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会计信息化视角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会计信息化视角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会计信息化视角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de07f010cc17552706220808.png)
d o i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3 —0 1 9 4 . 2 0 1 5 . 1 2 . 0 3 1
[ 中 图分类 号 ] F 2 3 0 — 4 [ 文献 标识 码 ] A [ 文章 编号 ]1 6 7 3 . 0 1 9 4 ( 2 0 1 5 ) 1 2 . 0 0 4 2 . 0 1
2 0 1 5年 6月 源自中 国 管 理 信 息 化
C h i n a Ma n a g e me n t I n f o r ma t i o n i z a t i o n
J un. , 201 5
V0 1 . 1 8. No . 1 2
第l 8 卷第 1 2 期
基于会 计信息化视 角高职会计专业 的教学改革 与实践
1 会计 信息化 视角 下高职 会计 专业 的教 学改革 与实 践的 必要性 随 着 社 会 经济 的不 断 发展 , 会 计 信 息 化 已逐 步 成 为 企业 管 理 变 革 的一项 不可 或缺 的 内容 , 它 给企业 带来 的 不仅是 管理 手段 的革 新, 更是 管理 方式 和管 理理 念的 变革 。在会 计领 域实 现信 息化 有利 于 企业 运 营过 程 的 自动化 、 管理 方式 的网 络化 , 还 能进 一 步提 高企 业 的经 济 效益 及企 业 的核 心 竞争 力 。因 此 , 在 经 济全 球化 、 一 体化 的 今天 , 企 业对 会计 人 才 的需求 也 逐步 提 高 , 要 求 其 了解会 计 信息 化、 掌握会 计信 息化 管理方 式 。 高 职 院校 是培 养 实践 型人才 的摇 篮 , 是 培养 会计 专业 信息 化人 才 的重 要 机 构 。为使 高 职会 计 专业 能 在 信息 化 背景 下 培养 出 优秀 的 会计 专 业人 才 , 会 计 专业 实 践教 学不 断 改革 , 但 是在 改革 的 过程 中, 仍 然存 在一 系列 问题 , 严 重 制约 着 高职 会计 专业 的教学 改 革与 实践, 不 利 于高职 院校 会计 专业 培养 出信 息化 的会 计人 才 。因此 , 进一 步实 现会 计专业 的教 学改 革与实 践非 常重要 。 2 会计 信息 化视 角下高 职会计 专业 的教 学改革 与 实践措 施 2 . 1 改革 高职会 计专 业 的教学任 务 从 管理 角度来 看 , 会计 专业 可分 为 以核 算 为基 础的课 程 和以分 析、 管理 、 决 策 支持 为基础 的课程 。现 阶段 , 我 国高 职 院校在会 计课 程 的技 能 和 知识 结 构培 养 方 面都 是 以手 工会 计 来进 行 设计 的。 因 此, 改革 高职会 计专 业教学 任务 势在 必行 。 改革 高 职 院校会 计专业 的教 学任 务 , 必 须 围绕会 计专 业能 力 的 培 养来 展 开 , 重 构会 计 专业 知 识 , 并 将 其 与会计 信 息化 的工作 岗位 联 系起来 , 进一 步实 现实践 技 能与理论 知识 相结 合 。 2 . 2 改革 高职 会计专 业 的教学 内容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45637b37a5e9856a56126069.png)
●经济学科建设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高
摘 要: 随着我 国会计信 息化 步伐 的加快 , 带来的对会计专 业教 学的影响也 日趋 明显。文章从 高职会计 专业教 学的角度 对
信 息化 环 境 下 高职 院校 会 计 专 业 教 学 改 革 进 行探 讨 。 关键词 : 会 计 信 息 化 教 学 目标 课 程 体 系 中 图分 类 号 : F 2 3 0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4 — 4 9 1 4 ( 2 0 1 4 ) 0 5 — 2 5 5 — 0 2 创 新教 学 理 念 , 调 整 教 学 目标 教学 目标决定 了专业 的发展 方向。高职院校应结合本校 实 际情况与信息化发展需要来制定 教学 目标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 的教学 目标应主要面 向各类 中小企业 、 会计师事务所 、 代理记账 机构 、 非 营利组织 等基层会计业务和管理 岗位 。 高职会计专业 主 要就业 岗位应为 中小企 业 、 会 计师事务 所 、 代 理记账 机构 、 非 营 利组织 中的出纳 、 会计核算 、 纳税筹 划 、 审计 、 会计 主管 、 财务软 件维护与管理等。在进行现场调研 的基础 上确 定会 计专业职业 岗位群并总结 出主要工作任务。具体如 下图 :
表1 职业 岗位群及主要工作任务
职业岗 位
】 、出 纳员
主 要 工作 任务 按 照国 家 有关 现 金 管理 和 银 行结 算 制度 的 规定 办理 现金 收付 和银 行 结算业 务
,
职业 资格 证 书
按 照 会 计法 和 会 计准 则 的 具 体规 定 ,处 理 2 、会 计 核算 员 3
高职院校初级会计实务信息化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院校初级会计实务信息化教学改革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4879920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66.png)
高职院校初级会计实务信息化教学改革探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教育教学领域也逐渐迎来了信息化的改革浪潮。
而在高职院校的初级会计实务教学中,如何将信息化技术与教学有效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初级会计实务信息化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教学目标是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基础。
在初级会计实务教学中,学生首先需要掌握会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其次需要培养运用信息化工具解决实际会计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的双重培养。
通过信息化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熟悉会计软件的操作流程,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准确性。
教学内容也需要进行调整和更新。
传统的初级会计实务教学主要侧重于基础理论的讲解和会计凭证的编制,但缺乏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实践环节。
在信息化教学中,可以引入会计软件的案例分析和模拟操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还可以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如税务申报和财务分析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创新和改进。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授和学生听讲,学生的角色比较被动。
而在信息化教学中,可以采用更多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分组讨论、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
通过让学生参与积极探索和实践,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知识的吸收和应用。
教学评价也需要与信息化教学相适应。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是通过考试和作业等形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而在信息化教学中,可以运用网络评价系统和实践能力评估等方式,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还可以通过实际工作和实习等方式,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行评价。
高职院校初级会计实务信息化教学改革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信息化教学素质和技术支持,同时还需要配备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和资源。
只有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才能实现高职院校初级会计实务教学的信息化改革目标,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
高职院校初级会计实务信息化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院校初级会计实务信息化教学改革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2cc8c8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12.png)
高职院校初级会计实务信息化教学改革探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
