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初步 第四章
环境设计课件 第四章 环境设计综合性范畴

乾隆花园 以串联的形式组织空间序列,其特点 是使各空间院落沿着一条轴线一个接 一个地渐次展开。
(二)真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的组合 物质空间和非物质空间可以加以
组合应用。
凡尔赛镜厅 厅内长廊一侧是17扇朝花 园而开的巨大拱形窗门; 另一侧是由483块镜片镶嵌 而成的17面落地镜,与拱 形窗门一一对称。把门窗 外的蓝天、景物完全映照 出来。
利用不同形式的构架来围合空间。
利用金属网帘作为隔断围合出一处较为私密 的休息空间,有朦胧的意境美。
覆盖:是形成内部空间感的重要手段之一。覆盖使内部空间获得庇荫,因此
在空间上、功能上和场所上都是一种重要的限定方式。
汉诺威expo屋顶 赫尔佐格“大伞”限定了空间,提供了全天候的休 闲场所。
屋顶挑檐所覆盖形成的半 开敞休息空间
Noorderbos市林地
(四)地区材料和能源 安吉竹构建筑
五、绿色建筑与精明增长 (一)绿色建筑 (二)精明增长
精明增长原则
2.植被应对
植被结合建筑:植物
与建筑相结合成为建筑对 外界气候敏感应激的“毛 发”,是生态建筑的一个 重要理念。
2000年世界博览会荷兰馆
直线条简洁的空间与清新洁净 的绿色植物相得益彰。
欧洲中庭办公综合楼,大型室 内中庭空间配合以大面积的绿 色庭园,营造生态景观。
道格拉斯住宅 绿色环绕的住宅选址 为建筑本身的设计提 供了重要的环境因素。
三、生命周期 (一)循环再利用
整体循环:封闭的
整体循环是生命体系 的主要特征。
变现性消费模式为循环消费模式
新陈代谢:我们必须循
环利用物质资源,减少废 物,保护可能耗尽的能源, 并且开发更新的能源。
中银舱体楼 这幢鸟巢式建筑中“新陈代 谢”的解决方法可分为两个 部分:建造永久性的结构, 插入居住舱体,后者可以随 时更换。
第四章 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要素

与人文环境协调,就是把人类 的文化创造活动与空间环境设 计对额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来进 行考虑,从而反映和体现特定 的区域、特定的环境、特定的 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与底蕴。
苏州公交站点候车亭设计借鉴了 诸多苏州园林建筑元素。
第三节 公共环境设施的行为要素
行为性 个人空间与人际距离
情景性
电 脑 键 盘 椅
触感形态
功能分析 功能 功能设计
以抽象的手段进行功能开发 以具体的形式进行载体设计
满足同种功能的滑梯设计
满足同种功能的电话亭设计
设施产品在空间上的构 成关系,即设施产品与 周围环境的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关系。
外部 结构
包括外观造型及其相关 的整体结构
空间 结构
结构性
核心 结构
环境设施设计的三大要素关系图环境设施产品要素行为要素环境要素第四章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要第一节公共环境设施的产品要素第二节公共环境设施的环境要素第三节公共环境设施的行为要素第一节公共环境设施的产品要素几何形态苏州河岸堤上现代几何形护栏仿生形态装饰形态景德镇青花瓷公共设施的装饰富有浓厚的地域特色象征形态可口可乐的一个精彩创意炎炎夏日给你冰爽感觉瑞士的一家大型连锁素食快餐馆火车站休息椅
设施产品与设施产品之 间的有关系统结构。
系统 结构
指某项技术原理系统形成的 具有核心功能的产品结构。
核心技术模块部分
核心结构
德国的候车亭可以灵活组合,或是增加广告位,或是增加售报亭 德国公交车候车亭的设计特点是标准化、模块化程度高,单元模块可以根据站台的 人数进行组合和增加附件,从而衍生出不同功能的城市家具,如广告牌、售报亭等。
系统结构
系 统 结 构
公中 交国 候宁 车波 厅南 部 商 务 区
4.第四章 环境--行为关系的理论--1

• (二)情绪的强度: • 唤醒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情绪(开心和不开心)的 强度。 • 范进中举 • 抑郁症患者 • 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都需要不同的唤醒水平。
二、环境刺激与情感评价
• (一)广泛探索与特殊探索 • 人要环境中不停地搜索各种信息,寻求刺激(室内随手翻 阅、户外随意走动、漫不经心地东张西望等) • 个人被特定的刺激所唤醒而引起注意时,在好奇心的驱使 下会对该种特定的刺激进行探索 • 这两种探索形式都是人需要的,而且不能截然分开,而且 会交替发生
• 第三阶段:任何时候 ,人感觉到自己的行动自由正受到限 制,心理对抗就会促使个人做出努力,恢复自由和控制。 • “禁果分外甜” • 第四阶段:若经努力恢复了控制,任务纯净和心身状况都 会得到改善;或仍未恢复控制,会造成“习得性失助”
人对环境的控制感体现在两个方面: 1、有能力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不顺心的环境 2、自己有条件避开干扰性的环境的刺激。 控制感的作用: 体现 的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有助于人克服面临的挫折 与困难,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对环境的适应
(三)环境负荷理论的现实意义
• 1、现代城市环境中各种信息过量,而相对封闭的视野又 使得人们无法躲避环境的冲击,会使人感到疲劳。 • 简化环境信息,提高人们对环境信息的选择 • 和控制,是当前城市环境设计中的重要任务。
• 城市环境与自然 环境的区别
元素 视觉刺激模式 城市环境 单调、乏味 自然环境 变化无穷
• 有些场所是专门设计的,比较复杂、封闭、专门服务于某 些特定目的。(具备外显功能)。如剧院和教室。 • 有些场所除特定功能外,还可能用于其他目的。(具备潜 在功能)
行为场景的人员配备
• • • • • 场所的最小维持量:维持某一行为场景所需要的最少人数 容量:场所能容纳的最多人数。 执行者:在场所中执行主要任务的人 非执行者:在场所中与执行者相配套完成任务的其他人 申请者:满足行为场景对成员的要求,并试图成为其中一 员的人
