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十诫,经典永流传

合集下载

柳冠中:设计是人类不被毁灭的第三种智慧

柳冠中:设计是人类不被毁灭的第三种智慧

摘要:11月28日,DOMO nature·2010“设计与生活”主题艺术沙龙在东辛店DOMO nature 家居艺术陈设馆隆重举行,气温的持续走低,并没有阻挡住京城设计界权威及广大时尚、家居媒体在11月最后这个周日的倾巢出动。

在诸多设计界权威或犀利、或温婉的言论背后,映射出国内设计领域的困顿现状以及发展突破,当务之急是实现设计的一体化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初衷,让源自普通生活的设计元素主导生活,让真正的艺术返璞归真。

柳冠中:各位嘉宾,各位同行,还有主持人下午好。

今天下午这个机会我们交流一下,主要是想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设计是人类不被毁灭的第三种智慧》,主要是想阐述我对设计和艺术的一些思维方法。

我们大家都这么说,包括曾经有一位很有名的名人都说过,“设计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这句话咋一听好像没有错,但是这么一表述,“设计”就没了,实际上设计是人类最原始的智慧和冲动。

下面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刚才主持人也讲了,我们今天来的是一个“产业链”,也就是说我们通常所说的任何一件物品,它在工厂里叫产品,在商场里叫商品,在家里叫用品,扔在垃圾站是废品。

而我们设计师必须关照这个全流程,而不能仅仅从一个角度,从某一个角度去思考的话就会偏废。

社会上各种声音必须整合在一起,这个整合的过程就是设计的过程。

设计经常讲品牌,大家都在做品牌战略,但往往很多人提到品牌只讲牌,并不讲品。

牌是广告宣传,而品是什么?中国人的文字是讲涵义的。

为什么“三口”才为品,一个口不能叫品,肚子饿了,那没有吃相,那绝对没有品。

第二口富了,我要显摆,我们国家目前正处在这么一个阶段,到处在显摆,到处在招摇过市,它谈不上品。

我们讲真正的“品”是一种适可而止,是一种我们现在所说的要有节制生存,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而我们讲的设计的观念和如何评价一个好的设计,绝对要留有余地,千万不要做过头。

真正生活的问题,被大家忽略的问题,这个才应该是我们所讲的设计的思路。

杨海华与揽胜广告

杨海华与揽胜广告
里外里设计公寓——你看,凡事都可以再设计 一瓶——陶然亭里的房子 壹千栋——定制别墅主场
杨海华,揽胜灵魂
这厮形象,可用青铜器乐队代表作《弗洛伊德弟子》形容: “我多想长发披肩走过,解开你满心爱的迷惑,总想说上帝是你是我, 不只有雷电暴雨结合。”
官方简历
杨海华,1968年生于西双版纳,1989年留京以画油画为生,间
看看揽胜
“其实他们骨子里很严肃。他们内心很能坚持,他们另类 的英雄身份,才让这个浮躁孤独的时代,有一点可以找到安
慰和不寂寞。”
——南京网友小庄
揽胜核心理念
道同 法我 术异
杨海华:出发点不反人类,策略根据自身条件,战术就肯 定不同了。
基本解释:认识普遍真理即“道同”,坚持原创的方式即 “法我”,差异化的执行表现即“术异”。
杨海华:关于个体性质
中国一直缺乏独立人格,当大家面对一个独立的个体就容易产生不 适应感,而用诸如“特立独行”,“出格”来形容它。 所谓“出格”中的“格”不过是传统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觉 得人应该结合在一起,结果人们往往是躲在十三亿人中才安全,个 体却不存在。 我认为集体是抽象存在的,个体才是具象的,只有个体才能集合而
为什么案名叫小平岛:
为什么不是其他看起来更辉煌的名字? 小平岛,所在地址就是一个叫“小平岛”的地方。但“小平”并不 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词语。 你会想起谁? 这句带有公共历史记忆的话,自然会引发出某些公共历史记忆,从 而形成极富意味的“阴谋”。
尤其是对大连之外的我们来说,实在具有非同一般的力量。
揽胜说:全北京 向上看 祈使句,让人没理由不折服世茂天街物理层面与精神层面的高度, 全北京都得向上看,谁敢说那不是“地标”?
附: 这句话应该是法我的原意所在:

设计师宣言口号

设计师宣言口号

设计师宣言口号以下是一些设计师可能会用到的宣言口号1.设计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创新是设计的灵魂,细节是设计的生命。