在高职院校,初级会计实务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如何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初级会计实务的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当前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高职院校初级会计实务信息化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一、信息化教学在初级会计实务中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初级会计实务作为会计专业的一门入门课程,对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信息化教学则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通过信息化教学,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掌握会计操作的流程和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二、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1. 教学内容的优化在信息化教学中,可以对初级会计实务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将一些实际案例或者是最新的会计操作规定纳入到教学内容中。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会计实务的操作流程,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 教学方法的创新信息化教学改革还可以创新教学方法,例如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会计实务的操作流程或者是模拟真实的会计处理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
还可以引入在线学习平台,让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和实践,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3. 教学资源的共享信息化教学改革还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例如通过建立教学资源库,收集整理各种会计实务案例和教学资料,让教师和学生可以方便地获取和利用这些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信息化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与挑战信息化教学改革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是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传统的教师往往缺乏信息化教学的技能和经验,需要进行培训和引进新的教学人才。
其次是教学设备和平台的建设问题,信息化教学需要良好的硬件设备和教学平台的支持,这需要学校做出一定的投入和支持。
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及成果
![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及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f3abebb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8e.png)
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及成果一、改革措施1.更新教材:针对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会计行业的需求变化,更新教材内容,使之更贴近实际应用场景。
教材内容包括基本会计知识和信息化技术应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学习到实用的技能。
2.建设实验室:在学校建设会计信息化实验室,配置相关硬件和软件设备,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供学生学习。
实验室可以用于学生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
3.开展实训课程:开设信息化应用实训课程,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熟悉信息化技术在会计行业的应用过程。
实训课程可以包括数据分析、财务软件操作等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实际工作中的技能。
4.推广线上教学资源:利用互联网和教育平台,推广线上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线上平台进行课程的录制和发布,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学习和作业提交。
线上教学资源的推广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的灵活性。
5.开展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和研讨会,提高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培训学习到最新的信息化技术知识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成果1.学生技能提升:通过以上改革措施的实施,学生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
他们能够灵活运用财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掌握了电子表格和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够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进行日常工作。
3.实践能力提升:开设实训课程和建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
学生在实训课程中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信息化技术。
实验室的建设也提供了一个实践环境,学生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项目实施和操作,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4.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通过参加培训和研讨会,教师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技术来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师也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包括更新教材、建设实验室、开展实训课程、推广线上教学资源和教师培训。
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及成果
![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及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db183a4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65.png)
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及成果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高职会计专业的信息化课程教学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
然而,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使得这一方面的教学难度很大。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的质量,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一、措施1.制定信息化课程教学计划。
学校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信息化课程教学计划,确保学生能够学习到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2.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和知识水平,学校组织专门培训,让每一位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信息化课程的核心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提高教学效果。
3.建设信息化教学平台。
学校建设了一系列信息化教学平台,包括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在线资源库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教学资源。
4.开设信息化课程网络课程。
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信息化课程,包括网页制作、电子商务、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会计等,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信息化知识和技能。
5.组织信息化课程教研活动。
学校积极引导教师参加信息化课程的教研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料,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成果1.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通过信息化课程的学习,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以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信息化课程的教学已经成为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建立科学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信息化课程建设,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入手,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推动高职会计专业的信息化发展。
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及成果
![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及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d5d1812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9.png)
