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3.第三章__物态变化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第三章 物态变化全章(共43张PPT)

冰雪
吸热 放热
吸热
流水
吸热 放热
水蒸气
放热
知识点二:物态变化
(1)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2)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的6种形式
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
D、三种状态都有可能
3、晶体吸热,其温度(
)
A.一定上升
B.一定不变
C.有可能上升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如北方的冬天,气温常在0℃以下,菜 窖里放几桶水就可以防止蔬菜冻坏,这 是为什么?
5、如图所示,是某学生从室外取回来的一块冰在加热过程中 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中可知: (1)这块冰的初温是_____℃,熔点是___℃; (2)加热_____min后,冰开始熔化; (3)加热3 min时,物质的状态是____; (4)熔化过程需要_____min; (5)经过_____min,温度升高到20 ℃.
出现,这是 现象(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 热量(选填
“吸热”或“放热”);使气态乙醚发生这种物态变化的另一种方法是
温度;有一种气体打火机,内装燃料是液态丁烷。通常情况下,丁烷是气
体,人们是用
的方法将其变为液态的.
6.图中,小烧杯A和大烧杯B内都装有水,A与B不接触,把B放在火上加热, 使B中的水沸腾,在继续加热时 A.烧杯A内的水会沸腾 B.烧杯A内的水不会沸腾 C.烧杯A内的水会逐渐减少 D.烧杯A内的水不会减少
(5)请在方格纸上画出“温度--时间”关系图象.
(6)根据观察现象,分析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 (7)水沸腾后如果停止对水加热,水_____(选填“能”、“不 能”)继续沸腾,结合上面的实验现象可知水沸腾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
【中考备战】2014届中考物理(全国通用)总复习精讲:第3讲 物态变化(一)

示温度为36.5 ℃.
答案:36.5
考点二
熔化和凝固
命题点:(1)熔化和凝固现象;(2)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
点;(3)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例 2(2013· 烟台 )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如图1中甲、乙所示的两套实验 方案.
(1)请分析估价两套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
5.如图是常用的一种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的______
规律制成的,此时它指示的温度是________℃.
答案:热胀冷缩
36.6
6.在东北,人们冬季里喜欢做“冻豆腐”.光滑细嫩的
豆腐,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小孔产生
的原因是豆腐里的水先_________后__________ (填物 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答案:凝固 熔化
凝固点 达到_______ 放热 继续_____
项目 类别 特点 晶体
熔化
凝固
有 固定熔点和凝固点 ___ 无 固定熔点和凝固点 ___ 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
非晶体
联系
3.常见的晶体有:冰、_____ 海波 、_____ 石英 、水晶及各种
金属,非晶体有:蜡、_____ 松香 、_____ 玻璃 、沥青.
2.(原创)如图所示,是一支常用的实验用温度计.下列
关于该温度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的示数是28 ℃
B.它的分度值是0.1 ℃
C.它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答案:D
3.(2013·济宁)在严寒的冬季,
小满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
2014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6:物态变化ppt课件

3、、两支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 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 D )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 4、 烧开水时常看见的“白气”是 ( C ) A.随着水的温度的升高,水蒸发产生的水蒸 B.水蒸气温度下降形成的小冰晶 C.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凝结成的小水珠 D.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3、摄氏温标的如何规定 ——常用温度计的刻度是把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 定为0摄氏度,把 沸水 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分别用 0℃ 和 100℃ 表示。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4、温度计的使用 (1) 估计被测物的温度,选择合适温度 (不能超过量程) (2)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充分接触 (不能碰底和壁) (3)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不能拿出、视线平视) (4)读取数据后取出温度计
2014中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6: 物态变化
(一)温度
考点一:温度
1、温度的意义: ——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温度的单位: 0℃ 3、摄氏温度的读法: “-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者“负20摄氏度”
考点二:温度计的使用
1、温度计的制造原理 ——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温度计的种类 ——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课件:第三章 物态变化

