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哀江头》
哀江头原文-翻译及赏析

哀江头原文|翻译及赏析创作背这首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春。
至德元年(756年),安禄攻陷长安,离开鄜州去投奔刚即位的唐肃宗,不巧,被安史叛军抓获,带到沦陷了的长安。
旧地重来,触景伤怀,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
第二年,杜甫脱逃,沿长安城东南的曲江行走,感慨万千,哀恸欲绝,《哀江头》就是当时心情的真实记录。
整体全诗分为三部分。
前四句是第一部分,写长安沦陷后的曲江景象。
曲江原是长安有名的游览胜地,开元(唐玄宗年号,713 741)年间经过疏凿修建,亭台楼阁参差,奇异卉争芳,一到春天,彩幄翠帱,匝于堤岸,鲜车健马,比肩击毂,有说不尽的烟柳繁华、富贵流。
但这已经成为历史了,以往的繁华像梦一样过去了。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一个泣咽声堵的老人,偷偷行走在曲江的角落里,这就是曲江此时的游人。
第一句有几层意思:行人少,一层;行人哭,二层;哭又不敢大放悲声,只能吞声而哭,三层。
第二句既交代时间、地点,又写出诗人情态:在春日游览胜地不敢公然行走,却要潜行,而且是在冷僻无人的角落里潜行,这是十分不幸的。
重复用一个曲字,给人一种纡曲难伸、愁肠百结的感觉。
两句诗,写出了曲江的萧条和气氛的恐怖,写出了诗人忧思惶恐、压抑沉痛的心理,诗句含蕴无穷。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写诗人曲江所见。
千门,极言宫殿之多,说明昔日的繁华。
而着一锁字,便把昔日的繁华与眼前的萧条冷落并摆在一起,巧妙地构成了今昔对比,看似信手拈来,却极见匠心。
细柳新蒲,景物是很美的。
岸上是依依袅袅的柳丝,水中是抽芽返青的新蒲。
为谁绿三字陡然一转,以乐景反衬哀恸,一是说江山换了主人,二是说没有游人,无限伤心,无限凄凉,这些场景令诗人肝肠寸断。
忆昔霓旌下南苑至一笑正坠双飞翼是第二部分,回忆安史之乱以前春到曲江的繁华景象。
这里用忆昔二字一转,引出了一节极繁华热闹的文字。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先总写一笔。
南苑即曲江之南的芙蓉苑。
公元732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自大明宫筑复道夹城,直抵曲江芙蓉苑。
杜甫《哀江头》原文译文赏析

杜甫《哀江头》原文|译文|赏析《哀江头》描绘了长安在遭到安史叛军洗劫后的萧条冷落景象,表达了诗人真诚的爱国情怀,及对国破家亡的深哀巨恸之情。
全诗层次清晰,结构严整,首尾照应,艺术构思缜密,语言形象精练,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哀江头》原文唐代:杜甫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译文及注释译文祖居少陵的野老(杜甫自称)无声地痛哭,春天偷偷地来到了曲江边。
江岸的宫殿千门闭锁,细细的柳丝和新生的水蒲为谁而绿?回忆当初皇帝的彩旗仪仗下了南苑,苑里的万物都生出光辉。
昭阳殿里的第一美人也同车出游,随侍在皇帝身旁。
车前的宫中女官带着弓箭,白马套着带嚼子的黄金马勒。
翻身朝天上的云层射去,一笑之间双飞的一对鸟儿便坠落在地。
杨贵妃明亮的眼睛和洁白的牙齿在哪里呢?鲜血玷污了她的游魂,再也不能归来!清清的渭水向东流去,而玄宗所在的剑阁是那么深远。
走的和留下的彼此没有消息。
人生有情,泪水沾湿了胸臆,江水的流淌和江花的开放哪里会有尽头呢?黄昏时,胡骑扬起满城的尘土,我想去城南,却望着城北。
注释少陵:杜甫祖籍长安杜陵。
少陵是汉宣帝许皇后的陵墓,在杜陵附近。
杜甫曾在少陵附近居住过,故自称“少陵野老”。
吞声哭:哭时不敢出声。
潜行:因在叛军管辖之下,只好偷偷地走到这里。
曲江曲:曲江的隐曲角落之处。
“江头”一句:写曲江边宫门紧闭,游人绝迹。
江头宫殿:《旧唐书·文宗纪》:“上(文宗)好为诗,每诵杜甫《曲江行》(即本篇)......乃知天宝以前,曲江四岸皆有行宫台殿、百司廨署。
”王嗣奭《杜臆》卷二:“曲江,帝与妃游幸之所,故有宫殿。
哀江头(杜甫)原文及赏析

