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力(dònglì)因数:表征汽车动力(dònglì)性能的 指标。
其中:Rw kFV 2
D T Rw dV 其中( f i)
G
g dt
最终:D dV
g dt
第三十五页,共47页。
汽车(qìchē)动力特性图
第三十六页,共47页。
汽车(qìchē)的动力性能
最高车速:指在水平良好的路面上,汽车(qìchē) 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
0.09%时,其事故的发生率比不饮酒者增加7 倍,当酒精浓度为0.1%-0.14%是,事故率为 不饮酒的32倍,当酒精浓度为0.15%时,事 故率竟增加128倍。
第十八页,共47页。
饮酒对驾驶机能(jīnéng)的影响:
美国Loomis认为:当血中酒精浓度为0.03% 时,驾驶能力就有低落(dīluò);当为0.1%时, 低落(dīluò)15%,为0.15%时,低落 (dīluò)30%。 日本学者研究:当酒精含量达到0.5mg/ml时, 驾驶机能受到影响,辨色力降低,反应时间增 加,错误反应增加46%. 英国Cohen的试验:见P27。
第十九页,共47页。
酒后开车(kāi chē)产生事故的特点:
向静止(jìngzhǐ)的物体冲撞; 向停驻的车辆冲撞; 夜间与对向车迎面撞击; 因看错路引起的各种翻车; 重大事故和恶性事故多,致死率高.
第二十页,共47页。
酒后驾驶(jiàshǐ)事故悲惨案例:
生命
第二十一页,共47页。
第二十五页,共47页。
§2.1.2行人的交通(jiāotōng)特 性
行人交通特性 -行人交通流特性:步行速度、步行速度
与密度基本关系等; -行人交通特征及其基本影响(yǐngxiǎng)
因素 因素:年龄、性别、出行目的、文化素养、
心境、街景、交通状况、生活区域等; 交通特征:行人速度(1.0~1.3/s)、行人
《交通(jiāotōng)工程学》
人、车、路的交通 (jiāotōng)特性
2021/12/7
第一页,共47页。
§2.1人的交通(jiāotōng)特性
道路系统中的人包括驾驶员、行人和乘客. 人的因素不仅涉及到交通安全,而且(ér qiě)
贯穿交通工程学的各方面. 其中驾驶员的特性是本节讨论的重点.
第十五页,共47页。
事故次数(cìshù)与反应时间长短的 关系
某一月的事故次数 0~1次组 2~3次组 4~7次组 8~9次组
10~12次组 13~17次组
平均制动反应时间(S) 0.57 0.70 0.72 0.86 0.86 0.89
第十六页,共47页。
驾驶员的疲劳(píláo)和兴奋
疲劳影响因素:复杂环境、单调环境 疲劳后的表现:生理方面,反应迟钝、动作
不准确,动作灵敏度低;心理方面,注意力 不集中、思维(sīwéi)迟缓、反应慢、情绪 急噪等(任何疲劳皆同) 兴奋的影响因素:酗酒、争吵、斗殴及外界 的强烈刺激等 兴奋后的表现:脉搏和呼吸加快,血压生高, 注意力不集中等
第十七页,共47页。
饮酒(yǐn jiǔ)与驾驶
捷克斯洛伐克的莫斯试验表明: 当血液(xuèyè)中酒精的浓度为0.03%-
珍惜(zhēnxī)
4、驾驶员的动态(dòngtài)判断:
动态(dòngtài)判断主要讨论动态(dòngtài)条件 下对速度和距离的知觉,对于正确估计自己,避免事故 很有意义。
视视线线向的左移移动动时:间:
0.15-0.23s
眼睛在左侧确定目标
0.10-0.30s
视线向右移
0.15-0.23s
网、树杈路网、并列路网) 城市道路特征 城市道路的交叉
第四十四页,共47页。
城市道路人行道
好的
坏的
第四十五页,共47页。
城市道路中的盲道(mánɡ dào)
最损的盲道(mánɡ dào)
不
能走的盲道(mánɡ dào)
第四十六页,共47页。
渠化良好(liánghǎo)的交叉口
