 全 区茶园种植面积达到 1 . 1 5万亩 , 4 无公害茶 园 35万亩 , . 争创
在前几年积极推广黄山群体等茶叶新 品种 的基础上 , 积 极抓好浙农 17茶树新品种的推广 , 1 被评为省农业科发
展, 而不是将茶叶消费者局 限在 中高收入群体 中 , 使得茶 叶
消费存在较大 的波动性 。
中国茶叶 的可持续发展 ,在 于国内茶叶消费 的稳定增 长, 而这又依赖于茶叶消费者 的茶 叶需求 , 中国的茶产业需 要开发满足于一般 消费者的 “ 品牌化 ”的大宗茶 , 通过 大宗 茶的 “ 品牌化”提升茶叶产 品的品质 、 形成标准化 的茶 叶产

农村的“股份化”与“城镇化”——郊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个案研究

农村的“股份化”与“城镇化”——郊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个案研究

第1期(总第184期)2024年1月浙㊀江㊀工㊀商㊀大㊀学㊀学㊀报JOURNAL OF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No.1(General No.184)Jan.2024收稿日期:2023-09-06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十四五重大项目 集体经济与乡村公共性构建研究 (22JJD84002)作者简介:刘能,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社会学博士,主要从事城乡发展研究;陆兵哲,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社会学研究㊂农村的 股份化 与 城镇化郊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个案研究刘㊀能,陆兵哲(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871)摘㊀要:作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股份制 改革看似给乡村社会带来了颇具内在矛盾的多重影响,实则在具体社会情境下,与其他宏观结构因素一起,共同导向了城镇化这一后果㊂在郊区农村,这项改革一方面导致了农民-农村关系的 金融化 转型,使农民的集体权益脱嵌于其对村集体的行政依附,为他们的城镇化迁移创造了新的机会结构;另一方面,农村股份制隐含的独立法人资格为村集体强化组织能动性提供了制度支撑,而股息分红的压力也使得这一类城市周边农村成为专注于土地经营的市场法人主体,嵌入当地土地城镇化的实践场域中㊂由此,郊区农村股份化成了城镇化机制的一部分㊂来自农村一端对城镇化机制的能动塑造也启发我们去反思城镇化研究中的过度 城市中心主义取向㊂关键词:农村股份制;城镇化;集体产权制度;城乡关系中图分类号:F321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91505(2024)01013813DOI:10.14134/33-1337/c.2024.01.012一㊁引㊀言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我国农村改革中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㊂针对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㊁权责不明确㊁保护不严格等问题,原农业部早在2007年就出台了‘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 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开展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 ,开启了以建设农村股份制为核心内容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㊂2014年,中共中央㊁国务院审议通过了‘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展开㊂特别是在2016年,中共中央㊁国务院发布‘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将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推广到全国范围,并提出2021年底基本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㊂此后,农业农村部与16个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先后部署5批试点,覆盖全国所有涉农县(市㊁区)㊂如今,这场以建立 农村股份制 为核心要点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已基本完成㊂农村股份制 包含四方面要素㊂第一,以农村社区及其集体经济组织为基本单位;第二,将集体资产全部或部分地折成股份,并按照一定的配股标准量化至集体中的成员个人;第三,集体财产依旧保持集体统一经营,村民股东享受按股分红;第四,采纳现代股份公司的治理结构和议决方式㊂实际上,这不是 股份制 作为现代企业经营方式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农村㊂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一些农村地区为了优化乡镇企业的经营状况,就曾率先引入过股份合作制[1][2]1-8㊂然而,如今中国的大量农村已经远离乡镇企业发展模式㊂如果说20世纪的相关实践重点是为了向村镇集体企业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以突破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瓶颈,那么如今这场被称为 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 的农村股份制变革,其核心则在于在经济层面将农村转型为股份化的法人组织㊂换言之,这场变革不再是村庄所辖集体企业的经营方式变化,而是一场针对村庄本身的社会经济变革㊂①对于这场变革,学界主要从经济学角度将之视为农村集体经济制度方面的创新[3-6]㊂然而农村股份制改革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经济范畴,成为一场涉及农村社会全域的重大变革㊂这要求我们不应仅仅将之视为集体经济经营方式或产权制度的变革,而应将这场变革放在整个农村基层社会及其与城市的关系中来考察其社会影响㊂那么,对于已经走出乡镇企业时代的广大农村而言,股份制改革究竟产生了哪些社会影响?这一改革使农民与农村㊁农村与城市的关系呈现出哪些新的样貌?