哀江头(杜甫)原文及赏析哀江头(杜甫)原文及赏析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其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现实、政治风貌和自然景观等方面,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中,他的《哀江头》被誉为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为您呈现《哀江头》的原文及赏析。
《哀江头》原文: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哀江头》赏析:《哀江头》通过对巴山楚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失落。
首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以地理特征开篇,凄凉的环境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接着,诗人回顾自己二十三年来的艰辛经历,将自己比喻为“烂柯人”,形容了自己身世坎坷、遭遇困顿的境况。
接下来的两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沉舟”、“病树”象征了诗人坎坷的经历,而“千帆过”、“万木春”则意味着外部世界的繁华与复苏。
这种对比衬托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孤寂。
最后两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通过“君歌”、“杯酒”表达了作者寻求安慰和慰藉的愿望。
此刻,诗人通过聆听他人的歌曲,暂时摆脱了内心的苦闷,重拾起勇气和希望。
整首诗的构思巧妙,字句简练,用意深远。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展示了自己内心的困苦与哀愁,同时也表达了对艰辛生活中片刻喘息的渴望。
在艺术手法上,《哀江头》借助对巴山楚水、沉舟和病树的描写,通过对比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心境的复杂与纷繁。
通过描写自然景观来反映人情况状,抒发自己对人生遭遇的感慨。
总之,杜甫的《哀江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含蓄的情感展现,成为唐诗中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从巴山楚水的凄凉到病树万木的春天,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况的深切思考和感慨,同时也启示了人们积极面对困境的力量和勇气。
高中语文课文《哀江头》赏析与练习

哀江头杜甫(唐代)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一、知人论世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756年(唐肃宗至德元年)秋天,杜甫离开鄜州去投奔刚即位的唐肃宗,不巧,被安史叛军抓获,带到沦陷了的长安。
旧地重来,触景伤怀,诗人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
第二年春天,诗人沿长安城东南的曲江行走,感慨万千,哀恸欲绝,《哀江头》就是当时心情的真实记录。
少陵:杜甫祖籍长安杜陵。
少陵是汉宣帝许皇后的陵墓,在杜陵附近。
杜甫曾在少陵附近居住过,故自称“少陵野老”。
吞声哭:哭时不敢出声。
潜行:因在叛军管辖之下,只好偷偷地走到这里。
曲江曲:曲江的隐曲角落之处。
“江头”一句:写曲江边宫门紧闭,游人绝迹。
江头宫殿:《旧唐书·文宗纪》:“上(文宗)好为诗,每诵杜甫《曲江行》(即本篇)......乃知天宝以前,曲江四岸皆有行宫台殿、百司廨署。
”王嗣奭《杜臆》卷二:“曲江,帝与妃游幸之所,故有宫殿。
”为谁绿:意思是国家破亡,连草木都失去了故主。
霓旌:云霓般的彩旗,指天子之旗。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拖蜺(同‘霓’)旌。
”李善注引张揖曰:“析羽毛,染以五采,缀以缕为旌,有似虹蜺之气也。
杜甫《哀江头》全诗译文、赏析

