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实函接受及复函份数考核表
复核评分表

复核评分表
城市:_________________ 商场名称:________________
复核日期:_____________ 复核时间段:______________ 复核员签名______________
【活动执行质量总体评分】总分:30分
1、复核员必须在指定的日期与时间段内,去到所提供的活动场所,在开始计分过程时,必须准确记录开始时间
与结束时间,记录人流量。
每一个地点的复核时间必须为30分钟。
2、复核员需严格按照评估标准进行评分,每项评分基于复核的30分钟内的促销员整体状态作为评估基准;对有扣分的
项目,请在备注栏内详细说明。
3、复核员检查时,必须对应《执行精要》内的说明和要求对应评分,每个促销员手中都必须有一份《执行精要》。
4、若在指定场所内没有发现该店销活动并且未找到《离岗登记表》(根据卖进表反馈位置摆放),请务必立刻通过短
信通知箭牌市场部,经客户确认该店活动取消或超过30分钟未得客户通知,复核员才可离开该店。
并在《复核结果汇总表》中注明该点“不见促销员”并注明时间段。
5、店销复核过程中,复核员需在该店购买**的产品(价格不限),并保留小票,作为结算凭据。
为保证复核时间超过
30分钟,请提供两张小票,一张到达时,一张离开时。
复核表评估标准细则:。
三合一稽核表

