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第三章要点大全
马哲第三章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也是人类实践中的根本问题。
这个观点是马克思首先提出来的,是马克思在历史观上的巨大贡献,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在历史观上都是唯心的。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它的主要缺陷是: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察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它的意义就好比是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规律一样重大。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的含义及其主要组成部分(1)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第一:地理环境第二:人口因素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首先,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恩格斯曾经这样表述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及其他东西。
因此,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物质资料本身。
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生产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其次,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最后,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马哲重点1
马哲重点第三章社会及其基本结构1.关于社会本质的认识,形成了不同的历史观。
(神学历史观和自然历史观上年出过,今年出其他的)在马哲产生之前,人类社会或者被神话,或者被精神化,或者被自然化,马哲通过对人类实践活动深入而全面的探讨,深刻而科学的把握了社会的本质,即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把人类社会神话的是神学历史观。
它既否定了社会的客观性,也否定了社会的客观性,也否定了人在社会中的主体性,从而把历史本身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因果关系纳入到神学宿命论之中,对社会的本质做了宿命论的歪曲。
把人类社会精神化的是唯心主义历史观。
认为社会本质上是人的意识、意识活动或心理活动的产物,或者说是“绝对精神”运动的产物,如同自然是“绝对精神”在空间中的展现一样,人类历史是“绝对精神”在时间中展开。
把人类社会自然化的是自然主义历史观。
自然主义历史观或者把社会的本质归结于自然条件,即社会所处的地理环境,或者把社会的本质归结为人的自然属性,即生物本能,认为人类与“动物社会”在本质上是同一的。
2.历史观可分为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其区别?①社会本质认识不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是否是实践的②社会历史有没有规律——是否承认社会发展具有历史规律③社会发展的动力不同——群众史观(唯物)英雄史观(唯心)3.唯心主义存在的根源①造成这种状况既有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历史的原因,又有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眼光的原因。
②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把人类社会神化、精神化或自然化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不理解实践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或者“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或者“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4.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简答题)95首先,实践构成了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1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1)联系及其特点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联系具有以下特征:客观性、普遍性、条件性和多样性。
第一,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本性,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它不依人的意识和主观认识而转移。
第二,联系具有普遍性。
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是相互联系着的各个要素、部分组成的复杂的系统。
系统就是由事物内部相互联系着的各个要素、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现象。
第三,联系具有多样性。
由于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因而事物的普遍联系必然是复杂多样的。
不同的物质与运动形式之间,不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存在不同的联系。
事物之间的联系也随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联系的多样性表现形式主要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掌握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对于指导我们实际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普遍联系及系统性能帮助我们正确地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在工作中我们要把整体性原则作为基本的出发点,从普遍联系的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功能。
作为整体,系统是由部分组成的,但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系统整体的功能也不是部分功能的机械相加。
要从整体与部分的有机联系中综合地、系统地把握事物,避免孤立地、片面地看事物,使工作取得最佳效果。
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注意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问题,联系的普遍性并不等于随便任何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联系起来。
第二,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普遍联系能使我们正确地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
马克思第三章总结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一)、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1、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诸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构成,适合生物生存的范围叫生物圈。
人类生存依赖着地理环境,这种依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
(2)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资源(生态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地理环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两个方面:(1)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力的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2)地理环境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不同国家社会的发展地理环境虽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但对社会发起主要的决定作用。
2、人口因素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口因素:是一个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密度、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人口的自然变和社会变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范畴。
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羊提。
(2)人口状况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人口状况对社会发展有不同的影响。
人口因素虽然对社会发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但不是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3、生产方式及在其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生产方式: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2)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4)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二)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章
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目的要求:学习本章要求理解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基本观点;掌握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主要原理,着重分析以矛盾为核心的发展观,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上,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理解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树立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主要内容: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二、质量互变规律三、否定之否定规律四、对立统一规律教学重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教学难点:对立统一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一)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1、联系的涵义联系是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
对联系范畴的上述理解,包含以下三个要点:第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是一切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第二,相互作用是联系的根本内容。
联系作为一种关系,并不指一般的关系,而是指那种具有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第三,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物质的相互作用,物质是相互作用的主体。
2、联系的客观性(1)联系客观性的含义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们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事物的联系总是客观存在的。
(2)承认联系客观性的重要意义首先,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是批判唯心主义、反对封建迷信的基本要求。
其次,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前提和基础。
再次,承认联系的客观性,也是指导人们合理建立各种联系的客观要求和实践原则。
3、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过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前后周围的其他事物和过程联系着;每一事物和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它要素和环节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和过程,任何事物和过程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环节或阶段;孤立的、不与其它事物和过程相联系的事物和过程是不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
整个世界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共有的规律,即一般规律或 普遍规律,它存在于一切事物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之中;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 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哲学既要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 么,又要回答世界的状况怎么样。 关于世界状况怎么样的观点,通常 在哲学上称为发展观。在人类认识 史上存在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 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第 四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 律是唯物辩证法与形 而上学斗争的焦点。
第四,开放性。系统的开放性是指系统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 用,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的状态。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三、世界的普遍联系与系统
系统论的观点深化了辩证法关于整体与部分关系的观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
第一,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
第二,整体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按照一定联系或关系结 合在一起的,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优化的系统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二、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发展的实质
