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统计学指导书第30页
《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实验指导书(生物)
![《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实验指导书(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d56ce5e6910ef12d2bf9e702.png)
目录实验一 Excel常用生物统计功能简介及应用 (2)实验二方差分析 (9)实验三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13)实验四多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17)实验五直线回归与相关 (20)实验六 DPS 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 (22)常用统计分析软件研究性学习提示 (35)统计网站 (38)参考文献 (39)实验一Excel常用生物统计功能简介及应用1. 实验目的及要求:1.1 实验目的:通过上机作业,掌握Excel常用生物统计功能的应用方法。
1.2 实验要求:根据实验原理,按照实验方法与步骤独立完成作业。
1.3 实验规定学时:4学时1.4 实验性质:综合2. 实验原理:Microft Excel电子表格虽然不是专门的统计软件,但其具有丰富的统计分析功能,界面中文表述,操作简易,可以利用其内置的“分析工具库”进行生物统计中常用的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次数分布表与直方图的编制等。
2.1 Excel 分析工具库的安装Excel提供了一组统计分析工具,称为“分析工具库”,可以利用其进行统计中常用的t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次数分布表与直方图的编制等。
分析工具库需安装后才可以使用。
打开Excel工作表,在菜单栏单击“工具”选项,如果存在“数据分析”条目,表示分析工具库已经安装,若无,可在“工具”菜单中单击“加载宏”命令,在“加载宏”对话框中选中“分析工具库”,单击“确定”按钮(有的需要插入Excel安装光盘),在“工具”菜单中即出现“数据分析”条目。
2.2 分析工具库的运行及主要统计分析方法在“工具”菜单中单击“数据分析”选项,弹出“数据分析”对话框(见图1),其主要统计分析方法有:(1)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交叉分组有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交叉分组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
(2)描述统计:计算平均数,标准差等常用统计量。
(3)t检验:配对资料的t检验、等方差非配对资料的t检验、异方差非配对资料的t检验等。
(4)计算多个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
《生物统计学》课程说明书
![《生物统计学》课程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ed7f3833c281e53a5802ff58.png)
第三章 几种常见的概率分布律 第三节 正态分布
4 第四章 抽样分布 第一节一个正态总体中的抽样分布 第二节 两个正态总体中的抽样分布
章后作业 2 号教学楼 416 见课件
2 号教学楼 416,418
章后作业 见课件
第七周 第八周 第九周
第五章 统计假设检验
2
第一节 显著性检验的基本原理
第五章 统计假设检验
先修课程 课程性质
高等数学、概率论等 专业方向课
学时 /学分
45 /3
授课范围
20XX 级 2、3、4 班
授课时间 和地点
周三 5-6 节,2 号教学楼 416 教室 周五(双)5-6 节,2 号教学楼 418 教室
人数 限制
126 人
生物统计学是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释生物界各种现象和试验调查资料的科
4
第二节适合性检验
第三节独立性检验
第八章 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第一节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固定效应模型
第八章 单因素方差分析
第三节 随机效应模型
4
第四节 多重比较
第五节 方差分析应具备的条件
第十三周
2
上机 操作 SPSS 软件使用 (平均数的计算、成对 t 检验等)
2 号教学楼 416,418
[1]《生物统计学》(第一版)杜荣骞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 [2]《生物统计学》 李春喜主编,科学出版社,20XX 年。
教学网站
四、教学信息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生物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应用生物 统计的思维和分析方法,结合其它相关学科,正确地阅读文献资料,科学地设计 实验,开展生物科学研究。
第一章绪论生物统计学详解演示文稿
![第一章绪论生物统计学详解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5350322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70.png)
第十三页,共35页。
(二)系统误差也叫片面误差(lopsided error),
这是由于试验动物的品种、年龄、性别、病程等不同, 饲料种类、品质、数量、管理指施相差较大,仪器不 准、标准试剂未经校正,药品批次不同、药品用量以 及种类不符合试验计划的要求,以及观测、记载、抄 录、计算中的错误所引起。在试验中是可以避免的。
• 3. 判定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试验受试验因素和偶然因素的影响,一个试验结果,使又试 验因素造成的还是误差造成的,要正确判断必须用统计分 析的方法.
