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
长江中下游旅游区概述
![长江中下游旅游区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8d3762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19.png)
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 高,长江中下游旅游进入快速发 展期,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旅游产品日益丰富。
品质提升阶段
当前,长江中下游旅游正逐步从 快速发展向品质提升转变,注重 旅游品质和游客体验,推进旅游 产业升级和创新。
当前旅游市场分析
市场规模
01
长江中下游地区旅游市场规模庞大,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持续
该地区拥有众多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 产,如苏州园林、南京明孝陵、杭州 西湖等,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02 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
长江风光
长江中下游地区拥有壮丽的长江 风光,游客可以乘船游览长江,
欣赏沿岸的山水画卷。
湖泊与水库
该地区有许多湖泊和水库,如鄱 阳湖、巢湖、洪泽湖等,这些湖 泊和水库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
04 旅游管理与服务
旅游政策与法规
旅游政策
长江中下游地区政府为了促进旅游业 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旅游政策,包 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市场推广等 ,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
旅游法规
为了规范旅游市场和保障游客权益, 长江中下游地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旅 游法规,包括旅游合同管理、旅游服 务质量标准、旅游安全管理制度等。
旅游设施与服务
住宿设施
长江中下游地区拥有各种类型的住宿设施,包括星级酒店、经济 型酒店、民宿和农家乐等,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餐饮设施
该地区的餐饮业十分发达,有各种口味的美食供游客选择,包括地 方特色菜、小吃和各类中西式餐厅等。
交通设施
长江中下游地区交通便利,有发达的公路、铁路和水路网络,以及 航空和水运等多种交通方式,方便游客出行。
长江中下游地区还拥有多样化的动植物资源,如扬子鳄、中华鲟等珍稀物种,为生 态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长江中下游平原-图
![长江中下游平原-图](https://img.taocdn.com/s3/m/a44724cd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d.png)
该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许多历史遗迹和名胜古迹,如 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
旅游城市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有多个旅游城市,如上海、南京、杭州等,这些 城市不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也是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
05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环 境保护与治理
水资源保护
总结词
通过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确保长江中下 游平原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湖泊众多,水系 发达,主要湖泊有鄱阳湖、洞庭湖、 洪泽湖等。
河流冲积平原
该地区是由长江、淮河、钱塘江等河 流的冲积作用形成的平原,河网密布, 湖泊众多。
水文特征
01
02
03
水资源丰富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水资 源丰富,包括长江、淮河、 钱塘江等大河,以及众多 湖泊和地下水。
水位季节性变化
强化水资源管理
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监 测和评估,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建立水资源保护区
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核心区域设立水资源保 护区,限制开发活动,保护水源地。
推广节水技术
推广节水农业、工业和家庭节水技术,提高 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土地资源保护
总结词
严格土地用途管制
通过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保障长江 中下游平原的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
湿地保护与恢复
加强湿地保护区建设,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提高湿地蓄洪、调节气候等功能。
水体治理与净化
开展水体治理工程,减少污染源排放,恢复 水体生态功能和透明度。
植树造林与水土保持