整个世界的发展过程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
整个世界的发展过程又是稳定性与变动性的统一
整个世界的发展过程也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二、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发展的实质
➢ 辩证的发展是一个前进上升的过程。辩证的发展不是单一水 平方向的变化,而是由低级到高级、由无序到有序、由简单到复 杂的前进上升的变化。
➢ 辩证的发展是量变基础上的质变,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是 新旧事物的不断更替。
➢ 唯物辩证法认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考研政治基础辅导之马哲第三章常考知识点精选
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与系统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所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和相互制约。
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所固有的,⼈们可以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但决不能⽤臆想的联系代替真实的联系,否则将陷⼊诡辩论。
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整体,每⼀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个环节并通过它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在内容上和形式上还是多种多样的,考试⼤祝你好运。
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物质世界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
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的若⼲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主要特征: ⼀是它的整体性,系统具有其部分在孤⽴状态下所没有的整体特性; ⼆是它的结构性,系统的性质不仅取决于构成系统的各要素的性质,更取决于这些要素的组成⽅式即结构。
此外,系统还有层次性和开放性。
科学的任务就是揭⽰事物的联系,科学的突破往往表现在把⼈们通常看来似乎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
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要求⼈们全⾯地认识事物的联系,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普遍联系的观点是现代社会和现代⼈的必备观点,也是我国改⾰开放的⽅法论基础之⼀。
2.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
发展的实质。
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 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发展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运动是指宇宙间所发⽣的⼀切变化和过程。
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级、由简单向复杂、由⽆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产⽣新事物,发展的本质是创新。
我们要增强创新意识,积极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事物发展。
(精品)马哲第三章
第三章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第一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一、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联系是指一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现象,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
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
联系的条件性是指任何联系都必然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事物彼此互为条件。
同某一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因素就是这个事物的条件。
“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
”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根本观点。
联系的普遍性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内部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二是任何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也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二、联系的多样性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一方面,相互联系着的事物或现象不同,它们的联系方式也就不同。
另一方面,同是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和形式。
事物联系的基本形式可分为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等。
1、正确把握因果关系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是原因,被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
前因后果是因果联系的特点,但并不是任何前后相继的现象都存在着因果关系。
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
首先,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在特定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的界限是确定的。
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
但是,如果把原因和结果放在世界无限发展的链条中去考察,它们的区分又是不确定的。
其次,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原因总是伴随着一定的结果,结果总是有一定原因的。
原因不仅可以作用于结果,结果又能反作用于原因,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因果关系是客观的、普遍的。
其具体的表现是复杂多样的。
马哲第三章重点知识点
第三章1、怎样理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1)物质生产生活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2)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3)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2、什么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2)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3)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
(4)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
(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着的。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力关系有侠义和广义之分。
侠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互相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生产关系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的生产关系两种类型。
3、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势和规律。
主要表现:(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进步的社会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见、推断未来,直到人们的实践活动;落后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互相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4、怎样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内容:(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基本原理第3章
第三章
• 5、社会革命是历史发展中的必然现象, 社会革命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 • 6、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7、科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伟大力量。 • 8、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第三章
•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 1、唯心史观主要观点: • (1)天命史观:把社会历史之外的 ‚天命‛、‚天意‛等神秘、虚幻的 精神力量看作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精 神力量。 • (2)英雄史观:把历史发展的最终原 因归结为人的主观意志和思想动机。
第三章
• 二、关于社会基本矛盾 •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辩证 运动规律 •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概念及构成 •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 (1)辩证关系 • (2)矛盾运动规律 • 3、矛盾运动规律的意义 • (1)确立了生产力标准的历史主义观点。 • (2)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依据。
• 3、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必然性、前进 性与多样性、选择性和曲折性 • 统一性、必然性和前进性:人类社会发展 的一般规律而言,就总的趋势来说的一种客 观必然性。 • 多样性、选择性和曲折性:偶然性、跳跃性、 选择性
•
在学习事物的永恒发展那节,我们谈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从 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再从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有 的国家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表现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总趋势。……社会主 义作为过程的集合体,它将经过自身的长期发展,向着共产主义迈进,这是不 以 人 的 意 志 为 转 移 的 历 史 潮 流 。 ”
第三章
• 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 • 第一,只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 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 因和经济根源。 • 第二,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 唯心史观产生的原因: • 第一,社会根源 • 第二,阶级根源 • 第三,认识根源
马克思(自己整理)第三章重点
第三章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辨证关系p97-p99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辨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②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③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就有依赖性,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即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重要概念:1.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P1002.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着的。
P1014.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
P103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马哲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原始社会 奴隶制社会 封建制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
2、多样性 、 个别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社会形态的跨越 有些国家在历史发展一定阶段的社会形态不够 典型 有些国家在一定时期社会形态长期停滞甚至倒退 同一种社会形态,不同的国家呈现不同的特点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 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 生产力: 生产力:
• 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 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 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 量。
•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
• 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 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的经济关系。
• 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 史性 • 生产力的水平、性质、状 况和发展要求等是理解生 产力的主要范畴
国体与政体: 国体与政体:
•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表明国家
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 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 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
