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集中学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附答案)
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题新课标卷(含答题卡答案)
![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题新课标卷(含答题卡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b38d677e21af45b207a801.png)
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卷满分150分,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8分)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会讲两种语言比只会说一种语言具有明显的实际好处——能够与更多的人交流。
但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始证实,谙熟两种语言还有着更重要的优势,会说两种语言让人更聪明。
掌握双语会对人的大脑产生深刻的影响,提高与语言无关的认知能力,甚至还能防止老年痴呆。
②长期以来,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都认为第二语言是一种干扰,从认知的角度来说,会影响儿童的学业和智力发育。
③他们的这种干扰看法没有错;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即使双倍折只是用一种语言,他大脑中的两种语言系统也都处于活跃状态,从而造成一种语言系统妨碍另一种语言系统的状况。
④不过,研究人员现在发现,这种干扰与其说是障碍,倒不如说让使用者因祸得福。
它迫使大脑去解决内部冲突,从而得到增强认知能力的锻炼。
⑤许多此类研究得到的相似证据表明,使用双语的过程能够增强大脑的所谓执行功能——这是一种指挥系统,在我们作计划、解决问题以及执行其他各种对智力要求比较高的任务时,引导我们的注意过程。
这些过程包括忽略干扰、集中注意力、随意在两件事情之间转换注意力以及牢记信息——这就好比在开车时记住一连串的方位。
⑥为什么两种同时活跃的语言系统间的冲突会提高这些方面的认知能力呢?知道不久前,研究人员还认为,双语者的优势主要来自一种抑制能力,这种能力在压制一种语言系统的过程中得到增强。
据称,这样的抑制能力有助于训练双语者的大脑在其他情况下忽视干扰,不过,这种解释显得越来越不够充分,以为有研究表明,即使在完成不需要抑制能力的任务时,如将任意分布在只剩的数字按升序穿成串,双语者的表现也比之使用一种语言的人出色。
⑦双语者与只使用一种语言的人之间的另一种关键区别可能更为重要:前者具有更加突出的监控环境的能力。
中学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模拟考试(二)语文试题(附答案)
![中学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模拟考试(二)语文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9b143958fb770bf78a55f7.png)
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二)高一语文试卷2015.6.28卷面总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网络上大规模________的“挖掘机哪家强?”造句热,使蓝翔技校________。
事实上,现在“蓝翔”已经和“土豪”等词语一样,成了某种文化的象征。
“蓝翔”两个字早已不再是蓝翔技校的代名词,而逐步________成了类似“高深莫测,咋咋呼呼”的含义。
A. 爆发名声大噪演绎B. 爆发名声大噪演化C. 暴发声名鹊起演化D. 暴发声名鹊起演绎2.下列古代诗句所蕴含的理趣与故事内容最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相传,古希腊有位国王做了一顶纯金王冠,便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假。
如何临别真假又不损坏原物?国王将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尝试过很多办法都失败了。
有一天他去洗澡,踏入浴盆,水往外溢。
他恍然大悟,终于找到了答案。
A.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C.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D.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 顾城有这样一首诗:“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葡萄藤因幻想/而延伸的触丝/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
”请问这首诗的题目是(3分)()A. 一种灵魂在歌唱B. 弧线C. 世界中的主人公D. 向往4. 以下是剧中有关人物的描述和对白,在横线上依次填写人物姓名正确的一项是(3分)()(1)_______的语言谦恭、周到,与各种人物应酬反应机敏、对答如流,符合他的身份。
(2)_______的语言则豪爽耿直,带有闯荡多年的侠气和饱经沧桑的沉重感。
(3)_______努力改良,终逃不了艰难处境,最后破产自杀;A.王利发马五爷松二爷B.松二爷马五爷王利发C.秦仲义常四爷松二爷D.王利发常四爷王利发5.下面选项中符合横线上情节表述的一项是(3分)()过了七十六岁的葛朗台在看到女儿把玩金梳妆匣时,竟”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