这些问题构成了本文的研究关切㊂二㊁文献回顾: 农村股份制 的社会影响(一)既有研究及争论作为一项集体经济制度,农村股份制首先受到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关注㊂这些研究采用制度分析的方法,聚焦于股份制治理结构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影响㊂有学者指出,农村股份制通常借鉴股份公司的组织制度和治理结构,突出产权清晰的特点[4]㊂这使该制度有助于盘活集体资产,推动生产要素在市场中充分流动,壮大集体资产总量[7]㊂所以,股份制能够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水平,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在活力[8]㊂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围绕效率原则的分析常常会掩盖其他复杂要素的重要性,以至于滑向 农村问题的经济式 处理[9]1-2,导致只见 股份制 而不见 农村 ㊂与之相比,社会学则注重考察农村股份制对乡村社会层面的总体影响,特别是这一变革对基层社会共同体和政权组织的影响㊂一些社会学研究指出,股份制组织为农村社会共同体和基层组织注入了新的积极元素㊂如刘玉照和田青[10]认为,在成立股份制时重新划定村庄边界的过程正在重塑农村的共同体结构,这个过程在进一步强化集体产权边界的同时,实际上也逐步明确了这一边界相对于共同体其他界定维度的优先931第1期㊀刘能,陆兵哲:农村的 股份化 与 城镇化 郊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个案研究㊀①在涉及农村集体产权的各项改革中,农村集体资产被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㊁森林㊁山岭㊁草原㊁荒地㊁滩涂等资源性资产;第二类是用于经营的房屋㊁建筑物㊁机器设备㊁工具器具㊁农业基础设施㊁集体投资兴办的企业及其所持有的其他经济组织的资产份额㊁无形资产等经营性资产;第三类是用于公共服务的教育㊁科技㊁文化㊁卫生㊁体育等方面的非经营性资产㊂基于这种分类,这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以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改革为重点任务 ,这充分体现出了村庄本身走向股份化和法人化的变革逻辑㊂一方面,在集体土地大部分已承包到户经营并基本完成确权登记颁证之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体地位的主要体现即为其掌握的大量经营性资产;另一方面,2016年的中央文件提出要通过这场改革 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资格 并 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地位 ,这也真正使村集体演变为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市场经济主体㊂041浙㊀江㊀工㊀商㊀大㊀学㊀学㊀报2024年性㊂一项对浙江农村的案例研究发现,股份合作社能使村民再次联结为以利益为纽带的共同体,突出团体的排他性与集体认同感,使社区成员得以有效组织起来[11]㊂与此同时,有研究认为,农村股份制提升了基层公共事务的治理水平㊂股份制使农村集体资产以股份的形式确权到户㊁量化到人,扩大了个人和集体的利益联结空间,也为扩大公共事务的多元主体参与提供了渠道与动力[12];由于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培育了农民的权利意识㊁参与意识,因此也为基层有效自治提供了保障[13]㊂还有研究指出,许多农村股份组织除了经营管理机构之外,还设立了大量专门负责社会管理的非经营性机构,在实现 村庄企业化 的同时也实现了 村庄单位化 [14-15]㊂这使其通过社区内部的福利分配重新激活了社会主义集体制遗产,并为村庄自力更生提供了制度基础[16],有助于农村基层组织更好地发挥治理效能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黄宗智教授认为这场集体产权改革具有释放中国农村社区这个基本单位的潜能,因而有助于重新振兴基层社区[17]㊂然而,对于农村股份制与基层社会共同体和公共治理之间的关系,一些研究提出相反的论点㊂有文献指出,股份制的法人治理结构使其必须代表股民利益的最大化而行动,这会使国家力量难以介入正经历着快速城镇化和快速利益调整的农村中[18]㊂一方面,农村股份组织为农民主张土地权益提供了规范框架,进而在围绕土地征收的斗争中发挥一定的保护性议价作用[6];另一方面,村集体以股份制形式对资产进行开发获利,使农民成为靠集体分红和租金为生的 新中产阶层 [3]㊂在这些研究看来,农村股份制实际上弱化了基层组织和地方政府的经济统筹发展能力,有可能使基层陷入组织化困境和公共治理危机㊂与此同时,还有一些研究认为,当社区股份合作社使村民变为企业持股员工,那么农村中原有的基于血缘㊁地缘的人际关系会转变为业缘关系,将不再有 村集体 的性质[19]㊂更进一步,有研究指出股份制形态下的非农集体经济的 社会性 呈现弱化甚至流失的状态[20]㊂在这些研究看来,农村股份制将集体资产股权量化到农民个体,使集体资源成为个体利益的集合;而面对众多分散的㊁其财产权受法律保护的原子化个体,虚化的集体组织将会缺乏利益调整空间[21]㊂(二)本文的分析框架毫无疑问,农村股份制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层面,这凸显了上述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价值㊂然而遗憾的是,已有的相关研究并未形成一致结论㊂对此,本文认为股份制改革对于农村的总体影响实际上并不是非此即彼㊁非黑即白的㊂当我们跳出这种二元思维㊁采取更加综合的视角时会发现,在许多情况下,这些看似矛盾的研究结论在现实中是同时存在的:农村股份制的确将集体资产折股量化成了农民个人的财产性收入(或收入资格),但这并不意味着基层政权组织化水平的下降;股份制改革重新划定并强化了村庄的共同体边界,但没有成为限制农民个体能动性的集体主义束缚;农村股份制为村集体维护自身利益提供了制度支撑,但未必会使农村成为阻碍地方政府推进城镇化的反抗性力量㊂值得指出的是,这些社会事实的共存并不意味着该制度是一个充满内部悖论的社会安排㊂本文认为,当代中国农村的几乎任何一场变革都已经深刻地嵌入了农村与城市的关系变迁之中㊂当我们将农村股份制放到城乡关系变革的脉络中进行考察,会发现其看似矛盾的社会影响在具体社会情境下,统一于农村的城镇化逻辑中,以至于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理论判断,即农村股份制改革本身构成了城镇化机制的一部分㊂城镇化(城市化)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