2. 汽化的两种方式:
表面 缓慢 液体的温度表面积 空气流速
汽化
内部 表面 剧烈
不变 吸
【点拨】
(1)蒸发能使它周围环境的温度下降,所以它具 有 制冷 作用.
(2)液体沸腾的条件:① 温度达到沸点 ;② .
继续吸热 两者缺一不可.
(3)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 与 气压 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海波的熔点是 48 ℃;海 波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5)如图4所示 BC 段表示熔化 过程,海波熔化共用了 3 分钟; 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内能增大;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 40℃时海波处 固 态,50℃时海 波处于 液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 并存”).
3.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降低温度 和压缩体积. (1)家里的煤气罐中的石油气是通过 压缩体积 的
方式液化的. (2)雾和露的形成是通过 降温 的方式液化的. (3)气体液化,使其体积变 小 ,便于储存和运输.
四、 升华和凝华(10年1考,2010年考)
固体 气体
气体
吸
固体
放
【点拨】升华吸热有制冷作用,如用于干冰人 工降雨.
变式拓展2:(2019·衡阳)下列现象产生的过程中 要吸热的是( D )
三、 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的条件
例3 如图10所示,一个烧杯中盛有碎冰,把装有 碎冰的试管插入烧杯中的碎冰中(试管底部不接 触烧杯底),对烧杯缓缓加热,当烧杯中有一半 冰熔化时,试管中的冰将( A ) A. 不会熔化 B. 熔化一半 C. 全部熔化 D. 有可能熔化一小半或更少一些
续吸热,但她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
中考物理总复习 物态变化

( )
固态(
)( )
液态(
)(
)
气态
三、熔化和凝固
5.晶体和非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
的固体叫做非晶体。 熔点 , 晶体熔液凝固时的 6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 _______
温度叫做__________ 凝固点 。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四、汽化和液化 蒸发 和_______ 沸腾 。沸腾:液体沸腾的 7 . 汽化方式:汽化有两种方式: ______
3.(2013,日照)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吸收热量
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 C.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
D.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吸收热量
4.(2014,临沂)如图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象 ,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 )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A.估: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B.选:根据被测量温度选用
合适的温度计;C.看:看温度计的量程和 ____________ 分度值 ;D.放:玻璃泡与被测物 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壁;E.读:等示数稳定后读数 ,读数时玻璃泡不 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与液柱的__________ 上表面 相平;F.记:测量结果由________ 数值 和 _______ 单位 组成。
凝华要____ 放 热。生活中利用升华吸热达到致冷。
11.了解生产生活中的物态变化: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人 工降雨、电冰箱、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等。
1.(2013,安徽)小明在一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他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复习:物态变化知识点1:温度及其测量1、温度定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温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2)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换算关系T=t+273K。
3、温度的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1)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2)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3)温度计的分类及比较: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量程-20℃~110℃-30℃~50℃35℃~42℃分度值1℃1℃0.1℃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②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体温计使用前应该把玻璃管内的液体甩回玻璃泡内!知识点2:熔化和凝固1、熔化:(1)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2)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熔点)的物体。
比如: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3)晶体熔化时特点:固液共存,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4)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晶体熔化条件:(1)达到熔点。
(2)继续吸热。
(5)非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熔点)的物体。
比如: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6)非晶体熔化时特点:吸收热量,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2014中考总复习:初中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复习学案

_____________组第_____1____课时总_____1____课时
课题
第三章
物态变化
集体备课时间:___2__月__28__日第___周
集体授课时间:__3__月_3-7_日第___周
主备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建构知识体系。
C.进行消毒D.防止镜框因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
四、作业布置:
1、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人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左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将()
A.熔化一部分B .全部熔化C.不会熔化D.无法判断
2、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中图,是某同学选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的操作图。
2.通过对物态变化条件及其应用的练习巩固,培养分析概括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构建知识体系;灵活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解答生活中相关问题。
学习难点
运用物态变化的原理分析物态变化现象。
教具
教学课件
学法指导
阅读八年上物理教材47—66页。
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小组完成“合作探究”部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状态变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状态变化过程中要放出热量。
5、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晶体的。同一种晶体的跟它的是的,不同晶体的熔点(凝固点)是不相同的。
C.“汗”出在靠教室内一侧的玻璃上
D.冰花结在靠教室外一侧的玻璃上
(最新人教版)2014学年物理中考一轮复习------物态变化(有答案)

2014学年物理中考一轮复习------物态变化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1、在物理学中长度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_;时间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_;温度计是测_______________的仪器,它是根据__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
2、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其中_____________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_____________℃.3、如图所示为人们常用的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__℃。
图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
4、上物理课复习时,老师写下一幅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小冰,冰化水水温不升”。
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反映的共性是____________5、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右图所示的图象。
(1)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___,在第2min末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为了不让菜窖里的菜冻坏,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会______热,而使菜窖里的气温不至于太低。
7、若不小心被①100℃沸水烫伤;②100℃水蒸气烫伤,____________(填“①”或“②”)情况更严重,其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物理知识要点之物态变化

