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部分重点高中协作校2016届高三暑期学习成果检测化学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2016年辽宁学业水平化学真题

2016年辽宁省一般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单晶硅经常使用于制造光导纤维B.馒头越嚼越甜C.油脂经水解可变成葡萄糖D.淀粉经水解可变成酒2.“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普遍,该消毒液无色,有漂白作用。
它的有效成份是A.NaClO B.NaOH C.Na2CO3D.Na2O23.“化学,让生活更美好”。
下列叙述不能..直接表现这一主旨的是A.合成可降解塑料,让环境更美好B.风力发电,让能源更清洁C.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D.合成环保涂料,让居室更安全45..A.铁制护栏生锈B.食物的腐败C.用天然气作燃料D.蒸发海水制盐6.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L水中含有的分子数是N AB.28 g氮气含有的原子数是2N AC.1 mol铁与足量盐酸完全反映,失去的电子数为3N AD.常温常压下,L CO2中含有的分子数是7.关于金属钠的性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B.少量金属钠能够保留在冷水中C.钠的焰色反映呈黄色D.钠和硫酸铜溶液反映能置换出铜8.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时利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给盛有碳酸氢钠固体的试管加热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当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查验氢气的纯度910.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爱惜、资源利用等紧密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力进展汽车工业,鼓舞市民购买家用汽车B.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利用化肥和农药C.赤潮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D.绿色化学的核心确实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排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11.下列反映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映:H+ + OH-== H2OB.溴化钾溶液中通入氯气:Cl2 + 2Br-== 2Cl-+ Br2C.碳酸钙与稀盐酸反映:CaCO3 + 2H+ == Ca2+ + H2O + CO2↑D.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映:Al + 2H2O + OH-== AlO2-+ 2H2↑12.下列物质能够用来制造耐火坩埚、耐火管和耐高温的实验仪器的是A .Al 2O 3B .Na 2OC .Fe 2O 3D .CaO 13.“抽烟有害健康”。
辽宁省大连市2016届高三双基考试化学试卷(扫描版).pdf

2016年大连市高三双基测试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选择题(1~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15~20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0BDDBADCBAA11121314151617181920DDCCBCBCAD 第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一)必考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21.(12分) Ⅰ.1) > (2分)2)1.0×10-10 (2分) Ⅱ.(1)CO(g)+2H2(g)CH3OH(g) ΔH=(a-b)kJ/mol[或ΔH=-(b-a)kJ/mol] (2分) (2)①0.12 mol/(L·min) (2分) ②225 (2分写单位得分) ③80%(2分) 22.(14分) (1)强(1分) 2)NO3- + 3e- + 4H+=NO↑+ 2H2O(2分) (3)Cu2+水解使溶液呈酸性,铬与酸性溶液反应生成H2,气体使生成的Cu疏松(2分) 生成的Cu与Cr形成原电池,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2分) (4)Cr(OH)3H+ CrO2- + H2O或Cr(OH)3 + H2OH+ [Cr(OH)4]- (1分) (5)Cr2O72-(1分) 14H+ + Cr2O72- + 6Fe2+=6Fe3+ + 2Cr3+ + 7H2O(2分) 铁(1分) 3.0×106(2分) 23.(14分) 1)①Cu + 2H2SO4(浓) CuSO4 + SO2↑ + 2H2O(2分) + SO2 + Na2CO3=Na2S2O3 + CO2(2分) (也可分步写成Na2CO3SO2=Na2SO3+CO2、Na2SO3S=Na2S2O3) ③加热浓缩、冷却结晶(1分)打开K2,关闭K1 (1分) 在C中的反应停止后,吸收A中产生的多余SO2,防止空气污染 (1分) 2)100 mL容量瓶(mL”不给分)、胶头滴管(1分) 加入最后一滴I2标准溶液后,溶液变蓝,且半分钟内颜色不改变 (2分) 90.2% (2分) (二)选考题(共15分。
2016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及答案2

2016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及答案22016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A卷)(本试卷分Ⅰ、Ⅱ两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单晶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2 / 133 / 13B .馒头越嚼越甜C .油脂经水解可变成葡萄糖D .淀粉经水解可变成酒 2.“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该消毒液无色,有漂白作用。
它的有效成分是A .NaClOB .NaOHC .Na 2CO 3D .Na 2O 2 3.“化学,让生活更美好”。
下列叙述不能..直接体现这一主旨的是A .合成可降解塑料,让环境更美好B .风力发电,让能源更清洁C .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D .合成环保涂料,让居室更安全 4.下列物质分类合理的是A B C D 类别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单质 金属单质 含氧酸物质 CaO CO 2 H 2 N 2 C Zn H 2SO 4 H 2O 5.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铁制护栏生锈 B .食物的腐败 C .用天然气作燃料 D .蒸发海水制盐6.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 L 水中含有的分子数是N AB .28 g 氮气含有的原子数是2N AC .1 mol 铁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3N AD .常温常压下,11.2 L CO 2中含有的分子数是0.5N A7.关于金属钠的性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B .少量金属钠可以保存在冷水中C .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D .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能置换出铜8.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
辽宁省重点协作校联考2016届高三化学模拟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6年辽宁省重点协作校联考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B. 金刚石常用作砂纸、砂轮的磨料C. 氧化铁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D •葡萄糖可用于合成补钙药物及维生素 C (结构如图)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新制氯水中存在两种电离平衡B. 不同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不一定是极性共价键C. 向久置于空气中的Na2SiO3、NaOH、CaCI?、漂白粉溶液里加足量盐酸,都能产生气体D .将少量酸化的FeCl2溶液滴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液变黄,并产生大量的气泡.3. 用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L CI2通入足量水中或NaOH溶液中,转移的电子数均为0.1N A.B. 1mol C n H2n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3n+1)N AC. 电解精炼铜时,若阳极质量减少 6.4g,则电路中转移电子书为0.2N AD. 2gD2160中含中子、质子、电子数目均为N A4. 下列对化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 .向容量瓶或分液漏斗中注入溶液时,应该将两者口部的玻璃塞倒置在桌面上B .在实验室做蒸馏实验的装置中用到两个铁架台、三个单孔胶塞C.将等体积不同浓度的酸性高锰酸钾分别滴入等浓度体积的草酸溶液中,依据褪色快慢,比较浓度对翻译速率的影响D .过量的浓硫酸与铜屑共热,能得到澄清透明的蓝色溶液5. 吸食毒品会造成死亡,青少年都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吗啡和海洛因都是严格查禁的毒品,海洛因分子式为C21H23NO5.海洛因是吗啡的二乙酸酯,则吗啡的分子式是()A. C17H19NO3B. C17H21NO4C. C17H25NO3D. C25H27NO76. 分子式为C5H II CI的有机物,分子中含2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不含立体异构)()A . 3种B. 4种C. 5种D. 6种7 . X、Y、Z、W、R属于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金属性在短周期种最强,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m,次外层电子数为n, Z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为m+ n, M层电子数m- n, W元素与Z 元素同主族,R元素原子与Y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X与Y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2: 1B . Y的氢化物比R的氢化物稳定,Y的氢化物熔沸点比R的氢化物低C . Z、W、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R> W > ZD . Y分别与Z、W、R以两种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有3种、填空题8复盐M 【K 3Fe (A 2B 4) 3?3H 2O 】可用于蓝色印刷和摄影,某小组同学将纯净的化合物 M 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对所得其他产物和固体产物进行实验和探究.(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验证固体产物中存在钾元素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经分析,所得其他产物由甲、乙和水蒸气组成,甲、乙转化关系如图(I) ,转化时的能力变化如图(H),已知A 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B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X 、Y 、甲、乙是含 A 、B 两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则化合物乙的电子式为X+Y T 甲的热化学方程式:1 mol 甲 +0.5mol Y282.9kJ/moI.. ................ i 1 moi 乙反应总聊 囲II(3) 该小组同学已知固体产物中,铁元素不以三价形式存在,而盐也只有-步确定复盐 M 的分解反应方程式,小组同学对固体产物进行定量测量.h 申.兗辛衲 ---------- .肺冀 KM H O 4 20.00(111判断KMnO 4(其还原产物为无色Mn 2+溶液)溶液与试样反应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_______ .由以上实验数据的分析可知,加热后所得固体产物中除K 2AB 3外还含有什么物质?它们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请把你的结论填入表中(可以不填满或补充空格)固体产物中的 成分K 2AB 3物质的量之比(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以上结论,复盐 M 加热分解的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 KHA 2B 4溶液呈酸性,向 10mL0.01mol ?L 「1的 H 2A 2O 4溶液滴加 0.01mol?L 「1KOH 溶液V (m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 当V v 10mL 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 2A 2B 4+OH 「=HA 2B 4++H 2O② 当 V=10mL 时,溶液中 C (HA 2B 4+)> C ( H +)> C (A 2B 42「)> C ( H 2A 2B 4)③ 当V=amL 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为c ( K +) =2c (A 2B 4 _) +c ( HA 2B 4_)若 V=bmL 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为:c ( K +) =c (A 2B 42_) +c ( HA 2B 4J +c ( H 2A 2B 4), 则 a > b . 