第四十七页,共47页。
第二十九页,共47页。
§2.1.3乘客的交通(jiāotōng)特 性
乘客的交通需求心理:出于某种目的而出行, 希望便捷、省时、省力、舒适、安全等;
乘车反应:道路的条件(平整(píngzhěng) 性、线形等)及车厢环境(卫生、整洁及人文 环境等)会导致乘客的不同反应;
第三十页,共47页。
交通规划(guīhuà)、设计与管理及 运营者特性
第四十一页,共47页。
未来的发展(fāzhǎn):智能汽车
敬请关注(guānzhù) 我们会在ITS中讲到
第四十二页,共47页。
§2.3道路的交通(jiāotōng)特 性
第四十三页,共47页。
§2.3道路(dàolù)的交通特性
道路的等级和类型 路网密度:等于该区域道路总长与该区域的
总面积之比。 路网布局(放射环路网、三角(sānjiǎo)路
最快的车:福特SSCUltimateAero
437km/h
第三十七页,共47页。
汽车的动力(dònglì)性能
加速(jiā sù)时间:常用0-100km用的秒数来 衡量。
新宝马M5 起动加速(jiā sù)时间只需不到
4.5秒
第三十八页,共47页。
汽车的动力(dònglì)性能
爬坡性能:汽车满载时一档在良好(liánghǎo)路面 上的最大爬坡度.
防治方法
第十一页,共47页。
2.驾驶员的视觉(shìjué)特性
视野:眼球注意一点所能看见的空间(kōngjiān)范围。 也有动视野与静视野之分,动视野比静视野越宽15度。
—与车速大小有关,静止时视野范围最大(设标志牌
等的依据),车速越高视野越小,但前方注意点越远;
—与颜色有关(绿色视野最小,红色较大,兰色更大, 白色最大);
交通规划、设计与管理者的作用:决定交 通系统的合理性、设施建设的科学性及交通 系统的有效利用、运营(yùnyíng)的效率 等
第三十一页,共47页。
关于(guānyú)交通系统中人的特性及其影 响的小结
人是交通系统中的最活跃的因素; 人是交通需求之源; 人是影响交通安全之关键(guānjiàn); 人是改善交通系统之主; 交通系统应以人为本
确认某物体距离 42.9 18.8 47.2 36.4 36.4
断定其移动方向 19.0 9.6 24.0 17.0 17.8
第八页,共47页。
2.驾驶员的视觉(shìjué)特性
视力与亮度有关 (1)夜间视 力随着照度的增大 而增大, 注意夜间 行 人 ( x ín g r én ) 消失现象。 (2)黄昏时 间对驾驶员最为不 利。
第三十二页,共47页。
§2.2汽车的交通(jiāotōng)特 性
第三十三页,共47页。
§2.2.1汽车(qìchē)的 动力性能
空气阻力
地面驱动力
坡度阻力
滚动阻力
附着系数
附着重量
车轮(chē lún)驱动
地3面0%(dìmiàn)驱动力Fk=f(Φ,G,Mk)
第三十四页,共47页。
§2.2.1汽车的动力(dònglì)性能
与驾驶员的年龄(niánlíng)等生理条件有关,年 龄(niánlíng)越大动视力越差(驾驶员学驾驶年 龄(niánlíng)限制的依据)
第七页,共47页。
2.驾驶员的视觉(shìjué)特性
夜间(yè jiān)视力:
夜间(yè jiān)驾驶员的辨认距离
物体颜色
白黑红灰绿
发现颜色距离 82.5 42.5 67.8 66.3 67.3
错觉:错觉是对外界事物不正确(zhèngquè)的知 觉。
错觉的用处:
视觉减速
第十四页,共47页。
3、驾驶员的反应(fǎnyìng)特性
即驾驶员对于一个特定的刺激产生感知并对 它作出反应,是驾驶员最重要(zhòngyào) 的特性之一。
包括4个性质不同的心理活动: (1)感知:对刺激的认识和了解; (2)识别:对刺激的辨别和解释; (3)判断:对刺激作出的反应的决策; (4)反应:由决策引起的肢体反应。
(1)感觉 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包括视觉,