㊁农村社会经济形态向城市社会经济形态转变的过程,是当代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社会变革之一㊂中国广袤而复杂的社会地理条件使不同地区农村的城镇化转型呈现差异化的样态,难以一概而论㊂然而,考虑到城市对农村的影响通常因农村相对于城市的空间距离而具有时间上的先后性,所以相比于远离城市的农村而言,城市周边的农村通常更加突出地被纳入城镇化机制和过程之中:这些位于郊区的农村自然也成为中国城镇化研究的重点关注类型㊂在本文中,郊区农村看起来为农村股份化改革与城镇化变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观察窗口㊂基于城市周边的区位条件,郊区农村受城市影响更加深刻,城镇化转型与发生于其中的其他重大变革之间的交互效应也更加明显㊂因此,本文将以一个郊区农村为案例,揭示作为一项集体经济制度的农村股份制在农村城镇化转型方面的具体影响机制㊂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呈现出从工业城镇化㊁土地城镇化到人口城镇化的特征,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22]㊂特别是对于以土地和人口为主题的城镇化进程,学界聚焦于中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失衡问题,给予了较多关注[23-24]㊂借助人口-土地城镇化分析框架,本研究发现农村股份制看似矛盾的多重影响在郊区农村表现出一种统一逻辑,即该改革同时推进了农村的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由此构成了当地城镇化机制的一部分㊂在人口城镇化方面,这一制度在明确农民的集体权益资格的同时,也通过农民-农村关系的金融化机制,给予农民个体在农村之外的更多自主发展空间;在土地城镇化方面,农村股份制通过赋予村庄独立的经济法人资格,为其强化自身组织能动性提供了制度支撑,并形成了谋求集体发展的激励机制,使位于城市周边的农村成为土地城镇化链条中的积极行动者㊂总之,本文无意对已有研究中的争论进行 孰是孰非 层面的澄清,也并不否认农村股份制本身的复杂性和 矛盾性 ,而是期望在看到社会事实的复杂性的同时,避免陷于非此即彼的二元争论㊂在城镇化的分析框架下,上述农村股份制看似矛盾的社会影响在郊区农村获得了一种整合性的解释㊂对此,本文将主要针对其促进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这两个方面的动能来展开论述㊂三、案例介绍与资料来源本文的研究对象N 村是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农村,位于K 市郊区,目前有户籍人口4000余人㊂2017年,K 市市委㊁市政府颁布了‘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用四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㊂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2018年12月,N 村成立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开始了相关改革工作㊂在早期的宣传动员阶段,N 村在村中最主要路口挂上了写有 农村改革全方位,资产股改是关键 和 资产变股权,村民当股东 两条横幅㊂可见,在N 村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 农村股份制 的建设是核心内容㊂七个月后,N 村正式宣告建立农村股份制㊂在这场改革过程中,N 村所做的核心工作有三个方面㊂首先是清产核资,即对村集体目前所拥有的各类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核实㊂根据公示文件,N 村共有集体经营性资产3520.95万元,非经营性资产17.51万元,以及以土地为主要形式的资源性资产6183.84亩㊂②其次是成员资格认定,即确定哪些人可以拥有对集体资产的股东资格㊁享受集体资产的股份化权益㊂N 村为了避免争端,确定了一个精确的配股基准日,规定在2019年1月31日24时之前去世,或者在此之后出生的村民均不享受股东资格,而对于此时点在世的村民,再根据村内户籍关系㊁土地承包关系等方面进一步确定股权份额㊂这样,N 村认定全村符合配股条件的共4629人㊂最后是确立股权配置方式,即确立如何将集体资产的股份权益分发到每一个符合资格的人员手上㊂N 村设置了三种股权㊂第一是 基本股 ,所有资格成员均享有,份额为每人60股㊂第二是 村龄股 ,规定村民在配股基准日前保持户籍在本村内每满一年,则获得4股,上限为40股㊂因此凡是被认定具有股份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并在配股基准日前户籍在本村已经超过十年的村民,均可获得100股,这是大多数村民所获的股份份额,被称为一个 整股 ㊂此外,N 村还设置了 独141第1期㊀刘能,陆兵哲:农村的 股份化 与 城镇化 郊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个案研究㊀①②随着城乡融合的不断深化,以及城镇化的影响在地理层面的扩散,偏远地区的农村也日益卷入城镇化进程中㊂在这个意义上,对郊区农村的考察不仅是探究农村股份制与城镇化相关议题的有效途径,还可以帮助我们在一定的时间框架内对偏远地区农村作出某种预期性的理解㊂按照规定,被纳入股份制改革的是集体经营性资产部分㊂241浙㊀江㊀工㊀商㊀大㊀学㊀学㊀报2024年生子女奖励股 ,份额为100股,用于奖励遵守独生子女政策的村民家庭㊂2019年6月,在完成这三项核心工作后,N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公司)完成注册登记,并召开了股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股份合作社(公司)的董事会㊁监事会成员,以及完成董事长㊁监事长的任命㊂2019年6月28日,N村村民收到了专属于自己的记名股权证㊂最终,N村成为其所在乡镇中第一个建立股份制的村庄,在集体经济层面开始以现代股份制企业的形态运转㊂本文的研究资料来源于2019年6月㊁2020年9月至11月㊁2022年1月在N村所做的田野调查㊂在调研中,研究者对村委会与党支部㊁股份经济合作社(公司)的主要领导,以及普通村民进行了深度访谈㊂除访谈外,研究者还在N村村委会和股份经济合作社(公司)中进行参与式观察,包括观察基层组织的日常工作,并参与村民股东分红的发放和多次村民接待工作㊂最后,田野调查还获得了N村股份制改革中积累的59份档案文件,包括各种决议公示㊁工作执行方案㊁会议记录㊁村民明白纸㊁请示与批复㊁组织章程等㊂总体而言,深入的田野调查为本研究收集到了充分的研究资料㊂四㊁流动的集体权益与人口城镇化农村股份制对农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是复杂的㊂一方面,这一制度通过明确股份权益的共同体边界,使村民成为休戚相关的利益共同体;另一方面,这一变化并未强化日常生活意义上的集体主义㊂农村股份制将农民的集体权益资格与属地化的行政管辖制度分离开来,并通过农民-农村关系的 