9•甲、乙两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硝酸与铁反应的产物. 文献记载:I.在浓硝酸和活泼金属反应过程中, 随着硝酸浓度的降低,气生成的产物有有+4、+2、- 3价等氮的化合物.n. FeSO 4+NO?Fe ( NO ) SO 4 (棕色)△ H v 039J.5kVmolr 国体分理二等粉,写出反应 K 2AB 3,为了进甲乙川.NO2和NO都能被KMnO 4氧化吸收甲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记录如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CO2, /关闭弹簧夹.无明显现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浓硝酸缓慢滴入烧瓶中,关闭活塞.加热烧瓶,反应开始后停止加热. ①A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逐渐变浅;B中溶液变棕色;C中溶液紫色变浅.②反应停止后,A中无固体剩余请回答下列问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滴入浓硝酸加热前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检验是否生成-3价氮的化合物,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 •(3)甲取少量B中溶液,加热,实验现象是_ •甲依据该现象得出的结论是A中有NO生成•请用化学平衡原料解释原因:______ •(4)乙认为甲得出A中有NO生成的证据不足•为获取充足的证据,乙仍采用该装置和操作进行对照实验,乙作出的改变是_,此时A中首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证明有NO生成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5)证明A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和Fe3+,选择的药品是(填序号) _ •a.铁粉b.溴水 c .铁氰化钾溶液d.硫氰化钾溶液.10. I.用煤炭气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 ( g) +2H2 (g) ?CH3OH (g),在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按物质的量1 : 2混合反应,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压强为O.IMPa和5.0MPa下CO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A •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 (填低温、高温、任何温度)B. 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压强为O.IMPa和5.0MPa下CO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其中代表压强是5.0MPa的曲线是_ (填A”或B”).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 H=T △ S,则此时反应的V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V逆(填>\ < |、”= “.D. 0.1MPa、200 C时平衡混合气体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是_________n.工业合成氨反应中,请通过必要的计算和分析判断下列改变的条件,一定能使合成氨反应N2 (g) +3H2 (g) ?2NH3 (g)的化学平衡向正向移动的是A •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通入少量N2B .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通入少量H2C.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通入少量N2D •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通入少量H2川•有科研人员设计了汽油燃料电池,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一个电极通入氧气,另一电极通入汽油蒸汽,电解质是掺杂了丫203的ZrO2晶体,它在高温下能传导02「.(1 )以己烷(C6H14 )代表汽油,写出该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1mol电子的电量是96500C,用该电池和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当电路中通过1.9300 X 104C的电量时,生成标况下氢气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化学-化学与技术】11 •天然水资源的利用包括水资源的利用和化学资源的利用.(1)FeSO4?7H2O时常用的混凝剂,用以除去水中______ ,它在水中最终生成_____ 沉淀.(2 )如果水的硬度由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引起的,这种水的硬度叫___ 写出这两种物质在水中与足量的氢氧化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 (答三种).(4 )海水中的NaCI是重要化工原料,氯碱工业是高耗能产业,一种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的新工艺可节能30%以上,如图是该工艺图示(电极未标出) ,所用的离子膜都只允许阳离子通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X为出、Y为Cl2 B. A池尾电解池,且m v nC. B池尾燃料电池,且a>bD.该工艺优点是节约能量且能提高烧碱产品浓度(5)水在生产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原料.①写出水和含氢质量分数最高的有机物反应制取H2的化学方程式: _•②某化肥厂用①制得的H2在合成塔中与N2反应合成氨气,再用NH3制备NH4NO3,已知: 由NH3 * Ma-!揖穆敲曲嶽出疏榊覆制NO的产率是96%, NO制HNO 3的产率是92%,则与HNO 3反应所用去NH3的质量占总耗NH3质量的请你为硝酸厂的选址提出合理化建议【化学-先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2 •已知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总数比S电子总数少1 ; B原子核外电子有9个不同的运动状态;C是主族元素且与E同周期,其最外能层上有两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D2+原子核外所有d轨道中的电子半充满;E的+ 1价阳离子的核外有3层电子且各层均处于全满状态.(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2+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A、B和氧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有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元素符号)•(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2B2分子中A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 ,该分子中b键和n键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____ .(4 )已知氧和E能形成晶胞结构如图所示的两种化合物,则化学式:高温时,甲易转化为乙的原因为_•(5) B与C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C离子的配位数为 _,若该晶体的密度为ag?cm「3,则该品胞的体积是cm3(写出表达式即可)•甲为乙为【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13•某科研小组利用石油分馏产品经下列路线,合成一种新型香料.已知X分子中碳氢质量比为24: 5, A、E都是X的裂解产物,且二者互为同系物,D与饱和NaHC0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1 )若X分子为支链结构,则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 C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 ;写出F的名称是____ . •(2)① 〜⑥的反应中,下列反应类型存在且数目由多到少的是 .(用字母和•”写出) A .加成反应 B .加聚反应C.取代反应 D .氧化反应(3) B与D在浓硫酸作用下,生成甲,请写出三种与甲同类别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可能发生下列选项中的某种反应,写出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皂化反应B .与乙酸的酯化反应C.加聚反应 D .与银氨溶液的银镜反应.2016年辽宁省重点协作校联考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B. 金刚石常用作砂纸、砂轮的磨料C. 氧化铁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D •葡萄糖可用于合成补钙药物及维生素 C (结构如图)H【考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分析】A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分子的破裂成原子,然后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据此解答;B .金刚石价格昂贵;C.依据氧化铁为红棕色固体解答;D •依据葡萄糖的用途解答.【解答】解:A •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故A正确;B •金刚砂(碳化硅)为原子晶体硬度大,常用作砂纸、砂轮的磨料,故B错误;C・氧化铁为红棕色固体,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故C正确;D •葡萄糖可用于合成补钙药物及维生素C,故D正确;故选:B.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新制氯水中存在两种电离平衡B•不同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不一定是极性共价键C.向久置于空气中的Na2SiO3、NaOH、CaCb、漂白粉溶液里加足量盐酸,都能产生气体D .将少量酸化的FeCl2溶液滴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液变黄,并产生大量的气泡.【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化学键;氧化还原反应.【分析】A .新制氯水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次氯酸的电离平衡;B •不同种元素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共价键,不同的原子可能是同一元素;C.硅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和氯化钙不发生反应,漂白粉中加入盐酸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D .氯化亚铁在酸性溶液被过氧化氢氧化生成氯化铁溶液,氯化铁对过氧化氢起到催化剂作用,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解答】解:A .新制氯水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H2O?H++OH「,次氯酸的电离平衡HCIO?H++CIO「,新制氯水中存在两种电离平衡,故A正确;B.不同种元素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共价键,不同的原子可能是同一元素,故B正确;C.硅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和氯化钙不发生反应,漂白粉中加入盐酸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不能都产生气体,故C错误;D •氯化亚铁在酸性溶液被过氧化氢氧化生成氯化铁溶液,2Fe2++H2O2+2H+=2Fe3++2H2O,F亡C ]2H2O2「_2出0+02匸,将少量酸化的FeCb溶液滴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液变黄,并产生大量的气泡,故D正确;故选C.3•用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L C12通入足量水中或NaOH溶液中,转移的电子数均为O.IN A.B. 1mol C n H2n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3n+1)N AC. 电解精炼铜时,若阳极质量减少6.4g,则电路中转移电子书为0.2N AD. 2gD2160中含中子、质子、电子数目均为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氯气和水的反应可逆反应;B、C n H2n中含3n条共价键;C、电解精炼铜时,阳极上放电的不止是铜,还有比铜活泼的金属;D、求出重水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重水中含中子数、电子数和质子数均为10个来分析.【解答】解:A、氯气和水的反应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故标况下 2.24L即O.lmol氯气和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1N A个,故A错误;B、C n H2n中含3n条共价键,故1mol中含共用电子对数为3nN A个,故B错误;C、电解精炼铜时,阳极上放电的不止是铜,还有比铜活泼的金属,故当阳极质量减少 6.4g 时,转移的电子数大于0.2N A个,故C错误;D、2g重水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1mol重水中含中子数、电子数和质子数均为10个,故0.1mol重水中含电子数、中子数和中子数均为N A个,故D正确.