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学设计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和原因。
2. 掌握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 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影响。
4.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和原因1.1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1.2 战后各国经济重建的需求1.3 冷战格局下的经济竞争与合作2.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2.1 美国的新政模式2.2 英国的国有化政策2.3 西欧的重建计划2.4 日本的经济发展策略3.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特点3.1 政府对经济的积极干预3.2 经济体系的制度化建设3.3 国际合作与经济一体化4.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影响4.1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4.2 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发展4.3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困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原因、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
2. 教学难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政策措施及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原因、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美国、英国、西欧和日本等国家的经济调整政策。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影响。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相关章节。
2. 参考资料:有关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论文、书籍、报道等。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多媒体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战后各国经济重建的需求。
2. 讲解:详细讲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原因、主要内容、特点及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美国、英国、西欧和日本等国家的经济调整政策,引导学生理解政府对经济的积极干预及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和原因。
2. 使学生掌握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原因、主要内容和特点。
2. 教学难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原因、主要内容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过程中的具体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教材或其他相关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图表和重要知识点。
3. 教学课件:制作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相关课件,以便于讲解和展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背景和原因,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相关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过程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5. 总结:总结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强调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6. 布置作业:为学生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政策措施1. 让学生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中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
2. 使学生掌握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中政府的角色和作用。
七、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社会的影响1. 让学生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
2. 使学生掌握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八、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 让学生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

【合作探究】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1、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是战后最主要的变化;
6
[键入文字]
当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争论集中于干预的程度问题上;
自由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自由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一战后;
[键入文字]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标要求】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识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技能:理解: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
1
[键入文字]
运用: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努力学习、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发展
危机。
〖知识补充〗
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1960年建立。
5
[键入文字]
⑷表现
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物价上涨
于是。滞胀成为困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顽症,影响到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不断寻求解救危机的对策,但似乎都未见成效。这种情况直到80年代初,里根上
台后,才稍有改变。
