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6年级上册数学书知识点归纳

6年级上册数学书知识点归纳

6年级上册数学书知识点归纳一、分数乘法。

1.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3.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4. 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二、位置与方向(二)1.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 描述路线图时,要先按行走路线确定每一个观测点,然后以每一个观测点为参照物,描述到下一个目标所行走的方向和距离。

三、分数除法。

1. 倒数的定义: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 求一个数(0 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3.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4. 分数除以整数(0 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5.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

四、比。

1.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 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

五、圆。

1. 圆的认识:圆心用字母 O 表示,半径用字母 r 表示,直径用字母 d 表示。

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是半径的 2 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即 d = 2r,r = d÷2。

2. 圆的周长:C = πd 或 C = 2πr。

3. 圆的面积:S = πr²。

六、百分数(一)1.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 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3. 小数化成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数学六年级上册一到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数学六年级上册一到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数学六年级上册一到六单元知识点总结以下是数学六年级上册1-6单元的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分数乘法1. 分数乘法的意义:表示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 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分母不变,分子乘整数,能约分的先约分;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作分子,分母乘分母作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

3.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4. 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倒数的知识点与整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倒数的知识点相同。

第二单元:分数除法1. 分数除法的意义: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3. 当被除数小于除数时,商小于1;当被除数等于除数时,商等于1;当被除数大于除数时,商大于1。

4. 有两个数相除,可以先把“两个数相除商是几”转化为“两个数的几分之几相除是几”,再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转化为乘法算式进行计算。

5. 分数除法中的有关公式: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的倒数。

第三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 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一级运算,后做第二级运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3. 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要首先进行乘、除运算,然后进行加、减运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4.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解题关键在于确定运算的顺序。

第四单元:百分数1. 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百分数也叫百分比或百分率。

2. 百分数与分数的意义不同。

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不能带单位名称;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可以带单位名称。

3. 百分数的读法: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字。

(完整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完整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第一单元:位置1、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

2、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

如数对(3,2)中的“3”表示第三列,“2”表示第二行。

3、物体平移前后顶点的位置变化:(1)图形向左或向右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列,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行,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变了,第二个数没有变;(2)图形向上或下平移,改变了顶点所在的行,没有改变顶点所在的列,数对中的第一个数没有变,第二个数变了。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

2、分数乘分数,应该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注意: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乘。

注意:一个大于0的数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大于0的数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

3、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同级运算从左往右进行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又有加减,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3)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数。

4、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适用。

(1)乘法交换律:a×b=b×a(2)乘法结合律:(a×b)×c=a×(b×c)(3)乘法分配律:(a+b)×c=a×c+b×c5、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用乘法计算。

6、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求分数的倒数是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求整数的倒数是把整数看作分子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和位置。

注意: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7、真分数的倒数一定都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一定都小于或等于1。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1、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六年级上册数学书重点内容总结

六年级上册数学书重点内容总结

一、数字和数学符号1.1 数字的认识和认读1.2 整数及其应用1.3 分数及其应用1.4 小数及其应用二、数的加减法2.1 加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2 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3 复杂情境下的加减混合运算2.4 运算律和公式的运用三、数的乘法3.1 乘法术语和性质3.2 乘法表的填写和运算3.3 大数乘法运算3.4 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四、数的除法4.1 除法术语和性质4.2 除法运算及应用4.3 余数与商的关系4.4 复杂情境下的除法运算五、数的运算规律5.1 结合律、交换律和分配律5.2 运算法则在解题中的应用5.3 复杂情境下的运算实践六、数的应用问题6.1 实际问题中的数学模型建立6.2 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步骤6.3 问题求解中的思考和推理6.4 数学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七、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运用7.1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7.2 数学在科学探索中的重要性7.3 数学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7.4 数学在经济管理中的运用八、数学的发展趋势8.1 数学科学的研究和应用8.2 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8.3 数学对未来世界的影响和作用8.4 数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在六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有关数字和运算的知识,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我们提高了数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重点学习了数字和数学符号、数的加减法、数的乘法、数的除法、数的运算规律、数的应用问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运用以及数学的发展趋势等内容。

我们学习了数字和数学符号的相关知识,包括数字的认识和认读、整数及其应用、分数及其应用、小数及其应用等,这些知识对我们建立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非常重要。