第四章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要素

第四章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要素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是保障公众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设计公共环境设施时,需考虑的要素有很多,包括功能性、可持续性、安全性和美观性等。
首先,功能性是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首要要素。
公共环境设施需要满足公众的实际需求,为社会提供便利和方便。
例如,公园的设计应考虑到人们的休闲和娱乐需求,需要提供舒适的座椅、运动设施以及景观等等。
此外,公共交通设施的设计也需要注重实用性和便捷性,为人们提供高效、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其次,可持续性是现代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应采用可再生材料和节能技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公共设施还应考虑可持续的维护和管理,为后续运营和维护提供便利。
其次,安全性是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关键要素之一、公共场所的安全性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安全需求,尽量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存在。
例如,在开放区域的设计中,应考虑到防止违法犯罪的措施,增加监控设备和安保措施,确保人们的人身安全。
最后,美观性是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重要要素。
美观的设计可以提升公共环境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公共环境设施的外观和内部布局应符合人们审美需求和文化背景,创造出令人愉悦的视觉效果。
例如,建筑的外观设计可以融入当地的文化和风格特点,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公园的景观设计也应注重色彩搭配和植被的布局,创造出美丽的自然景观。
总之,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要素涵盖了功能性、可持续性、安全性和美观性等多个方面。
在设计过程中,应从公众需求出发,兼顾各种因素的平衡,以提供优质的公共环境设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和舒适。
全套课件环境设计制图

环境设计制图
第二章 环境设计常用工程尺寸
2.3.3室内设计中饭店客房的常见尺寸 (1)客房标准面积:大:25平方米,中:16--18平方米,小:16平方米。 (2)客房床的尺寸:高:400--450毫米,床靠高:850--950毫米。 (3)客房床头柜:高500--700毫米;宽:500--800毫米。 (4)行李架,长9l0--1070毫米,宽500毫米,高400毫米。 (5)沙发:宽600--800毫米,高350--400毫米,靠背高1000毫米。 (6)写字台:长1100--1500毫米;宽450--600毫米,高700--750毫米。 (7)衣柜:宽800--1200毫米,高1600--2000毫米,厚600毫米。 (8)挂衣架高:1700--1900毫米。
环境设计制图
第二章 环境设计常用工程尺寸
2.1环境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尺寸体现 人们平时所处的环境是由建筑墙体和屋 顶围合而成的,人们在环境中生活、学习、 活动,想要让人们感到方便舒适,环境就要 符合人体的平均坐高、平均身高、平均肩宽、 举手高度、弯腰尺度、蹲下活动、拖抱行李 以及残疾人拄手拐、坐轮椅所需的活动空间 尺寸和活动方式等。这些基本的人体尺寸数 据,限制了家具和用具的尺寸,进而影响了 各种通道、房间的大小尺寸的确定。家具和 用具的尺度也是决定建筑环境空间的重要因 素,例如床铺、衣柜、书桌、书柜、餐桌、 酒柜、凳、椅、沙发、鞋柜、橱柜、吊柜等 这些基本家具的尺寸,都是必须熟记的。重 要的是家具要与人的活动配合起来,留出人 使用家具和搬运家具所需空间。
2300毫米。双靠背立货架;宽600--800毫米,高:1800--2300毫米。 (2)商场走道有几种形式,单边双人走道宽:1500毫米。双边双人走道宽:
1900毫米。双边三人走道宽:2200毫米。双边四人走道宽;2900毫米。 营业员柜台走道宽:700毫米。营业员货柜台:厚600毫米,高:800— l000毫米。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doc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制定本规定;第二条环境保护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严格控制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工业、交通、水利、农林、商业、卫生、文教、科研、旅游、市政、机场等对环境有影响的新建、扩建、改建和十时微个秒毫兆秒度项目,包括区域开发建设项目以及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的引进项目等一些建设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
第四条本规定有建设项目的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负责执行。
第二章各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要求第五条环境保护设计必须按国家规定的设计程序进行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编审制度执行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
