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苗的微型课题研究结题论文
【结题】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结题】微型课题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4a66b571a37f111f0855bbd.png)
【关键字】结题微型课题结题报告篇一:微型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西充县车龙初中:斯正强一、课题基本信息二、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背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近年来,英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信息化和多元化的社会使人们更加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
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它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与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已成为社会的迫切需求。
客观反思我校英语教学,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学生开口难、难开口,随着年级的增高,听说能力没有明显的进步和发展,结果出现了许多“口语障碍”的学生,这势必会让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利于学生英语成绩提高。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实现知识、技能向能力的转化,我们提出了《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训练的方法研究》课题的研究。
三、课题界定:愉快教学法,简单地说就是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有课堂教学和愉快教学法两重性质。
师生互动是上课时老师为增加课堂气氛常用的一种方式,师生互动的目的在于让同学与教师合作完成某个事情,从而调动学生思维。
在英语教学中采用愉快教学、师生互动法教学利于创设真实英语教学情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四、研究的内容、目标:(一)、研究内容:1、我校1至3年级46名寄宿生同学的生活、学习管理。
2、不同年级、班级的46名同学在4至9年级上早晚自习时,如何让他们愉快地渡过这段时间。
3、在宿舍安排上,如何让他们安全且休息好,又不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二)、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让这些孩子能安全愉快地生活,从而形成一套适合我校低年级寄宿学生全面的管理方法和策略。
2、将有效地管理方法系统化,最后用于实践管理中。
五、本课题采取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通过设计各种活动,如室外体育活动、室内棋牌等活动。
微型课题研究2014年秋 (1)
![微型课题研究2014年秋 (1)](https://img.taocdn.com/s3/m/3260f810fc4ffe473368ab1f.png)
微型课题研究
榆阳镇中心小学课题研究管理材料
微型课题研究手册
课题名称:
课题科目:
课题负责人:
课题立项时间:
课题预设结题时间:
目录
1、课题申报书
2、课题立项证书
3、开题报告
4、中期报告
5、阶段总结
6、结题报告
7、课题成果集
榆阳镇中心微型课题申报书
微型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榆阳镇中心小学教育教学微型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
主持人:
所在单位:榆阳镇中心小学
填表日期:
榆阳镇中心小学教育教学微型课题中期报告
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
主持人:
所在单位:榆阳镇中心小学
填表日期:
榆阳镇中心小学教育教学
微型课题阶段性研究工作总结
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
主持人:
所在单位:榆阳镇中心小学
填表日期:
榆阳镇中心小学教育教学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
主持人:
所在单位:榆阳镇中心小学
填表日期:
榆阳镇中心小学教育教学微型课题成果集
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
主持人:
所在单位:榆阳镇中心小学
填表日期:
课题研究成果登记表
研究成果包括:教学案设计稿,听、评课稿,研究课教学实录,教学反思笔记(教后感),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教育随笔,研究报告,研究论文,课件、教具等。
微型课题结题鉴定书。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6e7baada89eb172ded63b76a.png)
DOI:10.16661/ki.1672-3791.2017.31.179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培养雒林香(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五合镇贾寨柯初级中学 甘肃白银 730614)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国的教育经历了一场大变革,新课程改革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自主学习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教师着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制定出符合学生能力培养的方案,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预习的有效性,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都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运用激励性评价机制,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教育的进步。
关键词:自主学习 初中生物 培养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1(a)-0179-02新课程改革特别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要想使学生真正的对生物学习产生兴趣,乐于学习,就要改变以往那种重教轻学的教学方式,将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同时,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创造力,化被动学习方式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1 重视学习动机的激发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习动机的参与,学习动机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是通过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习能力的一种方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使教学一直呈现一个积极向上的状态,就必须帮助学生拟定一个或者几个学习诱因,从而使学生能够将潜在的实力激发出来。
1.1 关注初中生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物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见,创设教学情境或者是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融入到初中生物学习中来,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满足于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能够顺利的进行生物学习;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性格会变得敏感,情绪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严重时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因此,生物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因重视起学生的这种现状,从学生的角度来积极思考,照顾学生的情绪,依据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特征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充实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以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5_2016学年小课题结题报告
![2015_2016学年小课题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9cde09d6529647d272852d8.png)