3.设计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4.让设计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让生活因设计而美好。

5.设计师的使命是创造美,传递美。

6.追求卓越,不断创新,永不停步。

7.设计无界,创意无限。

8.创意是设计的核心,执行是设计的关键。

9.用心设计,用爱生活。

10.设计师的价值在于创新,而不是模仿。

11.创意无限,设计有形。

12.设计是一种态度,一种生活方式。

13.设计师是美的创造者,是时尚的引领者。

14.用设计诠释生活,用生活丰富设计。

15.设计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创造美感。

16.创新设计,点亮生活。

17.设计是一种语言,是沟通的一种方式。

18.设计师应该勇于尝试,敢于创新。

19.不断追求卓越的设计,让生活更加美好。

20.设计师的责任是引领潮流,而不是跟随潮流。

21.创意无限,设计无疆。

22.设计与艺术同行,创意与生活共舞。

23.设计是一种智慧,一种对生活的理解和诠释。

24.设计师要用心去感受生活,用创意去点亮生活。

25.设计的力量在于改变世界,影响未来。

26.创意无限,设计无界。

27.设计是一种追求完美的过程。

28.创新是设计的生命力所在,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

29.让创意飞翔在设计的天空里!30.用线条和色彩绘出梦想的蓝图!31.不为设计而设计,为生活而设计!32.我们塑造品牌,品牌也塑造我们!33.让每一个细节都传递出独特的美!34.内涵意义价值体现!探索未知领域,挑战设计极限!35.设计是连接心灵与世界的桥梁!36.让设计为生活带来便利与美感!37.设计是灵魂的表达,是情感的传递。

38.细节决定成败,设计改变世界。

39.创意无国界,设计有未来。

40.创新设计,创造未来。

41.设计是一种力量,可以改变生活。

42.设计师的使命是创造美,传播美。

43.设计是生活的艺术,生活是设计的源泉。

44.创意无限,设计无疆。

全诗宝

全诗宝

全诗宝
集团评定专家设计师
广东室内设计师协会会员
毕业于武汉大学城市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科)
注册中国室内设计师
注册号:GZ21400367(中级)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会员
设计理念:设计的核心是一种创造行为,设计要求新、求异、求变、求不同,否则设计将不能称之为设计。

2008年获得最佳创新设计奖
2008年被评为湛江优秀设计师奖
2009年获得广东家居创意展荣获优秀奖
2009年获得L&D中国新明星室内设计大赛入围奖
2009年获得金护照居住空间设计大赛入围奖
2010年获得年度新锐室内设计师奖
2010年获得年度优秀室内设计师奖
2010年参加广东室内设计博览会
2011年获得中国室内设计周大赛入围奖
2011年获得新锐室内设计师奖
2011年第十四届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优秀奖
2012年中国室内设计师黄金联赛入围奖
2012年最佳饰品搭配奖
2013年荣获第二届陈设艺术作品邀请展最佳环保设计奖
2013年荣获湛江最受欢迎设计师
2013年获得湛江名匠装饰“金牌设计师”称号
设计案例:御景名城,万豪世家,观海一号,鼎盛广场,公园一号,南亚郦都,汇景豪庭,金沙湾,京基城,银地绿洲,城市假日等等。

展示案例:。

设计师十诫

设计师十诫
become an out-dated one tomorrow;
第四条:
各用10%的精力涉足十门设计学科,不如用100%的精力涉足于一门学科;
Trying ten design fields simultaneously but badly is worst than concentrating on one
substitute your creativity. Remember, you are a designer, not a computer
graphic editor;
第三条:
不可一直追随流行设计风格,现在流行的,必是马上过时的;
Be a creator and not a fashion-follower because a trendy style today would
第九条:
不论身份高低,须保持歉虚的态度;
Keep yourself modest to people, no matter you are just a novice or a master;
第十条:
永远坚信:设计可以拯救你的国家,可以改变世界。
Always believe that design can save your country and change the world.
field and master it;
第五条:
不可将自己都认为有问题的作品向公众发表;
Be professional and not to release any art works that you don't like;
第六条:
不可因低价商业项目,而放低对作品的要求;