杜甫《哀江头》全诗译文、赏析《哀江头》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描绘了长安在遭到安史叛军洗劫后的萧条冷落景象,表达了诗人真诚的爱国情怀,及对国破家亡的深哀巨恸之情。
哀江头少陵野老吞声哭⑴,春日潜行曲江曲⑵。
江头宫殿锁千门⑶,细柳新蒲为谁绿⑷?忆昔霓旌下南苑⑸,苑中万物生颜色⑹。
昭阳殿里第一人⑺,同辇随君侍君侧⑻。
辇前才人带弓箭⑼,白马嚼啮黄金勒⑽。
翻身向天仰射云⑾,一笑正坠双飞翼⑿。
明眸皓齿今何在⒀?血污游魂归不得⒁。
清渭东流剑阁深⒂,去住彼此无消息⒃。
人生有情泪沾臆⒄,江水江花岂终极⒅!黄昏胡骑尘满城⒆,欲往城南望城北⒇。
【注释】⑴少陵:杜甫祖籍长安杜陵。
少陵是汉宣帝许皇后的陵墓,在杜陵附近。
杜甫曾在少陵附近居住过,故自称“少陵野老”。
吞声哭:哭时不敢出声。
⑵潜行:因在叛军管辖之下,只好偷偷地走到这里。
曲江曲:曲江的隐曲角落之处。
⑶“江头”句:写曲江边宫门紧闭,游人绝迹。
江头宫殿:《旧唐书·文宗纪》:“上(文宗)好为诗,每诵杜甫《曲江行》(即此篇)......乃知天宝以前,曲江四岸皆有行宫台殿、百司廨署。
”王嗣奭《杜臆》卷二:“曲江,帝与妃游幸之所,故有宫殿。
”⑷为谁绿:意思是国家破亡,连草木都失去了故主。
⑸霓旌:云霓般的彩旗,指天子之旗。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拖蜺(同‘霓’)旌。
”李善注引张揖曰:“析羽毛,染以五采,缀以缕为旌,有似虹蜺之气也。
”南苑:指曲江东南的芙蓉苑。
因在曲江之南,故称。
⑹生颜色:万物生辉。
⑺昭阳殿:汉代宫殿名。
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之妹为昭仪,居住于此。
唐人多以赵飞燕比杨贵妃。
第一人:最得宠的人。
⑻辇:皇帝乘坐的车子。
古代君臣不同辇,此句指杨贵妃的受宠超出常规。
⑼才人:宫中的女官。
⑽嚼啮:咬。
黄金勒:用黄金做的衔勒。
⑾仰射云:仰射云间飞鸟。
⑿一笑:杨贵妃因才人射中飞鸟而笑。
正坠双飞翼:或亦暗寓唐玄宗和杨贵妃的马嵬驿之变。
⒀“明眸皓齿”两句:写安史之乱起,玄宗从长安奔蜀,路经马嵬驿,禁卫军逼迫玄宗缢杀杨贵妃。
杜甫《哀江头》原文翻译及赏析

杜甫《哀江头》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演讲稿、心得体会、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范本、主题班会、教学反思、教学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experience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templates, theme class meetings, teaching reflections, teaching design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materials, please pay attention!杜甫《哀江头》原文翻译及赏析哀江头唐·杜甫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哀江头】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哀江头】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哀江头杜甫哀江头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景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译文及注释】少陵老人忍气吞声地抽泣不停,春日里偷偷地到曲江深处漫行。
江头宜春苑芙蓉苑都紧锁宫门,杨柳轻柔菰蒲娇嫩苍绿为谁生?想当年銮驾游猎来到了芙蓉苑,苑中的花树似乎焕发异样光彩。
昭阳殿杨太真是最受皇宠的人,与皇上同车出入陪伴好比形影。
御车前矫捷女官人人背带弓箭,白马嘴里衔嚼全部是黄金做成。
有个女官翻身向天上仰射一箭,一箭发射出去坠落了两只飞禽。
明眸皓齿的杨贵妃而今在何处?1/ 3满脸污血的游魂不能回归宫廷。
清清渭水向东流剑阁峥嵘林深,君去妃留生死间彼此消息不灵。
人生有情死别有谁不泪落沾襟?江水流呵江花飘悲伤岂有终境?黄昏时尘埃满天胡骑又来劫城,想往南逃却往北方向无法辨清!1、江头宫殿:《杜臆》云:“曲江,帝妃游幸之所,故有宫殿。
”后来毁坏了,所以到唐文宗时,读了杜甫这首诗,“乃知天宝以前曲江四岸皆有行宫台殿,百司署,思复升平故事,故为楼殿以壮之。
”(《旧唐书·文宗纪》)2、霓旌:皇帝仪仗中一种旌旗,缀有五色羽毛,望之如虹霓。
南苑,即芙蓉苑,因在曲江东南,故名。
3、昭阳殿:汉成帝时宫殿,赵飞燕姊妹所居,唐人诗中多以赵飞燕喻杨贵妃。
4、第一人:最得宠的人。
5、啮:咬,衔。
6、勒:马衔的嚼口。
7、清渭两句:马嵬南滨渭水,是杨贵妃死处,剑阁在蜀,是玄宗入蜀所经。
借喻二人一生一死,了无消息。
剑阁,注见卷三《长恨歌》。
去住:去指唐玄宗,住指杨贵妃,意即死生。
【赏析】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禄山攻陷长安。
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
杜甫的爱国诗词《哀江头》阅读