推进植树造林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 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
06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未 来展望
地理学习课件: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理学习课件:长江中下游平原](https://img.taocdn.com/s3/m/3912b70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a.png)
东临黄海和东海,长江 贯通东西,拥有濒海、沿江 双重区位优势,对本区乃 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强 劲的带动作用。
地形和 河流
自然 资源
交通 优势
1 农业生产优势
二、鱼米之乡
活动探究1
小组合作,读图并结合教材相关内容, 完成下列任务:
1.结合武汉气温年变化曲线与各月降 水量柱状图,描述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 征。
近些年来,人们在稻田养鱼的基础上,创造了 多种稻田养殖模式,实现了稻、鱼、鸭、蟹立体 养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探索 出一条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二、鱼米之乡
5 农业可持续发展
结合阅读材料,思考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方向。
严格限制占用耕地
朝着 、
积极开展多种经营
、
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方向发展
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汊纵横交错,湖荡星罗 棋布,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 湖等大淡水湖,盛产鱼、虾、蟹、莲、菱、苇, 还有中华鲟、扬子鳄、白暨豚等世界珍品,水 产产量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
二、鱼米之乡
4 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阅读教材,找出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
工矿企业增多
城市面积扩大
水源:河湖众多,利于灌溉和养殖
二、鱼米之乡
2 种植业及主要物产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请你说出其主要的农产品及其分布。
01 粮食作物 水稻: 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02 其他农作物 棉花、油菜、茶、柑橘和蚕丝等
二、鱼米之乡
3 渔业及其地位
➢ 长江中下游平原众多的河流和湖泊,为淡水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其成为我国 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课堂小结
当堂练习
长江上中下游水文特征
![长江上中下游水文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ad58ea7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7.png)
长江上中下游水文特征
长江源远流长,全长6300公里。
习惯上把它分为三段,河源-湖北宜昌为上游;宜昌-江西湖口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
长江三个河段是依据干流所处的地理环境及水文特征来划分的。
1、上游(约4500公里):河流大部分经过高原、高山、峡谷地带,具有明显的高原山地峡谷河流特征。
这里河床比降大,河流水量丰沛,水流湍急,水利资源丰富。
2、中游(约1000公里):河道迂回曲折,江面宽展,河床比降锐减,水流迟缓,另外支流众多,湖泊密布。
水位、流量受雨水的影响显著,对长江干流的水量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3、下游(800公里):江阔水深,支流短小,水网密布,湖泊众多,对长江水量影响不大。
长江上游和中下游的生态问题
![长江上游和中下游的生态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c883d6c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e9.png)
长江上游和中下游的生态问题
长江上游:
1. 水资源短缺:上游地区的水资源短缺是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题,尤其是雨季水资源的极度短缺,严重限制了上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 工业污染:上游地区的工业污染严重影响了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严重污染了水体,大大降低了长江上游水质,严重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3. 矿物开采:由于上游地区的矿物资源丰富,开采过度、不规范的开采,严重破坏了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使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损害了长江上游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长江中下游:
1. 水污染:长江中下游的水污染是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题,尤其是污染最严重的污染物是悬浮物、有机物、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严重影响了水质。
2. 海岸土地开发: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土地资源丰富,海岸土地的开发被加速,严重破坏了海岸环境,加剧了长江中下游水体污染,严重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3. 生态破坏: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流湖泊的生态状况差,湖泊水质恶化,严重损害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进一步加剧了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破坏。
地理知识口诀“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概况”
![地理知识口诀“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fbda91481eb91a37f1115cb9.png)
地理知识口诀
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
(1)地理概况
长江中下游,秦淮南岭间。
六省一市记,湘鄂赣和皖,江苏浙江沪,沿江多平原;河汊纵横错,湖荡星罗繁。
江口崇明岛,第三大岛焉。
丘陵和山地,广布长江南;江南丘岭著,井庐黄衡山。
淮河综合治,灾域产粮棉。
(2)气候与农业等
气候亚热带,温润地区属;冬温零度上,一年二、三熟。
梅雨春夏间,伏旱七月八。
红壤宜茶园,油茶和杉木。
平原面积阔,河网又密布;水田种水稻,小麦亦兼顾。
棉花与油菜,太湖“丝绸府”。
淡水鱼产区,湖北和江苏。
(3)矿产
矿产有多种,有色金属丰:
大冶与铜陵,德兴盛产铜;大余锡矿山,钨锑各闻名;两淮徐州煤,鄂磷湖南锰;马鞍山大冶,武马铁矿供。
(4)工业、交通和城市
长江三角洲,工业区最重;沪宁苏无常,南通工业城;秦山核电站,苏绣杭锦名。
中游分三区,鄂西武湘中。
“黄金水道”赞,长江干流称;支流湘赣汉,运河南北通。
铁路交通网,干线须记清。
东西有三条;汉丹和海陇;上海至贵阳,杭株枢纽中。
京沪广焦柳,南北干线纵。
江苏连云港,宁波浙江省。
南京金陵宁,历史称名城;革命烈士墓,紫金中山陵。
武汉鄂省府,钢铁享盛名;铁路枢纽地,“九省通衢”称。
上海长江口,全国最大城;
陆海江航运,交通工业重。
苏州园林美,杭州山水胜。
第六节长江中下游旅游区
![第六节长江中下游旅游区](https://img.taocdn.com/s3/m/92fca4c9d4d8d15abf234e42.png)
5、苏南太湖 周围旅游区
苏州园林
苏州虎丘
5、苏南太湖
周围旅游区
位于太湖之滨的无锡市, 无 有“小上海”之称,现为 锡 一座综合性工业城市。其 灵 风景名胜集中于市西德惠 山 山、锡山、舜柯山、大萁 大 山,直到太湖一线。太湖 佛 湖周500公里,向有浩渺 烟波之势。湖岸山峦起伏, 树木苍翠;湖中岛屿座座, 波光粼粼,帆影点点。 “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 头”,鼋头是观赏太湖风 光的最佳地。蠡园是以水 饰景的江南名园,梅园以 古淡清雅为特色。
1、武汉市
湖
北
武
汉
黄
鹤
楼
从黄鹤楼看长江大桥
龟
黄
山
鹤
归
楼
元
黄
寺
鹤
佛
雕
像
像
1、武汉市
东湖及其周围是武汉最大的风景区,湖面广达33平方 公里,岸线曲折,港汊交错,碧波万顷,渔舟荡漾, 青山环绕。西北岸是游览中心,亭台楼馆金碧交辉, 园林花圃争芳竟艳。主要名胜有九女墩、听涛轩、长 天楼、水云乡以及屈原博物馆、省博物馆等。
交通便利。
秦淮河
中山陵
南京地处江河湖泊、平原丘陵相会 之处,历史上是六朝故都,所以从旅 游资源看,南京事故既有自然山水之 胜,又有历史古迹之雅的名城。
古有“金陵十八景”“灵谷深 松”“栖霞红叶”“燕子矶”等均为 古城胜景;紫金山雄踞东部,南麓的 明孝陵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帝王陵墓; 中山陵规模宏大,灵谷寺也建于此。 此外紫金山天文台、雨花台、秦淮河、 夫子庙、瞻园等都是可供游览的园林 名胜。
第二节__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二节__长江中下游平原](https://img.taocdn.com/s3/m/a60504ec941ea76e59fa0415.png)
水热条件优越
发展趋势
• 高产、高效、高附加值。 • 可持续发展、多种经营。
• 稻田养殖
•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二、“鱼米之乡”
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作物有哪些?
主要作物:水稻,油菜、茶叶、棉花、蚕丝
淡水养殖:
淡水渔业最发达 的地区
水运条件优越
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武汉
武汉是中国重 要的钢铁工业 基地之一。
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 业基地。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的 三大平原,其中最大的平原是东北平原 东北平原位于我国的东三省境内,又分为松嫩平 原,辽河平原以及三江平原三部分,是三大平原 中面积最大的,达35万平方千米,它被誉为黑土 地,这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是我国十分重要 的粮食产区。
知识回眸
华北平原 也称黄淮海平原,是黄河,淮河,海河 冲积成的。华北平原以西就是黄土高原,只有一 山之隔,因此近年来经常受沙尘暴的影响;另外, 华北平原由于产业分布原因,空气污染也比较严 重。
2014年在上海建立我国上海自贸区,进一步 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让上海的经济区域中心 的地位得到了加强!
