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品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QCT29106-2004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QC/T 29106-2004 (2004-02-10发布,2004-08-01实施)代替QC/T 29106-1992前 言本标准是QC/T 29106-1992《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的修订版本。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以德国、法国、韩国等国家同行业的企业标准为主要参考对象。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QC/T29106-1992。
本标准与QC/T 29106-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引用标准GB/T 13527.2、HG 2196、QB/T 2423和QC/T 238。
——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干区"、"湿区"、"刺破连接",并在技术要求中增加了相应的规定。
——增加了压接接点横断面的技术要求。
——增加了导体标称截面积规格和与其对应的拉力值。
——增加了密封塞压接的技术要求。
——对电线束的使用环境温度、耐高低温性能、耐湿热性能、耐振动性能、耐盐雾性能及对应的试验方法作了修改。
——增加了耐温度变化性能要求。
——将耐油性能要求改为耐工业溶剂性能要求。
——出厂检验增加了"接点防水"、"无焊料焊接接点撕裂力"、"密封塞压接"项目的检验。
——对型式检验产品的抽样方法、编组、检验项目和检验顺序作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长春市灯泡电线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玉德、汤曼如、方兴亚、姜树森、张杰、钱程。
QC/T 29106-2004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低压电线束(以下简称电线束)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低于50V的各种汽车用电线束(含单根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QC/T 29106-92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低压电线束(以下简称电线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低于50V的各种汽车用电线束(含单根线)。
2 引用标准GB 484车用汽油GB 485 QB汽油机润滑油GB 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祥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 9328公路车辆用低压电缆(电线)ZB T35 001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ZB T35 002汽车用低压电线的颜色ZB T36 003汽车用片式插接件QCn 29009汽车用电线接头技术条件QCn 29010汽车用低压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QCn 29012汽车用圆柱式电线插接件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QCn 29013汽车用蓄电池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JB 2572铜编织线JJG 4钢卷尺3 术语3.1 干线电线束中两根或两根以上电线包扎在一起的部分。
3.2 支线电线束中电线的末端没有包扎的部分或单根电线。
3.3 分支点电线束中干线与干线或干线与支线中心线的交点。
3.4 接点电线与电线的连接点。
3.5 端子接插件和接头的统称。
4 技术要求4.1 电线束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4.2 电线束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
4.2.1 干线和保护套管长度不小于100mm,并为10的倍数,如100、110、120mm 等。
4.2.2 支线长度不小于50mm。
4.2.3 接点之间,接点与分支点之间距离不小于20mm。
4.2.4 电线与端子连接处的绝缘套管长为20±5mm。
4.2.5 电线束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
4.3 电线与端子应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4.3.1 电线束中电线颜色应优先采用ZB T35002中规定的颜色。
4.3.2 接头应符合QCn 29010和QCn 29013的规定。
Q-FTA036—2005汽车产品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定期检验、型式检验和本公司进货检验。
6.1 出厂检验
6.1.1 电线束须经分供方质量检验部门按出厂检验项目检验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QC/T 29013 汽车用蓄电池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
QC/T 29106 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Q/FT A095 汽车产品电连接技术条件