ISO9K/ISO14K/OHSMS18K内审检查表(提纲)总经理室/管代5.1管理承诺●最高管理者对建立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能够提供哪些证据?●最高管理者如何认识满足质量的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最高管理者采取了哪些措施将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传达给组织的成员?●组织的成员如何认识这种重要性?(此问题留待在其他部门或管理处内审时与员工交谈)5.2以顾客为中心●组织如何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将顾客的要求和期望转化为要求的方式是什么?●组织如何证实顾客的要求和期望转化为相应要求并得到满足?5.3/4.2质量/环境/职安方针●最高管理者是如何认识质量/环境/职安方针的重要性的?●组织采取了什么措施传达方针?●组织各层次对质量/环境/职安方针的理解程度如何?(此问题留待在其他部门或管理处内审时与员工交谈)●质量/环境/职安方针的评审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组织的环境方针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环境方针是否包括对持续改善和污染预防的承诺?●环境方针包括对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方针是否为提供了建立和评审目标和指标的框架?●方针是否形成文件,予以保持,并传达到全体员工?●环境方针是否可为公众所获取,途径是什么?5.4.1/4.4.3质量/环境/职安目标(/指标)●目标的设定是否在相关层次上得到分解?分解是否适宜?并形成了文件?●目标与方针给定的框架是否一致?●目标是否具有测量性,测量方法是否明确?●组织在建立与评审环境目标时,考虑因素是否全面(如环境目标是否包括法律与其它要求、重要环境因素、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观点等)?●目标是否适宜?5.4.2 体系策划●质量策划的输出是否形成了文件?●质量策划是否体现了体系的持续改进?●质量策划的更改是否受控?更改期间是否保持了体系的完整性?5.5.1 /4.4.1职责和权限●对应组织体系各过程的职能,是否明确了相应的职责、岗位和权限?●部门和岗位的权限、职责和相互关系是否清楚、协调?5.5.2 管代●管理代表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实现自己的职责和权限,效果如何?5.5.3 内部沟通●组织内部沟通方式/工具有哪些?●各类人员是否了解体系运行情况?(此问题留待在其他部门或管理处内审时与员工交谈)5.6 /4.6管理评审●最高管理者如何认识管理评审的重要性?●是否保存了记录?●评审的执行人、时间间隔、输入与输出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如重大纠正预防措施是否成为评审输入?)●上次评审的改进措施是否得以实施?有效性如何?●组织最高管理者是否参与并主持会议?●管理评审是否检讨了环境方针、目标与指标的达成绩效?●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和环境/职安方针、目标指标、运行控制未保持一致性?●管理评审是否存在形式主义?6.1资源提供●最高管理者采取了何种途径确定所需提供的资源?●为满足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要求提供了哪些资源?●提供的资源是否能够确保提供的产品达到顾客满意?4.3.1环境因素/危险源●组织是否建立了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评价和更新的程序?●环境因素/危险源是否全面?并评价出重大环境因素?评价方法是否适宜?●环境因素是否随着变化的了条件而更新?⏹行政公关部4.2.3 /4.4.5文件控制●是否制定了形成文件的程序?●文件是否符合组织的产品特点和体系要求?(文件中是否规定了有关文件评审的内容)●文件发布前是否得到批准?文件的修订是否及时?修改后是否被重新批准?(查部分受控文件)●识别文件现行修订状态的方法是什么?是否满足要求?●使用处是否得到有效版本的适用文件?(此问题留待在其他部门或管理处内审时查验)●外来文件是否得到识别?发放范围如何控制?(查外来文件清单)●保留作废文件的标识是否清晰?(查作废文件清单和部分作废文件)4.2.4/4.5.3记录控制●是否制定了记录控制程序?●记录的标识是否清楚,检索是否方便?(查记录清单)●是否规定了记录的保存期?(查记录控制程序)6.3基础设施●为使产品符合要求,组织提供了哪些设施、设备?(主要是车辆管理)●设施、设备是否符合实现产品的需要?是否得到了维护?(主要是车辆管理)6.4工作环境●组织所处的工作环境条件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得到管理?(提问:为员工提供了哪些保障?)7.2.2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对产品要求评审的时间、内容和结果是否满足本标准的规定?(查该部门的合同评审文件)●评审的结果和后续的跟踪措施是否予以记录?(提问并查相关记录)●产品要求更改后,相关文件是否被及时更改?相关人员是否了解更改情况?(提问并查合同流转单等)7.5.3标识和可追溯性●是否在服务运作的全过程对产品进了标识?(查标识清单)●当有可追溯要求时,是否控制和记录了产品的唯一性标识?(可行时,抽查记录中的几个标识)4.4.1 职责与权限成员的职责与权限是否在组织内外部得以沟通?方式如何?(提问)4.3.4 环境/职安管理方案●管理方案是否规定了每一职能实现目标的职责?(查相关管理方案)●管理方案是否规定了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查相关管理方案)●执行情况如何?(提问并查相关管理方案,可行时现场查看)⏹物业管理部7.1实现过程的策划●是否确定了产品实现过程?●对产品实现过程是否形成了必要的文件?●对于没有形成文件的过程和活动,如何实施?●是否规定了相应的验证和确认活动以及验证的准则?●是否规定了必要的质量记录?●是否针对具体的产品、项目或合同编制了必要的质量计划?7.2.1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认●组织如何确定顾客的要求?●强制性标准和法律、法规有哪些?是否实行了有效的控制?7.2.2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对产品要求评审的时间、内容和结果是否满足本标准的规定?●评审的结果和后续的跟踪措施是否予以记录?●产品要求更改后,相关文件是否被即使更改?相关人员是否了解更改情况?7.2.3顾客沟通●组织对有关产品信息、咨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对其的修订)、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投诉等方面与顾客的沟通做了哪些安排?●这些安排是否实施?●实施的效果如何?7.5.1服务提供的控制●是否确实了服务运作的全过程?是否规定了相应的信息?包括必要的作业指导书?●是否按规定要求实施了对服务运作过程的控制?●服务的设施\设备是否齐备,其测量能力是否满足所需的要求?●运作中设定了哪些关键过程?对其实施的监控活动是否满足规定要求?●运作过程中设定了哪些监控点,监控活动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7.5.2过程确认●组织规定了哪些特殊过程?●对这类特殊过程是否实施了确认和再确认?●是否对特殊过程的更改进行确认?7.5.4 顾客财产●对顾客财产是否进行了标识\验证\保护和维护?●当顾客财产出现问题时是否有记录?是否向顾客报告?7.5.5 产品防护●在服务的全过程是否明确了需实施防护(包括标识\搬运\包装\储存和保护)的产品类别和要求?●产品防护的实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效?8.2.3过程的监测和控制●是否明确了为满足顾客要求所必须进行的产品实现过程的测量和监控方法?●是否按规定要求进行了实施?●效果如何?4.3.1环境因素/危险源●环境因素/危险源是否全面?并评价出重大环境因素?评价方法是否适宜?(查看环境因素和危害源一览表)●环境因素是否随着变化的了条件而更新?(必要时,可与以前的一览表对照)4.4.6运行控制●对重要环境因素/危险源的控制是否有具体的规定,可操作性怎样?(提问,可行时查看相关文件)●对某些重要环境因素/危险源的活动,未制定相应的控制程序或作业指导书是否妥当?●实际的操作是否按运行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提问,可行时查看相关记录)4.4.7 应急准备与反应●组织有哪些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是否全部识别?(提问,查环境因素/危害源一览表)●针对这些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组织是否制定了相关的程序或应急计划加以控制?程序/计划是否完整、适用?(提问,查相关规程,评价)●是否针对这些情况进行了演练?(查记录,如可行与部分参与人员交谈以查核真实性)●组织是否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如发生,组织是否对应急准备与反应程序/计划进行评审与修订?(提问查相关记录)●紧急应变演练计划是否包括所有职能部门的人员?人员训练是否充足?(查演练记录和培训记录)4.5.2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是否制定了程序文件?程序文件是否包括了标准规定的要求?(查程序文件,评价)●是否保存相应记录?是否对不合格按规定的要求实施了纠正措施?(查数份不合格表单)●纠正措施是否有效?(评价)●是否识别和分析了潜在不合格?(结合审核证据进行评价)●实施了哪些预防措施?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对组织的改进是否起到作用?(评价)⏹物流中心7.4.1采购过程●是否规定了对供方的选择和定期评价准则,实施情况如何?(查采购控制程序和相关记录)●是否记录了评价结果和跟踪措施?(查合格供方一览表和相关证明文件)7.4.2 采购信息●是否清楚\明确的对待了采购产品的信息?(查相关文件和记录)●规定应该具备哪些采购文件? (查相关文件和记录)●采购文件发布前,是否对规定要求的适宜性进行了评审?评审的方式是否有效? (查相关文件和记录)7.4.3采购产品验证●组织是否识别了对采购产品验证所需的活动?这些活动是否得到了实施?(查程序文件和物品验收单等记录)●当在供方现场实施验证时,是否在采购文件中做出了符合性要求的规定?实施情况如何?(查程序文件和相关记录)4.3.1环境因素/危险源●环境因素/危险源是否全面?并评价出重大环境因素?评价方法是否适宜?(查看环境因素和危害源一览表)●环境因素是否随着变化的了条件而更新?(必要时,可与以前的一览表对照)4.4.6运行控制●对重要环境因素/危险源的控制是否有具体的规定,可操作性怎样?(提问,可行时查看相关文件)●对某些重要环境因素/危险源的活动,未制定相应的控制程序或作业指导书是否妥当?●实际的操作是否按运行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提问,可行时查看相关记录)⏹计划财务部4.3.1环境因素/危险源●环境因素/危险源是否全面?并评价出重大环境因素?评价方法是否适宜?(查看环境因素和危害源一览表)●环境因素是否随着变化的了条件而更新?(必要时,可与以前的一览表对照)4.3.4管理方案●是否对关涉环境/职安所需资金的项目(方案)进行合理评估与支持?(提问)4.4.6运行控制●对重要环境因素/危险源的控制是否有具体的规定,可操作性怎样?(提问,可行时查看相关文件)●对某些重要环境因素/危险源的活动,未制定相应的控制程序或作业指导书是否妥当?●实际的操作是否按运行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提问,可行时查看相关记录)⏹市场营销部7.1实现过程的策划●是否确定了产品实现过程?(楼盘项目开发)●对产品实现过程是否形成了必要的文件?(查看策划书2-3份)●对于没有形成文件的过程和活动,如何实施?(提问)●是否规定了相应的验证和确认活动以及验证的准则?(提问)●是否针对具体的产品、项目或合同编制了必要的质量计划?(提问并查看记录)7.2.1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认●组织如何确定顾客的要求?目前的做法是否适宜、充分?(提问)●强制性标准和法律、法规有哪些?是否实行了有效的控制?(提问,查法规清单等相关记录)7.2.3顾客沟通●组织对有关产品信息、咨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对其的修订)、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投诉等方面与顾客的沟通做了哪些安排?(提问)●这些安排是否实施?(提问,并查看项目跟踪进程表等记录)●实施的效果如何?4.3.1环境因素/危险源●环境因素/危险源是否全面?并评价出重大环境因素?评价方法是否适宜?(查看环境因素和危害源一览表)●环境因素是否随着变化的了条件而更新?(必要时,可与以前的一览表对照)4.3.2法规和其他要求●组织是否建立并保持了如何确定适用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危险源的法律和其他要求的程序?(查相关程序)●组织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是否适宜?(查相关程序规定)●是否建立和保持了适用于本组织的法律和其他要求的清单?(查清单)●法规和其他要求是否全面和适用?(查清单)●组织采取何种方法定期跟踪法律和其他要求方面的变化?(提问)●组织如何向员工传达有关法律法规方面的信息?(提问,查相关记录)⏹企业发展部5.5.1/4.4.1 职责和权限●对应组织体系各过程的职能,是否明确了相应的职责、岗位和权限?●部门和岗位的权限、职责和相互关系是否清楚、协调?6.2 人力资源●组织是否识别了从事影响质量活动的各类人员的能力?●是否对人员的胜任情况进行了考核?人员的安排是否满足需求?●是否按需求安排了培训?●是否评价了培训的有效性?●员工的质量意识如何?●是否保持了适当的培训记录?7.3.1 设计和开发策划●组织对产品设计/开发是否进行了策划?策划是否符合产品的特点?●策划的输出是否形成了文件?是否包括策划的阶段、活动和职责权限?●对参与设计/开发的不同组别间的接口规定是否明确?是否进行了管理?沟通效果如何?●必要时,策划的输出是否随设计/开发进展而更新?7.3.2 设计开发输入●输入是否形成文件?●是否即使评审了设计/开发输入的适宜性?●设计/开发的输入是否完整?7.3.3 设计开发输出●输出文件有哪些?●输出文件在发放前是否得到批准?●输出是否满足输入的要求,如何证实?7.3.4 设计/开发评审●在设计/开发过程中是如何体现系统的设计/开发评审的?●设计/开发评审的阶段、目标、参加人员是否符合策划规定要求?●评审中识别出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评审记录是否包括了评审结果和跟踪措施?7.3.5 设计开发验证●是否实施了验证?●验证活动能否确保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是否记录了验证结果和跟踪措施?7.3.6 设计开发确认●是否实施了设计开发确认?●确定的时间\方法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是否记录了确认结果和跟踪措施?7.3.7开发更改控制●设计开发更改是否形成了文件?●是否对更改进行了评审?●实施更改前是否得到批准?●是否记录了更改的结果及跟踪措施?⏹品质保证部4.2.2 质量手册●质量手册的覆盖面是否完整?(查手册)●质量手册中各过程的描述是否反映了组织所提供产品的特点?(查手册)5.2以顾客为中心●组织如何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将顾客的要求和期望转化为要求的方式是什么?●组织如何证实顾客的要求和期望转化为相应要求并得到满足?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是否对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所需的测量和监控装置进行了识别?●是否配置了必要的测量和监控装置?●测量和监控装置的测量能力是否与测量要求相一致?●对监控和测量装置的控制是否满足标准中规定的各项要求?●发现测量和监控装置偏离校准状态时,对先前测量结果的有效性采取了哪些复评措施?●是否根据复评结果采取了相应的纠正措施?●用于测量和监控的软件,在使用前是否进行了确认?8.1策划●是否对保证质量体系运行所需的测量和监控过程进行了规定\策划和实施?●在测量\分析和改进活动中是否事业了统计技术?●监测和测量活动能否满足要求和实现改进?8.2.1顾客满意●对顾客满意程度的信息规定了哪些收集和分析方法?●这些收集和分析方法是否适用?●组织是否按规定要求执行?●对顾客满意程度的分析结果对改进起到了哪些作用?8.2.2 内审●是否制定了形成文件的程序?程序文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查程序文件)●是否对内审方案进行了策划?(查内审计划)●是否按规定要求实施?(查内审记录)●审核人员是否具有独立性?(抽查内审记录)●是否记录了审核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采取了纠正措施?(查不合格报告)●是否对纠正措施进行了验证,效果如何? (提问,查不合格报告,必要时现场查看)8.2.4/4.5.1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监测与测量●是否明确了在产品实现过程的哪些阶段需要进行测量和监控?●对测量和监控做了哪些规定?形成了哪些文件?●是否对产品特性按要求进行了测量和监控?●符合验收准则的证据是否形成了文件?是否表明经授权负责产品放行的责任人?●有无顾客批准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的特例情况?是否满足要求?●程序是否完整(是否对环境表现、有关的运行控制、环境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跟踪信息进行记录有规定)?●监测程序是否被有效的执行?●监测仪器/设备的保养情况如何?●是否定期评价组织对有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评价周期、方法等是否适宜?(提问,查相关记录)8.3 不合格控制●是否制定的程序文件?在文件中是否规定了对不合格产品的识别和控制?(查看程序文件)●是否明确了对不合格产品的评审方式?评审结果是否得到了实施?(查看相关文件和不合格整改单等记录)●不合格是否得到了纠正?纠正后是否对其进行了再次验证?(查看不合格整改单等相关记录)●对交付和开始适用后发现不合格时,组织是否采取了措施?有效性如何?(提问,评价)●是否明确让步处理需报告的场所/部门?让步处理是否向顾客和有关部门报告?(提问,查看相关规定)8.4数据分析●组织对哪些数据进行了分析?采用了哪些统计方法?●分析的结果提供了哪些信息?信息利用度如何?8.5.1持续改进的策划●组织策划管理了哪些持续改进的过程?8.5.2/8.5.3/4.5.2纠正措施/预防措施/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是否制定了程序文件?程序文件是否包括了标准规定的要求?●是否对包括顾客投诉在内的不合格按规定的要求实施了纠正措施?●纠正措施是否有效?●重大的纠正措施是否成为管理评审的输入?●是否识别和分析了潜在不合格?●实施了哪些预防措施?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对组织的改进是否起到作用?●是否保存相应记录?●重大的预防措施是否成为管理评审的输入?4.3.1环境因素/危险源●组织是否建立了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评价和更新的程序?(查程序文件)●环境因素/危险源是否全面?并评价出重大环境因素?评价方法是否适宜?(查看环境因素和危害源一览表)●环境因素是否随着变化的了条件而更新?(必要时,可与以前的一览表对照)4.3.2法规和其他要求●组织是否建立并保持了如何确定适用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因素/危险源的法律和其他要求的程序?(查程序文件)●组织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是否适宜?(查程序文件相关规定)●是否建立和保持了适用于本组织的法律和其他要求的清单?(查法规清单)●法规和其他要求是否全面和适用?(查法规清单)●组织采取何种方法定期跟踪法律和其他要求方面的变化?(提问,并查看文件规定)●组织如何向员工传达有关法律法规方面的信息?(提问,并查看文件规定)4.3.3 环境/职安目标、指标●组织是否针对其内部每一有关层次和职能,建立并保持环境/职安目标和指标,并形成了文件?(查目标记录) ●组织在建立与评审环境/职安目标时,考虑因素是否全面(是否包括法律与其它要求、重要环境因素、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观点等)?(提问,并查看目标评价记录)●环境/职安目标和指标是否与环境方针一致?●环境/职安目标是否适宜?4.3.4 环境/职安管理方案●管理方案是否规定了每一职能实现目标的职责?(查管理方案)●管理方案是否规定了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查管理方案)●执行情况如何?(提问并查管理方案,可行时现场查看)4.4.3 信息交流/沟通●组织是如何处理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外部信息的?(查文件规定)●是否形成记录?处理方式是否适当?(查相关记录)4.4.4 环境/职安体系文件●体系文件是否包含了对环境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查受控文件清单)●文件是否清楚的指明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抽查2-4份文件)4.4.6运行控制●对重要环境因素/危险源的控制程序是否有具体的规定,可操作性怎样?(提问,查相关文件)●对某些重要环境因素/危险源的活动,未制定相应的控制程序或作业指导书是否妥当?●实际的操作是否按运行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现场查看)⏹培训中心6.2 人力资源/4.4.2人力资源/培训、意识与能力●组织是否识别了从事影响质量/环境等活动的各类人员的能力?(查相关文件)●是否对人员的胜任情况进行了考核?人员的安排是否满足需求?(查相关记录)●是否按需求安排了培训?(查培训记录)●是否评价了培训的有效性?(查培训记录)●员工的质量/环境意识如何?(此问题留待在其他部门或管理处内审时与员工交谈)●是否保持了适当的培训记录?(查培训记录)⏹人力资源部6.2 人力资源/4.4.2人力资源/培训、意识与能力●组织是否识别了从事影响质量/环境等活动的各类人员的能力?(查相关文件)●是否对人员的胜任情况进行了考核?人员的安排是否满足需求?(查相关记录)●是否按需求安排了培训?(查培训记录)。
出口退税货物函调复函工作底稿由纳税人填写