第六页,共35页。
4. 提供通过样本推断总体的方法。 试验的目的在于认识总体规律,但总体往往 庞大.
5.确定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科学试验不仅是研究事物的特征,还要研究 事物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预测事物发展 的.
n
x
x1 x2 xn
xi
i 1
n
n
n
• 其中,(Sigma)为总和符号,i1 x表i 示从第
一个观察值 x1 累加到第n个观察值 xn ,若在意
义上已明确时,简记为 。 x
第十八页,共35页。
关于总和符号的几个性质
• 常数的总和等于该常数的n倍,即
n
其中C为常数;注意:在后面一些章节经常会遇
•即
第二十六页,共35页。
M d x(n1) / 2
当n为偶数时n,/ 2 和 (n 1)位/ 2置的两个观察值
• 之和的二分之一即为中数,即:
Md
xn / 2 x(n / 21) 2
• 2、若资料已分组,并编制成了次数分布表,可
利用次数分布表计算中数。
Md
生物统计学教学大纲
![生物统计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2f591e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9.png)
《生物统计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物统计学课程编号:H09026英文名称:Biostatistics 课程属性:必修课学时:48 学分:3.0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普通生物学等课程适用专业: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等本科专业一、课程简介统计学是论述收集、分析并解释数字信息的科学,生物统计学则是一门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学数据资料的交叉学科。
统计方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而且在新兴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正确的统计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客观存在的规律性。
本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生物信息搜集、处理、分析,从而提炼新的生物信息的过程。
教学重点是通过生物现象的数量观察、对比、归纳和分析,揭示那些困惑费解的生物学问题,从偶然性的剖析中,发现事物的必然性,指导生物科学的理论和实践。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单元:绪论(建议学时数: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理解什么是统计,什么是统计学,什么生物统计学。
2.能力培养:学会用统计的方法来看待生物学问题。
3.教学方法:举例讲授。
………………………【重点】统计工作、统计数据及统计学以及它们间的关系。
【难点】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别,应用的场合。
第二单元: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建议学时数: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1.1 数据收集和预处理:几个常用的统计术语、数据收集和预处理1.2 数据整理和显示:数据的整理、数据的显示1.3 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集中趋势的测度、离散程度的测度、偏态和峭度的测度2.能力培养:了解数据收集及预处理的内容和方法。
掌握不同类型分布图的制作及应用;掌握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及分布形状的统计特征数计算及应用。
3.教学方法:举例讲授。
………………………【重点】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及分布形状的统计数计算。
【难点】数据的计量尺度,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及分布形状的统计特征数应用。
SAS 生物统计学教学实习指导书
![SAS 生物统计学教学实习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1da304c3b3567ec102d8aa4.png)
生物统计学教学实习指导书----- SAS软件实习材料目录一、SAS概述 (2)二、描述性统计 (6)三、统计推断Ⅰ(单个或两个平均数的比较) (9)四、统计推断Ⅱ(方差分析——多个平均数的比较)(1) (11)五、统计推断Ⅱ(方差分析——多个平均数的比较)(2) (14)六、统计推断Ⅱ(方差分析——多个平均数的比较)(3) (17)七、统计推断Ⅱ(方差分析——多个平均数的比较)(4) (21)八、统计推断Ⅲ(相关和回归分析) (27)一、SAS概述发布:admin 时间:2006-8-26一、SAS概述SAS是“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的缩写,意为统计分析系统。
