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考点19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 精品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考点1 常见有机化物的结构、性质及反应类型 精品
考点1 常见有机化物的结构、性质及反应类型【考纲解析】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了解有机物的分类。
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掌握其化学性质。
3.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表示它们的结构,会判断有机反应类型。
【学生整理】一、有机物的分类1.按碳的骨架分类2.按官能团分类官能团:决定的原子或原子团。
【问题思考】1.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什么?2.具有同一通式的有机物是否一定属于同系物?3.具有同一官能团的有机物是否为同一类有机物?二、烃及烃的衍生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表1表2【问题思考】1.能否用甲烷和氯气反应制取纯净的CH 3Cl?2.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二者的褪色原理是否相同?两反应在鉴别和除杂方面有何不同?三、有机知识网络 ①知识网1(单官能团)不饱和烃②知识网2(双官能团)四、有机反应类型:(填物质类别) (1)取代反应:(2)氧化反应:(3)还原反应:(4)加成反应:(5)消去反应:(6)聚合反应:(7)中和反应:(8)显色反应:五、有机反应特点(1)根据反应条件确定官能团:(2)根据反应物化学性质确定官能团或推断物质:【自主检测】1.将盛有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的烧瓶倒扣水中,用光照射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情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只能生成一种CH3Cl有机物B.烧瓶内液面不可能上升C.烧瓶内的液体可能会分层D.向水中加入石蕊试液后无变化2.(2014·山东理综化学卷,T11)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1mol苹果酸可与3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生成1mol H2D.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CH=CHCOOCH 2CH 2—3. (2013·安徽理综,8)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持鲜花盛开。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考点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考点30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纲解析】了解分散系等相关概念,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含义,并能进行相关计算.了解胶体的性质及其重要应用。
【学生整理】一、物质的组成和性质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构成的。
(2)元素:具有__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错误!错误!(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①游离态:元素以__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____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5)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问题思考】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出理由。
①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原子、分子或离子。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
③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
④原子与该原子形成的离子相对质量几乎相等。
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⑥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
⑦含有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粒子。
2.同素异形体(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________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变化属于________变化。
3.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问题思考】2.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冰水混合物是混合物吗?二、物质的分类1.简单分类法概述(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新课标)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总复习第1章物质的量气(精)
3.阿伏加德罗定律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 有_相__同___数目的分子。 注意:①标准状况下,1 mol 任何气体(可以是纯净 气体,也可以是混合但相互不反应的气体)的体积都约为 22.4 L。 ②1 mol 气体的体积是 22.4 L 时,不一定是标准状 况。因为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两个条件, 非标准条件下 1 mol 气体的体积也可能是 22.4 L。
【例 1】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18 g D2O 和 18 g H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 10NA B.2 L 0.5 mol·L-1 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 H+离子数 为 2N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 0.1 mol 氧气转移的电 子数为 0.2NA D.密闭容器中 2 mol NO 与 1 mol O2 充分反应,产物 的分子数为 2NA
0.5 mol,选项 A 不正确;因混合气体分子都是只由氧原
子构成,则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48 g/16 g·mol-1=3 mol,
氧原子数为 3NA,选项 B 正确;标准状况下,CCl4 为液
体,22.4 L CCl4 的物质的量不是 1 mol,选项 C 不正确;
标准状况下,18 g 水的物质的量是 1 mol,含有的原子数
示 1 mol 任何微观粒子所含的粒子数,大约是 6.02×1023
mol-1,有单位,所以答案选 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C)
A.在常温常压下,11.2 L 氯气含有的分子数为 0.5NA B.在常温常压下,1 mol 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 NA C.32 g 氧气所含原子数目为 2NA 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原 子数目相同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一、备考目标:1.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2.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