杜甫的爱国诗词《哀江头》阅读《哀江头》唐•杜甫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赏析】“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两句写景抒情,景是曲江春景,情是国破家亡的怨恨。
曲江本来是长安有名的游览胜地,每至春天,“曲江翠幕排银牓”,“拂水低回舞袖翻”,有说不尽的繁华,数不尽的风流。
如今呢?作者再游曲江的反应是“少陵野老吞声哭”,他忍不住呜咽,不敢放声大哭。
诗人忧思惶恐、压抑沉痛的心理可见相见。
作者看到的景象是“江头宫殿锁千门”,宫殿的千门万户都被紧锁,哪里还有翠幕与翻飞的舞袖呢?真是人事全非啊。
“千门”,极言宫殿之多,表明了昔日的繁华;“锁”字,便把昔日的繁华与眼前的萧条构成了今昔对比。
既然这里已经如此荒凉,没有游人来欣赏了,如果草木有情,得知国家沦陷,应该也不会绿了吧。
可是草木无知,它们还是绿了,作者忍不住责问:“细柳新蒲为谁绿?”作者的心情是伤痛的,可是眼前的景物却被描写的十分美丽。
鲜嫩柔软的柳条依旧在风中飘荡,水中的芦苇新鲜嫩绿,充满勃勃生机。
作者不禁质问:那嫩绿的柳条,新生的蒲苇,你们长得如此美丽,没有人前来欣赏,你们为何还要这么翠绿?既然国家都已经破亡了,人世不幸,自然界也应该不幸,可是那些草木却视而不见,当真是无情之至啊。
“为谁绿”三字情感色彩极浓,以乐景反衬哀恸。
作者杜甫是感性与理性兼长的诗人,从诗的前几句就可以看出来。
以上四句写的都是悲哀,到“忆昔”句忽然一转,写的是唐朝从前的盛世;从“明眸”句以下写诗人在曲江头产生的感慨。
诗人流露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
当他表达出真诚的爱国激情的时候,也流露出对蒙难君王的伤悼之情。
杜甫诗集之哀江头赏析

清渭东流剑阁深,
去住彼此无消息,
——李杨二人生死相隔,彼此音容渺茫。
人生有情泪沾臆, 江水江花岂终极:
——用自然界的无情来衬托诗人的有情。
黄昏胡骑尘满城, 欲往城南望城北,
——抒发了诗人希望官军尽快收复长安的 愿望。
《哀江头》借杨贵妃与
唐玄宗的爱情悲剧,来抒发
自己国破家亡的巨恸。“哀”
字是全诗的灵魂,以乐衬哀。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 色”,这两句是总写,以下写唐杨
游苑的具体景象。
昭阳殿里第一人, 同辇随君侍君侧。
“同辇随君”事出《汉书•外戚传》。
汉成帝游于后宫,曾想与班婕妤同辇
载。班婕妤拒绝说:“观古图画,圣 贤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 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 乎?” “同辇随君”的典故。这里
解题:此诗的诗眼是“哀”
字,主要描写作者身陷叛军之
中,春日独自潜行于曲江,有 感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生离死 别之事,遂发出的哀伤之音。 可分成三层。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第一层:写诗人潜行曲江,目 睹长安沦陷后的衰败景象,内 心无限哀伤与悲痛。
少陵野老吞声哭, 春日潜行曲江曲, 杜甫的哭很有深意,一是暗示 曲江之萧条。二是说明情势之 恐怖与危急。头两句就交代了 时间、地点、情绪的缘由。
江头宫曲江景
色。物是人非之痛跃
然纸上。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第二层:用追叙的手法极写昔日曲 江之繁盛与杨贵妃的骄奢淫逸的生
活。诗歌以乐衬哀。
暗示着唐玄宗不是明君,而是末主。
古诗哀江头·少陵野老吞声哭翻译赏析