故选D .4.下列对化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 .向容量瓶或分液漏斗中注入溶液时,应该将两者口部的玻璃塞倒置在桌面上B .在实验室做蒸馏实验的装置中用到两个铁架台、三个单孔胶塞C.将等体积不同浓度的酸性高锰酸钾分别滴入等浓度体积的草酸溶液中,依据褪色快慢,比较浓度对翻译速率的影响D .过量的浓硫酸与铜屑共热,能得到澄清透明的蓝色溶液【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 .容量瓶或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是一一对应的;B .根据蒸馏实验的装置中,通过铁架台固定蒸馏烧瓶和冷凝管,温度计固定于单孔胶塞用来测量蒸汽的温度,冷凝管的两端分别用单孔胶塞连接烧瓶和牛角管;C .应用等体积不同浓度的酸性高锰酸钾与等浓度体积的草酸溶液反应;D .浓硫酸中水很少.【解答】解:A .容量瓶或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是一一对应的,应用绳子拴住,故A错误;B .在做蒸馏实验时用到铁架台有2处:固定蒸馏烧瓶和冷凝管,单孔胶塞分别用于固定温度计、连接冷凝管的两端,共3处,故B正确;C.应用等体积不同浓度的酸性高锰酸钾与等浓度体积的草酸溶液反应,通过测量褪色的时间长短来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C错误;D .浓硫酸中水很少,得不到蓝色溶液,为白色沉淀,故D错误.故选B .5•吸食毒品会造成死亡,青少年都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吗啡和海洛因都是严格查禁的毒品,海洛因分子式为C21H23NO5.海洛因是吗啡的二乙酸酯,则吗啡的分子式是( ) A. C17H19NO3 B. C17H21NO4 C. C17H25NO3 D. C25H27NO7【考点】分子式.【分析】令吗啡的分子式为A,反应可以表示为:A+2CH3COOH T C21H23NO5+2H2O,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吗啡的分子式.【解答】解:海洛因是吗啡的二乙酸酯,令吗啡的分子式为A,反应可以表示为:A +2CH 3COOH T C21H23NO 5+2H2O,则吗啡的分子式A=C 21H 23NO5+2H 2O - 2CH3COOH=C17H19NO3,故选A .6. 分子式为C5H11C1的有机物,分子中含2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 (不含立体异构)( ) A . 3种B . 4种C . 5种D . 6种【考点】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分析】判断和书写烷烃的氯代物的异构体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做:(1 )先确定烷烃的碳链异构,即烷烃的同分异构体;(2)确定烷烃的对称中心,即找出等效的氢原子;(3)根据先中心后外围的原则,将氯原子逐一去代替氢原子;(4)对于多氯代烷的同分异构体,遵循先集中后分散的原则,先将几个氯原子集中取代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后分散去取代不同碳原子上的氢.【解答】解:分子式为C5H11CI的同分异构体有:主链有5 个碳原子的:CH3CH2CH2CH2CH2CI ;CH3CH2CH2CHCICH 3 ;CH3CH2CHCICH 2CH3;主链有 4 个碳原子的:CH3CH ( CH3) CH2CH2CI ;CH3CH ( CH3) CHCICH 3;CH 3CCI ( CH3) CH2CH3;CH2CICH (CH3) CH2CH3;主链有3个碳原子的:CH3C (CH3) 2CH2CI ;共有8种情况,但含有2个甲基的有机物有4种.故选B .7. X、Y、Z、W、R属于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金属性在短周期种最强,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m,次外层电子数为n, Z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为m+ n, M层电子数m- n, W元素与Z 元素同主族,R元素原子与Y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2: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X与Y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2:1B. Y的氢化物比R的氢化物稳定,Y的氢化物熔沸点比R的氢化物低C. Z、W、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R> W>ZD . Y分别与Z、W、R以两种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有3种【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分析】X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主旋元素中最大,应为Na元素;Y元素的原子外层电子数为m,次外层电子数为n, Z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为m+n, M层电子数为m - n,因为L层电子最多为8,则n=2, m=6,所以Y 为0元素,Z 为Si 元素;W 元素与Z 元素同主族, 应为C 元素;R 元素原子与丫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 2: 1, Y 的核外电子数为 8, 则R 的核外电子数为16,应为S 元素,结合元素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律 可解答该题. 【解答】解:X 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主旋元素中最大,应为Na 元素;Y 元素的原子外层电子数为m ,次外层电子数为 n , Z 元素的原子L 层电子数为 m+n , M 层电子数为 m -n ,因 为L 层电子最多为8,则n=2, m=6,所以Y 为0元素,Z 为Si 元素,W 元素与Z 元素同 主族,应为C 元素,R 元素原子与Y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 2: 1 , Y 的核外电子数为8,则R 的核外电子数为16,应为S 元素,A . X 与Y 形成的两种化合物分别为 Na 20、Na 2O 2,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 为1: 2,故A 错误; B.Y 是0元素,R 是S 元素,水中含有氢键,沸点高,即 Y 的氢化物熔沸点比 R 的氢化 物高,故B 错误;C. 非金属性:s >C >Si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 R > W > Z ,故C 正确;D. Y 是0元素,Z 为Si 元素、W 为C 元素、R 为S 元素,0与Si 只能形成一种氧化物二 氧化硅,故D错误. 故选C . 二、填空题&复盐M 【K 3Fe (A 2B 4) 3?3H 20】可用于蓝色印刷和摄影,某小组同学将纯净的化合物 M 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对所得其他产物和固体产物进行实验和探究. (1)Fe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第四周期第V 川族 ,验证固体产物中存在钾元素的方法是 做焰色反应实验,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呈紫色 _________ . (2)经分析,所得其他产物由甲、乙和水蒸气组成,甲、乙转化关系如图(I) ,转化时的能力变化如图(n),已知A 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B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尊■X 、丫、甲、乙是含A 、B 两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则化合物乙的电子式为 _…]2 (g ) =C0 (八 H =- 110.6KJ/mo128L9kJ/nu4 4_.丄mW 乙囲11(3) 该小组同学已知固体产物中,铁元素不以三价形式存在,而盐也只有 -步确定复盐 M 的分解反应方程式,小组同学对固体产物进行定量测量.写出反应X+Y T 甲的热化学方程式:1 tuot X+l IBO I \ I mo l 甲 ^5TTIQ I Y393.5kJ/molK 2AB 3,为了进甲*Kj—aiOQOmoVLK空虫.看溝解型2匪论曲和枫沁稠判断KMnO 4 (其还原产物为无色Mn2+溶液)溶液与试样反应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为当加入最后一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时试样由无色变化为紫红色且振荡半分钟内部变化__________ .由以上实验数据的分析可知,加热后所得固体产物中除K2AB3外还含有什么物质?它们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请把你的结论填入表中(可以不填满或补充空格)(4)通过以上结论,复盐M加热分解的反应方程式为2K g Fe (C2O43?3H g O一——3K?CO3+Fe+FeO+5CO2 f +4C0 f +6H2O .(5)已知KHA 2B4溶液呈酸性,向10mL0.01mol?L「1的H2A2O4溶液滴加0.01mol?L「1KOH 溶液V (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②③.①当V v 10mL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A2B4+OH「=HA2B4++H2O②当V=10mL 时,溶液中 C (HA2B4+)> C ( H+)> C (A2B4 —)> C ( H2A2B4)③当V=a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为 c ( K+) =2c (A2B4 —) +c ( HA2B4J若V=bmL 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为: c ( K+) =c (A2B42—) +c ( HA2B4—) +c ( H2A2B4), 则a> b.【考点】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分析】(1)铁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V川组,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是隔着钴玻璃看呈紫色;(2)已知A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判断为C, 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O, X、Y、甲、乙是含A、B两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依据转化关系可知X为C, Y为O2,甲为CO,乙为CO2,乙为共价化合物碳原子核氧原子之间形成双键,图象分析可知1molX和1molY反应生成甲1mol,剩余Y0.5mol,结合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的焓变;(3)铁元素不以三价形式存在,而盐也只有K2AB3为K2CO3,固体产物溶解过滤得到固体和滤液,滤液为碳酸钾溶液,加入稀硫酸反应生成672m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为二氧化碳,物质的量n (CO2)= ,…=0.03mol,固体分为二等份,加入硫酸铜溶液反应固体增22. 4L/mol重0.04g,说明含有铁,Fe+CuSO4=FeSO4+Cu,结合差量计算得到铁单质的物质的量,另一份加入稀硫酸溶解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终点消耗20.00ml溶液,说明是亚铁离子,结合化学方程式定量关系计算得到,判断生成产物固体为氧化亚铁,固体为碳酸钾、铁、氧化亚铁,结合元素守恒分析判断生成产物;(4)依据(3)的分析判断和原子守恒书写化学方程式;(5)H2A2O4是草酸(H2C2O4)是二元弱酸,KHA 2B4溶液是KHC2O4溶液呈酸性.向10mL—1 —10.01mol?L 的H2C2O4 溶液滴加0.01mol?L KOH 溶液V ( mL);①当V v 10mL时,H2C2O4和KOH反应生成HC2O4「,还有草酸多余;②当V=10mL时,H2C2O4和KOH反应生成KHC2O4—, KHC2O4溶液呈酸性说明溶液中电离大于水解,比较溶液中HC2O4、C2O42、H2C2O4、H的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③当V=a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如下关系: c (K+) =2c (C2O4 —) +c ( HC2O4—),依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分析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判断;+是溶液中物料守恒分析,溶质为KHC2O4;【解答】解:(1)铁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V川族,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是隔着钴玻璃看呈紫色,验证固体产物中存在钾元素的方法是:做焰色反应实验,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呈紫色,故答案为:第四周期第V川族,做焰色反应实验,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呈紫色;(2 )二氧化碳为直线型结构,分子中存在两个碳氧双键,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n :.--,图象分析可知1molXhe 1molY反应生成甲1mol,剩余Y0.5mol ,反应放热=393.5KJ/mol - 282.9KJ/mol=110.6KJ/mol,结合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的焓变,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 (s)+ O2 (g)=CO (g)△ H=-110.6KJ/mol ,故答案为:,C (s) + O2(g) =CO (g )△ H= - 110.6KJ/mol ; 2(3)铁元素不以三价形式存在,而盐也只有K2AB3为K2CO3,固体产物溶解过滤得到固体和滤液,滤液为碳酸钾溶液,加入稀硫酸反应生成672m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为二氧化碳,物质的量n (CO2) =n (K2CO3)= ,…=0.03mol,固体分为二等份,加入硫酸铜溶22. 4L/IDO1液反应固体增重0.04g,说明含有铁,反应为:Fe+CuSO4=FeSO4+Cu,结合差量计算得到铁单质的物质的量,Fe+CuSO4=FeSO4+Cu △ m 1 8n 0.04gn=0.005mol则生成铁共0.01mol另一份加入稀硫酸溶解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终点消耗20.00ml溶液,说明是亚铁离子,结合化学方程式定量关系计算得到,判断KMn。