上海自贸区
门类齐全的工业部门
武汉为中心的钢铁、汽 车、轻纺工业基地
沪宁杭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 基地
长株潭为中心的电子信 息、机械工业基地
沿江工业走廊 长江沿江地带 沿 海 经 济 地 带
钢铁工业走廊、汽车工业走廊
“湖广熟,天下熟。”
江汉平原的油菜花
农业特点
农业一年二熟或三熟,年降水量1000~1400毫 米,集中于春、夏两季。土壤主要是黄棕壤或黄 褐土。南缘为红壤,平原大部为水稻土。农业发 达,是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盛产稻米、 小麦、棉花、油菜、桑蚕、苎麻、黄麻等。 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等大淡水 湖,与长江相通,具有调节水量,削减洪峰的天 然水库作用。长江贯穿中部,成为一条东西向的 水运大动脉,加上其无数支流,构成一庞大水运 网。被誉为“黄金水道”
12-1长江中下游区
![12-1长江中下游区](https://img.taocdn.com/s3/m/0f27c98fd4d8d15abe234e31.png)
一、低山丘陵与平原相间的 地表结构
本区地势西高东低,低山丘陵与平原相间分
布。 1、淮北平原:江苏与安徽北部为黄淮平原的 一部分,称为淮北平原。由于黄河决口泛滥 的影响,形成缓岗、洼地、微斜平地等中小 型地貌相间分布。
淮北平原地处黄淮海平原南侧,自然条件较
为优越,适合“两高一优”农业综合开发利 用,是我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农业 发展前景广阔。 夏、秋旱涝发生机率大、危害重,是决定 该区农业丰欠的主要气象灾害,其次夏收时 的“烂场雨”,干热风和晚霜冻害也常有发 生,造成产量低而不稳。
5、江南丘陵:包括长江以南,雪峰山以东、
南岭以北的广大低山丘陵区。红岩盆地广布, 红层地貌发育典型。山地与平原面积较小, 丘陵所占比重很大。
红色砂页岩经风化剥蚀和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的。低缓的丘陵间常有宽广的冲积平原。
6、南岭山地:江西、湖南南部为断续的东西
向的南岭山地,南岭古称“五岭”包括大庾、 骑田、萌渚、都庞、越城等山地。 南岭为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在一 定程度上能阻挡北方来的寒冷气流,岭北为 中亚热带,岭南则为南亚热带,因此,南岭 在自然地理上有重要意义。
非金属矿产资源中,明矾石、平阳明矾山是
全国最大产地,浙江省苍南县被称为“世界 矾都”,其明矾石储量占世界的60%、全国 的70%。 金红石、磷矿石、水泥用石灰岩等储量较大。 品质优良的纤维石膏在全国占绝对优势,产 量占全国4/5以上。
纤维石膏
四、过渡性的亚热带植被与土壤
(一)自然植被明显的南北过渡性
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北为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
林,乔木层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夹有少量耐 寒的常绿乔木树种。典型常绿阔叶林分布在 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本区针叶林分布在北 部或海拔较高处的杉木林中,混生的植物种 类较单纯。分布在本区南部海拔较低处的杉 木林,混生的植物种类较多。
长江中下游区
![长江中下游区](https://img.taocdn.com/s3/m/3cbdb7de3186bceb19e8bb85.png)
(1)两湖平原湖群。介于枝江江与五穴
之间,主要的湖泊有洞庭湖、洪湖、刁汊湖、 梁子湖等。
(2)赣皖湖群。分布于五穴与大通之间,
主要的湖泊有鄱阳湖、尤感湖、大官湖、泊 湖、武昌湖、菜子湖等。
(3)苏皖湖群。分布于大通与茅山之间,
2.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流的特点
(1) 大部分地区位于丰水区范围, 水量丰富。
径流深多在200~1200mm之间,河流径流量 多比较 丰富。
(2)汛期长。由5月持续到10月。大部
分河流3月开始增水,4月水量大增,5、6月 出现最大洪峰,8月开始退落。由于受台风雨 影响,常出现一个“台汛”,汛期持续到9月。
河道宣泄不足……整治河道、修筑堤坝
防灾意识不足……加强宣传 预报滞后……提高预报
矿产资源
一、金属矿产
二、非金属矿产
三、能源资源
矿产资源
总体上看:本区除有色金属矿产等少数资 源外,矿产资源比较贫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 的需要。
一、金属矿产 1.湖南、江西是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资
源丰富的地区,是铜、钨、锑的主要产地。江 西大庾、湖南柿竹园的钨矿、江西德兴的铜、 湖南冷水江的锑矿、湖南水口山的铅锌矿等都 是全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产地,为发展有色金属 冶炼提供了有利条件。
水资源的特征:
(1) 水资源丰富。 单位面积水资源量较高,
地表水资源所占比重大,但人均占有水资源量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河流水系、湖泊发育。全国最大的
河流长江横贯全区,湖泊广泛分布,总面积 13840多km2,储水量560×108m3,大中小型水库 34640多座。合理开发利用好湖泊池塘是本区需 要重视的问题。
长江中下游地区旅游资源介绍
![长江中下游地区旅游资源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2daa27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33.png)
02 自然旅游资源
山水景观
总结词
长江中下游地区拥有壮丽的山水景观,包括名山、峡谷、瀑布等,是自然爱好 者和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详细描述
长江中下游地区拥有许多著名的山水景观,如黄山、庐山、九华山等。这些地 方的山峰陡峭、峡谷幽深,瀑布飞流直下,景色壮观。游客可以在这些地方欣 赏到壮丽的山水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传统村落与古镇
