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定常修为政之德
常修为政之德 多积尺寸之功
![常修为政之德 多积尺寸之功](https://img.taocdn.com/s3/m/3f1c7df6ce2f0066f5332249.png)
常修为政之德多积尺寸之功作者:谢子清来源:《当代党员》2018年第11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要多积尺寸之功,并系统阐述了讲政德的重大意义、时代内涵,指出了立政德的主要内容、实践路径,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为领导干部积尺寸之功、修政德之本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自古以来,传道授业、教书育人讲求师德,悬壶济世、救死扶伤讲求医德,为官从政、干事创业同样如此,必须讲求官品政德。
政德是党员干部的从政之本、执政之基、为官之道,必须勤修、广纳、谨持、从紧从严、持续用力,多积尺寸之功、常修为政之德、永葆公仆本色。
立政德就是要明大德,政治方向丝毫不可偏方向涉及根本、关系全局、决定长远。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前提。
明大德必须把握政治方向这个生命线,丝毫都不可偏移。
要做到绝对忠诚。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
”绝对忠诚是我们党对党员的根本政治要求,也是党员干部政德的首要标准。
要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作为第一位的政治要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把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融入血脉、植入灵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折不扣把中央各项要求部署落到实处。
要做到信念坚定。
理想信念是力量之源,是前进之灯。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高擎理想信念之炬,就是要以高度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带着信仰学,带着问题思,带着责任践,带着初心悟,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坚定自觉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长修为德之政、长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长修为德之政、长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https://img.taocdn.com/s3/m/b030191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22.png)
长修为德之政、长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第一篇:长修为德之政、长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为政之德修养一、为政之德的涵义、特点1.为政之德的涵义与内容要求1.1.为政之德的涵义所谓为政之德,就是指从政人员的职业道德,是从政人员在行政活动中必须遵守的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以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为维系力量的行为规范总和。
1.2.为政之德的内容要求为政之德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政党,有不同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于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其为政之德的本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核心内容,就是为民、务实、清廉、勤政;其基本规范,就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及由此形成的众多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道德范畴。
这次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全党同志要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
这也是对从政人员提出的新的为政之德要求。
2.为政之德的特点2.1.具有的一般道德和职业道德的特点(1)软性(2)持久影响性 2.2.为政之德自身的特点为政之德在社会道德体系中属于大德,具有表率性和广泛的影响性二、为政之德修养的意义1.为政必修德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条基本规律 1.1.首先这是由为政者的身份与责任决定的古话说:“德,国家之基也”,“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先”。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始终是第一位的。
而在“修身”这一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也是对社会影响最大的就是手中握有一定公众权力的领导干部或从政者的道德素质了。
为政者负有管理社会、分配公共资源、协调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关系的责任与相应的权力,因此要求他们必须具有比为民者更高的道德水准。
1.2.其次这是由道德在“为政”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决定的为政者的道德水准与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和决定他们在“为政”活动中的动机、行为、效果,官德不正,必定为官不正、为官不纯甚至鱼肉百姓。
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
![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https://img.taocdn.com/s3/m/92d0fadb8e9951e79a892754.png)
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中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指出: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婪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实践证明,常修为政之德,别仅是领导干部预防腐败、确保清正廉洁的有效措施,并且也是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基础。
众所周知,共产党员应当具有的先进性,既是一种品质,又是一种能力,依然一种行为,是品质、能力、行为三者的统一。
而在这三者之中,道德品质的优劣,构成了一具人为人处世的基础,并且也成为了评判一具共产党员是否具有先进性的基本依据。
古话说:“德,国家之基也”,“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先”。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始终是第一位的。
而在“修身”这一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也是对社会妨碍最大的算是手中握有一定公众权力的领导干部或从政者的道德素养了。
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很早就认识到为官从政者道德素养的重要性。