3.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气体密度、相对密度的计算4.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5.掌握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6.理解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溶质粒子数目的计算;7.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及综合计算。
二、要点精讲(一)有关概念1.物质的量(1)概念: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2)符号:n(3)单位:mol2.摩尔(1)概念: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1mol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结构微粒。
(2)符号:mol(3)说明:①当描述物质的物质的量(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不能是宏观物质名称②常见的微观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或它们特定的组合③当有些物质的微观粒子只有一种时,可以省略其名称3.阿伏加德罗常数(1)含义:实验测定12g12C中碳原子的个数(2)符号:N A(3)单位:个/mol(4)说明:①N A的基准是12g碳-12中的原子个数②12C不仅是摩尔的基准对象,而且还是相对原子质量的基准③N A是一个实验值,现阶段常取6.02×1023作计算④要注意NA与6.02×1023的区别4.摩尔质量(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的质量(2)符号:M(3)单位:g·mol-1(4)说明:①使用范围:A.任何一种微观粒子B.无论是否纯净C.无论物质的状态②与式量的比较:③与1mol物质的质量的比较:5.气体摩尔体积(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的体积(2)符号:m V(3)单位:L·mol -1(4)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①标准状况:0℃、1atm 即1.01×105Pa②理想气体:A.不计大小但计质量B.不计分子间的相互作用③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22.4L·mol -1(5)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①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大小(物质的本性)②结构微粒之间距离的大小(温度与压强来共同决定)③结构微粒的多少(物质的量的大小)6.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用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溶解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来表示溶液的浓度(2)符号:c(3)单位:mol·L -1(4)说明:①物质的量浓度是溶液的体积浓度②溶液中的溶质既可以为纯净物又可以为混合物,还可以是指某种离子或分子(二)有关计算关系1. m 、n 、N 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M m n ==AN N (2)使用范围:只要物质的组成不变,无论是何状态都可以使用2.V 、n 、N 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m V V n ==A N N =4.22V (2)使用范围:①适用于所有的气体,无论是纯净气体还是混合气体②当气体摩尔体积用22.4L·mol -1时必须是标准状况3.c 、m 、V 、N 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VN N MV m V n c A === (2)使用范围:①以上计算关系必须是在溶液中使用②微粒数目是指某种溶质③若溶液是由气体溶解于水形成的,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A.必须根据定义表达式进行计算B.氨水中的溶质主要是NH 3·H 2O ,但要以NH 3为准计算C.溶液的体积不能直接用气体的体积或水的体积或气体与水的体积之和,而必须是通过ρmV =计算得到4.c 、ω%、ρ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Mc %1000ρω= (2)使用范围:同一种溶液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3)推断方法:①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表达式②溶质的物质的量用MV M m n ρ∙==计算 ③注意溶液体积的单位5. 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的有关计算(1)计算依据:①1mol 任何物质的质量(以g 为单位)在数值上与其式量相等②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以L 为单位)在数值上与气体摩尔体积(以L·mol -1为单位)相等(2)基本计算关系: M — n m =(3)变换计算关系:①M — =i i M n %∑ ②M —=i i M V %∑ (4)使用说明: ①(2)的计算式适用于所有的混合物的计算②(3)中的计算式只适用与混合气体的有关计算③(3)中的两个计算式之间应用了阿伏加德罗定律6.密度与相对密度(1)密度 ①计算表达式:Vm =ρ ②使用说明:A.适用于所有的物质,不受物质状态的限制,也适用于所有的混合物B.所有物质:ρm V M =,标准状况下气体ρ4.22=M(2)相对密度 ①计算表达式:2121M M D ==ρρ ②使用说明:A.相对密度是在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B.既可以用于纯净气体之间的计算,也可以用于混合气体之间(三)有关规律1.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①标准状况是指:0℃和1.01×105Pa②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2)气体摩尔体积①温度和压强一定时,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一个定值②说明了温度和压强以及气体的物质的量共同决定了气体的体积,而气体分子本身的大小对气体体积的影响很小③气体摩尔体积比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范围广(3)阿伏加德罗定律①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分子数②阿伏加德罗定律依然是忽略了气体分子本身的大小③阿伏加德罗定律比气体摩尔体积的应用更为广泛:A.主要是应用于不同气体之间的比较,也可以同一种气体的比较B.被比较的气体既可以是纯净气体又可以是混合气体(4)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重要的四个推论①压强之比A.算式推导:212121N N n n P P == B.语言表达:同温同体积时,任何气体的压强之比都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也等于其分子数之比②体积之比A.算式推导:212121N N n n V V == B.语言表达:同温同压时,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都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也等于其分 子数之比③质量之比A.算式推导:2121M M m m = B.语言表达:同温同压同体积时,任何气体的质量之比都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也就 是其式量之比④密度之比A.算式推导:①121221n n V V ==ρρ ②212121M M m m ==ρρ B.语言表达:①A.相同质量的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都等于其体积的反比B.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都等于其物质的量的反比,也就是其分子个数之②A.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都等于其质量之比B.同温同压同体积时,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都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也就是其式量之比2.溶液稀释定律(1)溶质的质量稀释前后不变。