设计师蔡宜芬美人如画,衣从自然

设计师蔡宜芬美人如画,衣从自然

CAI YIFENG 设计师蔡宜芬美人如画,衣从自然IF&N由台湾设计师蔡宜芬创立于2012年。

IF&N2016系列灵感取材于自然,以自然界中的水为概念,结合细腻简洁的剪裁与自然灵动的的服装线条,让取自自然的灵感更完整的塑造出自信优雅的女性形象。

IF&N 设计总监蔡宜芬兼顾市场及自我,不盲从,不跟随,细节处见精妙,表达个人情绪的同时讲究实穿性与品质感。

2016A/W 系列选择悠悠漫河围绕山谷的画面来诠释,雾气中映衬着山谷的颜色,以雾气的轻盈、缥缈与山川河谷的沉稳、厚重烘托整季灵动清秀的氛围,简约的线条中透漏着不简单的细节美感,自然沉稳的色系,多样化的版型与印花,透漏着女性内在的优雅与神秘。

Q:成立品牌的初衷是?设计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A:初衷是希望每个女生都能穿出自己的自信和风格,像画一样,给人以很舒适的感受。

设计对我来说就像品牌的初衷一样,希望自己把女性优雅的一面带给大家。

Q:你怎样归类自己的设计风格?在做设计的时候秉承着怎样的理念?A:风格取材于自然,给别人看起来很放松的一种状态。

Q:你认为自己的设计最与众不同的是什么?A:我的衣服是比较注重实穿性的,所以它不会那么夸张,但是我会更注重于它的每一个细节,比如在腰部或者口袋这些小地方做一些毛边,系带或者其他的一些小变化,使顾客在细节上看到一些小惊喜。

Q:本季的设计灵感是?想通过自己的设计去表达什么?A:这季春夏的灵感来源是雾mist,我一年的春夏和秋冬都会用同一个主题去表达,因为我本身住在比较乡间的地方,每天凌晨起床的时候会感受到乡间山上的那些雾,一种很清爽很舒适的感受,这次秋冬的颜色的话会比较重一点,像冬天的雾气带着山峦的颜色。

Q : 你认为怎样的设计是好的设计?你最喜欢自己的哪组设计,为什么?A:我觉得设计一定要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一件好衣服它绝对不只是一次性的穿着,顾客买回去可以很容易的搭配到她个人的衣服,所以如果你把它的质感做好,客人买回去后每一次都可以想到它,拿它出来穿这才是最重要的。

《经典咏流传》观后感八篇

《经典咏流传》观后感八篇

《经典咏流传》观后感八篇【篇一】近日我观看了央视全新推出的一档大型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不禁热血沸腾,为之点赞。

这档节目是央视xx年推出的创新节目之一,以“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为宗旨,邀请众多知名的明星和素人前来传唱,用流行音乐演绎经典诗词。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自人类文明出现以来,中华文化就用它丰富的底蕴和深厚的情怀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衍生出辉煌灿烂的上下五千年文明。

而那些耳熟能详的诗词则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流传至今。

可如何才能让经典与时尚融合?如何才能让新时代的人们继续传承那些带有文化烙印的诗词?这是一个难题,却也是一个值得探索和思考的命题。

节目制作方、央视创造传媒总经理、总编辑——过彤表示他找到了两把钥匙。

第一把钥匙是“时代性”。

过彤认为如果想让大家接受那些晦涩难懂或默默无闻的诗词,节目组就需要选择对当下的中国社会具有普适性的代表作。

这样人们才能更好地从中体会到诗词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其实这点很好理解,一般人们不愿意学习看似与自己无关或无用的知识。

但一旦有人告诉你,现在有些知识被赋予了具体的指向和意义,变得与自己息息相关,那么自然就会有很多人乐意去学习和关注它。

那为什么节目组最终会选择公众人物担当传唱人呢?原因就是过彤说的第二把钥匙——“时尚性”。

因为明星本身就是时尚的载体和符号,他们用流行的元素去包装经典,让朴素的诗词得以创新,让静止的汉字幻化成音符在耳边萦绕,可以带给观众全方位的感官刺激和听觉享受,那么传播的效果肯定不错。

正如综合频道副总监许文广说的那样:“我们用最流行和最易于传播的方式,让那些传世经典再度叩响当代人们的心灵。

节目的立意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立足当下,再造流行。

”给我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孙杨传唱的经典诗词《亭亭山上松》。

“亭亭山上松,瑟瑟古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在此送给大家,愿与君共赏。

【篇二】今天,学校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了央视的一档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

季裕棠设计经典语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季裕棠设计经典语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季裕棠设计经典语录1.设计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实践。

2.创新的设计源于对不完美的追求。

3.设计是以人为本的,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和心理。

4.好的设计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5.设计是一种表达和传达信息的方式。

6.设计是对美的追求,让人们感受到美的力量。

7.设计需要不断的尝试和实践才能进步。

8.设计师应该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9.设计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