式,即政权构成形式,表明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 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
• 二者的关系: 二者的关系:
•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国体 • 政体为国体服务,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 用
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 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 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行政制度; 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行政制度; 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 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 监狱等
练习题: 练习题:
• 一、单选
• 1、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 隶,是革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并过着默默无 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对奴隶 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 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这三种奴隶的思想 意识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由于( ) • A人的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 B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 • C人的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 D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马哲-第三章
奴隶主
阶级专政
地主阶 级专政
资产阶 级专政
无产阶 级专政
国家的组织形式(政体) 国家的组织形式(政体)
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 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 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它表明统治 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 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 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 实现自己的统治。 实现自己的统治。
科学技术是潜在的 生产力, 生产力,是构成生产力 的渗透性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生产力中 劳动者是最活跃的因素, 劳动者是最活跃的因素, 它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
马克思说: 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 马克思说:“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 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 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 机等等……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 机等等 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 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 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
(2)唯物史观 ) 凡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用社会 凡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存在来解释社会意识的就是唯物史观 第一,它使唯物主义彻底化了 第一, 第二, 第二,它使社会历史理论科学化了 第三, 第三,它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决定 唯物史观 社会存在 唯心史观 决定 社会意识
马克思指出: 为了进行生产, 马克思指出:“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 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 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 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 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 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 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
生产关系的性质由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决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点(第三章)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8、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科技革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 (4)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9、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是贯穿于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具体而言, 指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矛盾构成。社会基本 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0、生产力的要素: 生产力三个基本要素(实体要素)是: 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也叫劳动 手段)、劳动者。 劳动者是生产力的最活跃的因素; 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区分不同经济时代的客观标志,是衡量生产 力性质和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 ( 劳动资料不等于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 动对象的总和,生产资料包括了“劳动资料”) (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的要素,但不是其实体要素、基本要素,而是非 实体要素。在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缩短,其作用越 来越多,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 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 点总结(第三章)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唯物史观和唯物史观: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 会意识是第二性的,是历史唯物主义; 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的,社 会存在是第二性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2、唯心史观有两种基本形式: 一种表现为宿命论的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超社 会的、神秘的精神力量(如“天”、“绝对精神”等)决 定着社会历史的发展。 另一种表现为唯意志论的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少 数英雄人物的意志决定着社会历史的发展。 3、旧历史观有两大缺陷: 马克思以前的历史观有两大缺陷: (1)不懂得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动因及客观规律性; (2)看不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马哲-第三章
编钟
(一)人民群众的作用
人民群 众是实 现社会 变革的 决定力 量
秋收起义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的 制约条件
1、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指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 2、政治条件:主要指政治和法律制度。 3、精神条件:主要指传统、既存的各种 思想观念、思维习惯、价值观念等。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 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的矛盾
(一)为什么说这两对矛盾是社会的 基本矛盾
3、解决“全球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必须通过制度变革、观念更新和国际合 作来加以解决。 其中重要途径之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1)核心是以人为本。 (2)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3)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的对立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三、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第二节
第三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对二者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水岭。
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三章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领会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掌握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的创史作用等观点;提高同学们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以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教学要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划分标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的看法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社会历史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水岭,又是人们社会实践中的根本问题,所以它构成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决定唯心史观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史,根本否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本否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唯心史观主要缺陷第一,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探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和经济根源。
从而,把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史,根本否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二,只看到少数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没有看到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为社会历史发展也有其客观规律;既承认英雄对历史地推进作用,又强调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人类历史观的根本变革。
马哲 第三章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所有制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经济基础的进步(或落后 或落后)性决定上层建筑的进步 经济基础的进步 或落后 性决定上层建筑的进步 (或落后 性: 或落后)性 或落后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⑵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服务的效果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进步的促进 作用,也可能是消极衰退的阻碍作用。 作用,也可能是消极衰退的阻碍作用。 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 务时, 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 务时 , 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 , 反之, 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反之 , 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⑵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服务的方向——“为己”和“排他” 为己” 排他” 服务的方向 为己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 要排除自己及其经济基础的对立物。 要排除自己及其经济基础的对立物。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及其规律 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改革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 革命 适 合 生产力 不适合 持续 发展 适 合 生产力 不适合 生产力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及其规律 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马克思第三章重点