(新课标)2017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1物质的量、气体.解答
0.1 mol/L
D.1 L 水中溶解 0.2 mol 硝酸钾 , 即可配得 0.2 mol/L 硝酸钾溶液
-1
2. 下列溶液中 , 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 ·L 的是 (
)
A. 将 40 g NaOH 溶解在 1 L 水中
B. 将标准状况下 22.4 L HCl 气体溶解于 1 L 水中配成溶液
加水溶解、稀释、定容、摇匀
12.(2013 课标Ⅱ ,9,6 分 )N 0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
A.1.0 L 1.0 mol ·L 的 NaAlO 2 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2N0
(
)
B.12 g 石墨烯 ( 单层石墨 ) 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
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5 贵州湄潭中学期末 ) 某学生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后
, 经测定发现溶液浓度偏
低。该 学生找出以下原因 , 其中不会使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 没有用蒸馏水洗烧杯 2~3 次 , 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
(
)
B. 容量瓶刚用蒸馏水洗净 , 没有烘干
-1
C. 将 1 L 10 mol ·L 的浓盐酸加入 9 L 水中
D. 将 10 g NaOH 固体溶解在少量水中后 , 定容成 250 mL 溶液
-
-1
-
3.(2015 山东泰安模拟 ) 下列溶液中 Cl 的物质的量与 100 mL 1 mol ·L AlCl 3 溶液中 Cl 的物质的量相等
的是 (
第 2 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
A 组 提升题组
1.(2016 河北张家口期中 ) 下列关于 0.2 mol/L 硝酸钾溶液的叙述中 , 正确的是 (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测标题:
考点6 离子反应(Ⅰ)满分83分一、单选题:(60分)1、【2016年高考海南卷】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 ++OH −=H2O” 表示的是( )A .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B .NH4Cl 溶液与Ca(OH) 2溶液混合C .HNO3溶液与KOH 溶液混合D .Na2HPO4溶液与NaOH 溶液混合2、某溶液中大量存在以下五种离子:NO3-、SO42-、Fe3+、H+、M ,其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c(NO3-):c(SO42-):c(Fe3+):c(H+):c(M)=2:3:1:3:1,则M 可能是A .Al3+B .Mg2+C .ClD .Ba2+3、向一定体积的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的导电性(以电流I 表示)和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体积(用V 表示)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B) (C) (D)4、对下列反应①KHCO 3溶液与石灰水反应、②Na 2S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③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④Fe 与稀硝酸反应,改变反应物用量,不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 .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5、【2014年高考安徽】室温下,在0.2mol/L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mol/LNaOH 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 随NaOH 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a 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 Al3++3OH-Al(OH)3B .a→b 段,溶液pH 增大,Al3+浓度不变C .b→c 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D .d 点时,Al(OH)3沉淀开始溶解6、 在Na2SO4、NaCl 、NaOH 的混和溶液中,含有Na +、SO42-、OH -、Cl -,其中Na +、SO42-、OH -的个数比为8︰1︰2。
则溶液中含有Na2SO4、NaCl 、NaOH 的“分子”个数比是A . 1︰1︰1B . 1︰4︰2C . 1︰2︰4D . 1︰3︰27、(2013·上海化学·17)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
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考点3 有机实验学案(无答案)(2021年整理)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考点3 有机实验学案(无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考点3 有机实验学案(无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考点3 有机实验学案(无答案)的全部内容。
考点3 有机实验【考纲解析】1.了解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掌握分离、提纯有机化合物的常用方法。
2.掌握几种有机物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3.了解煤的综合利用和石油的炼制。
【学生整理】一、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二.典型剖析2.分离、提纯有机化合物的常用方法 (1) 蒸馏和重结晶适用对象要求蒸馏常用于分离、提纯态有机物①该有机物________性较强②该有机物与杂质的________相差较大重结晶常用于分离、提纯________态有机物①杂质在所选溶剂中溶解度___________ ②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溶解度受______________①液。
液萃取:利用有机物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有机物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的过程。
②固。