初中物理知识要点之物态变化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首先利用分子动理论从微观意义上解释物态变化的本质(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的运动(3)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并且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凝华知识点1.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凝华现象:①霜和雪的形成(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②冬天看到树上的“雾凇”③冬天,外界温度极低,窗户内侧可看见“冰花”(室内水蒸气凝华)。
2.影响熔点,凝固点的因素影响熔点(凝固点)的两大因素①压强。
平常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一个大气压时的情况。
对于大多数物质,熔化过程是体积变大的过程,当压强增大时,这些物质的熔点升高;对于像铋、锑、冰来说,熔化过程是体积变小的过程,当压强增大时,这些物质的熔点降低。
②物质中混有杂质。
纯净水和海水的熔点有很大的差异。
熔化知识点熔化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1、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2、熔化规律: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3、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4、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①萘的熔点为80.5℃。
当温度为790℃时,萘为固态。
当温度为81℃时,萘为液态。
当温度为80.50℃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
(降低雪的熔点)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
(水银凝固点是-39℃,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5、熔化吸热的事例: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
(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
(雪熔化吸热)③鲜鱼保鲜,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
[贵州专用]2014年中考物理复习课件_第1部分第3章物态变化
![[贵州专用]2014年中考物理复习课件_第1部分第3章物态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48b37adf240c844769eaeee6.png)
(2)特点:升华时 36 吸热 ,在运输食品的时候, 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可以利用干冰(固态二氧 化碳)的升华来吸热降低温度.举例:樟脑片变小; 结冰的衣服变干等.
返回目录
中考考点清单
2. 凝华 (1)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2)特点:凝华时 37 放热 .举例:霜、冰花、雾 凇等.
第三章 物态变化
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一 温度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熔化和凝固
汽化和液化 升华和凝华
常考类型剖析 实验突破
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一 温度
1.温度: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①热冷程度 叫做温度.
2.温度计 (1)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 (2)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② 热胀冷缩 的规律制成的. (3)常用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 暑表.
例1(’13来宾)家用和实验室常用 热胀冷缩 的规律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制成.图1中温度计示数为 25 ℃ .
【解析】家用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 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我们在读温度计的示数时, 要先观察零刻度的位置,看示数在“零上”还是“ 零 下”;读数时应该由低示数往高示数看液体液面所 指的刻度,故该温度计的示数为25 ℃.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中考考点清单
c. 水沸腾过程中的特点 气泡特点:沸腾时会形成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 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温度特点:水的温度保持不变,但酒精灯要持续 加热,在沸腾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
(2)蒸发 a.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 30 汽化 现象叫做蒸 发.蒸发只发生在 31 液体的表面 . b. 影响因素:空气流动的速度、32 表面积 、 33 温度 .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精品习题课件

考点4 升华和凝华
1. 升华 (1)定义:物质从①__固_体_____直接变成②_气__体_____的 过程叫做升华. (2)吸、放热情况:升华③__吸____热. (3)应用:在运输食品的时候,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可利用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的升华吸热来降低温度. (4)举例:樟脑丸变小、结冰的衣服变干等.
湖南三年中考 命题点1 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
3. (2016株洲25题2分)如图是一支水银体温计,它是利 用水银的_热__胀_冷__缩__性质制成的.该体温计此时的读数 是__3_7_.8____℃.
【解析】体温计是利用水银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从题图中可知,体温计的示数为37.8 ℃.
4. [2013怀化32(1)题2分]小明用一支装有2 g水银的温 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如图所示.
类型1 物态变化的辨识和吸、放热判断 1. (2016永州3题2分)如图有关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 是( B )
A. 冰是凝固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 B. 雾是液化形成的,会放出热量 C. 霜是凝华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 D. 雪是升华形成的,会放出热量
【解析】冰的形成是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属于凝 固,要放热,A错误;雾的形成是气态的水蒸气变成 液态的小水珠,属于液化,要放热,B正确;霜是气 态的水蒸气变成固态的小冰晶,属于凝华,要放热; C错误;雪是气态的水蒸气变成固态小冰晶,属于凝 华,要放热,D错误.故选B.
7. (2015株洲10题2分)汽车开了空调后,前挡风玻璃表 面有时会出现“水雾”( C ) A. 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 形成的
B. 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 形成的
C. 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水雾出现 在玻璃的内表面
2014年物理中考复习《物态变化》ppt课件