第六条项目建议书阶段:项目建议书中应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等有关资料,对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简要说明,其主要内容如下:一、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二、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分析;三、当地环保部门的意见和要求;四、存在的问题;第七条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阶段: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必须按该管理办法之附件1或附件2的要求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中应有环境保护的专门论述,其主要内容如下:一、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二、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三、资源开发可能引起的生态变化;四、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五、控制污染和生态变化的初步方案;六、环境保护投资估算;七、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或环境影响分析;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八条初步设计阶段: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必须有环境保护篇(章),具体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意见所确定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
第4章环境心理学与室内空间环境设计

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备注组织教学课堂各项学习资料检查及环境整治1、检查学生到课人数、校牌佩戴、手机入袋或劳保用品穿戴2、检查学习场所环境3、检查学生学习资料值日班干汇报班级基本情况,其余学生准备学习资料等待上课2知识回顾1.简述立姿工作空间范围。
2.简述坐姿工作空间范围。
3.工作空间设计的要点是什么?3课题引入心理是人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性格、意识倾向等心理现象的总称。
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客观现实和周围的环境。
人的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是由客观环境的刺激作用,或是由于自身生理和心理需要而产生。
5教学实施一、环境心理学的概念环境心理学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专门学科,它隶属于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
环境心理学主要从心理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关系,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如噪音、拥挤、空气质量、个人空间等。
(1)心理空间人们并不仅仅以生理的尺度去衡量空间范围,对空间的满意程度及使用方式还决定于人们的心理尺度,这就是心理空间。
(2)个人空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空间,这是直接在每个人周围的空间,通常具有看不见的边界,在边界以内不允许“闯入者”进来。
随着人移动,具有灵活的收缩性。
1、通过PPT讲解环境心理学的概念,指导学生在教材中划线并记笔记。
2、通过PPT提供不同的图片,对学生进行提问,并进行评价。
1、跟随老师讲解节奏,观看PPT,划重点、记笔记。
2、认真做好练习,及时反馈存在问题。
3、批阅并订正。
35个人空间的存在有很多证明。
如你在一群交谈的人中、在图书馆中、在公共汽车上或在公园中、在人行道上等。
人与人之间的密切程度就反映在个人空间的交叉和排斥上。
设计意图可包含思政元素、劳动素养有效融入通过学生互相批阅练习,增进同学之间友谊,树立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二、环境心理学在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一)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应符合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在室内空间环境中,人对不同类型的空间环境有着不同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第四章 幼儿园环境的创设

5.数学类科学教育活动的环境创设 要求: (1)环境创设立足于幼儿的生活实际; (2)给幼儿提供的数学操作材料品种多、数量 齐、分层次。
四、社会教育活动的环境创设
(一)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环境创设的要求 1.环境创设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 2.创立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 3.为幼儿创设能够实践的社会活动环境。
2.适宜性原则 体现在: (1)适应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个性心理特征。 (2)有区别对待每个孩子。
3.参与性原则 师幼共同参与、共同合作。
思考:该图中的环境 布置体现了参与性原 则吗,为什么?
