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全单元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6-19)课教案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6-19)课教案

16来自大自然的信息教学目标1.学会查阅、整理从各种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与交流研究结果。

2.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

3.了解大自然的各种变化,知道大自然会传递给我们一些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

教学重点了解大自然的各种变化,知道大自然会传递给我们一些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

教学准备树干、刻度尺、铅笔、利用某些自然现象可以获得很多信息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有关动物与天气的农谚,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板书课题:来自大自然的信息二观察周围的自然事物,它们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1.从年轮中获取信息(1)出示带有年轮的木材:你对年轮有哪些认识?(2)教师小结。

(3)教师指导小组内观察年轮并作记录。

(4)学生猜想原因。

(5)集体交流观察结果,明白为什么年轮会有这样的变化(6)出示关于年轮的视频资料。

(7)了解年轮的用处。

2.了解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其他信息。

(1)组内交流:从大自然中还可以获得哪些信息?(2)集体交流,教师评价并作小结。

三自由活动1.出示有关大自然信息的视频资料。

2.根据树冠的外形,判断树木的生长环境。

四拓展活动搜集、分析自然界带给我们的更多信息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7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教学目标1.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会根据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制作资料卡;会用简单的工具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参与评议,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体会到要关爱自然、关爱生命。

3.观察认识蜜蜂、蚂蚁传递信息才方式;认识其他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知道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

教学准备观察蚂蚁和蜜蜂。

寻找一窝蚂蚁作为观察对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交流课前对蚂蚁和蜜蜂的观察情况。

2、教师播放视频:森林里的蚂蚁捕食。

3、揭示课题。

二探究.蚂蚁、蜜蜂怎样传递信息1以组为单位,研究蚂蚁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六年级下科学优秀课件-未来家园 青岛版(六年制)

六年级下科学优秀课件-未来家园 青岛版(六年制)
漂移也将慢慢停止;复杂的动物肯定早已灭绝。
六年级下科学优秀课件-未来家园 青岛版(六年制)
昼夜不再交替
美国天文学协会于2003年9月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蒙特雷召开了一次会议,在这次 会议上,科学家向人们模拟并描绘了地球在遥远未来的苦难的模样:70亿年后,太阳膨 胀成一个巨大的红色星球,灼热地烧烤着地球;没有人能够精确地预测那时地球和月球 将如何围绕着太阳旋转,但有一种可能性是地球将被锁定——地球一侧永远是白昼,另 一侧将永远是黑夜。在未来地球永远是白昼的一侧,太阳看起来有目前的250倍大,占据 了大部分天空,而且太阳光将照射到地球上很远的地方,事实上只有像北美洲那么大的 一片地方永远处在黑暗之中,黑暗地带周围将是一片永远处于微明状态之中的区域。科 学家利用太阳逐渐变亮的天文预测来计算地球表面的温度。通过研究,他们发现75?郾7 亿年后,太阳照射下的岩浆海的温度几乎达到了2200℃,岩浆将开始蒸发。然而,处于 黑夜一面的地球表面的温度却很难预测。如果仍有一层厚厚的大气在漂浮的话,那么它 将会把足够的热量带到处于黑夜的一侧,这样就连黑夜的一侧也会变得很温暖;如果没 有这层大气,那么处于黑夜的一侧就会变得非常寒冷。这种情况非常类似于只有一层薄 薄的大气的水星。水星正午时气温能达到350℃,热得足以熔化铅,可是到了夜晚,温度 却急剧下降,能降到零下170℃。科学家猜测地球黑夜的一侧气温可能会更低,大约在零 下240℃,因此这个又冷又热的地球将形成一些奇特的天气模式。在热的一侧,像硅、镁、 铁等金属以及它们的氧化物将从岩浆海中蒸发出来。在温暖的微明区,它们又将重新凝 结。你会看到铁雨,可能还会看到一氧化硅雪。同时,从较冷的灰暗的天空中还会飘下 钾雪和钠雪。在黑暗的一侧,天气冷得足以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氩冻结成一个巨大 的冰帽。冰帽上有一层固态氮冰,在此下面将是水冰(如果那时地球上还有水的话)。还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备课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备课


