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 《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知识性童话,课文借助动物的形象,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讲述小壁虎向小鱼姐姐、老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小鱼、老牛、燕子的尾巴分别有不同的作用,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功能。

课文生动有趣,浅显易懂,线索清晰。

文中语言优美,特别是动词的使用非常精巧,教学时应适当品析,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

文中对话较多,且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可以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没有注音,这是锻炼学生自主识字,借助图画阅读的好机会。

本文是一篇科普童话,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鱼、牛、燕子和壁虎的尾巴的不同用处,另外文章也表现了小动物们之间真诚相待的美好品质,可借此对学生进行德育。

一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但好奇心强,因此,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能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

为了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来,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实物投影、生动形象的教具来吸引学生,让学生从大量形象的感知中,逐步掌握课文的重点、难点。

2.通过多种方法猜生字字音、字义,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的特点,读懂课文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4.了解壁虎、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作用。

重点:识字,写字;通过多种方法猜生字字音、字义。

难点:借助连环画课文的特点,读懂课文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动物头饰。

学生:预习课文。

2课时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知道壁虎的尾巴有再生功能。

一、看图导学第1.2自然段。

1.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呢?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看图边思考。

2.请学生用上“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

(因为小壁虎的尾巴断了,所以他要去借尾巴)
4.出示纸壁虎、纸蛇。

请学生演示“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

师:从同学的演示和“一挣”这个词中,大家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除了刚才老师介绍的能帮助爬行外,还有什么用处、特点?(尾巴长得不牢,用力一挣就断了,可以保护自己)(板书:挣断)
5.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

”(注意轻重、停顿)
6.小壁虎的尾巴断了,要去借尾巴。

它要去借尾巴的另一个原因是什么呢?像刚才那样,用上“因为……所以……”句式说一句完整的话。

(因为没有尾巴很难看,所以小壁虎要去借尾巴。

相机引导学生读准“难”的字音;理解“难看”词意:指小壁虎断了尾巴的样子不好看;最后用“难”口头组词。

)
7.小壁虎没有了尾巴,心里感到怎样呢?(难过)从哪里看出来的?(“没有尾巴多难看哪!”)
8.指导学生朗读“没有尾巴/多难看哪!”(注意语气、重音、停顿) 9.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很难看。

他先向小鱼借尾巴,接着向老牛借尾巴,最后向燕子借尾巴。

那小壁虎是怎样向他们借的?借到了没有?我们接着往下看。

二、看图导学第3自然段。

1.那小壁虎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请大家看图,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顺序用自己的话说清画面内容。

(小壁虎爬到小河边,向小鱼借尾巴)(板书:小河边小鱼)
2.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又伤心,又难过,他急着去借尾巴。

课文是怎么写他来到小河边的?(爬呀爬)“爬呀爬”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壁虎从墙角到小河边爬的路远,断了尾巴爬的速度慢)
(随机指导学生复习“爬”字:读准“爬”的字音;认清“爬”的字形是半包围结构,且左下包右上,“爪”第四笔的捺要舒展,能托住上部“巴”,“巴”的最后一笔起笔在竖中线上;通过学生演示理解“爬”的字
义。

)
3.指导学生朗读“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

(注意停顿,“爬呀爬”要读得轻而慢)
4.小壁虎爬到小河边看到了什么呢?(看见小鱼摇着尾巴,在河里游来游去)指名演示,理解“摇”。

(板书:摇)
5.小壁虎看到小鱼的尾巴摇来摇去,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

如:①小鱼姐姐的尾巴多漂亮啊,我就向她借吧!②我借到了小鱼姐姐的尾巴,应该就不难看啦!)他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呢?(“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6.出示两句话。

①小壁虎说:“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②小壁虎说:“小鱼,你把尾巴借给我!”
指名朗读,进行比较:这两句话有哪些不同?哪一句话好?为什么?
(第①句好,从“姐姐”“您”“行吗”这些词中,可以看出小壁虎是用商量的语气跟小鱼说话,很有礼貌。

随机进行品德教育:同学们也要做讲礼貌的孩子。

)
7.指导朗读“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注意停顿、重音及语气)
8.那小鱼有没有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没有)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小鱼要用尾巴拨水。