我们学习了数的加减法,包括加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复杂情境下的加减混合运算等内容,通过实际运算和解题实践,我们掌握了运算律和公式的运用。

我们学习了数的乘法,包括乘法术语和性质、乘法表的填写和运算、大数乘法运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等内容,通过实际计算和解题实践,我们掌握了乘法运算的关键技能。

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六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第一章:整数整数是由自然数、0和负整数组成的集合。

在六年级数学上册中,我们学习了整数的四则运算、比较大小、相反数和绝对值等重要概念。

1. 整数的四则运算:- 加法:将两个整数相加,结果仍然是一个整数。

- 减法:从一个整数中减去另一个整数,结果仍然是一个整数。

- 乘法:将两个整数相乘,结果仍然是一个整数。

- 除法:将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整数,结果可以是一个整数,也可以是一个带余数的分数。

2. 整数的比较大小:- 当两个整数相比较时,我们可以利用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

较大的整数在数轴上的位置更靠右。

- 当整数的绝对值相等时,正整数大于负整数。

- 当整数的绝对值不同且符号相同时,绝对值较大的整数较大。

3. 相反数和绝对值:- 相反数:一个整数的相反数与它的绝对值相等,但符号相反。

- 绝对值:一个整数的绝对值是它到0的距离,即去掉符号后的值。

第二章:分数分数是指由整数和非零整数分母的有理数。

在数学上,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分数的大小比较。

1. 分数的基本概念:- 分子:分数的上部分,表示被分成的份数。

- 分母:分数的下部分,表示每份的大小。

- 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

- 假分数:分子大于等于分母的分数。

- 显分数: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得到的带余数。

2. 分数的四则运算:- 加法:将两个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 减法:将一个分数减去另一个分数,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 乘法:将两个分数相乘,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 除法:将一个分数除以另一个分数,分子相乘,分母相乘取倒数。

3. 分数的大小比较:- 当两个分数的分母相等时,我们可以比较它们的分子大小。

- 当两个分数的分母不等时,我们需要将它们通分后再比较。

第三章:小数小数是指用十进制表示的有理数。

在六年级数学上册中,我们学习了小数的读法、写法、大小比较以及小数的四则运算。

1.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小数点:小数点用于分隔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整数
- 整数的概念和性质
- 整数的加减法运算
- 整数的乘法运算
- 整数的除法运算与余数的概念
2. 分数
- 分数的概念和性质
-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 分数的乘除法运算
- 分数的比较与大小关系
3. 小数
- 小数的概念和性质
- 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 小数的乘除法运算
- 小数的比较与大小关系
-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4. 平面图形
- 点、线、线段、射线、角的概念
- 三角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矩形、菱形和梯形的性质和判断方法
5. 数据与图表
-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统计图表(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的读取和分析
6. 相似与全等
- 图形的相似和全等的概念
- 相似与全等的判定条件
- 相似与全等的性质和定理
7. 量与单位
- 长度、质量、时间和容量的基本单位和换算
- 用不同单位测量长度、质量、时间和容量
8. 时钟与日历
- 时钟的读写和表示时间的方法
- 日历的读写和计算日期的方法
9. 几何体
- 立体图形的概念和性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圆台和球体)- 立体图形的视图和展开图
以上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归纳整理,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大全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大全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大全1500字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大全一、数的认识:1. 数的读法、写法;2. 形式相同的数与数相等。

二、数的比较:1. 掌握数的大小关系;2. 大于、小于的符号;3. 正整数的比较;4. 数排序。

三、数的组成:1. 两位数的由十位和个位组成;2. 分析两个数的关系;3.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四、数的运算:1. 了解数的加法和减法;2. 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3. 加法和减法的口算;4. 加法和减法的综合应用。

五、整数的认识:1. 正整数和零;2. 整数的概念;3. 整数的正负。

六、整数的大小比较:1. 整数的大小;2. 整数的绝对值。

七、整数的加法运算:1. 整数的加法运算规则;2. 整数的加法法则;3. 整数的加法口诀;4. 整数的加法计算方法;5. 整数的加法练习;6. 整数的加法的应用。