重点
观察认识蜜蜂,蚂蚁传递信息的方式,认识其他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知道生物传递
信息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
难点
观察认识蜜蜂,蚂蚁传递信息的方式,认识其他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知道生物传递
信息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
方法
自主探究
手段
班班通
板书
17.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蜜蜂:“8字舞”“圆圈舞”
蚂蚁:
反思
能通过对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参与评议,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体会到要关爱,自然,关爱生命。
学生再另外交流收集到的有关生物传递信息的资料。
鸟类为吸引异性,排斥同性,宣告占有领地以及警告捕食者到来都是通过叫声来传递信息的。法国一名动物学家记录下乌鸦的种种叫声,他们开着放音车在村子周围移动,通过播放其中一种乌鸦的叫声,终于解决了长期困绕该村村民的乌鸦问题。这其中就巧妙用了鸟类通过声音传递信息的原理。
研究提示
●以年轮髓心为原点,以东西和南北方向为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从外向里逐个数清年轮圈数,并记录。
●测量每个方向生长轮距髓心的距离。
通过研究,同学们发现了很多现象也得到了很多数据。现在请各小组根据自己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看能从中得出什么样的信息。
6.了解来自大自然的其他信息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获知很多来自大自然的信息,同学们还知道从哪里也可以得到信息?
(教师准备的材料应有:树墩,直尺,铅笔,放大镜,树木年轮的研究记录单,研究提示单等)
2.学生分组进行研究。
在学生进行研究时,教师要深入到每一组,参与、协助搞研究,并指导学生填写好研究记录表
3.学生汇报与交流。
(简单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新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新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4.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换
(1)拍桌子时,机械能转换成声能。
(2)发电机可以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
(3)电动机可以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
第16 课 无处不在的能量
1.生活中常见的能量形式:运动的汽车具有动能,鼓声具有声能,通电的电磁铁具有磁能,炉火具有热能,灯光具有光能。
2.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能量有多种形式,并以不同的方式储存、转换。
3.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答: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随之产生一些新问题。例如,冰箱中用来制冷的氟利昂是破坏臭氧层的罪魁祸首,危害人类健康。
第18 课神秘星空
1.晴朗的夜晚,我们可以在天空中看到繁星点缀下有一条淡云薄雾般的白色光带,人们称它为银河。
2.银河系是由恒星、星云、星团及其他星际物质组成的巨大的盘状天体系统。
3.星团是由十几颗至上百万颗恒星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聚集成的恒星集团。
4.星云是由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结合成的云雾状天体。
5.星际物质是恒星之间的物质,包括星际气体、星际尘埃和多种多样的星际云,还包括星际磁场和宇宙射线等。
磁悬浮地球仪
3.制作磁悬浮列车模型
底座内部
“地球”内部
(1)将铜丝缠绕成线圈,用来充当列车的轨道。
(2)把两组磁铁(相同的磁极)分别吸到干电池的正负极上,用来充当磁悬浮列车,干电池正极的金属帽要和环形磁铁的内环紧密结合。
(3)把“磁悬浮列车”放在线圈内,使电池两端的磁铁与线圈接触“磁悬浮列车”就会从线圈里面穿行而过。 4.电磁铁让物体动起来的原理:电池、磁铁、线圈组成闭合电路,两个磁铁之间的线圈中有电流通过,这部分线圈形成一个电磁铁。电磁铁对磁铁的相互作用推动“磁悬浮列车”从线圈里面穿行而过。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课件【精品】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课件【精品】
我的脸像爸爸。 我的眼睛不像妈妈。 我的嘴巴像妈妈。 爸爸是高鼻梁,我也是高 鼻梁。
找一找自己与家人的异同 我们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比较。
有耳垂
无耳垂
V型发际
平发际
直发
卷发
拇指弯曲 拇指不弯曲
单眼皮
双眼皮
舌头能卷 舌头不能卷
找一找自己与家人的异同
除了外貌特征外,我们还可以从性格、脾气、爱好等 各方面与父母比较。看一看你是像爸爸多一点还是像妈妈 多一点呢?
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身体热起来有 哪些表现呢?
吃火锅或吃辣椒 时身体会感到热 。
身体热起来时 会出汗。
跑步或者跳绳后 会感到热。
身体热起来时 面部会变红。
烤火时身体会感 到热。
让身体热起来 这些使身体热起来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吗?
能量去哪儿了 我们人体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食物。
能量去哪儿了 那么人吸收的能量到哪里去了呢?
为了肯定这个论断,伽利略决定要测定长明灯每次摆 动所需的精确时间。但是教堂里没有钟,伽利略的身上也 没有任何可以计时的东西。他挠着头皮想了一会儿,忽然 眼前一亮:对了,可以用脉搏跳动来计时。伽利略据此制 作一架测脉搏的仪器。
研究摆的秘密 做一个单摆,研究它的秘密。
细线
铁架台
小铁锁
摆线 摆锤
摆在摆动时,摆出 去,再回来,叫摆动一 次。
研究摆的秘密 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你认为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摆锤的重量
摆线的长度
……
让我们一起做个实验探究一下吧!
研究摆的秘密
(一)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重量的关系
1. 用细线和一个螺丝帽做成单摆,细线 一端系在螺丝帽上,另一端打一个结 ,使其成为一个套,挂在铁架台上。