SAS 自1976年问世以来,已由最初的统计分析系统演变成为大型集成应用软件系统,具备完备的数据访问、管理、分析和呈现功能。
在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领域,SAS 系统被誉为国际上的标准软件。
目前SAS系统已被广泛作为决策支持、行政信息、报告生成、财务分析、市场调查和销售管理、计算机运行评价、数据分析及产品制造与质量管理的工具,广泛用于科研、生产、政府、金融等不同领域。
我们主要学习SAS统计分析功能的相关内容。
SAS可在大、中、小与微型计算机和多种操作系统(如Windows, Dos, Unix等)上运行。
使用者通过简单的过程调用就能完成各种复杂、庞大的统计分析,当然也可以使用SAS语句编制程序完成特定的计算。
1.SAS的启动、程序运行和退出(1)SAS的启动运行可执行命令(程序)SAS.EXE即可启动SAS系统(注意SAS公司为保护自身版权在程序中设置了日期防护,当程序不能执行并提示日期过期,虽然可通过修改计算机日期解决,但这是一种违法行为,您应该与SAS程序供应商联系以取得钥子软盘)。
SAS启动后可见如下图的界面(这里是SAS for DOS的情形,编辑窗(PROGRAM EDITOR)。
各个窗口中均有命令行(Command行)。
《生物统计学》教学大纲
![《生物统计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d832ff6941ea76e58fa048d.png)
《生物统计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物统计学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学时/学分:32/2开设学期:第七学期说明一、课程性质与说明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选修课2.课程说明生物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释生物界各种现象和试验调查资料的一门科学,在生物学、农学、林学、医药、卫生、生态、环保等领域已有广泛应用,是生命科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工具课。
本课程是本科生物科学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在了解生物统计学的产生、发展及其研究对象与作用、生命科学中试验资料的整理、特征数的计算、概率和概率分布、抽样分布等基础上,掌握平均数的统计推断、χ2检验、方差分析、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可直线化的曲线回归分析、多项式回归分析、多元回归与相关分析、常用试验设计、抽样原理和方法等,以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生物学科研领域内的实际问题为重点,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生物学科研活动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学会实验方案的设计方法;2.能搜集、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并会根据实验进程及时调整不合理的实验设计方案;3.能对生物信息进行有目的的搜集、处理、分析,从而提炼新的生物信息;4.会用统计软件处理、分析实验数据。
三、学时分配表章序章题讲授学时实验学时实践学时上机学时小计1前言及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42概率和概率分布3几种常见的概率分布律44抽样分布45统计推断46单因素方差分析47实验设计5统计软件的使用合计264四、教学教法建议本课程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注意教学方法灵活、生动、吸引力强等特点,并且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不断改进。
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示例尽量选用同学熟知的领域,尤其是本专业历年毕业论文中涉及到的生物统计领域的实例,让学生学会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采用问题法、比较法、案例法、讨论法和自学法多种教学方式,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结合。
第三章生物统计学详解演示文稿
![第三章生物统计学详解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8ff8ebd1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c.png)
Ⅱ型错误β的升高。
两类错误示意图
• 因此,在检验选用显著水平时,应考虑到这两种 错误推断后果的严重性大小,还应考虑到试验的 难易,试验结果的重要程度。
第二十六页,共60页。
若一个试验耗费大,可靠性要求高,不允许
• 对 (x1进 x行2 )显著性检验就是要分析:
• (x1 主x2 )要由处理效应 验误差所造成?