金融化 转型,扩展了农民在村庄之外谋求自主发展的机会结构,也适应了人口城镇化的发展㊂(一)集体资产的个体持股:从户籍中解放出来和其他农村一样,N村在建立股份制之前,村集体成员的福利资格边界长期以来都是以户籍管理制度来标定的㊂在这种制度安排下, 户口与村民在本地的社会成员身份,以及由此生发的享用本地资源的基本权益相关 [9]77㊂这使得在集体福利水准较高的N村,即使村民已经前往城市工作生活,但一直以来仍不愿将户口迁入城市㊂正如N村人口主任所言, 我们村现在福利好了,所以都不愿意往外迁户口㊂这就导致我们村好多人出去谋发展了,但户口还留在村里 (N村人口主任ZYQ,20200911)㊂但是,农村股份制的建立打破了这种制度格局㊂在N村建立股份制以后,股份合作社(公司)接管了村委会的集体经济事务,村民的集体福利也转变为以股息分红为主要形式的收益㊂由集体福利向股息分红的转变,突出了成员福利资格逻辑的变化㊂正如‘N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章程“所规定的, 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人后,由股份经济合作社向股东出具统一制式的‘股权证“,作为股东参与管理决策㊁享受收益分配的凭据 ㊂换言之,在实行农村股份制后,N村村民的集体福利资格凭证由 户口簿 变成了 股权证 ;与之相应,村民集体权益的资格逻辑由 村民委员会-村籍 逻辑转变为了 股份合作社-股权 逻辑㊂这一逻辑转变将农民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与农村的行政管辖归属区分开来,使农民在集体经济组织的权益实现,不再基于其对村集体属地行政依附的事实㊂有研究指出,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将农民权益与农村户籍相分离,使农民能够 带权进城 [26],促进农民参与城镇化,提升市民化水平[25]㊂在N村的实地调研也发现,集体产权股份化改革后,已经有年轻村民认识到农村股份制所带来的新的生计安排可能,并基于股份权益资格而将户籍迁出了村庄,以适应自己在城市中的新生活㊂现在就是说如果你有股权,那你就能分村里边的福利㊂比如我闺女,她现在已经是市里的户口了,但是现在(集体福利资格)跟户口没关系,她只要有村里边的股权证,那村里面的福利待遇她该享受的还是可以享受㊂(N村村民SHG,20201108)尽管 股权证 对N村村民而言是一个新鲜事物,但是许多人都像村民SHG及其已将户口迁入城市的女儿一样,认识到村集体权益的享有资格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由户籍所在地决定㊂这一改革对个体自主流动空间的释放也反映在村民的身份认同方面㊂49岁的村民HDF 在K 市经营一家五金店铺,我们从对他的访谈中能更清晰地看出农村股份制对农民身份所带来的改变:它使农民在行政管辖意义上的村民成员身份(Membership)色彩有所下降,而使更广泛的公民身份(Citizenship)色彩有所增加㊂这样(成立农村股份制)的话,村里人就都是中国公民,人家愿意去哪去哪,对吧㊂这是符合国家宪法的㊂打个比方,为什么人们都愿意去北京呀,那肯定是北京好㊂(N 村村民HDF ,20201109)农村股份制为N 村村民所带来的这些变化,其实深刻嵌入N 村所处城乡变迁的背景中㊂学界已经指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或 人的城镇化 [27]㊂而在关于中国人口城镇化的研究中,户籍制度长期以来都被视为一大障碍[28-29]㊂对于该议题,大量学术讨论立足于城市一端,认为打破城乡户籍制度区隔㊁使进城农民能获得与市民相同或相近的制度权利,将有助于推进中国的人口城镇化㊂与此同时,在农村一端,户籍与村集体权益的绑定在现实中也对农民进城落户的意愿造成了阻碍,导致进城农民不愿放弃农村户口,而这充分例证了人口城镇化中户籍带来的制度区隔[30]㊂在这一现实背景下,农村股份制对于 人的城镇化 的意义便凸显出来:它通过集体资产的个体持股,使农民的社区权益与属地性㊁行政性的村籍制度剥离开来㊂由此,股份制改革从农村一端减轻了农民进城流动的后顾之忧,为农民走出农村塑造了更多机会结构㊂在中国快速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时空背景下,这有助于以 农民持股进城㊁持股转职转产 的形式,突破农村人口流动的瓶颈[31]㊂(二)农民-农村关系的 金融化从形式上看,农村股份制对人口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来自农民集体权益与户籍制度的分离;而在实质上,农民与农村之间关系的 金融化 则是该制度推动农村人口城镇化迁移的关键㊂农民-农村关系的 金融化 是指农村股份制建立后,以获得股息分红为核心的金融权利逐渐演变为村民和村庄归属关系的最重要基础,从而使股东-股份公司式的金融关系在农民与农村间得到强化㊂这种金融化关系的特点在于,其不以农民个体在农村中的社会性存在为基础,而是基于村民所持金融权利的符号性存在而成立㊂在N 村,农村股份制建立之后,村集体福利的性质由村集体的公共产品转变为衍生于个人在集体经济事业中所持股权的财产性收益㊂基于这种金融关系,如今在村民眼中 属于N 村的一员 最根本的体现就是 享受村集体的股份权益 ,即使个体的主要生产㊁生活活动并未在村中展开㊂从村集体福利核算与分配方式的演变方面,我们能看到这种金融化关系的重要特点㊂‘N 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规定, 股权实行静态管理,一次配股,终身受益,固化股权 ㊂按此规则,村民的股东资格一旦确认,即使去世之后,也可凭股权分配记录享受股份权益㊂这意味着村集体权益的指涉对象发生了变化:其不再凝结于一位位朝夕生活于村庄共同体中的村民人身基础之上,而是表征在一个个非人格化的金融权利符号之上㊂通过对比股份制改革前后N 村财务室制作的两份集体福利发放登记表(见表1㊁表2),我们可以看到,在建立股份制之后,每人应得的集体福利不再以 村民身份-福利资格 的人身对应逻辑来确定,而改为以 每股补贴单价ˑ所持股数 的数字符号逻辑来计算㊂更吊诡的是,2020年的集体福利受领表中的几位村民股东在此次福利发放之前已经去世,但村集体仍以 股权证 的存在为依据对其发放集体福利,①这在先前是匪夷所思的㊂简而言之,在农村股份制下,每一位村民(股东)逐渐以脱离人身基础的股份权利符号的形式出现在农村的经济事务管理当中㊂正是由于农民与农村关系的金融化,集体权益不再以村庄共同体生活为前提,甚至可以脱离集体成员在世的人身基础,而建立在以股权证为载体的金融权利符号之上㊂341第1期㊀刘能,陆兵哲:农村的 股份化 与 城镇化 郊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个案研究㊀①按照规定,已逝股东的集体分红由其股权继承者(通常为其家人)受领㊂。