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动觉和平衡觉。 (2)知觉
知觉是对整个物体的认识。 (3)信息处理
驾驶员通过感觉器官感知车内外(nèiwài)的 各种行车信息,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加工,做 出相应的判断和决策,最后通过“反应器”操作 车辆。
第五页,共47页。
2.驾驶员的视觉(shìjué)特性
(1)视力:眼睛分辨(fēnbiàn)两物点之间最小距 离的能力。
分为:静视力;动视力;夜间视力。
动视力随着汽车速度的提高(tí gāo),明显下降
车速(km/h): 60 80
看清标志的距离(m) 240 160
第六页,共47页。
2.驾驶员的视觉(shìjué)特性
空间(0.9~2.5m2 /人) 、行人注意力 步行距离:可接受距离(一般越短越好)
第二十六页,共47页。
行人(xíngrén)交通的解决方法1
第二十七页,共47页。
行人交通的解决(jiějué)方法1
设置交通岛,保证(bǎozhèng)过街安全
第二十八页,共47页。
§2.1.3乘客(chéngkè)的交通特 性
—视野与视力密切相关:最佳视力、清晰视力视锥角 10度范围内,标志、信号设在此范围内)
第十二页,共47页。
2.驾驶员的视觉(shìjué)特性
色彩感觉:红色刺激性强,易见性高;黄色 有最高的明亮度;绿色温柔(wēnróu)、 平静,有安全感(标志、信号设置的依据)
志
信号
第十三页,共47页。
标
2.驾驶员的视觉(shìjué)特性
第九页,共47页。
2.驾驶员的视觉(shìjué)特性
(3)明(暗)适应:由暗(明 )处到明(暗)处, 眼睛习惯,视力(shìlì)恢复。
第十页,共47页。
应用举例
2.驾驶员的视觉(shìjué)特性
(4)眩光:视野内有强光照射,颜色不均匀,使 人的眼睛产生(chǎnshēng)不舒适感,形成视 觉障碍。
兰博基尼SUV
第三十九页,共47页。
汽车的制动(zhìdònɡ)性能
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与制动间速度。
制动效能的稳定性:水稳定性和高温(gāowēn) 稳定性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第四十页,共47页。
汽车(qìchē)的通过性
轮廓通过性(最小离地间隙、接近(jiējìn)角、 离去角、纵向通过半径,横向过半径)和支撑通 过性
④紧急情况下,男性多想办法摆脱,女性这 陷入恐慌;
⑤男性反应时间短,女性长;
第二十三页,共47页。Leabharlann 5、驾驶员的差异(chāyì)
年龄差异(chāyì) P29 气质差异(chāyì) P29
第二十四页,共47页。
§2.1.2行人(xíngrén)的交通特 性
行人对机动车车交通(jiāotōng)的影响
第二页,共47页。
§2.1.1驾驶员的交通(jiāotōng) 特性
迈克尔·舒马赫
第三页,共47页。
概述(ɡài shù)
驾驶员是交通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
是影响(yǐngxiǎng)交通安全与效率的关键
要素,主要通过视觉特性、反映特性与选择
特性加以表现。
第四页,共47页。
1、感觉(gǎnjué)、知觉与信息处理
眼睛在右侧确定目标
0.10-0.30s
充分观察所用的时间为:0.5-1.06s
第二十二页,共47页。
5、驾驶员的差异(chāyì)
性别特性:
①开车时男驾驶员多带酒气,强行超车,东 张西望,女驾驶员这种现象很少;
②男驾驶员对超速往往采取不在乎的态度, 女驾驶员则很慎重;