生产场地、生产模式等有变化的请详 □其他:
细说明,生产设备是自有还是租赁。
4、工人人数
例如:现有员工人数多少,其中生产 员工人数多少,该批货物生产时工人 人数多少。
□工人花名册 □工资或社保支付记账凭证 □工资发放单或社保证明 □其他:
简要说明该货物所需的原材料构成情
况(将自产与委托加工涉及的原材料
附 件 12
核实函编号:
出口货物函调复函工作底稿(由纳税人填写)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企业名称
纳税人识别号
项目
重点关注信息
证明材料清单 (请根据所提交资料勾选对应项目)
备注
1、合同签订
例如:何时签订,具体合同是按货物 批次签订、整体框架协议后按需下订 □合同 单还是其他形式,合同双方签约人及 □订单 其联系方式,有无约定运输及货款收 □其他: 付的相关信息。
① 该批货物属于自产货物,无需提
供右侧资料。
□外购合同
1、生产模式
② 该批货物属于外购货物,则需要 □委托加工合同
提供外购合同、付款单据、运输单据 □运输单据、运费发票、运费
、运费发票、运费支付凭证、外购成 支付凭证
品的入库单、外购货物的发票等资料 □原材料出库单
。
□外购成品的入库单
□委托加工的产品入库单
函调 涉及 销售 货物 情况
2、货款收取
□银行对账单或其他收款凭证
例如:何时通过何种方式收到货款, 目前货款已收多少,未收说明。
□应收账款明细账 □记账凭证 □银行或现金日记账
□其他:
3、发票开具
例如:何时开具多少份增值税专用发 □增值税专用发票复印件
票,价税合计多少。
服务标准核查表