第4讲┃ 物态变化
考点14
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叫做熔化。 (2)探究: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 ①测量工具:________ 温度计 、________ 秒表 。 ②实验设计:如图4-1所示采用“水浴 法”加热,目的是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 ________ 均匀 ,缓慢熔化,便于观察温度变 化规律。
第4讲┃ 物态变化
2.温度计原理及其使用 (1)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 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 的。 (2)使用方法(测液体温度):一估:估计被测液体的温 度;二选:据估测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三看:看清 温度计的______________ 量程和分度值 ;四放: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 液体中,不要碰到________ 容器底 或________ 容器壁 ;五读:待示数 稳定 后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 ________ 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第4讲┃ 物态变化
真题展示 1.[2013·天津] 图4-5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 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 C )
第4讲┃ 物态变化
2.[2012·天津] 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 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上述现 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B ) A.先凝固后升华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凝固后蒸发 D.先凝华后升华
发生部位
不 同 点 发生条件 剧烈程度
任何 温度下 在______ 缓慢 汽化 ______
温度 、______ 表面积、 液体______ ______ 空气流速 降温制冷 汽化 现象,都 都是________ 吸热 要________
影响因素
温度变化 相同点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章《物态变化》课件

中考考点精讲精练
考点1 温度和温度计 考点精讲
【例1】(2016广东)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_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如题图1-3-1所示的温度 计的一段截图,读数是________℃.
思路点拨: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 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液柱 在零刻度线以下,示数为-3℃.
D. 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
6. (2015娄底)小华设计了如图1-3-6所示的甲、 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_热__胀__冷__缩__ 性质制成的;
(2)该实验应选用___碎__冰__块_____(填“大冰块”或 “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考点2 熔化和凝固 1.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2.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晶体熔化时
要__吸__热__,但温度保持不变,不同的晶体熔点一般不同. 3.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晶体的液体
凝固时要__放__热__,但温度保持不变. 4. 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考点3 汽化和液化
第三章 物态变化
考点梳理
考点1 温度 1. 温度是指物体的__冷__热__程_度_,单位为摄氏度,符号
为℃. 2. 摄氏温度中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在1
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在0℃与100℃之 间等分为100份,每份为1℃.
3. 正常人体的温度约等于___3_7_℃___.人体感觉比 较舒适的温度一般是26℃左右,所以夏天家里空调一 般设置的温度在26℃较好.
A.甲水壶停止发声后,乙水壶还能继续发声 B.乙水壶停止发声后,甲水壶还能继续发声 C.一段较长时间后,两水壶都还能继续发声 D.两水壶同时停止发出声音
201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3:物态变化配套检测

201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3:物态变化配套检测一、选择题1、(2013永州)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A.B.C.D.2、(2013漳州)以下物态变化的事例中,属于凝华的是()A.湖面上的水结成冰 B.树叶上形成的白霜C.山间形成的浓雾 D.草叶上形成的露珠3、(2013威海)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B.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凝固C.夏天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升华D.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汽化4、(2013湘西州)初夏,大雨来临前,沉闷的天气常使墙面或地面变得很潮湿,其实这是一种液化现象.在下列现象中具有与此相同的物态变化是()A.煮饭时,锅里冒出“白气”B.冬天地面上的水结成了冰C.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了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片变小了5、(2013日照)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吸收热量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C.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D.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吸收热量6、(2013青岛)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时=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7、(2013南京)下列各图描述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 )A.甲、乙 B.乙、丁 C.甲、丙 D.丙、丁8、(2013东营)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
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C.先凝华后升华 D.先升华后凝华9、(2013云南)炎热的夏天,课桌上一个杯子中有一把金属勺,把热水瓶中的开水(略低于100°C)倒入杯中,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
2014中考初中物理复习讲义+教案