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从政者要“为政以德”,认为“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别正?”、“其身正,别令而行,其身别正,虽令别从。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任务繁重的国内进展要求,我们要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真正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目标,领导干部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个重要的因素。
我们知道,作为一种“公众人物”,各级领导干部既是党和国家众多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的重要制订者和执行者,又是广阔人民群众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领导干部道德素养的高低,别仅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威信和领导作用的发挥,而且对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实践证明,领导干部道德高尚,就有人格魅力,就有威望,就能自然成为群众的楷模和标杆,并为和谐社会的建立产生积极的作用;反之,他们假如别思进取,无所作为,甚至贪污受贿,徇私枉法,那么他们别仅将彻底丧失群众对他们的信任和尊重,甚至会上行下效,导致一部分群众在失望之余对自身道德要求的下落,从而给社会风气和道德建设带来别可挽回的妨碍,对经济的进展和社会的稳定也会造成别良的后果。
常修为政之德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境界
![常修为政之德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境界](https://img.taocdn.com/s3/m/cb4af82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31.png)
常修为政之德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境界
常修为政之德是一位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境界。
作为领导者,他们需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以身作则,为他人树立榜样。
常修为政之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修身立德:领导干部首先要注重自身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只有自己身体力行,才能以身作则,影响他人。
2. 勤政为民:领导干部应该心系民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他们应该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倾听民意,解决人民的实际问题。
3. 光明正大:诚信是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
他们应该始终遵守诚信原则,在工作中保持公正、公平和透明,树立良好的形象。
4. 严于律己:领导干部应该自我约束,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举止。
他们应该坚持自我纪律,做到守纪律、讲规矩,不以权谋私,不违法乱纪。
5. 廉洁奉公:领导干部应该树立清廉的意识和奉公守法的观念,坚决抵制腐败行为。
他们应该勇于担当责任,廉洁奉公,维护公共利益。
常修为政之德是领导干部成就自己事业的基石,也是赢得人民信任的关键。
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品质,领导干部才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有效地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常怀为民之心 常修为政之德
![常怀为民之心 常修为政之德](https://img.taocdn.com/s3/m/6fe3d90e763231126edb1136.png)
常怀为民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些古语精辟地阐释了中国古代优秀的职业道德,立身之本,以德为先。
我国自古十分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这些几千年的政治哲学带给广大公务员和党员干部时刻的警醒。
作为新进公务员,对公务员队伍的职责应有所了解和认知,并应培养良好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和操守,这样才能更好地投身公务员队伍,履行肩负的责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目前我国公务员队伍虽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公务员缺乏公仆意识。
为了管理国家社会事务,公务员被人民赋予国家权力。
有些公务员权力被授予之后,利用本该为人民谋福利的权力来来追求个人利益的工具,将职业公共权力视为个体力量,并且凭借这种力量凌驾于他人之,处处显示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脱离群众,不负责任。
服务意识的淡化,公务员缺乏公仆意识是公务员职业道德问题中最具根本性、关键性的问题。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时刻提醒我们要谨记常怀为民之心。
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为官之道,在于恤民,一个领导干部只有深入群众体恤民情,才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感情上贴近群众,生活上关心群众,工作上服务群众,“百姓心中有杆秤”,我们在群众心中的重量取决于时时想着百姓,事事惠及百姓。
公务员作为国家公共事务管理的一个特殊群体,其能否在各自岗位上以身作则,以人为本,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因此新时期新形势下开展公务员职业道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做官要有官德,而且要常修为政之德,这是胡锦涛同志鲜明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具有长期性、基础性的问题。
常修为政之德,就是要求公务员能够常常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弃谋私之念,去非分之想,培养良好的政治品格、从政道德、廉洁意识,在思想道德上牢固树立勤政为民的观念及拒腐防变的防线。
“德,国家之基也。
”常修为政之德,是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贵在常修为政之德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贵在常修为政之德](https://img.taocdn.com/s3/m/78956eedaeaad1f346933f4c.png)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贵在常修为政之德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真正经受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永葆共产党人和人民公仆的革命本色。
"为政之德"是领导者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在从政行为上的综合反映,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
所谓常修为政之德,就是要在市场经济的复杂环境下,自觉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用党纪国法约束自己,修身重德,提高境界,净化心灵,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始终做到位极不自显,权重不谋私,德高不自矜,功高不自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常修为政之德,心须增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自古为官者就有"做人无德不足以立身,从政无德不足以建功。