4
小心整理商品, 然后入袋
不适用
c.
主动向顾客讲解洗涤及保养方式
例: “ 先生,这件衣服打理时只要按洗涤标签上的说明就可以了。”
0
1
没精打彩 / 不清晰 / 语气差
2
清晰但 语气一般
3
有礼及详细
4
有礼及详细, 确定顾客是否清 楚
不适用
d.
主动向顾客说明退货、换货细则
0
1
没精打彩 / 不清晰 / 语气差
c.
有礼地帮顾客准备好试穿衣物
例:解开钮扣,取下衣架,帮顾客挂在试衣间
0
1
态度敷衍/ 态度差
2
态度一般
4
态度有礼
d.
展示试身室位置
0
1
手指指
2
有邀请式手势 指 示试身室位置
3
亲身带领顾客 到 试身室,但步 伐 太快
4
亲身带领顾客到 试身室,而且步 伐适中
不适用
e.
一站 顾客从试身室出来,职员于试身室门外等候 二理 协助顾客整理衣服 三审 职员看顾客穿着的效果 四销 给予顾客专业、正面的评价
3
有自我介绍及 询问顾客称 谓, 语气有礼
4
有自我介绍及 询问顾客称谓, 及有适当称呼顾 客,语气有礼
g. h.
主动帮顾客作搭配 介绍商品FAB/USP/搭配效果
0
没有做
4
有做
0
1
语气差/ 语调急速 / 敷衍了事
2
只介绍商品 特性 / 好处
3
介绍商品 特性及好处
4
介绍商品 特性及好处/独 特销售点/搭配效 果
0
未能做到
1
语气差
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成绩个人复核申请表及领取技能人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函