最新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作者xxxx------------------------------------------日期xxxx第一单元人的一生一、单元分析:本单元包括四课内容,分别是《细胞》《我从哪里来》《人的一生》《我像谁》。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丰富学生对生命世界的认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命科学的内容奠定基础.本单元让学生通过亲自查找、搜集和整理资料以及观察、游戏等探究性的学习,在相互合作与交流中走进生命世界,感受生命的神奇,从而使学生产生珍爱生命、关注生命科学、关注自我健康成长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为他们后续的科学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能针对生命提出问题;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表达与交流。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与交流,指导科学是不断发展的.3.科学知识:知道生命体的基本特征:由细胞构成,能够生长,繁殖,遗传和变异,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等。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生命的基本特征,即由细胞构成,能够生长,繁殖,遗传和变异,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尝试解决提出的问题,感受到科学并不神秘,能搜集整理信息,认识遗传和变异现象。

五、教学措施:1.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2.组织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开展探究活动,敢于向权威挑战,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创新。

3。

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发挥主导作用但不包办代替.4。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5.提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保证科学探究顺利开展。

6.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习科学,让科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7.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辅助教学。

六、单元课时安排本单元一共4课,各用1课时,共用4课时。

最新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全单元精品课件

最新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全单元精品课件

1.孔明就利用热空气上升的现象设计了天灯。 2.天灯底部被加热使内部的空气遇热而膨胀,但因 天灯的容积有限,于是多余的空气就会跑出天灯外, 造成整个天灯的平均密度小于外在的空气密度,故 天灯得以飞上天空。 3.而除了天灯以外,人类还利用热膨胀的原理发明 了热气球。
点火前孔明灯内的空气密度
点火后孔明灯内的空气密度
