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小考复习(语文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小考复习(语文科)
(供毕业班教师参考)
一、拼音
1、重点是讲读课文某自然段抽查(拼音写词语,即某自然段的重点词语)
2、加点词语读音正确一组(选择题)
3、拼音写同音字(同音字组词)
二、字
1、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给出某字组词并填空(如:用“清”“严”字组词并填空等)
三、词语
1、成语补充(如:人声----沸)
2、指定范围写成语(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写花的成语等)
3、成语在句子中的运用(句子中有加点成语,判断使用是否正确)
4、词语中加点字选解释
5、词语搭配正确一组
6、给出一段文字中(文字中给出几个词语来选一个词语)
四、标点(重点了解)
1、标点符号的类型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能帮助表达句子的语气和停顿,能使句子的结构在书面上显得更清楚。
标点符号是标号和点号的总称。
点号主要表示语言的停顿和语气,有逗号(,)、句号(。
)、问号(?)、叹号(!)、顿号(、)、分号(;)冒号(:)。
标号主要表示语言的性质和作用,有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 . )、书名号(《》)、间隔号(·)。
标点符号按其用途大致可分为下列五组:
▓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语调的:句号、问号、感叹号。
▓表示句中某些部分间的停顿的:顿号、逗号、分号。
▓表示提示和引用的:冒号、引号。
▓表示插入转折和删节掉一些词语和句子:括号、破折号、省略号。
▓表示特殊词语的:着重号、书名号、间隔号。
2、标点符号的用法
▓标点符号书写要规范。
形状不能走样,不能把逗号、顿号、句号混用,否则意思表达不清楚,句意难以理解。
▓要注意标点符号的占格位置。
顿号、逗号、句号、冒号、分号用在文字后面方格的左下角,占一格。
省略号、破折号用在文字后面方格的正中,各占两格。
一、书名号。
知识提要:书名号一般用于书名、篇名、报刊名、歌曲名、电视名、电影名等。
用法归纳:
1.表示说话的断续。
"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 (莫泊桑《项链》)
2.表示列举的省略。
"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 (鲁迅《故乡》)
3.表示说话的中断。
"我立刻胆怯起来,我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
”那是......实在......我就不清,......其实有没有灵魂,我也说不清。
”" (鲁迅《祝福》)
4.表示语意未尽,让人思索。
"原来如此……"(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5.表示引文的省略。
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用法(表示列举的省略)
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什么呢?
用法(表示说话的断续)
6、表示沉默:
三、引号。
用法归纳:
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
引号有双引号和单引号两种。
一般用双引号,引文内还有引文,就用单引号。
双引号和单引号反复使用。
直接引用别人的话,用引号;间接引用别人的话,不用引号。
连续引用几个文段时,每段开头都要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用后引号。
1、表示引语直接引用
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
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
2、表示特定称谓
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
3、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4、表示否定和讽刺
注意: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四、破折号。
用法归纳:
1、表注释、解释说明
非洲人的绘画——无论是木雕挂画、沙画,还是龟壳画、蝴蝶画。
远远地望见了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2、表意思转折或转换、话题突转
3、用于标明语意递进,破折号后面的比前面的递进一层。
托德简直是个傻瓜——天生的傻瓜。
4、用于标明因果关系,破折号后面的是原因。
5、表语言的延长、声音延续
“要不——摔跤”
五、有些口诀要记牢。
【提示语在前用冒号,提示语在中间用逗号,提示语在后用句号。
】
五、句号
句号的形式为“。
”,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表示一句叙述语气的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六、问号
问号的形式为“?”,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一般表示一句疑问语气的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例如:
(1)小红去过上海吗?
(2)他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反问句是一种特殊的疑问句,后面也要用问号。
例如: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2)难道说这不能表达您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吗?
七、叹号
叹号的形式为“!”。
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表示感情、语气强烈的一句话表达完之后的停顿。
例如:
(1)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2)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八、逗号
逗号的形式为“,”。
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用以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由于句子过长,需要停顿、强调等,往往要用几个逗号。
例如:
(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2)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九、顿号
顿号的形式为“、”。
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表示一句话中,有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的停顿。
例如:
(1)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是我国的四个直辖市。
(2)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
十、分号
分号的形式为“;”。
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表示一句话中,有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例如:
(1)倏而,腾空而起;猛然,俯冲而下。
(2)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十一、冒号
冒号的形式为“:”。
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用来表示提示语(说、想、是、证明、宣布、例如等)之后的停顿,常常会与引号连用,也有单独使用的情况。
例如:
(1)他对我说:“总理叫你去。
”
(2)我想:明天去李奶奶家做家务。
还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引出后面的解释或说明。
例如:
(1)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几十丈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游人仰头而掉帽,望石而惊心。
(2)明星演唱会时间:2004年11月2日
六、句子
1、诗词停顿节奏(如诗词停顿节奏正确的一组是)
2、修辞手法(重点:排比、拟人、比喻、夸张、对偶)(考查开式:仿例句写句子,或用
上打比方、拟人的手法以“某某”为开头写20-40字短文)
3、名著(考查开式:名著、作者与故事情节搭配)
4、用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
5、判断题(考查开式:⑴文言文中重点句某字、词的意思。
⑵缩句、扩句。
⑶给几个汉字
排出音序。
⑷同一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运用。
⑸句式变换。
⑹词语归类。
⑺重点课文的中心思想的判断。
⑻名著人物判断。
⑼是否是病句的判断。
⑽句子句式的判断(如:反问句等)
七、背诵课文10分
1、重点课文的句子补充。
2、古诗词句子补充。
3、文言文句子补充。
4、歇后语填空。
5、古诗词名句在句子中的运用。
6、写出含“XXX”的古诗各一句。
7、名言警句句子补充。
8、名著、人物、故事情节及名著常识考查。
9、对对子(如:鸟语对----)考查。
10、谚语补充。
八、阅读(考2个阅读段)(25-27分)
1、重点考查:
⑴散文阅读(2012年2个阅读段,2010年“春颂”都是散文阅读段)
⑵说明文阅读(2011年“绿色宝石”是说明文阅读段)
⑶记叙文阅读(2011年“母亲的纯净水”2010年“理想的风筝”是记叙文阅读段)
阅读的方法
一、理解字词的方法:
1、联系上下文,
2、联系生活实际。
概括段落或全文的方法:
1、找中心句
2、从课题想
3、合并法
4、提炼四要素。
二、体会情感的方法:
1、读文字,想画面
2、关注标点符号
3、抓住重点句
4、联系生活实际。
三、领会写作手法的方法:
1、积累摘抄
2、仿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