""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的为官立德修养之说。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这样一句名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就是说,当官从政以德为重,如同北极星泰安居中,为众星所拱卫。
古往今来,有所作为的为政者无不重视道德修养、品质砺炼。
不修官德,品德不端,难以服众。
领导干部恪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自觉地用党的各项规定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才有威信。
目前,一些党员干部放松为政之德的修养,扭曲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甚至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文化所俘虏。
反腐倡廉、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是第一道防线。
如果做官不能静下心来,不能常修为政之德,对己放纵,思想道德防线的闸门不能坚守,党纪国法的防线也会崩溃。
党员干部一定要高度重视自身思想道德修修养,以《党内监督条例》为镜,常修为政之德。
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珍惜自己的名誉,待人接物要与自己的身份相吻合,不失之轻浮,不做有损人格、有损名誉的事情。
经常查找自己的不足,自觉加以克服和纠正,"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一看到做得好的就向其学习,见到做得不好的要纠正并对照反省自己,防止小错不改而铸成大错。
常修为政之德
![常修为政之德](https://img.taocdn.com/s3/m/2bb58c3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cc.png)
常修为政之德胡锦涛同志多次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再次强调了这一重要要求。
其中,常修为政之德,居于“三常”之首,是为政的基础,是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内容,是党性修养的基本途径,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何为为政之德?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政党,有不同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于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其为政之德的本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核心内容,就是为民、务实、清廉、勤政;其基本规范,就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及由此形成的众多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道德范畴。
为什么要常修为政之德?这是由道德在“为政”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虽然为政之德的内容、要求不尽相同,但为政必修德却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条基本规律。
在这方面,古今中外有不胜枚举的名言警句。
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常修为政之德尤为重要。
人们处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中,面临着很多考验,为什么多数党员干部能够经得起考验,廉洁奉公,不辱使命?为什么少数人丧失原则,见利忘义,铤而走险,滑进腐败的泥潭?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人们的道德修养不同并由此造成主观世界的差异,是一个深层次的重要原因。
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深刻指出,共产党员坚持高尚的道德修养,“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也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这一重要论述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怎样做到常修为政之德?贵在一个“常”字;重在一个“修”字。
在日常生活中修,在努力工作中修,在不断学习中修。
“常修”,不在于有多少豪言壮语,也不在于有多么惊天动地的举动,关键在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潜移默化,在于为人民服务的一言一行,在于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
干部任职贵常修“为政之德”
![干部任职贵常修“为政之德”](https://img.taocdn.com/s3/m/bb040c3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6e.png)
干部任职贵常修“为政之德”古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
为政之道,在于胸怀百姓,心系群众,真正做到“万事民为先”。
替民分忧、为民解难是每一名为政者的责任和义务,领导干部只有做到勤政廉洁,深入基层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把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作为毕其一生的不懈追求,才能解决好群众之所想、群众之所急、群众之所难,才会赢得民心,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反观当下,有的领导不辨是非,过多考虑个人得失,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世哲学;有的干部不懂感恩,不讲回报,总想能够从中得到多少好处,捞到多少油水。
更有甚者,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因此,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平决不是为政者的私事,常修“为政之德”不仅是伦理要求,更是政治、法律、党性的要求。
常修“勤政”之德,赢得群众拥护。
恪尽职守,永不懈怠,敢于担当,是优秀领导者所必备的品质。
没有勤奋换不来成功,没有付出得不到回报,没有真才实干就不会赢得人民的尊重。
古人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万世开太平”,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
当今,作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更要敢于闯出一片天空,干出一番业绩,保一方平安,谋群众幸福。
常修“廉政”之德,赢得百姓爱戴。
不为名利所累,不为金钱所困,不为美色所扰,是优秀领导干部所必备的品格。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在西藏任职期间,每次下乡总要带些自己的钱给困难乡亲,自己平时却生活拮据,经常吃榨菜拌饭。
为了给领养的三个藏族孤儿增加营养,他不惜去卖血换钱。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是藏族人民对他的深切怀念。
有的领导干部却禁不住诱惑,把手中的权力当作为己牟利的工具,迷失了本性,背离百姓利益,最终只会遭世人唾弃。
领导干部只有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真正以人民的事业为重,赢得群众爱戴。
常修“律己”之德,赢得群众信服。
领导干部要把住“三道关”。
一是小处不可随便。
领导干部一定要重视小事,留心小处,以严格的党性要求自己,以所肩负的重任鞭策自己,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常修为政之德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境界