以城中村改造为契机全面推进高新区城市化进程

以城中村改造为契机全面推进高新区城市化进程
进 城 市 化 是 落 实 科 学 发 展 观 、 缩 小 城 乡 差 别 、 统
我 市 “ 放 创 新 、 富 民 强 市 ” 总 战 略 的 重 大 举 鄄 子 、付 家 屯 已近 无 地 ) ,并 有 多个 项 目等 着 落 开 措 , 是加 快 科 学 发 展 示 范 区建 设 的 强大 弓 擎 , 是 地 ,第 一 产 业 增 加 值 占GD 的 比重 由9 年 的2 l P 8 %,
经 过 十 几 年 的 发 展 建 设 , 高 新 区 己具 备 了加
总 人 口80 万 人 , 其 中 城 市 人 口48 人 , 农 村 人 积 极 推 进 所 辖 市 中 心 区 村 居 民 生 产 方 式 、 生 活 方 .8 .万
21 人 中 ,非农 人 口为 16 万 人 ,农 业 人 口4 0 .万 .6 40 土地 为6 0 亩 ,人均 不 足03 。 20 .亩
按 照 就 地 改 建 、 异 地 新 建 、 集 中 联 建 的 思
为 推 进 平 改 搬 迁 奠 定 基 础 。② 完 善 火 炬 路 商 业 街 规 划 。 火 炬 路 是 高 新 区 区域 内 贯 通 南 北 的 主 要 干 道 , 担 负 着 交 通 、 商 业 、 行 政 办 公 、 金 融 、 居 住 、休 闲 等 重 要 作 用 。我 们 聘 请 了 国 内 一流 设 计 公 司对 火 炬 路 商 业 街 进 行 高 标 准 规 划 设 计 , 整 个 设 计 充 分 体 现 科 技 、 休 闲 、娱 乐 、 商 务 、运 动 、
0 I0 2 ] 人 ,农业 人 口 占9 村总 人 口的2 % ,农村 可 耕 种 非 农就 业 劳动 力 比重 达 到5 %以上 。 ̄ 2 1 年 ,城 个 1 ( ) 区 位 上 属 城 市 中 心 区 。 高 新 区 与 路 到9 %以上 。使平 改 村居 民生活 水平 和 消 费水平 大 二 O 南 、路 北 同属 城 市 中心 区 , 随着 唐 山市 向北 部 发 幅 提 升 , 居 住 环 境 明显 改 善 ,在 生 产 、生 活 、 居 展 , 相 关 的 城 市 配 套 设 施 必 然 向此 区 域 延 伸 发 住 、教 育 及 各 项 保 障 中享 受 市 民 同等 待 遇 ,使 其 展 ,这 为 推 进 城 市 化 进 程 提 供 了难 得 的 发 展 机 生 活 完 全 融 入 到 城 市 生 活 当 中 。

小城镇建设平时作业2

小城镇建设平时作业2

题目1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小城镇建设,重点是建设那些()选择一项:A. 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关镇和重点中心镇�设,重点是建设那些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关镇和重点中心镇B. 历史文化悠久的小城镇C. 人口规模庞大的小城镇D. 经济基础厚实的小城镇反馈你的回答正确在对小城镇进行重新分类、明确重点的基础上,依托乡镇特点,明确发展定位,分类定向发展。

小城镇建设,重点是建设那些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关镇和重点中心镇。

正确答案是: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关镇和重点中心镇�设,重点是建设那些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关镇和重点中心镇题目2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下列不属于未来小城镇的功能的是?()选择一项:A. 促进农村居民点集中,构建具有田园风光特色的人文居住环境B. 为农业和农民提供便利的服务C. 加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文化交流D. 拥有大城市所拥有的一切功能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未来小城镇江发挥更多的功能,更多的小城镇则作为乡村地区的中心而存在,发挥着城市不可替代的功能,但小城镇毕竟不是大城市,无法拥有大城市所拥有的一切功能。

正确答案是:拥有大城市所拥有的一切功能题目3不正确获得1.00分中的0.00分标记题目题干我国城镇出现了“北方政治中心,南方经济中心”的局面,是在哪个时期?()选择一项:A. 改革开放后B. 中国近代C. 解放后D. 中国古代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在古代,城镇建设主要是为了适应统治阶级统治和掠夺的需要,设置城镇首先考虑的是政治和军事因素,一般不考虑经济因素。

正确答案是:中国古代题目4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小城镇建设规划是在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小城镇的近期建设和()作出具体规划。

选择一项:A. 中期发展目标B. 整体发展目标C. 长远发展目标D. 近期发展目标反馈你的回答正确小城镇建设规划是在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小城镇的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目标作出具体规划。