10.设计应该简洁、有力,展现出独特的个性。

11.设计是一种思维方式,能够解决问题。

12.设计是一种创作,需要有灵感和想象力。

13.设计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

14.设计师应该关注社会、环境和人文因素。

15.设计是一种平衡和调和各种元素的过程。

16.设计是一种注重细节和整体的综合能力。

17.设计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需要不同领域的知识。

18.设计应该从实际问题出发,符合实用性要求。

19.好的设计应该能够产生情感和共鸣。

20.设计师需要不断地破除固有的思维定式,勇于创新。

21.设计不仅是一种工作,更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

22.好的设计是在细节中展现出的。

23.设计是一种思考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地探索和尝试。

24.创造力是设计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设计。

25.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还要注重用户体验。

26.设计是为了提升产品价值和品牌形象。

27.设计师需要具备对美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28.设计是关于解决问题和传递信息的艺术。

29.好的设计能够引起共鸣和情感共鸣。

30.设计应该是简洁而不简单,是大道至简的体现。

31.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32.设计需要和技术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意。

33.设计是一种激发思考和启发灵感的过程。

34.设计不仅仅是外观的修饰,更是内涵的展现。

35.设计是一种思维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

36.设计是关于发现问题和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

37.设计师应该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以实现共同目标。

关于《经典咏流传》观后感范文(精选13篇)

关于《经典咏流传》观后感范文(精选13篇)

关于《经典咏流传》观后感范文(精选13篇)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

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经典咏流传》观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经典咏流传》观后感篇1说实话,打开电视搜寻这档节目,是因为老师的要求,本没有太大的期待,可当那清亮的声音,传进我的耳朵时,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澈嘹亮的歌声伴着吉他声缓缓入耳,在西安四十度高温的午后,因燥热而躁动的心,一下子宁静了。

只留下美丽的音符与诗词的古韵在客厅里微微荡漾,漾进我的耳中,漾入我的心灵。

当梁俊老师走上《经典咏流传》舞台的时候,他的光芒便被亿万观众所知。

梁俊老师,这个普通的山村教师,为了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知识与快乐,他想将诗融入歌曲,将经典与流行融为一体。

但是他不会谱曲,他只能将心中的音符哼唱在一起,配上自己的木吉他,作出一首又一首美妙的诗词歌曲。

曲谱很简单,却又那么震撼人心!听者他们的演唱,我仿佛看到,无数个黄昏,梁老师抱着一把木吉他,坐在破旧的教室里,他的周围坐着一群可爱的孩子们,他们一起在唱诗词。

孩子们的神情是那么专注,那么神往,仿佛这诗词里孕育了无数的力量……朴实的孩子,普通的梁老师,他们不就像这苔一样吗?苔本平凡中的平凡,却生命极强。

很多好看的花草,需要阳光给到环境和营养,才能绽放出美丽,而苔花总是生长在无人知晓的角落,没有阳光的照耀,没有充足的营养,那么渺小,那么不引人注目,无人鼓励,更无人喝彩。

但它仍努力地,默默地,不屈不挠地生长着,以自信的姿态,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这绿色的苔,代表的就是生命的颜色,代表的就是青春的颜色!300年前的诗,穿越而来谱成歌。

袁枚歌的是苔的勇气,梁俊老师和孩子们唱得是生命的勇气。

是啊,每一个生命如同花朵一样,不分高低贵贱,都一样有绽放的权利,只要花开,都一样美好。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相信,在今后的成长岁月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像苔花一样,不惧平凡,追求卓越,在自己的世界里绽放。

观《经典咏流传》有感8篇_心得体会

观《经典咏流传》有感8篇_心得体会

观《经典咏流传》有感8篇观《经典咏流传》有感一近日我观看了央视全新推出的一档大型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不禁热血沸腾,为之点赞。

这档节目是央视xx年推出的创新节目之一,以“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为宗旨,邀请众多知名的明星和素人前来传唱,用流行音乐演绎经典诗词。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自人类文明出现以来,中华文化就用它丰富的底蕴和深厚的情怀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衍生出辉煌灿烂的上下五千年文明。