![常修为政之德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境界](https://img.taocdn.com/s3/m/4fc679da240c844769eaeea8.png)
常修为政之德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境界----“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政德心得体会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当把修身养性放在首位,常修为政之德,堂堂正正做好人,清清白白做好官,公道正派用好权。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行使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创造出符合党和人民要求的政绩。
一、堂堂正正做好人人们常说:做官须先做人。
一个人要想做好“官”,必须首先做好人。
因为,人品是官品的基础,官品既来源于人品,又高于一般人品。
它要求为官者要比常人更具有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质。
再者,人品修养是为官立业之本,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始终左右着他的行为取向。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孟子说:“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古人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首位,其意也在于强调人品的重要作用。
如何来修?一是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
认真学习,自觉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是要慎独自律,三思处事。
《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即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慎独是古人重要的修身养性方法之一,我们现代人更应该将之发扬光大,从严自律,既管好八小时之内,又要约束好八小时之外的行为,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处事要稳妥,三思而后行。
把群众的利益、他人的利益、心理感受放在首位,经常做换位思考,真诚帮助他人,热情服务他人,虚心学习他人。
三是要豁达大度,宽容待人。
林则徐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与同志相处应真诚相见,相互交心。
既要善于同自己情趣相同,观点一致的人相处共事,更要善于团结与自己意见不同,甚至反对过自己的人,还要理解、支持他们大胆工作,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以是否符合自己的处事风格和思路来评判他人工作的好坏和成效。
常修从政之德
![常修从政之德](https://img.taocdn.com/s3/m/866eaa6625c52cc58bd6be27.png)
廉政短信
1、国之兴,在于政;政之得,在于人。
2、政工干部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支撑公道正派,要以扎实的业务能力保证公道正派,要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坚持公道正派。
3、查处买官卖官,选好用好干部;根治吏治腐败,营造清风正气。
4、政治上清醒坚定,不摇不摆;
管理上清清楚楚,不错不乱;
经济上清清白白,不贪不占;
人格上堂堂正正,不攀不奢。
5、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他自己。
凡是管不住自己的干部,都没有资格去管教他人。
管好自己是前提,是根本;管好他人是职责,是义务。
地位是脚下的台阶,并非你的真正高度;官衔是脸上的脂粉,并非你的真正肤色。
6、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之害,常戒非分
之想。
7、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权、慎欲、慎微、慎独。
8、加强学习预防在先慎独慎微防患未然
拒收钱物不贪不占接受监督严守防线
9、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
10、在是非面前要有辨别能力,在诱惑面前要有自控能力,在警示面前要有悔过能力。
11、搞一次特殊,就降低一分威信;
破一次规矩,就留下一个污点。
谋一次私利,就失去一片人心。
12、大事小事秉公办事,大节小节守廉为节。
常修为政之德 常思贪欲之害 常怀律己之心的意思
![常修为政之德 常思贪欲之害 常怀律己之心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fb1a4e75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4.png)
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的意思常修为政之德意味着政治家或治理者应该不断修炼道德品质和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能力,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这包括坚持道义原则,遵守法律法规,秉持公正、诚信、廉洁的原则,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职责观,以及努力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
常思贪欲之害意味着政治家或治理者应当时刻警惕自身的贪欲和私欲,深刻认识到贪欲的弊端和危害。
政治领域是一个充满权力和利益的领域,诱惑与考验时刻存在。
只有常思贪欲之害,始终保持清醒和自律,才能抵制住各种腐败行为的诱惑,不被私利所蒙蔽,真正为人民谋福祉。
常怀律己之心意味着政治家或治理者应当时刻反省自己的言行和行为,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始终对自己严格要求和监督,严守纪律和法规,不断修正和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
政治家或治理者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国家和人民的形象,他们必须时刻保持良好的自制力和自律能力,以身作则,以高尚的品质影响和带动他人。
在拓展上,可以进一步思考以下几点:-常修为政之德也意味着政治家或治理者要注重自身的学习和提升,不断增强执政能力和专业素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
-常思贪欲之害还可以理解为政治家或治理者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力,抵制各种诱惑和压力,始终保持廉洁清正的作风,以及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核心,不为私利而违背道德底线。
-常怀律己之心也可以理解为政治家或治理者要积极接受人民和社会的监督,主动接受批评和建议,及时纠正错误,并进行自我反思和检讨,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和能力。
-此外,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也是对广大公民的要求。
不仅政治家或治理者应如此,每个人也应积极培养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到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共同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
常修为政之德 常思贪欲之害 常怀律己之心的意思
![常修为政之德 常思贪欲之害 常怀律己之心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97d5280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64.png)