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包含了一系列促进劳
实质:国家对社会财富分配的干预。
问题:政府财政不堪重负。
⑶制约因素
受到经济周期性波动等规律及其他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制约
【课堂小结】
【习题解答】
本课测评
【作业布置】《立体设计》
【备课札记】
8
[键入文字]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仅供参阅!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学设计

【 考 】 问 : 什 么 要建 立 “ 利 国 家 ” 度 ? 思 设 为 福 制 建 立 “ 利 国家 ” 目的 — — 缓 和 矛 盾 , 定 社 会 秩 序 福 的 稳 【 示l 展 场景 再 现 : o T m失 业 后 的 “ 闲 ” 活 ! 悠 生 T r在失业的头 一 on 年内靠领取 由政府举办 的, 向雇主征收
一
1 01 6 1) 1
、
【 结】 施 : 总 措 第 一 实 行 国 有化 , 立 国营 企业 。 多 集 中在 国 家基 础 经 建 大 济 部 门或 新 兴 高 科 技 产 业 。 第二是 指定经济计划 , 知道 经济 发展 , 其 经 济 计 划是 指 但 导性 的 而 不 是 指 令 性 的 , 重 对 经 济 的规 划 和 指导 , 以戴 高 侧 所 乐说 过 “ 划 能 补 偿 自由 的 缺 点 , 同 时 又 不 使它 失 去 优 点 。 计 而 ” 他们之间具有一种互补性 。 一 第 三 扩 火政 府 开 支 、 府 直 接 采 购 以及 利 用 税 收调 节 社 会 政 生产, 主要是扩大公私消费 以刺激投 资 , 促进 经济增长 , 增加就 业机会。 第 四福 利 国 家 的 出 现 【 论 】 达 国家 为 什 么 会 从 单 纯 依 靠 “ 不见 的手 ” 为 讨 发 看 转 兼用 “ 得 见 的 手 ” 看 ? 【 示 】 料 :9 纪 就搞 过 ” 利 国家 ” 德 国首 相 俾斯 麦 展 材 1世 福 的 就 说 过 :一 个 盼 望 得 到 老 年 津 贴 的 人 , 般 不 会 好 斗 , 易于 ” 一 且
— —
管 理 让学生体会经济发展的历 史
特 点 与 规 律 , 养 学 生 的探 索 意 识 和 对 外 交 往 能 力 。 培 教 学 重 、 点 难 重 点 : 家 对 经 济 的 大 力 干 预 和 福 利 同 家 的有 关 内容 ; 国 难 点 :人 民资 本 主 义 ” “ 营 者 革 命 ” “ 、经 。 学 习 方 法 采 取 自主 、 合作 探 究 式 的 学 习 方 法 , 学生 活动 为 主 , 以 以 辅 教师的讲解、 拨指 导。 点 导入 新 课 大 家 都 知 道 , 在 的 世 界 经 济 形 势 是 非 常 严 峻 的 , 球 性 现 全 的金 融危 机 终 于 酿 成 了 世 界 性 的 经 济 危 机 , 对 这 样 大 规 模 、 面 强力 度 的 经 济 危 机 , 界 各 国 反 应 不 ‘但 是 大 家 一 致 的 对 策 世 , 就是 制定 符 合 本 国 经 济 发 展 的 策 略 , 至 联 合 起 来 , 只 能 联 甚 也 合起来 , 抛弃一切偏 见和对立 , 应付现在这 个 自上 个世纪二三 十年代 以来最 大的经济 危机。 【 考 】 么 历 史上 二 三 十 年 代 的 经 济 危机 , 如何 解 决 的 思 那 是 昵 ? 生 回答 ) ( 学 是的, 罗斯 福 以 新 政帮 助 美 围走 危 机 , 战 岳 , 一举 成 为 世界 的头号强国。 那么 , 战以后 , 二 资本丰义世界又有怎样的发
15、16课罗斯福新政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罗斯福新政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预习学案【课标要求】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习重点】1.经济危机的成因;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2.国家的大力干预;福利国家出现。
【学习难点】1.经济危机的成因;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2.资本主义调整的原因与结果。
【自主探究】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发生的原因是什么?2.这场大危机的特点有哪些?3.4.经济危机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5.为克服这场经济危机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6.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体现了怎样的鲜明特点?对美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7.请列举凯恩斯主义产生的原因、内容、影响分别有哪些?8.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的背景是什么?其具体措施有哪些?带来了怎样的影响?9.什么是“人民资本主义”?其影响有哪些?10.什么是“经营者革命”?其影响有哪些?11.西方福利国家是如何形成的?西方的福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2.西方福利制度的特点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西方的福利制度?讲授学案【合作探究】一.材料一: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的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
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就不可能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有效的领导。
——罗斯福总统的首次就职演说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材料三:“二战”和战后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情况1.美国在1946年的工业产量超过1937年水平的50%。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设计独特构思新颖)

• 6、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各国社会经济政 、 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各国社会经济政 策与罗斯福新政的共同点不包括: 策与罗斯福新政的共同点不包括: • A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得到加强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得到加强 • B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 C进行社会改革,缓和社会矛盾 进行社会改革, 进行社会改革 • D推行国有化政策 推行国有化政策
借多拉A 借多拉A梦时光机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课
广东省东莞市石龙中学 李四华
大国崛起》 罗斯福新政 -《大国崛起》视频片断
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 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 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
航天 英国 法国 西德 日本 美国 100 100 100 100 100 电站 100 100 75 私有 25 煤炭 100 100 50 私有 私有 铁路 100 100 100 75 25 航空 75 75 100 25 私有
西方国家为什么制定经济计划? 西方国家为什么制定经济计划?
乘坐多拉A梦时光机去下一站? 乘坐多拉A梦时光机去下一站?