演示理解“拨水”)(板书:拨水) 9.因为小鱼姐姐要用尾巴拨水,所以只能很为难地对小壁虎说“不
行啊”。

指名读小鱼的话,要尽量读出这种语气来。

(教师作适当指点) 10.分角色练读小壁虎和小鱼的对话。

三、看图导学第4自然段。

2.请同学们看图,像刚才那样,说说画面内容。

(小壁虎爬到大树上,向老牛借尾巴)(板书:大树上)
3.那小壁虎是怎样向老牛借尾巴的呢?(课件出示)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并想想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他看见老牛( )着尾巴,在树下吃草。

小壁虎说:“牛( ),( )把尾巴借给我( )?”老牛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 )呢。


4.结合学生回答,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老牛尾巴的功能。

①什么叫“甩”?(板书:甩)请学生用一段绳子演示理解。

提醒学生注意“甩”和“用”的区别。

②板书:赶蝇子。

出示图片,学生观察,教师指导学生明确:“蝇子”这里不是指苍蝇,而是指牛蝇,即寄生在牛身上的一种飞虫。

5.老牛要用尾巴赶蝇子,小壁虎又没有借到尾巴。

这段话和第3自然段虽然在内容上有所不同,但朗读的语气、重音、停顿是基本相同的。

谁来读读?
(请四位同学每人读一句。

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适当指导:老牛的话可读得低沉、慢一些。

)
6.分角色朗读小壁虎和老牛的对话。

四、看图自学第5自然段。

1.小壁虎向老牛没借到尾巴,又去向谁借尾巴?(板书:燕子)
2.请大家结合插图,轻声朗读第5自然段,要求:①用自己的话说清画面内容;②说说燕子的尾巴有什么用处,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组织学生自学并分小组讨论,教师边巡视边作适当指点。

4.检查自学情况。

结合学生的回答,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燕子尾巴的用处。

(相机演示理解“摆”及燕子通过摆尾巴“掌握方向”——燕子的尾巴像一把剪刀,尾巴朝西偏,燕子就往东飞;尾巴向东偏,燕子就朝西飞。

随机板书:房檐下摆掌握方向)
5.指导学生运用与第3.4自然段相同的朗读方法分角色朗读小壁虎和燕子的对话。

1.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怎么样?(很难过)
2.小壁虎难过地爬回家,把他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

(指导学生读准“告诉”的字音,在这个词语中“诉”读轻声。

理解词意:告诉,这里指小壁虎说给妈妈听。

)
3.课文中有没有把小壁虎告诉妈妈什么写出来?(没有)那你们知不知道小壁虎向妈妈说了些什么?老师做壁虎妈妈,谁来做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说给妈妈听?(指名答)
4.课文前面已经写了,所以这里就不用再写了。

壁虎妈妈听了小壁虎借尾巴的事,笑着说小壁虎是“傻孩子”。

壁虎妈妈为什么叫小壁虎“傻孩子”?
(一是因为小壁虎去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他们的尾巴都有用
处,借不到;二是因为小壁虎能自己再长出尾巴,不用借。

) 指导朗读壁虎妈妈的话。

5.听了妈妈的话,“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得叫了起来”。

小壁虎为什么这么高兴啊?谁能用高兴的心情读一下小壁虎的话?要把高兴劲读出来。

6.指导朗读“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注意感情、停顿、重音) 7.从这里你可以看出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特点?(断尾后过一段时间能再长出新尾巴)(板书:再生)
六、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1.课件出示,指名读下列句子。

(1)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

(2)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小河边。

(3)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上。

(4)小壁虎爬呀爬,爬到房檐下。

(6)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得叫了起来:“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
2.根据这些句子和课文的有关内容,谁能完整地说说小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和特点?
(小壁虎的尾巴能帮助爬行,它可以切断尾巴保护自己,尾巴断后过一段时间,又能长出新尾巴。

)
3.小壁虎、小鱼、老牛、燕子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

那自然界中其他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呢?请大家回去问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
是自己查资料了解。

21 小壁虎借尾巴
小鱼—摇尾巴—泼水
老牛—甩尾巴—赶蝇子
燕子—摆尾巴—掌握方向
壁虎—尾巴能再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