液萃取:用有机溶剂从固体物质中溶解出有机物的过程。
③色谱法元素定量分析确定波谱分析确定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离、提纯a.原理:利用吸附剂对不同有机物吸附作用的不同,分离、提纯有机物。
b.常用吸附剂:碳酸钙、硅胶、氧化铝、活性炭等。
3.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1)元素分析①定性分析用化学方法鉴定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如燃烧后C―→CO2,H―→H2O,S―→SO2,N―→N2。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测标题:
考点31 原电池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用铜片、银片、Cu (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构成一个原电池。
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②正极反应为:Ag++e-=Ag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2012大纲∙11)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
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答案: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3.某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AgCl +e-=Ag +Cl-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4.右图所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 + 2H+Zn2+ + H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b不可能是同种材料的电极B.该装置可能是电解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C.该装置可能是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D.该装置可看作是铜一锌原电池,电解质溶液是稀硫酸5.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微型实验装置。
实验时,现断开K2,闭合K1,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断开K1,闭合K2,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断开K2,闭合K1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Cl−Cl2↑+H2↑B.断开K2,闭合K1时,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变红C.断开K1,闭合K2时,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l2+2e—=2Cl−D.断开K1,闭合K2时,石墨电极作正极6.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
2017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第1节物质的量气体(精)
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相等,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实验表
6.02×1023 ,通常用 明,0.012 kg 12C 所含的碳原子数约为____________
23mol-1 6.02 × 10 ________________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2.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微粒数(N)之间的
[易错警示](1)物质的量是一个整体名词,不能理解为物质
的质量或者物质的数量,其描述的对象是微观粒子,如电子、 质子、中子、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等,不能用于描述宏 观物体。 (2)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应用化学式或符号指明粒子的种 类,如 1 mol H 等。 (3)阿伏加德罗常数与 6.02×1023 的含义不同,6.02×1023
正确的是(
)。
a . 体积 ②>③>①>④ ; b. 密度 ②>③>④>① ; c. 质量 ②>③>①>④;d.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 A.abc B.bcd C.cbd D.abcd
解析:标准状况下 6.72 L CH4 的物质的量为 0.3 mol,3.01× 1023个HCl 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13.6 g H2S 的物质的量为 0.4 mol,然后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
2-和 3
H2CO3 的粒子数之和等于0.1NA;C 项23 g 钠充分燃烧时转移
电子数为 1NA;D 项净产生的中子(01 n)数为9NA ,前面消耗一 个。 答案:C
3.(2015 年广东卷)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23 g Na 与足量 H2O 反应完全后可生成 NA 个 H2 分子 B.1 mol Cu 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 NA 个 SO3 分子 C.标准状况下,22.4 L N2 和 H2 混合气中含 NA 个原子 D.3 mol 单质 Fe 完全转变为 Fe3O4,失去 8NA 个电子 解析:1 mol 钠与足量水反应只能生成 0.5 mol 的氢气;Cu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测标题:
考点32 化学电源及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一、单选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下列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①CaO+H2O===Ca(OH)2 ②Fe+H2SO4===FeSO4+H2↑③2H2O===2H2↑+O2↑④NaCl+AgNO3===AgCl↓+NaNO3 ⑤Cu+2AgNO3===2Ag+Cu(NO3)2⑥Fe+2FeCl3===3FeCl2A.①②④⑤⑥ B.②③⑤⑥ C.②⑤⑥ D.全部2.锌粒和盐酸制氢气时,加入少量下列试剂,可使生成氢气的速率加快的是A.硫酸铜晶体 B.水 C.氯化钡晶体 D.醋酸钾晶体3.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