Q/FT B102 车辆产品零部件追溯性标识规定
3定义
本标准采用QC/T 29106规定的术语。
4 技术要求
4.1 电线束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与技术文件制造,并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本标准由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电器所负责解释。
汽车产品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车辆用低压电线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各类汽车、低速货车(包括拖拉机变型运输机,下同)电气设备之间电路连接用的低压电线束(含单根线)(以下简称“电线束”)。
5.4 电压降试验
5.4.1 按图1及图2所示,在接线片夹住导线端头与其后面75 mm导线处(剥去绝缘层挂锡)的两点之间测量电压降。扣除75 mm长的导线电压降后即为导线与接头间的电压降。每台电线束应检测5根不同规格的导线接头,应符合4.8的规定。
220V12V
图1 测量电路
75 mm75 mm
图2 电压测量点
——贮存要求更加具体;
——对规范性引用文件按国家标准要求进行了调整。
本标准所规定的检验规则是一项基本要求,各类检验具体实施时允许与本标准的相关规定有所不同,但其抽样方法、判定原则、检验项目至少不得低于本标准检验规则的相应规定。对于本公司暂时不具备检测能力的检验项目,应要求供方每次送货时提供其有效的出厂检验报告。
QCT 29106-2004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QC/T 29106-2004(2004-02-10发布,2004-08-01实施)代替QC/T 29106-1992前言本标准是QC/T 29106-1992《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的修订版本。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以德国、法国、韩国等国家同行业的企业标准为主要参考对象。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QC/T29106-1992。
本标准与QC/T 29106-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引用标准GB/T 13527.2、HG 2196、QB/T 2423和QC/T 238。
——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干区"、"湿区"、"刺破连接",并在技术要求中增加了相应的规定。
——增加了压接接点横断面的技术要求。
——增加了导体标称截面积规格和与其对应的拉力值。
——增加了密封塞压接的技术要求。
——对电线束的使用环境温度、耐高低温性能、耐湿热性能、耐振动性能、耐盐雾性能及对应的试验方法作了修改。
——增加了耐温度变化性能要求。
——将耐油性能要求改为耐工业溶剂性能要求。
——出厂检验增加了"接点防水"、"无焊料焊接接点撕裂力"、"密封塞压接"项目的检验。
——对型式检验产品的抽样方法、编组、检验项目和检验顺序作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长春市灯泡电线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玉德、汤曼如、方兴亚、姜树森、张杰、钱程。
QC/T 29106-2004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低压电线束(以下简称电线束)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低于50V的各种汽车用电线束(含单根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qc t 29106-2019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doc

qc t 29106-2019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前言本标准是QC/T29106-1992《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旳修订版本。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以德国、法国、韩国等国家同行业旳企业标准为要紧参考对象。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QC/T29106-1992。
本标准与QC/T29106-1992相比,要紧变化如下:——增加了引用标准GB/T13527.2、HG2196、QB/T2423和QC/T238。
——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干区”、“湿区”、“刺破连接”,并在技术要求中增加了相应旳规定。
——增加了压接接点横断面旳技术要求。
——增加了导体标称截面积规格和与其对应旳拉力值。
——增加了密封塞压接旳技术要求。
——对电线束旳使用环境温度、耐高低温性能、耐湿热性能、耐振动性能、耐盐雾性能及对应旳试验方法作了修改。
——增加了耐温度变化性能要求。
——将耐油性能要求改为耐工业溶剂性能要求。
——出厂检验增加了“接点防水”、“无焊料焊接接点撕裂力”、“密封塞压接”项目旳检验。
——对型式检验产品旳抽样方法、编组、检验项目和检验顺序作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长春市灯泡电线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要紧起草人:孙玉德、汤曼如、方兴亚、姜树森、张杰、钱程。