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本文旨在探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和案例,文章认为这三者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品质,有助于提高执政能力和抵御腐败。
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品质。
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为人民服务、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
因此,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
首先,常修为政之德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品质。
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使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品行操守。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公正廉洁、勤政为民,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声誉,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其次,常思贪欲之害是领导干部必须时刻警醒的课题。
贪婪是人的天性,但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认识到贪欲的危害性和破坏力。
只有时刻保持警醒,坚决抵制腐败行为,才能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最后,常怀律己之心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素质。
领导干部要时刻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廉洁自律,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清正廉洁、勤政为民,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声誉,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总之,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品质。
长修为德之政 、长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长修为德之政 、长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https://img.taocdn.com/s3/m/d4d10b4c852458fb770b560d.png)
为政之德修养一、为政之德的涵义、特点1.为政之德的涵义与内容要求1.1.为政之德的涵义所谓为政之德,就是指从政人员的职业道德,是从政人员在行政活动中必须遵守的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以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为维系力量的行为规范总和。
1.2.为政之德的内容要求为政之德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政党,有不同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于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其为政之德的本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核心内容,就是为民、务实、清廉、勤政;其基本规范,就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及由此形成的众多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道德范畴。
这次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全党同志要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
这也是对从政人员提出的新的为政之德要求。
2.为政之德的特点2.1.具有的一般道德和职业道德的特点(1)软性(2)持久影响性2.2. 为政之德自身的特点为政之德在社会道德体系中属于大德,具有表率性和广泛的影响性二、为政之德修养的意义1.为政必修德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条基本规律1.1. 首先这是由为政者的身份与责任决定的古话说:“德,国家之基也”,“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先”。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始终是第一位的。
而在“修身”这一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也是对社会影响最大的就是手中握有一定公众权力的领导干部或从政者的道德素质了。
为政者负有管理社会、分配公共资源、协调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关系的责任与相应的权力,因此要求他们必须具有比为民者更高的道德水准。
1.2. 其次这是由道德在“为政”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决定的为政者的道德水准与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和决定他们在“为政”活动中的动机、行为、效果,官德不正,必定为官不正、为官不纯甚至鱼肉百姓。
1.3. 再次这是由人所具有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2.为政必修德是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2.1. 以德治国,首先要以德治党、以德治官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这样一句名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长修为德之政 、长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长修为德之政 、长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https://img.taocdn.com/s3/m/d4d10b4c852458fb770b560d.png)
为政之德修养一、为政之德的涵义、特点1.为政之德的涵义与内容要求1.1.为政之德的涵义所谓为政之德,就是指从政人员的职业道德,是从政人员在行政活动中必须遵守的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以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为维系力量的行为规范总和。
1.2.为政之德的内容要求为政之德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政党,有不同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于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其为政之德的本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核心内容,就是为民、务实、清廉、勤政;其基本规范,就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及由此形成的众多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道德范畴。
这次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全党同志要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
这也是对从政人员提出的新的为政之德要求。