下列对该燃料电池说法正确的是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B.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C4H10+26e-+13O2-=4CO2↑+5H2O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负极,电极反应为:O2+4e-=2O2-D.电池的总反应是:2C4H10+13O2=8CO2+10H2O4.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5.有关图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这是电解NaOH溶液的装置B.溶液中发生了变化:4Fe(OH)2+O2+2H2O===4Fe(OH)3C.Fe为正极,电极反应为:Fe-2e-+2OH-=Fe(OH)2D.NaOH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6.下列关于金属腐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金属被腐蚀的本质是:M+ne-=Mn+(M表示金属)B.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一定是在酸性环境中C.镀锌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是锌被腐蚀,而铁一定不会被腐蚀D.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时是较活泼金属作负极,先被腐蚀7.(2013北京卷)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B.金属护拦表面涂漆C.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8. “ZEBRA”蓄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极材料多孔Ni/NiCl2和金属钠之间由钠离子导体制作的陶瓷管相隔。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 物质的量导学案
物质的量复习学案二、气体摩尔体积1.当分子数相同时,气体体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微粒距离又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决定。
2.气体摩尔体积:____________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是_____,单位______。
表达式:_________。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即温度为____________,压强为_____________时,1mol任何______________所占的体积都约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标准状况下,M=ρ标×Vm4.气体体积V与气体质量m、物质的量n、气体分子数目N之间的关系三、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1.概念:(三“同”到一“同”)2.推论:(三条常用的推论)(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之比。
表达式为:V1/V2 = 。
(2)、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之比。
表达式为:ρ1/ρ2 = 。
(3)、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之比。
表达式为:P1/P2 = 。
训练1依照阿佛加德罗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C.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D.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训练2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N2B.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C.体积相同、密度相等的CO和C2H4D.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O2和N2物质的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H2的质量是1 gB.1 mol HCl的质量是36.5 g·mol-1C.Cl2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D.硫酸根离子的摩尔质量是96 g·mol-12.下列各组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A.0.4 mol NH3B.4℃时5.4 mL水C.10 g氖气D.6.02×1023个硫酸分子3.下列物质里含氢原子数最多的是()A.1 mol H2B.0.5molNH3C.6.02×1023个的CH4分子D.0.3molH3PO44.0.1 mol NaHCO3中含有()A.0.2 mol Na+B.0.05 mol CO 23C.6.02×1023个O D.0.1 mol H5.1g O2和1g O3相比,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所含分子数相同B.所含原子数相同C.所含原子数不同D.1g O3中所含分子数较多6. 2.16 g X2O5中含有0.1 molO,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21.6B.28C.14D.317. 某气体物质质量为6.4 g,含有6.02×1022个分子,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64B. 32C.96 D.328. 如果1g水中含有n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A.1/n mol-1 B.9n mol-1 C.2n mol-1 D.n mol-19. 等物质的量的SO3与SO2的分子数比是;原子数比是;质量比10. 等质量的SO2和SO3的分子数比是;原子数比是;质量比是11.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CO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B.1:2C.2:3D.2:1气体摩尔体积1. 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含有N 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B. 25℃,1.01×105Pa,64g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C. 在常温常压下,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D. 标准状况下,11.2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2. 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和氦气在同温同压下具有相等的()A. 原子数B. 体积C. 质子数D. 质量3. 相同状况下,下列气体所占体积最大的是()A. 80g SO3B. 16g O2C. 32g H2SD. 3g H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L/mol就是气体摩尔体积B. 非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不可能为22.4LC. 标准状况下22.4L任何气体都含有约6.02×1023个分子D. 1mol H2和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7. 在0℃1.01×105 Pa下,有关H2、O2、CH4三种气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其密度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B. 其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C. 等质量的三种气体,其体积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的倒数比D. 等体积的三种气体,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9.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密度比为16:11B. 密度比为11:16C. 体积比为1:1D. 体积比为11:1610. 24mL H2和O2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点燃,反应后剩余3mL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分子个数比为()A. 1:16B. 16:1C. 17:7D. 7:512. 