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登斯《社会学》(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2~22章)【圣才出品】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圣才出品】

第二十三章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23.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重建社会结构理论1.生平(1)吉登斯(Anthony Giddens)于1938年出生在英国伦敦北部的埃德蒙顿,18岁考入赫尔大学。
在大学期间受社会学教师沃斯利和心理学教师韦斯特比的影响,对社会学和心理学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2)1959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伦敦经济学院攻读硕士学位,1961年撰写了题为《当代英国的运动与社会》硕士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并获硕士学位。
(3)获硕士学位后,吉登斯在莱斯特大学社会学系任教,讲授经典社会学理论和社会心理学等课程。
1966年,吉登斯离开莱斯特大学到温哥华附近的西蒙·弗拉塞尔大学任教,后又转至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4)1969年,吉登斯受剑桥大学之聘,由美洲返回英国,在皇家学院任高级讲师兼院士,同时攻读博士学位。
1974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5)1983年,被选为英国社会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
1984年,出版了代表著作《社会的构成》,他的学术影响随这部著作的出版而迅速扩大。
1985年被聘为剑桥大学社会学教授。
1996年被聘为伦敦经济学院院长。
2.著作吉登斯自70年代初以来发表了大量学术著作,主要有:《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1971)、《迪尔凯姆著作选》(译作,1972)、《发达社会的阶级结构》(1973)、《实证主义社会学》(1974)、《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1976)、《社会理论的中心论题》(1979)、《社会的构成》(1984)、《民族一国家与暴力》(1985)、《现代性的后果》(1990)、《现代性与自我认同》(1991)等。
3.思想渊源(1)马克思吉登斯非常重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他认为他的三部著作:《社会的构成》、《民族—国家与暴力》和《现代性与自我认同》,是关注“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世界的关联”的三部曲。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问题。
吉登斯《社会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什么是社会学)【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1章什么是社会学1.1复习笔记一、社会学的视角1.社会学的想象力(赖特·米尔斯)(1)学习从社会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即用更加开阔的视野去观察和对于想像力的培养。
(2)学习社会学不能只是遵循获取知识的常规步骤,而要能够自如地跳出个人所处环境的直观性,将事情置于一个更广泛的背景。
(3)社会学的研究所依赖的,就是社会学想像力。
社会学想像力首先要求“想像自己脱离了”日常生活中那些熟悉的惯例,以便从全新的角度看待它们。
2.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喝咖啡行为(1)咖啡并不只是一种提神的东西。
作为我们日常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它还具有符号价值。
事实上,社会的饮食行为都是为社会互动以及仪式的实施提供场合,而这些都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丰富主题。
(2)咖啡是一种含有咖啡因的饮品,对大脑有刺激作用,是一种会上瘾的东西,但在西方文化中,大多数人并不把嗜好喝咖啡的人看成是吸毒的人。
然而有社会允许消费大麻甚至可卡因,却反对消费咖啡和酒精。
社会学家对为什么会存在这类差异怀有兴趣。
(3)一个人一旦喝了一杯咖啡,就等于卷入了遍及世界的一组复杂的社会与经济关系。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社会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研究这种全球交易。
(4)饮用一杯咖啡的举动足以推定过去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
(5)咖啡这种产品是当代许多关于全球化、国际贸易、人权和环境破坏的争论的焦点。
3.学习社会学许多事件看似只与个体有关(个人困扰),其实反映的是更大的问题(公共话题)。
社会学的任务,正是要研究社会对我们的塑造与我们对自己的塑造之间的联系。
我们的活动既在塑造着我们周围的社会世界的结构或其面貌,同时又在被社会世界所塑造。
在社会学中,社会结构指的是我们生活的社会背景不只是事件或行动的随机分类,而是以各具特色的方式被赋予结构或模式。
二、社会学思维的发展1.理论与理论思路(1)构筑理论的必要性:社会学并不单单收集事实,同时也要了解事情为何发生。
吉登斯《社会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健康)【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8章健康、疾病与残障8.1复习笔记一、身体社会学1.厌食症(1)宗教原因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确实有少数人经过考虑,出于宗教原因而选择了严格节食。
(2)社会文化原因厌食症与宗教信仰毫无关系,并且影响的主要是女性。
它是一种身体的疾病,也受到社会力量和文化力量的影响。
(3)社会观念变迁厌食症是一种表现为生理症状的疾病,它与控制饮食的观念密切相关,而这种观念关系到现代社会里不断变化中的对于身体魅力尤其是女性身体魅力的观念。
①在绝大多数前现代社会里,女性的理想形体是丰满肉感。
②到了17、18世纪的欧洲,理想的女性形体也是匀称适中。
③把苗条视为理想的女性形体,这样的观念源于19世纪晚期的某些中产阶级群体,只是到了晚近才普及为大多数女性追求的理想。
(4)总结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①厌食症的起源在于现代社会晚近历史中发生变化的女性身体意象。
它最早被确定为一种失调。
②直到最近三四十年前,它还是不为人注意的。
自那以后,它越来越成为年轻女性当中的常见现象。
③在现代社会,厌食症之类的饮食失调不再是不为人注意的疾病形式。
对于苗条的过分关注,以及由此导致的饮食失调,并不仅限于欧美女性。
随着西方对于女性美的意象传播到世界各地,与它们相关的疾病也跟到了世界各地。
2.饮食失调在饮食方面遇到困难,对自己的外形感到绝望,这种看起来似乎属于纯粹的个人困扰的事情,证明是一桩公共议题。
饮食失调让人看清社会因素对于我们的健康和社会互动能力的影响。