河南沈丘:以“五大”发展理念建设商务新城区

河南沈丘:以“五大”发展理念建设商务新城区

312018年第1期 总第87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近年来,河南省沈丘县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产城融合和创新驱动两大战略,突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商贸旅游服务为重点,以商贸、生态、文化、宜居为特色,集商业贸易、商务金融、旅游服务、文化休闲、生活居住等功能于一体,推动产业承载能力、城市发展空间和经济发展活力提升,闯出了一条新城商务中心区发展之路。

沈丘县商务中心区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点亮全县130万人民的新生活。

沈丘上亿国际中心,投资25亿元;快乐小镇,投资11亿元;念慈医院医养一体综合服务产业园,投资8.2亿元;大唐电信沈丘产业园,投资5亿元;“双创中心”投资3亿元……一个个“大个头”项目,为这个沙颍河畔,县城核心区——商务新城区增光添彩。

打造城市建设“升级版”沈丘县是中华蒙学经典《千字文》作者周兴嗣的故里,是“槐”文化重要发祥地。

沈丘县位于中原经济区和华东经济区结合部,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周口市的“东大门”,是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桥头堡”,也是连接中原经济圈和华东经济圈的“交汇点”。

沈丘坚持工业兴县、开放强县,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

2012年2月,河南省政府出台的《关于促进中心商务功能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商务中心区是在省辖市市区和未纳入中心城文《新产经》记者 郭俊友 通讯员 鹿峰河南沈丘:以“五大”发展理念建设商务新城区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NEW ERA NEW LOOK NEW ACHIEVEMENT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市组团的县城、县级市市区内,集聚金融、信息、研发、企业总部、中介服务及商业贸易等机构,拥有商务办公、会展(展示)、酒店、公寓、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能够为区域经济活动提供综合商务服务的城市功能区。

打造新时代“六地”全力谱写东北振兴新篇章

打造新时代“六地”全力谱写东北振兴新篇章

东北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是中国现代工业的重中之重,它是中国的粮仓,每年产出超全国总量1/5的粮食,大量的石油、木材、煤炭等资源“倾囊而出”,曾经在最关键的时期支撑了整个国家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传统产业竞争力削弱,如何恢复昔日的荣光,成为东北积淀着疼痛的深刻思考,恰逢东北振兴战略提出二十周年,肩负振兴东北的时代使命,打造新时代“六地”为辽宁全面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一、赓续“六地”红色血脉锚定新时代“六地”目标红色“六地”是辽宁的鲜明亮色,是历史赋予辽宁特定的品格与力量,从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再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红色“六地”记录着近百年历史中的英雄儿女的奋斗历程,重温着老工业基地星火淬炼的宏伟历史,它是一种巨大的历史能量,代表着最强大的精神信仰,是用汗水和血肉谱写的红色精神谱系,谱写着中国人民的共同记忆,历经岁月,仍激发着新时代东北振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东北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不仅照亮东北振兴奋进新征程,点燃老基地昔日荣光的火热激情,更推动新时代辽宁振兴再创佳绩。

如果说红色“六地”就是辽宁振兴的精神之魂,那么新时代“六地”是辽宁振兴的力量之源。

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辽宁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的意见》,提出努力将辽宁打造成为国家重大战略支撑地、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的新时代“六地”目标,引领辽宁全面发展取得新突破,推动东北振兴进入新阶段。

新时代“六地”既是东北振兴的努力方向,也涵盖了辽宁振兴的奋斗目标,承载着新时代东北振兴的新部署和新要求,充分体现国家发展之所需,东北振兴之所能,人民群众之所盼。

凭借自身发展的明显优势和深厚基础,辽宁正在以超常规的勇气和魄力打好一场东北振兴的“辽沈战役”。

“行摄小镇”旌德县兴隆镇乡镇政府驻地整治规划

“行摄小镇”旌德县兴隆镇乡镇政府驻地整治规划

“行摄小镇”旌德县兴隆镇乡镇政府驻地整治规划【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旌德县兴隆镇乡镇政府驻地整治规划。

在简要介绍了该规划的背景及重要性。

在首先阐明了规划的目的,即提升乡镇政府驻地环境质量和功能服务能力。

然后详细描述了规划范围、内容、实施步骤和推进措施,包括整治现有建筑、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

最后在结论部分展望未来,指出通过本规划的实施,兴隆镇将成为宜居宜业的行摄小镇,为乡镇发展提供良好支撑。

通过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提升兴隆镇的形象和发展水平,促进乡镇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行摄小镇”、旌德县兴隆镇、乡镇政府、整治规划、规划目的、规划范围、规划内容、规划实施步骤、规划推进措施、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兴隆镇是旌德县的一个重要乡镇,位于县城以东约15公里处。

这个小镇风景优美,人文历史悠久,是旌德县的一个重要文化遗产。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兴隆镇的发展潜力逐渐被挖掘出来。

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兴隆镇的基础设施开始显得吃力,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的不足成为制约兴隆镇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为了提升兴隆镇的形象,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兴隆镇乡镇政府决定进行整治规划。

通过科学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兴隆镇将更好地迎接未来的发展机遇,吸引更多游客,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

整治规划的开展将为兴隆镇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推动兴隆镇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行摄小镇。

2. 正文2.1 规划目的规划目的是为了提升乡镇政府驻地整体形象和功能性,打造宜居宜游的行摄小镇。

通过整治规划,实现乡镇政府办公、公共服务、文化休闲等功能的优化和提升,营造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

规划也旨在挖掘兴隆镇的历史文化资源,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规划目的还包括提升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最终目的是通过整治规划,实现兴隆镇乡镇化改革和现代化发展的有效推动,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提供有力支撑。