0.2g H2、8.8g CO2、5.6gCO组成的混合气体,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O2的密度的()A. 0.913倍B. 1.852倍C. 0.873倍D. 1.631倍13. 同温同压下,某瓶充满O2时为116g,充满CO2时为122g,充满气体A时为114g,则A 的式量为()A. 60B. 32C. 44D. 2814.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2气体与3体积Y2气体化合生成2体积气体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 XY3B. XYC. X3YD. X2Y315. 混合气体由N2和CH4组成,测得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821g/L,则混合气体中N2和CH4的体积比为()A. 1:1B. 1:4C. 4:1D. 1:2(二)、填空题17. 阿伏加德罗定律是指:“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考点19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学案无答案
考点 19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考纲分析】1、认识物质的量、摩尔(mol) 、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2、归纳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问题的正确判断。
4、认识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必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掌握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间的换算关系。
【学生整理】一、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互相关系全能恒等式: n====二、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对象是气体,可归纳为三同定一起,两同知比率1、阿伏加德罗定律: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①同温同压:V、n、N的关系:。
②同温同压:M、ρ 的关系:。
③同温同体积:P、n、 N 的关系:。
三、物质的量浓度1、物质的量浓度观点、表达式2、必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容量瓶的结构、选择及使用方法;容量瓶上标有、和常有的规格有、、和( 2)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主要仪器、方法步骤、注意事项、偏差剖析);A、主要仪器:、、、、、B、方法步骤:速记口诀:算称量取步骤清、溶解转移来定容;冷却清洗轻轻振、颠倒摇匀功成功( 3)物质的量浓度配制中的偏差剖析:①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清洗用过的烧杯和玻璃棒,所配溶液浓度偏( )。
②配制过程中,用蒸馏水清洗了量筒,所配溶液浓度偏( )。
③溶液在移入容量瓶时有少许溅出,所配溶液浓度偏( )。
④易潮解的物质称量时未用密闭容器,所配溶液浓度偏( )。
⑤定容时仰望读刻度,所配溶液浓度偏(),俯视则会偏( )。
⑥未冷却就转移定容,所配溶液浓度偏( )。
【自主检测】1.设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N A个 O2和 N A个 H2的质量比等于16: 1B.在标准情况下,11.2L 臭氧中含有 1.5N A个氧原子C.醋酸的摩尔质量与N A个醋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D. 1.8g 重水( D2O)中所含中子数量为 N A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假如 a g某气态双原子分子的分子数为p,则 b g该气体在标准情况下的体积 V(L)是A.22.4 apB.22.4 ab bN A pN A 22.4 Nb22.4 pbC.AD.a aN A3.m molC2H2跟 n molH 2在密闭容器中反响,当其达到均衡时,生成p mol C 2H4。
第一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考点19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测标题(2021年整理)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考点19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测标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考点19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测标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考点19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测标题的全部内容。
考点19 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一、单选题:(每题6分,共66分)1.设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的数值为n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 Cl 2与足量Fe 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B .1。
5 mol NO 2与足量H 2O 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C .常温常压下,46 g 的NO 2和N 2O 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D .0.10mol Fe 粉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 2分子数为0。
10n A2.将标准状况下aL NH 3溶解于1000g 水中,得到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b mol/L,则该氨水的密度为A .a b 2504.22g/cm 3B .a b a 17000)1722400(+g/cm 3C .a b a )1722400(+g/cm 3D .ab a 1000)1722400(+g/cm 3 3.向m g 镁和铝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b L 。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 mol/L 氢氧化钾溶液V mL ,使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得到的沉淀质量为n g.再将得到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到固体p g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
第四讲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考纲要求】1.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
2.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相应单位为 mol、g·mol-1、mol·L-1、L·mol-1)的含义。
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和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