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成绩个人复核申请表
申请时间:编号
注:1、本表由复核申请人认真详细填写查分理由,经鉴定所(站)或培训机构负责人核实后汇总到集体复核申请表,上报鉴定中心复查。
2、鉴定中心在完成复查后、审核后反馈给鉴定所(站)或培训机构。
3、申请期限:在鉴定中心对外公布成绩后10个工作日内。
领取技能人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函
XXX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兹派我单位XXXX于月日前来领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需注明:鉴定批次号、职业、等级、证书数量如:鉴定批次号为2017-00-005 维修电工中级50人)。
请接洽。
浙江省XXX职业技术学院
XXXX年XX月XX日
证书领取情况:
□职业□等级□数量□发证名册一份□申报表格(技师、高级技师专用)
以上材料核对无误后,请签收确认。
其他需要说明事项:
领证人签名:身份证号:
领取日期:年月日联系电话:
经办人员:。
公文格式范例--复函

公文格式范例--复函复函尊敬的单位/个人:您的来函收悉。
对于您反映的问题,我们已经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梳理,现就相关事宜给予回复如下:1、引言首先,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在此,我们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给予的建议和意见表示诚挚的感谢。
2、事由描述根据您的来函中提及的事由,经我单位认真调查核实,我们对于您提出的问题及关切有了初步的了解。
根据这一了解,我们将问题整理如下:2.1 问题1您在来函中提及的问题1是关于事项的,请知悉我单位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和了解,并对此事进行了综合评估。
在此,我们将详细说明相关情况和处理措施。
3、相关情况说明(这里根据具体情况,逐个陈述与问题相关的情况,包括背景、历史经过、相关数据等重要信息)4、处理措施(这里根据具体情况,逐个陈述针对问题所采取的具体处理措施,包括解决方案、改进措施等)5、期望结果(这里列出您期望的结果或解决方案,并解释其合理性和可行性)6、附件(如果有相关附件,请在此明确列出,并简要说明附件的内容和作用)7、法律名词及注释(如果文中涉及法律名词,请在此提供相关法律名词的解释和注释)8、结束语我们将会持续督促、监测问题进展,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解决方案。
再次对您的关心表达我们最真诚的感谢。
如有其他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满意的解决方案。
祝好!此致单位/个人附件:1、文件一份 - 附件12、文件一份 - 附件2: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律名词1 - 注释12、法律名词2 - 注释2:。
被审计单位函证统计表