![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1f5d1181ed9ad51f11df247.png)
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及答案(试卷分值: 100分所需时间: 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检测,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糟粕.(pò)自诩.(xǔ)召唤(zhāo)两靥.(yàn)B.蹩.进(bié)炮.烙(páo)休戚.相关(qī)提.防(tí)C.朱拓.(tà)粗糙.(cāo)骨髓(suí)半晌. (xiǎng)D.教诲.(huì)刹.那之间(chà)作案未遂.(suì)脊.背(jǐ)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枯燥称颂寒喧咄咄逼人残羹冷炙B.烟霭拾人牙慧戕害礼尚往来唉声叹气C.缔结冠冕堂皇坐收鱼利秘而不宣国萃D.嘻笑怒骂犀利世外桃源惹事生非稍纵即逝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B.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雪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D.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90%以上未得过麻疹和没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在接触麻疹病人后都会发病,因此这些人应及时接种疫苗,流行期少去公共场所。
B.美国宇航局透露,2031年宇航员在往返火星长达31个月及在火星逗留550天期间,将自己种蔬菜、水果和鲜花。
C.事故发生之后,当地政府马上成立了工作组,火速赶往现场;同时迅速调集人力物力,竭尽全力对事故进行救助。
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第十四次周练语文试题(附答案)
![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第十四次周练语文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eb5b2867ec102de2bd89d1.png)
高一语文周练七十三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撮.土(cuō)殷.勤(yīn)刮痧.(shā)脸颊.(jiá) 童心未泯.(mǐn)B.鬈.曲(juǎn) 苍虬.(qiú) 饭甑.(zèng)虔.诚(qián) 岿.然不动(guī)C.聘.任(pìn) 钦.佩(qīn) 笃.厚(zhú)庇荫.(yīn) 恫吓.唬人(xià)D.摇曳.(yè) 蓊.郁(wēng) 皮癣.(xuǎn)汲.水(jí) 婀娜.多姿(nuó)2.下列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013年10月21日,百度正式宣布进军..互联网金融界,并将联手华夏基金推出新的理财产品“百发”,此外百度金融平台还动用“土豪战术”大肆..揽客,以图同此前借“余额宝”独步“武林”的阿里巴巴一决高下....的局势将要改变。
....。
这意味着阿里巴巴在互联网金融界呼风唤雨A.进军B.大肆C.一决高下D.呼风唤雨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义务植树运动极大地推动了国土绿化,尤其是城市绿化的进程,对增强国民保护环境、重视绿化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B.虽然互联网金融火热,但据调查显示,仍有超过六成的用户因担心安全问题而减少对互联网金融产品以及服务的使用。
C.“婴儿安全岛”试点工作暂停后,市福利院将集中精力认真做好已接收的患病弃婴的救治、康复和教育等服务工作。
D.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既是弘扬传统美德、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4.依次填入文段中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空气质量优劣与人们健康生活息息相关,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雾霾天气时,空气中的PM2.5等悬浮颗粒及有害气体影响人们的呼吸道健康,给身体带来不良影响②并且在城市中污染物不易扩散③严重的雾霾天气造成空气质量下滑④进一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性⑤给人们的出行、生活造成诸多不便⑥雾霾天气大大降低空气能见度,影响交通A.①④⑥②⑤③B.①⑥②④③⑤C.③⑤②①⑥④D.③⑤⑥①②④二、本大题为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8fbbc1866fb84ae55c8dd5.png)
东莞市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卷一、本大题10小题,共42分。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4题,多选则按前4题计分)(8分)(1)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
(王维《山居秋暝》)(4)青泥何盘盘, 。