微型课题——后期总结报告
![微型课题——后期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5b63e20e2bd960590c67762.png)
微型课题《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后期总结报告主持人:张长泉成 员:李 强 陈华伟时 间:2014年5月18日在前期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得到部分成效,并总结了 前期的总结报告,在前期没有完成的方面,我们在这一学期努力研究,结合课题教学,查阅相关资料,想老教师请教,我们课题组开展研讨会等方式,完成了这次课题。
现将后期的研究成果总结如下:一、后期阶段课题研究内容从2014年3月——2014年5月,我们课题小组,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下面几个方面:1.判断摩擦力的有、无: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为:(1)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接触面粗糙;(2)接触面间有挤压;(3)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例1:如图1—8所示,判断下列几种情况下物体A 与接触面间有、无摩擦力。
图a 中物体A 静止图b 中物体A 沿竖直面下滑,接触面粗糙图c 中物体A 沿光滑斜面下滑图d 中物体A 静止【审题】图a 中物体A 静止,水平方向上无拉力,所以物体A 与接触面间无相对运动趋势,所以无摩擦力产生;图b 中物体A 沿竖直面下滑时,对接触面无压力,所以不论接触面是否光滑都无摩擦力产生;图c 中接触面间光滑,所以无摩擦力产生;图d 中物体A静止,由于重力作用,有相对斜面向下运动的趋势,所以有静摩擦力产生。
【解析】图a 、图b 、图c 中无摩擦力产生,图d 有静摩擦力产生。
【总结】判断摩擦力的有、无,应依据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关键是看有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为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但相对运动趋势不如相对运动直观,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常用下列方法判断。
法1:“假设法”。
即假设接触面光滑,看原来相对静止的物体间能发生怎样的相对运动。
若能发生,则这个相对运动的方向就为原来静止时两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若不能发生,则物体间无相对运动趋势。
例2:如图1—9所示为皮带传送装置,甲为主动轮,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P 、Q 分别为两轮边缘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P 、Q 两点的摩擦力方向均与轮转动方向相反B .P 点的摩擦力方向与甲轮的转动方向相反,Q 点的摩擦力方向与乙轮的转动方向相同C .P 点的摩擦力方向与甲轮的转动方向相同,Q 点的摩擦力方向与乙轮的转动方向相反D .P 、Q 两点的摩擦力方向均与轮转动方向相同【总结】判断摩擦力的有、无及摩擦力的方向可采用“假设法”分析。
2016省课题成果公示
![2016省课题成果公示](https://img.taocdn.com/s3/m/b7e75de4f90f76c661371a4c.png)
附件2016年山东省企业培训与职工教育重点课题研究结题及评审结果一等奖课题编号课题单位课题题目课题组负责人课题组成员2016-00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新入职员工跟踪培养模式研究孙文川孙卫东胡兴旺朱郯博2016-002 胜利石油管理局教育培训处创新创业背景下的胜利学院发展方向研究赵胜利宫健姜波秦霞张锋丁义德2016-003 山东能源集团枣矿集团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平台构建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机制徐建伟孙国光孟凡生王君杰姚守元吴涛刘继峰2016-004 胜利石油管理局党委组织部以信息化助力培训工作提质增效的探索与实践刘崇佳王义山李会来孟玮王楠2016-005 胜利石油管理局高级人才培训中心党校胜利油田党校系统培训创新发展研究孙志芳李志林王海丽陈建馨2016-006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大学生岗位能力培训的方法与探索姜维刘相作郑连胜郭雷2016-007 山钢股份济南分公司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互联网+党员教育”的研究与探索张永护徐西刚李霞陈剑赵文王喆2016-008 山东能源新矿集团人力资源部煤炭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与研究石性刚刘忠常符志铮陈干2016-010 兖州煤业安全技能培训中心职业素养与核心能力培训研究郑理杜钟泉丁新闻姜元峰李健岳涛徐吉颜杨成军2016-013 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油公司体制机制下实施精准培训的探索与研究郭玉成梁刚李伟任佃山敬美明刘家发赵利萍王微昝红燕乔鲁海李棕霖2016-015 胜利油田分公司胜利采油厂技术干部“技术加油站”培训工作研究张继成敖坤刘伟亮孙志华孙玉荣崔洁张含海2016-016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特高压专项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曹卫兵李守凡刘希峰张新成陈彬彬董海波扈健刘国伟乔木杨娜王人杰李露露夏苗2016-018 禹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企业家队伍建设工作的探索和研究段葆鸿韩倩倩张博方勇马勇2016-023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内训师能力素质模型探讨魏长生谭启雷袁星辉万丛丛王雪2016-027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培训中心新常态下企业培训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王奉德宋兆磊刘霞黄炳礼王伟奇2016-029 胜利石油管理局特种技术培训中心基于4M1E 法促进培训准备系统化的研究盛国栋章堂辉王涛时宪武丽君张久凤薛凯刘灿2016-032 山钢股份济南分公司人力资源部兼职教师规范化管理的实践与研究宋泽田杨桂珍李红芬赵宇鸣刘临2016-036 胜利石油管理局高级人才培训中心党校基层重点岗位人员廉政专题培训探索与研究吴维明蔡军田谭明言刘上榕高静静2016-038 德州学院、华鲁恒升集团基于校企双主体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马立新徐凤生张立华张玉坤李娜2016-041 胜利石油管理局教育培训处基于“互联网+”的培训项目远程监控系统研究高明才吴健刘岩刘鹏付涛张娟王月娥2016-044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高职院校基于学生专业社团的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研究员志超刘宁波杜元胜李浩薛海燕付凯2016-065 东营职业学院新常态下校企合作经验及对策创新研究赵云华顾玉珍王红妮贾宝刚庆淑真2016-066 德州学院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许褆森盛建民李广川孙世杰高峰2016-070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大学生创业创新培训研究马继明李文英杨晓玲肖古月张钧2016-073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校企合作型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任力吕闽赵清江崔旭任新华邢兵2016-087 烟台职业学院高等职业院校实用型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张春美马辉姜美娟冯述娜丁媛媛2016-094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基于“互联网+纺织企业职工培训”与传统培训模式深度融合的研究张白露王艳芳宋淑娟2016-096 山东工程技师学院校企共建专业及合作办学模式研究于晓霞杜华云林睿李纪彬张珊珊2016-099 兖矿化工国际焦化公司人力资源部量体裁衣研发企业特有培训教材的做法段娜宫慧媛王滨程莉潘爱玲2016-10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构建以“班组大讲堂”为核心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李晓冬薛涛崔晓青赵宏伟郑风玲李真武晓文张海涛李成志李志鹏李恩亮于洪伟2016-105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基于战略支撑的油气生产信息化培训基地课程模块开发研究孙树强郭念田孙卫娟王克华于洪庆邓媛陈宪德于克鹏2016-107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创新工作室“五个基地”功能建设研究都娟赵玉娟尚爱凤沈耐水亓英善段晓琪齐云雷段嗣昊程鹏2016-109 兖矿集团员工保障服务中心基于学习发展项目6D法则兖矿集团培训体系研究郝伟吕洪满刘立存郑理张炜陈兆柱2016-116 