八、整数的减法运算:1. 整数的减法运算规则;2. 整数减法的性质;3. 整数减法运算的口诀;4. 整数减法计算方法;5. 整数减法的应用。

九、整数的乘法运算:1. 正整数的乘法运算;2. 整数的乘法运算规则;3. 整数的乘法口诀;4. 整数的乘法计算方法;5. 整数的乘法计算应用。

十、整数的除法运算:1. 正整数的除法运算;2. 整数的除法运算规则;3. 带余除法运算;4. 整数的除法运算应用。

十一、数的分数:1. 了解分数的定义;2. 看图分析分数;3. 转化分数为整数;4. 分数的大小比较;5. 分数的简便表示;6. 分数及其十分之一;7. 分数的意义。

十二、分数的加法运算:1. 分数的加法原则;2. 分子之和、分母保持不变;3. 分数的加法口诀;4. 分数的加法计算。

十三、分数字的减法运算:1. 分数的减法原则;2. 分子之差、分母保持不变;3. 分数的减法口诀;4. 分数的减法计算。

十四、分数的乘法运算:1. 分数和整数的乘法原则;2. 分数的乘法口诀;3. 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4. 分数和分数的乘法;5. 分数的乘法的简化。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一、数的认识
1.自然数、整数、正整数和负整数的认识
2.整数的加减法
3.准确表述数学语言
二、数字的拓展
1.认识小数
2.小数的位值和位数
3.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分数
5.分数与小数的关系
三、图形的认识
1.认识多边形
2.图形的分类
3.一般图形的面积
4.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5.认识圆
6.圆的周长和面积
7.认识正方体
四、量和单位
1.认识长度、面积和容积
2.长度、面积和容积的单位换算问题
3.认识质量和时间
4.质量和时间的单位问题
五、整数除法
1.认识整数除法
2.整数除法的基本性质
3.余数的分配律
4.小数除法
六、数据的处理
1.认识图表
2.预测、统计、分析和解释数据
3.直方图和折线图的认识
4.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
七、数学问题
1.问题解决的认识
2.逐步解决问题的方法
3.退而求其次的方法
八、空间的变换
1.认识平移和旋转
2.平移和旋转的识别
3.反射对称
九、分数的拓展
1.带分数的概念
2.分数的大小比较
3.更复杂的分数题目
4.认识百分数
十、数学应用
1.认识角度和直角三角形
2.计算稻田中籽粒的数量
3.商场的打折计算
4.图画的数学表述
以上就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的内容介绍,学生们在这些知识点上进行不断的拓展学习,必将可以取得不俗的成绩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绝对经典)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绝对经典)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单元位置1、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2、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3、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

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数字或字母括起来,再用逗号隔开。

例如:(7,9)表示第七列第九行。

4、两个数对,前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列上。

如:(2,4)和(2,7)都在第2列上。

5、两个数对,后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行上。

如:(3,6)和(1,6)都在第6行上。

6、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各数。

物体向上、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各数。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得简便运算。

例如:512×6,表示:6个512相加是多少,还表示512的6倍是多少。

2、一个数(小数、分数、整数)乘分数: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不相同,是表示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6×512,表示:6的512是多少。

2 7×512,表示:27的512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整数和分数相乘:整数和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2、分数和分数相乘: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3、注意: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再乘,得数必须是最简分数。

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分数大小的比较:1、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它本身。

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带分数,所得的积大于它本身。

2、如果几个不为0的数与不同分数相乘的积相等,那么与大分数相乘的因数反而小,与小分数相乘的因数反而大。

(四)、解决实际问题。

1分数应用题一般解题步行骤。

(1)找出含有分率的关键句。

小六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小六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小六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小六数学上册主要包括了有理数、小数、分数、正比例、百分数、比例、面积和体积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掌握好这些知识对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小六数学上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1. 有理数在小六数学上册中,有理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有理数是指可以用两个整数的比表示的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零和分数。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是基础中的基础,学生需要牢牢掌握这些运算规则,才能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

2. 小数小数是有理数的一种形式,是指整数和分数的中间数。

在小六数学上册中,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读写小数、比较大小、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同时还要学会将小数转化为分数,以及如何将分数化为小数。

3. 分数分数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指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整数所得到的数。

在小六数学上册中,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化简分数、比较大小、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同时还需要学会如何将分数改为小数,并且要掌握分数的实际应用,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的分数问题。

4. 正比例正比例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当一个变量的增大导致另一个变量的增大,或者一个变量的减小导致另一个变量的减小时,我们就说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