(引1 起2的) ,还是主要由试
• 虽然处理效应 (1 未2知) ,但试验的表面效应是 可以计算的,借助数理统计方法试验误差又是可
以估计的。
第十页,共60页。
• 所以,可从试验的表面效应与试验误差的权 衡比较中间接地推断处理效应是否存在,这就 是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思想。
• (四)通过检验获得可靠结论的基本前提—
—收集到正确、完整而又足够的资料。
第十三页,共60页。
二、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步骤
• (一)首先对试验样本所在的总体作假设。
• 这里假设 1 2或,即1 假2设 0甲、乙两品种猪经产 母猪仔猪初生重的总体均数相等,其意义是试验
的表面效应
系x试1 验x2误 1差.87,kg处理无效,故称
为无效假设(null hypothesis),记作 。
• 无效假设是被检验的H假0 设,通过检验可能被接 受,也可能被否定。
• 提出
的同时, 相应地有一对应假设,称
为备择假设H(0a: lt1ern2 ative hypothesis),记 作。
第十四页,共60页。
HA
备择假设是在无效假设被否定时准备接受的假设。
可忽视的。
第二十一页,共60页。
三、显著水平与两类错误
• (一)显著水平(Significance level)
生物统计学教材
![生物统计学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913a980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60.png)
生物统计学教材
生物统计学教材主要是用来帮助普通大众、学生、教师或者研究人员了解和学习生物统计学的概念和方法。
它需要让每个学习者在理解数据与结果分析方面掌握基础概念,了解统计学与生物学之间紧密的关系,并将实践中所学到的统计学知识应用到实验中。
在写生物统计学教材时,第一步应该让学习者充分理解什么是统计学,以及它在生物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基本的概念。
其次,教材还应该着重讲述收集和准备数据的步骤,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用于估计一般性质的样本统计量,估计概率分布的关键参数,以及如何检验假设。
此外,教材还需要让学习者理解一些常用的统计建模方法和抽样技术,包括卡方检验,回归分析,Factorial拟合,随机效应模型,抽样偏差及其避免方法。
最后,教材还应该在最后说明统计可视化,比如绘制图表,以帮助解释结果。
生物统计学
![生物统计学](https://img.taocdn.com/s3/m/3b7cbf0b700abb68a882fb73.png)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三点 四十八分。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三点 四十八分。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三点 四十八分。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三点 四十八分。
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三点 四十八分。
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三点 四十八分。
第三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三点 四十八分。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三点 四十八分。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三点 四十八分。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三点 四十八分。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三点 四十八分。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辑于星期二:十三点 四十八分。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三点 四十八分。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三点 四十八分。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三点 四十八分。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三点 四十八分。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三点 四十八分。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三点 四十八分。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三点 四十八分。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三点 四十八分。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三点 四十八分。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三点 四十八分。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三点 四十八分。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三点 四十八分。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三点 四十八分。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三点 四十八分。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三点 四十八分。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三点 四十八分。
第三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三点 四十八分。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三点 四十八分。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三点 四十八分。
生物统计学实验指导
![生物统计学实验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13ce6873dd88d0d232d46a09.png)
生物统计学实验指导〔〕1 [ 实验工程 ] ?生物统计学?实验教学教案实验一平均数标准差及有关概率的计算 [ 教学时数 ]2 课时。
[ 实验目的与要求 ] 1、通过对平均数、标准差、中位数、众数等数据的计算,掌握使用计算机计算统计量的方法。
2、通过对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二项分布、波松分布的学习,掌握使用计算机计算有关概率和分位数的方法。
为统计推断打下根底。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计算器、计算机;有关数据资料。
[ 实验内容 ] 1、平均数、标准差、中位数、众数等数据的计算。
2、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有关概率和分位数的计算。
3、二项分布有关概率和分位数的计算。
4、波松分布有关概率和分位数的计算。
[ 实验方法 ] 1、平均数、标准差、中位数、众数等数据的计算公式。
平均数 =Average(x1x2 x n) 几均数 =Geomean(x1x2 x n) 调和平均数 =Harmean(x1x2 x n)中位数=median(x1x2 x n) 众数 =Mode(x1x2 x n) 最大值 =Max(x1x2 x n) 最小值 =Min(x1x2 x n) 平方和(Σ (x- x ) 2 )=Devsq(x1x2 x n) 样本方差 =Var (x1x2 x n) 样本标准差 =Stdev(x1x2 x n) 总体方差 =Varp(x1x2 x n) 总体标准差 =Stdevp(x1x2 x n) 2、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有关概率和分位数的计算。
一般正态分布概率、分位数计算:2 n 概率=Normdist(x, μ,σ,c) c 取 1 时计算 -∞ -x 的概率c 取 0 时计算 x 的概率分位数 =Norminv(p, μ, σ) p 取-∞到分位数的概率练习:猪血红蛋白含量 x 服从正态分布 N(12.86 ,1.33 2 ),(1) 求猪血红蛋白含量 x 在 11.53 — 14.19 范围内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