2.为政之德的特点2.1.具有的一般道德和职业道德的特点(1)软性(2)持久影响性2.2. 为政之德自身的特点为政之德在社会道德体系中属于大德,具有表率性和广泛的影响性二、为政之德修养的意义1.为政必修德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条基本规律1.1. 首先这是由为政者的身份与责任决定的古话说:“德,国家之基也”,“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先”。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始终是第一位的。
而在“修身”这一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也是对社会影响最大的就是手中握有一定公众权力的领导干部或从政者的道德素质了。
为政者负有管理社会、分配公共资源、协调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关系的责任与相应的权力,因此要求他们必须具有比为民者更高的道德水准。
1.2. 其次这是由道德在“为政”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决定的为政者的道德水准与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和决定他们在“为政”活动中的动机、行为、效果,官德不正,必定为官不正、为官不纯甚至鱼肉百姓。
1.3. 再次这是由人所具有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2.为政必修德是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2.1. 以德治国,首先要以德治党、以德治官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这样一句名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常修做人之德常修为政之德
![常修做人之德常修为政之德](https://img.taocdn.com/s3/m/29b9b3c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2.png)
常修做人之德常修为政之德常修做人之德常修为政之德来源:发表时间:2012-09-20 星期四近年来,中央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坚持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
第一,加强政德修养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之基的需要。
领导干部要常修做人之德,常修为政之德。
在社会面临深刻变革的当下,提倡为政以德、加强政德修养显得十分必要。
第二,加强政德修养是提升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需要。
政德影响民风,为政者的道德水平如何,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一个部门、一个地区甚至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如果领导干部忠于职守、为政以德、正直清廉,时时刻刻想着解民忧、办实事,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就会不断提升,就会有利于促进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
第三,加强政德修养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增强自身免疫力的需要。
当前,个别违法乱纪的领导干部出现问题,很多时候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领导干部忽视了政德修养,即使其工作能力再强,也无法在仕途上走得长远,因此,领导干部开展政德教育也是保护干部的一个重要手段。
目前,我乡各项事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建设各项任务非常繁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强政德修养显得更加重要。
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政绩观。
作为班子成员,时刻加强自身学习,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要加强党性修养。
要做到讲政治、讲原则、讲正气,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县委、乡党委保持一致,时刻服从组织的安排和召唤,时刻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观点,严守政治纪律,提高政治敏锐性,增强政治鉴别力。
要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切实处理好责、权、利三者的关系,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袭。
三要加强个人修养。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首先要有一流的个人素养,要做到信仰坚定,必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定理想信念,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时刻怀有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政治情怀。
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
![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https://img.taocdn.com/s3/m/6456cec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32.png)
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
你的观点是正确的。
作为领导干部,修为政之德是非常重要的。
领导干部是社会的楷模,其行为和道德标准对下属和社会起着榜样的作用。
常修为政之德意味着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持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坚持诚信、公正、廉洁、忠诚等品德,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只有具备
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做到正直无私、廉洁奉公,为人民服务。
此外,领导干部还要注重自我修炼,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这包括不断学习和提升专
业知识、强化领导能力、加强道德教育和个人修养等方面。
通过不断修炼,领导干部
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处理好各种复杂问题,并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做出更大的
贡献。
因此,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不仅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社会和人民的负责任
态度的体现。
只有以身作则,注重道德修养,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尊重,推动社会
进步和发展。
常修为政之德
![常修为政之德](https://img.taocdn.com/s3/m/429dee81195f312b3169a5dd.png)
常修为政之德作者:刘忠昌来源:《领导之友》2012年第01期常修为政之德,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具有长期性、基础性的课题。