辽宁省沈阳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化学 Word版含答案.pdf

沈阳二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10月份小班化学习成果 阶段验收 高三(16届)化学试题 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14 Fe56 第Ⅰ卷 (客观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 B.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C.漂白粉在空气中不稳定,可用于漂白纸张 D.氧化铁呈红棕色,可用于制作红色涂料 2.下列与含氯物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水要现用现制,并保存在盖有橡胶塞的棕色瓶子中,置于冷暗处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 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 L 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A个电子(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Na2O的水溶液能导电,不能说明Na2O是电解质 B.CO、NO、SO2都是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C.石英和玛瑙的主要成分均为二氧化硅,其分子式为SiO2 D.酸性氧化物大多数是非金属氧化物,因此不能与酸溶液发生反应 4.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 B.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2Na+Cl2 ↑ C.Na2O2在潮湿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黏稠物:2Na2O2+2CO2=2Na2CO3+O2 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 2HCO3-+Ca2++2OH-===CaCO3↓+CO32-+2H2O .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Ba(HCO3)2溶液中能发生反应且有沉淀产生的是( ) A.FeCl2 B.Al2O3 C.Na2O D.SiO2 .在下述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透明的水溶液中:K+、Mg2+、SO42-、MnO4- B.含有大量NO3-的水溶液中:NH4+、Fe2+、SO42-、H+ C.在pH=7的溶液中:Na+、Fe3+、SO42-、Br- D.强碱性溶液中:ClO-、S2-、HSO3-、Na+ 7.纯净物X、Y、Z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X可能是金属铜 B.Y可能是氢气 C.Z可能是氯化 D.Z不可能是三氧化硫 8.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溶液的变为蓝色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无法得到无水CuCl2固体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入硝酸中浸泡,既除去铜绿,又不能损伤铜器 9.某离子反应涉及H2O、ClO-、NH4+、H+、N2、Cl- 六种微粒。
辽宁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化学Word版含答案.pdf

辽宁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化学Word版含答案.pdf辽师大附中2015-2016学年度模块考试高三化学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 Na:23 Al:27 S:32 Cl:35.5 K:39 Fe:56 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1、为建设“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美丽中国,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颁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下列做法不利于该目标实现的是()A、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B、用O3替代Cl2作饮用水消毒剂C、用工业污水直接灌溉农田D、含Cr3+的废水用适量石灰处理后排放2、从化学看生活,你认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塑料制品长期不使用也会老化B、食醋和料酒混合即可产生大量有香味的乙酸乙酯C、“84消毒液”可用于消毒、漂白,说明其具有强氧化性D、纯碱是Na2C03,小苏打是NaHC03,其水溶液均呈碱性3、下列工业生产的主要反应中,涉及置换反应的是()A、生产粗硅B、海水提镁.C、电解冶铝D、生产硫酸4、将淀粉—KI混合液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某学生取烧杯中液体滴加几滴试剂便立即报告老师说:这个半透膜袋已经破损了,老师肯定了他的做法。
这位学生所滴的试剂及观察到的现象是() A、滴两滴碘水显蓝色 B、滴淀粉试液显蓝色C、滴入氯水一淀粉试液显蓝色D、滴AgNO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1 L 0.1 mol·L-1 NH4NO3溶液中的氮原子数为0.2NA B含1 mol H2SO4的浓硫酸和足量的锌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C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分子中含有1.9NA对共用电子D以Mg、Al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导线上流过NA个电子,则正极放出H2的体积为11.2 L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试剂AAl2O3(SiO2)NaOH溶液BCO2(SO2)Na2CO3溶液CFeCl2溶液(FeCl3)Fe粉DNaHCO3溶液(Na2CO3)Ca(OH)2溶液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其反应为:2CuFeS2+O2→Cu2S+2FeS+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转移l2 mol电子,有02mol硫被氧化B、CuFeS2仅作还原剂,硫元素被氧化C每生成1molCu2S,有4mol硫被氧化D、SO2只是氧化产物10、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A、将某无色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SO2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中一定不含K+C、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原溶液中一定含Fe2+D、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11、有一块铝铁合金,将其溶解于足量盐酸中,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在空气中静置至红褐色沉淀不再增加时,将沉淀滤出再灼烧至恒重,得到残留物的质量与原合金质量相同,则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是()A、22.2%B、30%C、75.5%D、80.6%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向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中加盐酸时有气体产生②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NO2等气体,但不能干燥NH3、SO2等气体③CO2和Na2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SO2和Na2O2反应生成Na2SO3和O2 ④足量的硫单质与64 g铜反应,有2 mol电子发生转移⑤蔗糖炭化的演示实验中,浓硫酸既体现了强氧化性又体现了脱水性⑥氢氧化铁胶体与氯化铁溶液分别蒸干灼烧得相同的物质A.①④⑤ B.①⑤⑥C.②③④ D.④⑤⑥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分别加热Na2CO3和NaHCO3固体试管内壁都有水珠两种物质均受热分解B向稀的苯酚溶液中滴加溴水生成白色沉淀产物三溴苯酚不溶于水C向含I-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氧化性:Cl2>I2D 向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加入H2O2后溶液变成血红色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MnO2 与浓盐酸反应制Cl2MnO2+4HClMn2++2Cl-+Cl2+2H2O B、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 胶体Al3++3H2O===Al(OH)3+3H+CNa2O2 溶于水产生O2Na2O2+H2O===2Na++2OH-+O2D、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HCO3-+Ca2++OH-===CaCO3+H2O15、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
2016届辽宁省沈阳市四校协作体联考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四校协作体联考高三(上)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A.Ⅰ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O2═2NO2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C.对此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考点】真题集萃;氧化还原反应;硝酸的化学性质.【分析】A.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Fe反应生成NO,NO遇空气变为二氧化氮;B.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发生钝化现象;C.对比I、Ⅱ的现象,Fe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而Fe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且迅速被钝化,说明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D.根据Ⅲ中现象,说明构成原电池,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通过电流计指针偏转,可以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解答】解:A.稀硝酸具有酸性与强氧化性,与Fe反应生成NO,NO遇空气变为二氧化氮,Ⅰ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O2═2NO2,故A正确;B.Ⅱ的现象是因为铁发生了钝化,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故B 正确;C.对比I、Ⅱ的现象,Fe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而Fe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且迅速被钝化,说明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故C错误;D.根据Ⅲ中现象,说明构成原电池,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通过电流计指针偏转,可以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进而判断Fe是否被氧化,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硝酸的化学性质、原电池原理,难度不大,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化学与科学、社会、技术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目前科学家已制得单原子层锗,其电子迁移率是硅的10倍,有望用于制造高能计算机芯片B.2014年在西非国家爆发了埃博拉疫情,埃博拉病毒对化学药品敏感,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C.2014年德美科学家因开发超分辨荧光显微镜获诺贝尔化学奖,使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步入了纳米时代,利用此类光显微镜可以观察活细胞内蛋白质等大分子D.绿色化学期望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原料,实现零排放【考点】碳族元素简介;绿色化学;分子等层次研究物质的意义;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分析】A.制造高能计算机芯片的晶体管应为半导体材料;B.乙醇为有机物能够使蛋白质变性;C.依据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及其贡献解答;D.