QC/T29106-2004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低压电线束(以下简称电线束)旳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那么、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低于50V旳各种汽车用电线束(含单根线)。
2规范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中旳条款通过本标准旳引用而成为本标准旳条款。
凡是注日期旳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旳修改单(不包括勘误旳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舞依照本标准达成协议旳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旳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旳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旳逐批检验抽样打算GB11121汽油机油GB17930车用无铅汽油GB/T13527.2软聚氯乙烯管(电线绝缘用)HG/T2196机动车辆用橡胶材料JB/T6313.1电工铜编织线一般规定JB/T6313.2电工铜编织线斜纹编织线JB/T6313.3电工铜编织线直纹编织线JB/T8139公路车辆用低压电缆(电线)JJG4钢卷尺QB/T2423聚氯乙烯(PVC)电气绝缘压敏胶粘带QC/T238汽车零部件旳储存和保管QC/T413-2002汽车电气设备差不多技术条件QC/T414汽车用低压电线旳颜色QC/T417.1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QC/T417.3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旳尺寸和专门要求QC/T417.4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4部分:多线片式插接件旳尺寸和专门要求QC/T417.5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5部分:用于单线和多线插接器旳圆柱式插接件旳尺寸和专门要求QCn29010汽车用低压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QCn29013汽车用蓄电池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纳以下及QC/T417.1中旳定义。
QC T 29106-2004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QC/T 29106-2004(2004-02-10发布,2004-08-01实施)代替QC/T 29106-1992前言本标准是QC/T 29106-1992《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的修订版本。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以德国、法国、韩国等国家同行业的企业标准为主要参考对象。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QC/T29106-1992。
本标准与QC/T 29106-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引用标准GB/T 13527.2、HG 2196、QB/T 2423和QC/T 238。
——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干区"、"湿区"、"刺破连接",并在技术要求中增加了相应的规定。
——增加了压接接点横断面的技术要求。
——增加了导体标称截面积规格和与其对应的拉力值。
——增加了密封塞压接的技术要求。
——对电线束的使用环境温度、耐高低温性能、耐湿热性能、耐振动性能、耐盐雾性能及对应的试验方法作了修改。
——增加了耐温度变化性能要求。
——将耐油性能要求改为耐工业溶剂性能要求。
——出厂检验增加了"接点防水"、"无焊料焊接接点撕裂力"、"密封塞压接"项目的检验。
——对型式检验产品的抽样方法、编组、检验项目和检验顺序作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长春市灯泡电线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玉德、汤曼如、方兴亚、姜树森、张杰、钱程。
QC/T 29106-2004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低压电线束(以下简称电线束)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低于50V的各种汽车用电线束(含单根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卡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卡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一、引言现代卡车的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其电气系统在车辆控制、信息采集和主从设备之间的通讯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在卡车的电气系统中,低压电线束是信息传输和控制的重要载体。
因此,合理设计和优化低压电线束对于确保车辆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卡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的相关内容。
二、卡车低压电线束的定义低压电线束是指在电气系统中,电源电压小于60V的线束。