,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5)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4题(9分)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之众人..众人:许多人 B.圣人之所以..为圣 所以:……的原因 C.小学..而大遗 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不必:不一定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惑之.不解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而耻学于.师 C.犹且从师而.问焉 择师而.教之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其.皆出于此乎4.下列各句与例句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师不必贤于弟子A.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B.句读之不知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5-9题(18分)(文中三个□处是为考查而设)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卷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bcb132ce2f0066f43322ad.png)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科知识质量测评高中一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B(A“拓”应读tà,C“更”应读gēng,D“参”应读shēn)2.B。
解释:B.讳莫如深: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此处不合语境,可改为“言简意赅”。
A.吞噬:指吞并、兼并,还可比喻消溶、湮灭。
C.玩味:细心体味其中意味。
D.孜孜不倦:指工作、学习勤奋刻苦,不知疲倦。
形容十分努力。
3.C。
解释:A语序不当。
从逻辑上看,应该是先“开发、设计”,然后才谈得上“建造”,因此“建造、设计、开发”应调整为“开发、设计、建造”。
B成分残缺。
“改善”缺少宾语的中心语“的状况”。
D句式杂糅。
“造成对……的伤害”和“使……遭到伤害”两种句式任选一种。
4、C5.【答案】B【解析】“罹”:遭遇或遭受。
6.【答案】B7.【答案】B8.【答案】C【解析】原文“讦以为直”,“以为”即“以(之)为”的省略,“把……作为”之意,翻译为“把揭发别人的隐私作为正当的做法”)9.(1)【答案】①过继给叔父房子贞,侍奉继母,超过亲生母亲。
(采分点:事,侍奉;逾,超过。
各1分。
句意通顺1分)②还擅长草书隶书,(有)得到他书信的人,都像对待宝贝一样地玩赏它。
(采分点:有……者,定语后置;尺牍,书信;宝,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宝贝一样。
各1分。
句意通顺1分)(2)【答案】①及彦谦在职,清简守法(等到房彦谦任职,清正廉洁遵纪守法)②彦谦见衡当途而不能匡救,以书谕之(房彦谦看到张衡当权却不能匡正挽救,就写了一封信劝告他)③唯彦谦执志不挠,抗礼长揖(只有房彦谦坚守志向不屈服,用平等礼节作长揖)【参考译文】房彦谦,字孝冲,本来是清河人。
房彦谦年幼丧父,不知道父亲是谁。
他的长兄房彦询,认为房彦谦天性聪颖有悟性,亲自教他读书。
七岁时,已经诵读数万字的文章,亲戚朋友认为他很奇特。
十五岁时,过继给叔父房子贞,侍奉继母,超过亲生母亲。
后来为继母守丧,他不进饮食有五天。
侍奉伯父乐陵太守房豹,竭心尽力,每当有时令珍果,自己从不先吃。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答案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b08634ccbff121dd368323.png)
二、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一) 8、D。(委:聚积) 9、C。(苫,草席;块,土块。古礼,居父母 之丧,孝子以草荐为席,土块为枕,所以,“苫块” 是为父母守丧时的礼节。服阙:指服丧期满。) 10、B(“叶衡上奏劝说皇上赐他制科出身”无 中生有,叶衡上奏只是希望皇上能“赦其狂而取其 忠”,是出于对李垕的爱护。)
叶衡字梦锡,婺 州金华人。绍兴十八 年进士第,调福州宁 德簿,摄尉。以获盐 寇改秩,知临安府于 潜县。户版积弊,富 民多隐漏,贫弱困于 倍输,衡定为九等, 自五等以下除其藉, 而均其额于上之四等, 贫者顿苏。征科为期 限榜县门,俾里正谕 民,不遣一吏而赋自 足。治为诸邑最,郡 以政绩闻。
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 绍兴十八年进士及第,调任福州 宁德县主簿,代理县尉。因捕获 盐寇改官,任临安府于潜县县令。 户口簿上累积弊端,富户大多隐 瞒漏报,贫弱户困于重复缴纳 (赋税),叶衡把民户定为九等, 从五等以下除去他们的名籍,而 把他们应缴纳的份额均摊给上四 等的民户,贫穷的人顿时得救。 征收科税定下期限在县衙门口张 榜(公布),让里正告诉百姓, 不派一个官吏而赋税自然收足。 治绩成为各县中最好的,郡长官 把他的政绩向皇上报告。
4、C。(A、“不仅……也……”之后的内容 对调。B、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因为”应移动到 “星光大道”栏目的前面。D、成分残缺,应该是 “践行着……人生理想”。) 5、A。(先“夜空”后“大地”。) 6、B。(⑤为中心句,③“欺骗自我”对应① “这种自我欺骗”,呼应④“由此”,“有些人自 信”连接②“真正的自信者”,“怀疑及不满”对 应⑥“为弱点苦恼”。) 7、B。(A、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C、将: 助词,放在动词后面,无实义。D、次第:情形, 光景。)
