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大观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风民俗大观园
教学目标:
1.知道民风、民俗来源于民间,是民间世代相袭传承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了解民风、民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2.初步感受民风、民俗及其文化的内涵,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根据教材,在众多的民风民俗中,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端午,以这个点为“大观”的核心内容,让学生充满兴趣地走进它,深入它。然后从这个点散开去,进一步体会大观。
吃粽子、划龙舟、挂香囊、插艾叶、吃五黄、挂丝线)(根据学生回答,课件依次出现图片)
评价语:
是啊,端午是一定要吃粽子的,五花八门的粽子令人垂涎欲滴;
赛龙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习俗之一;
香囊能驱邪;xx能驱蚊;这五黄分别为:
一起读读„„
3.教师:
是啊,盛夏端阳,饶富趣味的习俗与各地热烈的庆典活动,把仲夏装点得更璀璨。
此外,在具体点的教学中,不仅要关注课堂中能了解、展示多少家乡的民风民俗,更关注是否能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探究能力,激发持续性的探究欲望。
教学难点:
资料的搜集方式要多样(查资料、询问、实地采访等),搜集的资料形式也要多样性(有文字的、有图片的、有声像的),资料的呈现要有效。
教学准备:
学生:
做一些调查
教师:
(课件快乐对对碰)
端阳节、团圆节、端五节、拜月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登高节、天中节、地腊、寒食节、诗人节、龙日。
三、走进其他民风民俗
过渡:
光一个端午就蕴藏着如此多的风俗,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真是源远流长,其他民风民俗更会让我们大开眼界,接下来让我们去书上汲取我们想知道的知识吧。
1.自学。
实地调查、上网查阅、阅读书籍、访问家长。(课件出示方法)
师:
把你喜欢的搜集资料的方式写在书上第34面上,可以是同学们刚才提到的,也可以是自己现在想到的。
用这些方法去搜集一下资料吧,下节课中大家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
民风民俗大观
端午xx
舞龙灯守岁
师:
打开书本,翻到第33面。
2.反馈
师:
向大家说说你的收获。
(课件:
根据学生回答“打春”图片,并岁图片出示文字:
人们用麦秸和纸扎成披红戴绿、头插金花的“春神”,鞭打泥塑的“春牛”,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板书:
xx)
评价:
是啊,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人们播种希望的季节。
师:
随着社会的发展,立春的习俗也发生了改变,现在我们家乡在立春时又有哪些习俗呢?(学生:
4.xx小结:
端午节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节日,但很多同学的信息都是从网上或长辈那里听到的,自己并没有真正亲身经历过,是吗?柯老师现在就带你们一起走进湖南省汨罗市的一户人家,跟他们一起过一个地地道道的端午节。
(课件看录像《我们这样过端午》)
5.每个地方由于过端午的习俗不同,所以端午又有很多的别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快乐对对碰”,看看你能找到几个端午的别名。请同学上来先读出别名再用鼠标点击。
出示《开船送瘟诀歌(吹牛角)》:
牛角声声震天响,押送瘟殃开了船。一船划往五岳过,五岳立即让一边。一船划往茅山过,收起野鬼上龙船。一船划往洞庭过,团鳖蟹虾收上船。
一船划往云中过,风雪冰雹瘟殃尽上船。所有的瘟殃都收尽,一船开往海龙王。我把殃灾倒下海,从此四季保平安。
学生3:我还知道更古老的传说呢?——说端午是“龙神的节日”。(生讲述故事)说端午节是“龙神的节日”的说法,比“屈原投江”之说,——不知早多少年呢!粽子本是给汨罗江里的蛟龙吃的,蛟龙很凶恶。但是如果我们是龙的后代,“虎毒不食子”,再凶恶的东西也不至于残杀自己的骨肉,所以据说早期的吴越人认为自己是龙的儿子,他们断发纹身,打扮得像龙子。每当端午,就举行图腾祭。现在的赛龙舟、舞龙等活动就是当年图腾祭的形式之一。
而欢乐的节庆背后,往往还有一段代代相传、美丽动人的传说„„课前,有的同学搜集了一些资料,现在就请他们把资料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学生1:我听说端午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这就是我搜集到的屈原的故事。
(课件播放屈原故事)
学生2:我听说端午吃五黄、挂香囊是为了驱邪避灾,赛龙舟是为了保平安。下面大家跟我一起读读这首诗歌吧。(课件出示《开船送瘟诀歌》)
(6)xx
四、全课总结
师:
其实,每个传统节日的背后又有很多种风俗,那除了节庆风俗之外,还有民居饮食方面的风俗,婚丧寿诞方面的风俗等等,在短短一节课中我们无法去穷尽它。我们已经得到的这些风俗知识也只是大观园中的沧海一粟。希望同学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去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
五、课外延伸
师:
那么你可以用哪些方式去搜集你想要的资料呢?(指名说)
广泛搜集本地民间风俗的视频、文本等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感受风俗
笑谈“换牙丢牙”风俗。
1.教师: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听老师的指令做动作:
面朝老师坐正,嘴角往上翘,露出牙笑一笑。
2.教师:
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的大多数牙齿已经换下了,换下的乳牙丢哪了?为什么这么做呢?
(学生:
上牙丢屋顶上,下牙丢地上埋土里;上牙丢屋顶,下牙丢床底下。据老辈人说这样可以使新牙长得整齐。)
3.教师:
原来还有这样的讲究啊!那么你们相信吗?(学生:
不相信!)是啊,尽管不信,但是我们还照做不误,那是因为——这个习俗寄予了人们一个美好的愿望。
一、导入、揭题
像这样创造于民间,又在民间世代相袭、传承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我们叫它民风民俗。
(课件出示文字:
民风民俗是创造于民间,又在民间世代相袭、传承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3.xx过渡:
看来我们六
(3)班同学个个是读书高手,在短短的几分钟里就从教科书中收获了这么多,下面再让柯老师考考你们在课外知识的获取中,是不是会更棒!
请根据图片给出的民风民俗信息,来猜猜这是我国哪个传统节日。
出示各个传统节日(课件)提问:
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1)春节
(2)元宵
(3)清明
(4)端午
(5)中秋
几秒以后在这之上出示课题:
民风民俗大观园)在我们生活中像这样的民风民俗还有许多多,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民风民俗大观园,一起去逛逛吧。(板书课题:
民风民俗大观园)二、话说端午,走进风俗
1.(课件播放赛龙舟:
图片加声音)看到这场面,你想到了哪个传统节日?
(学生:
端午节)(板书端午)
2.那你知道,端午有哪些习俗呢?(学生:
不能吵架、不能理发、不能打碎xx等)
其他省市的同学也来说一说。
师:
除了了解了“立春”的习俗,还有什么收获?(生:
春节“舞龙灯”)
(板书:
舞龙灯)
是啊,舞龙灯的场面可热闹了,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课件播放视频——舞龙灯)
师:
还有吗?(生讲述“守岁”习俗)(板书:
守岁)
评价:
守岁之俗既是人们对即将过去的旧岁无限留恋之情,又是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殷殷期盼之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