在卡车中,低压电线主要负责多种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设备之间的通讯,以及信息传输、检测和保护。
低压电线束将众多的设备组织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具有传递信息和电能、抗干扰、防水防尘等多种特性。
三、卡车低压电线束的设计要求1.国际标准和法律要求:低压电线束的设计符合ISO/TS 16949质量体系标准、RoHS环保要求和特定国家法律法规。
2.安全性能:低压电线束应符合阻燃、抗草酸等相关要求,并具有避免漏电、重复安装和异物进入等多项安全性能。
3.抗干扰和耐久性:低压电线束应抗干扰性强,能有效避免电子干扰和波动。
同时,低压电线束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能适应车辆在复杂的道路环境中的震动和磨损。
4.确保通信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低压电线束应具有良好的信号传输能力和极佳的数据保护和加密功能,确保各系统之间的通讯稳定、安全并且顺畅。
四、低压电线束的制造工艺低压电线束的制造过程主要分为特性分析、终端设计、终端生产、线束标识、线束装配、线束测试等几个步骤。
制造过程中,需要提前做好技术评估和需求分析,确定电线材料、行业标准和产品使用环境等要素。
同时,在制造过程中需要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和设备,如线束剪切机、线束压接机、打标机等工具,提高制造的产能和质量。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确保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验,保证制造结果符合要求。
五、卡车低压电线束的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整个车辆的性能和运行效能。
通过严格遵守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设计和生产出高性能、高质量的低压电线束,可以提高卡车的安全性能、降低损耗率并且提高车辆的运输能力。
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是指安装在汽车中,用于传输低压电信号和电力的线束系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汽车用低压电线束的技术条件:
1. 电线材料:
-电线应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高质量、耐久的绝缘材料,如聚氯乙烯(PVC)或交联聚乙烯(XLPE)等。
-绝缘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耐磨损性和抗化学腐蚀性。
2. 导体规格:
-导体应采用导电性能良好的铜材质,确保电流传输效率高。
-根据所需电流及负载要求,确定合适的导体截面积和线径。
3. 绝缘层厚度:
-绝缘层的厚度应根据电线的额定电压和环境条件来确定,以确保防止电线短路或绝缘击穿。
4. 温度等级:
-电线束应符合特定温度等级要求,以保证在不同工
作环境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温度等级包括80℃、105℃和125℃等。
5. 阻燃性能:
-为确保在汽车发生火灾时电线束不会加剧火势,电线束应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低烟无卤(LSZH)材料可用于提高电线束的阻燃性能。
6. 抗振动和耐久性:
-由于汽车运行中存在振动和冲击,电线束应具备良好的抗振动和耐久性,以保持稳定的电信号传输和使用寿命。
7. 标识和色彩:
-电线束上应有清晰易读的标识,包括电线规格、颜色代码和制造商信息等。
-不同功能的电线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代码,便于安装和维护。
请注意,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技术条件,实际汽车用低压电线束的技术条件可能因所在地区、汽车制造商的
要求和特定应用而有所不同。
建议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详细的技术要求和测试,以确保电线束的质量和符合使用要求。
QJQ4002.5-2010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适用范围: 所有车型
标题: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编号 Q/JQ 4002.5-2010
第4页 共 40 页
3 术语及定义
3.1 干线 main stem 电线束中两根或两根以上电线包扎在一起的部分(如图 1 所示)。
3.2 支线 lateral 电线束中电线的末端没有包扎的部分或单根电线(如图 1 所示)。
3.3 分支点 embranchment point 电线束中干线与干线或干线与支线中心线的交点(如图 l 所示)。
3.4 接点 juncture 电线与电线的连接点(如图 1 所示)。
3.5 端子 terminal 插接件和接头的统称。
3.6 干区 desiccation bound 安装在驾驶室、乘员室、行李舱内等部位的电线束不需做特殊防水防护处理的区域。
3.7 湿区 damp bound 除干区以外,电线束需做特殊防水防护处理的区域。
3.8 刺破连接 SKT 端子将电线绝缘层刺破与电线导体相接,达到良好的电接触并具有一定抗拉力的连
接方式。
图1 3.9 插接件 connector
插头和插座的统称。
适用范围: 所有车型
标题: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4.2.3 接点之间距离应≥20mm,接点与分支点之间距离应≥50mm。
4.2.4 电线与端子连接处需装绝缘套管时,绝缘套管长度应≥20mm。
4.2.5 波纹管及保护套管到插接件尾部的尺寸应≤30mm,插接件尾部未包扎线束的尺寸