根据绿色化学的内涵和外延知识来回答判断.【解答】解;A.晶体管材料应具有导电性,锗电子迁移率比硅强,为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故A正确;B.乙醇消毒液消毒是因为可以使蛋白质变性,而并非是将病毒氧化,故B错误;C.2014年德美科学家因开发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获诺贝尔化学奖,使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步入了纳米时代.利用此类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活细胞内蛋白质等大分子,故C正确;D.依据绿色化学的含义可知,绿色化学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在化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原料,实现零排放,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为综合题,考查了化学史、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绿色化学的概念,依据相关知识即可解答,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积累.3.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28g由C2H4和C3H6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4N A②1L 0.1mol•L﹣1的氨水中含有NH3•H2O分子数为0.1N A③1mol Na2O2固体与足量C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N A④标准状况下,2.24L的二氯甲烷中含有的碳氯共价键的数目为0.2N A.A.4个B.3个C.2个D.1个【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①C2H4和C3H6的最简式均为CH2;②NH3•H2O是弱电解质,在溶液中会部分电离;③Na2O2固体与CO2反应时为歧化反应;④标准状况下,二氯甲烷为液态.【解答】解:①C2H4和C3H6的最简式均为CH2,故28g混合物中含有的CH2的物质的量为n==2mol,则含4mol氢原子即4N A个,故正确;②NH3•H2O是弱电解质,在溶液中会部分电离,故溶液中的一水合氨分子个数小于0.1N A 个,故错误;③Na2O2固体与CO2反应时为歧化反应,1mol过氧化钠转移1mol电子即N A个,故正确;④标准状况下,二氯甲烷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A.A B.B C.C D.D【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氮族元素简介;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专题】氧族元素;氮族元素;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A.S不能直接生成SO3;B.Mg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C,C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COC.NaOH与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D.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解答】解:A.S不能直接生成SO3,不符合图中转化,故A选;B.Mg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C,C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CO,符合图中转化,故B 不选;C.NaOH与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符合图中转化,故C不选;D.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符合图中转化,故D不选;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侧重物质转化及物质性质的考查,明确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为解答的关键,注意选项A中硫只生成二氧化碳,在催化剂条件下生成三氧化硫,题目难度不大.A.A B.B C.C D.D【考点】晶体熔沸点的比较;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分析】A.氢化物都属于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但含有氢键的熔沸点较高;B.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解答】解:A.氢化物都属于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但含有氢键的熔沸点较高,这几种氢化物中HF中含有氢键,熔沸点最高,所以熔沸点高低为HCl<HI<HF,故A错误;B.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所以离子半径Na+>Mg2+>Al3+,故B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亚硫酸不是S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所以不能根据酸性强弱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C错误;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Cl>S>P,所以离子的还原性P3﹣>S2﹣>Cl﹣,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氢化物熔沸点高低判断、离子半径半径、非金属性强弱与酸及简单阴离子还原性的关系,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明确元素周期律及物质性质即可解答,注意A 中氢键对物质熔沸点的影响,易错选项是C,注意只有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才能比较非金属性强弱,题目难度不大.A.A B.B C.C D.D【考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混合物和纯净物;氧化还原反应.【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由图可知,概念的范畴为Z包含Y,Y包含X,然后利用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来分析物质的类别,再根据概念的从属关系来解答.【解答】解:A、钠元素为主族元素,主族元素中一、二、三周期属于短周期元素,主族元素中四、五、六、七周期属于长周期元素,故A错误;B、胶体属于分散系,而分散系都是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则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C、电解质属于化合物,化合物都是纯净物,故C正确;D、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而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学生应能识别常见物质的种类,并能利用其组成来判断物质的类别是解答的关键.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SO22ClO﹣+SO2+H2O=2HClO+SOB.向Fe2(SO4)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H2S Fe3++H2S=Fe2++S↓+2H+C.向FeBr2中通入等量Cl22Fe2++2Br﹣+2Cl2=2Fe3++Br2+4Cl﹣D.Fe(OH)3和HI的反应Fe(OH)3+3H+=Fe3++3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次氯酸根离子能够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B.电荷不守恒;C.二价铁离子还原性强于溴离子,氯气先氧化二价铁离子,剩余氯气再氧化溴离子;D.三价铁离子能够氧化碘离子.【解答】解:A.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SO2,离子方程式:ClO﹣+H2O+SO2═SO42﹣+2H++Cl ﹣,故A错误;B.Fe2(SO4)3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硫化氢,硫化氢被铁离子氧化成硫单质,离子方程式必须满足电荷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H2S═2Fe2++S↓+2H+,故B错误;C.向FeBr2中通入等量Cl2,离子方程式:2Fe2++2Br﹣+2Cl2=2Fe3++Br2+4Cl﹣,故C正确;D.Fe(OH)3和HI的反应,离子方程式:2Fe(OH)3+2I﹣+6H+=2Fe2++6H2O+I2,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反应实质及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是解题关键,注意离子反应必须遵循客观事实,注意反应物对反应的影响,题目难度不大.8.某溶液X中可能含有NO3﹣、Cl﹣、SO42﹣、CO32﹣、NH4+、Fe2+、Fe3+、Al3+和K+中的几种,且所含阴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为确定该溶液X的成分,某学习小组做了如图实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甲、沉淀甲一定为纯净物B.CO32﹣、Al3+、K+一定不存在C.SO42﹣、NH4+一定存在,NO3﹣、Cl﹣可能不存在D.若含有Fe3+,则一定含有Cl﹣【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某溶液X中可能含有NO3﹣、Cl﹣、SO42﹣、CO32﹣、NH4+、Fe2+、Fe3+、Al3+和K+中的几种,且所含阴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向溶液X中加过量的硫酸,有气体乙产生,发生的反应可能是CO32﹣与H+的反应,也可能是NO3﹣在H+条件下与Fe2+的氧化还原反应;溶液X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气体甲为0.02mol,则气体甲为NH3,故溶液中含0.02molNH4+;所得的溶液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无现象,故溶液X中无Al3+;再继续加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乙,则乙为BaSO4,质量为4.66g,则物质的量为0.02mol,即溶液X 中含0.02molSO42﹣;所得沉淀甲应为Fe(OH)2或Fe(OH)3或两者均有,经过滤、洗涤灼烧后所得的固体乙为Fe2O3,质量为1.6g,则物质的量为0.01mol,故溶液X中含Fe2+或Fe3+或两者均有,且物质的量为0.02mol,然后根据离子之间的互斥性和溶液的电荷守恒来分析.【解答】解:某溶液X中可能含有NO3﹣、Cl﹣、SO42﹣、CO32﹣、NH4+、Fe2+、Fe3+、Al3+和K+中的几种,且所含阴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向溶液X中加过量的硫酸,有气体乙产生,发生的反应可能是CO32﹣与H+的反应,也可能是NO3﹣在H+条件下与Fe2+的氧化还原反应;溶液X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气体甲NH3为0.02mol,即溶液X中含0.02molNH4+;所得的溶液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无现象,故溶液X中无Al3+;再继续加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乙,则乙为BaSO4,质量为4.66g,则物质的量为0.02mol,即溶液X中含0.02molSO42﹣;所得沉淀甲应为Fe(OH)2或Fe(OH)3或两者均有,经过滤、洗涤灼烧后所得的固体乙为Fe2O3,质量为1.6g,物质的量为0.01mol,故溶液X中含Fe2+或Fe3+或两者均有,且物质的量一定为0.02mol,由于Fe2+或Fe3+均能与CO32﹣发生双水解而不能共存,故溶液中无CO32﹣,则生成气体乙的反应只能是NO3﹣与Fe2+的氧化还原反应,故溶液中一定含Fe2+和NO3﹣,而所含阴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即NO3﹣的物质的量也为0.02mol;故现在溶液X中已经确定存在的离子是:阴离子:0.02molNO3﹣,0.02molSO42﹣,共带0.06mol 负电荷;阳离子:0.02molNH4+,0.02molFe2+或Fe2+、Fe3+的混合物,所带的正电荷≥0.06mol,一定不含Al3+、CO32﹣,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当0.02mol全部是Fe2+时,阳离子所带正电荷为0.06mol,则Cl﹣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若Cl﹣存在,则K+一定存在,若Cl﹣不存在,则K+一定不存在;若溶液中含Fe3+,阳离子所带正电荷大于0.06mol,则溶液中一定存在Cl﹣,还可能存在K+.故溶液中可能含Cl﹣、K+.A.气体甲为氨气,是纯净物,但沉淀甲可能是Fe(OH)2或Fe(OH)3或两者均有,不一定是纯净物,故A错误;B.根据分析可知,K+可能存在,故b错误;C.溶液中NO3﹣一定存在,故C错误;D.由于溶液要保持电中性,故当溶液中含Fe3+时,则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0.06mol,故溶液中一定含Cl﹣,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中离子的检验,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常见离子的性质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9.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B.该装置工作时,H+从a极区向b极区迁移C.