山东工程技师学院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李国辉闫爱华杨炳祥2016-117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市供电公司企业员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的研究刘玉峰张雯雯朱向征卓雷李彦卢玲2016-121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互联网+”环境下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丛艺菲张春霞隋志远梁晓阳徐子涵宋佩霖2016-123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培训创新助推油田管理和技术创新张玉珍张国春王吉坡王义山路秀广房锡业吴占鳌姜良翟莉李媛2016-124 菏泽郓城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强化培训师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李爱国赵作备高彬贺兆坤窦亚平钱永涛姬长俊刘霄耿妍张亚丽高萍石静高尚文2016-128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高度融合”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曹丽娟郑晨姜玉素倪春明吕文巧2016-129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外语类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徐曼谭明霞秦晓晖2016-141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产教融合开展企校共建紧缺工科专业建设的案例研究孔凡杰穆念孔解旭东2016-144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企合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郝菊玲李丽光郭静孔令芬赵文蕾2016-146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大学生职前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研究耿桂森庄杰刘玉海肖静隋金文汪希伟侯慧军杨茂亭常高颂孙岩2016-147 潍坊学院微课在企业转型发展培训中的功效及设计分析王鑫王涛陈爽王仁林2016-164 德州学院大数据环境下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李天志曲伟李德敬郭长友胡凯韩敬海2016-168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互联网+”下的校企合作培训模式研究纪淑青王雪于邦玲张蕾2016-178 兖州煤业济二煤矿教育培训中心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王希银吴长芝冯旭王恒2016-179 兖州煤业安全技能培训中心(山东兖矿技师学院)企业文化与兖矿集团企业发展历史研究孔光宇李军王亚丽李冰瑶张新梅胡遵芹杨成军2016-180 国网技术学院“互联网+”时代移动学习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张彦刘晓曦马梦朝商玲玲王伟2016-195 潍坊科技学院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刘晓亮刘晓亮孟令彬冯胜春刘效伟齐建华马爱胜2016-206 山东电力培训中心基于行动导向和问题导向的班组长培训研究李钢锋李金波李文涛杨楠黄轶彬吕晨李亚林2016-214 济南职业学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及趋势展望研究王卫峰王钦涛王海萍汪清2016-217 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基于以人为本理念下的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张家林杨亚臣张海英吴建科刁举良翟凯2016-220 日照市技师学院职业院校社会职业培训模式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侯永光滕为兵李星照2016-22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以加快角色转变为目标的“1616”电网企业新员工培养机制研究朱郯博戚安国曹雪青刘向荣于海峰韩沁茹郭德胜龙云2016-232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营供电公司以学促用,行动学习助推供电企业管理及员工素质能力提升杜星虎高安军李美灵刘淼贾楠孙开宇2016-237 国网青岛供电公司“互联网+”与传统培训模式深度融合在供电企业中的应用研究管春伟于立涛郭德胜罗鲁东王强王文刚李飞周生奇胡薇赵会亮刘玡朋康正胡延鹏2016-239 山东科技大学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徐正中徐明磊管成峰王宝德朱雯李淑娜王鑫刘冰2016-242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大讲堂四库”培训模式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孙华陈中恺李卫和张洁石峰2016-244 烟台职业学院“四级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刘旭东杨正丽孙耀陈丽姜天水王秀玮2016-245 临沂市兰山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王彬时维东金伟聂菲丁明喜许维举张荣侠符秀燕张玲玲二等奖2016-014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特高压直流运检人才培养体系研究马龙刘冬张洪辉高文雪程宁宋臻吉李浩王健任众楷2016-025 胜利油田滨南采油厂职工培训中心开展五讲五促活动打造高素质培训师队伍李涛程健张元萌田志涛孙长杰宋旭升臧勤孟宪友卞文杰2016-028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检修专业员工启航培训体系郭雷韩振峰张海杰闫超陈健刘昊肖辉刘况付兴2016-031 胜利石油管理局高级人才培训中心党校胜利油田高培中心“互联网+”与传统培训模式深度融合研究孙志芳李斌刘宁刘德菊孙健冯长志2016-034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青年员工职业规划援助实践曾军宋丽君朱子剑乔迪赵娜亓超2016-037 胜利石油管理局教育培训处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张婧逄雯谢琳张振徐林颖张锋2016-03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基于“一点课”培训体系的创新与实践韩玉宝张健苏云平付绍东王继南2016-040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培训中心精益管理培训模式的研究朱迎春田伟秀王洪连柴丽红杨文库彭双双王宇轩王庆利2016-042 兖州煤业安全技能培训中心(山东兖矿技师学院)关于远程教育职工培训架构设计宋元海王金国孔光宇朱绍军任成刚杜强2016-048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培训中心企业转型发展期培训工作创新研究王伟奇徐绍亮杨辉2016-049 胜利石油管理局特种技术培训中心大数据在职工教育培训中的创新性应用研究张久凤张永全乔娜时宪王涛吴燕李贵勇武丽君2016-050 齐鲁理工学院山东民办本科院校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研究王中新秦丰姣孙丹丹孙薇秦明明罗帅张龙义李传鹏2016-054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分布式教培资源平台创建与应用研究曾军宋丽君乔迪赵娜朱子剑亓超2016-055 潍坊学院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工匠精神”的校企深入融合培养机制研究报告温洪玉刘勇邹丽萍赵爽孙良瑛王云霞2016-056 山钢股份济南分公司第一小型轧钢厂企业转型发展期培训工作创新研究李淑好李文进赵丽宋海彬李宝明邓扬玉2016-058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基于系统培养的旅游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马保烈路飞邱殿成李全2016-059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牟青闫雪梅宋继东周淑英2016-060 兖州煤业杨村煤矿职工培训中心加强新形势下职工安全培训的探索与研究王道广李庆良王建沪周炳彦任思华戴广利赵伟伟杨振忠2016-061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大学生创业创新培训研究赵龙刘志华黄永华赵秀顺2016-071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研究王万民邢庆民冯延红赵淑芬王娟路遥2016-072 山东华宇工学院以就业创业教育为导向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马叶革王日霞李峰王静赵兴娜王平2016-075 山东华宇工学院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模式探究王桂伟张立峰徐敬春张义皓2016-076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基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多维实践平台建设研究申华刘娣王维金2016-078 山东科技大学“互联网+”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的变化和冲击管成峰徐正中刘冰王鑫栾珍珍李艳车姝红2016-081 