应≤20mm。
4.2.5 电线束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应符合表 1 规定。
电线束基本尺寸 L≤200
适用范围: 所有车型
QCT291062004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QC/T 29106-2004 (2004-02-10 发布,2004-08-01 实施)代替QC/T 29106-1992前言本标准是QC/T 29106-1992 《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的修订版本。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以德国、法国、韩国等国家同行业的企业标准为主要参考对象。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QC/T29106-1992 。
本标准与QC/T 29106-1992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引用标准GB/T 13527.2 、HG 2196 、QB/T 2423 和QC/T 238 。
——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 干区"、"湿区" 、" 刺破连接",并在技术要求中增加了相应的规定。
——增加了压接接点横断面的技术要求。
——增加了导体标称截面积规格和与其对应的拉力值。
——增加了密封塞压接的技术要求。
——对电线束的使用环境温度、耐高低温性能、耐湿热性能、耐振动性能、耐盐雾性能及对应的试验方法作了修改。
——增加了耐温度变化性能要求。
——将耐油性能要求改为耐工业溶剂性能要求。
——出厂检验增加了"接点防水"、"无焊料焊接接点撕裂力"、" 密封塞压接" 项目的检验。
——对型式检验产品的抽样方法、编组、检验项目和检验顺序作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长春市灯泡电线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玉德、汤曼如、方兴亚、姜树森、张杰、钱程。
QC/T 29106-2004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低压电线束( 以下简称电线束) 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低于50V 的各种汽车用电线束(含单根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QC T 29106-2004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QC/T 29106-2004(2004-02-10发布,2004-08-01实施)代替QC/T 29106-1992前言本标准是QC/T 29106-1992《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的修订版本。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以德国、法国、韩国等国家同行业的企业标准为主要参考对象。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QC/T29106-1992。
本标准与QC/T 29106-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引用标准GB/T 13527.2、HG 2196、QB/T 2423和QC/T 238。
——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干区"、"湿区"、"刺破连接",并在技术要求中增加了相应的规定。
——增加了压接接点横断面的技术要求。
——增加了导体标称截面积规格和与其对应的拉力值。
——增加了密封塞压接的技术要求。
——对电线束的使用环境温度、耐高低温性能、耐湿热性能、耐振动性能、耐盐雾性能及对应的试验方法作了修改。
——增加了耐温度变化性能要求。
——将耐油性能要求改为耐工业溶剂性能要求。
——出厂检验增加了"接点防水"、"无焊料焊接接点撕裂力"、"密封塞压接"项目的检验。
——对型式检验产品的抽样方法、编组、检验项目和检验顺序作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长春市灯泡电线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玉德、汤曼如、方兴亚、姜树森、张杰、钱程。
QC/T 29106-2004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低压电线束(以下简称电线束)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低于50V的各种汽车用电线束(含单根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汽车低压线束要求和测试技术条件

汽车低压线束要求和测试技术条件
汽车低压线束是指车辆中用于传输低电压信号与电力的线束系统。
其要求和测试技术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气性能要求:低压线束的电气性能要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包括电阻、电容、电压、电流等参数的要求。
测试技术条件包括使用合适的测试设备进行电阻、电容、电压、电流等参数的测量,并与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对比。
2. 机械性能要求:低压线束的机械性能要能够满足车辆运行中的振动、温度变化等环境要求。
测试技术条件包括使用合适的设备进行振动测试、温度变化测试等,以评估线束的机械性能。