③连续行车时间较短女性肇事率低,若时间 较长则相反;
其中:Rw kFV 2
D T Rw dV 其中( f i)
G
g dt
最终:D dV
g dt
第三十五页,共47页。
汽车(qìchē)动力特性图
第三十六页,共47页。
汽车(qìchē)的动力性能
最高车速:指在水平良好的路面上,汽车(qìchē) 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
0.09%时,其事故的发生率比不饮酒者增加7 倍,当酒精浓度为0.1%-0.14%是,事故率为 不饮酒的32倍,当酒精浓度为0.15%时,事 故率竟增加128倍。
第十八页,共47页。
饮酒对驾驶机能(jīnéng)的影响:
美国Loomis认为:当血中酒精浓度为0.03% 时,驾驶能力就有低落(dīluò);当为0.1%时, 低落(dīluò)15%,为0.15%时,低落 (dīluò)30%。 日本学者研究:当酒精含量达到0.5mg/ml时, 驾驶机能受到影响,辨色力降低,反应时间增 加,错误反应增加46%. 英国Cohen的试验:见P27。
第十九页,共47页。
酒后开车(kāi chē)产生事故的特点:
向静止(jìngzhǐ)的物体冲撞; 向停驻的车辆冲撞; 夜间与对向车迎面撞击; 因看错路引起的各种翻车; 重大事故和恶性事故多,致死率高.
第二十页,共47页。
酒后驾驶(jiàshǐ)事故悲惨案例:
生命
第二十一页,共47页。
第二十五页,共47页。
§2.1.2行人的交通(jiāotōng)特 性
行人交通特性 -行人交通流特性:步行速度、步行速度
与密度基本关系等; -行人交通特征及其基本影响(yǐngxiǎng)
因素 因素:年龄、性别、出行目的、文化素养、
心境、街景、交通状况、生活区域等; 交通特征:行人速度(1.0~1.3/s)、行人
《交通(jiāotōng)工程学》
人、车、路的交通 (jiāotōng)特性
2021/12/7
第一页,共47页。
§2.1人的交通(jiāotōng)特性
道路系统中的人包括驾驶员、行人和乘客. 人的因素不仅涉及到交通安全,而且(ér qiě)
贯穿交通工程学的各方面. 其中驾驶员的特性是本节讨论的重点.
第十五页,共47页。
事故次数(cìshù)与反应时间长短的 关系
某一月的事故次数 0~1次组 2~3次组 4~7次组 8~9次组
10~12次组 13~17次组
平均制动反应时间(S) 0.57 0.70 0.72 0.86 0.86 0.89
第十六页,共47页。
驾驶员的疲劳(píláo)和兴奋
疲劳影响因素:复杂环境、单调环境 疲劳后的表现:生理方面,反应迟钝、动作
不准确,动作灵敏度低;心理方面,注意力 不集中、思维(sīwéi)迟缓、反应慢、情绪 急噪等(任何疲劳皆同) 兴奋的影响因素:酗酒、争吵、斗殴及外界 的强烈刺激等 兴奋后的表现:脉搏和呼吸加快,血压生高, 注意力不集中等
第十七页,共47页。
饮酒(yǐn jiǔ)与驾驶
捷克斯洛伐克的莫斯试验表明: 当血液(xuèyè)中酒精的浓度为0.03%-
珍惜(zhēnxī)
4、驾驶员的动态(dòngtài)判断:
动态(dòngtài)判断主要讨论动态(dòngtài)条件 下对速度和距离的知觉,对于正确估计自己,避免事故 很有意义。
视视线线向的左移移动动时:间:
0.15-0.23s
眼睛在左侧确定目标
0.10-0.30s
视线向右移
0.15-0.23s
网、树杈路网、并列路网) 城市道路特征 城市道路的交叉
第四十四页,共47页。
城市道路人行道
好的
坏的
第四十五页,共47页。
城市道路中的盲道(mánɡ dào)
最损的盲道(mánɡ dào)
不
能走的盲道(mánɡ dào)
第四十六页,共47页。
渠化良好(liánghǎo)的交叉口
第四十七页,共47页。
第二十九页,共47页。
§2.1.3乘客的交通(jiāotōng)特 性