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企业转型发展期员工培训工作创新研究黄秉帅王琳边丽达樊西玉卜凡王建华高正文2016-082 国网技术学院基于红蓝对抗攻防实训平台的信息安全人才培训体系研究刘晓曦陈伟杰马滨乔磊2016-083 山东电力培训中心提升学员主动学习积极性的培训创新研究王玉敏洪涛尹威杨逸晴宋静薛艳霞李昕伟褚衍华2016-084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校企共建“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刘志华赵龙黄永华赵秀顺孟祥东2016-085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企校共建教师实践工作站的实效研究王芳赵中宁丁明伟代世勋刘伟2016-088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创新培训体系研究夏青王伟宝张海鸿于海燕周茂玲2016-089 德州学院创新创业背景下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研究张秀琴张福磊邵玉东程香丽魏训田周光华2016-093 国网技术学院企业培训“五统一”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马梦朝张彦商玲玲高楠楠黄金鑫2016-103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茌平县供电公司以创新工作室为依托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谭守军郑锦红靖红霞汝国庆刘涛李然窦荣政杨博2016-110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互联网+”与传统培训模式深度融合的必要性研究吴孝慧鹿业勃明习凤李克培2016-112 新汶矿业集团公司高级技工学校创业创新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研究苏刚黄超波张生王明苗2016-114 潍坊科技学院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国俊保苗玉霞安静静单海英王建东杨恒森2016-118 山东工程技师学院大学生职前教育培训的重点和途径研究张瑞华李栋闫素青牛以芳孙正萍霍莉莉2016-122 淄博市技师学院企校共建专业及合作办学模式研究王玉环孙秀娟张良才丁晓波2016-125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互联网+”对传统教育培训的冲击及应对策略研究王瑞红董良新王雪宁宋志新王艳超2016-130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互联网+”教学背景下大学生职前教育新模式探索李翔龙薛涛孙圣涵郭翀王璋2016-131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培训中心企业转型发展期培训工作创新研究尚绪春王奉德李秀云王庆利王伟奇2016-132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日照供电公司“小、实、活、新”班组培训管理课题研究申丽华郝宁赵霞陈超翟斐斐2016-134 山东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山东太古职业化团队建设的探讨杨金珑王志华姚永凯王孝栋邹长2016-136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于校企合作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方案的研究姜明国苏慧祎马小冕史丰荣徐宗刚张一矫莉2016-137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区域专业调研与人才培养衔接的研究与实践仇清海李江金丽辉孙建香刘静2016-138 潍柴高级技工学校职业院校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叶小朋安存芝赵世友徐振李晓彤2016-139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职工培训服务于企业生产实践的探索与研究李明王世桥赵冰纪成美孙燕斐2016-140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大学生创业创新培训研究李伟徐伟山平2016-142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翻转课堂教学研究屈东坡朱伟张彬于波宋莉邓祥周2016-148 德州学院创新驱动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宋广元王景和靳宝宏朱士利盛建民李广川2016-156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供电企业新入职员工岗位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盛振海张哲李新田勇刘涛郭纪锋胡海强李侠公冶祥广2016-157 日照市技师学院提高员工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和政治素质对策研究滕兆军许传杰杨萍2016-159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我国“公务人员”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研究薛涛李翔龙刘进涛孙丽沙珍珍2016-160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基于互联网+的行业职工教育培训模式研究王启田申加亮崔维群黄山靳桂龙张殿明2016-167 烟台职业学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与探索司聿宣范忠廷姜威陈正磊汪琨2016-176 烟台职业学院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推行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的研究与实践杨海英丁博刘云汉程雪梅辛飞飞2016-185 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互联网+培训”新模式探索崔志军陈居华杨耐雯2016-186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培训中心技能操作人员岗位培训研究曲洪峰杨辉艾兴君王兵徐绍亮2016-188 淄博市技师学院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培训研究左进哲郑友敬王宁柳世宇烟承梅2016-193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供电公司打造金字塔型“点线面”全员培训培养体系薛涛崔晓青李志鹏于洪伟朱廷柏杜嘉寅李成志李恩亮郑风玲赵宏伟李晓冬张海涛武晓文2016-198 兖州煤业华聚能源公司基于“互联网+”的多媒体应急培训平台的研究与实践苗因德孙宗罡刘长杰侯洪杰朱拥军杨晓辉高广东马彦步兆彬胡燕梅温文刘娟2016-199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冠县供电公司基于县供电企业青年员工“四步走”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王宏丰超王军兰姜淑静路岩张洪亮马亚南2016-201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研究王华丽韩玉环李增绪曲畅游纪海英张奎升王立杰邓菁王艳芳2016-204 山东工程技师学院“互联网+”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研究左朝君李晶陈增光2016-209 潍坊科技学院应用本科院校大学生职前教育培训与就业力提升研究刘卉范福强朱吉美武萌齐素红夏学明2016-211 兖州煤业济宁三煤矿教培中心精品课件在职工班前教育培训中的应用唐大庆曹如彦张凤亮王海东张谟梅2016-215 国网临朐县供电公司基于“互联网+”的市场化全员培训管理研究叶楠姜国骏王爱娥梅丽刘玉星2016-216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创业学院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于露露韩丽君魏升吉2016-218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基于效率和规范导向的职业学院管理流程标准化制度化建设研究刘路军张海丽元志清高志希2016-224 东营职业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樊纯金柳洪轶刘立国杜鹏飞王立梅2016-225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开展拓展训练的实践与研究王亚力钱卫钧袁基平谢荣华2016-226 潍坊学院地方院校实训基地应用型人才培训模式研究陈志英杜立聪倪志娟2016-228 国网潍坊供电公司校企联合培养大学生模式的研究刘玮朱翠萍王欣梅2016-236 兖州煤业南屯煤矿教培中心煤矿班组长素质提升培训创新与实践郝迎格陈冲刘立存徐媛媛邹学芬2016-238 菏泽郓城职业技能鉴定基地班组大讲堂在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中的应用窦亚平赵作备高彬贺兆坤李爱国钱永涛姬长俊刘霄张亚丽耿研高萍石静高尚文2016-240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基于校企合作的航海类专业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的研究赵怀森李晓伟王晓腾马东海刘继峰张燕燕李海燕2016-243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创业创新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研究郝金镇孙伟吴淑芳于鹏张文斌2016-246 