3. 绝缘性能要求:低压线束的绝缘性能要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以确保线束在车辆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电气短路等问题。
测试技术条件包括使用绝缘测试仪进行绝缘电阻测试、介电强度测试等。
4. 环境适应性要求:低压线束要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如高温、低温、潮湿等。
测试技术条件包括使用温度箱等设备进行高温、低温、潮湿等环境适应性测试。
5. 可靠性要求:低压线束在车辆使用寿命内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不应发生断裂、接触不良等问题。
测试技术条件包括使用拉力测试机进行线束的拉力测试,使用接触电阻测试仪进行接触电阻测试等。
通过以上测试,可以确保低压线束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保证车辆的安全和可靠性。
汽车用低压电线束通用技术条件

汽车用低压电线束通用技术条件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是汽车电气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电力传输、信号传递和控制功能。
为了确保汽车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制定了汽车用低压电线束的通用技术条件。
一、导线材料要求汽车用低压电线束的导线材料应采用优质的铜材料,以确保电流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导线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以应对恶劣的工作环境。
二、绝缘材料要求低压电线束的绝缘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能够有效防止电流泄漏和短路。
常用的绝缘材料有聚氯乙烯(PVC)、交联聚乙烯(XLPE)等,选择合适的绝缘材料要考虑到工作温度、耐候性和耐磨性等因素。
三、外皮材料要求汽车用低压电线束的外皮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油性,能够抵御外界环境的侵蚀和物理损坏。
常用的外皮材料有聚氯乙烯(PVC)、聚氨酯(PU)等,选择合适的外皮材料要考虑到工作环境的特殊要求。
四、线束结构要求低压电线束应具备良好的线束结构,能够方便安装和维修。
线束内的导线应按照电气系统的布局进行合理的排列和分组,避免导线之间的交叉干扰和短路现象。
同时,线束的长度和形状也要根据汽车的布置和空间要求进行合理设计。
五、标识要求为了方便安装和维修,低压电线束上应标注清晰的标识,包括导线编号、颜色、功能等信息。
标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确保用户能够准确识别和操作。
六、测试要求低压电线束应经过严格的测试和检测,以确保质量和性能符合技术要求。
测试内容包括导线的电阻、绝缘电阻、耐压等,同时还要进行可靠性测试,模拟各种工作环境和负载条件下的使用情况。
七、环境要求汽车用低压电线束要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的工作环境,包括高温、低温、潮湿、震动等。
因此,在设计和选择材料时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确保电线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汽车用低压电线束通用技术条件的制定,旨在确保汽车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通过对导线材料、绝缘材料、外皮材料、线束结构、标识要求、测试要求和环境要求等方面的规定,可以提高汽车用低压电线束的质量和性能,满足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和要求。
南京汽车低压线束标准

南京汽车低压线束标准
南京汽车低压线束标准主要规定了汽车低压线束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标志等方面的内容。
该标准适用于南京地区汽车厂商生产的所有车型的低压线束。
具体要求如下:
1、线束外观:线束表面应平整,无破损、变形、渗漏、漏绝缘、刮伤等缺陷。
2、线束长度:长度应符合车型要求,并保证线束与车身配件的匹配性能。
3、线束连接端头:连接端头应连接可靠、结构牢固、抗震性能好,连接线束的导线应正确连接、定位,金属端头应锈蚀、铝腐、裂纹等问题。
4、线束防水性:线束应采用适当的保护措施,保证线束对外界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5、线束安装方式:线束应设计和制造合理、标准化,以便于安装、维修和更换。
6、线束耐热性:线束应能耐受油污、水分、耐热性能好,在环境温度在-40℃至100℃范围内正常工作。
7、线束电气性能:线束应符合车辆的电气性能要求,能够与车载电器实现良好的电气连接。
8、线束标识:线束应标明生产日期、车型、规格型号、生产厂家等信息。
以上就是南京汽车低压线束标准的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线公称截面积,mm2
0.30
0.50
0.85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6.00
最小拉力,N
40
80
100
120
140
160
200
260
30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60
500
4.6.3 端子与导线压接处的横截面应符合QC/T 29106的要求。
4.7 电线束的包扎
JB/T 6313.1 电工铜编织线 一般规定
JB/T 6313.2 电工铜编织线 斜纹编织线
JB/T 6313.3 电工铜编织线 直纹编织线
JB/T 8139 公路车辆用低压电缆(电线)
QB/T 2443 钢卷尺