作为人类,我们显然都拥有一个身体,但这个东西并不只是我们单纯地拥有的,不仅仅是外在于社会而存在的物质性的东西。
我们的身体深受我们所属群体的规范和价值观的深刻影响,也深受我们的社会经验的影响。
3.社会变迁对于身体的影响身体越来越摆脱所谓“自然”,也就是摆脱我们的周遭环境和生物节律。
我们的身体正在受到科学力量和技术力量的侵入,而这种趋势正在创造出新的困境。
吉登斯《社会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6-18章)【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16章组织与网络16.1 复习笔记一、组织正式组织是用理性的方式设计以期实现其目标,常常是借助明确的规则、规章和程序。
现代科层组织,就是正式组织的首要范例。
组织具有如下特点:组织大部分是人为设计的,是基于所设想的确定目标创立起来的;组织有助于对各类活动与资源进行大量的协调;组织既有益处也有害处。
1.作为科层机构的组织(1)韦伯对组织和科层制的研究①组织马克斯·韦伯最早对现代组织的兴起提出了系统解释。
组织就是以一种跨越时空的稳定方式,把人类的活动或他们所生产的物品协调在一起的手段。
组织的发展依赖于对信息的控制;组织具有鲜明的等级性,权力倾向于集中在顶层。
②科层制所有大规模的组织都往往具有科层制的性质。
科层制指的就是职员的统治,这个术语最初只是用来指政府职员,但是后来它逐渐延伸,用来指一般意义上的大型组织。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在韦伯看来,科层制在现代社会中的扩张实属必然。
科层权威是应对大规模社会系统的管理要求的唯一方式。
然而,科层制显露出许多重大缺陷。
为了研究科层组织之扩张的根源和性质,韦伯建构了科层制的一种理念型。
关于科层制的理念型,韦伯列举出下列几项特点:a.有一个界限明确的权威等级,使得组织中的各项任务都作为“公务”分派。
b.在组织的各个层次上,都有成文的规章制度主导着职员的行为。
c.职员全职工作,领取薪俸。
d.职员在组织内的任务与其在组织外的生活两相分割。
e.组织中的任何成员都不拥有他们所调配的物质资源。
③科层制的优缺点a.优点:一个组织越是接近科层制的理念型,就越能有效地完成创立时定下的目标。
科层制就像是精密的机器,以理性原则运作。
b.缺点:科层制可能会缺乏效率,许多科层工作单调乏味,没有什么机会能够施展创造性的能力。
尽管担心社会的理性化可能会产生负面的后果,但他最终的结论仍然是,科层的例行惯例和官场对于我们的生活所具有的权威,是我们为追求科层组织的技术效力所付出的代价。
社会学理论(含社会学概论)章节题库(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圣才出品】

第十四章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一、名词解释1.吉登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8年研)答:吉登斯是英国著名社会理论家和社会学家,是结构化理论的建立者。
主要著作有:《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社会的构成》、《民族—国家与暴力》、《现代性的后果》、《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等。
吉登斯的社会理论涉及面非常广泛,他对很多学科都有所涉猎。
吉登斯认为,社会科学家既是社会现象的研究者,也是社会世界中的行动者,因此社会科学家既要批判性地研究社会世界,又要反思自身。
吉登斯社会学理论的内在逻辑结构主要是:试图以结构化理论和“双重解释学”解决能动与结构、微观与宏观的二元对立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现代性的研究,这种研究是以他的结构化理论作为分析武器,全面清理经典社会学和当代社会学关于现代性及后现代主义关于现代性的各种思潮的研究,形成了他自己关于现代性问题的一整套研究路径。
他认为,结构指的是社会行动所涉及的规则和资源,结构是人类行动的产物,又是人类行动的中介,并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
这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社会学理论中的“二元对立”。
吉登斯关于现代性和全球化的研究是当今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议题,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影响。
2.结构二重性(北京科技大学2010年研)答:结构二重性是吉登斯在研究行动和结构的关系问题时提出的,结构可以在实践中表现出来,但不是具体实践的外显模式。
具体是指,结构具有二重性,即社会结构不仅对人的行动具有制约作用,而且也是行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和中介,它使行动成为可能;行动者的行动既维持着结构,又改变着结构。
行动与结构之间这种相互依持,互为辩证的关系反映在处于时空之中的社会实践中。
3.结构化理论答:吉登斯在《社会的构成》里将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等领域的成果融合起来,构建了一些具有一定解释力的概念,并在对社会学理论内部的各派理论进行大清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的结构化理论。
吉登斯《社会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种族)【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13章种族、族群性与迁移13.1复习笔记一、核心概念1.种族(1)约瑟夫·阿瑟·德·戈宾诺约瑟夫·阿瑟·德·戈宾诺伯爵(1816~1882)被称为现代种族主义之父,他提出存在三大种族: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
在戈宾诺看来,白种人拥有更为优越的智力、道德和意志力。
黑种人是最低能的,带有鲜明的动物本性,缺乏道德,而且情绪不稳定。
(2)对“种族”的不同看法①许多社会科学家一致提出,种族只不过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建构,在学术界沿用这一概念,只能是延续种族具有生物学基础这一普遍持有的观念。
②其他社会科学家则有不同意见,认为种族作为一个概念,即使其生物学基础已经站不住脚,但对许多人而言它仍是有意义的。
对于社会学的分析而言,种族即使是一个富有争议的概念,也仍然至关重要。
(3)种族化按照对于种族的理解,对个体或人群进行分类,这个过程叫做种族化。
在历史上,种族化意味着根据某些人群先天所具有的体征,将其贴上构成独特的生物群体的标签。
在有些情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况下,种族化采取“法规化”的制度形式。
更常见的是,日常的社会体制以既成事实的方式被种族化。
在种族化的体制内,个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他们在那个体制中的种族化位置所塑造和约束。
2.族群性(1)族群性的概念族群性指的是使某个给定的人类共同体区别于其他共同体的文化实践和观点。
族群性是一种纯粹的社会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生产和再生产出来。
通过社会化,年轻人被其所属共同体的生活方式、规范和信念所同化。
(2)族群性的意义对许多人而言,族群性是个体和群体认同的核心,但其意义对于每个人皆有不同。
它能提供与过去相延续的重要脉络,并经常通过文化传统的实践而永葆活力。
虽然族群性在传统的范围内延续着,但它并非静止不变。