这几年来,它们在大气里的含量也 的确降低了一点。这张照片是用特殊方法 拍摄的,因为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那里的 臭氧被破坏了。
在这张照片里,蓝色的深浅代表臭氧的含量, 颜色越深,臭氧的含量越少。从照片中我们清 楚地看到臭氧最少的地方在南极上空,这就是 我们平常说的南极臭氧空洞。科学家们一直关 注着南极上空的这个空洞,因为它在不停地变 化着。这张图片中的空洞还算不大。
•风筝是如何飞上天的呢? • 春秋战国时代盛行一时的墨家创始人是墨子,相 传风筝就是由他发明的,不过当时是用木材做成, 称为木鸢。到了东汉蔡伦造纸以后,风筝的材料才 改成纸,称为纸鸢,后来有人在纸鸢的上面绑上风 笛,于是当风一吹起,纸鸢就发出风笛的声音,这 种会发出声音的纸鸢就称为风筝。
风力
大气污染的三大人为污染源
工业污染源 农业污染源 燃料燃烧污染源
酸雨
汽车尾气
工业废气
臭氧空洞
拓展资料
臭氧由太阳辐射使氧分子分解后,一个氧原 子和另一个氧分子结合而成,通常生成于日照强 烈的赤道上空。大气层中的臭氧总量计约33亿 吨,但在整个大气层中所占比重极小——如果将 之平铺在地表,将不过3mm的厚度——只有一 粒绿豆的高度。 臭氧有吸收太阳紫外辐射的特性,臭氧层会保 护我们不受到阳光紫外线的伤害,所以对地球生 物来说是很重要的保护层。
不过,随着人类活动,特别是氟氯碳化物和 海龙等人造化学物质被大量使用,很容易就会 破坏臭氧层,使大气中的臭氧总量明显减少, 在南北两极上空下降幅度最大。在南极上空, 约有2000多万平方千米的区域为臭氧稀薄区, 其中14-19千米上空的臭氧减少达50%以上, 科学家们形象地将之称为“臭氧空洞”。 臭氧水平的持续降低,将会使人类受到过量 的太阳紫外辐射,导致皮肤癌等疾病的发病率 显著增加。

六年级下册青岛版.ppt

六年级下册青岛版.ppt

1、《生物的启示》 唤起学生对身边生物 性能的观察、研究和模拟
2、《科学就是力量》 发展
展望未来世界科技
3、《开发新能源》 源
畅想开发未来新能
教学建议
在活动中要尽可能地通过各种途径和 方法搜集信息资料,并且使学生学会 将信息数据进行筛选、分类等,加工 内化成自己的信息,提高探究技能。
14、生物的启示
包括两个活动: 1、生活中的能量。 2、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教学思路: 资料交流生活中的能量——归类、综合 生活中的能量——讨论交流能量间的相互转化——动 手实验,体验能量转化的过程——解释生活中能量转 化的例子
第二单元《追寻达尔文的足迹》
本单元让学生通过分析有关达尔文的 资料信息,讨论达尔文的科学精神对自己 的影响,关注生物的进化现象,让学生能 像科学家那样探究科学之谜,经历科学探 究的历程,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科 学探究的乐趣。
研究与实践
调查生活中的伪科学 我的科学学习历程
谢 谢!
滕州教研网址: / 教研博客、教学资源
1、让身体热起来
初步感知能量的存在
2、摆的秘密
初步意识到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3、钻木取火 认识机械能与热能及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化
4、通电的线圈
认识电能可以转化为电磁能
5、无处不在的能量
生活离不开能量,生活中处处 有能量,能量是在不断转化的
单元教学建议
1、本单元的实验要注意准备充实的材料。 2、要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方案的设计。 3、教师要注意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 4、探究实验可多样。
教学思路:播放银河系的视频资料——交 流对银河系的认识——浩瀚的宇宙
12 探索宇宙
包括两个活动: 1、人类是怎样观察天体的? 2、走进航天展厅。