潍柴高级技工学校“互联网+”与传统培训模式深度融合研究王成王纯祥宿金华徐宁伟刘峰门智学郑国栋2016-247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聊城供电公司“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的创新模式研究王家滨秦开阳朱润霞徐卉翟宝华2016-248 青岛滨海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校企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研究翟建翟明戈齐强侯顺强孙鹏2016-250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基于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校企合作育人式研究与实践李海全张瑜楠顾琦徐新刚王富军李允峰2016-254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企合作、互惠共赢的有效模式研究宫少波宫梦洁高占玲郭静单为2016-255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实训基地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研究牟爱霞陈守峰李志波李鹏张在职王玉卓三等奖课题编号课题单位课题题目课题组负责人课题组成员2016-019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培训中心谈校企文化对接与人才培养宋兆磊王奉德刘霞黄炳礼王伟奇2016-02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职业教育对企业员工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乔凯姜波张良孙伟朱俞霖李璨刘魁贺国华冀慎龙2016-022 潍坊学院基于校企合作的数字媒体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宗绪锋韩殿元魏建国张峰庆董辉李志贤2016-023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企青工职业道德培养建设扈艳华张建军魏婷婷翟珊珊2016-024 胜利油田滨南采油厂构建跟班培训模式实做做实全员“安标培训”谢风猛沈国华张元萌田连武车颖张丰亮李军孙建勇辛广峰舒华文2016-030 潍坊科技学院导游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与职业技能提升研究黄翠平裴爱香于增元刘雪美李文静刘文娟2016-035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检修人员“技术+技能”综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赵勇段伦峰李鹏方圆都娟2016-046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基于行动学习法的变电运维员工培训模式王磊刘娜夏文华高松刘广辉孟凡尧2016-047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培训中心职工培训服务于企业生产实践的探索与研究王宪芹李秀云高明太陈爱红2016-049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研究王萍邹广安滕文祥张化迎倪春明2016-052 山东送变电工程公司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程研究王微魏毅吴雪峰韩伟2016-053 胜利石油管理局高级人才培训中心党校“互联网+”视域下安全培训模式探究与实践田茂波宋婷刘圆张英敏2016-062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石振河许恒奎杨京智杨时光王岩王宪祥高世强尚志峰2016-063 潍坊科技学院新时期素质教育下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研究冯春梅高焕荣范亚平王杰云张桂荣2016-064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校企融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影响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岳超超于志朋刘冬青2016-067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新常态背景下旅游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马莎莎石磊房铮王汝航靳鑫沈祥全2016-068 潍坊科技学院关于电子设备制造企业员工绩效评估体系的研究孟秀丽李臻张秀娟郭震刘璐于江学薛英芹2016-069 青岛滨海学院医学院“互联网+”与传统培训模式深度融合研究翟艺李秀艳张涛李娜刘超2016-074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胜利油田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功能升级研究张庆李建民张金龙巩同春张传文张树青2016-077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实习阶段权益保障法律问题研究董家秀于昕韩晓昌房光鑫杨道杰王璀2016-079 淄博市技师学院职业技能大赛选手的心理调节研究王宁王玉环肖永兴孙秀娟王术良2016-090 兖州煤业安全技能培训中心“班组长培养”项目开发及实践李军宁秀兰杨婷胡遵芹周欣2016-091 山东管理学院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赵广军李晓磊胡忠任刘建波侯岳孔倩2016-092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利津县供电公司职工培训服务于企业生产实践的探索与研究韩永强孙政辉刘淼孟宪福刘宁王伟2016-097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垦利县供电公司“互师互补”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李珑珑杜星虎卓清莉贺鹏左丽陈岩王冠超2016-098 胜利石油管理局特种技术培训中心电教化新技术在高安全教育培训中应用研究乔娜武丽君王涛时宪张久凤赵非凡宗杰2016-101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蒋茂东柴换成董昌艳王海龙刘兆怀2016-104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类职业院校职工继续教育品牌创建研究朱培锋王汝航孙健2016-106 山东英才学院医学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徐莉王辉王秀丽。
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微型课题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e7b01b4960590c69ec37665.png)
谁动了我的笔杆子陕西省微型课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关键词:微型课题小学作文研究结题报告由于学校工作的需要,自2005年便改专业做起了数学老师,放下了为期10年的语文教师生涯。
说实话,心里对语文课堂是割舍不下的,很怀念当初任班主任教语文的那段岁月,让学生写日记,自己每周批阅,与学生在笔尖纸上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事,感受他们的烦心与喜悦,从笔下为男孩子出谋划策、为女孩子排忧解难;难忘在作文课上与四十七名学生为谁的作文好而争得面红耳赤,辩的热火朝天;难忘为写一篇作文,领上全班学生跑到校外野地里放了两节课的风筝,回来被校长以擅自集体外出的罪名狠狠批评的场景;难忘学生为写作文下雪天一起疯玩弄湿衣服,家长兴师问罪,而我倍受委屈的情景……在当数学老师的这几年里,一门心思搞好数学教学,目的很简单,不能让数学老师说咱语文老师上不了数学课,对于语文课堂只是默默关注,再也没有发表过多的言论,教学中途有几次无意中翻阅学生的作文本,看了看,欲言又止:说吧,咱是数学老师,管的也太宽吧?不说吧,学生这作文也太假了。
想了想,忍住没说,只是批评学生字迹潦草。
去年孩子上学了,喜欢画画,于是在县城给她报了个美术兴趣班,送孩子去的时候,附近的几个兴趣学校让我心里哑然失笑:“金笔作文”、“自然作文”……作文还要补,这不是让人笑掉大牙,开不了几天,就得关门大吉。
没成想,我接孩子回家的时候,从这几个作文学校出来的孩子委实不少,我这时目瞪口呆,心里是一声叹息,现在的作文课堂怎么了,办这班不是让语文老师羞愧吗?2012年,我开始分管了学校的语文教研组,在学校搞的几次征文活动中,学生们交上来的作文竟然有10多份大同小异,可见是从网络下载的,有几篇堪称上乘之作,但细细品味,文笔和情感超出了儿童的思维,不排除家长代笔的可能性,随后的调查也验证了我的想法是正确的。
我们的语文课堂到底怎么了?我们的作文教学怎么了?谁动了我的笔杆子![调查分析]很幸运的是,2012年4月,关于《农村小学作文的教学研究》被省教育科研所立项,确立为2012年的微型课题,让我师出有名,可以放开手脚大胆研究,在随后的两个个月里,我和我校语文组的十位教师在一起探讨了多次,从自身、从学生、从大环境各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话题一直围绕着作文教学;闲暇之余,还和部分学生、家长交谈、沟通了解到以下几个方面,是主要困扰学生作文无新意、无素材、出现“假、大、空”的关键问题。
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微型课题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459fcdead51f01dc281f142.png)