一、声现象【考点聚焦】声现象涉及到的考点有: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2.声音的传播3.声速及有关计算4.乐音的三要素5.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呈现形式】上述考点常以填空和选择题型出现。
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规律的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
【知识结构】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产生原因:振动2.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介质3.声速:340m/s(没有特别提示的情况下都视为该速度)4.回声现象及其利用:(1)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成的声音;(2)回声的区分与加强;(3)回声测距离及其它应用。
二、乐音的三要素1.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音色: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
三、乐音和噪声1.区别:(1)从物理学角度看;(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
2.减小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消声;(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吸声;(3)在耳朵处减弱――隔声【方法提示】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液体中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大。
3.利用回声可求解路程、时间和速度等问题。
4.运用声音的三要素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现象。
5.噪声的控制方法。
【对应训练】1.遇到大风的天气,路旁架设的电线会“嗡嗡”地响,这种声音是由于电线而产生的。
2.乐音有三个特征,音调是反映声音的,响度是反映声音的,我们通过声音区分不同乐器是靠。
3.将手表放在枕头下面,隔着枕头能够清楚第听到手表“滴答”声,这说明枕头的传声能力比空气。
4.拿一张硬纸片,让它从一木梳上很快地划过去,再让它慢一点从同一木梳上划过去,两次用力大小一样,则两次发出的声音〔〕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前三项都不同5.医生用听诊器可以清晰地听见患者心跳的声音,这是由于〔〕A.听诊器能自动收集有用的声音 B.听诊器减少了声音的分散,增大了响度C.听诊器减少了噪声的干扰D.听诊器靠固体传声效果好6.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小实验现象。
201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3:物态变化ppt课件

例题1(2013泰安)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 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__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 是______________℃。
分析:体温计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一样,都是根据液体热 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读数时要分清分度值。 答案:热胀冷缩 37.8℃ 点拨:本题考查对体温计的认知,联系生活实际,是近年来 各地经常采用的考查方式。
凝固 图像
凝固 条件
温度达到 凝固点 , 放热 继续 。
放出热量
三、易错点:
(1)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如冰的熔 点是0℃,水的凝固点也是0℃。 (2)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放出热量温度 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熔化或凝固、液体在沸腾 时,温度保持不变)。
(3)熔化、凝固图像中若有一段与时间轴相平行的水平 线段,则这种固体一定是晶体,水平线段所对应的温度 就是这种晶体的熔点(凝固点),水平线段所对应的时间 就是这种晶体熔化(凝固)所用的时间;若没有与时间轴 相平行的水平线段,则这种固体是非晶体。
考点三 汽化和液化
一、汽化: 液态 变为________ 气态 的过程。 1、物质从________ 蒸发 和________ 沸腾 2、汽化方式:________ (1)蒸发和沸腾的区别: 发生部位 发生条件 温度变化 剧烈程度 影响因素 蒸发 表面 任何温度 温度降低 缓慢 ①液体温度的高低②液 体表面积的大小③液体 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沸腾 表面和内部 达到沸点 温度不变 剧烈 气压。气压越高, 沸点越高。
201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3:物态变化
温度计常用单位 考点一 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是:摄氏度,符号: ℃。在一个标准大 一、概念 气压下,冰水混合 物的温度为0℃,沸 温度:表示物体的________ 程度。 冷热 水的温度为100℃, 它们之间分成100等 二、测量工具 份,每一等份代表 1℃.某地气温-5 1、常用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 ℃读作:零下五摄 2、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氏度。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物态变化(含动画)》