在小六数学上册中,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表示正比例关系,如何求解正比例关系中的未知数,以及如何应用正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5. 百分数百分数是把一个整数除以100后的结果,用百分号表示。

在小六数学上册中,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读写百分数、将百分数化为小数或分数、比较大小、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同时还需要学会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商品打折、利息计算等。

6. 比例比例是指两个或者多个量之间的比较关系。

在小六数学上册中,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表示比例关系,如何求解比例关系中的未知数,以及如何应用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比例的概念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以及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归纳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归纳
第三单元(假设为百分数,具体单元名可能因教材而异)
1. 百分数的意义<br>2. 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与联系<br>3. 百分数的计算与应用<br>4. 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实际而异)
1. 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计算<br>2. 环形、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br>3. 对称图形的概念及识别<br>4.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圆周率的定义
第五单元(假设为其他数学概念,具体单元名可能因教材而异)
1. 负数、正数的概念及运算<br>2. 代数式的概念及基本运算<br>3. 方程的概念及解法<br>4.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方法(如平均数、中位数等)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归纳
单元
知识点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1.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运算法则<br>2.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br>3. 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br>4. 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定律<br>5. 倒数的意义及求法<br>6. 分数乘法应用题
第二单元(假设为分数除法,具体单元名可能因教材而异)
1. 分数除法的意义<br>2. 分数除法计算法则<br>3. 分数除法混合运算<br>4. 比的概念、性质及化简<br>5. 求比值的方法<br>6. 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与联系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共有十一个单元,每个单元的知识点如下:1. 第一单元: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数的读法、数的大小比较- 数的加法和减法:竖式计算、交换律和结合律- 乘法口诀表:认识并背诵乘法口诀表2. 第二单元:整数- 正数、负数: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正数相加、正数和负数相加、负数相加- 整数的乘法:相乘的规律3. 第三单元:图形与坐标- 点、线、面:了解图形的基本概念- 线段的长度:如何测量线段的长度- 坐标系: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4.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 平移、翻转、旋转:了解图形的基本变换操作- 关于对称轴的对称:认识图形的对称性5. 第五单元:小数- 小数的认识:了解小数的概念和读法-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竖式计算-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带小数点的乘法和除法计算6. 第六单元:百分数- 百分数的认识:了解百分数的概念和读法- 百分数的表示和转化:将百分数转化为小数、将小数转化为百分数- 百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竖式计算7. 第七单元:平方与平方根- 平方数:认识平方数和平方根的概念- 计算平方:计算一个数的平方- 开平方:计算一个数的平方根8. 第八单元:长方体的面积和体积- 长方体的面积:计算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计算总面积- 长方体的体积:计算长方体的体积9. 第九单元:圆- 圆的认识:了解圆的概念和相关术语- 圆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圆的面积和周长10. 第十单元:时间- 时钟的认识:了解时、分、秒的概念- 时钟的读法:读时、读分、读秒- 时钟的计算:计算时间差、计算时间段11. 第十一单元:数据的处理- 统计图表:了解柱状图和折线图的制作和分析- 数据的整理和处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以上是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就像是给分数“变胖”或者“变瘦”。

比如说,一个分数乘以一个整数,就相当于把这个分数复制了整数那么多次。

要是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那就是分别看分子和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记住哦,能约分的先约分,这样计算更简单!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这单元就像是玩寻宝游戏,要搞清楚东西南北还有角度和距离。

比如说,告诉你在某个点的什么方向多少度,距离多远,你就能找到目标啦。

反过来,要是你在一个地方,也能说出其他地方在你的什么方位。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如果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就等于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啥是倒数?就是把分子分母颠倒一下位置。

比如说,2/3 的倒数就是3/2 。

第四单元:比。

比就像是两个东西在比赛,看谁多谁少。

比如说,甲和乙的比是 3:2 ,那就表示甲有 3 份,乙有 2 份。

比还可以转化成分数来计算,可方便啦。

第五单元:圆。

圆可是个神奇的图形!要知道圆的半径、直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周长就是绕圆一圈的长度,用公式 C=2πr 或者 C=πd 来算。

面积就是圆占的地方大小,公式是 S=πr²。

第六单元:百分数(一)百分数就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比如说,及格率、出勤率都是百分数。

计算百分数的题目,要注意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或者分数来计算。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就像是一个切开的披萨,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占总体的比例。