4.经济性原则
讨论:上图如何 体现经济性则?
第二节 幼儿园各领域活动中的环境创设
表现在: 一、健康领域的环境创设 二、语言领域的环境创设 三、科学领域的环境创设 四、社会领域的环境创设 五、艺术领域的环境创设
5.幼儿园环境的作用 (1)促进幼儿认知和情感的发展; (2)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3)促进师幼之间的互动; (4)为教育活动提供契机和条件。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1.安全性原则 2.适宜性原则 3.参与性原则 4.经济性原则
1.安全性原则 体现在: (1)活动场地安全 (2)设备设施安全 (3)教、玩具材料的安全
一、健康领域的环境创设
(一)幼儿园健康领域教育环境创设要求 1.内容以幼儿的生活为出发点; 2.材料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 3.注重良好的秩序感于稳定感。
(二)健康领域不同内容教育活动的环境创设 1.有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活动的环境创 设 要求: (1)必须要有足够的室外活动空间; (2)有体育锻炼必需的器材。
(二)主题活动中环境创设的要求
1.围绕主题; 2.动态化; 3.幼儿参与; 4.争取家长的支持; 5.材料的多样化。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制定本规定;第二条环境保护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严格控制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工业、交通、水利、农林、商业、卫生、文教、科研、旅游、市政、机场等对环境有影响的新建、扩建、改建和十时微个秒毫兆秒度项目,包括区域开发建设项目以及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的引进项目等一些建设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第四条本规定有建设项目的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负责执行;第二章各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要求第五条环境保护设计必须按国家规定的设计程序进行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编审制度执行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第六条项目建议书阶段:项目建议书中应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等有关资料,对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简要说明,其主要内容如下:一、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二、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分析;三、当地环保部门的意见和要求;四、存在的问题;第七条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阶段: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必须按该管理办法之附件1或附件2的要求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中应有环境保护的专门论述,其主要内容如下:一、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二、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三、资源开发可能引起的生态变化;四、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五、控制污染和生态变化的初步方案;六、环境保护投资估算;七、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或环境影响分析;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第八条初步设计阶段: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必须有环境保护篇章,具体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意见所确定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篇章应包含下列内容: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二、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名称、数量、浓度或强度及排放方式;三、规划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四、环境保护工程设施及其简要处理工艺流程、预期效果;五、对建设项目引起的生态变化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六、绿化设计;七、环境管理机构及定员;八、环境检测机构;九、环境保护投资概算;十、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第九条施工图设计阶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图设计,必须按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及其环境保护篇章所确定的各种措施和要求进行;第三章选址与总土布置第十条建设项目的选址或选线,必须全面考虑建设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选址或选线地区的地理、地形、地质、水文、气象、名胜古迹、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工农业布局、自然保护区线装及其发展规划等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收集建设地区的大气、水体、土壤等基本环境要素背景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