而那些耳熟能详的诗词则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流传至今。

可如何才能让经典与时尚融合?如何才能让新时代的人们继续传承那些带有文化烙印的诗词?这是一个难题,却也是一个值得探索和思考的命题。

节目制作方、央视创造传媒总经理、总编辑——过彤表示他找到了两把钥匙。

第一把钥匙是“时代性”。

过彤认为如果想让大家接受那些晦涩难懂或默默无闻的诗词,节目组就需要选择对当下的中国社会具有普适性的代表作。

这样人们才能更好地从中体会到诗词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其实这点很好理解,一般人们不愿意学习看似与自己无关或无用的知识。

但一旦有人告诉你,现在有些知识被赋予了具体的指向和意义,变得与自己息息相关,那么自然就会有很多人乐意去学习和关注它。

那为什么节目组最终会选择公众人物担当传唱人呢?原因就是过彤说的第二把钥匙——“时尚性”。

因为明星本身就是时尚的载体和符号,他们用流行的元素去包装经典,让朴素的诗词得以创新,让静止的汉字幻化成音符在耳边萦绕,可以带给观众全方位的感官刺激和听觉享受,那么传播的效果肯定不错。

正如综合频道副总监许文广说的那样:“我们用最流行和最易于传播的方式,让那些传世经典再度叩响当代人们的心灵。

节目的立意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立足当下,再造流行。

”给我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孙杨传唱的经典诗词《亭亭山上松》。

“亭亭山上松,瑟瑟古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在此送给大家,愿与君共赏。

观《经典咏流传》有感二今天,学校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了央视的一档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

设计留白,点亮光景

设计留白,点亮光景

设计留白,点亮光景作者:
来源:《中华手工》2022年第02期
陈友信在石材领域的探索之路上摸索了很多年,倡导“纳自然之形,予观者释道”,力求每一件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他的设计鼓励“留白”,一半由品牌设计,另一半交给喜欢它的人。

他以大理石为基材,结合铝合金设计了一款台灯《儒·侠》。

当人们触碰灯罩时,可实现无级调光。

作品的创作灵感,源于中国几千年来的两种形象——儒与侠,即读书之人与江湖侠客。

从左往右看的形态形如一位读书人,从右往左看的形态形如一名侠客。

对话陈友信(纳艾石品牌创始人)
Q:您如何理解石材作品的“新”?
A:我認为这个问题可以从3个点来讨论:人与物以及两者之间的交互形式。

人的“新”即体现在时代变迁下消费主力军的变更,物的“新”体现在新材料、新工艺以及产品新的表现形式,交互形式的“新”则体现在物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增添情感上的交互。

作为设计师,应跟随时代的发展,带来耳目一新的创意作品。

Q:一件优秀的石材作品应具备哪些要素?
A:美好的外部形态与实用的功能并存,并与使用者产生情感共鸣。

Q:传统石材应怎样走进生活、走向大众?
A:更多元的跨界合作或许能让传统石材走进人们的生活,跨界过程中能产生思维的碰撞,碰撞间就会诞生新的创意,这些创意能为石材产品的开发赋能。

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文化传承,山高水长

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文化传承,山高水长

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文化传承,山高水长文题材料一传,《说文》:“傳:傳,遽也。

从人,專聲”。

这是说,传,以驿站转递文书。

字形采用“人”作形旁,采用“專(专)”作声旁。

材料二《经典咏流传》节目“和诗以歌”,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通过经典传唱人的演绎,以及现场经典鉴赏团的解读,带领观众领略诗词之美,发现传统文化的深层价值。

比如在第1集,一首沉寂了300多年的清代小诗《苔》被乡村教师梁俊和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动情演绎,一夜爆红。

仅在微信客户端就引发了3000万阅读量。

材料三意大利服装品牌杜嘉班纳(D&G)宣传短片《起筷吃饭》,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筷子与意大利经典饮食披萨相结合,模特的夸张表情和不恰当的文字表达,被网友质疑存在歧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嫌疑。

其设计师及联合创始人之一又曝出一系列辱华言论,之后迎接杜嘉班纳的是质疑和抵制,时装秀被正式取消。

微信“文化传承”公众号开展征文活动,请你参加:综合这几则材料生发立意,表达自己的思考或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任选角度;自拟标题;不得抄袭和套作;不少于800字。

佳作展示心有文化,细嗅传承关雪怡文化,需有晴有雨,有左有右,方显精彩,方得传承。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中华儿女,理应心有文化,细嗅传承。

传承文化,说文解字。

文字,是我们日常生活与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若是连我们中国人自己都无法正确理解和使用,岂不是让外国人贻笑大方?所以传承文化首先要从文字入手。