它在变动不居的环境面前是灵活流变、乐于调适的。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圣才出品】

第十四章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14.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吉登斯的社会学理论的内在逻辑结构主要是:试图以结构化理论和“双重解释学”解决能动与结构、微观与宏观的二元对立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现代性的研究,这种研究是以他的结构化理论作为分析武器,全面清理经典社会学和当代社会学关于现代性及后现代主义关于现代性的各种思潮的研究。
考点一: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1.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批判(1)实证主义概述(见表14-1)表14-1 实证主义概述(2)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批判(见表14-2)表14-2 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批判2.双重解释学(1)双重解释学的基本内涵“双重解释学”意味着社会科学的逻辑必然包含着两套意义框架:①由普通行动者构成的充满意义的社会世界;②由社会科学家创造出来的元语言。
这两者在社会科学的实践中相互交织,相互渗透。
科学家用于理解社会过程的概念和归纳能被作为行动者的常人所用,这些人能够改变社会的过程,因此,在根本的意义上,社会学家与常人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什么不同。
吉登斯的“双重解释学”是建立在对自然主义和过分解释取向的批判基础上的。
(2)双重解释学视野里的社会科学的基本性质和任务(见表14-3)表14-3 双重解释学视野里的社会科学的基本性质和任务(3)双重解释学引发的一系列后果①社会科学的“平庸性”与实践影响a.社会科学的概念被创造出来分析社会世界,而同时又反过来被纳入这个世界。
自然科学的概念和理论则完全与自然客体世界相隔离,与自然科学成就所显现的丰富创新性的技术影响相比,社会科学表现出明显的平庸性。
b.自现代开始,社会科学就对社会世界具有并继续具有一种深广的实践影响力,但这种影响并非主要是技术的影响,而是通过社会的概念被吸纳到社会世界中并成为它的构成内容来发挥作用。
②社会科学概括的“历史性”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和任务,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特殊性。
吉登斯《社会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学问题的设问与解答)【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3章社会学问题的设问与解答3.1复习笔记一、社会学的设问1.《茶室交易》男人之间找寻匿名、即时的性交往,发生在世界各地,但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之前,这种现象却始终是一种广为盛行却很少研究的人类互动形式。
在美国,同性恋社群称有这类活动的厕所为“茶室”。
社会学家劳德·汉弗莱斯探访了这些公厕,对参与者进行了研究,并以此撰成《茶室交易》一书。
《茶室交易》中所研究的厕所,极好地体现了成为社会学家所问的许多种问题的主题现象。
现代理论思路的一些要素有助于我们理解汉弗莱斯的研究所涉及的问题。
互动论的、功能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都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和解释这一现象。
2.社会学的研究(1)社会学研究的事业社会学研究的事业,大致上就是要像汉弗莱斯所做的那样,超越人们对日常生活的表层理解。
好的研究应当能够帮助我们以新的方式理解我们的社会生活。
研究中提出的问题以及所得出的发现应该能够给我们带来惊奇。
社会学家无论是进行理论阐述还是从事具体研究,他们在此过程中所关注的问题常常也困扰着其他许多人,但这类研究的结果却常常与我们的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常识信念相悖。
(2)社会学理论阐述和具体研究的目标社会学理论阐述和具体研究的目标是摆脱普通人通常思考此类问题的臆测方式。
好的社会学研究努力使问题尽可能精确,并力求在得出结论前搜集事实性证据。
为达到这些目标,我们就必须知道,适用于某个特定研究的最为有用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如何才能最好地分析结果。
(3)经验性问题与事实性问题社会学家在具体研究中所提出的常常是一些经验性问题或曰事实性问题。
社会学家常常想询问一些比较性问题,把某一社会中的某一社会背景同其他社会中的另一例证或相对立的例证相联系。
在社会学中,我们不仅需要拿现存的社会彼此参照来考虑,而且还要对它们的现在和过去进行比较。
社会学家在这种情况下所提出的就是发展性问题。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章节题库-第二十三章至第三十章【圣才出品】

第二十三章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一、名词解释1.吉登斯答:吉登斯是英国著名社会理论家和社会学家,是结构化理论的建立者。
主要著作有:《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社会的构成》、《民族—国家与暴力》、《现代性的后果》、《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等。
吉登斯的社会理论涉及面非常广泛,他对很多学科都有所涉猎。
吉登斯认为,社会科学家既是社会现象的研究者,也是社会世界中的行动者,因此社会科学家既要批判性地研究社会世界,又要反思自身。
吉登斯社会学理论的内在逻辑结构主要是:试图以结构化理论和“双重解释学”解决能动与结构、微观与宏观的二元对立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现代性的研究,这种研究是以他的结构化理论作为分析武器,全面清理经典社会学和当代社会学关于现代性及后现代主义关于现代性的各种思潮的研究,形成了他自己关于现代性问题的一整套研究路径。
他认为,结构是指社会行动所涉及的规则和资源,结构是人类行动的产物,又是人类行动的中介,并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
这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社会学理论中的“二元对立”。
吉登斯关于现代性和全球化的研究是当今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议题,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影响。
2.结构化理论答:吉登斯在《社会的构成》里将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等领域的成果融合起来,构建了一些具有一定解释力的概念,并在对社会学理论内部的各派理论进行大清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的结构化理论。
结构指的是社会行动所涉及的规则和资源,结构是人类行动的产物,又是人类行动的中介,并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