古诗哀江头·少陵野老吞声哭翻译赏析《哀江头·少陵野老吞声哭》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
古诗全文如下: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景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前言】《哀江头》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此诗前半首回忆唐玄宗与杨贵妃游幸曲江的盛事,后半首感伤贵妃之死和玄宗出逃,哀叹曲江的昔盛今衰,描绘了长安在遭到安史叛军洗劫后的萧条冷落景象,表达了诗人真诚的爱国情怀,及对国破家亡的深哀巨恸之情。
全诗层次清晰,结构严整,首尾照应,艺术构思缜密,语言形象精练,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注释】少陵:杜甫祖籍长安杜陵。
少陵是汉宣帝许皇后的陵墓,在杜陵附近。
杜甫曾在少陵附近居住过,故自称“少陵野老”。
吞声哭:哭时不敢出声。
潜行:因在叛军管辖之下,只好偷偷地走到这里。
曲江曲:曲江的隐曲角落之处。
“江头”句:写曲江边宫门紧闭,游人绝迹。
江头宫殿:《旧唐书·文宗纪》:“上(文宗)好为诗,每诵杜甫《曲江行》(即此篇)乃知天宝以前,曲江四岸皆有行宫台殿、百司廨署。
”王嗣奭《杜臆》卷二:“曲江,帝与妃游幸之所,故有宫殿。
”为谁绿:意思是国家破亡,连草木都失去了故主。
霓旌:云霓般的彩旗,指天子之旗。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拖蜺(同‘霓’)旌。
”李善注引张揖曰:“析羽毛,染以五采,缀以缕为旌,有似虹蜺之气也。
”南苑:指曲江东南的芙蓉苑。
因在曲江之南,故称。
生颜色:万物生辉。
昭阳殿:汉代宫殿名。
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之妹为昭仪,居住于此。
唐人多以赵飞燕比杨贵妃。
第一人:最得宠的人。
辇:皇帝乘坐的车子。
古代君臣不同辇,此句指杨贵妃的受宠超出常规。
杜甫《哀江头》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杜甫《哀江头》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因远祖杜预为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故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
青年时期曾漫游三晋、吴越、齐、赵等地,追求功名,应试不第。
天宝十载(751)正月,玄宗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乃于九载冬预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
十四载,授河西尉,不就,旋改右卫率府兵曹参军。
杜甫困守长安期间,尝居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世因称“杜少陵”。
安史乱起,曾陷贼中。
肃宗至德二载(757)四月,杜甫自长安奔赴凤翔行在,授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
旋因疏救房琯,被贬华州司功参军。
后弃官流寓陇、蜀、湖、湘等地,所谓“漂泊西南天地间”。
其间曾卜居成都浣花溪畔,人又称“杜浣花”。
因代宗广德二年(764)剑南节度使严武表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两《唐书》有传。
杜甫生当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向被誉为“诗史”。
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律切精深,沉郁顿挫,后世尊为“诗圣”。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盛赞其“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现存诗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工部集》行世。
【原文】哀江头少陵野老吞声哭 [1] ,春日潜行曲江曲 [2] 。
江头宫殿锁千门 [3] ,细柳新蒲为谁绿 [4] ?忆昔霓旌下南苑 [5] ,苑中万物生颜色 [6] 。
昭阳殿里第一人 [7] ,同辇随君侍君侧 [8] 。
辇前才人带弓箭[9] ,白马嚼啮黄金勒 [10] 。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11] 。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12] 。
清渭东流剑阁深 [13] ,去住彼此无消息 [14] 。
哀江头杜甫全篇赏析

哀江头杜甫全篇赏析
杜甫的诗文《哀江头》,是一首著名的抒情性叙事诗,讲述了他身世之苦,心中之愁,抒发了一个“流离失所者”的痛苦感慨。
《哀江头》以其悲痛的心声和隽永的诗句深深地打动了无数的诗人和文人的心。
《哀江头》共六句,叙述了杜甫在一片荒凉的山林中,回想着他流落他乡之后的悲情境遇,临江而歌,表达自己的悲伤和绝望。
第一句“哀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描写了一个萧瑟的夜晚,诗人坐在江头等候客人,枫叶萧瑟,荻花渐枯,只有夜风轻轻地吹拂着,寒冷而寂寞。
第二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叙述了诗人满怀愁绪,举杯痛饮,倾诉自己的内心矛盾与愤慨。
他感叹自己被迫流落他乡,漂泊在异乡,距离家200里,无法返回,只能孤独地坐在江边痛饮,回味着往昔的岁月。
- 1 -。
《哀江头》杜甫