文化视野459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及成果张 怡 刘莉莉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摘要: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会计制度的不断改进,社会对会计方面的优秀人才依旧有很大需求。
现如今信息化不断地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会计行业也开始走进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
这样的一种新局面,要求了各高校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会计优秀人才时,除了使他们具备充实的理论基础以外,还应该同时加强锻炼他们的电算化等实际操作技能。
然而,在现在的高职会计专业的电算化操作技术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部分问题急需解决,例如:课程的课时比例安排不均衡、教学形式过于呆板单一、老式教学的旧思维仍未摒弃、教学团队的综合水平较低。
所以,如何对高职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进行信息化改革就变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2-0459-01一、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会计专业的学习是需要不断地在夯实理论的基础上去切身实践的过程,怎样更好地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把信息化与专业知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下是一些关于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1.优化教学模式,合理安排专业课程对专业课程的安排中,应当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制定更为有效的教学计划,合理地安排每项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教学的重视程度,合理分配理论课程与技术操作课程的教学时间。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对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术要求都很高的课程,这对高校的老师来说教好这门课程往往十分吃力。
因为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会计有关方面的理论知识日益增多,许多高校老师的知识体系却仍然处于一种未更新的状态,同时还存在很大一部分对于计算机操作能力上的欠缺。
因此,学校应该对此实施一些改善当前局面的措施。
除了加强对教学团队的综合测评来提高教学人员的质量以外,还可以请一些优秀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学校对老师和学生进行指导,帮助教学老师深入了解会计电算化,从而更合理地设计教学课程的结构与内容。
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及成果
![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及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09756475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1.png)
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及成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高职会计专业也必须进行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需求和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技能人才。
下面将介绍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和成果。
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1.教学内容的更新与优化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首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与优化。
在传统会计课程的基础上,加入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如会计软件、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等内容。
通过教授实际应用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建设教学资源库,收集整理相关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案例、教学视频等。
建立学生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自主学习和巩固相关知识。
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效果。
3.实践教学的重视与加强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要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组织学生参加实际会计岗位实习,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熟悉会计操作流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开展会计实训课程,利用会计软件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加强学生的实际技能。
4.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在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和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成果展示2.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学生在实习和实训中不断熟悉会计操作流程,并通过实际操作演练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会计账务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编制,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4.教师授课效果的提高通过教学改革,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发布教学资料,提高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进行教学改进,提高授课效果和教学质量。
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包括教学内容的更新与优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实践教学的重视与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等。
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及成果
![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及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b4d750ec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1.png)
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及成果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信息化教学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旨在推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满足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及取得的成果。
二、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1. 课程内容的更新在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中,首先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结合当前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应用的最新进展,调整和完善课程设置和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会计信息化的实际应用,开拓视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2. 引入案例教学在信息化课程教学中,引入大量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3. 教学手段的创新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还需创新教学手段,如引入多媒体教学、网络课程、虚拟实验等,促使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4. 项目实践通过项目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充分发挥项目实践的作用,让学生在完成实际项目的过程中,增强信息化应用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5. 教学方式的转变在信息化课程教学中,需要转变传统的一切向老师学习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知识的获取者”转变为“知识的创造者”,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措施为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基础,通过这些改革措施的落实和持续推行,取得了一些成果。