3.脱域机制答:脱域机制即“社会制度的抽离化”,这种抽离化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象征符号,一种是专家系统。
象征符号指的是一套抽象的中介系统,其典型形态之一就是货币,专家系统是指技术职能或职业性的专家评判体系。
这种制度抽离化建立了与前现代社会不同的安全与信任系统,但它是建立在人的无知基础上的,因此也带来巨大的风险,形成一系列的现代性的后果。
吉登斯《社会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分层与阶级)【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9章分层与阶级9.1复习笔记一、分层体制1.社会分层(1)含义:社会分层体现人类社会的个体和群体之间所存在的不平等。
最简单的分层定义就是不同人群之间的结构化不平等。
(2)社会分层体制的特性①地位等级应用于人群的社会范畴,这些人享有某种共性。
但不一定发生互动,也不一定彼此认同。
②人们的生活体验和机会严重依赖于他们的社会范畴是如何定级的。
③不同社会范畴的等级变动起来往往会非常缓慢。
2.奴隶制(slavery)(1)奴隶制是不平等的一种极端形式,这种制度下的某些人可以将另外一些人作为其财产而占有。
奴隶所有权的法律处境在不同的社会之间有相当的差异。
有时候,奴隶在法律上被剥夺了几乎所有权利。
而在另一些社会里,奴隶们的地位更类似于仆役。
(2)奴隶常常反抗自己的臣属地位。
由于这类抵抗,奴隶劳动的体制往往是不稳定的。
奴隶劳动体制最终瓦解,部分原因在于其所激发的斗争,一部分原因在于经济上或其他方面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的动力会促使人们生产出比直接强迫的情形下更多的东西。
奴隶制依然是今日世界上一种重要的侵犯人权的现象。
3.种姓制(caste)(1)在种姓制这种社会体制中,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是毕生注定的。
因此,在一个种姓社会里,不同的社会层级之间都是封闭的。
(2)所有的人终其一生,都必然维持在出生时的那个社会层级上。
每一个人的社会地位都是基于个人的特性。
(3)从某种意义上说,种姓社会可以看作是阶级社会的一种特殊类型,其中的阶级位置从出生时就被先赋指定了。
种姓社会一般存在于农业社会。
(4)现代之前,种姓体制遍及全世界。
在种姓体制中,与其他种姓的成员之间的亲密接触是受到强烈排斥的。
要维护一个种姓的这类“纯洁”,常常是通过“族内婚”的规则,即习俗或法律要求在某人所属的社会群体内部通婚。
代表地区是印度和南非。
4.等级制(estates)(1)等级制是欧洲封建制的组成部分,也存在于其他许多传统的文明。
吉登斯《社会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5章)【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1章什么是社会学1.1 复习笔记一、社会学的视角1.社会学的想象力(赖特·米尔斯)(1)学习从社会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即用更加开阔的视野去观察和对于想像力的培养。
(2)学习社会学不能只是遵循获取知识的常规步骤,而要能够自如地跳出个人所处环境的直观性,将事情置于一个更广泛的背景。
(3)社会学的研究所依赖的,就是社会学想像力。
社会学想像力首先要求“想像自己脱离了”日常生活中那些熟悉的惯例,以便从全新的角度看待它们。
2.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喝咖啡行为(1)咖啡并不只是一种提神的东西。
作为我们日常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它还具有符号价值。
事实上,社会的饮食行为都是为社会互动以及仪式的实施提供场合,而这些都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丰富主题。
(2)咖啡是一种含有咖啡因的饮品,对大脑有刺激作用,是一种会上瘾的东西,但在西方文化中,大多数人并不把嗜好喝咖啡的人看成是吸毒的人。
然而有社会允许消费大麻甚至可卡因,却反对消费咖啡和酒精。
社会学家对为什么会存在这类差异怀有兴趣。
(3)一个人一旦喝了一杯咖啡,就等于卷入了遍及世界的一组复杂的社会与经济关系。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社会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研究这种全球交易。
(4)饮用一杯咖啡的举动足以推定过去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
(5)咖啡这种产品是当代许多关于全球化、国际贸易、人权和环境破坏的争论的焦点。
3.学习社会学许多事件看似只与个体有关(个人困扰),其实反映的是更大的问题(公共话题)。
社会学的任务,正是要研究社会对我们的塑造与我们对自己的塑造之间的联系。
我们的活动既在塑造着我们周围的社会世界的结构或其面貌,同时又在被社会世界所塑造。
在社会学中,社会结构指的是我们生活的社会背景不只是事件或行动的随机分类,而是以各具特色的方式被赋予结构或模式。
二、社会学思维的发展1.理论与理论思路(1)构筑理论的必要性:社会学并不单单收集事实,同时也要了解事情为何发生。
《社会学》考研吉登斯版2021考研真题解析

《社会学》考研吉登斯版2021考研真题解析第1章什么是社会学说明:本章无题。
第2章全球化与变迁世界1“伟大领袖”在社会变迁进程中的作用有多大?答:“伟大领袖”在社会变迁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古典社会学家韦伯就考察了克里斯玛领袖在社会变迁中的角色。
(1)“伟大领袖”对世界历史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历史上伟大的宗教人物、政治和军事领袖或者科学和哲学领域的创新者,他们执行充满活力的政策,拥有大量的追随者,或者彻底改变原来的思想模式,就可以推翻此前确立的秩序。
(2)然而,只有存在适宜的社会条件,个人才能登上领袖地位并发挥作用。
例如,阿道夫·希特勒之所以能在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攫取权力,部分原因就在于当时困扰这个国家的张力和危机。
如果不存在那些情势,他可能只是一个政治小帮派里鲜为人知的人物。
稍晚一些的圣雄甘地,一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著名的和平主义领袖,也是这种情况。
因为战争和其他事件已经动摇了印度现存的殖民制度,甘地才有能力将他的祖国从英国的统治中独立出来。
2全球化如何也能是一种地方性的现象?答:全球化是指我们越来越生活在一个世界中,因而个人、群体和国家都越来越相互依赖这样一个事实。
全球化成为一种地方性现象,主要表现为地方参与到全球化的生产、销售、交流等的过程中去,地方强烈地受到了全球化带来的影响。
(1)各种跨国公司推动了各种推动了新技术、产品、资本在全球的扩散,使得地方也能享受到全球化的成果。
如逛本地的商店或超市时,就会发现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体现出赖于遍及世界的极其复杂的经济关联。
商店里的货品是在一百多个不同国家制造的,或者是使用了来自一百多个不同国家的配料或元件。
(2)随着世界迅速趋向一种单一的、一体化的经济,越来越多的工商企业和各类人员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寻找新的市场和经济机会。
这使得人际网络跨越国家边界甚至跨越洲界,构筑了各自出生地和移居国之间的文化关联。
当今世上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够展现在全球视野下。