3.掌握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教与学方案笔记与反思【自学反馈】一、概念辨析1.物质的量(1)概念:。
(2)符号:(3)单位:。
2.摩尔(1)概念:。
(2)符号:(3)基准。
(4)注意点:①当描述物质的物质的量(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
②常见的微观粒子有:或它们特定的组合。
3.阿伏加德罗常数(1)含义:。
(2)符号:(3)单位:。
(4)注意点:①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基准是12g 中的原子个数。
②现阶段常取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
4.摩尔质量(1)概念:。
(2)符号:(3)单位:。
(4)注意点:与相对分子质量、式量和1mol物质的质量的异同:含义上同,数值上同。
5.气体摩尔体积(1)概念:。
(2)符号: (3)单位: 。
(4)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①标准状况是指: 温度 ℃,压强 Pa 。
②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是: 。
(5)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①②③二、公式小结1. m 、n 、N 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 。
(2)使用范围:只要物质的组成不变,无论是何状态都可以使用。
2.V 、n 、N 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 。
(2)使用范围:①适用于所有的气体,无论是纯净气体还是混合气体。
②当气体摩尔体积用22.4L ·mol -1时必须是标准状况。
3.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有关计算(1)基本计算关系: M — nm =(2)变换计算关系:①M — =i i M n %∑②M —=i i M V %【例题解析】[例1]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含个H 原子的的物质的量为1molB. 个CO 分子和个分子质量均为28gC. 个分子和个分子中所含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D. 5.6g 亚铁离子得到0.2个电子可变成铁原子解题思路: 。
2017版高考化学(全国)一轮复习文档:第一章 第3讲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含答案
考点一物质的量摩尔质量1。
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n)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单位为摩尔(mol)。
(2)物质的量的规范表示方法:(3)阿伏加德罗常数(N A)0。
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数值约为6.02×1023,单位为mol-1.公式:N A=错误!2.摩尔质量(1)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常用的单位是g·mol-1。
公式:M=错误!。
(2)数值:以g·mol-1为单位时,任何粒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都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易错警示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的易混点(1)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或kg·mol-1,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不是同一个物理量。
摩尔质量只有当以g·mol-1作单位时,在数值上才等于其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
(2)熟记几组摩尔质量相同的物质,如①H2SO4和H3PO4(98 g·mol -1);②Mg3N2和CaCO3(100 g·mol-1);③CO、N2、C2H4(28 g·mol -1)。
深度思考1.阿伏加德罗常数(N A)与6。
02×1023是否相同?答案不相同。
6。
02×1023是个纯数值,没有任何物理意义,而阿伏加德罗常数(N A)是指1 mol任何微粒所含的粒子数,它与0。
012 kg 12C 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数值上约为6.02×1023。
2。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1 mol NaCl和1 mol HCl含有相同的粒子数目()(2)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3)1 mol水中含有2 mol氢和1 mol氧()(4)NaOH的摩尔质量为40 g( )(5)1 mol O2的质量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6)1 mol OH-的质量为17 g·mol-1( )(7)氖气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8)2 mol H2O的摩尔质量是1 mol H2O的摩尔质量的2倍()(9)1 mol H3PO4与1 mol H2SO4的质量相同,溶于水后电离出的阴离子数目也相同()答案(1)×(2)×(3)×(4)×(5)×(6)×(7)×(8)×(9)×题组一有关分子(或特定组合)中微粒数的计算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19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考纲解析】
1、了解物质的量、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2、归纳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并能进行相关问题的准确判定。
4、了解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掌握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间的换算关系。
【学生整理】
一、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相互关系
万能恒等式:n====
二、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对象是气体,可概括为三同定一同,两同知比例
1、阿伏加德罗定律: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①同温同压:V、n、N的关系:。
②同温同压:M、ρ的关系:。
③同温同体积:P、n、N的关系:。
三、物质的量浓度
1、物质的量浓度概念、表达式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容量瓶的构造、选择及使用方法;
容量瓶上标有、和常见的规格有、、和
(2)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主要仪器、 方法步骤、注意事项、误差分析);
A 、主要仪器: 、 、 、 、 、
B 、方法步骤: 速记口诀:算称量取步骤清、溶解转移来定容;冷却洗涤轻轻振、颠倒摇匀功告成
(3)物质的量浓度配制中的误差分析:
①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用过的烧杯和玻璃棒,所配溶液浓度偏( )。
②配制过程中,用蒸馏水洗涤了量筒,所配溶液浓度偏 ( )。
③溶液在移入容量瓶时有少量溅出,所配溶液浓度偏 ( )。
④易潮解的物质称量时未用密闭容器,所配溶液浓度偏 ( )。
⑤定容时仰视读刻度,所配溶液浓度偏( ),俯视则会偏 ( )。
⑥未冷却就转移定容,所配溶液浓度偏 ( )。
【自主检测】
1.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 A 个O 2和N A 个H 2的质量比等于16: 1