1. 学生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通过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学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及成果
![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及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d7b3282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61.png)
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及成果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高职会计专业的不断变革,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已经成为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介绍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果。
一、措施1. 课程设置调整: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高职会计专业对信息化课程进行调整和增设。
在核心课程中加入了信息技术和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并在选修课程中增加了企业财务管理软件操作、会计电算化与信息系统建设等相关课程。
2. 教材编写更新:针对信息化课程的需要,编写了相关的教材,并对现有教材进行更新和修订。
新的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操作。
3. 教学手段改进: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在线学习平台等工具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4. 实验室建设与设备更新:为了支持信息化课程的教学,高职学校加大了实验室建设力度,购置了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会计软件,并建立了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5. 教师培训与交流: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学校组织了相关培训和交流活动,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和企业的从业人员进行讲座和实践指导,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成果1. 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2. 学生就业竞争力增强: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使学生具备了与时俱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生在操作会计软件、处理大数据等方面有了更强的能力,使得其在就业市场上更具优势。
3. 教师教学效果提升: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进行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
教师通过创新的教学手段和实践案例,提高了教学内容的质量和学生的掌握能力。
基于信息化背景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基于信息化背景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4d81f0e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b.png)
基于信息化背景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大规模普及和应用,让各个领域的运作方式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深刻改变。
高职会计专业作为高素质财务人才的培养基地,必须紧跟信息化时代的步伐,加强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金融和财务行业高速发展的需要。
一、教学改革思路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确立以“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创新思维”为核心的教学目标。
应以培养学生应用现代财务管理知识与能力为目的,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兴趣为手段,以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综合提高为效果,构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体系。
二、加强实践教学信息化时代特别强调实践教学,不能脱离实际应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要开设多种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
如会计核算、纳税申报、财务软件的应用、团队合作与企业管理的实践课程。
三、拓展教学内容传统的会计课程通常讲的是应付账务的处理,而现实企业的管理和决策需要更加全面和有效的财务管理。
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应拓展会计课程内涵,增加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现代企业管理等实用课程,加强学生在实际财务管理中的综合分析能力与决策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
四、建立线上教育平台信息化时代,教育正在变得日益数字化、在线化。
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需建立自己的线上教育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课程内容的在线化以及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实时跟踪和评估。
通过建立线上测试、在线学习、互动讨论等学习环节,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创新实践能力。
五、开展精品课程建设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应在教师、教材、教法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积极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将现代实务和人文精神相结合。
教师应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教材应符合时代潮流和实际需求;课程设置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高。
高职院校初级会计实务信息化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院校初级会计实务信息化教学改革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a50ae33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4.png)
高职院校初级会计实务信息化教学改革探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教育领域也逐渐开始进行信息化改革。
高职院校初
级会计实务课程作为培养会计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亟需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
本文
将探讨高职院校初级会计实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挑战和措施。
高职院校初级会计实务信息化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必要性。
传统的会计实务教学方式
主要以纸质教材和课堂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限。
而信息化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教
学手段,如PPT、教学视频等,将抽象的会计知识变得具体和生动,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信息化教学还可以提供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子设备进行学习,方
便快捷。
信息化教学还能够提供更多实际案例和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工
作中。
高职院校初级会计实务信息化教学改革也面临一些挑战。
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教学
设计能力需要提升。
部分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不熟悉和不善于操作的问题,需要进行培训和学习。
教学资源和平台的建设成本较高。
信息化教学需要建设相应的
平台和购买相关的教学资源,对学校的财力和物力都提出了要求。
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学能
力也是问题。
学生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信息化教学需要一定的适应性和主动性来
进行学习。
高职院校初级会计实务信息化教学改革是必要的,但也面临挑战。