QC/T 413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QC/T 414 汽车用低压电线的颜色
QC/T 29010 汽车用低压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
4.8 端子与电线之间的电压降
端子和电线之间的电压降应不大于表3的规定。
表3 端子与电线之间的电压降
导线截面积,mm2
试验电流,A
电压降,mV
导线截面积,mm2
试验电流,A
电压降,mV
0.50
5
3
3.00
35
18
0.85
10
5
4.00
35
18
1.00
15
8
5.00
40
20
1.50
20
11
6.00
40
≤20
2.00
30
16
10.00
50
≤25
2.50
30
16
—
—
—
4.8.1 当多根导线的公称截面积之和不符合表3规定的规格时,其电压降按相近的较大截面积的对应值衡量。
4.8.2 一个端子同时连接两根及两根以上电线时,各根电线分别测量电压降。
4.9 接点要求
4.9.1 接点表面绝缘应良好,导体不应压断。
4.7.1 电线束应采用绝缘物包扎,包扎时应紧密、均匀、不松散;采用保护套管时,应无移位和影响电线弯曲现象。
4.7.2 当无特殊要求时,胶带保护层应用薄聚氯乙烯胶带半折叠式包紧,其吞接不少于4 mm,其表面不得有粗大的接头及间隙。
4.7.3 纱线保护层表面的疏松程度应均匀一致。
4.7.4 塑料套管、波纹管均应用胶粘带固定包扎在电线束上。波纹管的阻燃性应良好,不燃烧或燃烧速度不大于50 mm/min,且在60 s内能自熄。
4.2 所有零部件均应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方可进行装配。
4.3 金属卡子表面应有防护处理,不允许有毛刺、锈蚀、斑痕等缺陷。
4.4 电线束尺寸
4.4.1 干线和保护套管长度应不小于100 mm,并为10的倍数,如:100 mm,110 mm,120 mm等。
4.4.2 支线长度应不小于50mm。
4.4.3 接点之间距离、接点与分支点之间距离应不小于20 mm。
+20
0
+25
-10
+30
-5
+10
-10
>1000~2000
+30
+30
+40
-10
>2000~5000
+40
-5
+40
-10
+50
-10
+20
-20
>5000
+50
-10
+50
-20
+60
-20
注:各项尺寸均指自然伸直时的尺寸。
4.4.6 电线束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长度的确定应遵循在保证电线束规范走向和可靠连接的前提下,电线束尽可能短。
4.9.2 接点应牢固,在规定的拉力下不应损伤和脱开,其拉力值应不小于表2的规定。
4.10 电线束电线与端子在连接处的绝缘套管应紧套在连接部位上,无脱开、移位现象。
4.11 电线束中电线及零部件应正确装配,不应有错位现象,端子在护套中应到位,不应脱出。
汽车产品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行业相关标准的规定,结合本公司产品设计、生产、采购、检验等部门的工作需要而制定的。
汽车产品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车辆用低压电线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各类汽车、低速货车(包括拖拉机变型运输机,下同)电气设备之间电路连接用的低压电线束(含单根线)(以下简称“电线束”)。
QC/T 29013 汽车用蓄电池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
QC/T 29106 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Q/XXA095 汽车产品电连接技术条件
Q/XXB102 车辆产品零部件追溯性标识规定
3定义
本标准采用QC/T 29106规定的术语。
4 技术要求
4.1 电线束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与技术文件制造,并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4.6 端子与电线的连接
4.6.1 端子与电线连接应采用压接方法,端子应分别压紧在导体和绝缘层上,导体不应压断。
4.6.2 端子与电线连接应牢固,在规定的拉力下不应损伤和脱开,其拉力值不应小于表2的规定。
a)当多根导线公称截面积之和不符合表2所列的标准截面积时,其拉力值应按相近的较大值衡量;
b)接点或一个端子同时连接两根或两根以上电线时,选择截面较大的电线测量拉力。
4.5 电线与端子(接头和插接件)
4.5.1电线束中电线颜色应优先采用QC/T 414中规定的颜色。
在某些场合,导线的颜色须遵循下面的准则:
12 V(24 V) BAT(+12 V的蓄电池)——红色;
12 V(24 V) ACC(附加电源12 V,(触点前)也称作12 V辅助电源)——黄色;
12V(24V) APC(电源12 V(24 V)(触点后))——黄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1121 汽油机油
GB 17930 车用无铅汽油
地线——黑线;
连接——其他颜色的导线。
4.5.2 接头应符合QC/T 29010和QC/T 29013的规定。
4.5.3 插接件应符合Q/XXA095的规定或者本公司允许的指定规格的产品。
4.5.4 电线应符合JB/T 8139的规定;铜编织线应符合JB/T 6313.1、JB/T 6313.2和JB/T 6313.3的规定。
4.4.4 电线与端子连接处的绝缘套管长为20 mm±5 mm。
4.4.5 电线束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电线束未注公差尺寸极限偏差单位为毫米
电线束基本尺寸
极 限 偏 差
单 根 线
干 线
支 线
保 护 套 管
≤200
+5
0
+10
-10
+15
0
+5
-5
>200~500
+20
+20
0
>50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