通过看扇形的大小,就能知道哪个部分最多,哪个部分最少。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

这单元让我们发现数和形之间的奇妙联系。

有时候通过画图能更轻松地解决数学问题,让复杂的数字变得一目了然。

怎么样,这些知识点是不是好懂多啦?。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数与式
1.实数:正数、负数、零
2.有理数:分数、整数
3.数的分类:自然数、整数、分数、分数的分母为零的无意义数、真分数
4.式子:真式、假式
5.有理数的加减法:用整除法和扩展分数法
6.有理数的乘除法:用倒数的乘除法
7.同位数相减:将被减数拆分成和减数位数相同的多个加数,然后分别减
8.数轴:正负半轴、两个单位
新增
九、位置关系
1.平行:两条线段长度相等,夹角为0°,模式固定且一致。

2.垂直:两条线段长度相等,夹角为90°,模式固定且一致。

3.对称轴:两个物体镜面对称模式固定且一致。

4.连续:有向和无向两种,通过一系列点组成的形状,模式不定。

5.平行四边形:比较运算的固定位置变换,模式固定且一致。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
1. 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法则、规律以及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2. 分数除法:分数除法的意义、计算法则、规律以及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3. 比和比例:比的意义、计算以及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比例的概念、性质以及解比例等。

4. 圆:圆的概念、性质、圆周率、圆的面积和周长等。

5. 百分数:百分数的概念、性质、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加减乘除等。

6. 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以及作图方法等。

7. 圆的面积:圆面积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推导过程等。

8. 圆柱和圆锥:圆柱和圆锥的概念、性质以及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等。

9. 正比例和反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性质以及应用等。

10. 位置与方向:位置与方向的概念、描述方法以及作图方法等。

11. 负数:负数的概念、表示方法以及大小比较等。

12. 综合与实践:包括探索乐园、生活数学和数学游戏等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些知识点是六年级数学上册的主要内容,需要学生掌握和应用。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注重理解概念、掌握方法,多做练习题,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和能力。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一、分数1. 分数的基本概念- 定义- 分子、分母的意义2. 分数的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 异分母分数的转换与加减3. 分数的乘除法- 乘法原理与计算方法- 除法原理与计算方法4. 分数的比较与排序- 大小比较- 分数的排序二、小数1. 小数的基本概念- 定义与组成- 小数与整数、分数的关系2. 小数的四则运算- 加减法- 乘除法3. 小数的应用- 货币计算- 测量与估算三、比例1. 比例的概念- 定义- 比例的基本性质2. 比例的应用- 比例式的解法- 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四、面积1.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 - 公式推导- 公式应用2. 面积的计算-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估算- 面积单位的换算五、体积1. 立体图形的认识- 长方体和立方体的特征2. 体积的计算- 长方体和立方体体积公式- 体积单位的换算六、数据的收集与处理1. 数据的收集- 调查方法- 数据的整理2. 数据的图表表示- 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绘制3. 数据分析-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 数据的解释与应用七、初步的代数知识1. 用字母表示数- 字母在数学表达式中的作用2. 简易方程- 方程的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八、数学思维与问题解决1. 逻辑推理- 简单的逻辑推理题2. 问题解决- 数学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策略请将以上内容复制到Word文档中,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格式设置,如添加页眉、页脚、目录、标题样式等,以确保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您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大纲或课程要求,对上述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删和调整。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一、数的认识与运算1. 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如0、1、2、3等。

2. 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如-3、-2、-1、0、1、2等。

3. 分数:表示部分的数,如1/2、3/4、5/6等。

4. 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数,如0.1、0.25、0.5等。

5. 百分数:表示百分之几的数,如20%、50%、80%等。

6. 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7. 混合运算:将四则运算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计算。

二、数的大小比较1. 比较整数的大小:从左到右依次比较每一位上的数字,直到找到不同的位或者比较完所有位。

2. 比较分数的大小:先比较分母,如果分母相同,再比较分子。

3. 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点后第一位,如果相同,再比较小数点后第二位,以此类推。