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建设教学平台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可以有效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和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初级会计实务信息化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院校初级会计实务信息化教学改革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ac82ab6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0.png)
高职院校初级会计实务信息化教学改革探讨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教育界也逐渐意识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
在高职院校初级会计实务教学中,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初级会计实务信息化教学的改革方案,以提升教学效果。
一、信息化教学在初级会计实务教学中的应用信息化教学是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在初级会计实务教学中,信息化教学可以应用于以下方面:1.教学内容的呈现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需要通过黑板、PPT等手段来呈现教学内容。
而使用信息化技术,可以让学生在电脑或移动设备上自主学习,随时随地获得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使用录制视频、在线课堂等方式来提供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外也可以参与到学习中来。
2.教学辅助工具的使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将教学辅助工具如教学软件、模拟实验等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比如使用会计软件来模拟会计实务操作,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实际操作。
教师可以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进行操作,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会计实务知识。
3.作业与考试通过信息化技术,教师可以在线发布作业、阅卷、成绩查询等,方便了学生的管理。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在线作业、在线测试等方式进行考核,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
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分享好的案例、论文、资料等来丰富教学内容。
1.教师培训教师是信息化教学的主体,在改革中需要培训教师掌握信息化技能,能够运用信息化教学的方法与手段进行教学工作。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
2.教学平台建设在校内搭建在线教学平台,为初级会计实务信息化教学提供技术支持和软件服务。
通过在线视频、直播授课、课程互动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
而这方面的投资,其实并不大。
3.教材更新教材更新是信息化教学的前提。
在教材编写中应充分考虑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比如,为视频、在线课堂提供素材,增加模拟实验设计。
教材内容的更新以及教材与实际应用的对接,是信息化教学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
信息化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模式改革
![信息化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模式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bffc299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13.png)
信息化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模式改革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中职会计教学模式也需要进行改革。
在信息化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模式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推行信息化技术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会计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讲述和书面材料为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而信息化技术可以通过多媒体教材、网络教学平台等手段,使学生得到更活跃和直观的学习体验。
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将会计实务的操作过程直观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会计实务的操作过程。
第二,引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为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
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方式可以通过线上教学平台进行扩展,让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和课后互动,而教师则可以通过线下课堂授课和线上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构建开放式的实践环境。
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往往局限于教材和学校内部的实践环境,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
在信息化时代,可以通过构建开放式的实践环境,使学生能够更广泛地接触和参与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并通过实践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搭建虚拟的实践环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提高实践操作的质量。
第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信息化时代,会计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在会计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引导学生广泛了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培养学生的信息搜索和处理能力。
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中职会计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通过推行信息化技术应用、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开放式实践环境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等措施,可以促进中职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会计信息化趋势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
![会计信息化趋势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3057f42e45c3b3567ec8b76.png)
三 、高 职 会 计 教 学 改革 模 式 的设 想
线 ;管理 会计 、成本 会计 、财务管理 、统计学基础 等 课程一 线 ;会计学基础 、企 业会计核算实务 、高级会 计 实务 等 课程 一 线 ,对相 关 课程 重复 的 内容 在制 定 课程标 准时进 行统一规划协调 ,进行知识重 构 ,避 免 重复 和遗 漏 等 。 在校 内综合 实训 内容 的设计 上 ,可按 照先手工 、 后计算机、手工 电算化一体化实训 ;先单项 、后综合 ; 既 训练 会计 核 算 ,也 强调 会计 监督 的原 则来 改进 和
改 革
专 业理论 知识 外 ,还要 掌握数 据库 原理 、网络 技术 、 信息 化软件应用 等一系列新技 术 、新知 识。另外 ,我
学院长期 以来高度重视 社会调研 ,2 l 0 0年 l 月 国已经加入 WT 1 O,已经真正投入到 国际市场 中了 ,会 8F至 l t 2日,赴珠三角深圳 、东莞 、顺德 、珠 海等地 计 人 员还 必 须 具 备 与会 计 工作 有 密 切 关 系的 外语 、 就高 职 会计 专业 社 会 需求 现状 进 行 了广 泛 的调 查研 财政 、税 收 、金 融 等相 关知 识 。 究 ,先 后 走 访 了 数 十 家 企 事 业 单 位 。通 过 对 企 业 专 家 的座 谈 和对 毕业 生 的 问卷 等方 式 ,了解 到 当前 企 事 业 单 位对 会计 专 业 人 才的基 本 要 求与 社 会需 求状 况 是 :社 会招聘 的专 业数 量 中会 计 专业 人 才供 需 双方
有关会计信息化视角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有关会计信息化视角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71dddf2576c66137ee06195d.png)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有关会计信息化视角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1、会计信息化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化已逐步成为企业管理变革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它给企业带来的不仅是管理手段的革新,更是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的变革。