2024年最新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解读、教学建议及大单元教学策略

2024年最新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解读、教学建议及大单元教学策略

第六单元 科技与生活
20.专用工具 21.磁悬浮列车 22.科技改变世界
第20课 专用工具
1、核桃夹各部分有什么功能? (以核桃夹为例,引导学生探究各部分结构的名 称和作用。) 2、试一试,使用哪种工具效果更好? (通过不同工具开核桃的对比试验,发现专用工 具效果更好。) 3、认识多种多样的专用工具。 (知道多种工具的用途,认识到科技发展离不开 专用工具。) 4、拓展活动:引导学生设计一种能够方便快捷、 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专用工具。
第7课 动物行为与环境变化
1、气候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有什么变化? (通过北极熊在气候发生变化时的行为表现, 理解气候变化与动物行为的关系。) 2、水、食物、空气等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 为有什么变化? (通过观察雨后的蚯蚓、缺水后的肺鱼等与正 常环境下的对比,认识到水、食物、空气对行 为的影响。) 3、拓展活动:了解同种动物在野外和在动物 园里有什么不同。
6、拓展活动:了解皮肤受伤后的处理方法。 (知道如消毒、涂抹药物、简单包扎等方法。)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6.给植物分类 7.动物行为与环境变化 8.保护我们的环境
第6课 给植物分类
1、找一找植物的特征并给他们分类。 (对比观察不同类型植物的特点,学习用二歧 分类的方法给植物分类。) 2、用二歧分类的方法给常见植物分类。 (知道将不同的植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对 比排列就是二歧分类,再进行练习。) 3、拓展活动:用二歧分类法给校园里的植物 分类。
3.明确课时目标,优化教学设计。 基于生活,借助故事,立足任务,创设大问题情境;注 重内容的结构化设计,促进核心概念的建构;找准学生 的学习起点,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学、评”有念的记忆,特别是理解记忆, 死记硬背容易遗忘。 2、注重课堂纪律管理,难管理的学生及时与班主任沟通,严 加管教。 3、可以让学生在课本上补充一些课本上没提到的知识,拓展 学生的知识面。 4、尽量在不与教学进度冲突的情况下,尽早结束新课,留出 充足的时间复习。期末考试纸笔考试的形式不变的话,还是主 要考察学生的识记背诵情况,因此要特别注重期末考试之前的 三到四周的利用。越是离考试近的时候背的内容越容易记得清 楚,哪怕他们考完就忘了。 5、中高年级语数外学习压力很大,要协调好与语数外老师们 的关系,比如换课、调课等等,保证充分的课时量。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六三制)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有趣的碰碰球》说课课件附反思含板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六三制)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有趣的碰碰球》说课课件附反思含板书设计
③被撞出的小球运动的能量来自哪里?
(4).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点。 (5).汇报总结。
学生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归纳总结:小球由于被举高而具有势能, 由于运动而具有动能。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被能。
3、列举生活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换的实例。 (1).教师提问:想一想,生活中有倻此动能和势能相互转换的现家, (2).学生发言(瀑布、荡秋千、骑自行车上坡)。
三、说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知道被举高的物体具有势能,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 ;列举生活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换的例子。 【科学思维】: 通过视察碰碰球实验提出有关能量转换的问题;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设计实验证 明动能、势能的存在以及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分析动能、势能的相互转换 现象。
【探究实践】:表现出对动能和势能相互转换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 形成集体的观点。【态度责任】:了解动能和势能相互转换在生活 中的应用。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被举高的物体具有势能,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动能 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列 举生活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换的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思维, 同时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动手、实践、探究的能力。本节课教师将为 学生提供极大的自主探究、自主操作、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样既 培养了学生的视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 动手实践、合作 交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 新精神,让学生经 历了从猜想、探究、验证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完整的认知。
学生小组汇报设计方案,其他小组补充。
(学生能想到用一个小球去撞击其他小球,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两个小球 ,三个球去撞…………让学生纵情地去玩,在玩中感受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换 。)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4单元教材培训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4单元教材培训
本单元主要的相关链接
本单元包括《来自大自然的信息》、《生物是怎样传递 信息的》、《电脑与网络》、《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4课 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了解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的基 础上编写的,主要内容是探究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信息交流 方式和意义。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系统研 究能力、表达交流能力,丰富学生对生物界的认识,渗透科 学、技术和社会(STS)三者相互联系的观点及证法,进一 步认识和了解生物的生理和行为特性。由于生物界是多样的、 复杂的,不同物种之间、同一种物种个体之间以及人类社会 的信息交流都是非常复杂的行为过程,特别是一些高等动物 之间的信息传递,我们人类还不能完全了解,所以只能在我 们了解的部分现象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着圆舞 。
对于较远的蜜源,则蜜蜂会按照一个倒8字舞蹈(数学 上叫做无穷符号),同时摆动屁股。中间头部方向就是蜜 源的方向。
解读信息: 三个点来定位:蜂房---采蜜地点----太阳 答:蜜蜂是靠舞蹈语言传递信息的: (1)圆圈舞说明蜜源近(100米以内); (2) 8字舞说明蜜源远,8字舞中间蜜蜂头部的方向就是 蜜源的方向。 即使是阴天,只要蜜蜂能够飞出,仍能识别太阳的 位置。
海豚的回声定位
海豚是靠声波传递信息 听觉是他们的主要器官 他们拥有最先进的声纳系统
鸟迁徙行为中对方向的判断
(太阳)
根据季节、气候。
4. 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方 式给我们有哪些启发?
利用昆虫的趋光性来诱捕害虫,例如夏 天夜晚的驱蚊灯。
迎 客