《说文解字》就记载了不少汉字的本源与演变。

与其性质相同的《汉字字源》曾对“众”字作出过一番解读:“众”之繁体字形"眾”由“血”与三个变形的“人”字构成,意为有共同血统的许多人。

其旨在于强调众人乃相互关联,并非乌合云聚。

其次,成语由字组成,它的使用也应引起重视。

就像“七月流火”本是指秋季天气转凉,却由于多数人的使用错误,已然从俗。

这对文化传承可不是一个有利的因素。

正确理解和运用文字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观《经典咏流传》有感10篇

观《经典咏流传》有感10篇

观《经典咏流传》有感10篇篇一近日我观看了央视全新推出的一档大型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不禁热血沸腾,为之点赞。

这档节目是央视xx年推出的创新节目之一,以“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为宗旨,邀请众多知名的明星和素人前来传唱,用流行音乐演绎经典诗词。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自人类文明出现以来,中华文化就用它丰富的底蕴和深厚的情怀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衍生出辉煌灿烂的上下五千年文明。

而那些耳熟能详的诗词则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流传至今。

可如何才能让经典与时尚融合?如何才能让新时代的人们继续传承那些带有文化烙印的诗词?这是一个难题,却也是一个值得探索和思考的命题。

节目制作方、央视创造传媒总经理、总编辑——过彤表示他找到了两把钥匙。

第一把钥匙是“时代性”。

过彤认为如果想让大家接受那些晦涩难懂或默默无闻的诗词,节目组就需要选择对当下的中国社会具有普适性的代表作。

这样人们才能更好地从中体会到诗词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其实这点很好理解,一般人们不愿意学习看似与自己无关或无用的知识。

但一旦有人告诉你,现在有些知识被赋予了具体的指向和意义,变得与自己息息相关,那么自然就会有很多人乐意去学习和关注它。

那为什么节目组最终会选择公众人物担当传唱人呢?原因就是过彤说的第二把钥匙——“时尚性”。

因为明星本身就是时尚的载体和符号,他们用流行的元素去包装经典,让朴素的诗词得以创新,让静止的汉字幻化成音符在耳边萦绕,可以带给观众全方位的感官刺激和听觉享受,那么传播的效果肯定不错。

正如综合频道副总监许文广说的那样:“我们用最流行和最易于传播的方式,让那些传世经典再度叩响当代人们的心灵。

节目的立意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立足当下,再造流行。

”给我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孙杨传唱的经典诗词《亭亭山上松》。

“亭亭山上松,瑟瑟古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在此送给大家,愿与君共赏。

篇二今天,学校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了央视的一档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

设计十诫:拉姆斯最伟大的作品

设计十诫:拉姆斯最伟大的作品

设计十诫:拉姆斯最伟大的作品什么是好设计?我想无论是资深的设计工作者还是徘徊在设计大门之外的爱好者,抑或是完全不了解设计的路人甲,都会对好设计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

好设计有各种各样的风格,也许你会说,好设计是一种艺术形式,好设计是一种龙飞凤舞的潇洒自如,好设计是密斯范德罗的少则多,或是青蛙总监的形式追随情感。

我们很难给好设计一个具体的定义,我想好设计是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但总需要一个盛水的容器,再随性的艺术,也是有基本的规范,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拉姆斯,便是现代好设计规章制度的撰写者。

戴森为什么如此成功,supersonic吹风机,无叶风扇,双气旋吸尘器如何吸引趋之若鹜的消费者?答案,就是“迪特·拉姆斯的好设计十大法则(Dieter Rams 10 Principles of ‘Good Design‘)”。

迪特·拉姆斯是谁?▲迪特拉姆斯迪特拉姆斯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工业设计师之一,他的作品有着标志性的地位。

拉姆斯生于1932年的德国Wiesbaden。

1953年至1955年,他曾为建筑师奥图·阿培尔短暂地工作,随后便加入家电用品制造商百灵的设计部门,同时期建立起与乌尔姆造型学院的产学合作关系,1961年晋升为百灵首席设计师,一直到1995年仍留有这个头衔。