每生成1molO2,有44gCO2被还原D.a电极的反应为:3CO2+18H++18e﹣=C3H8O+5H2O【考点】电解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根据图知,电解时a是阴极、b是阳极,a电极上CO2得电子生成C3H8O,阳极上水失电子生成O2和H+,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A.该装置有外接电源,属于电解池;B.电解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阳极移动、阳离子向阴极移动;C.根据转移电子守恒计算被还原CO2质量;D.阳极上CO2得电子生成C3H8O.【解答】解:根据图知,电解时a是阴极、b是阳极,a电极上CO2得电子生成C3H8O,阳极上水失电子生成O2和H+,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A.该装置有外接电源,属于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故A错误;B.电解时,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阳极移动、阳离子向阴极移动,所以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故B错误;C.每生成1molO2,转移电子4mol,被还原m(CO2)==29.3g,故C错误;D.阳极上CO2得电子生成C3H8O,电极反应式为3CO2+18H++18e﹣=C3H8O+5H2O,故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电解原理,为高频考点,明确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易错选项是C,注意C3H8O中C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题目难度不大.10.根据如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MgCl2.6H2O受热生成Mg(OH)Cl和HC1气体等A.过程①的提纯是物理过程,过程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产生2种单质B.过程⑤反应后溶液呈强酸性,生产中需解决其对设备的腐蚀问题C.在过程④、⑥反应中每氧化0.2 mol Br一需消耗2.24LCl2D.在过程③中将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考点】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专题】卤族元素;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制备实验综合.【分析】海水蒸发溶剂得到粗盐和母液,粗盐通过精制得到精盐,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母液加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和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制得氯化镁,母液通入氯气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被二氧化硫吸收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溴化氢,富集溴元素,通入氯气氧化溴化氢为溴单质得到高浓度的溴.A.根据粗盐的提纯及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物进行判断;B.根据反应⑤二氧化硫与溴单质的生成产物进行分析;C.根据物质的量计算氯气气体的体积,必须知道气体摩尔体积;D.根据镁离子水解及氯化氢的挥发性进行分析.【解答】解:A.过程①的提纯中过滤属于物理过程,但是除去镁离子、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属于化学过程;过程②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得了氯气和氢气两种单质,故A错误;B.因Br2+SO2 +2H2O=2HBr+H2SO4,反应后溶液呈酸性,能与金属容器反应,故B正确;C.因2Br﹣+Cl2 =Br2 +2Cl﹣,每氧化0.2molBr﹣需消耗0.1molCl2,0.1molCl2的体积标准状况为2.24L,在其他状况下不一定为2.24L,故C错误;D.因MgCl2•6H2O受热生成Mg(OH)Cl和HCl气体等,直接灼烧得不到MgCl2,若要由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为防止Mg2+发生水解,应在HCl气氛中进行,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涉及了离子的除杂、离子水解、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知识进行综合利用,提高了试题的综合性,本题难度中等.11.下列各项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A.图①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2(g)→CH3CH3(g)+△Q,0<△Q;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图②表示25℃时,用0.01mol•L﹣1盐酸滴定一定体积的0.01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C.图③表示CH4(g)+H2O(g)⇌CO(g)+3H2(g)+△Q,反应CH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且p1>p2、0<△QD.图④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O2(g)⇌2SO3(g)+△Q,0<△Q;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图像图表题.【分析】A、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用0.01mol•L﹣1盐酸滴定一定体积的0.01mol•L﹣1 NaOH溶液,则起始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01mol•L﹣1,所以起始PH=12;C、转化率与温度、压强图象有三个变量,采用“定一议二”方法判断压强大小;根据图象中压强不变,温度升高后甲烷的转化率判断该反应的焓变;D、因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后升温K逆减小,而K正增大,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关系.【解答】解:A、图象a活化能减小,a使用了催化剂,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但图象描述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B、用0.01mol•L﹣1盐酸滴定一定体积的0.01mol•L﹣1 NaOH溶液,则起始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01mol•L﹣1,所以起始PH=12,与图象不一致,故B错误;C、通过图表可知当温度相同时,p2→p1时,甲烷的转化率提高,平衡向正向移动,正向为气体系数增大的反应,根据减小压强平衡向系数增大的方向移动可知:p1<p2;当压强为p1时,升高温度,甲烷的转化率提高,平衡向正向移动,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Q<0,故C错误;D、因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后升温K逆减小,而K正增大,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关系,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以图象与中和滴定、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来考查学生,这些知识点是新课程改革考查的重点,明确考点“形变神不变”,做到善于抓规律、编网络来掌握即可.12.下列有关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Cl2和CH4的混合气体或NO2和O2的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并可能充满集气瓶B.如图所示,X为铁棒,Y为铜棒,a为直流电源,当S闭合后,当b为NaOH溶液,X极附近产生白色沉淀时,电子从X极流入aC.Pt为电极,电解含0.10 mol M+和0.1 mol N3+(M+、N3+均为金属阳离子)的溶液,阴极析出金属单质或气体的总物质的量(y)与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x)的关系如图,离子氧化能力M+>N3+>H+D.如图为N2(g)和O2(g)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N≡N的键能为946kJ/mol,热化学方程式为:N2(g)+O2(g)═2NO(g)△H=﹣180 kJ/mol【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常温下为气体;B.X极附近产生白色沉淀,说明Fe被氧化;C.由图象可知,通电子0.1mol时生成0.1mol单质,应为M,通电子0.1mol~0.3mol电子时析出单质为0.1mol~0.2mol,由化合价可知应用氢气;D.反应热计算错误.【解答】解:A.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常温下为气体,则不可能充满集气瓶,故A错误;B.X极附近产生白色沉淀,应为氢氧化亚铁,说明Fe被氧化,为阳极,则电子从X极流入a,故B正确;C.由图象可知,通电子0.1mol时生成0.1mol单质,应为M,通电子0.1mol~0.3mol电子时析出单质为0.1mol~0.2mol,由化合价可知应用氢气,可知氧化性氧化能力M+>H+>N3+,故C错误;D.热化学方程式为:N2(g)+O2(g)═2NO(g)△H=(946kJ/mol+498kJ/mol﹣2×632kJ/mol)=+180 kJ/mol,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实验装置的综合应用,为高频考点,涉及物质的制备、电解、化学反应与能量等,把握实验装置的作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13.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2HI(g)⇌H2(g)+I2(g)△H=+11kJ/mol,在716K时,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正~x(HI)和v逆~x(H2)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A.B F B.A E C.B E D.A D【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图像;平衡思想;演绎推理法;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建立平衡,平衡时HI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逆反应建立平衡,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据此答题.【解答】解:对于2HI(g)⇌H2(g)+I2(g)反应建立平衡时: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因此排除C点,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因此平衡正向移动,再次平衡时HI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因此排除A点,故选B点;对于H2(g)+I2(g)⇌2HI(g)反应建立平衡时: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因此平衡逆向移动,再次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故选E点;因此反应重新达到平衡,v正~x(HI)对应的点为A,v逆~x(H2)对应的点为E,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衡的移动影响因素等,侧重考查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表中数据为不同方向建立的平衡,题目中没有明确,增大题目难度.14.亚硝酸钠(有毒性,市场上很易与食盐混淆)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用盐,广泛用于物质合成、金属表面处理等,其物理性质与NaCl极为相似.相关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NO2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NH4NO2B.NaNO2与N2H4反应中,NaNO2是氧化剂C.可用KI、淀粉和食醋鉴别NaNO2和NaClD.分解NaN3盐每产生1 mol N2转移6 mol e﹣【考点】含氮物质的综合应用.【专题】氮族元素.【分析】A.根据铵盐加热易分解,而钠盐加热难分解;B.根据氧化剂是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C.根据信息可知:NaNO2具有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氧化碘化钾,得到单质碘,单质碘遇淀粉溶液变蓝,而NaCl无氧化性;D.根据NaN3中氮的化合价为﹣,生成1个N2转移个电子.【解答】解:A.NH4NO2加热易分解,而NaNO2加热难分解,所以NaNO2的稳定性大于NH4NO2,故A正确;B.NaNO2与N2H4反应生成NaN3,NaNO2是中氮的化合价由+3价降低为﹣,是氧化剂,故B正确;C.NaNO2具有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氧化碘化钾,得到单质碘,单质碘遇淀粉溶液变蓝,NaCl无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不能氧化碘化钾,所以可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和食醋鉴别NaCl 与NaNO2,故C正确;D.NaN3中氮的化合价为﹣,生成1个N2转移个电子,则每产生1 mol N2转移mole﹣,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亚硝酸钠的性质,难度不大,注意抓住题目信息来解题.15.