微型课题结题报告《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字词与学文之间的先后解决顺序》南流小学语文课题组2011年2月一、问题的提出、自从加入幸福教育联盟以来,我校语文组积极开展了教研沙龙,在听评课活动中,我们发现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对先进行识字教学还是先课文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和省时高效。
针对这一问题的先后顺序上发生了歧义,为此引发了争论,觉得这是一个有待研究证实的问题,为此我们成立了此微型课题组。
第一学段二、研究内容:1.探索小学语文阅读学法指导的具体方法与策略。
是依托课文来识字?还是着眼于阅读课文?2.是识字学词.低年级的老师一定要给学生打好识字、学词的基础,要培养识字的兴趣,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要使学生能够积累更多的词语,而且不只会抄、会默,还能够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灵活运用。
3.研究如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指导学法,并不断训练、运用和感悟,提高阅读能力,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
要训练学生,首先把课文读正确,其次才是读流利,读出一点语气来。
三、研究目标:1.通过课题的研究,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状态,以学法指导研究为核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最优发展。
2. 通过学法指导的研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3.通过学法指导研究,建构小学新阅读教学模式,提升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通过阅读的教法指导研究,明确阅读教学重点教学目标把握——识字写字为重点,重视和落实朗读训练。
探索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发展语文能力的基本策略。
四、问题的研究(一)理论学习心理学研究发现情境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有特定的作用。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也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镇安县基础教育科研微型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镇安县基础教育科研微型课题研究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a3065856bec0975f465e286.png)
镇安县基础教育科研微型课题研究“新课改形势下如何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课题编号:ZAJYW20130138结题报告摘要:镇安二中高一英语课堂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注重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和角色的定位以及师生关系的改变,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重视学生收集处理素材、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积极优化师生关系,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达到师生共赢。
一、问题的提出:1、课题研究背景:素质教育全面推行,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转变观念,转化角色,与时俱进。
传统高中英语课室教学存在很多弊端,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英语教学必须改革。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如何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这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研究目的和意义: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重视学生收集处理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一)、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和角色的定位(二)、师生关系的改变。
优化师生关系,达到师生共赢(三)、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三、课题研究对象及范围: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高一(8、9、12)班全体同学;研究范围是英语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教学内容。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文献研究法,学习相关文献资料,学习他人研究成果,确定符合实际的研究目标;行动研究法,从教学现状出发,通过创建学科协调组、互助式自主学习小组等具体行动,不断摸索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研究并解决问题;实验法: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题目,让学生用新学的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及时总结并指导学生改进;经验总结法:通过案例、课堂实录、专题活动等形式加以总结,并予以提升,上升到理论水平,形成长效机制。
五、研究步骤与过程:本课题的研究是以高中学生高效课堂的构建为总目标,以课堂教学为平台,以探究高效方法为突破口,有效提高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具体分为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2013年8月):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设计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
微型课题《小学生作后“习作欣赏”策略的实施研究初探》阶段性总结报告
![微型课题《小学生作后“习作欣赏”策略的实施研究初探》阶段性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99eae7db4daa58da1114a15.png)
微型课题《小学生作后“习作欣赏”策略的实施研究初探》——阶段性总结报告多年来,作文教学的功夫,主要花在学生写出作文之前,严重忽视乃至无视了学生写出作文之后,要做的大量的有效地、有价值的事。
因此,在多年的小学生作文教学中,作文评价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帮助也不是太明显,我觉得有必要对小学生作后“习作欣赏”进行研究,以提高教师对学生作文评价的有效性。
于是在2013年3月我申报了《小学生作后“习作欣赏”策略的实施研究初探》这样一个微型课题,本课题是指对于学生的习作评价研究,如何在评价中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亮点,如何进行欣赏、如何达成有效欣赏的探索研究,以便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学生乐意写作文,爱上写作文。
经过将近8个月的研究初探、实践反思,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现将研究实施过程简单总结如下:一、搜集文献资料,钻研课题理论自从申报的《小学生作后“习作欣赏”策略的实施研究初探》微型课题被确定后,我便积极搜集与该课题有关的资料,如《习作教学“体验”热背后的冷思考》《作文教学的“泥泞”转身——从“前作文教学”走向“后作文教学”》《作后讲评VS作前指导》《作后训练三字经》《作后评讲的12件事》《学生习作的保护着与发现者》《把握习作本质,改革习作评价》《从鲁迅先生的手稿看文章修改之道》等等,反复研读提炼升华,认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我还认真学习与该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并通过视频学习、现场观摩等手段研究名师作文教学评价的方法,自己实施作文评价教学研究等方法,举行开题论证会等等工作。
二、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研究工作本课题“小学生作后“习作欣赏”策略的实施研究初探”指对于学生的习作,如何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亮点,如何进行欣赏、如何达成有效欣赏的探索研究,以便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学生乐意写作文,爱上写作文。
为此,我创设多种途径来开展研究工作。
1.分组实验法:我把班上的学生分为三个实验小组,针对同一篇作文对每个小组学生的作文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评价后修改自己的作文。
研究微课技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研究微课技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2fb40e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5.png)