在会计领域实现信息化有利于企业运营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还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逐步提高,要求其了解会计信息化、掌握会计信息化管理方式。
高职院校是培养实践型人才的摇篮,是培养会计专业信息化人才的重要机构。
为使高职会计专业能在信息化背景下培养出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不断改革,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不利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出信息化的会计人才。
因此,进一步实现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非常重要。
2 会计信息化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措施2.1 改革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任务从管理角度来看,会计专业可分为以核算为基础的课程和以分析、管理、决策支持为基础的课程。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在会计课程的技能和知识结构培养方面都是以手工会计来进行设计的。
因此,改革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任务势在必行。
改革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任务,必须围绕会计专业能力的培养来展开,重构会计专业知识,并将其与会计信息化的工作岗位联系起来,进一步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2.2 改革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大量实践表明,通常情况下,大中型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实现程度非常高,而小型企业的信息化实现程度较低,所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当将教育目标在横向方面定位在中小企业及基层机构上,而在纵向方面应定为在初、中级会计岗位群对人才的需求上。
在明确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培养会计专业信息化人才。
在改革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应转变以手工制作为处理手段的思维方式,将这种思维方式转变为以信息化处理手段为主的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出会计专业的信息化人才。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会计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会计教学模式改革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2dc0f10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64.png)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会计教学模式改革思路周浩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社会已经进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融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如何将信息化发展融入到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学中,提高会计教学水平是会计类专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通过剖析会计教学现状,对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针对性意见。
1 前言高职院校同普通的高等院校有所区别,高等院校致力于培养知识型人才,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操作能力的实践型人才,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和管理类学科成为高职院校的热门学科,会计专业水涨船高,被更多的学生和家长所青睐。
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背景下,对于会计专业的人才要求也是越来越多,除了专业知识过硬之外,还要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实际操作技能、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就推动了会计专业教学向着综合性、技能性发展,让学生走出学校可以更好的与工作接轨,为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的技能型人才。
2 当前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2.1 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单一会计学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涉及到的内容很繁杂,一些概念抽象难以理解,当前的高职会计教学模式大多还是采用的原始的教学模式之上,老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的灌输课本上的各种理论和概念,教师在讲台上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在下边听到云山雾绕,根本插不上话,只是单纯的在记录老师讲的内容,对于内容根本不理解,或者记不住,更不要提能够应用到实践中这些更高的要求了。
课堂上老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状态,长期以往,学生对于会计学科难免会失去兴趣,造成课堂教学效果差,课堂氛围死气沉沉,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另外在教学内容上,单纯的讲解课本涉及到的一些概念和案例,内容较为陈旧,很多内容已经很难跟得上信息化会计发展的要求了,失去了原有的价值,但是课本内容却未能及时更新,教师对于信息化背景下的会计教学还没有一个先进的意识,不能将信息化发展带入课堂中。
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及成果
![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及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9b0bae50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3.png)
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及成果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是指将信息技术与会计专业课程相结合,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促进学生对会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这项改革旨在响应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培养适应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会计专业人才。
本文将探讨高职会计专业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和成果。
一、教学改革措施1.引入信息技术课程:在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信息技术相关课程,如数据库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等,以丰富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应用水平。
2.优化教学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整合优质电子教材、网络课程和教学视频资源,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3.拓宽实习渠道: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接触和应用会计信息化技术,提高其实践能力。
4.开展实际案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实际案例分析,鼓励学生通过信息化工具对案例进行模拟和解决方案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5.加强实践环节:设立信息化实践课程,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和项目研究,提升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1.学生能力提升:经过信息化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能够熟练使用电算化会计软件和其他信息系统,提高会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2.就业竞争力增强:信息化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学生具备了适应企业信息化管理需求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生在实习中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研究,积累了实践经验,更加符合企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