党员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就是要时刻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切实解决好入党为什么、当官干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重大问题;就是要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要经常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弃谋私之念,去非分之想,培养良好的政治品格,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
重视为政之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
史书《左传》记载,春秋时代鲁国大夫叔孙豹回答范宣子问什么是死而不朽时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其中把“立德”放在了第一位。
《魏氏春秋》中也说:“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古人为什么重视官德,用孔子的一句话来作解释,既形象又易懂:“为政之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这就告诉人们,为官者有了官德,百姓才能信之、服之、跟之、随之。
官德引导民风,官品决定民心。
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大力倡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在全社会作出表率,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民,越发显得重要。
“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为官一地,执政一方,常修为政之德,必然能够造福于民;常做违德之举,必然招致危亡之祸。
应该说,这是从古至今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一条铁律。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政德修养,新中国成立以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党员先锋、道德楷模。
譬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精神的焦裕禄;“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孔繁森;在职时清廉履职、一心为民,退休后扎根大山、植树造林的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正是他们,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为党旗增添了光彩。
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也有一些党员干部放松了世界观改造,违背了为政之德,严重的还走上了腐化堕落的犯罪道路,像成克杰、胡长清、王怀忠、慕绥新等,这些人影响了干部队伍的声誉,损害了党的形象,也从反面警示党员干部必须炼党性、修官德、正品行、保清廉。
最新-常修为政之德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境界 精品
![最新-常修为政之德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境界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44a459c89b89680203d82569.png)
常修为政之德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境界文章标题:常修为政之德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境界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当把修身养性放在首位,常修为政之德,堂堂正正做好人,清清白白做好官,公道正派用好权。
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自身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行使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才会创造出符合党和人民要求的政绩一、堂堂正正做好人人们常说:做官须先做人。
一个人要想做好“官”,必须首先做好人。
因为,人品是官品的基础,官品既来源于人品,又高于一般人品。
它要求为官者要比常人更具有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质。
再者,人品修养是为官立业之本,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始终左右着他的行为取向。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新而众星共之”。
孟子说:“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古人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首位,其意也在于强调人品的重要作用。
如何来修一是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
认真学习,自觉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是要慎独自律,三思处事。
《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即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慎独是古人重要的修身养性方法之一,我们现代人更应该将之发扬光大,从严自律,既管好八小时之内,又要约束好八小时之外的行为,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处事要稳妥,三思而后行。
把群众的利益、他人的利益、心理感受放在首位,经常做换位思考,真诚帮助他人,热情服务他人,虚心学习他人。
三是要豁达大度,宽容待人。
林则徐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与同志相处应真诚相见,相互交心。
既要善于同自己情趣相同,观点一致的人相处共事,更要善于团结与自己意见不同,甚至反对过自己的人,还要理解、支持他们大胆工作,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以是否符合自己的处事风格和思路来评判他人工作的好坏和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定常修为政之德、常怀亲民之心、常立奋进之志、常存敬畏之念,做到政治坚定、工作勤奋、作风务实、生活简朴、严谨自律。
”
确保“大道”不偏离,“小节”不丧失。
“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
勤奋敬业,扎实工作,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
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杜绝品行不端、心术不正、作风不实的投机钻营者谋到好处、占到便宜。
清正为官、低调为人、扎实为事
懂人才是大学问,聚人才是大本事,用人才是大智慧。
各级领导干部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眼、容才之量、用才之能。
坚持用当适任、用当其时、用当尽才,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夙夜震畏、不敢荒宁”的清醒认识,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珍重自己的人格,珍爱自己的声誉,珍惜自己的形象,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
导干部要时时、处处用党的纯洁性要求对照自己、检点自己、修正自己、提高自己,要求别人做的自己带头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以率先垂范的实际行动充分体现党的纯洁性
述职述廉报告,分五个部分:一、牢记一个“干”字,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二、立足一个“实”字,提高教学教研质量;三、着眼一个“新”字,全面拓展德育途径;四、把握一个“创”字,强化后勤民主管理;五、突出一个“廉”字,精心构筑反腐防...