叶衡遭逢母丧。复职后授任枢 密都承旨。上奏马政的弊端,应当 命令每一个统制分头管领马匹若干, 到年底计算马匹数目排定优劣。李 垕应贤良方正科对策时,近于亢直 敢言,列入第四等,叶衡上奏说: “陛下赦免他的狂妄而选取他的忠 诚,足以显示陛下包容谏言的隆 盛。”于是赐李垕制科出身。有人 进言江、淮兵士名籍作伪泛滥,下 诏让叶衡考察检视,赐给他袍带、 鞍马、弓箭,并且命叶衡处理安置 民兵,人们都称赞他抓住了治军的 要点。叶衡办完事入朝觐见皇上, 皇上当时驾临偏殿检阅武士,召叶 衡参与观礼,赐他酒,皇帝亲自写 字赐给他。
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ca69bf69dc5022aaea003a.png)
2014—2015学年春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36分)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敕.(chì)造翠幄.(wò)宸.(chén)翰笑靥.(yàn)B.炮烙.(lào)饿莩(piǎo)歆.(yīn)享栈.(zhàn)道朱拓.(tà) 猿猱.(náo)跬.(kuǐ)步迁谪.(zhé)D.孝悌.(dì) 氓.隶(máng) 曳.(yè)兵鸡豚.(tú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寒喧执拗扪参历井走头无路B. 牲醴朔漠契而不舍金石可镂崔嵬雕梁一夫挡关百无聊赖D. 间或宣泄迫不及待义愤填膺3.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尽管各套班子誓词各异,但他们都一致要“忠于宪法”“廉洁奉公”“忠于职守”。
②阿盟首脑会议的推迟或许能使人,认识到阿拉伯世界面临的分歧和弥合这些分歧的迫切性。
③这句话一出口,乱糟糟的会场立刻沉寂下来,人们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报以热烈的掌声。
A.许诺惊醒首先/继而B.承诺警醒先是/继而许诺警醒首先/继而D.承诺惊醒先是/继而4、下列各句中带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生动地描绘了霍格沃茨巫师学校种种不可理喻的神秘景象,引起了青少年读者的极大兴趣。
B.这种药能治疗心脏病,又没有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呢?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描绘了一幅巧夺天工的自然图景,瞿塘峡的雄,巫峡的秀,西陵峡的险,充分展现了造化的神奇。
D.超级女声周笔畅唱功很好,专家评价说,她在歌唱事业上会很有前途,一定会成为明日黄花。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医改的深化毕竟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这样才能形成推进医改的合力B.和传统书法不同,现代书法艺术追求的是视觉艺术,更注重以造型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和个性。
高一语文试卷
![高一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83fb7cf4e009581b6bd9ebdf.png)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不同的一组是()A.和.泥和.面搅和.和.稀泥 B、匀称.称.职对称.称.心如意C.处.暑处.境处.于处.世为人 D.昭.示召.唤着.慌千里迢.迢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抱负威慑流芳百世源远流长 B.寒喧署名曲意逢迎各行其事C.偏袒蒙味重蹈覆辙针贬时弊 D.学藉暴燥浮想联翩山青水秀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老先生溘然长逝,直到今天,我才勉强把心里想说的话陆续理清楚,然后点点滴滴到纸上。
②据此间报纸会议是全封闭式的,只有在谈判休息时,才可以看到有人在草地上漫步。
③中国交响乐团向海内外作曲家发出征集交响乐管弦乐的,作品题材、内容不限,只求风格、手法为更多的听众喜闻乐见。
A.写宣称启事 B.渗宣称启示 C.写披露启示 D.渗披露启事4.下列各句中的标点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
”班主任严肃地说。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C.他为什么要发火呢?他碰到了什么问题?他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5.选出不会产生歧义的一项()A.这篇报告,我写不好。
B.这是王小刚的一支精致的派克钢笔。
C.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D.县里通知说,让李乡长本月20日前去报到。
6.对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树林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轻风是海的呼吸。
②这时来了两个人,一个西装,一个马褂。
③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④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
A.①拟人②比喻③夸张④借代 B.①比喻②夸张③拟人④借代C.①比喻②借代③夸张④拟人 D.①拟人②夸张③借代④比喻7.与上下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个比喻句是()夜色浓了,灯亮起来。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陈集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陈集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https://img.taocdn.com/s3/m/06aa270f5a8102d277a22f0d.png)