制定最佳的规划设计方案;第十一条凡排放有毒有害废水、废气、废渣液、恶臭、噪声、放射性元素等物质或因素的建设项目,严禁在城市规划确定的生活居住区、文教区、水源保护区、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和自然保护区等界区内选址;铁路、公路等的选线、应精良减轻对沿途自然生态的破坏和污染;第十二条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的建设项目应布置在生活居住区污染系数最小方位的上风侧;排放有害废水的建设项目就不止在当地生活饮水水源的下游;废渣堆置场地应与生活居住区及自然水体保持规定的距离;第十三条环境保护设施用地应与主体工程用地同时选定;第十四条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烟雾、恶臭、噪声等物质或因素的建设项目与生活居住区之间,应保持必要的卫生防护距离,并采取绿化措施;第十五条建设项目的总图布置,在满足主体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宜将污染危害最大的设施布置在远离非污染设施的地段,然后合理地确定其余设施的相应位置,尽可能避免互相影响和污染;第十六条新建项目的行政管理的生活设施,应布置在靠竟生活居住区的一侧,并作为建设项目的非扩建端;第十七条建设项目的主要烟囱排气筒,火炬设施,有毒有害原料、成品的贮存设施,装卸站等宜不止在厂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第十八条新建项目应有绿化设计,其绿化覆盖率可根据建设项目的种类不同而异;城市内的建设项目应按当地有关绿化规划的要求执行;第四章污染防治第一节污染防治原则第十九条工艺设计应积极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的原料,采用不产生或少产生污染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尽可能在生产过程只能感把污染物减少到最低限度;第二十条建设项目的供热、供电及供煤气的规划设计应根据条件尽量采用热电结合、集中供热或联片供热,集中供应名誉能够煤气的建设方案;第二十一条环境保护工程设计应因地制宜地采用行之有效的治理和综合利用技术;第二十二条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避免或抑制污染物的无阻制排放;如:一、设置专用容器或其他设施,用以回收采样、溢流、事故、检修时排出的物料或废弃物;二、设备、管道等必须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防止物料跑、冒、滴、漏;三、粉状或散装无聊的贮存、装卸、筛分、运输等过程应设置一直粉尘飞扬的设施;第二十三条废弃物的输送及排放装置宜设施计量、采样及分析设施;第二十四条废弃物在处理或综合利用过程中,如有二次污染物产生,还应采取防止二次污染物的措施;第二十五条建设项目产生的各种污染或污染因素,必须符合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布的排放标准和有法规后方可向外排放;第二十六条贮存、运输使用放射性物质及放射性废弃物的处理,必须符合放射性防护规定和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等的要求;第二节废气、粉尘污染防治第二十七条凡在生产过程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粉尘、酸雾、恶臭、气溶胶等物质,宜设计成密闭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尽可能避免敞开式操作;如需向外排放,还应设置除尘、吸收等净化设施;第二十八条各种锅炉、炉窑、冶炼等装置排放的烟气,必须设有除尘、净化设施;第二十九条含有易挥发物质的液体原料、成品、中间产品等贮存设施,应有防止挥发物质逸出的措施;第三十条开发和利用煤炭的建设项目,其设计应符合关于防治煤烟型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第三十一条废气中所含的气体、粉尘及余能等,其中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应采取妥善处理措施;第三节废水污染防治第三十二条建设项目的设计必须坚持节约用水的原则,生产装置排除的非水应合理回收重复利用;第三十三条废水的石松设计应按清污分流的原则根据废水的水质、水量、处理方法等因素,通过综合比较,合理划分废水输送系统;第三十四条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含医院污水的处理设计,应根据废水的水质、水量及其变化幅度、处理后的水质要求及地区特点等,确定最佳处理方法和流程;第三十五条拟定废水处理工艺时,应优先考虑利用废水、废气、废渣液等进行“以废治废”的综合治理;第三十六条废水中所含的各种物质,如固体物质、重金属及其化合物,易挥发性物体、酸或碱类、油类以及余能等,凡有利用价值的应考虑回收或综合利用;第三十七条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含医院污水排入城市排水系统时,其水质应符合有关排入城市地下水道的水质标准的要求;第三十八条输送有毒有害气体或含有腐蚀性物质的废水的沟渠、地下管线检查井等,必须采取防渗和防腐蚀措施;第三十九条水质处理应选用无毒、低毒、高效或污染较轻的水处理药剂;第四十条对受钠水体造成热污染的排水,应采取防止热污染的措施;第四十一条原燃料露天堆场,应有防止雨水冲刷,物料流失而造成污染的措施;第四十二条经常受有害物质污染的装置、作业场所的墙壁和地面的冲洗水以及受污染的雨水,应排入响应的废水管网;第四十三条严禁采用渗井、渗坑、废矿井或用净水稀释等手段排放有毒有害废水;第四节废渣液污染防治第四十四条废渣液的处理设计应根据废渣液的书、性质、并结合地区特点等,进行综合比较,确定起处理方法;对有利用价值的,应考虑采取挥手或综合利用措施;对没有利用价值的,可采取无害化堆置或焚烧等处理措施;第四十五条废渣液的临时贮存,应根据排出量运输方式、里哟感或处理能力等情况,妥善设置堆场、贮罐等缓冲设施,不得任意堆放;第四十六条不同的废渣液宜分别单独贮存,管理和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废渣液混合贮存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及其他有害化学反应;二、有利于堆贮存或综合处理;第四十七条废渣液的输送设计,应有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一、输送含水量大的废渣和高浓液时,应采取措施避免沿途滴洒;二、有毒有害废渣、易扬尘废渣的装卸和运输,应采取密闭和增湿等措施,防止