根据树木的生长情况,你 能说出树木的生长环境吗?
椰 树
家哪 分些 享信 神 一息 秘 下? 而 !把 美 你丽 知的 道自 的然 一还 些给 谚我 语们 给提 大供 了

2024新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能量的转换《摩擦生热》优质课件

2024新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能量的转换《摩擦生热》优质课件
新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4.15 摩擦生热
第四单元 能量的转换
我们的祖先在远古时代发明了钻木取火技术。你知 道钻木取火的科学道理吗?
2
钻木取火的发明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在远 古时,河南商丘一带是一片森林,在森林中居住的 燧人氏,经常捕食野兽,当击打野兽的石块与山石 相碰时往往产生火花。燧人氏从这里受到启发,就 以石击石,用产生的火花引燃火绒,生出火来。
13
9
机械
热 机械
10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呢?
11
谢谢观看 !
2024/1/19
12
如何做好小学科学实验
小学科学课是小学中的一门有趣的副课,其中的科学实验是课程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小学科学实验包含的内 容很多,可以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为他们在中学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接下来就说说 如何做好小学科学实验? 一、备课方面 虽然小学科学不是主课,但是老师应该对小学科学实验充分重视,在备课方面要精心准备。确定好教学内容和 方向,明确教学目的,对一学期的科学实验都有一个系统的规划。 二、学生准备工作 有的实验课是实验室里本来就有现成的工具可以使用的,但是有的实验课是需要学生自己准备实验工具的,老 师应该在上课前,让学生们准备好相关实验工具,并提前预习实验内容。 三、提升学生兴趣 小学生刚开始对科学实验课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孩子们年纪比较小,容易在短时间内就对科学实验失去兴趣。 老师应该鼓励孩子动手做科学实验,并及时予以一定的奖励。 四、教学方式 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方式有很多,有的是让学生一个个的操作过关,有的是让学生自己组成小组,然后互相 合作完成实验。不管什么教学方式,一定要学生们写下详细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五、考核方面 小学科学实验一般不做考试要求,但是老师们可以自己对学生进行考核。对学生的做实验的态度、实验操作过 程、实验结果进行评分,作为小学生的平时成绩,引起学生对科学实验课的重视。

(小学教育)2019年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课时备课续

(小学教育)2019年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课时备课续

2019年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课时备课续单元第四单元信息与生活备课教师单元解读本单元由《来自大自然的信息》《生物是传递信息的》《电脑与网络》和《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四课组成。