一、选择题 1.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A.文采 滞留 红装素裹 心无旁鹜 B.陨落 萧索 黎明百姓 恪尽职守 C.既然 嘻闹 重蹈覆辙 无与伦比 D.汲取 矫情 恃才放旷 味同嚼蜡 2.下列诗句中,疑问句形式与其它各项不同的是 ( )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市成为地级市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很好,市委希望画家和文艺工作者深入工 厂企业为全市人民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B、近年来,多种制作精美的公益广告,不断纷纷登陆我市主干道。
C、有没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衡量一个优秀班级的标准之一。
D、老师经常讲:中考是人生的关键一步,这一步一定要迈好。
4.对以下名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老舍的《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北京人力车夫的故事。
作者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B.法布尔的《昆虫记》以生动活泼,轻松诙谐的笔调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生活世界,并透 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全书充满对生命的关爱和对万物的赞美之情。
C.《五猖会》是鲁迅唯一的一本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短文。
它通过描述儿时父子之间的一场微妙的冲突,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D.冰心的《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大致包括三方面内容:对母爱和青春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 ①去年,我生日,爸爸送给我一个丝织的小盒子,让我? A? (a.保存 b.收藏 c.珍藏 d.放置)起来。
我好奇地问:“爸爸,这是什么?”爸爸微笑着说:“你猜。
”“镶着红豆的小别针?是闪光的金项链?”爸爸只笑不开口。
我打开一看,原来盒子里装着一个指甲盖大小的放大镜,放大境下有一小块红色的有机玻璃,玻璃上镶着“一粒米”。
河北省唐山市2015年夏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河北省唐山市2015年夏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e053feaeaad1f346933f46.png)
唐山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卷 A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一、(21分,每小题3分)1.B(A项“枯躁无味”应为“枯燥无味”,“拓”应读“tà”;C项“国萃”应为“国粹”,“削”应读“xuē”;D项“蘖根祸胎”应为“孽根祸胎”,“埃”应读“āi”)2.D(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A项“休戚相关”,含有同甘共苦、利害一致的意思。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用在这里不合语境,应改为“息息相关”。
B项“五十步笑百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讥笑别人。
属贬义词。
用在这里不合语境且感情色彩不当,应改为“胸有成竹”。
C项“冠冕堂皇”,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含贬义。
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不当,应改为“光明正大”)3.A(B句“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
C句“结构混乱”,偷换主语,在“为唐山市文化界人士搭建了文化交流促进的平台”前加“该馆的落成”。
D句“成分残缺”,在“预防腐败”后加“体系”,作“完善”的宾语)4.C(③⑥衔接紧密,⑤④承接③⑥,②排在最后面,与语段末尾“河北梆子在当地农村也成为无可抗衡的剧种”呼应)5.D(A组“凶”,荒年;B组“镂”,雕刻;C组“币”,财物)6.B(第一句为介词结构后置句,第二句为定语后置句。
A组均为判断句,C组均为被动句,D组均为宾语前置句)7.C (《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而《张衡传》“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则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二、(9分,每小题3分)8.C(“它对中国现代化这一宏大目标的实现将起到决定性作用”表述有误,原文是“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诸多历史和现实的因素,没有一个简单的因素能够发挥唯一的决定性作用”。
见第6段)9.C(曲解文意,选项表述的内容是“另一个极端的思潮”的看法,不是作者的观点。