传统村落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许多保存完好的传统村落,如安徽宏村、浙江南浔等,这些村落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传统文 化,是体验中国乡村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好去处。
古镇
该地区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古镇,如周庄、同里等,这些古镇保持着古色古香的建筑风貌和传统文化,是游客领略 中国古镇风情的理想之地。
民俗文化与节庆活动
这里有许多著名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 产,如苏州园林、杭州西湖、黄鹤楼 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旅游资源概述
长江中下游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 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两大类。
该地区的自然景观以湖泊、河流、 湿地和森林等为主,如鄱阳湖、 洞庭湖、太湖等湖泊和河流,以
及黄山、庐山等名山。
人文景观则以历史古迹、博物馆、 古镇等为主,如故宫博物院、颐 和园、南京明孝陵等历史古迹,
长江中下游地区旅游资 源介绍
目录
Contents
• 长江中下游地区概述 • 自然旅游资源 • 人文旅游资源 • 旅游线路与景点推荐 • 旅游发展与规划
01 长江中下游地区概述
地理位置与特点
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中国中部,地处长江中游和下游的交界处,包括湖北、湖南、 江西、安徽、江苏和浙江等省份。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是中国的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之一。
长江中下游旅游景点
![长江中下游旅游景点](https://img.taocdn.com/s3/m/e6179e0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12.png)
长江中下游旅游景点
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中国的重要经济区,涵盖了上海、江苏、浙江等地。
这一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许多旅游景点值得一游。
以下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些旅游景点:
1. 上海:位于长江口的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拥有许多著名景点,如外滩、东方明珠塔、南京路步行街、上海博物馆等。
2. 苏州: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城,有许多古典园林和水乡景观。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包括拙政园、留园、虎丘等。
3. 杭州: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杭州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以美丽的西湖景区而闻名,同时还有雷峰塔、灵隐寺等景点。
4. 南京: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许多古建筑和历史遗迹,如总统府、夫子庙、明孝陵等。
5. 安徽黄山:黄山是中国最著名的名山之一,以奇松、怪石、云海等壮丽景观而闻名于世。
6. 江苏扬州:扬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许多名胜古迹,如瘦西湖、个园、瑞庆寺塔等。
除以上景点外,长江中下游地区还有无锡、常州、宿迁等城市,
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太湖、溱湖、娄山关等。
总的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旅游景点,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是一个值得游览的目的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资料
![长江中下游平原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01ad3df69eae009581becaa.png)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五、沿江工业走廊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依托长江干支流便利的航运及沿岸地区丰富的自然资 源等优势条件,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我国最发达的综合性 工业地带。
看资料:分析本区发展工业的优越条件有哪些。
长江干流东西绵延,支流多南北分布,为长江沿江地区内部 资源的调配和产品的输出提供了方便且廉价的运输。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 最大的港口,也是国际经 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 心,是长江三角洲乃至整 个长江经济地带的龙头。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上海独特的地理位置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城市最密 集的地区,其中上海是核心。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地处我国长江沿江地带和东部沿海地带所 构成的“T”字形框架的交叉结合部,具有强大的聚集和辐射作用。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1、水热条件优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水稻种植面积 和产量均居全国首列,盛产棉花、油菜、茶、柑橘和 蚕丝等。 2、河流和湖泊众多,成为我国淡水鱼业最发达的地区。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以武汉、南京、上海为例,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候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降水充沛。 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沿江分布的城市