吉登斯《社会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劳动与经济生活)【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18章劳动与经济生活18.1复习笔记一、何谓劳动?有薪劳动与无薪劳动1.劳动劳动,不管是有薪的还是无薪的,定义为进行需要付出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活动,其目标是提供满足人类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2.职业职业或工作就是用来交换一份稳定的工资或薪水的劳动。
在所有文化中,劳动都是经济的基础。
经济系统是由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分配的机构/制度所组成的。
二、劳动的社会组织1.分工及早期社会学家对分工的看法(1)分工现代社会,经济制度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便是存在高度复杂的分工,即把劳动划分成人们各有专事的许多不同的职业。
①劳动场所的转变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现代社会也见证了劳动场所的转变。
a.在工业化以前,绝大多数劳动会在家里进行,并由家庭的所有成员共同完成。
b.工业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劳动和家庭的分离。
企业家所拥有的工厂成为工业发展的中心。
②劳动分工的发展a.在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之间,劳动分工的对比确实是非同寻常的。
即使在最大的传统社会中,通常也不会有超过二十或三十种的主要的手工行业。
b.在一个现代工业体系中,有数千种不同职业共同存在。
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经济互赖性的巨大扩张。
(2)早期社会学家关于分工对于单个工人和整个社会的潜在后果的讨论①马克思等一批思想家最早提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使许多人的劳动沦为单调乏味的任务。
根据马克思的看法,分工使人类与自己的劳动相疏离。
所谓异化,指的是不仅对于劳动,而且对于资本主义背景下工业生产的整体框架,都抱有一种冷漠感乃至厌憎感。
②涂尔干对分工的看法更为乐观,尽管他也承认其潜在的有害影响。
根据涂尔干的看法,角色的专门化会增强共同体之间的社会团结。
人们通过互相依赖而彼此联系,而不是作为孤立、自足的个体生活。
团结会通过生产和消费的多方向关系得到增强。
涂尔干认为,这种安排具有高度的功能作用;当然他也意识到,如果变化发生得太快,社会团结就可能被扰乱。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章节题库(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圣才出品】

第二十三章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一、名词解释1.吉登斯答:吉登斯是英国著名社会理论家和社会学家,是结构化理论的建立者。
主要著作有:《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社会的构成》、《民族—国家与暴力》、《现代性的后果》、《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等。
吉登斯的社会理论涉及面非常广泛,他对很多学科都有所涉猎。
吉登斯认为,社会科学家既是社会现象的研究者,也是社会世界中的行动者,因此社会科学家既要批判性地研究社会世界,又要反思自身。
吉登斯社会学理论的内在逻辑结构主要是:试图以结构化理论和“双重解释学”解决能动与结构、微观与宏观的二元对立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现代性的研究,这种研究是以他的结构化理论作为分析武器,全面清理经典社会学和当代社会学关于现代性及后现代主义关于现代性的各种思潮的研究,形成了他自己关于现代性问题的一整套研究路径。
他认为,结构是指社会行动所涉及的规则和资源,结构是人类行动的产物,又是人类行动的中介,并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
这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社会学理论中的“二元对立”。
吉登斯关于现代性和全球化的研究是当今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议题,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影响。
2.结构化理论答:吉登斯在《社会的构成》里将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等领域的成果融合起来,构建了一些具有一定解释力的概念,并在对社会学理论内部的各派理论进行大清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的结构化理论。
结构指的是社会行动所涉及的规则和资源,结构是人类行动的产物,又是人类行动的中介,并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
3.脱域机制答:脱域机制即“社会制度的抽离化”,这种抽离化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象征符号,一种是专家系统。
象征符号指的是一套抽象的中介系统,其典型形态之一就是货币,专家系统是指技术职能或职业性的专家评判体系。
这种制度抽离化建立了与前现代社会不同的安全与信任系统,但它是建立在人的无知基础上的,因此也带来巨大的风险,形成一系列的现代性的后果。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圣才出品】

第二十三章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1.怎样认识吉登斯关于社会理论同社会学关系的论述?答:(1)社会理论的含义与对象①社会理论涵括了吉登斯认为各门科学所共同关注的那些论题。
这些论题的宗旨是探讨人的行动与行动中的自我的性质,研究应该如何从概念上理解互动及其与制度的关系,努力把握社会研究的实践意涵。
②社会理论研究的对象:社会理论研究人的社会行动及行动中的个人,是关于社会行动、自我、交互行动、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定性研究。
(2)社会理论同社会学的关系吉登斯所理解的“社会学”并不是有关人类社会整体研究的一门通用学科,而只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只关注“发达的”或现代的社会。
充其量可以把社会学理论看作更为普遍的社会理论的一个分支,但它不能保有充分独立的身份。
吉登斯不仅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上区分了社会理论与社会学,而且还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限制在发达的现代社会。
吉登斯关于社会理论同社会学的区分,仅仅在社会理论同实证社会学之间成立。
2.如何理解吉登斯的结构二重化原则?吉登斯的结构观点同传统结构论有何区别?答:(1)结构二重性原则①从概念上二元论重新构建为某种二重性,即结构的二重性。
客体主义者强调社会中的结构、制度、制约性,主体主义者强调人的主观性、能动性、创造性,这两类因素在社会生活都是实际存在的,既不可简单否认,又不可把二者对立起来。