物态变化的定义
物质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的 过程。
物态变化的定义
01
02
03
物态变化的定义
物质在温度、压力等外界 因素影响下,从一种形态 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的过程 。
物态变化的分类
根据变化过程中物质是否 发生化学反应,物态变化 可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 化。
物态变化的意义
物态变化是自然界中常见 的现象,对人类的生产和 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02
CATALOGUE
熔化与凝固
熔化的定义和条件
熔化的定义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 熔化。
熔化的条件
熔化需要吸热,当温度达到物质 的熔点时,物质开始熔化。
凝固的定义和条件
凝固的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
凝固的条件
凝固需要放热,当温度降低到物质的 凝固点时,物质开始凝固。
熔化和凝固的应用实例
THANKS
感谢观看
物态变化的基本类型
熔化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 要吸收热量。
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需 要放出热量。
汽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需 要吸收热量。
凝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需要放出热量。
升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需要吸收热量。
液化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 要放出热量。
。
火箭推进器
通过化学反应产生高温气体,再通 过物态变化将热能转化为气体的压 力。
核能发电
利用核反应产生的高温蒸汽驱动涡 轮机发电,涉及到多种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在中考中的考点解析
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的定义、特点及分类的理解。 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放热现象的掌握情况。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物态变化一、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1、定义: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摄氏温度规定:1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纯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
在0 ℃到100 ℃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
3、温度计的使用:①使用前需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但不要碰到容器底部或容器壁;③读数时玻璃泡仍然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视线与温度计中液体的上表面相平。
④液体温度计测量范围不能低于温度计内液体的凝固点,也不能高于其沸点。
二、三种常用温度计1、实验用温度计:①实验室里测量物体的温度②分度值是1℃,量程是-20℃~110℃③温度计中的液体是水银或煤油2、寒暑表①用寒暑表测量室温②分度值是1℃,量程是-30℃~50℃③寒暑表中的液体是酒精3、体温计①用体温计测量人的体温②分度值是0.1℃,量程是35~42℃,人体正常体温是37℃③体温计中的液体是水银,使用体温计前,要用力甩几下,体温计液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当水银遇冷收缩时,水银能从这个缩口处断开,因此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进行读数。
三、物态变化1、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汽化吸热。
2、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
液化放热。
3、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吸热。
4、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放热。
5、升华: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吸热。
6、凝华: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四、热学现象1、气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①蒸发发生在液体的表面,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需要温度达到沸点。
③蒸发是缓慢的气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气化现象。
2、(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①温度的高低,②液体表面积的大小,③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的快慢。
201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3:物态变化导学案

201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3:物态变化导学案【复习目标】1、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2、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掌握熔化、凝固和液体沸腾规律。
3、认识六种物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了解水资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知识梳理】1.物质常见的的三种状态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物态变化是指。
2.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的性质工作的。
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它以通常情况下的温度作为0℃,以____________的温度为作100℃。
在0——100之间分成等份,每一份是 1℃。
3.晶体和非晶体的外形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质区别是晶体有,而非晶体。
用图像反映它们熔化时的区别:4、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
5.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6.液体沸腾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②。
7.使气体液化的二种方法:、。
8.夏天,剥开冰棍包装纸,看到冰棍冒“白气”,这里的“白气”是如何形成的?;冬天人也呼出白气,这又是如何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早晨,小草上的露珠是由________方法使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气体打火机里的丁烷是用________方法使其成为液态的。
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变黑,这是由于钨丝经过了先________后__________。
9、在下列空中填写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并标明吸热或放热。
10、将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分类:冰化了、水分蒸发水开了、冰雹、何水结冰、冻冰棍、樟脑球变小、干冰升华、霜、灯内壁变黑、雾、雨、白气、冰棍出汗、雪化了、冰凌、铁边成铁水儿、、灯丝变细、露、、雪、、酒精挥发、窗花、【考点提升】考点一:物态变化的辨别物质的存在有三种状态,三种状态之间可以有六种变化,其中三种变化吸热,三种变化放热,关系图如下:考点二:物态变化中的图象用图象表示物态变化的过程形象、直观。
中考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梳理课件