其1955年开始在德国博朗(布劳恩)公司工作,并于6年后成为首席设计,一直到1995年退休。

在博朗公司期间,他和他的团队设计了超过500个产品,类型包括收音机、唱机、电动剃须刀、厨房电器等。

▲上:无印良品/ 下:拉姆斯的博朗产品在此期间,他也为家具公司Vits?设计了很多家具产品。

尤其1960年设计的606通用货架系统广受好评,直到今天仍然在被Vits? 生产。

迄今为止,拉姆斯的设计都被视为典型的德国设计:简单易懂的、功能性的、极具理性的。

20世纪70年代末,迪特·拉姆斯越来越关注他周围世界的状况:“形式、颜色和声音难以捉摸的混乱”,他问了自己一个重要的问题“我的设计是好的设计吗?什么样子的设计才是好设计呢?”伴随这个疑问,他总结出:好的设计没法以限定的方法测量,但他还是设定了他认为是好设计的十个最重要的原则(也被称为设计“十诫”)。

HP LaserJet Professional M1130 M1210 MFP 系列 使用者指南说

HP LaserJet Professional M1130 M1210 MFP 系列 使用者指南说

ZHTW
v
移除 Mac 的軟體 ............................................................................................................................... 28 Macintosh 列印設定值的優先順序 ................................................................................................. 28 變更 Mac 的印表機驅動程式設定 ................................................................................................... 29 使用 Mac 來列印 ................................................................................................................................................. 30 使用 Mac 來建立並使用列印預設 ................................................................................................... 30 變更文件尺寸或使用 Mac 在自訂尺寸的紙張上列印 ................................................................... 30 使用 Mac 列印封面 ........................................................................................................................... 30 使用 Mac 進行單張多頁列印 ........................................................................................................... 31 使用 Mac 列印正反兩面 (雙面列印) ............................................................................................... 31 使用 Mac 傳真 (僅限 M1210 系列) .................................................................................................................... 33 使用 Mac 掃描 ..................................................................................................................................................... 34

新式建筑与古老文化遗产相协调承继前贤梁思成现代内容与中华传统形式相结合设计大师戴念慈

新式建筑与古老文化遗产相协调承继前贤梁思成现代内容与中华传统形式相结合设计大师戴念慈

新式建筑与古老文化遗产相协调承继前贤梁思成现代内容与中华传统形式相结合设计大师戴念慈【摘要】戴念慈是一位著名的现代建筑设计师,他致力于将新式建筑与古老文化遗产相融合,探索中华传统形式与现代设计的结合之道。

本文从背景介绍、戴念慈的设计理念和研究意义开始,详细探讨了新式建筑与古老文化遗产的融合、戴念慈对现代建筑的影响、中华传统形式在他设计中的体现、代表作品分析以及成功之处。

结论指出,戴念慈是中华建筑文化传承的重要人物,他的设计理念值得今后建筑师借鉴,新式建筑与古老文化遗产的协调发展是未来建筑设计的重要方向。

通过对戴念慈的研究与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的和谐共生之道,为建筑设计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新的思想与方法。

【关键词】关键词:新式建筑、古老文化遗产、戴念慈、现代设计、中华传统形式、代表作品、建筑文化传承、设计理念、协调发展。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戴念慈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以对现代建筑的独特理解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领悟而著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的融合中,戴念慈的作品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思考。

他的设计作品在国内外都备受关注和推崇,被誉为新式建筑与古老文化遗产相协调承继的典范之一。

在当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式建筑与古老文化遗产的协调发展成为了当今建筑设计领域的重要课题。

戴念慈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为建筑界树立了一个探索和发展的典范。

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为今后的建筑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1.2 戴念慈的设计理念戴念慈是一位设计大师,他的设计理念融合了现代建筑与中华传统形式,致力于在新式建筑中承袭和传承古老文化遗产。

他认为建筑不仅是为了满足功能需求,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在他看来,建筑应该是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的结合体,既要体现时代特色,又要尊重和传承前人的智慧和技艺。

戴念慈强调建筑的人文性和历史感,他认为建筑设计不只是为了创新,更要考虑建筑与环境、社会和文化的关系。

设计应该传承一种文化

设计应该传承一种文化

2008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设计品大赛已经拉开帷幕,在过去的历届大赛中,来自国内外的上千名参赛者通过这个平台展示了他们出色的创作才华。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距离家纺强国、品牌大国的梦想也越来越近。

设计应该传承一种文化本次大赛主题为“东风西渐”,与当前国际盛会奥运会“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宣传理念有机地、紧密地结合到一起。