时间: 时间:1987年 年 地点: 地点:美联储 艾伦·格林斯潘于1987- 艾伦 格林斯潘于1987- 格林斯潘于1987 2006担任美联储 担任美联储( 2006担任美联储(美国联邦储 备系统简称美联储, 备系统简称美联储,是美国的 中央银行)主席。 中央银行)主席。通过调整利 率、发行证券等方式影响美国 经济。 经济。
• 8、 下列关于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的叙述, 下列关于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不正确的是: • • • • A、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 B、缓解了社会矛盾 、 C、提高了人民的工作积极性 、 D、扩大了社会的消费 、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学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

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课程标准】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1.背景(1)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吸取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教训。
(2)普遍放弃自由放任政策,接受凯恩斯主义,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2.方式(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3.特点:在不同国家,政府对经济干预的重点不同。
4.影响(1)积极:用国家力量调节经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
(2)消极: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
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1.“人民资本主义”(1)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
(2)含义:资本家和企业普通职工都拥有股票,股票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
(3)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但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2.“经营者革命”(1)背景: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日益复杂化的要求。
(2)含义: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3)影响: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经营管理人员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福利国家的出现1.建立: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最早宣布建立福利制度的是英国。
2.特点(1)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
(2)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3)英国等福利制度相对发达的国家被称为“福利国家”。
3.评价(1)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2)使低收入者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也扩大了社会消费。
(3)使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教案

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一、课标要求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教材分析第三单元主要介绍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对经济的调整,而本课就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对经济的调整。
欧美发达国家吸取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教训,采取了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措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在调整之下,发达国家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大体状况;(2)初步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在社会经济运行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和经营方式变化的主要趋势,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及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等重要问题;2.过程与方法(1)结合已学过的知识来完整的认识“二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对比不同经济制度之间的差异以及相互的影响;(2)培养通过比较掌握社会历史现象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与运行的特点和趋势,培养面向世界、认识世界的开放意识,培养探索意识和对外交往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凯恩斯主义的基本主张是什么?”、“在二战以前,与凯恩斯主义相一致的经济政策是否有成功的先例?”学生回答: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在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罗斯福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府对经济进行大规模干预的新政措施,使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这是一个成功的先例。
学生回答之后,讲述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是如何进行调整的。
(二)新授课过程国家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提问:“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与战前相比是否有重大的变化?”引导学生结合前一课所学罗斯福新政的有关内容进行比较(罗斯福新政主要是一些整顿和调节的措施,而“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比罗斯福新政时期要深入得多,那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如何深入的?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依据教材简单回答出“国有化、经济计划、财政手段”即可。
高中历史《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16 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课标分析】本课的课标要求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吸取三十年代大危机的教训,接受凯恩斯主义,采取了利用国家政权大力干预经济的政策,实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初中教材涉及较少,有一些知识点对高一学生来说还无法深刻理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本课设计中,宜注意多从当代资本主义的现实问题入手,通过影视资料、图片等资料的展示,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本课对一些重要经济政策理解起来困难较多,老师可事先找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仔细阅读课本内容,然后让他们说说阅读障碍在哪里、较难理解的地方有哪些、读后感受如何,以便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做到有的放矢。
【教学方法】1.通过课前搜集资料及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资料、提取信息及语言表达、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整体知识结构。
2. 采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运用分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法】1.课前上网或是图书馆查阅资料,理解相关名词,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等的含义,以便上课时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
2.自主探究“福利国家的出现”一目,对教师设置的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通过讨论和交流形成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方式和手段。
2.掌握现代资本主义企业的经营特点。
3.掌握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概况。
4.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
过程与方法1.通过提供的材料,比较自由放任政策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能力,并在分析中把握事物的本质。
2.材料分析法:通过分析文字材料,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知识,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知识的过程。
16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3.福利国家的出现 生产力 (1)条件:战后发达国家在___________ 提高的基础上,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2)资金:社会福利的资金由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 国家补贴 _____________ 三部分组成。 (3)特点