乘客的交通需求心理:出于某种目的而出行, 希望便捷、省时、省力、舒适、安全等;
乘车反应:道路的条件(平整(píngzhěng) 性、线形等)及车厢环境(卫生、整洁及人文 环境等)会导致乘客的不同反应;
第三十页,共47页。
交通规划(guīhuà)、设计与管理及 运营者特性
第四十一页,共47页。
未来的发展(fāzhǎn):智能汽车
敬请关注(guānzhù) 我们会在ITS中讲到
第四十二页,共47页。
§2.3道路的交通(jiāotōng)特 性
第四十三页,共47页。
§2.3道路(dàolù)的交通特性
道路的等级和类型 路网密度:等于该区域道路总长与该区域的
总面积之比。 路网布局(放射环路网、三角(sānjiǎo)路
最快的车:福特SSCUltimateAero
437km/h
第三十七页,共47页。
汽车的动力(dònglì)性能
加速(jiā sù)时间:常用0-100km用的秒数来 衡量。
新宝马M5 起动加速(jiā sù)时间只需不到
4.5秒
第三十八页,共47页。
汽车的动力(dònglì)性能
爬坡性能:汽车满载时一档在良好(liánghǎo)路面 上的最大爬坡度.
防治方法
第十一页,共47页。
2.驾驶员的视觉(shìjué)特性
视野:眼球注意一点所能看见的空间(kōngjiān)范围。 也有动视野与静视野之分,动视野比静视野越宽15度。
—与车速大小有关,静止时视野范围最大(设标志牌
等的依据),车速越高视野越小,但前方注意点越远;
—与颜色有关(绿色视野最小,红色较大,兰色更大, 白色最大);
交通规划、设计与管理者的作用:决定交 通系统的合理性、设施建设的科学性及交通 系统的有效利用、运营(yùnyíng)的效率 等
第三十一页,共47页。
关于(guānyú)交通系统中人的特性及其影 响的小结
人是交通系统中的最活跃的因素; 人是交通需求之源; 人是影响交通安全之关键(guānjiàn); 人是改善交通系统之主; 交通系统应以人为本
确认某物体距离 42.9 18.8 47.2 36.4 36.4
断定其移动方向 19.0 9.6 24.0 17.0 17.8
第八页,共47页。
2.驾驶员的视觉(shìjué)特性
视力与亮度有关 (1)夜间视 力随着照度的增大 而增大, 注意夜间 行 人 ( x ín g r én ) 消失现象。 (2)黄昏时 间对驾驶员最为不 利。
第三十二页,共47页。
§2.2汽车的交通(jiāotōng)特 性
第三十三页,共47页。
§2.2.1汽车(qìchē)的 动力性能
空气阻力
地面驱动力
坡度阻力
滚动阻力
附着系数
附着重量
车轮(chē lún)驱动
地3面0%(dìmiàn)驱动力Fk=f(Φ,G,Mk)
第三十四页,共47页。
§2.2.1汽车的动力(dònglì)性能
与驾驶员的年龄(niánlíng)等生理条件有关,年 龄(niánlíng)越大动视力越差(驾驶员学驾驶年 龄(niánlíng)限制的依据)
第七页,共47页。
2.驾驶员的视觉(shìjué)特性
夜间(yè jiān)视力:
夜间(yè jiān)驾驶员的辨认距离
物体颜色
白黑红灰绿
发现颜色距离 82.5 42.5 67.8 66.3 67.3
错觉:错觉是对外界事物不正确(zhèngquè)的知 觉。
错觉的用处:
视觉减速
第十四页,共47页。
3、驾驶员的反应(fǎnyìng)特性
即驾驶员对于一个特定的刺激产生感知并对 它作出反应,是驾驶员最重要(zhòngyào) 的特性之一。
包括4个性质不同的心理活动: (1)感知:对刺激的认识和了解; (2)识别:对刺激的辨别和解释; (3)判断:对刺激作出的反应的决策; (4)反应:由决策引起的肢体反应。
(1)感觉 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包括视觉,
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动觉和平衡觉。 (2)知觉