xx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试卷
![xx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b2963bf7bb4cf7ec4afed0dc.png)
xx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李杜诗歌创作与从政关系之初论①李白杜甫一生从政时间并不长,但被朝廷和地方藩府征聘任用却不止一次,断断续续分布于他们一生好几个时期。
两人生活经历受此左右,成为一个起伏不定的过程。
考察政治对于两位大诗人思想创作的正面推动和影响,有助于认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与政治的关系。
②中国诗歌的传统是“言志”。
魏晋以后有“缘情”说出现,但士大夫仍一致认为情必须是高尚的情。
因而缘情在很大程度上只能看作言志的补充,即所言之志必须是情感的真实流露。
情志合一,它的最高层次必然与政治相通。
这样,对中国诗歌而言,政治之渗入与否,跟诗歌是否达到高层次常相联系。
就诗人而言,古代诗人注定是在封建政治格局下生活,因而经常由封建政治赋予他们以理想与热情,构成他们与时代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诗歌所呈现的气象、风貌,也都与他们的政治介入有关。
当士大夫自觉地承担起某种社会责任的时候,他的精神往往也相应地崇高起来。
中国古代诗人可以不是政治家,但对政治必须有一种向心力,必须在政治方面有必要的体验和适度的介入。
③政治本身当然应该有它的积极内容。
诗人当然也应该有良好的主观条件,鄙吝的人无论政治给他以怎样的拨动,也不可能有伟大的创作。
但问题在于人的情志不可能恒定在一种状态下没有变化,即使是有高尚志趣的人,也不免会有松懈的时候。
同样是杜甫,他可以高唱“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也可以低吟“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
在不同时期,心情和志趣显然是有变化的。
李杜一生追求,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在长途中就像一辆运行的机车,需要有动力补充。
如何使李杜的用世之心,在关键时刻得到维系和加强,始终不倦地追求,执着地面对现实,仍然需要靠政治的强大摄动力,这在李杜的后期生活中表现得很明显。
④从诗人与社会的横向联系看,封建社会毕竟与资本主义社会不同。
中学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中学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e14bf25ef7ba0d4a733b8a.png)
2014—2015学年度期末考试高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典诗文中的“扁舟”意象“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
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也不具备悲凉或者超脱的韵味。
《史记》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
”这里的“扁舟”有隐遁之味,丝毫没有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扁舟”在古代文人眼里,不仅仅是一只小船,它随着无数文人跌宕坎坷命运的无限延伸,演化为一种绝处逢生的处世观。
在儒家提倡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准则支配下,古代文人或积极入世,或隐身出世。
对于潦倒困厄的人来说,“扁舟”是他们寻求再生的一支苇草。
“漂泊”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宿命,也是“扁舟”意象的基本蕴含。
古代知识分子或为生计、或为科举、或被放逐,他们背井离乡,天涯漂泊,充满无尽的羁旅乡愁。
“扁舟”既是游子漂泊的凭靠,也是其羁旅之愁的寄托。
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有“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的诗句,其中“扁舟”承载着游子无尽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
杜甫诗中的“扁舟”意象出现得最频繁,表现漂泊思乡的意绪也最强烈。
他诗中的“扁舟”意象,承载着诗人生活的苦难和不幸,是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理想、历尽艰辛的典型写照。
“扁舟”意象的另一典型蕴含是“自由”。
庄子说“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
现实有太多压抑和束缚,他们渴望在“扁舟”中获得精神的自由。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一境象,表达了他面对被贬谪的处境,渴望摆脱精神苦闷,追求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
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以温和沉浸的心态,表达了与苏轼同样的心境:“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一条小船附着于万顷碧波之上,在碧波中自由自在地轻漾,充溢着一种皈依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和自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