发挥集约优势 实现规模效益

发挥集约优势  实现规模效益

发挥集约优势实现规模效益作者:谭艳霞李长国来源:《吉林农业》2017年第01期摘要: 2016年,白城市洮北区洮河镇大六家子村把分散在农户手中的零散土地集中起来统一规划布局,改造成高产水田,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全村325户全部参加了土地集约经营,各户先将分散经营的二轮承包土地流转给村集体,全村共计规模经营土地690公顷,村集体再以每5~7公顷为一个承包地块转包给45个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全部种植水稻,基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大六家子村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值得深入研究,完善提高后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大六家子村;土地规模经营;模式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1.0131发展背景大六家子村地处洮北区南部,距洮北区26公里,位于洮河镇政府东8公里,全村3个自然屯、4个社,总户数325户,总人口1255人,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690公顷、荒地800公顷、林地86公顷,耕地和荒地以盐碱地、沙化土地居多。

长久以来,大六家子村村民一直以种植玉米、杂粮杂豆为主。

由于地里灌溉井少,且分布不均,大多数农民都是靠天吃饭,好年头还行,不好年头只能解决温饱。

怎么才能让老百姓脱贫致富,怎么才能让老百姓走出去,怎么才能把好的项目引进来,一直是困扰村里的难题。

近些年,大六家子村部分农民采用脱硫石膏和沙土混拌,对所耕种的盐碱地进行了旱改水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2015年吉林省高产田创建项目正式在大六家子村实施,村里决定抓住这次契机,于2016年进行土地规模经营,把农民承包的所有二轮承包耕地由旱田改成水田。

想要实施土地规模经营,首先要让村民认识到土地规模经营的好处,想办法让大家把自己分布零散的土地拿出来进行联片发包,不进行土地联片发包,根本就实现不了土地规模经营,发挥不了集约优势。

为打破僵局,村干部把村里所有德高望重的人士召集起来,成立一个土地规模经营工作小组,挨家挨户的走,挨家挨户地做工作,使村民真正认识到土地规模经营的好处,并把想要承包土地的、不想承包土地的农户一一记录下来,以留备案。

发挥集约优势实现规模效益———以大六家子村土地规模经营模式为例

发挥集约优势实现规模效益———以大六家子村土地规模经营模式为例

使得农田土壤理化性状趋于恶化,地力下降。

近年来,东北春玉米区的耕作、施肥模式均以小型拖拉机为主,使得土壤耕层由传统的“平面型”演变成现在的“波浪型”,而后者正是限制东北春玉米区土壤肥力发挥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目前亟待构建适宜玉米根系生长发育及水肥吸收的合理耕层。

由于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土地产出效率,重用轻养。

东北春玉米区为长期玉米连作,且以单施化肥为主,近年来更是多采用“一炮轰”的施肥方式,其比例已超过60%。

尽管有部分地区开始实行保护性耕作,但对于东北地区土壤增碳肥田等技术难题尚未解决,尤其是秸秆全量还田下的玉米高产栽培模式。

未来实现吉林省大面积稳定增产的关键限制因子就是土壤质量的提升。

4基于机械化的大面积稳定增产技术集成研究亟待创新近年来,吉林省主要采用小型拖拉机为主要动力、大面积玉米连作、单施化肥的耕作栽培及施肥模式,这种模式以农户为单位,其耕作、施肥方法不一,且目前玉米高产技术模式过于单一化,在技术集成及实用性等方面结合也不够紧密。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导致农村劳动力呈现结构性短缺,同时土地流转的范围和规模也将不断增大,粮食生产经营规模随之扩大,农业组织化程度提高,迫切需要通过农机具的集成创新及农业机械化合作来促进农业集约经营,提高规模效益,增产增收。

现代农业的特征要求粮食生产必须走集约化、规模化道路,而集成创新适于吉林省不同生态类型区的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的高产、优质、高效型新型栽培技术模式,是促进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是吉林省大面积稳定增产的必由之路,因此目前亟待开展基于全程机械化的大面积稳定增产关键技术与传统技术的集成研究。

建立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辐射带动玉米大面积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的提高,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服务网络,从不同层次,逐步推进,进行展示与示范,从而实现基于机械化的吉林省春玉米大面积稳定增产。

5结论针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吉林省春玉米大面积稳定增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未来应该在玉米大面积稳定增产形成关键过程及关键技术原理,抗逆减灾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模式,适于东北的耕地种退化有效阻控技术与质量提升技术,以及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集成创新等方面开展研究,再建立现代信息化服务平台,以此来助推大面积稳定增产技术体系的示范应用。

小集镇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小集镇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小集镇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小集镇的开发成为了各级政府和开发商关注的焦点。

小集镇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乡村形态,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和发展潜力。

本报告将从各个方面对小集镇开发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小集镇概况小集镇位于中国华北地区,地处河北省一带,是一个典型的乡村小镇。

小集镇的土地资源丰富,人口稠密,交通便利,是一个理想的开发对象。

小集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有较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是一个非常适合旅游开发和文化传承的地方。

二、小集镇开发前景分析1. 旅游开发前景小集镇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是一个非常适合旅游开发的地方。

可以通过保护和开发自然风光,建设旅游景点和设施,吸引更多游客来小集镇旅游观光。

同时可以开发乡村民宿和特色餐饮业,提升小集镇的旅游魅力,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

2. 产业开发前景小集镇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人力资源,可以发展农业产业和乡村经济。

可以通过推广绿色有机农业和特色农产品,提升小集镇的农业品牌价值,吸引更多的市场需求和资本投入。

同时可以通过产业融合和产业升级,拓宽小集镇的产业发展空间,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3. 文化传承前景小集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可以通过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丰富小集镇的文化内涵,增强小集镇的文化软实力。