被审计单位函证统计表
被审计单位
附件张
#BSJDWMC#
索引号
项目
#SJXMMC#
截至日/期间
#SJZYKSSJ#-#SJZYJSSJ#
编制
#USERNAME#
复核
日期
#DQRQ#
日期
函证类别(债权、债务、长期投资等)
发出函证份数
收回函证份数
序号
函证
编码
函证对象名称
发函日期
账面金额
回函金额
差额
差异原因分析
回函日期
12Βιβλιοθήκη 3456
7
8
9
10
函证结论: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检查验收评分表

重庆市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检查验收评分表
管档单位:姓名:工作单位及职务:验收得分:
验收人验收时间:年月日
《重庆市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检查验收评分表》说明
1. 每份档案的满分为100分。
各评分项目的扣分不超过本项分值,扣完为止。
本项“分值”减去“扣分”即为本项“得分”。
各评分项目“得分”之和即为本份档案的“审核得分”。
2.干部档案审核验收等次采取“单项否决”与全面评分相结合的方式确定。
(1)干部档案存在涂改造假又未按规定纠正、装错材料、缺少1997年以来任副处级以上职务的《干部任免审批表》、缺少《公务员登记表》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登记表》等四种情况之一的,或经审核评分,得分在90分以下(不含90分)的,为不合格档案;
(2)没有“单项否决”情况,且得分为90分(含90分)以上的,为合格档案;
3.审核档案发现的问题,要在《评分表》“存在问题”栏内逐项详细记载。
4.评分中几个具体问题的把握:
(1)第2项中,干部本人在《干部履历表》中错填信息,但经组织审核已予更正的不扣分。
(2)第3项⑥中,“其他学历学位”主要指经教育部认可的中外合作办学的学历、学位,该学历、学位须有中外合作办学单位出具。
公务员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审核表

附件1:
公务员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审核表
(年度)
注:此表一式三份,经审核后,一份留审核机关,一份交呈报单位,参照单位一份交市委组织部,优秀等次比例按15%使用的,应在备注栏内写明理由。
附件2:
事业单位年度绩效考核结果汇总呈报表
(年度)
注:此表一式三份,经审核后,一份留审核机关,一份交呈报单位,参照单位一份交市委组织部,优秀等次比例按15%使用的,应在备注栏内写明理由。
附件3:
年度考核优秀、基本称职、不称职(不合格)人员名册
单位(盖章):年月日。
关于申请核定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的函

关于申请核定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的函尊敬的领导:您好!本人在此向您呈报关于申请核定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的函。
本函旨在请求贵单位对于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进行核定,以确保评定过程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首先,我想强调评定员工绩效和等次比例的重要性。
年度考核是评估员工工作表现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励员工积极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个合理的等次比例可以反映员工在一年的工作中所做出的实际贡献,并对于员工的晋升、薪资调整等方面具有重大影响。
因此,确保年度考核的公正和科学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目前,根据公司的规定,年度考核的优秀等次比例为10%,即每年只能有10%的员工获得优秀等次。
然而,经过员工的反馈和分析我们发现,由于业务变动、工作环境以及团队合作等因素的影响,相当数量的员工在一年内表现出色,达到了优秀水平,却无法获得优秀等次,这对员工们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打击。
因此,我建议对于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进行适度调整。
我们可以考虑将优秀等次比例提高至15%或者20%,以更好地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努力工作的动力。
当然,在调整优秀等次比例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员工绩效评定标准的严格把控,确保只对真正表现出色的员工进行优秀等次的评定。
在调整优秀等次比例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考虑到员工的公平感和激励问题。
为了平衡优秀等次比例的提高和员工的公平感,我建议增加其它等次的比例,并且在每年的绩效评定过程中,设立一套公正、科学的评定指标和流程。
这将有助于减少个别员工的获得优秀等次而引发的不公平问题,同时能更好地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努力工作的动力。
最后,我希望贵单位能认真考虑我的建议,并在适当的时候安排相关会议进行讨论和决策。
员工是公司的重要资源,他们的工作表现和奉献应该得到公正评价和激励。
我相信,调整优秀等次比例将有助于员工群体更好地发挥能力,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您耐心阅读我的申请核定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的函。
我期待您的回复,并真诚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支持和配合。
07-EK多级复核核对表

7、其他事项。
项目组成员:
签字:
日期: 年 核事项
是/否/
不适用
备注
1.本人在执行该业务全过程中,没有发现项目组人员有违独立性事项,本人也一直保持高度独立性。
2.是否对项目组成员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进行了逐页的详细复核?
6)已审财务报表每项数据均对应到试算平衡表,财务报表附注数据也与相关工作底稿一致。
项目经理签字:日期:
EK-3第一签字人复核核对表
二级复核事项
是/否/
不适用
备注
1.本人在执行该业务全过程中,没有发现项目组人员有违独立性事项,本人也一直保持高度独立性.
2.是否编制了本级审计工作底稿复核记录?
3.是否已复核已完成的审计计划,以及导致对审计计划作出重大修改的事项?
9.是否已复核管理层声明书,股东大会、董事会相关会议纪要,与客户沟通记录及重要会谈记录,律师询证函复函?
10.是否已复核审计小结?
11.是否已复核试算平衡表和已审计财务报表?
12.是否已复核已审计财务报表和拟出具的审计报告?
13.实施上述复核后,是否可以确定下列事项:
(1)审计工作底稿提供了充分、适当的记录,能够作为审计报告的基础?
(7)已审计财务报表的编制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8)拟出具的审计报告措辞恰当,已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发表了恰当的审计意见和出具了恰当的审计报告类型?
(9)审计结果是否与所收取审计证据和资料一致,没有前后矛盾和有异议问题?
6、是否已复核项目组作出的重大判断?
7、是否已复核建议调整事项?
XX公司关于提供复函协查资料的情况说明