基本特征.
的见解. 起来.
2020
考 查 2019 情 况 2018
2017
广东填空题 2 分
广东选择题 3 分 广东填空题 3 分 广州实验探究题 2 分 广州实验探究题 5 分 广东实验题 2 分 广州填空题 2 分
广东实验题 4 分 深圳选择题 1.5 分 广州选择题 3 分
深圳选择题 3 分
重点认知 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_吸__收__热__量__,_但__温__度__保__持__不__变__, 熔化过程中所处的状态是__固__液__共__存__态__;晶体凝固时的特点 是___放__出__热__量__,_但__温__度__保__持__不__变____,凝固过程中所处的状态 是_固__液__共__存__态___;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相__同______.熔 化和凝固可以看成是两个互逆过程,熔化过程要____吸__热_____, 凝固过程要____放__热______.常说的“下雪不冷化雪冷”就是典 型的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例子.
典例精析 【例1】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B_____(选 填“A”“B”或“C”),示数为_____4_8______℃.
【解析】 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 相平,故A、C错误,B正确.图中的温度计的一个大格表示10 ℃, 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1 ℃,示数为48 ℃.
5.体温计:用来测量人体的温度. 重点认知 体温计的分度值是_____0_._1_____℃,量程是 ___3_5_~_4_2_____℃;体温计的结构比较特殊,玻璃泡和直玻璃管 之间有很细的____缩__口______,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细管内的水 银断开,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这样体温计离开人 体后仍然显示人的体温.但是,每次使用,应当先把体温计中的 水银甩下去再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考试标准
• 了解①固态、液态、气态的基本特征;②物态变 化有关实例的判别;③常见物质的状态。 • 了解①水的三态变化过程、自然界水循环的一般 过程;②水的三态变化常见实例的判断和解释; ③生活中常见的节水措施及解释。 • 了解经历①摄氏温度、常见物体的温度范围;② 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③常用温度计的使用及改进建议;④经历测量 物质温度的过程。 • 了解①6种物态变化,沸腾,沸点;②晶体和非晶 体,熔点;③常见物态变化实例的判别和解释。 • 经历能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
返回目录
中考考点清单
(3)水沸腾过程中的特点 气泡特点:沸腾时形成大量气泡不断上升、 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 发到空气中. 温度特点:在沸腾的过程中水需要33 不断吸热, 然后水的温度 34 保持不变 . 3.蒸发 (1)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 35 汽化 现象 叫做蒸发.蒸发只发生在 36 液体的表面 .
返回目录
常考类型剖析
类型一 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
例1 (’14原创)实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热胀冷缩 的规律制成的;如图1所 示,其示数为 39 ℃.
【解析】温度计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 规律制成的.本题刻度是零刻度线的上 方,分度值为1℃,其读数为39℃. 【名师点拨】当温度计只显示部分刻度时,读数前须 弄清液柱的上表面是0℃以上还是0℃以下.
返回目录
常考类型剖析
变式题5 当洗手后,将双手伸在自动干手机的出风 口下,自动干手机自动送舒适的暖风,使手上的 水分快速 汽化(填物态变化名称).因为这样加快 了附近空气流动的速度,并提高了温度,从而达 到快速干手的目的. 【解析】手上的水分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此现象属于汽化中的蒸发.当洗手后把手放在热风 干手器的下方,热烘烘的气体就会吹出来,这样 热风提高手上水分的湿度,同时加快水表面的空 气流动速度,加快手上水分的蒸发.
返回目录
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二 熔化和凝固
1.物态变化 (1)15 固态 、16 液态 和 17 气态 是物质常 见的三种状态. (2)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 之间变化,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 18 物态变化 . 2.熔化与凝固 (1)物质从 19 固态 变成 20 液态 熔化.熔化时要 21 吸热 . (2)物质从 22 液态 变成 23 凝固.凝固时要 24 放热 . 固态 的过程叫做 的过程叫做
返回目录
常考类型剖析
【解析】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是从提高温度和加 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头发上水分的蒸发, 故A不符合题意;地下管道输水与传统的土筑明 渠输水相比,减小了渗漏,也减小了水的表面积 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即减慢了蒸发,故B符 合题意;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从提高 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方面,加快了衣服上水分 的蒸发,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扫把把洒在地面 的水向周围扫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 分的蒸发,故D不符合题意.
返回目录
常考类型剖析
类型三 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例3 (’13株洲)电热液体蚊香器通电后其 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 可见其顶部有“白雾”飘出,其“白雾” 是驱蚊液先 汽化 后液化 的物态变化过程产 生的. 【解析】“白雾”是液态的小液滴,它是 驱蚊液先汽化成气体,然后气态的驱蚊液 到空气中遇冷液化产生的.
返回目录
变试题3 (’13徐州)吃刚从冰箱冷冻室里 拿出的冰糕,舌头往往会被冻在冰糕上.这 是因为舌头上的水发生了 (B ) A.熔化 B.凝固 C.蒸发 D.凝华 【解析】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的冰糕, 用舌头去舔了一下,舌头被“黏住”了 ,是由于舌头上的水遇到温度较低的冰 糕放热发生了凝固现象.故选B.
考点四 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从41 固 态直接变成42 气 态的 过程叫做升华.升华时需要 43 吸 热. 2.凝华:物质从44 气 态直接变为 45 固 态的 过程叫做凝华.升华时需要46 放 热.
返回目录
中考考点清单
返回目录
图说物理
图片 命题点
在加热盛有水的小纸锅时,水会 沸腾,而纸锅不会燃烧,说明在 加热时水会吸收热量,使纸锅的 温度不能达到着火点,所以小纸 锅不会烧坏
返回目录
常考类型剖析
【名师点拨】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及水 沸腾图像均为温度(℃)——时间(t)图像. (1)判断图像为晶体或非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图 时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比较图像中始、末温度的 高低入手,若始高末低则为凝固曲线,反之为熔 化图像;第二步,观察期图像中是否存在“一段 时间内温度不变”的线段,如果存在此线段则其 表示该物质为晶体. (2)对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图的理解,图像的第一 个“转折点”对应的温度为熔化或凝固点,与时 间轴平行的线段所对应的时间线段内物质的状态 为固液共存.