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前两课主要介绍人们可以从自然界动植物的各种特征中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并且让学生了解生物间是怎样传递觅食、喜怒、择偶、繁殖等信息的。

后两课主要介绍人类社会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帮助,从而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能用简单的工具对蚂蚁等生物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画或文字表述。

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能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好处,也能产生负面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培养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的习惯,乐于用尝到的知识改善生活;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引导学生自学运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法;教育学生关心新科技产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使他们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发展能带来好处;引导学生善于用尝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科学知识:知道观察树林析年轮不但可以用来计算树林的生长年龄,还能了解了解树林生长所经历的环境条件;知道可以通过生物的一些生长情况或特殊活动方式获取很多相关信息;观察认识蚂蚁是怎样回家,觅食、联络的;研究其他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知道生物传递信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了解人类信息传递方式的历史认识科学技术在人类信息传递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能用简单的工具对蚂蚁等生物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画或文字表述;知道观察树林析年轮不但可以用来计算树林的生长年龄,还能了解了解树林生长所经历的环境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图片说一说图片给我们 提供了哪些信息
大自然的信息 ---年轮
1.推算树木的生长年龄 2.了解树木生活的环境(如光照、气温、降雨、矿物 质的营养供应等) 3.测知过去发生的地震、火山爆发等 4.测定事情发生的年代,推断事物未来的变化 温暖湿润的年份,树木生长快,年轮宽度大(疏) 寒冷干旱的年份,树木生长慢,年轮宽度小(密)
年轮:木本植物茎横切面上的同心圆 轮纹,也称生长轮。
探究活动
树木的年轮能告诉我们什么样的 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信息?
猜想假设: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猜想
研究提示
(1)以年轮髓心为原点,沿东西南北方向画 “+”。 (2)沿“+”从外向里逐个数清年轮圈数,并记 录。 (3)测量每个方向生长轮距髓心的距离。 树木年轮的研究记录
虫。如雌蝗在远处的草丛中分泌一种特殊的激素,雄蝗头上的 一对触角像电视接收天线一样,能准确无误地接收到这种信号, 及时飞来,喜从天降,巧结良缘。
生物信息的种类
2、化学信息(chemical information) 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 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昆虫、鱼类以及哺乳类等生物体中都存在 能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信息素 (pheromone)。
这些图片告诉我们什么
这些图片告诉我们什么
化石能告诉我们那些信息: 科学家可以逐渐认识遥远的过去生 物的形态、结构、类别, 可以推测出亿万年来生物起源、演 化、发展的过程,还可以恢复漫长的地 质历史时期各个阶段地球的生态环境。 可以或多或少地了解当时生物及其 生存环境的状况, 为人类了解生命的历史和地球上生 态环境变迁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预期结果:
讨论交流: 没有触角的雄蛾丧失了寻找雌蛾的能力 进一步探究: 而只有一根触角的雄蛾和触角剪短的雄蛾, 还是向饲养笼飞去,在上面爬行。
2、化学信息(chemical information)