发生污染和中毒事故;第四十八条生产装置及辅助设施、作业场所、污水处理设施等排出的各种废渣液,必须收集并进行处理,不得采取任何方式排入自然水体或任意抛弃;第四十九条可燃质渣液的焚烧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焚烧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必须有相应的净化处理设施;二、焚烧后的残渣应有妥善的处理设施;第五十条含有可溶性剧毒废渣禁止直接埋入地下或排入地面水体;第五十一条一般工业废渣、废矿石、尾矿等,可设置堆场或尾矿坝进行推存;但应设置防止粉尘飞扬,淋沥水与溢流水、自燃等各种危害的有效措施;第五十二条含有贵重金属的废渣宜视具体情况采取回收处理措施;第五十三条噪声控制应首先控制噪声源,选用低噪声的工艺和设备;必要时还应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第五十四条管道设计,应合理布置并采用正确的结构,防止产生振动和噪声;第五十五条总体布置应综合考虑声学因素,合理规划,利用地形、建筑物等阻挡噪声传播;并合理分隔吵闹区和安静区,避免或减少高噪声设备对安静区的影响;第五十六条建设项目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符合有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规定;第五章管理机构的设置第五十七条新建、扩建企业设置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环境保护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负责组织、落实、监督本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第五十八条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如下:一、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二、组织制定和修改本单位的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三、制定并组织实施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四、领导和组织本单位的环境监测;五、检查本单位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行;六、推广应用环境保护先进技术和经验;七、组织开展本单位的环境保护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水平;八、组织开展本单位的环境保护科研和学术交流;第六章监测机构的设置第五十九条对环境有影响的新建、扩建项目应根据建设项目的规模、性质、监测任务、监测范围设置必要的监测机构或相应的监测手段;第六十条环境监测的任务是:一、定期监测建设项目排放的污染物是否符合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规崐定的排放标准;二、分析所排污染物的变化规律,国制定污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三、负责污染事故的监测及报告;第六十一条监测采样点要求布置合理,能准确反映污染物排放及附近环境质量情况;监测分析方法,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七章环境保护设施及投资第六十二条环境保护设施按下列原则划分:一、凡属污染治理和保护环境所需的装置、设备、监测手段和工程设施等均属崐环境保护设施;二、生产需要又为环境保护服务的设施;三、外排废弃物的运载设施,回收及综合利用设施,堆存场地的建设和征地费崐用列入生产投资;但为了保护环境所采取的防粉尘飞扬、防渗漏措施以及绿化设施所需的资金属环境保护投资;四、凡有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项目均应列出环境保护设施的投资概算;第八章设计管理第六十三条各设计单位应有一名领导主管环境保护设计工作;对本单位所承担的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计负全面领导责任;第六十四条各设计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设置环境保护设计机构或专业人员,负责编制建设项目各阶段综合环境保护设计文件;第六十五条设计单位严格按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规定做好以下工作:一、承担或参与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二、接受设计任务书后,必须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批意见所确定的各崐种措施开展初步设计,认真编制环境保护篇章;三、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做到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崐时设计;四、未经批准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不得进行设计;第六十六条向外委托设计项目时,应同时向承担单位提出环境保护要求;第六十七条对没有污染防治方法或虽有方法但其工艺基础数据不全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展设计;对有污染而没有措施的工程设计不得向外提供;对虽有治理措施,但不能满足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排放标准的生产方法、工艺流程,不得用开设计;第六十八条因工程设计需要而开发研制的环境保护科研成果,必须通过技术鉴定,确认取得了工程放大的条件和设计数据时才能用于设计;第九章附则第六十九条各设计单位的主管部门可根据本规定并结合本部门的物点,组织制订本行业的规定,报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备案;第七十条本规定由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第七十一条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环境设计初步与构思》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