《哀江头》杜甫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景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注解】1、江头宫殿:《杜臆》云:曲江,帝妃游幸之所,故有宫殿。
后来毁坏了,所以到唐文宗时,读了杜甫这首诗,乃知天宝以前曲江四岸皆有行宫台殿,百司署,思复升平故事,故为楼殿以壮之。
(《旧唐书文宗纪》)2、霓旌:皇帝仪仗中一种旌旗,缀有五色羽毛,望之如虹霓。
南苑,即芙蓉苑,因在曲江东南,故名。
3、昭阳殿:汉成帝时宫殿,赵飞燕姊妹所居,唐人诗中多以赵飞燕喻杨贵妃。
4、第一人:最得宠的人。
5、啮:咬,衔。
6、勒:马衔的嚼口。
7、清渭两句:马嵬南滨渭水,是杨贵妃死处,剑阁在蜀,是玄宗入蜀所经。
借喻二人一生一死,了无消息。
剑阁,注见卷三《长恨歌》。
去住:去指唐玄宗,住指杨贵妃,意即死生。
【评析】??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禄山攻陷长安。
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
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虏至长安。
次年写此诗。
诗旨在哀悼贵妃之死。
因不敢直言,故借当年行幸江头以为题。
??诗的开首先写作者潜行曲江,忆昔日此地的繁华,而今却萧条零落,进而追忆贵妃生前游幸曲江的盛事。
再转入叙述贵妃归天,玄宗上蜀,生离死别的悲惨情景。
??全诗以哀字为核心。
开篇第一句吞声哭,就创造出强烈的艺术氛围,接着写春日潜行是哀,睹物伤怀还是哀,最后,不辨南北更是极度哀伤的表现。
哀字为题,以哀统领全面,笼罩全篇,沉郁顿挫,意境深远。
??全诗的这种哀情,是复杂的,深沉的。
诗人在表达出真诚的爱国激情的同时,也流露了对蒙难君王的伤悼。
因此,我们说全诗是对国破家亡的深切巨恸、是李唐盛世的挽歌,也是国势衰微的悲歌。
??诗的结构波折跌宕,纡曲有致。
杜甫《哀江头》原文与翻译赏析

杜甫《哀江头》原文与翻译赏析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该诗作于至德二年(756)春天。
在这前一年诗人去灵武投奔肃宗的途中,被安禄山的叛兵俘虏带到了长安,后来逃出。
诗中所写的就是当时在长安所见到的荒凉情景,回想起从前的盛况,悲愤之情贯穿全篇。
在这首诗里,诗人流露的感情是深沉的,也是复杂的。
当他表达出真诚的爱国激情的时候,也流露出对蒙难君王的伤悼之情。
李唐盛世的挽歌,也是国势衰微的悲歌。
全篇表现的,是对国破家亡的深哀巨恸。
哀江头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景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注解:1、江头宫殿:《杜臆》云:“曲江,帝妃游幸之所,故有宫殿。
”后来毁坏了,所以到唐文宗时,读了杜甫这首,“乃知天宝以前曲江四岸皆有行宫台殿,百司署,思复升平故事,故为楼殿以壮之。
”(《旧唐书·文宗纪》)2、霓旌:皇帝仪仗中一种旌旗,缀有五色羽毛,望之如虹霓。
南苑,即芙蓉苑,因在曲江东南,故名。
3、昭阳殿:汉成帝时宫殿,赵飞燕姊妹所居,唐人诗中多以赵飞燕喻杨贵妃。
4、第一人:最得宠的人。
5、啮:咬,衔。
6、勒:马衔的嚼口。
7、清渭两句:马嵬南滨渭水,是杨贵妃死处,剑阁在蜀,是玄宗入蜀所经。
借喻二人一生一死,了无消息。
剑阁,注见卷三《长恨歌》。
去住:去指唐玄宗,住指杨贵妃,意即死生。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这两句是对安史之乱前曲江游乐的回忆——宫中的才人,戎装白马,身带弓箭,仰射高空,正好射中比翼双飞的鸟。
可惜这技艺不是为了保护国家的安全,却是为了博得杨贵妃的一笑。
讽刺奢靡放纵生活,语意却委婉曲折,含而不吐,留待读者寻味,手法高妙。
诗词鉴赏:杜甫《哀江头》