届时来自全世界的人们将聚集在一起,这正是不同文化之间交流和学习的绝好机会。

“东风西渐”是个十分大气的主题,反映了当今时代的文化旋律。

而设计应该传承一种文化,落脚点也应该在文化上,但既然是文化,就离不开民族特点,更离不开民众的审美自尊心。

在以往的设计大赛中,学习西方特别是欧美设计风格的作品居多。

本届大赛提倡“东风西渐”,是希望在前几年积累借鉴的基础上,采取更积极主动的态度,把自己的独特文化展示出来。

一个民族的文化要走向世界,学习借鉴是必须的,但是我们的文化要被别人认可,则离不开自主创新。

我们不能迷失在西风里,而是要为我所用,形成东风气候。

当今家纺市场全面融合的特点,反映在生活中就是产品消费的多元化。

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对整个家纺业来说,各种风格并存是很好的事情。

中国元素运用于家纺设计中作为点缀,曾被视为时尚,现在看来这是错误的。

中国文化是产品设计的基石,而不能仅仅是元素。

中国文化是一条长河,长江黄河发源处的涓涓细流和入海口的汹涌磅礴在表象上千差万别,在内涵上却一脉相承。

家纺设计要提倡民族化,不能仅仅停留在图案、原料、工艺这个层面,而要深入挖掘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和民族精神。

很多设计师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希望设计师借助大赛这个平台下工夫去挖掘祖国文化的精髓。

功能与设计并不矛盾在家用纺织品的功能与设计方面,以往人们更注重功能。

事实上,不仅仅是家纺,任何东西都要从三个层面来看:一是纯粹的物质层面,表现在具体功能上,如纺织品的保暖、遮羞等。

二是服务层面,为什么品牌产品的销量相对较好,品牌实质就是质量上的一个保证,许多著名的品牌企业都有良好的服务系统,消费者可以得到完善的售后服务。

席文婷七度空间国风见面会语录

席文婷七度空间国风见面会语录

席文婷七度空间国风见面会语录
【实用版】
目录
1.席文婷其人及其成就
2.七度空间国风见面会的背景和目的
3.席文婷在见面会上的精彩语录
4.这些语录的价值和启示
正文
席文婷,一位在我国时尚界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才华横溢的创作能力,成为了国内知名的设计师。

她的作品,无论是服饰还是家居,都充满着浓郁的中国风,因此也被誉为“国风设计师”。

七度空间国风见面会是一场以中国风为主题的活动,旨在推广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国风。

作为国风设计师的席文婷,受邀参加了这次活动,并在活动中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在见面会上,席文婷分享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心得,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她的一些精彩语录。

例如,她认为“中国风不仅是一种设计风格,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这句话道出了她对于中国风的深度理解和热爱。

她还说:“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传递一种情感,一种生活方式。

”这句话则表达了她对于设计的理解和追求。

席文婷的这些语录,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她对于中国风的热爱和追求,也让我们看到了她对于设计的专业和执着。

这些语录对于那些热爱生活,热爱设计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鞭策和鼓励。

同时,这些语录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风的魅力,让我们更加了解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总的来说,席文婷在七度空间国风见面会上的语录,不仅是她个人设计理念的表达,也是对于中国风的一种推广和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师十诫,经典永流传
关键词:设计师十诫经典永流传
第一条
不可抄袭他人之创意,不论有何前提;
Not to copy other's creative work, under no circumstances;
第二条
不可过分依赖电脑技术,切记,你是一名设计师,不是一名电脑修图员;
Not to rely completely on computer technology, it is a tool only and cannot
substitute your creativity. Remember, you are a designer, not a computer
graphic editor;
第三条
不可一直追随流行设计风格,现在流行的,必是马上过时的;
Be a creator and not a fashion-follower because a trendy style today would
become an out-dated one tomorrow;
第四条
各用10%的精力涉足十门设计学科,不如用100%的精力涉足于一门学科;
Trying ten design fields simultaneously but badly is worst than concentrating on one
field and master it;
第五条
不可将自己都认为有问题的作品向公众发表;
Be professional and not to release any art works that you don't like;
第六条
不可因低价商业项目,而放低对作品的要求;
Not to lower the quality in view of low business value of an art work;
第七条
不可凭主观意识评价他人作品;不可人云亦云;
Not to criticize other's artwork merely on the ground of one's preferences
nor just replicate comment from someone;
第八条
不可闭门造车;了解一些历史、哲学和人文,将对你的作品大有好处;
Not to create artwork without any ground. Great works usually come 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第九条
不论身份高低,须保持歉虚的态度;
Keep yourself modest to people, no matter you are just a novice or a master;
第十条
永远坚信:设计可以拯救你的国家,可以改变世界。

Always believe that design can save your country and change the worl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