结构二重化原则的根据:具有客观制约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社会结构,不仅存在于社会层面上,而且也存在于个人的思想意识之中。
②实践意识实践意识是指行动者在社会生活的具体情境中,无需明言就知道如何“进行”的那些意识。
特点是“只做不说”、日常性和惯例性。
首先,实践意识不是本能无意识层面上的,它也是一种意识,并且是有能力支配行为的意识;其次,它又不是形成了概念、判断和推理,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话语意识”,而是介于无意识和话语意识之间的“只做不说的意识”。
③时空原则a.吉登斯的时空原则强调社会生活的条件性和历史性,即把各种社会行动和社会事件都放到特定的社会条件的限制中去考察,放到历史的动态过程中去理解。
社会学理论(含社会学概论)配套题库-西方社会学理论-第十四章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圣才出品】

第二篇 西方社会学理论第十四章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一、名词解释1.吉登斯答:吉登斯是英国著名社会理论家和社会学家,是结构化理论的建立者。
主要著作有:《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社会的构成》《民族—国家与暴力》《现代性的后果》《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等。
吉登斯的社会理论涉及面非常广泛,他对很多学科都有所涉猎。
吉登斯认为,社会科学家既是社会现象的研究者,也是社会世界中的行动者,因此社会科学家既要批判性地研究社会世界,又要反思自身。
吉登斯社会学理论的内在逻辑结构主要是:他试图以结构化理论和“双重解释学”解决能动与结构、微观与宏观的二元对立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对现代性的研究,这种研究是以他的结构化理论作为分析武器,全面清理经典社会学和当代社会学关于现代性及后现代主义关于现代性的各种思潮的研究,形成了他自己关于现代性问题的一整套研究路径。
他认为,结构指的是社会行动所涉及的规则和资源,结构是人类行动的产物,又是人类行动的中介,并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
这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社会学理论中的“二元对立”。
吉登斯关于现代性和全球化的研究是当今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议题,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影响。
2.结构二重性答:结构二重性是吉登斯在研究行动和结构的关系问题时提出的,结构可以在实践中表现出来,但不是具体实践的外显模式。
具体是指,结构具有二重性,即社会结构不仅对人的行动具有制约作用,而且也是行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和中介,它使行动成为可能;行动者的行动既维持着结构,又改变着结构。
行动与结构之间这种相互依持,互为辩证的关系反映在处于时空之中的社会实践中。
3.时空分离答:时空分离是指前现代社会的时间总是与空间位置联系在一起的,但到了现代社会,时间从空间中分离出来了。
与此同时空间与场所也出现了脱离,在场的东西的直接作用越来越为在时空意义上的缺场的东西所取代,进一步促成了社会制度的抽离化。
吉登斯《社会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全球化与变迁世界)【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2章全球化与变迁世界2.1复习笔记一、社会的类型1.正在消逝的世界:前现代社会及其命运按照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在《食人番与国王》中的描述,可以将前现代社会分为三种类型:狩猎与采集社会;较大的农耕社会或游牧社会;非工业文明或传统国家。
(1)最早的社会:狩猎者和采集者绝大多数人类都曾经生活在狩猎和采集社会中。
其特点有:①狩猎者和采集者以狩猎、捕鱼和采集野生可食植物为生。
②除了满足基本需求外,狩猎者和采集者对于积累物质财富基本没有兴趣。
他们所需的物品仅限于狩猎武器、挖掘和筑造工具,一点儿私人衣物以及烹饪用具。
③无论是物质占有的数量还是种类,社会成员之间都不存在多少差别,不存在任何贫富分化。
社会位置或等级方面的差异往往仅限于年龄及性别。
(2)游牧与农耕社会游牧社会是指那些主要依靠家畜而生存的社会,而农耕社会则是种植庄稼。
许多社会兼有游牧经济和农耕经济。
①游牧社会常常位于有着丰茂草地的区域,或是在沙漠、山区。
这类区域不适于发展丰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饶的农业,但可以养活多种牲畜。
游牧社会经常随着季节变化在不同地区之间迁徙。
由于游牧的习性,这些社会的人们即使生活方式在物质方面比狩猎和采集者更为丰富,通常也不积攒很多的物品。
②从某一时期开始,狩猎与采集群体开始播种自己的庄稼,而非只是简单地采集野生的植物。
这一活动便是通常所谓“园艺”的开始,人们使用简单的锄头或挖掘工具来开垦小片园地。
园艺类似于游牧,比狩猎和采集提供了更为可靠的食物来源,因此能够供养更大的共同体。
由于并非迁徙无定,靠园艺种植为生的人们就可以比游牧、采集和狩猎的共同体有更多物质财富上的储备。
(3)非工业化文明或传统文明与早期的社会类型有明显的区别。
这些社会以城市的发展为基础,在权力和财富方面表现出十分明显的不平等,并与国王或皇帝的统治维系一体。
由于它们使用书写文字,并且科学和艺术也繁荣起来,因此常常被称作文明。
社会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社会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把握?答: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正确把握社会学的对象问题第一,应当肯定,社会学是有独特对象的,否定这一点是不对的。
第二,社会学对象问题上的众说纷纭,正是对那个"别的具体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东西"多方面的、积极的探索的表现,是社会学从不成熟走向成熟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第三,在对社会对象的理解上不应强调一致。
2、社会学如何为社会服务?答:社会学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主要通过其功能和学习社会学的意义为社会服务。
3.如何理解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答:(一)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是具体的社会科学与哲学科学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二)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科学的关系社会学和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具体社会科学的关系,是综合性的科学与单科性科学的关系。
(三)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的关系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如历史学、管理学的关系,是特殊跟特殊的关系。