三、数的应用1. 长度:表示物体的长度,单位有厘米、米、千米等。

2. 重量:表示物体的重量,单位有克、千克、吨等。

3. 容量:表示物体的容积,单位有毫升、升、立方米等。

4. 时间:表示时间的长短,单位有秒、分钟、小时、天等。

5. 货币:表示货币的价值,单位有元、角、分等。

四、几何图形1. 点: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物体。

2. 线:没有宽度和厚度的物体,可以无限延伸。

3. 面:由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

4. 三角形: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有三个角和三个顶点。

5. 四边形:由四条边组成的图形,有四个角和四个顶点。

6. 圆形: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图形,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

7. 正方形:四边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8. 长方形:对边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9. 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且相邻两边平行的四边形。

10. 梯形:有一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11. 菱形:四条边相等且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12. 矩形: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13. 圆环:由两个同心圆组成的图形。

14. 扇形:由圆心和圆上两点组成的图形。

15. 椭圆:由两个焦点和两条准线组成的图形。

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1. 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要掌握各种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

2. 小数的运算:掌握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小数与整数的运算。

3. 分数的运算: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分数与整数的运算。

4. 百分数:掌握百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以及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转换。

5. 常用单位换算:掌握长度、重量、容量的常用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6. 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性质,包括三边和内角的关系,以及特殊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7. 面积和周长:掌握矩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8. 图形的对称性:了解图形的对称轴、对称点等概念,以及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具有对称性。

9. 简单方程: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包括加、减、乘、除运算和解方程的基本步骤。

10. 数据统计:学习如何收集、整理和处理数据,以及如何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

这些是六年级第一学期数学的重要知识点,通过掌握这些知识,能够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小学数学】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重点、难点

【小学数学】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重点、难点

分数比化简: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化成整数比;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

小数比化简: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先转化成整数比。

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

方法二:先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求出比值;再把比值改写成比的形式。

4.解决问题(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通常用除法来计算。

对于较复杂的题目有时用方程解更容易理解些。

【分率对应量÷分率】(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一个数÷另一个数】(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差量÷单位“1”的量】5.数学积累。

(1)一个数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一个数除以1; 商等于被除数;一个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

(2)黄金比是0.618:1。

第四单元圆1.认识圆(1)相较于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2)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长度都相等。

半径的长度是直径长度的一半();直径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2倍。

(3)在同一个圆内;两端都在圆上的所有线段中;直径最长。

(4)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

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5)圆是轴对称图形。

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就是圆的对称轴。

一个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圆的周长(1)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一般用字母C表示。

(2)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π表示。

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实际应用中π取3.14。

(3)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已知直径求周长:C =πd已知半径求周长:C =2πr3.圆的面积(1)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把一个圆拼成近似长方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上册各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的意义: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 31×5表示求5个31的和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31×74表示求31的74是多少。

4×83表示求4的83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整数和分母约分)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4.小数乘分数,可以先把小数化为分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建议把小数化分数再计算)。

(三)乘法中比较大小的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比原数小。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原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即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1.找单位“1”: “的”前 “比”后。

2.写数量关系式的技巧:(1)“的” 写成 “×” ,“占”、“相当于”“是”、“比”写成 “ = ”(2)用单位“1”的量×分率=具体量例如:甲数是20,甲数的31是多少?列式是:20×31 3.分率前有“多”或“少”的问题;单位“1”的量×(1±分率)=具体量;例如:甲数是50,乙数比甲数少21,乙数是多少? 列式是:50×(1-21) 4.已知总量和一个部分量是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部分量的问题例如:一本书有50页,已经看了51,还剩下多少页? 列式是:50×(1-51)或50-50×51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二)一、在平面上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用到两个数据。

除了可以用数对外,还可以用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数据来确定位置。

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1、先明确观测点;2、再定方向(看方向夹角的度数);3、最后确定距离(看比例尺)三、东偏南30o 和南偏东60o 的含义是完全相同的,一般选择较小(小于45o )的夹角来描述方向。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一、倒数1.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直接写出几分之一)(3)求带分数的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倒数。

(4)求小数的倒数: 把小数化为最简分数,再求倒数。

3.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4.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二、分数除法的意义:乘法: 因数 × 因数 = 积除法: 积 ÷ 一个因数 = 另一个因数1.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分数除法比较大小的规律:(1)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数小;(2)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数大;(3)一个数(0除外)除以等于1的数,商等于原数。

三、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单位“1”未知,数量关系式的写法和分数乘法相同)1.解法:(1)方程: 根据数量关系式设未知量为X ,用方程解答。