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提升小集镇的文化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文化爱好者和游客前来体验。

三、小集镇开发可行性分析1. 土地资源可行性小集镇的土地资源丰富,适合进行旅游开发和产业开发。

可以通过土地整合和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资源的开发效率。

同时可以通过土地利用权交易和流转,加快土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2. 人力资源可行性小集镇的人力资源稠密,适合进行产业开发和文化传承。

可以通过人才引进和培养,提升小集镇的人力资源素质和产业竞争力。

同时可以通过人才政策和激励机制,留住人才和培育新的人才力量。

_六子_并举惠民生

_六子_并举惠民生

道县人民政府县长秦志军“六子”并举惠民生悠悠万事,民生为重。

近年来,道县把75%的财政支出用以打造“六子”工程,确保老百姓劳有所获、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食有所足、民有所安,全县人民的幸福指数得以不断提升。

劳有所获,让百姓“钱袋子”鼓起来。

围绕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让各类群体的“钱袋子”鼓起来。

加快省级创业型城市建设,实现用工、培训与就业的有效对接,创业人员、创业项目与创业基地的有效对接,大专院校、毕业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有效对接。

推进收入分配格局合理调整,及时发放各类政策性补贴和救助资金,努力增加特殊困难群体的收入。

近年来,全县每年实施各类劳动技能培训1万人以上、新增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以上、县工业园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以上。

住有所居,让百姓“住房子”宽起来。

围绕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合理需求,实现“居者有其屋”目标。

连续七年实施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城市棚户区、农村危旧房改造,城乡困难群众的住房水平得到有效保障。

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积极发展普通商品房,促进房地产产业健康发展。

完善城镇功能配套,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进城购房定居。

2008年以来,全县开发商品房面积150万平方米,新建廉租房、公租房6435套,改造棚户区、农村危房4748户。

目前,全县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49平方米、55平方米,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最高的达到1500元/户,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学有所教,让百姓“小孩子”欢起来。

深入推进教育强县战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有学上、上好学”的愿望。

扎实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08年以来新建设公办幼儿园5所、民办幼儿园173所。

切实抓好农村合格学校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亿元,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31所,努力让农村孩子享受城市教育资源。

大力实施名校培育工程,启动了城区7所中小学标准化、规模化建设,仅道县一中规模化工程就投入资金近6000万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六家子镇沿着完善功能和提升品位两条主线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逐步形成了“一个区域中心镇、三个中心村、两级发展、四个等级层次”的城乡发展总体格局,从而构建了以镇区为中心、以中心村为枢纽、以交通干线为纽带、以优势特色产业为依托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体系,实现了小城镇建设与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六家子:小城镇建设蓄积发展新动力(特约记者刘向美通讯员孟范娜)一条条平坦的街道纵横通达、干净整洁,一幢幢崭新的楼房沿街而立,商贸店铺内人来人往、生意红火,街道两旁青松挺拔。

华灯初上,整个小镇流光异彩,欢歌笑语充盈……走进库伦旗六家子镇,一座现代化的小城镇呈现在你眼前。

近年来,六家子镇始终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带动经济繁荣重要载体,依照“小城镇建设为载体发展经济,经济发展带动城镇化,城镇化加速经济发展”的理念,实现了小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规划:高起点
该镇依托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加大了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力度。

2000年,他们聘请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所对全镇未来20年的小城镇建设和发展进行了科学规划,形成“一个区域中心镇、三个中心村、两级发展、四个等级层次”的“1324”体系结构。

区域中心镇以库——大线为中轴线,划分为行政办公区、居住区、教育功能区、集市贸易区、工业园区等不同区域,对各区域的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都进行了严格限定,形成了一个集商、住、行、学习、休闲娱乐等设施建设为一体的详细的设计方案,展现了一个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中心城镇新形象。

建设:高标准
该镇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的原则,加快实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自2007年以来,新开通了砂石路53公里、油路12公里,修建了镇区水泥路3公里、铺设人行路5000米;完善了自来水管网建设和街道排水设施,启动了集中供热和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改造了镇区及村屯电网;建设了政府办公楼、中小学教学楼、宿舍楼、卫生院门诊楼,各机关单位办公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建设了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集贸市场,新建临街商业楼1万平方米;硬化院落2000多平方米,栽植各类景观树1200余棵,新安路灯100盏,主街路全部实现了绿化、亮化、美化。

管理:高效能
文明小镇三分在建七分在管。

该镇按照“建管并重、提升品位”的理念,专门成立了镇区管理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

加强对镇区的日常管理和巡查。

办公室人员对沿街两旁10余家小商品露天经营业主进行了清理规范。

为营造舒心的人居环境,该镇还对镇区实行“包责任区内卫生、包责任区内设施、包责任区内花草树木、包责任区内秩序”四包管理。

目前镇区的垃圾得到了定期处理,卫生有了明显的改善,镇区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美化。

发展:高质量
建设小城镇,目的是发展。

该镇按照“经济发展促城建、抓好城建促经济发展”这一工作思路,相继发展壮大了以养殖业、食用菌、蔬菜大棚、肉食鸡、大地西瓜为重点的五大支柱产业,促使城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如今,这个仅有1.8万人口的小镇,牲畜存栏总量已达20.8万头(只、口),以滑子菇、木耳为主的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1200万棒,蔬菜大棚面积达1700亩,大地西瓜面积达15000亩。

与此同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该镇全力促进商贸物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目前,镇内工业企业、个体工商户总数已达300多户,去年,全镇财政收入完成776.4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