《环境设计初步与构思》课程简介课程编号:15034022课程名称:环境设计初步与构思/Preliminary design and conception of environmental design学分: 3学时:48(实验:0 上机:0 课外实践:0)适用专业:环境设计建议修读学期:4开课单位:艺术与设计学院公共环境艺术系先修课程:景观设计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作业考核,学生按教学要求呈交课程大作业,并由任课教师制定评分标准,集体打分,交院系备案。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1)《环境设计初步》,罗维安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2)《环境设计初步》,杨小军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3)《环境艺术设计初步》,王芳著,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4)《室内环境设计初步》,刘敬东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5)《景观设计初步》,华炜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内容概述:中文: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主要针对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学生的知识结构与专业修养状况,依据环境设计专业初学阶段必须了解的基础知识和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进行教学。
本课程打破固有思路,把环境设计的基础知识加以总结、归类,转化成相应的“知识单元”,分别从学科定位与发展历程、设计对象与设计要素、设计方法与设计图解、课题实训与专业素养等角度进行讲解,并配以相关的实例来说明。
英文:This course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mainl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design professional trends and students of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professional training situation, according to the environmental design professional beginners must understand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must master the basic skills to teach. This course breaks down the inherent thinking, summarizes the basic knowledge of environmental design, classifies it into the corresponding "knowledge unit", from the discipline ori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course, design object and design elements, design method and design diagram, subject training And professional literacy and other angles to explain, and with the relevant examples to illustrate.《环境设计初步与构思》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5034022课程名称:环境设计初步与构思/Preliminary design and conception of environmental design学分: 3学时:48(实验:0 上机:0 课外实践:0)适用专业:环境设计建议修读学期:4开课单位:艺术与设计学院公共环境艺术系先修课程:景观设计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主要针对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学生的知识结构与专业修养状况,依据环境设计专业初学阶段必须了解的基础知识和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进行教学。
环境设计专业导论ppt课件——第四章

上让学生认识和了解所学专业的一个重要过程。通过专业实习、使学生了解环境设计专业的 学习内容、专业服务方向以及专业毕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从而使学生充分了解环境 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学习方向,增强学习的动力。
32
04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专业实习
4.6.2要求 1.了解该专业的社会服务方向 2.了解该专业的方向内容 3.了解该专业的培养目标 4.了解该专业毕业生所需的知识、技能、能力结构 5.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的动力
专业实习 用等内容,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检
验并提高自己的设计实践能力;针对毕业设计任务的内容,了 解生产、设计中的实际情况,收集相关资料,为完成毕业设计 任务做好准备、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和独立工 作的能力,为毕业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实践基础。
实习单位以老师推荐和学生自己联系相结合的方式来 确定。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和就业兴趣分散安排到各企事业单 位、研究机构、设计公司等单位,主要是社会实践动手能力。
11
04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考察采风