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众多,水运条件十分便利, 许多城市往往是沿江发展起来的。
武汉是长江中游 最大城市和第一
大港
上海是我国 最大的城市 和最大的港
口
长江三角洲 是我国城市 最密集的地
区
长江为本区城市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第六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武汉地处长江、汉江和京广 铁路交汇处,历来是“九省 通衢”之地,是长江中游地 区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并 成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 要支撑点。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形特征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形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8c63dc14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60.png)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形特征
长江中下游区域是中国最美丽的地区之一,其地形独特,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索。
长江中下游区域地形多样化,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广东等省份。
其地形特征如下:
1、高原。
长江中下游区域有两大高原,一是南方的江南高原,横贯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另一个是中南部的湖南高原,西起湖南,东抵江西。
两个高原的地形十分平缓,平均海拔介于200和900米之间,因而也被称为“桥头台高”。
2、山脉。
长江中下游区域东西两边均有山脉延伸,其中最突出的是湖南南部的芒果山脉和武夷山。
芒果山脉西起湖南境内,横贯安徽、江苏、浙江,向东边延伸至江苏境内。
武夷山横贯福建省沿海,隔海相望,被誉为“万里南山”。
3、丘陵地带。
除去高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部分地形以丘陵地带为主,海拔在150-600米之间,有大片的丘陵和小山丛,渐渐转折成向西延伸的一条长脊,为长江中下游流域的主要地貌形式。
4、平原地带。
长江中下游区域也有少量平原地带,以江西上虞平原和广东珠江三角洲平原为主,平原海拔低,是重要的农业基地。
以上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形特征。
地形的多样性使这一区域的景观更加丰富多彩,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索和欣赏。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美景,不仅赋予了这里的人们安宁与和平,还在未来的日子里欢迎更多的游客前来领略它的美景。
- 1 -。
长江中下游旅游区
![长江中下游旅游区](https://img.taocdn.com/s3/m/3de48e65a6c30c2258019e58.png)
藏
千寺,洒在云雾中”,成
寺
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3、衡山风景区 衡山矗立在湘中衡阳盆地的 北缘,绵延于湘资两水间, 逶迤盘旋八百里,山势如飞。 全山72峰,主峰海拔1290米。 相传上古时火神祝融氏安葬 于此,故得名“祝融峰”。
衡山雪景
衡山云海
南岳大庙
南岳衡山历史上有48胜景,祝融峰之高, 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 合称“南岳四绝”。南岳大庙为唐代始 建,至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是五岳中 规模最大,布局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雁荡古刹有18座,灵峰寺、 灵岩寺等初建于北宋,都有千 年历史。
6、普陀山风景区
不肯去观音院
普陀山位于浙东舟山群岛中 的一个小岛,全岛面积12.76平 方公里。为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供奉观音。现存佛寺规模宏大, 建筑考究,是我国清初佛教建 筑群的典型。
普陀风景兼山海之胜,全山 风景点20余处。山峰秀丽,奇 岩幽洞云涛莫测,气候宜人, 是夏季避暑胜地。
扬州是我国著名文化 古城。自春秋时代吴王 夫差开邗沟,筑邗城始, 扬州经济、文化得到发 展。唐天宝年间鉴真大 师从扬州东渡。扬州山 明水秀,风景佳丽,各 代帝王向往“十里扬州 景物稠”的风景,而多 次下扬州,在此修建了 各式行宫。
扬州著名的估计有 古运河、壮观的平山堂、 古刹大明寺、以清秀俊 丽著称的瘦西湖以及鉴 真纪念馆等。
2、九华山风景区
3、衡山风景区
4、庐山风景区
5、雁荡山风景区 6、普陀山风景区
7、武当山风景区
8、神农架林区和自然保护区
9、武陵源风景区
(一)名山风景区
1、黄山风景区
黄山坐落在皖南低山的中心,面积约154平方 公里,外围保护地带142平方公里,号称500里 黄山。黄山风景区被誉为国之瑰宝。
第四章第二节:长江中下游平原
![第四章第二节:长江中下游平原](https://img.taocdn.com/s3/m/44b34d1ef12d2af90242e65b.png)
作业
读下图,说出下列数字处的港口城市和字母处的南北铁 路干线的名称,然后分析本区水陆交通有什么特点?