(四)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或政治科学;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4.社会学如何为社会实践服务?答:(一)社会学认识功能或认识意义第一,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描述)、为什么(解释)、将来怎样变化(预测)第二,社会学不仅提供县城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社会学的视觉、社会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
(二)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第一,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帮助人们在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社会发长的社会体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是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
第二,社会学以自己的饿研究成果,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和制度正确的饿社会政策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吉登斯 社会学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1.发展中的社会学观点:社会学想象力,社会学的角度是跳出个人情境的即时性,去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思考问题,想象自己已经离开了日常生活的熟悉的惯例。
本文的例子是“咖啡”:联系到了它的价值,作用,社会与经济关系以及全球化等问题。
这就是想象力的结果。
2.研究社会学:个体性的背后反映额是整个大的社会背景,社会学就是要研究社会对个体的塑造以及个体对自我的塑造之间的联系;社会结构:我们生活的社会情境不仅仅包括随机发生的形形色色的事件或者行动,也包括通过特点鲜明的方法结构化了的,成形的事件和行动。
3.社会学对我们生活的帮助:A.文化差异意识;B.政策效果的评价,对特点政策的影响的后续的调查才可能实现吧;C.自我启蒙,增进对自己的了解,解读大的政策或者制定自己的政策来帮助自我;4.社会思想的发展:早期理论家: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瓦解了传统的生活方式,思想家们一方面研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社会结构,一方面研究过程。
奥古斯特·孔德:社会学的创建者,三阶段律:他认为人类经历了神学、形而上学和实证三个阶段。
提倡建立社会学为核心的新宗教“人性宗教”(崇尚科学)。
埃米尔·涂尔干:他主要探讨的三个问题是:社会学作为一门经验性学科的重要性;第二,个体的出现和一种新兴的社会秩序的形成;第三,社会中道德权威的来源和特征;他关注对社会事实的研究,社会事实的特点是:它是行动、思想和感觉的方式,对个体有着强制制约的力量,这种制约包括:直接的惩罚、社会拒绝(行为不被接受)和简单的误解(言语上的冲突)。
同时,他关注社会团结和精神团结(使社会免于混乱的原因),他认为劳动分化程度低的传统文化是以机械团结为特征的。
他将社会因素带入自杀行为中进行研究。
卡尔·马克思:他主要寻求对当今社会的变革的解释。
第一,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因素:资本和工薪劳动者,所以资本主义社会最主要的特点是阶级矛盾;第二,历史唯物史观,他认为社会变迁的根源是阶级矛盾(经济因素),资本主义会被另外一种我们称之为社会主义或者共和主义的社会所替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登斯《社会学》(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12章性与社会性别
1.是否有可能及是否有必要消除社会中的社会性别差异?
答:(1)社会性别差异理论
社会性别差异指的是男性和女性之间在心理、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有关社会性别差异和不平等的各种社会学解释采取了大不相同的立场:
①社会性别差异具有生物学基础;
②社会性别是在社会化与性别角色之习得过程中形成的;
③社会性别和生理性别都不具有生物学基础,而完全是由社会建构的。
(2)消除社会中的社会性别差异的可能性
我认为消除社会中的社会性别差异是十分困难的。
社会影响通过多种渠道作用于社会性别认同因此既有的社会性别习得模式很难拒绝。
这种社会影响以生理差别为基础。
换句话说社会性别认同和生理性别差异在个人身体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说消除社会性别差异是十分困难的。
(3)消除社会中的社会性别差异的必要性
从理论上讲,消除社会性别差异有助于消除社会性别不平等。
男性和女性在各种背景下享有的地位、权力和声望的差异构成了社会性别不平等。
但是,消除社会性别差异意味着无视男女特质上的差异,实质是从二元对立的角度来看待世界的,抹杀了性别存在的意义。
功能主义的说法有一定的正确性,男女两性有各自的能力及工作偏好,应该让两者都发挥出最优效果,而不能以为强调单一的平等性,要在维持性别差异的基础上尽量消除社会性别的不
平等。
所以,消除社会中的社会性别差异是没有必要的。
2.是否有可能在维持社会性别差异的同时消除社会性别不平等?
答:基于当下对社会性别的研究以及各种性别平等运动取得的进展,我认为这答案是肯定的。
社会性别不平等即男性和女性在各种背景下享有的地位、权力和声望的差异。
关于社会不平等,有以下视角:
(1)功能主义
有关社会性别的功能主义视角以及受功能主义启发的视角,都致力于揭示社会性别差异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整合。
默多克认为劳动的生理性别分工并非生物学“程序安排”所造成的结果,而是社会最合乎逻辑的组织基础;帕森斯认为男女两性相互补充的劳动分工源自生理性别之间的生物性分别,将会确保家庭的团结。
(2)女性主义思路
①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从社会和文化立场方面寻求对社会性别不平等做出说明,她们往往致力于通过立法和其他民主手段,建立和保护女性的机会均等。
②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呼吁重新调整家庭的结构,终结“家内奴役”,引入某种集体方式来进行养育子女、照料家庭和料理家务。
③激进主义的女性主义核心关注就是分析男权制,即男性对于女性的系统支配。
④后现代女性主义者拒绝认为,可以有一种宏大理论来说明女性在社会中的位置,或者存在什么单一、普遍的“女性”本质或范畴。
后现代女性主义的核心,就是对于差异的承认。
除了承认各群体和个人之间的差异,后现代女性主义还强调了“解构”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以上各种观点都没有要求抹杀社会性别差异,而是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社会性别差异带来的意义及对女性的压迫,要提升女性地位,不是消除社会性别差异就可以的,而
是从多方面尊重女性的存在、女性的支配力,以积极的方式使女性摆脱“他者”地位。
3.阶级、族群和性取向之类的因素是如何影响了我们的社会性别体验?