4.3.2要求 要求学生运用其他相关的课程如摄影、插图、手绘等来记录都市中所发生的艺术设计前沿的现象及动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肯定空间和模糊空间
界面清晰、范围明确,具有领 域感的空间,称为肯定空间。一般 私密性较强的封闭空间属于此类( 图4-6)。 在建筑中凡是属于似是而非、 模棱两可、无可名状的空间,通常 称为模糊空间
•
二、室内空间与功能
• • 室内空间最初的功能是防范大自然的侵袭。房屋仅作为赖以生存的工具,由此而产生了室内外空间的区别。 室内空间的形式必须适合于功能的要求,实际上表现为功能对于形式的一种制约性。室内空间的功能包括物质功能 和精神功能。
•
结构还要服务于另外一重要目的,即满足精神和审美方面的需求。
第四章 室内空间的构成
•
室内空间设计有两个要点:第一是对三度空间想象能力的挖掘,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建筑内部空间划分和空间利用, 而是建筑设计的全面体现和功能反映。第二点是创造性能力的体现,任何艺术都需要创造性,建筑设计、室内设计 都要强调原创性及地域性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室内空间的概念和类型
一、室内空间与概念
8.虚拟空间和虚幻空间
虚拟空间又称象征空间,它没有明显的空间分割形态,在界定的空间内,通过界面的局部变化再次限定的空间,完全依 靠观者的联想和心理感受来实现。
虚幻空间,一种是指通过室内的镜面反 射,把人们的视线带到镜中的虚幻空间 去,从而产生空间扩大的视觉效果;另 一种是通过景深的大幅画面,把人们的 视线引向远方,造成空间深远的意向; 还有一种是在一些特定空间中,为了追 求神秘、新奇、变幻莫测的效果,采用 艳丽的色彩、抽象的图案、夸张的线形 等手段,在造型上常常利用扭曲、断裂、 倒置、错位等手法,使人产生无尽的幻 想
第二节 空间组织
• 由于建筑功能的复杂性,其室内空间总是由多个空间以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室内空间的组合,从某种意义上讲, 也就是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对空间在垂直和水平方向进行分隔和联系,通过不同的分隔和联系方式,为人们提供 良好的空间环境,满足不同活动的需要,并使其达到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统一。
一、室内空间的限定 1.空间的限定方法 (1)设立
限定就是把限定元素设置于原空间中,而在该元素周围设置出一个新的空间的方式。在该限定元素的周围常常可 以形成一种环形空间。限定元素本身亦经常可以成为吸引人们视线的焦点,它对空间的区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起着烘托空间气氛和强化空间特色的作用
(2)围合
围合是最典型的空间限定方法。在室内设计中,用于围合的限定元素很多,如隔断、隔墙、布帘、家具、绿化等
2.静态空间和动态空间
静态空间,一般来 说形式相对稳定,空间 相对封闭,构成相对单 一,视觉常被引导在一 个方位或落在一个点上 。 动态空间,也称流 动空间,往往具有空间 的开敞性和视觉的导向 性特点。空间界面多采 用具有动感的线、面造 型进行组合,空间分隔 灵活而且序列多变化
主观动态空间
觉空间
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对空间进行分类,可分为行为空间和知觉空间。 行为空间又可以称为物理或生理空间,是满足人的行为活动所需要的空间,是根据人体的动态尺寸和行为活动 的范围考虑的空间。 知觉空间又可以称为心理空间,是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所需要的空间。如,无压迫感的室内空间的高度,亲密感 觉的尺度等等。
•
•
室内空间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相对于自然空间而言的。自然空间是无限的,但就室内空间而言,空间往往是有限 的。
室内空间是由空间结构形成的围合、分隔和室内色彩、家具、装饰物品以及采光、照明、绿化等要素共同组合而成 的。这些要素都对空间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同时,我们认为室内空间还受社会、经济、功能、技术、宗教及审美诸 因素的影响。 我们认为,空间是建筑的主体,但并不意味着空间可以离开其他因素而独立存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地 诠释室内空间的真正含义。
万神庙
四、室内空间的性格
•
空间的性格是空间环境在人的生理 和心理上反应的人格化。由于构成 空间的各种素材不同,形状不同, 比率、景物、比例、照明、色彩、 材料等等的变化,会形成种种不同 性格的空间,每种空间形式都有其 特有的个性。
圣家族大教堂
五、室内空间的类型
•
室内空间的类型可根据空间构成的特点来划分,以利于在空间设计时选择和利用。室内空间基本上可以分为固定空 间和可变空间,动态空间和静态空间,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和封闭空间,结构空间和悬浮空间,交错空间和共享 空间,模糊空间和迷幻空间,行为空间和知觉空间等多种基本类型。
沙发围合休息空间
(3)覆盖
覆盖也是一种常用的限定空间的方式。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室内空间一般总是被顶界面覆盖。 正是这些覆盖物的存在,才使内外部空间有了质的区别
(4)凸起和下沉
通过地面高差变化来限定空间。凸起所 形成的空间高出周围的地面,室内这种空间 形式有强调、突出和展示的功能,当然也有 限制人们活动的局限。 与凸起相对,下沉使被限定的领域低于 周围的空间,效果与低的围合相似,更具有 安全感,受周围的干扰也较小,在室内设计 中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卫生间——肯定空间
模糊空间
5.结构空间和悬浮空间
结构空间是指由建筑结构构件 的外露部分形成的一种虚拟空间。 悬浮空间是指在室内空间的垂 直方向采用悬吊结构造成的空间
悬浮空间
6.交错空间和共享空间
交错空间是通过不同功能之间 的相互穿插而构成的公共活动空间 (图4-9)。 共享空间多为大型公共空间中 设置的公共活动区域和公共交通的 中心空间,一般比较高大,常为各 种组合形式的中心场所
1.固定空间和可变空间
固定空间是指使用要求不变、功 能明确、位置固定的空间。因此,其 可以用固定不变的界面围隔。固定空 间一般在建筑主体工程完成时已经形 成(图4-3)。 可变空间是指为了满足不同使用 功能的需要,可以随意改变的空间形 式。因此,可变空间一般采用灵活多 变的分隔方式
固定空间
可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