现有Fe2O3和Fe3O4组成的混合物W g,将其投入到V mL 5mol/L的盐酸中,再加入22.4g 铁粉,固体恰好完全溶解,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4480mL,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颜色变化,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转移电子为1.0molB.W可能等于48.8C.V可能等于360D.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分析】22.4g铁粉的物质的量为:=0.4mol,标准状况下4480m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2mol,生成0.2mol氢气消耗Fe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反应2Fe3++Fe=3Fe2+消耗铁粉的物质的量为0.2mol,Fe3O4可以看作Fe2O3•FeO,则反应关系式有:Fe2O3•FeO~Fe~4Fe2+、Fe2O3~Fe~3Fe2+、Fe~H2~Fe2+,固体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FeCl2,若氧化物完全为Fe2O3时,根据关系式Fe2O3~Fe~3Fe2+可知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为0.2mol,固体的质量为:160g/mol×0.2mol=32g;反应生成的亚铁离子为:0.2mol×3+0.2mol=0.8mol,根据化学式FeCl2及质量守恒可知VmL该盐酸中含有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n(HCl)=2n(FeCl2)=0.8mol×2=1.6mol,再根据V=计算出盐酸的体积;当氧化物完全为Fe3O4时,根据反应关系式Fe2O3•FeO~Fe~4Fe2+可知,四氧化三铁的物质的量为0.2mol,固体的质量为:232g/mol×0.2mol=46.4g;反应生成的亚铁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0.2mol×4+0.2mol=1mol,根据化学式FeCl2及质量守恒可知VmL该盐酸中含有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n(HCl)=2n(FeCl2)=1mol×2=2mol,再根据V=计算出盐酸的体积,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判断.【解答】解:固体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22.4g铁粉的物质的量为:=0.4mol,标准状况下4480m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2mol,生成0.2mol氢气消耗Fe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反应2Fe3++Fe=3Fe2+消耗铁粉的物质的量为0.2mol,Fe3O4可以看作Fe2O3•FeO,反应关系式为Fe2O3•FeO~Fe~4Fe2+,Fe2O3~Fe~3Fe2+,Fe~H2~Fe2+,若氧化物完全为Fe2O3时,根据关系式Fe2O3~Fe~3Fe2+可知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为0.2mol,固体的质量为:160g/mol×0.2mol=32g;反应生成的亚铁离子为:0.2mol×3+0.2mol=0.8mol,根据化学式FeCl2及质量守恒可知VmL该盐酸中含有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n(HCl)=2n(FeCl2)=0.8mol×2=1.6mol,盐酸的体积V==0.32L=320mL;当氧化物完全为Fe3O4时,根据反应关系式Fe2O3•FeO~Fe~4Fe2+可知,四氧化三铁的物质的量为0.2mol,固体的质量为:232g/mol×0.2mol=46.4g;反应生成的亚铁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0.2mol×4+0.2mol=1mol,根据化学式FeCl2及质量守恒可知VmL该盐酸中含有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n(HCl)=2n(FeCl2)=1mol×2=2mol,盐酸的体积V==0.4L=400mL,A.参加反应的铁的物质的量为0.4mol,根据电子守恒,0.4mol铁完全反应转移了0.8mol电子,故A错误;B.根据分析可知,混合物完全为氧化铁是质量最小,最小值为32g,完全为四氧化三铁是质量最大,最大值为46.4g<48.8g,所以固体质量不可能为48.8g,故B错误;C.根据计算可知,盐酸的体积范围为:320mL<V<400mL,所以V可能为360mL,故C 正确;D.氧化铁、四氧化三铁与盐酸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混合物反应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发生反应的实质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电子守恒、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二、填空题(满分55分)16.Ⅰ有A、B、C、D、E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原子是半径最小的原子,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X,D与A 同族,且与E同周期,E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4倍.A、B、D、E这四种元素,每一种都能与C元素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多种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相应元素名称:C氧。
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联考2016届高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

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联考高考化学三模试卷一、选择題:本题共7小题,毎小题6分.在毎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化学与环境和能源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氧燃枓电池、铅蓄电池、硅太阳能电池都利用了原电池原理B.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有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C.为防止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废电池应回收综合利用D.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制作一次性饭盒,能减少“白色污染”2.奎尼酸是制备艾滋病新药二咖啡酰奎尼酸的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奎尼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分子式为C7H12O6B.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D.1mol奎尼酸最多能消耗6molNaO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存FeCl3溶液时,可加入少量NaOH,抑制Fe3+水解B.1molM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O和少量Mg3N2,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C.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Fe2+、Na+、SO42﹣、ClO﹣四种离子D.向硫酸氢铵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NH4++20H﹣═NH3•H z O+H2O4.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4、1、x、7,c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a与氢元素能形成多种原子个数之比为1:1的化合物B.元素b的单质不能与无水乙醇反应C.元素c与元素d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D.元素a与元素d形成的化合物中肯定含有极性键,不可能含有非极性键5.某同学设计了用氯气制取无水氯化铁(易升华)的相关装置,其中涉及正确且能达到相应目的是()A.用装置①制取氯气B.用装置②除去Cl2中的HClC.用装置③干燥氯气D.用装置④制取并收集FeCl36.英国《自然》杂志近期报道了一种用泡沫石墨烯(C n)作正极材料的新型铝离子电池,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若外电路中转移1mol电子,则负极质量减少9gB.充电时,石墨烯作阳极C.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Cl4﹣+3e﹣═Al+4Cl﹣D.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 n(AlCl4﹣)+e﹣═C n+AlCl4﹣7.为了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ciditygrade)的概念,定义AG=lg,室温下用0.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20.00mL0.01mol•L﹣1 醋酸,滴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室温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0﹣6B.M点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大于20.00mLC.M点时溶液中:c(CH3COO﹣)=c(Na+)D.若N点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40mL,则N点时溶液中:c(Na+)=2[c(CH3COO ﹣)+c(CH3COOH)]二、非选择题。
2016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高二)

2016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本试卷分Ⅰ、Ⅱ两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题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Cl:35.5Fe:56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A、酒精和水B、水和四氯化碳C、汽油和植物油D、四氯化碳和苯2、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 进入煤矿井时,用火把照明B 节日期间,在开阔的广场燃放烟花爆竹C 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D 实验时,将水倒入浓硫酸配制稀硫酸3、设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molH 2O 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 AB.常温常压下,11.2LCl 2所含的分子数为0.5N A C.常温常压下,32g O 2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D.1L0.1mol/LNa 2SO 4溶液中所含的Na+为0.1N A4、“纳米材料”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
若将“纳米材料”的粒子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的分散系是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新制氯水和溴化钾溶液反应:Cl 2+2Br -==2Cl -+Br 2B、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CaCO 3+2H +=Ca 2++H 2O+CO 2↑C、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 ++OH–=H 2OD、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H 2O+OH -==AlO 2-+2H 2↑6、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A、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B、氢氧化钠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C、漂白粉长期放置在烧杯中D、氯水保存在无色细口瓶中7、“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该消毒液无色,有漂白作用。
辽宁省普通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模拟化学试卷.pdf