第三章1.(选择)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2.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3.(概念)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和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4(简答)为什么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 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最后, 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5.(概念)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6.(选择)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7.(简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什么?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二,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三,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8.(简答)社会意识有其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9.(选择)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一是劳动资料,二是劳动对象,三是劳动者.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10.(选择)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11.(选择)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并且要取得胜利,就必须了解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的国情(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变为半封建的中国。
中国社会逐步变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一方面,帝国主义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使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半殖民地化。
帝国主义入侵,决不是为了给中华民族带来文明和发展,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入侵虽然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一定的条件,但是中国没有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依旧保持,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经济生活中仍然占明显优势。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外国资本、本国的官僚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压迫,没有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着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其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着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着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1914年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发生,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
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来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转变为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近代中国革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为挽救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人民曾经进行过多次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每一次都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以及世界形势的新变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1)萌芽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党的二大明确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党的三大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
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
1926年前后,党逐步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2)初步形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等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进行了探索。
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论断。
在创建农村根据地过程中,他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初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
(3)走向成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认识逐步成熟。
毛泽东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三大法宝、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得到展开,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4)完善和发展:抗日战争胜利后,围绕着在中国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共产党与国民党展开了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战略决战。
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尤其是解放战争胜利的经验,完整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系统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思想,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的概括和总结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来看,没有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就没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没有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的实践,就不会有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没有革命战争的实践,就不会有建立人民军队和关于军事战略的理论;没有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实践,就不会有党的建设的理论。
总之,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也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总路线是相对于具体路线而言的根本指导路线。
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它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和发展前途。
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分清敌人和朋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着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1)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近代中国最大的压迫是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帝国主义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首要因素,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
(2)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也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
反对封建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在经济上消灭封建制度,在政治上消灭军阀的专制统治,消灭地主阶级,解放生产力,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创造条件。
(3)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对民族工商业巧取豪夺,严重束缚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也是中国革命的对象。
从总体上说,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它们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但是在不同历史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集中反对的主要敌人是有所不同的。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无产阶级: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最基本动力。
中国无产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2)农民: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的贫农是中国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而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工人阶级对农民的领导是革命领导权的基础。
(3)城市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同样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
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4)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
它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是革命的动力;又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联系,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这种两重性决定它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1)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2)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充当领导者。
(3)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优点:①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受外国资本、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压迫,形成中国无产阶级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革命性;②它分布比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③它的成员中大部分出身于农民,容易与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
(4)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是在与资产阶级争夺的过程中实现的①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革命各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②在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③必须建立和发展人民的武装力量,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
这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④必须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这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①是新的民主主义革命,它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②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③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④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①它在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争取和联合民族资产阶级反对共同的敌人;②在经济上保护民族工商业;③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
而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和改造小私有制。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存在紧密的联系。
毛泽东指出,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是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经过新民主主义而到达社会主义。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一个政党的纲领,是公开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是表明党的性质的重要标志。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展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具体的奋斗目标。
它包括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基本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它包括新民主主义的国体和政体。
(1)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