3.教学资源共享效果显著:通过建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加丰富和实用的教学材料和案例,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4.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教学改革使得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
会计信息化趋势下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探讨
![会计信息化趋势下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4e6d6183169a4517723a3e8.png)
会计信息化趋势下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探讨摘要:信息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从而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会计信息化趋势下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微课;实践教学一、会计信息化时代对会计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在现代社会中,信息的高速发展和进步已经成为了一种主要的潮流和趋势,从而促进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和进步。
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
从功能上看,会计信息化不仅涉及会计核算还涉及会计预测、决策和会计监督;从技术手段上看,会计信息化不仅采用计算机技术,还要以通讯和网络等现代技术为主,进行网络和现代信息系统的构建,根据信息管理的原理和信息技术重整会计流程。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根据我们多年的社会调研数据显示:会计信息化要求高职高专培养既懂会计知识又懂信息技术的综合型会计人才,会计人员除了具备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审计等传统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外,还要掌握数据库原理、网络技术、信息化软件应用等一系列新技术、新知识。
二、为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随着社会通信技术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化已逐步成为企业管理变革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它给企业带来的不仅是管理手段的革新,更是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的变革。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逐步提高,要求其了解会计信息化、掌握会计信息化管理方式。
社会急需大量的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专业型会计人才,高职院校是培养实践型人才的摇篮,是培养会计专业信息化人才的重要机构,而目前各用人单位普遍认为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尚可,但实务能力与期望值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信息化水平较低,甚至有时与实际需要存在脱节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会计信息化视角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
改革与实践
1、会计信息化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化已逐步成为企业管理变革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它给企业带来的不仅是管理手段的革新,更是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的变革。
在会计领域实现信息化有利于企业运营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还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逐步提高,要求其了解会计信息化、掌握会计信息化管理方式。
高职院校是培养实践型人才的摇篮,是培养会计专业信息化人才的重要机构。
为使高职会计专业能在信息化背景下培养出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不断改革,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不利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出信息化的会计人才。
因此,进一步实现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非常重要。
2 会计信息化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措施
2.1 改革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任务从管理角度来看,会计专业可分为以核算为基础的课程和以分析、管理、决策支持为基础的课程。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在会计课程的技能和知识结构培养方面都是以手工会计来进行设计的。
因此,改革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任务势在必行。
改革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任务,必须围绕会计专业能力的培养来展开,重构会计专业知识,并将其与会计信息化的工作岗位联系起来,进一步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2.2 改革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大量实践表明,通常情况下,大中型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实现程度非常高,而小型企业的信息化实现程度较低,所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当将教育目标在横向方面定位在中小企业及基层机构上,而在纵向方面应定为在初、中级会计岗位群对人才的需求上。
在明确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培养会计专业信息化人才。
在改革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应转变以手工制作为处理手段的思维方式,将这种思维方式转变为以信息化处理手段为主的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出会计专业的信息化人才。
2.3 改革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教学手段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手段在会计专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已经很难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所以,高职院校在培养会计专业信息化人才的时候,一定要在科学分析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改革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教学手段、教学条件等。
2.3.1 进一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运用大量的典型案例,边讲边练、多讲多练可以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3.2 运用网络教学手段会计课程与会计专业项目训练,都应要求
学生实施现场案例、演练现场场景,这不仅要求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条件达到一人一机,还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具备良好的网络支持,以利于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学生按时提交课堂作业。
2.4 建立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高职教育是服务于企业的,是为了满足企业需求而存在的,所以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也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会计专业的目标是实践教学,实质上就是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技能,使其能胜任各个会计工作岗位。
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高职院校应设置实践模块,形成多层次、多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
会计实践模块要包括会计综合实训、会计电算化、纳税实训、成本会计实训、基础会计实训模块等。
高职院校在培养会计专业信息化人才的过程中,建立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2.5 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师资培训高职院校在进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时,应着重加强教师参与会计信息化技能的实践,将实践结果同教师的考核、职称等挂钩,从而激发教师参与信息化技能实践的积极性。
例如,学校可以以规章制度的形式要求教师定期到企事业单位参加会计信息化实践等。
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师资水平,从而培养出优秀的会计专业信息化人才。
3结语
在会计信息化视角下进行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有利于满足企业对会计专业信息化人才的需求。
因此,要重视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