研究微课技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刘正兰
【期刊名称】《东西南北》
【年(卷),期】2018(000)002
【摘要】微课是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产物,能够弥补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缺陷,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人才的全面培养。
本文就对微课技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进行了简要概述。
【总页数】1页(P116-116)
【作者】刘正兰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西县金碧镇第三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J], 郑艳艳
2.基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J], 吴忠波
3.提高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 [J], 孔将军
4.交互式电子白板下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研究 [J], 赵文军
5.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情感教学策略研究 [J], 张士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定边县教育教学微型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书
![定边县教育教学微型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书](https://img.taocdn.com/s3/m/f75ced127375a417866f8fac.png)
教师如同一名导演,一节课导(设计)好了,整堂课才可以顺利有序地进行.讲好一节课地开头,是上好一节课地关键所在.只有设计好开头,才可以充分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地思考,引出整堂课地核心内容.
()利用漫画、图片、电教、歌曲、电影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课是一门比较庞杂地学科,因此在语文课有效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创设新奇教学情境,利用漫画、图片、歌曲等新奇教学工具来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新奇教学情境是一种经常保持新颖和多变,意在以“新”和“奇”为主来 实现有效教学地教学情境.这种情景使学生求知猎奇地心理得到满足,从而调动其积极性.新奇教学情境能够强有力地吸引学生,一下子把学生带进一个崭新地境界,创造出激动、高 昂、活泼地获取知识信息地氛围.新奇教学情境会使学生感觉新鲜有趣,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知识.
.课题研究成果较丰富,完成了预期地目标任务,形成了较高质量地结题报告,对日常教学和课题研究具有较好地指导价值.通过实验,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地良好习惯,为课题地后续研究奠定了良好地基础.
.建议课题组进一步深入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积极探索小组建设地基本模式和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地基本方法,增强操作性,以便在更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推出了成功课例.
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综合性学习——献给父母地歌”、《安塞要鼓》、《皇帝地新装》是兴趣性辅助教学地成功课例,受到了学校领导老师地一致好评.这为课题研究地实践提供了研究资料,是推进课题研究地巨大动力.
如:在上“综合性学习——献给父母地歌”时,首先,我自行将课文原本地“献给母亲地歌”改“献给父母地歌”这样上课地内容更加宽泛,供学生发挥地空间也多.其次为了激发学生地兴趣,也为了提高学生地参与度,我在上课时先播放了一段视频,将学生直接拉进课堂,触动学生地情感,为后面地教学蓄势.再如《安塞腰鼓》这一课,教学主要以朗诵为主,在充分地朗读中感受艺术魅力,体会作者地情感宣泄.还有《皇帝地新装》,我主要采取学生自己编地课本剧来授课,让学生在积极地参与中感知课文探究主题.
21仔细观察、分析字的间架结构和...
![21仔细观察、分析字的间架结构和...](https://img.taocdn.com/s3/m/40527ad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03.png)
目录微型课题申报·评审书.................曾智/2课题立项批复.............县教育学会、县教研室/5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曾智/8 教学反思㈠.....................曾智/9 教学反思㈡.....................曾智/10 教学反思㈢.....................曾智/11 教学反思㈣.....................李荣章/12 教学反思㈤.....................李荣章/14 教学反思㈥.....................李荣章/15 教学反思㈦.....................马宇/16 教学反思㈧.....................马宇/17 教学反思㈨.....................马宇/18 论文.......................李荣章/19 课题教研总结....................曾智/22 结题申请......................李荣章/25 镇巴县课题研究成果鉴定申请书............曾智/27 镇巴县教研室微型课题考核鉴定表...........曾智/31 结题鉴定意见书............县教育学会、县教研室/331- 1 -镇巴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微型课题申报·评审书微型课题负责人曾智学科语文学历大专职称小二出生年月1985.3 工作单位大池镇中心小学联系电话158****1263课题名称一年级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的个案研究负责人简历2008年毕业于宝鸡文理学院美术系美术教育专业,2010年参加工作。
现担任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
其他成员李荣章马宇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背景及解决的问题我发现班上很多学生在写作业时从来就不注意自己的书写,因为学生们年龄小,写字速度慢,总想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然后去玩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跃小学数学课堂气氛的策略研究
-----------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鲁迅先生也言“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
”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师生配合是否默契,直接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
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我们的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课堂气氛是否活跃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也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那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该如何着手活跃课堂气氛呢?以下是我综合了几个数学老师的有效策略。
1、以精彩的开场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一堂课的开头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好一堂课的导语,对于上好一堂课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
老师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前给孩子们猜谜语、唱儿歌,精心设计的导语打破了以往单调,出奇制胜。
有经验的教师都很注意满怀激情,进入角色,用自己的心去碰撞学生的心,用自己的情去沟通学生的情。
此外,他们还会利用课前时间和学生交谈,了解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进行简短的“攻心战”,以加深感情融洽。
如我校的张老师在执教《认识东南西北》一课中的开场白是这样的:
师:小朋友们,天气越来越冷了,上课前让我们先来热热身。
(师生一起进行了《健康操》的表演)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做得真带劲儿,你发现我们的准备操中有哪些表示方向的词语?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师生关系,又引入到今天的所学,真是一举多得啊!