①法制保障: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从单纯的救济
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_______ 制度 上的
积极作用: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 保障儿童利益。
材料三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 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 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 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 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 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 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会的福利制度》 请回答: (3)据材料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 (6分) 原因:福利开支大(政府不堪重负); 经济增长速度降低; 贫困人数增加;社会不满。
2.“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1)“人民资本主义” ①背景: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 股份公司 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 ___________ ②表现:股票分散化,即股票不再为少数资本家拥有,
企业普通职工和一般民众也拥有股票。
③评价:股票分散化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
资金的作用,反映了资本_____________ 的趋向,但 社会化
B
• 2.“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 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 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 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 的。”这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的重要特征是( )
潍坊一中学案国际学校高一历史学案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国际学校高一历史必修二导学案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与创新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编写:葛海霞审核:高一历史组【学习目标】课标要求: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重点、难点:二战后西方国家对经济实行大力干预的手段并如何评价。
如何认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
课前预习案【自主梳理】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1.背景:①30年代的惨痛教训,迫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放弃的经济政策;②主义为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③罗斯福新政为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实践经验。
二战后,发达国家采取了利用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政策。
2.措施:A.国有化政策:实行,建立。
发达国家把、等基础工业、、收归国有,同时兴办、等工业企业。
这就改变了单一所有制形式,在私有制以外出现了国有制。
这种经济被称为。
(如英法德)B.制定经济计划:制订,指导经济发展,避免生产的状态,保证经济运行。
(日本)C.财政调控:利用、以及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美国)3.评价:积极:一定程度上,保证。
消极:国有企业普遍存在。
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1.“人民资本主义”(股票分散化)A.背景:随着的发展和的扩大,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
B.表现:股票不再为拥有,呈现的趋势。
资本家已无法拥有企业全部的所有权,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被称为“”。
C.评价:起到了和的作用,反映了的趋向,但企业的决定权仍掌握在手中。
2.“经营者革命”A.背景:企业生产的增加和的日益复杂,要求企业经营者具有很高的才能和知识。
B.表现: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C.影响:提高了企业的水平,经营管理人员不断增加并成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福利国家的出现1.概况: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福利资金由、、组成。
2.特点:从单纯的发展成为,得到的保证;广;受惠多。
3.评价:福利制度是由国家进行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二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发展的条件,欧洲共同体的形成与影响,欧盟的建立,美国经济的发展与特点,日本经济的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等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关系的观点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分析,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事物的方法;认识到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自我调节和改良,经济有了较大的新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能够了解战后西欧、美国和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特点及其原因;认识到科教兴国、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二战后西欧、美国、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发展。
【教学难点】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受制于政治形势。
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
一、新课导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西欧和日本很快从战争的废墟中恢复并发展起来。
战后资本主义在发展中还出现许多新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二、课堂活动目标导学一:欧洲的联合1.学生预习,思考问题:二战后,百废待兴的西欧是怎样医治战争的创伤的?西欧经济的恢复有哪些有利的条件呢?学生结合课本回答问题。
教师过渡:随着西欧经济的高速增长,越来越多的西欧国家的领导人主张建立一个密切合作的联盟。
早在20世纪5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国家就先后签订了一系列关于共同体的条约,你知道有哪些条约吗?学生: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这3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2.组织学生讨论: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对欧洲有何影响?在此基础上又组成了什么组织?学生作答,教师总结:欧洲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欧洲历史上战火不断,各国之间为了自己的利益明争暗斗,矛盾重重。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导案

五、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展开,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2)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国家干预深入到分配领域,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保障低收入阶层利益,促进经济的发展。
本课是世界现代经济史的重要一课,涉及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的运行方式、发展模式,上承罗斯福新政的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下接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区域集团化全球化趋势,这节课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有着承上启下的紧密联系。这节课涉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有关问题和概念,比较抽象、难讲清楚。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
———————————————————————————————— 作者:
———————————————————————————————— 日期:
ﻩ
【教案】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正确归纳出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具体表现。
2.让学生正确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本质。
2、史料与史证(2)
史料主题: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史料]
史料一 煤是我们发展工业的基础,它是我们全体国民最大的财产之一……煤炭工业的组织将由专局掌握,而这项组织将与煤气和电力供应工业相关联,而这两种工业都已达到国有化的时机……
——英国前首相艾德礼《工党的展望》