知觉是对整个物体的认识。 (3)信息处理
驾驶员通过感觉器官感知车内外(nèiwài)的 各种行车信息,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加工,做 出相应的判断和决策,最后通过“反应器”操作 车辆。
第五页,共47页。
2.驾驶员的视觉(shìjué)特性
(1)视力:眼睛分辨(fēnbiàn)两物点之间最小距 离的能力。
分为:静视力;动视力;夜间视力。
动视力随着汽车速度的提高(tí gāo),明显下降
车速(km/h): 60 80
看清标志的距离(m) 240 160
第六页,共47页。
2.驾驶员的视觉(shìjué)特性
空间(0.9~2.5m2 /人) 、行人注意力 步行距离:可接受距离(一般越短越好)
第二十六页,共47页。
行人(xíngrén)交通的解决方法1
第二十七页,共47页。
行人交通的解决(jiějué)方法1
设置交通岛,保证(bǎozhèng)过街安全
第二十八页,共47页。
§2.1.3乘客(chéngkè)的交通特 性
—视野与视力密切相关:最佳视力、清晰视力视锥角 10度范围内,标志、信号设在此范围内)
第十二页,共47页。
2.驾驶员的视觉(shìjué)特性
色彩感觉:红色刺激性强,易见性高;黄色 有最高的明亮度;绿色温柔(wēnróu)、 平静,有安全感(标志、信号设置的依据)
志
信号
第十三页,共47页。
标
2.驾驶员的视觉(shìjué)特性
第九页,共47页。
2.驾驶员的视觉(shìjué)特性
(3)明(暗)适应:由暗(明 )处到明(暗)处, 眼睛习惯,视力(shìlì)恢复。
第十页,共47页。
应用举例
2.驾驶员的视觉(shìjué)特性
(4)眩光:视野内有强光照射,颜色不均匀,使 人的眼睛产生(chǎnshēng)不舒适感,形成视 觉障碍。
兰博基尼SUV
第三十九页,共47页。
汽车的制动(zhìdònɡ)性能
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与制动间速度。
制动效能的稳定性:水稳定性和高温(gāowēn) 稳定性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第四十页,共47页。
汽车(qìchē)的通过性
轮廓通过性(最小离地间隙、接近(jiējìn)角、 离去角、纵向通过半径,横向过半径)和支撑通 过性
④紧急情况下,男性多想办法摆脱,女性这 陷入恐慌;
⑤男性反应时间短,女性长;
第二十三页,共47页。Leabharlann 5、驾驶员的差异(chāyì)
年龄差异(chāyì) P29 气质差异(chāyì) P29
第二十四页,共47页。
§2.1.2行人(xíngrén)的交通特 性
行人对机动车车交通(jiāotōng)的影响
第二页,共47页。
§2.1.1驾驶员的交通(jiāotōng) 特性
迈克尔·舒马赫
第三页,共47页。
概述(ɡài shù)
驾驶员是交通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
是影响(yǐngxiǎng)交通安全与效率的关键
要素,主要通过视觉特性、反映特性与选择
特性加以表现。
第四页,共47页。
1、感觉(gǎnjué)、知觉与信息处理
眼睛在右侧确定目标
0.10-0.30s
充分观察所用的时间为:0.5-1.06s
第二十二页,共47页。
5、驾驶员的差异(chāyì)
性别特性:
①开车时男驾驶员多带酒气,强行超车,东 张西望,女驾驶员这种现象很少;
②男驾驶员对超速往往采取不在乎的态度, 女驾驶员则很慎重;
③连续行车时间较短女性肇事率低,若时间 较长则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