2、以教师的幽默语言贯穿课堂始终
课堂上孩子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的集中,教师可以适时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孩子们调节一下,解除疲劳,创造轻松愉悦的气氛,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紧张的课堂气氛中,孩子的笑点很低,只要稍微好笑的词儿,孩子们都会报以会心的一笑。
如:一个孩子列竖式时横线画得很短,我会说:“你们看,上面的这些数正在担心呢,担心会不会一不小心就掉下来了?”再如:个别孩子板演的字很难看,我会说:“看这些字,真难看,不像数字,倒像蚯蚓爬过的痕迹。
”在会心的一笑中,孩子们都集中了注意力,而且很容易的理解了我的意图,效果很好。
3、以小组合作竞争的方式吸引学生眼球
让学生想一想,谈一谈,小组讨论能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参与。
讨论能集思广益,既有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精神,在小组讨论中,中等以下的同学因没有压力,没有怕讲错被全班同学见笑的紧张感,而畅所欲言,互相
启发,积极思维,体现主动学习。
在连片教研会上,五年级的一堂用了导学案的交流展示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们小组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一个个不甘落后,为本组有一个发言机会而激动,为小组成员的小小失误而惋惜,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让听课老师也随着一组组孩子们的表现时而激动,时而紧张,时而郁闷。
在课堂上,调动孩子们的参与热情,让他们真正的小组合作,小组竞争起来,那时的课堂就会有不一样的精彩,活跃的课堂气氛自然就不在话下了。
4、以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玩一玩,干一干,在“活动”中参与学习的过程。
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技能技巧,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具演示,学具操作,电化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也就是说学习不仅要用耳朵听,用眼睛看,更重要的是要动手、动口、动脑,多种器官协同活动,在活动中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
在教学《统计与可能》时,我让学生课前自己准备工具,用橡皮、木块、橡皮泥、废旧纸盒等做成小正方体,在课堂上小组合作抛小正方体,让学生在实践活动认识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学生们用自己做的小正方体来做试验,格外积极、带劲儿。
许是动手操作解放了他们的手,让他们活力四射;也许是由于他们自己准备的道具,让他们兴趣盎然。
又如学到圆柱、圆锥的体积时,让每个学生根据要求动手制作圆柱和圆锥,再用圆锥装黄沙倒入圆柱,直观地得出
圆锥的体积公式,这样的动手操作活动,将深深地刻在学生记忆中,知识掌握得非常牢固。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自己制作学具,上课操作学具,学习的气氛非常活跃,上课时参与面很广,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总之,在学生可以的情况下,教师尽量放手让孩子去做,准备学具、动手实践,让他们小手动起来的同时也开动脑筋,让创新思维的火花不断迸发,让课堂气氛更活跃。
5、以在矛盾中思辨来活跃课堂
“矛盾是打开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
有矛盾,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对这些“疑惑和不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解开能力一层一层地逐步挑起,也可由学生自己挑起,教师再有选择地交给学生。
这好比平静的水面投入一颗石子,学生思考、争辩、究底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
如在连篇教研观摩会上赵老师执教的《求商的近似值》一课中:
在活动二:计算海豚和飞鱼的最高游速大约各是多少千米/分时,让学生思考:得数保留三位小数,笔算求商时最多除到哪一位就可以不必再除下去了,为什么?
生1:我认为最多要除到万分位,因为要保留三位小数,就要除到它的后面一位。
生2: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认为只要除到百分位就可以了,因为我它是一个循环小数,后面的都是一样的,就不必再除下去,只要除到百分位就可以了。
生3:我同意生2的看法,除到发现商是循环小数时,就不必再除下
去了。
生4:我不同意他们的看法,因为题目的问题问的是最多除到哪一位?因为要保留三位小数,所以我认为最多要除到万分位。
”
……
在一声声“我同意某某的看法!”“我不同意某某的意见!”的辩驳中,学习的气氛越来越浓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也越来越透彻,学生在轻松活泼中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智能,课堂气氛之热烈自然也可想而知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实践,通过各种活跃课堂气氛的策略的实施,现在,课堂上争着举手发言的人多了,当听众的人少了,打破了一潭死水的僵局。
在老师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富有激励性的语言下,学生上课精神百倍,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竖起小耳朵,上课可专心了,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学生们在数学课堂上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学得轻松,教师也教得自然,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了,作业质量也明显提高了。
这些表明,活跃课堂气氛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适时、恰当地使用,能凸显出其实效性,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推广使用价值。
通过多种途径和策略的研究,我们欣喜地看到课堂的变化,学生的变化。
然而,对于课题的研究,我还只是处在探索与尝试的阶段,我将在追求高效课堂的路上不断摸索前行,希望能与各位同仁一起切磋、探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