史料二 贝弗里奇爵士在他最具有影响力的著作《自由社会中的充分就业》中明确提出:“保护国民免于大规模的失业……这必须确定无疑地是国家的职能,就像国家现在保护国民免于来自国外的威胁和来自内部的强盗和暴力的威胁一样。”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优秀教案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知识与能力】了解欧洲联合的过程、欧洲一体化的影响、日本崛起的原因及表现,了解战后美国发展的原因、过程及“新经济”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运用对比法分析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分析,总结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共性,进而认识改革和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教学难点】欧共体与欧盟的建立及其意义;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制度。
一、新课导入2018年6月20日,《退出欧盟法案》终于获英国议会两院表决通过,一经女王签署便正式生效。
《退出欧盟法案》又称《大废除法案》,旨在将现有欧盟法律转换为英国国内法,为英国“脱欧”后的法律承接做准备,根据《退出欧盟法案》,英国将在格林尼治时间2019年3月29日23时,即欧盟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的午夜时分“脱欧”。
那么,欧盟是如何诞生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新课讲授(一)欧洲的联合1.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第79页,小组讨论归纳二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学生回答:(1)西欧国家原有的工业基础。
(2)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3)西欧国家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4)西欧国家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2.教师提问:二战后,美国为什么要实施马歇尔计划?学生回答:二战后,美国为了加强对西欧的控制,进一步巩固资本主义阵营,以对付苏联,给予西欧最大的援助。
3.教师提醒: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客观上为西欧国家的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4.教师提问:概述从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的发展。
学生1回答:20世纪50年代初,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基本恢复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
学生2回答: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教师引导:西欧经济持续繁荣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欧洲的联合。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案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标领会:1.了解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进行调整的背景;2.记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措施、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3.理解调整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通过正确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当今时代“改革”这一主题,更好的认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
【单元备课】一、《调整意见中》关于本专题内容阐述如下(★为选讲内容)【单元备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1)了解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国内战争的影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2)了解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其作用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1)了解“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其主要表现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单一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政治和思想文化体制(2)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1)了解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2)了解上述三次改革的影响二、进度安排:新授课4课时【本课分析】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Ⅱ共五个单元,基本按照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线索展开。
教材的第二单元主要讲述了工业文明的崛起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第三、第四单元主要讲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与创新;第五单元则讲述了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球化。
本课题在必修Ⅱ模块中起到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学习本课题,正确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概况,可以对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不同时期的发展面貌形成知识体系。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致情况,初步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在社会经济运行着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和经营方式变化的主要趋势、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及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等重要问题。
高中历史教案-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教学设计•考纲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考情分析】•2017年的高考,本节课仍是考查的重点。
尤其要注意西方福利制度的措施对当今中国福利制度的借鉴意义。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原因、方式和影响,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培养概括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依据导学案,课前预习,自主探究,认识“二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对比不同的经济制度之间的差异以及相互的影响,培养通过比较掌握社会历史现象本质的能力。
通过分析图片、材料、表格,培养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与运行的特点和趋势,培养面向世界、认识世界的开放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对外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和福利国家出现的原因、内容、影响。
教学难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实质、影响。
教材分析本课在《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正确的教材观是:用课标统领好教材,用教材落实好课标。
备课时根据实际情况,整合教材:调整之因(背景);调整之策(内容);调整之果(影响)。
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原理,联系当代国际形势和我国的改革,用整体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统领教材.核心概念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指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由国家掌握和控制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
它的主要特征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干预,进行宏观调控。
2 经济计划: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与引导,是指导性的,是对市场经济的补充.3 福利国家: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较好的社会服务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及影响,尤其是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本节课我们来探究多媒体展示课程标准和考纲考情及核心概念学习新课一、调整原因(课后知识链接)①历史教训:②实践基础:③理论基础:④外部因素:⑤现实需要:⑥社会矛盾:二、调整措施1、国家加强干预经济(原因、表现、影响)表现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特点(分析书上的材料)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目的(分析书上的选文)3)利用财税政策调节生产探究一材料一:1945年底,(英国)议会通过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建立了英国史上第一个国家银行,并将银行股票换成了国家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