课外作业
1请同学们查阅资料,分析一下我们恩施州 的气候、地形特征。 2通过分析我们恩施地区的地形、气候,想 想我们恩施适合发展哪些农业生产部门? 调查一下我们本地有没有生态农业生产方 式?如果有,请与同学们分享。
件极其优越。
2 地形 地势低平,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3水资源丰富,灌溉便利
4交通便利
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产品
淡 水 养 殖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白鳍豚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淡水鱼业最发达的地区。
1主要农作物:水稻、油菜、棉花等等
物 产 丰 富
2经济林木:柑橘、茶叶、桑蚕等等 3渔业资源丰富
“鱼米之乡”
人口和城市密集
武汉 南京
上海
发展方向:科技兴农,发 展生态农业、现代哪些收获 ?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课后小结
长江中下游平原
位置、范围
区位优势条件
富饶的“鱼米之乡”
沿江、濒海的 双重区位条件
1优越的农业条件 和丰富的物产 2农业发展面临的 问题和发展方向
第七章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一、位置和范围
淮河
上海
二、优越的区位条件
地形:地势低平,河湖密布,平原广阔 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
巢湖
汉 江
洞庭湖
长江三角洲 长 太湖
鄱阳湖
湘 江
赣 江
九 江
江河湖海连为一体,内外水运便利
区 位 优 势 条 件
沿 江 、 濒 海 的 双 重 区 位 条 件
地形 地势低平,河湖密布, 平原广阔 资源 水资源、渔业资源 极其丰富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长江中下游地区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长江中下游地区](https://img.taocdn.com/s3/m/ff1bcbfb910ef12d2af9e79a.png)
第三节. 主要古代城市
长江中下游流域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1、长江沿岸的城市,大都经历过城址自江两岸的丘陵岗地向长江支流入江口转 移的过程; 2、历史上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城市,大都经历过由单纯的军事防御职能向行政兼 工商业中心双重功能的转化,在水运条件便利的地方更为显著; 3、江流对沿岸的侵蚀作用强烈,则便于发展城市商业码头,堆积作用明显,则 能为沿江城市范围的拓展提供土地; 4、近代工业产生之前的江南城市,只有选址建在开阔的河谷地带,江流沿岸有 较为开阔的冲积平原,适合发展农业经济,才能获得城市成长的持续支撑力。 5、随着人口增长,城镇逐渐从长江的主要支流向更小的支流上游迈进,呈现出 条带状溯源分布的规律,构成流域型城镇分布体系。
二、湖南 北宋置荆湖南路,简称湖南,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贯穿南北,简称湘。 雪峰山是湘东、湘西两大自然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全省东、南、西三面山地 环绕,逐渐向中部及东北部倾斜,湘、资、沅、醴四水最终都汇入洞庭湖, 形成树枝状扇形水系。洞庭湖属构造湖,全国第二大淡水湖,唐宋至清朝中 叶,是其扩张的全盛期,汛期湖面约为现今湖面的2~3倍,19c中叶以后进入 淤塞萎缩期,建国后的围垸造田更使其水面不断缩小。 三、江西 隋唐以前习惯上称长江下游北岸与淮河之间的地区为江西,唐代改称淮 南,而以长江南岸为江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分江南道黄山、白玉山以 西各州为江南西道,江西之名移到长江以南,后经宋元明清的省并州县逐渐 形成江西省地域。 江西省地势东、南、西三面山峦起伏,中部为河谷丘陵,北部为鄱阳湖 平原,与湖南省地势相似。山地、丘陵约占总面积的70%,河流均发源于省境 东南西三面山地,主要有赣江、抚河、信江、修水和饶河五大水系,汇聚形 成鄱阳湖,然后经湖口注入长江。
第四节. 荆楚文化、湖湘文化与吴越文化
长江中下游
![长江中下游](https://img.taocdn.com/s3/m/fcbbb814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0.png)
长江中下游
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
长江中下游平原西起巫山东麓,东到黄海、东海滨,北接桐柏山、大别山南麓及黄淮平原,南至江南丘陵及钱塘江、杭州湾以北沿江平原,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约100-400千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
主要由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皖苏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及长江三角洲平原等6块平原组成。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油、棉生产基地,亦为中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长江天然水系及纵横交错的人工河渠使该区成为中国河网密度最大地区。