B .在标准状况下,11.2L 臭氧中含有1.5N A 个氧原子
C .醋酸的摩尔质量与N A 个醋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D .1.8g 重水(D 2O )中所含中子数目为N A
2.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如果a g 某气态双原子分子的分子数为p ,则b g 该气体在标
准状况下的体积V (L)是
A.22.4ap bN A
B.22.4ab pN A
C.22.4N A b a
D.22.4pb aN A
3.m molC 2H 2跟n molH 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当其达到平衡时,生成p mol C 2H 4。
将平衡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所需氧气的物质的量是
A 、3m+n
B 、5/2m+n/2-p/3
C 、3m+n+2p
D 、5m/2+n/2
4.用98%的浓硫酸(ρ=1.84g/cm 3),配制1mol/L 的稀硫酸100 mL 。
配制过程中可能用到下列仪器,其中按仪器使用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①100mL 量筒、②10mL 量筒、③50mL 烧杯、④托盘天平、⑤100mL 容量瓶、⑥500mL 容量瓶、⑦胶头滴管、⑧玻璃棒。
A、④③⑧⑤⑦
B、②③⑧⑤⑦
C、①③⑧⑤⑦
D、②③⑧⑥⑦
【课堂点拨】
一、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特别计算:
1.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公式:
2.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解度的换算公式:
3.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混合计算(稀释定律):
4.标准状况下求气体溶解于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5.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M=ρ×22.4(g·mol-1);
二、突破陷阱
1.有关气体中的N A题
(1)只给出物质的体积,而不指明物质的状态,或者标准状况下物质的状态不为气体,所以求解时,一要看是否为标准状况下,不为标准状况无法直接用22.4 L·mol-1(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求n;二要看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是否为气态,若不为气态也无法由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求得n,如CCl4、水、液溴、SO3、己烷、苯等常作为命题的干扰因素迷惑学生。
(2)给出非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干扰学生正确判断,误以为无法求解物质所含的粒子数,实质上,此时物质所含的粒子数与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无关。
(3)要求同学们对物质的微观构成要非常熟悉,弄清楚微粒中相关粒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及离子数、电荷数、化学键之间的关系。
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单原子分子,Cl2、N2、O2、H2等双原子分子,及O3、P4、18O2、D2O、Na2O2、CH4、CO2等特殊物质。
2.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的判断是一类典型的“陷阱”,突破“陷阱”的关键是:
(1)同一种物质在不同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如①Cl2和Fe、Cu等反应,Cl2只做氧化剂,而Cl2和NaOH反应,Cl2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②Na2O2与CO2或H2O反应,Na2O2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而Na2O2与SO2反应,
Na2O2只做氧化剂。
(2)量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
如Fe 和HNO 3反应,Fe 不足,生成Fe 3+,Fe 过量,生成Fe 2+。
(3)氧化剂或还原剂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
如Cu 和Cl 2反应生成CuCl 2,而Cu 和S 反应生成Cu 2S 。
(4)注意氧化还原的顺序。
如向FeI 2溶液中,通入Cl 2,首先氧化I -,再氧化Fe 2+。
3.有关溶液中的N A 题
(1)是否有弱离子的水解。
(2)是否指明了溶液的体积。
(3)所给条件是否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如pH =1的H 2SO 4溶液c (H +)=0.1 mol·L -
1,与电解质的组成无关;0.05 mol·L
-1的Ba(OH)2溶液,c (OH -)=0.1 mol·L -
1,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
4.有关反应题目的关键是注意一些“隐含反应”,如:
(1)2SO 2+O 2
2SO 3 2NO 2N 2O 4 N 2+3H 22NH 3
(2)Cl 2+H 2O
HCl +HClO (3)NH 3+H 2O
NH 3·H 2O NH +4+OH - 四、例题
1.在标准状况下,将VL A 气体( 摩尔质量为M g / mol )溶于 0.1L 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 d g / cm 3 ,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Vd MV+2240
B 、1000Vd MV+2240
C 、1000VdM MV+2240
D 、MV 22.4(V+0.1)d 2.用一定量的水稀释某硫酸溶液;稀释前后硫酸的质量分数浓度分别为ω1、ω2,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 1、c 2;请回答下列两个小题:
(1)若所加水的体积与原硫酸溶液相同,则ω1、ω2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ω1<2ω2
B 、ω1=2ω2
C 、ω1>2ω2
D 、无法确定
(2)若稀释前后硫酸的质量分数浓度ω1=2ω2 ,则c 1、c 2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c 1<2c 2
B 、c 1=2c 2
C 、c 1>2c 2
D 、无法确定
3.某温度下,22%的NaNO 3溶液150mL ,加水100g 稀释后,浓度变成14%。
求原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4.硫酸钾和硫酸铝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Al 3+
的浓度为0.4 mol·L -1,硫酸根离子浓度为0.7 mol·L -1,则K +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1 mol·L -1 B .0.15 mol·L -1 C .0.3 mol·L -1 D .0.2 mol·L -1
5.阿伏加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室温下,8 g甲烷含有的共价键数约为6.02×1023
B.3.2 g的Cu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分子数约为6.02×1022
C.含有6.02×1023个中子的D2O的质量为2.0 g
D.pH=2的硫酸氢钠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数约为6.0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