诗词鉴赏:杜甫《哀江头》哀江头唐代:杜甫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译文祖居少陵的野老(杜甫自称)无声地痛哭,春天偷偷地来到了曲江边。
江岸的宫殿千门闭锁,细细的柳丝和新生的水蒲为谁而绿?回忆当初皇帝的彩旗仪仗下了南苑,苑里的万物都生出光辉。
昭阳殿里的第一美人也同车出游,随侍在皇帝身旁。
车前的宫中女官带着弓箭,白马套着带嚼子的黄金马勒。
翻身朝天上的云层射去,一笑之间双飞的一对鸟儿便坠落在地。
杨贵妃明亮的眼睛和洁白的牙齿在哪里呢?鲜血玷污了她的游魂,再也不能归来!清清的渭水向东流去,而玄宗所在的剑阁是那么长远。
走的和留下的彼此没有消息。
人生有情,泪水沾湿了胸臆,江水的流淌和江花的开放哪里会有尽头呢?黄昏时,胡骑扬起满城的尘土,我想去城南,却望着城北。
注释少陵:杜甫祖籍长安杜陵。
少陵是汉宣帝许皇后的陵墓,在杜陵附近。
杜甫曾在少陵附近居住过,故自称“少陵野老”。
吞声哭:哭时不敢出声。
潜行:因在叛军管辖之下,只好偷偷地走到这里。
曲江曲:曲江的隐曲角落之处。
“江头”一句:写曲江边宫门紧闭,游人绝迹。
江头宫殿:《旧唐书·文宗纪》:“上(文宗)好为诗,每诵杜甫《曲江行》(即本篇)......乃知天宝以前,曲江四岸皆有行宫台殿、百司廨署。
”王嗣奭《杜臆》卷二:“曲江,帝与妃游幸之所,故有宫殿。
”为谁绿:意思是国家破亡,连草木都失去了故主。
霓旌:云霓般的彩旗,指天子之旗。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拖蜺(同‘霓’)旌。
”李善注引张揖曰:“析羽毛,染以五采,缀以缕为旌,有似虹蜺之气也。
”南苑:指曲江东南的芙蓉苑。
因在曲江之南,故称。
杜甫的唐诗哀江头

杜甫的唐诗哀江头《哀江头》作者:杜甫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景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注解】(1)少陵:杜甫祖籍长安杜陵。
少陵是汉宣帝许皇后的陵墓,在杜陵附近。
杜甫曾在少陵附近居住过,故自称“少陵野老”。
吞声哭:哭时不敢出声。
(2)潜行:因在叛军管辖之下,只好偷偷地走到这里。
曲江曲:曲江的隐曲角落之处。
(3)“江头”一句:写曲江边宫门紧闭,游人绝迹。
江头宫殿:《旧唐书·文宗纪》:“上(文宗)好为诗,每诵杜甫《曲江行》(即本篇)......乃知天宝以前,曲江四岸皆有行宫台殿、百司廨署。
”王嗣奭《杜臆》卷二:“曲江,帝与妃游幸之所,故有宫殿。
”(4)为谁绿:意思是国家破亡,连草木都失去了故主。
(5)霓旌:云霓般的彩旗,指天子之旗。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拖蜺(同‘霓’)旌。
”李善注引张揖曰:“析羽毛,染以五采,缀以缕为旌,有似虹蜺之气也。
”南苑:指曲江东南的芙蓉苑。
因在曲江之南,故称。
(6)生颜色:万物生辉。
(7)昭阳殿:汉代宫殿名。
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之妹为昭仪,居住于此。
唐人多以赵飞燕比杨贵妃。
第一人:最得宠的人。
(8)辇:皇帝乘坐的车子。
古代君臣不同辇,此句指杨贵妃的受宠超出常规。
(9)才人:宫中的女官。
(10)嚼啮:咬。
黄金勒:用黄金做的衔勒。
(11)仰射云:仰射云间飞鸟。
(12)一笑:杨贵妃因才人射中飞鸟而笑。
正坠双飞翼:或亦暗寓唐玄宗和杨贵妃的马嵬驿之变。
(13)“明眸皓齿”两句:写安史之乱起,玄宗从长安奔蜀,路经马嵬驿,禁卫军逼迫玄宗缢杀杨贵妃。
《旧唐书·杨贵妃传》:“及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
杜甫:哀江头范文