2016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满分,答题时间)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选择题) 、选择题(本题包括,每小题,共;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食品卫生与人的身体健康关系密切,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 ( ) ①用乙烯催熟水果 ②在沥青公路上翻晒粮食 ③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保鲜 ④用硫磺熏制粉丝使之变白 ⑤用苏打粉作发酵粉炸油条A. ②③④B. ①③⑤C. ①②③D. ①②④ 2.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K+、H+、SO42-、OH-B. Na+、Ca2+、CO32-、NO3-C. Na+、H+、Cl-、CO32-D. Na+、Cu2+、Cl-、SO42-、 3. 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下列反应中水的作用相同的是 ( ) ①Na和H2O ②NO2和H2O ③Cl2和H2O ④Na2O2和H2O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 B. 焰色反应是金属单质表现的性质 C. 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系粒子直径的大小 D. 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5. 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3.80 g,将它们加热到质量不再减轻,冷却后称量为3.18 g,则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 : 1B、2 : 1C、1 : 2D、2 : 3 6. 下列措施中,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 A. 食物储存在冰箱里 B. 将块状固体药品研细后再反应 C. 用MnO2作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D. 用30%H2SO4溶液代替5% H2SO4溶液与锌粒反应 7. 下列关于1 mol/L NaCl 说法正确的是 ( ) A、称取58.5 g NaCl 固体溶于1 L 水中,即可配制成 1 mol/L NaCl 溶液 B、从1 L该溶液中取出 0.5 L后,剩余 NaCl溶液的浓度为 0.5 mol/L C、该溶液中Na+ 的浓度为0.5 mol/L D、1 L 该溶液中含有58.5g NaCl 8. 2011年3月中旬,受“吃碘盐能防止核辐射”等谣言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抢购食盐现象,已知碘盐的主要成分是KIO3和Na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KIO3中阳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B. KIO3和NaCl都是离子化合物 C. 23Na37Cl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比是8:7 D. 次碘酸的结构式为:H-I-O 9. NaOH、Na2CO3、NaCl、Na2SO4可按某种标准划为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不正确的是A.钠的化合物B. 可溶于水C. 可与硝酸反应D. 电解质 10. 右图是一种试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
2015-2016学年辽宁省辽南协作体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理综化学Word版含答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考号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第I卷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i-28 S-32 Ti-48 Fe-56第I卷(选择题共l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7.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柴油具有良好的燃料性能,属于烃类,安全、环保、可再生B.油脂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C.PM2.5是指空气中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含量之和D.登高山时防晒是为了防止强紫外线引起皮肤蛋白质被灼伤变性8.某有机化合物只有一个官能团,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6,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与水蒸气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为4:3,则该化合物的结构有( )种A.6 B.7 C.8 D.9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2和S8的混合物共6.4g,其中所含的电子数一定为3.2N AB.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C.24g二氧化硅晶体中含有SiO2分子数为0.4N AD.5.6g Fe与含0.2mol HNO3的溶液充分反应,至少失去电子数为0.2N A10.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中现象II不正确的是( )11.下列各项中两个反应不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由苯与氢气生成环己烷;由乙烯制一氯乙烷B.乙醇与乙酸制取乙酸乙酯;油脂的皂化反应C.乙烯与氧气制环氧乙烷;乙醇制乙醛D.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丙烯酸使溴水褪色12.右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某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图,若用原子序数代表所对应的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1d和33d属于同种核素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d>eC.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单质b和cD.a和b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含共价键13.25 ℃时,0.1mol·L-1的CH3COONa溶液的pH=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0-8mol/LB.加水稀释,醋酸钠的水解程度增大,水的电离程度也增大C.加入盐酸,pH=7时,有c(C1-)=c(CH3COOH)D.向溶液中加入醋酸呈酸性,则一定是c(CH3COO-)>c(Na+)>c(H+)>c(OH-)26.(16分)合成氨N2(g)+3H2(g)2NH3(g)是人类科技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解决了地球上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和死亡问题。
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下)市级重点高中联合体期中测试高一化学满分:1山)分 考试时间:%分钟命题人:15中杨光 9中李萍 40中路晋宁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0-16 C-12 Na-23 N-14H-1 第1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S,每小题3分,共60分〉1. 卜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H +•的电子式为[H :N :H ] Hr" B.HC10的结构式为H-0THI •.蚀的原了结构;T :总图为 '门 D ・®2的电了式为:3:C :F:• • • •2. 下列含白・卜:极性兵价讹的戾子化合物是()3. 孩淤漏地区可检测到的放射性元索有®cs 、ECs 、⑶]等。
下列叙述正确的足()A. * :Cs 和花形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B. 留CQ 比巳]等3个中rC. 'Cs 和‘乂s 形成的单质物理性质相同D. Xs fn :7Cs 都是艳的同素异形体4. 卜•列各组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足()A. 酸竹;:HCl ()4>HBr04>H104 A. IllB.NaOH ('• Na2^2 I).Mgt'12B.碱件:Ba «)H) 2>M R (OH) 2>Be (OH) 2級化tt: F 2<Br2<h乳分短周期元索化介价"泉门%数关系如图所示,卜.列说法止确的是() 化介价原 r IM^:Z/Yz>x 勻际无机化学命名於饭会将氏式朮索制期表原先的二涮族L ;取消.从左 彳I :.右改为IX 列•诚僉M 为第I 列.稀有气体为比列,按这个规定,下列有 关现住的氏式囲期左的旳师I 丁确的是i )从左到冇数第MMJ 是VT1A 族鬲14列疋东形成询化合物种供曲EiA 族的令席兀索是金属尤素小水⑴2山是朮要的核「•业嫌料.F 列说法站误的X()IkO 与l )20 S 称同索界形体gl )2和日农脚2約讥质化令时・灿多可以丁成2细)2吗)标准状况卜•,気 川人M (0).做(T)对应的单质的密度Z 比为1:2:3馬海水淡化后的浓缩海水作原料提取浪你阳備%WW 対充圮的沿海堆区建造海水淡化厂L) 辻原性;Li<Xa<Kwx 和水必•汀碱的化介物是块;"匕合物V 和Z 的堆禹价I) 第1仏17列尤我I) 】H 与D 互私间•X 下列育关T ・业融子序&D.W.HJ “洵水一氯化钠一金属倘一氢宣化钠”的二艺流桎丫产烧碱NJ用“海水一置虫化镁一氯化镁一金屈钱”为丁艺流卅生产金属镂•化学•共K页第2贞g.右图址•个一次竹••加热杯的小虑怪仁肖小沦破裂时.爪9固体讦块混和. 杯内食物温度逐汾i I••升制造此加热杯町选用的固体碎块足()A.硝酸彼B・生石灰C.氯化镁I).食盐10.X. Y. Z.収Q足原f疔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儿瓠其中只有Z足金鬲*的单质足黃色同体.X、\\ U在囲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下图. 卜列说法止礎的足()A.Z与Q形成的化合物•定是强碱B・原子半径从人到小排列圧:Z>X>Y>W>Q('・Y的单质比W的单质沸点崗1)•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11•生产液品显示器的过桿中让川的化学淸洗剂肝足•局温宇气体.其存储能早的能力是C0.的12 000--20 000倍.代大U屮的寿命可K达740勺Z久.以卜•是几种化学置的做能:化学键X=N F F\—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iaife/kj ・ mol"'941.7151. K2«3. 0A. il«N2(R)-2N(R)放出能曲B. rl^? N(g) +3F(g)f 肝3("放出能fit(・反应23〉4 3F2(g)-2NF3(g)的AH>0D・旳吸收能早诟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仍可能发牛化学反应12.din: 4Al(s)+3O2(g)=2AIX)3(s) A//=:-2834.9 kj/irwl1A1 (s) 1 2O3(g) 2A12<)3 (S)A//=-3119. 1 kJ/mo]山此得岀的结论止确的是〈、•A.'仝庚钛的02比"3陡后低.山()2变为放热反应B.尊质龟的()2比"3能呈臥由02变。
辽宁省部分重点高中协作校2016届高三化学模拟试卷 含解析

2016年辽宁省部分重点高中协作校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化学与生活、能源、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采用催化转化技术,可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B.“雾霾天气”、“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的形成都与氮的氧化物无关C.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减少环境污染D.氮化硅陶瓷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2.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gD2O与2gH218O含有的中子数均为N AB.1L0。
1mol•L﹣1Na2S溶液中S2﹣和H2S的数目之和为0.1N AC.漂白粉中加入浓盐酸,每生成1molCl2,转移的电子数2N AD.常温下,将1molNO2气体加压生成N2O4的分子数为0。
5N A3.分子式为C4H8O2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有机物(不考虑立体异构和醛类物质)有()A.2种B.4种C.6种D.8种4.向含有0.2molFeI2的溶液中加入a molBr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a=0。
1时,发生的反应为2I﹣+Br2═I2+2Br﹣B.当a=0.25时,发生的反应为2Fe2++4I﹣+3Br2═2Fe3++2I2+6Br﹣C.当溶液中I﹣有一半被氧化是,c(I﹣):c(Br﹣)=1:1D.当0.2<a<0.3时,溶液中个离子浓度的关系为2c(Fe2+)+3c(Fe3+)+c(H+)═c(Br﹣)+c (OH﹣)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Y、Z、W位于同一周期,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既是X原子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又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Y>X,离子半径Z<WB.元素Y的单质能与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C.元素Y和W能形成YW2型离子化合物D.W的单质有毒,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 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证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B 向2mL 1mol•L﹣1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mol•L﹣1FeCl3,再加入3滴1mol•L﹣1MgCl2溶液证明K[Mg(OH)2]>K[Fe(OH)3]C 相同条件下,向两支盛有相同体积不同浓度H2O2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适量相同浓度的CuSO4溶液和FeCl3溶液探究Cu2+、Fe3+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D 向2mL品红溶液和2mL加入少许醋酸的品红溶液中分别滴入3滴NaClO的84消毒液,观察红色褪色的快慢证明溶液pH的减少,84消毒液的氧化能力增强A.A B.B C.C D.D7.常温下,向100mL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