返回目录
中考考点清单
4.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及特点
返回目录
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三 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质从 27 液 态变为 28 气 态的 过程叫做汽化.汽化时要吸热. 2.沸腾 (1)发生部位:沸腾是30 液体内部 和 31 液面 同时发生的剧烈气化现象. (2)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 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不同液体在相同大气 压下沸点不同.同种液体所处环境的气压越大, 沸点越 32 高 .
中考考点清单
4.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首先要看清它的 ⑥ 量 ,判断是否适合 程 分度值 , 测待测物体的温度;还要看清温度计的⑦ 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⑧ 全部浸没 在被测 液体中,不要碰到⑨ 容器底 或⑩ 容器壁;温度 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放一会,待温度计的 11 稳定 示数 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 12 视线 13 液 被测液体中, 与温度计中液柱的 相 面 平 . 人体温度 14 5.体温计:用于测量 ,根据人体温度的 变化情况,体温计的刻度范围通常为35~42 ℃.读 数时要把它从腋下或口腔中拿出来.
返回目录
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一
2.温度计 (1)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 (2)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② 热胀冷 的规律制成的.里面的液体为酒精、 缩 . 水银或煤油 (3)常用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 寒暑表.
返回目录
温度
1.温度: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①热冷程度 叫做温度.
中考考点清单
3.摄氏温度
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的是摄氏温度.把在标准 大气压下③ 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 ④ 沸水 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分别用0 ℃和100 ℃ 表示;0 ℃和100 ℃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 表⑤ 1 ℃ .
常考的温度估测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人的正常体温是37 ℃左右,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18~25 ℃.南宁市1月份 的平均气温均为13℃.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常考类型剖析
类型三 物态变化图像的理解
例3 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铁锭熔成铁汁过程中 温度变化情况的是 (C )
【解析】A图温度随时间而降低,且有一段呈水平, 是晶体的凝固图像,故A不符合题意;B图中温度随时 间而不断升高,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故B不符合题意 ;C图温度随时间而升高,且有一段呈水平,是铁锭 在熔化,故C符合题意;D图中温度随时间而降低,是 非晶体的凝固图像,故D不符合题意.
返回目录
中考考点清单
3.熔点和凝固点 (1)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 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 固体叫做 25 晶 体,例如:冰、海波、各 种金属;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 断吸热,温度就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 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26 非晶 体,例如蜡、 松香、玻璃、沥青.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液体凝固 形成晶体是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 做凝固点.
返回目录
常考类型剖析
【解析】从题图上可以看出这种物质有固体的熔 点,属于晶体,在该物质的熔化过程中,AB段时 固态,BC段时固液共存态,CD段时熔化完后的 状态,即液态.
类型五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例5(’13泰安)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措 施是 ( C) A.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B.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扫把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返回目录
常考类型剖析
类型二 物态变化的辨识及吸放热
例2 (’13滨州)下列所描述的自然景象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属 于液化的是 (B ) A.初春,池塘上结了一层薄冰 B.盛夏,打开冰棍纸见到“白气” C.深秋,树枝上结了一层冰霜 D.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解析】初春,池塘上结了一层薄冰,是水有液态变成固态二形 成的,属于凝固现象,故选A选项;盛夏,打开冰棍纸见到“白 气”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放出热量变为小液滴悬浮在空中形成的 ,属于液化现象,故B正确;深秋,树枝上结了一层冰霜,是空 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 返回目录
第三章 物态变化
课标解读 中考考点清单
考点一 温度 考点二 熔化和凝固 考点三 汽化和液化 考点四 升华和凝华
常考类型剖析 图说物理 实验突破
返回目录
课标解读(2011修订版)
1.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列举自然界和 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2.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 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 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 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 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 象. 4.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了 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 意识.
返回目录
常考类型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