X ×分率=具体量(2)算术(用除法):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的量。

对应量÷对应分率 = 单位“1”的量例如:公鸡有20只,是母鸡只数的31,母鸡有多少只。

(单位“1”是母鸡只数,未知.)(1)解:设母鸡有X 只。

列方程为:31X=20 (2)用除法,列式是:20÷31 2、分率前有比多或比少的问题(单位“1”未知)(1)用方程X ×(1±分率)= 单位“1”的量(2)用除法:具体量÷ (1±分率)= 单位“1”的量;例如:桃树有50棵,比苹果树少61,苹果树有多少棵。

解:设苹果树有X 棵。

(1-61)X=50 或者用除法:50÷(1-61)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结果写为分数形式。

例如:男生有20人,女生有15人,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列式是:15÷20=2515=43 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方法:(1)用两个数的相差量÷单位“1”的量(2)先求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再减1(多),或用1减它(少)例如:5比3多几分之几?(5-3)÷3=32 或者:5÷3-1=35-1=32 注意:多几分之几不等于少几分之几,因为单位一不同。

5.工程问题:把工作总量设成“1”,合做多长时间完成一项工程1÷效率和,即1÷(1/时间+1/时间),(工作效率=1/时间)例如: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5天完成,乙单独做要10天完成,甲单独做要3天完成,三人合做几天可以完成?列式:1÷(51+101+31) 注意:工作总量无论设成几都可以,算出的总天数都一样。

第四单元 比(一)比的意义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例如 15 :10 = 15÷10=3/2(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15 ∶ 10 = 3/2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3.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

例:长是宽的几倍。

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

例: 路程÷速度=时间。

4.区分比和比值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5.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678.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比的后项不能为0。

9.体育比赛中出现两队的分是2:0等,这只是一种记分的形式,不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10.求比值:用前项除以后项,结果最好是写成分数例如:15∶ 10 =15÷10=1015=23 (二)比的基本性质1.根据比、除法、分数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这样的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3、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化简比:用求比值的方法。

注意: 最后结果要写成比的形式。

例如: 15∶10 = 15÷10 =1015= 23 = 3∶2 5.比中有单位的,化简和求比值时要把单位化相同再化简和求比值,结果没有单位。

6.按比例分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一般有两种解题法1,用分率解:按比例分配通常把总量看作单位一,即转化成分率。

要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几份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最后再用总量分别乘几分之几。

例如:有糖水25克,糖和水的比为1:4,糖和水分别有几克?1+4=5 糖占51 用 25×51得到糖的数量,水占54 用 25×54得到水的数量。

2.用份数解:要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每一份是多少,最后分别求出几份是多少。

例如:有糖水25克,糖和水的比为1:4,糖和水分别有几克?糖和水的份数一共有1+4=5 一份就是25÷5=5糖有1份就是5×1,水有4分就是5×4。

第五单元 圆一、认识圆1.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2.圆心:用圆规画圆时,针尖所在的点叫做圆心。

圆心一般用字母O 表示。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半径一般用字母r 表示。

用圆规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直径一般用字母d 表示。

直径是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

5.圆心确定圆的中心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半径相等的两个圆叫做等圆。

6.一个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在同圆或等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用字母表示为:d =2r 或r = 8.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9.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10.11.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二、圆的周长1.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用字母C 表示。

2.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

3.圆周率: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π 表示。

(1)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在计算时,一般取π ≈ 3.14。

(2)在判断时,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π倍,圆的周长大约是它直径的3.14倍。

圆的周长是它的半径的2π倍。

(3)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七位小数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 祖冲之。

2d 214.圆的周长公式: C= π÷π或C=2π÷π÷2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6.区分圆的周长的一半和半圆的周长:(1)圆的周长的一半等于圆的周长÷2 计算方法:2πr÷2 即πr(2)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一条直径。

计算方法:πr+2r7.车轮转动一周,所行的路程就是圆的周长。

三、圆的面积1.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用字母S表示。

2.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偶数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近似于圆的周长的一半(πr),长方形的宽近似于圆的半径(r),圆的面积公式:S =πr2注:半圆的面积是这个圆的面积的一半。

3.环形的面积: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 (外圆的半径=内圆的半径+环的宽度.)注:求圆环的面积要先弄清楚外圆的半径和内圆的半径环形的面积公式: S环 = πR²-πr²或 S环= π(R²-r²)4.一个圆,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