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 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生物信息的种类
生物信息的种类
激素诱导(信息素) 这是最安全的求偶密码,多见于昆
生物信息的种类
讨论:一只蜜
蜂在找到蜜 源之后,如 何告诉巢中 的其他同伴 蜜源的位置 呢?
下雨前燕子低飞
植物能告诉我们地下矿藏
紫云英花朵变浅红----铀矿
铜 草 花
•现代故事:1951 年学者谢学锦到安 徽月山采集土壤样 品 •发现一种植物在铜 矿附件特别茂盛, 此植物喜爱铜。 •(发现大自然信息: 据此现象可以找到 铜矿)
石松繁茂,下有铝矿
地震前大自然有预兆
地震前,动物有哪些异常现象? 鸡乱飞,狗狂叫 鸭子不下水 牛羊不进圈 鱼儿想跳出水面
冰天雪地蛇出动
拓展应用
观察树冠的外形,判断树木生长的环境。
练习
一、填空。 1( 年轮 )能告诉我们树的年龄,并反映了树 木的生长情况。 2、植物能告诉我们地下的( 矿藏),化石能 告诉我们( 地球的变迁 )。 3、鸡乱飞,冬天蛇出洞,老鼠当街跑,是发 地震的前兆 )。 生( 4、温暖湿润的年份,树木生长快,年轮宽度 ( 疏(大) ); 5、偏心的年轮说明树木两边( 环境不同 )。
二、判断 1、树枝的年轮就是树的年龄。 (× ) 2、树是活档案,它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信息。 (√ ) 3、地震前大自然有预兆。 (√ ) 4、燕子低飞,蚂蚁搬家,我们可以得知天要 下雨了。 (√ ) 5、通过植物中的金属含量,推测地下的矿物 质,可以为人们寻找矿产提供重要证据( √ )
动物与天气谚语 泥鳅跳,雨来到。 泥鳅静,天气晴。 青蛙叫,大雨到。 鸡进笼晚兆阴雨。 燕子低飞要 落雨。 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蜜蜂归窠迟,来日好 天气。 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蜻蜓飞得低, 出门带斗笠。 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草灰结成饼, 天有风雨临。 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 喜鹊枝 头叫,出门晴天报。 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 河里浮青苔,必有大雨来。 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 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 长虫过道,下雨之兆。 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
课间安全提示语
• 1、不在楼梯、走廊间追逐打闹。 • 2、上下楼梯靠右行走。 • 3、不爬窗户,不翻阳台。 • 4、不玩刀具,棍棒等危险物品。
信息本质?
生物信息的种类
生物信息的种类
生物信息的种类
• 鸟迁徙行为中对方向的判断(太阳)
• 海豚的回声定位
• 蛇的热感受器与导弹(红外线感受器)
在北半球,朝南的一面树木年轮较宽
内容补充
1.研究年轮的方法: 2.年轮代表着一年中树木生长的情况,在优越 的气候条件下,树木生长的越好,木质部增长 的越快,年轮就宽,反之年轮就窄。
3.偏心的年轮,说明树木两边的环境不同,通 常在北半球朝南的一面比朝北的一面温度高, 所以朝南的一面年轮较宽。
4.树木的年轮还是大气污染的资料储存库
1.植物能够告诉我们地下矿产
例如:光秃秃,寸草不生之地,可能有硼矿; 树木发育不良,土壤中可能含铜和铁 树木异乎寻常的茁壮,可能含有锰矿 植物硕大与粗矮,土壤中含有铀钍 树叶出现白斑,预示着地下埋藏着镍和钴 桧树会发光,说明地下有铝矿 铜矿的有些成分可以使野玫瑰的花瓣出现蔚蓝 色 有一种名叫忍冬藤的小树丛,发现了他,就等 于发现了一座银矿
生物信息的种类
炫耀 这种行为多见于水鸟。如雄鸭子经常
在雌鸭面前脉脉含情,不时用喙梳理羽毛, 并涂擦脂肪,使羽毛平伏光洁,以炫耀自 己的美丽姿态。有些鸟则只梳理色彩鲜明 或者色彩别致的地方。最进步的是鸳鸯, 它只象征性地用喙触碰一下翅翼上一根特 别大的橙色羽毛。鹑鸡类雄性凭着花丽的 外表、雄健的气魄,常在雌性面前展翅、 度步、开屏等,以炫耀自己的健美。有些 鸣禽则以歌舞的方式进行炫耀,从而取得 配偶。
• 蝙蝠的回声定位与雷达(超声波)
1.物理信息(physical information)
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 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 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 是生物。
生物信息的种类
感知雌蛾存在的是雄蛾的触角吗?
提出问题: 感知雌蛾存在的是雄蛾的触角.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变量为雄蛾有无触角,其他条件保持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