杜甫:哀江头范文杜甫:哀江头【原文、翻译及赏析】原文:《哀江头》作者:杜甫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景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注解】(1)少陵:杜甫祖籍长安杜陵。
少陵是汉宣帝许皇后的陵墓,在杜陵附近。
杜甫曾在少陵附近居住过,故自称“少陵野老”。
吞声哭:哭时不敢出声。
(2)潜行:因在叛军管辖之下,只好偷偷地走到这里。
曲江曲:曲江的隐曲角落之处。
(3)“江头”一句:写曲江边宫门紧闭,游人绝迹。
江头宫殿:《旧唐书·文宗纪》:“上(文宗)好为诗,每诵杜甫《曲江行》(即本篇)......乃知天宝以前,曲江四岸皆有行宫台殿、百司廨署。
”王嗣奭《杜臆》卷二:“曲江,帝与妃游幸之所,故有宫殿。
”(4)为谁绿:意思是国家破亡,连草木都失去了故主。
(5)霓旌:云霓般的彩旗,指天子之旗。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拖蜺(同‘霓’)旌。
”李善注引张揖曰:“析羽毛,染以五采,缀以缕为旌,有似虹蜺之气也。
”南苑:指曲江东南的芙蓉苑。
因在曲江之南,故称。
(6)生颜色:万物生辉。
(7)昭阳殿:汉代宫殿名。
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之妹为昭仪,居住于此。
唐人多以赵飞燕比杨贵妃。
第一人:最得宠的人。
(8)辇:皇帝乘坐的车子。
古代君臣不同辇,此句指杨贵妃的受宠超出常规。
(9)才人:宫中的女官。
(10)嚼啮:咬。
黄金勒:用黄金做的衔勒。
(11)仰射云:仰射云间飞鸟。
(12)一笑:杨贵妃因才人射中飞鸟而笑。
正坠双飞翼:或亦暗寓唐玄宗和杨贵妃的马嵬驿之变。
(13)“明眸皓齿”两句:写安史之乱起,玄宗从长安奔蜀,路经马嵬驿,禁卫军逼迫玄宗缢杀杨贵妃。
《旧唐书·杨贵妃传》:“及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
杜甫《哀江头》在线译文及鉴赏视频

杜甫《哀江头》在线译文及鉴赏视频《哀江头》是由杜甫所创作的,诗的结构,从时间上说,是从眼前翻到回忆,又从回忆回到现实。
从感情上说,首先写哀,触类伤情,无事不哀;哀极而乐,回忆唐玄宗、杨贵妃极度逸乐的腐朽生活;又乐极生悲,把亡国的哀恸推向高潮。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哀江头》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哀江头》唐代:杜甫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哀江头》译文祖居少陵的野老(杜甫自称)无声地痛哭,春天偷偷地来到了曲江边。
江岸的宫殿千门闭锁,细细的柳丝和新生的水蒲为谁而绿?回忆当初皇帝的彩旗仪仗下了南苑,苑里的万物都生出光辉。
昭阳殿里的第一美人也同车出游,随侍在皇帝身旁。
车前的宫中女官带着弓箭,白马套着带嚼子的黄金马勒。
翻身朝天上的云层射去,一笑之间双飞的一对鸟儿便坠落在地。
杨贵妃明亮的眼睛和洁白的牙齿在哪里呢?鲜血玷污了她的游魂,再也不能归来!清清的渭水向东流去,而玄宗所在的剑阁是那么深远。
走的和留下的彼此没有消息。
人生有情,泪水沾湿了胸臆,江水的流淌和江花的开放哪里会有尽头呢?黄昏时,胡骑扬起满城的尘土,准备到城南却跑到了城北。
《哀江头》注释少陵:杜甫祖籍长安杜陵。
少陵是汉宣帝许皇后的陵墓,在杜陵附近。
杜甫曾在少陵附近居住过,故自称“少陵野老”。
吞声哭:哭时不敢出声。
潜行:因在叛军管辖之下,只好偷偷地走到这里。
曲江曲:曲江的隐曲角落之处。
“江头”一句:写曲江边宫门紧闭,游人绝迹。
江头宫殿:《旧唐书·文宗纪》:“上(文宗)好为诗,每诵杜甫《曲江行》(即本篇)......乃知天宝以前,曲江四岸皆有行宫台殿、百司廨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哀江头》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忘南北。
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
一生坎坷。
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
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
有《杜工部集》。
注释:少陵野老:杜甫自称。
曲江:在今西安市附近。
归不得:当时杨贵妃缢死马嵬坡。
简析:本诗作于至德二年(756)春天。
在这前一年诗人去灵武投奔肃宗的途中,被安禄山的叛兵俘虏带到了长安,后来逃出。
诗中所写的就是当时在长安所见到的荒凉情景,回想起从前的盛况,悲愤之情贯穿全篇。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