梁滨说,李谦同志长期在保定市党政班子任职,积累了丰富的领导工作经验,有较强的驾驭全局能力。
李谦同志政治坚定,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较强;经验丰富,思路清楚,熟悉经济和党务工作,有较强的组织领导和驾驭全局能力;处事稳重,作风干练,应对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较强;为人谦和,公道正派,作风务实,团结同志,注重抓班子带队伍,要求自己比较严格,群众威信较高。
这次李谦同志从保定交流到衡水任市委书记,是省委对李谦同志的信任和肯定。
省委认为,李谦同志任衡水市委书记是合适的。
相信李谦同志一定能够不负省委重托,不负全市人民期望,团结市级四大班子,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推动衡水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梁滨强调,这次衡水市委主要领导同志的调整,是衡水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干部群众非常关注。
希望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正确理解省委决定,自觉把思想统一到省委决定上来,把精力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来,共同维护全市团结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保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齐心协力把衡水市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让省委放心、让全市人民满意。
一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深入持久地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十八大精神。
要用党的十八大精神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凝聚力量、统揽全局、谋划工作。
要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与推动衡水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使学习贯彻的过程成为推动科学发展观深入落实的过程,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成为推动全市党的建设有力加强的过程。
二要精心谋划、扎实工作,努力推动衡水经济社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
衡水市委、市政府一定要抓住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高标准、高起点谋划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努力实现跨越赶超。
衡水作为相对落后地区,要实现跨越赶超,必须要把项目建设作为长期战略。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抓特大项目就是抓跨越发展。
三要增进团结、改进作风,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各级领导班子要按照省委书记张庆黎同志提出的“讲政治、勤学习、重团结、干实事、善自律”的五点要求,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抓好基层、打好基础,切实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四要统筹兼顾、合理摆布,扎实做好春节前后的各项工作。
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切实把各条战线的工作和方方面面的事情梳理好、摆布好、安排好、落实好。
要谋划安排部署好全年的各项工作,要全力抓好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把事关百姓冷暖的民生工作做到位、做到家,让大家过一个欢乐祥和、温暖幸福的春节。
李谦在讲话中表示,坚决拥护省委的决定,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感谢省委的信任。
离任去广东工作的刘可为书记和杨慧市长及四大班子领导,为衡水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各项工作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为今后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基础。
李谦表示,到衡水任市委书记,接过衡水事业发展的“接力棒”,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有信心有决心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市委一班人,紧紧依靠四大班子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在历届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全身心干事创业,努力把衡水的事情干好,不辜负省委的信任和重托,不辜负衡水人民的期望和期盼。
要按照省委“发展结硕果、社会大局稳”的要求,坚持做到“发展、改革、稳定,为民、务实、清廉”。
一要坚持发展是中心。
当务之急就是要把发展摆在第一位,把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围绕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围绕实现人均GDP和城乡居民收入两个翻番目标,下大力调结构、转方式,上项目、促开放,构建独具衡水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用3至5年赶上全省平均发展水平,进入全省中上游行列。
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无愧于历史,无愧于衡水人民。
二要坚持改革是出路。
衡水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大胆改革创新,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把优势发挥到极致。
要抓住省委、省政府把我市设为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机遇,全力打造全省政策最优、环境最好、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城市。
三要坚持稳定是前提。
要确保大局稳定,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同时要与时俱进,按照十八大和省委全会的要求,不断完善发展思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要确保政治稳定,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大家意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像爱护眼睛一样维护团结,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消除杂音,统一步调。
要确保社会稳定,切实抓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安全、依法信访等工作,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环境。
四要坚持为民是根本。
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切实解决就业、社保、教育、医疗、扶贫攻坚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努力让衡水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面子、更加幸福。
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要安排好春节期间为困难群众送温暖活动,让大家过一个祥和安定的春节。
五要坚持务实是关键。
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干实事上。
要按说的做,按做的说,做事不作秀,干就快干,干就干好,不要拖泥带水、拖拖拉拉,能今天干的事不要过夜,能马上干的事不要讲过多的理由。
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多做老百姓欢迎的事、受益的事。
市委将坚持公平公正公道用人,决不让投机取巧的人如愿,决不让埋头苦干的人吃亏,叫响无功便是过,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成效论英雄,在全市倡导“严、实、快、细”的工作作风,创造一个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环境。
六要坚持清廉是准则。
清廉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从政之基。
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带头执行中央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清白做人,干净干事。
今后各种会议活动一律不得铺张浪费;市内接待一律用自助餐,冷热菜均不超过四个;基层调研一律轻车简从,不得提前发通知,不得警
车开道,不得到县界迎送;各单位之间一律不得相互宴请;人事调整一律不得拉票贿选、跑官要官;凡是遇到打着我的旗号办私事的,大家可以一律说不。
冷场王,名花有主,还要松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