精心整理XX企业关于提供复函协查资料的情况说明
(核实函编号:XX)
一、公司情况简介
二、公司生产能力说明(针对本次复函所涉及货物)
以上货物流信息是否与送货单或运输单据的内容一致:是否
(表格内容填写处须盖有企业公章)四、关于所提供复函协查资料的承诺与声明
20xx年xx月xx日,我司XXXX公司将核实函编号为XXXXXX的复函协查资料提供给你局,对本次提供的复函协查资料保证真实、完整、准确,绝无弄虚作假,
精心整理
否则自行承担相应后果(如果因企业单方面出错而误导管理员的判断,不再申请二次复函),特此声明。
企业法定代表(负责人):
企业公章:
日期:。
核实函接受及复函份数考核表

附件7:
核实函接受及复函份数考核表
统计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单位:份
栏1:根据收函地区统计范围的设定条件,列出符合条件的收函地区。
栏2:收函地区截止统计日期接收核实函总份数。
栏3:收函地区在规定的期限内(30日)回函份数。
栏4:收函地区回函日期在收函30日后,但已发出延期回函说明,而且在延期说明的期限内回函份数(延期期限在收函后3个月内)。
栏5:收函地区回函日期在收函30日后,但已发出延期回函说明,而且在延期说明的期限内回函份数(延期期限在收函后3个月后)。
栏6:收函地区在收函30日后回函,并且未发出延期回函说明的回函份数。
栏7:收函地区回函日期在收函30日后,但已发出延期回函说明,而且回函日期超过延期说明的期限的回函份数(延期期限在收函后3个月内)。
栏8:收函地区回函日期在收函30日后,但已发出延期回函说明,而且回函日期超过延期说明的期限的回函份数(延期期限在收函后3个月后)。
栏9:收函地区尚未回函,但应回函日期大于统计日期的核实函份数(未超过30日)。
栏10:收函地区尚未回函,但应回函日期小于统计日期,而且已发出延期回函说明的核实函份数(尚未超过延期说明期限)。
栏11:收函地区尚未回函,但应回函日期小于统计日期,而且已发出延期回函说明的核实函份数(已超过延期说明期限)。
栏12:收函地区尚未回函,但应回函日期大于统计日期,而且未发出延期回函说明的核实函份数。
纳税人接收正常凭证核实申请表

纳税人接收正常凭证核实申请表
背景
纳税人在进行税务申报时,有时需要核实其正常凭证以确保准确性和合规性。
为了简化核实流程,特制定了本申请表,以供纳税人提交核实请求。
申请表格
提交流程
2. 纳税人将填写完整的申请表格发送至税务局提供的指定邮箱。
3. 税务局收到申请后,将核实纳税人提供的凭证信息。
4. 核实完成后,税务局将与纳税人联系,并及时告知核实结果
和可能的后续处理要求。
注意事项
- 请确保填写的信息准确、清晰,以避免延误审核流程。
- 如有需要,纳税人可随附其他相关文件,以协助核实凭证信息。
- 申请审核结果可能需要几个工作日,请耐心等待。
- 如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咨询,请联系税务局通过提供的联系
方式。
以上为《纳税人接收正常凭证核实申请表》的相关内容。
如有
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信息,请随时与税务局联系。
感谢您的配合与支持!
注:本文档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法律纠纷,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关于申请核定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的函

关于申请核定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的函
致 XXX 部门:
尊敬的领导:
我是贵部门的一名员工,我写此函是为了申请核定我们部门今年的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
经过我个人观察和同事们的讨论,我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得到合理的解决。
我想强调的是,我们部门的工作人员一直以来都非常努力和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大家每天都在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
无论是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我们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工作,充分展现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我认为我们部门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无论是完成各项任务还是实现业绩目标,我们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位同事的辛勤付出和团队的协作配合。
我们相信,这些成绩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值得得到肯定和表彰。
基于以上理由,我在此申请核定我们部门今年的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
我建议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业绩贡献,合理分配优秀等次的比例,以激励和鼓励大家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和业绩水平。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充分听取各位同事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评定过程的公
正和公平。
我衷心希望领导能够认真审议我的申请,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我相信,通过合理的核定和评定,我们部门的同事们将更加有动力和信心,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此致
敬礼。
函证核对表