同时该区是中国淡水湖群分布最集中地区,著名淡水湖有鄱阳湖、洞庭湖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中下游区
一、低山丘陵与平原相间的地表结构:
(1)淮北平原:安徽,江苏北部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
(2)淮阳山地:淮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领。
(3)长江中下游平原:1、江汉平原:汉江沿岸
2、洞庭湖平原()。
3、鄱阳湖平原。
4、苏皖沿江平原。
5、长江三角洲。
(4)南岭山地:湖南,江西南部;
(5)西部边缘山地(武当山,神农架,巫山,武陵山,雪峰山)
二、气候特征:
(1)温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季风分配均匀。
(2)“南京,武汉,重庆”成为三大火炉的原因:1、盆地地形。
2、7-8月受副高控制,晴多雨少。
3、距江边水汽大。
(3)降水季节分配特点:夏雨>春雨>秋雨>冬雨。
但冬雨能占10%,是我国冬雨比率高,春雨最丰沛的地区。
(4)冬雨多的原因: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冬季高空西风带南北两支急流在本区上空辐合形成一条永久的切割线,加上南岭山地的影响,在地面会出现一条比较持久的华南静止锋,气旋过境频繁,云雨天气特多。
三、河流,湖泊
1、河流特征:(1)水量丰富。
(2)汛期长。
(3)含沙量小,输沙量大。
2、大湖群:(1)两湖平原湖畔(洞庭湖)。
(2)赣皖湖群(鄱阳湖)。
(3)苏皖湖群(巢湖)。
(4)太湖湖群(太湖)。
(5)江淮湖群(洪泽湖)。
3、水资源特征:(1)水资源丰富。
(2)河流水系,湖泊发育。
(3)淡水资源充沛,但人为污染严重。
(4)水旱灾害:原因:(1)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阶段,宣泄能力较低。
(2)淮河流域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再加上历史上黄河夺淮入海,使其层闾淤塞,排水受阻,洪水灾害严重。
(3)本区降水与农作物需水期不相适应,各类水利设施无法满足农作物需水量,、加上本区农田抗旱能力低,经常造成伏旱,秋旱。
四、区域发展条件:利:(1)优越的区位条件。
(2)良好的空间资源。
(3)投资环境优越。
(4)人力资源丰富,人口素质高。
(5)资金雄厚,技术先进(6)市场容量大。
局限:(1)能源,原材料资源不足。
(2)洪涝灾害的严重威胁。
(3)交通运输业发展滞后。
(4)调快分割管理体制。
以发展乡镇企业来实现非农业化的生产方式其特征为:(1)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2)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
(3)乡镇政府领导乡镇企业的发展。
1农业生产的特点:(1)农业综合发展水平高,农产品总量大,商品率高。
(2)集约化程度高(土地利用率高、农田投入水平高、耕作水平高)(3)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中占重要位置。
2工业建设:本区为全国最大的机械制造业基地、纺织工业基地,全国钢铁工业最发达区。
其中上海——全国最大的机械制造中心,全国最大的港口。
武汉——动力机械制造中心。
十堰、武汉——汽车制造中心。
3十二五规划揭出的八大经济圈:大长三角经济圈(包括江淮城市群),泛渤海经济圈,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东北经济圈,海峡经济圈,中部经济圈,西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
4大长三角经济圈发展的区域优势:A:江淮城市群的优势:(1)资源、坏境承载能力强(2)发展潜力大(3)能承担人口集中的区域功能(4)承接优化开发区的产业转移。
B:长三角城市群的优势:(1)区位条件优越(2)经济实力雄厚(3)广泛的内外联系(4)便捷的交通(5)较强的城市间聚合力(6)制度创新的领先优势
5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一)依据:(1)依托通道,东靠西移,南迁北往,开遍出海。
(2)改革体制,转变机制,统筹规划,统一市场。
(3)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二)目标:(1)合理的产业布局(2)先进的交通运输网,完善的基础设施,多层次的市场开放格局,良好的生态坏境,上中下游协调发展,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经济带。
(三)发展重点:(1)合理发展与布局工业(2)发挥上海的龙头作用。
发挥上海龙头作用的对策:(1)提高经济实力(2)解决“三通问题”(3)长江口治理工程。
其必要性和可行性:(1)党中央的重大决策(2)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3)有利于形成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格局(4)上海自身发展的需求(5)上海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1、地理卫视重要2、综合实力强3、城市辐射功能强4、市场资源的中心作用初步形成5、浦东政策效益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