答:(1)阶级、族群和性取向
①阶级是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的人们的集团,其中一个集团由于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②族群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种生物所形成的团体。
③“性取向”,又称“性偏好”或“性指向”或“性倾向”,是用来描述一个人性渴望、幻想和感觉的对象。
阶级、族群和性取向之类的因素体现了不同群体特质的多元化,因而会产生不同的社会性别体验。
(2)社会性别指的是男性和女性之间在心理、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社会性别体验就是关注男女两性的特质、做男人或女人的感受即性别认同的形成。
处在不同的阶级、族群和性取向等的条件下的个体会影响他们的社会性别体验。
(3)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认为,女性身份并不存在某种本质性的核心,而是有许许多多的个人和群体,有着各自不同的体验(异性恋者、同性恋者、黑人女性、工人阶级女性等等)。
在这些纷繁复杂的形式当中,不同群体与个人的“它者性”得到了倡扬。
后现代女性主义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强调“它者性”的积极一面,象征着多元性、多样性、差异性和开放性。
4.未来数十年间将会出现怎样的新型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以回应更广泛的社会变革过程?
答:为回应更广泛的社会变革过程,未来数十年间,新型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逐渐会形成,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必然要求。
(1)自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对男性和男性特质的批判性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注意。
性别秩序研究者康奈尔认为,男性特质是社会性别秩序的重要部分,不能同社会性别秩序或者同与之相伴的女性特质分开理解。
康奈尔提出了一个结构清晰的社会性别等级序列,相信社会性别关系是一个动态过程的结果,而且人们在不断地调整社会性别认同和观点。
(2)随着社会迅速变迁,社会性别秩序面临着强烈的危机趋势。
这些危机趋势呈现出以下三种形式:
①制度化的危机,传统上支持男性权力的一些制度,即家庭和国家,正在逐步瓦解。
离婚,家庭暴力和婚内强奸,以及税收和养老金等经济问题,通过这些方面的立法,男性支配女性的合法性正在减弱。
②性的危机,这一危机中,霸权式异性恋的主导地位不如从前了。
女性和同性恋者在性方面的力量不断增长,使得传统的霸权式男性特质承受着压力。
③利益形态危机,社会利益有了与现存社会性别秩序相矛盾的新的基础。
已婚女性的权力,同性恋运动,还有男性中“反性别歧视”态度的增长,都对目前的秩序造成了威胁。
(3)性别秩序危机带来了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的逐步转变,推动男女两性特质的趋中化。
随着霸权式男性特制的瓦解,女性更加有支配力,而没必要做到“低眉顺眼、关心体贴、善解人意”这些传统上的女性特质了。
5.社会互动是以何种方式围绕着假定的异性恋规范被结构化的?
答:通过社会互动使异性恋规范被结构化,可以由性脚本理论来解释。
(1)金赛研究所的两位研究者,约翰·加尼翁和威廉·西蒙,在其颇具影响力的著作《性
的举止》中,提出脚本理论来解释性的社会互动。
有一套精致的规则、仪式和比喻脚本来告诉我们,“我们发生性关系的对象、方式、地点、时间乃至原因”。
(2)性行为的可能活动方式多种多样:异性或同性之间的短暂接触,卖淫,与长期伴侣之间的性关系,等等。
对于人类来说,所有这些性举动的发生事先都是带有一定的思索或准备的。
每一种性举动都涉及性的脚本,以使性举动可以理解。
以一个男人和一个妓女之间的会面为例。
性接触将包含寻找合适的伴侣(对象)、就性的举动和价格进行协商(方式)、寻找一处场所,比如旅店或妓院(地点)、就会面达成共识(时间),或许还包括对于行动的某种说明或辩解,比如寂寞难耐、关系障碍或寻求友谊(原因)。
这个例子说的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妓女之间的性接触,但可以适用于任何性的举动。
(3)在加尼翁和西蒙看来,如果我们想要理解人类的性,对于性脚本的读解就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脚本采取了三种重要形式:
①“个人脚本”
“个人脚本”是在个人头脑中铺陈的,提供有关自己的性欲望的信息。
②“互动脚本”
“互动脚本”是性伴侣之间协商而成的,涉及对于各自角色的说明。
③“历史文化脚本”
“历史文化脚本”则存在于广泛的文化之中,提供文化中有关个人的角色和性期待的(常常是无意识的)信息。
正是这三种脚本在塑造着人们的性互动,“历史文化脚本”正是异性恋规范的结构化形式。
第13章种族、族群性与迁移
1.社会学中应该剔除种族的概念吗?
答:种族是社会学中最复杂的概念之一,它虽然饱受批评,但还是具有研究分析的价值。
所以,现在社会学还不应该剔除种族的概念。
具体原因如下: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种族科学”的名誉已经彻底扫地。
科学界已经基本抛弃了种族的概念。
许多社会科学家也一致提出,种族只不过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建构,在学术界沿用这一概念,只能是延续种族具有生物学基础这一普遍持有的观念。
(2)但从另一方面讲,种族作为一个概念,即使其生物学基础已经站不住脚,但对许多人而言它仍是有意义的。
他们认为,对于社会学的分析而言,种族即使是一个富有争议的概念,也仍然至关重要。
所以,一些学者选择使用带引号的“种族”,以体现它通常的用法是带有误导性的。
2.种族主义为何如此难以界定?
答:种族主义难以界定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1)种族主义的概念
种族主义通常被认为是某些个体或群体所具有的行为或态度,而不同个体和群体对此的行为和态度有所差别。
种族主义是一种普遍流行的偏见,是基于有社会显著意义的身体差异的偏见种族主义不仅代表了一小部分人的意见,而且支撑着社会构造本身。
(2)种族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从“老种族主义”到“新种族主义”
①在当今社会,基于体征差异的老式“生物学”种族主义也很少再被公开表达。
但这并不是说种族主义的态度已经消失了。
相反,它们被一种更高级的新种族主义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