附件二函证核对表—应收款项说明对多数审计项目而言,应收款项函证程序是最关键的审计程序之一。
由于该审计程序的多数步骤比较适合由审计项目小组中级别较低的成员来执行,因此项目复核经理通过监督、复核分派给项目组其他成员的工作对整个过程的控制非常重要。
这一点在计划函证和发出询证函的初始阶段尤为重要。
本所所有A类审计业务项目均必须填列本核对表,B类和C类项目鼓励参照执行。
项目经理应在每个关键阶段复核已完成的工作并签署本核对表,不应留到函证程序的最后阶段实施。
本核对表涵盖应收款项函证中通常采用的审计技术,包括样本的规划和选取以及询证函的编制和函证过程的跟进。
本核对表并不包括所有情况,因此适当时应以额外程序作补充。
必须对本表内的所有问题作答(不得填写“不适用”)。
在极少数情况下,若某一步骤未被执行,则必须在所附提及相关问题的备忘录中给出理由。
执行人项目复核经理初步计划_______ _______ (1) 函证程序的计划包括函证方法及时间,在账户余额被确认日前,且在执行函证前与客户进行讨论并使其认可。
(2) 应采用有效的抽样技术。
_______ _______(3) 应正确记录通过抽样技术得出的样本量。
_______ _______本阶段签署:项目复核经理:日期:项目经理: 日期:选取函证项目(4) 应实施充分的工作以确保应收款项余额的完整性。
_______ _______选取样本前,应:(a) 与客户进行讨论以便取得完整的应收款项样本总体。
(b) 从客户处取得应收款项余额明细表。
(c) 将应收款项明细表与总账调整一致。
(5) 应以独立信息证实关键债务人的存在。
_______ _______在核实过程中考虑:(a) 债务人的情况应与客户的业务性质一致。
(b) 能够联系到债务人。
(c) 债务人在业务/行业领域被其他人所知。
执行人项目复核经理选取函证项目(续)(6) 应从样本总体中选取关键项目。
_______ _______考虑具有如下特征的项目:(a) 账龄较长的账户(b) 出现贷方余额的账户(c) 非预期的零余额账户(d) 在被审计期间内客户注销的重大账户(e) 预期不会成为该公司顾客的企业的往来账户(7) 应适当记录采用所选取的抽样方法的理由。
开江县供销社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二级复查评分表

开江县供销社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二级复查评分表自查得分:分考评得分考核序号考核内容考核细则及评分标准标准分自查分考评分备注1 机构与组织管理21 19.51.1 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健全,档案工作渠道畅通,适应本单位、本系统档案工作的需要。
配备了业务能力强、适应工作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1、没有适应本单位、本系统档案工作需要的综合性档案工作机构(处、科、室)的,不得分。
2、档案人员不能胜任档案工作,不能满足档案工作需要的扣1.5分。
1.5 1.5∨1.2 档案工作纳入本单位工作计划、目标管理和相关部门及人员的岗位职责,同本单位各项工作同步发展,对本机关文件材料的形成、归档工作进行了监督指导。
1、本单位5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目标管理中没有安排布置档案工作,人员岗位职责中没有档案工作内容的,缺1项扣0.2分,扣完0.5分为止。
2、对本机关文件材料形成归档工作实施了有效的监督指导,检查近3年实施监督检查的相关文字依据,没有的扣0.5分。
3、监督指导不力、机关文件材料归档不及时的扣0.5分。
1.5 1.5∨考核序号考核内容考核细则及评分标准标准分自查分备注1.3本单位档案工作实行综合管理,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机构、统一制度,对全部档案实施有效管理。
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未集中统一管理,且无制度规定的不得分。
1 1∨1.4 有机关负责人分管、综合部门负责人主管档案工作。
出示相关文字依据(领导分工文件或会议记录),没有的酌情扣分。
1 1∨1.5档案工作列入领导议事日程,切实解决档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并有明显成效。
1、出示领导听取档案工作汇报及研究检查档案工作的文字依据,无依据的扣0.5分。
2、档案工作的实际问题未能及时有效的解决或效果不明显的扣0.5-1分。
1.51∨1.6档案工作经费能满足档案工作的发展需要。
提供档案经费开支情况,经费不能满足档案工作需要的扣0.5-1分,没有依据材料的扣0.5分。
1.51.5∨1.7 档案人员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7:
核实函接受及复函份数考核表
统计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单位:份
栏1:根据收函地区统计范围的设定条件,列出符合条件的收函地区。
栏2:收函地区截止统计日期接收核实函总份数。
栏3:收函地区在规定的期限内(30日)回函份数。
栏4:收函地区回函日期在收函30日后,但已发出延期回函说明,而且在延期说明的期限内回函份数(延期期限在收函后3个月内)。
栏5:收函地区回函日期在收函30日后,但已发出延期回函说明,而且在延期说明的期限内回函份数(延期期限在收函后3个月后)。
栏6:收函地区在收函30日后回函,并且未发出延期回函说明的回函份数。
栏7:收函地区回函日期在收函30日后,但已发出延期回函说明,而且回函日期超过延期说明的期限的回函份数(延期期限在收函后3个月内)。
栏8:收函地区回函日期在收函30日后,但已发出延期回函说明,而且回函日期超过延期说明的期限的回函份数(延期期限在收函后3个月后)。
栏9:收函地区尚未回函,但应回函日期大于统计日期的核实函份数(未超过30日)。
栏10:收函地区尚未回函,但应回函日期小于统计日期,而且已发出延期回函说明的核实函份数(尚未超过延期说明期限)。
栏11:收函地区尚未回函,但应回函日期小于统计日期,而且已发出延期回函说明的核实函份数(已超过延期说明期限)。
栏12:收函地区尚未回函,但应回函日期大于统计日期,而且未发出延期回函说明的核实函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