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冲突与犯罪
文化冲突与犯罪原因
题 ,建设 中国先进文化 ,促进社会 和谐 ,具有重要 的
现实意义。
一
化 的差异和冲突是引发犯 罪行为 的单纯原 因。因为犯
罪 的主体是人 ,而不是动物 ,以物质为对象 的犯罪也 不是一 个简单 的 “ 见物起 窃心 ”的刺 激反应 的过程 ,
而是一种复杂的行 为选择 过程 。根据 马斯 洛的需要理
P ENG Zha n
(a colN nig nvri, aj gJ n s 10 3 LwS ho aj ie t N ni ,i gu2 0 9 ) , nU sy n a
Ab t a t W i t e e e o me t f h e o o a d r q e t n e n t n l o sr c : t h d v l p n o t e c n my n f u n it r ai a c mmu iai n . te p e o c h r l h e o n c t s h s e d f u u a o
论 ,人 的需要 分 为五 个层次 :生 理需要 ,安 全需要 , 社交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 的需要 。其 中,生理 需要是 维持 人类 自身生 存 的基本 需要 ,是人 类最 原 始 、最基本 的需要 ,如衣 、食 、住 、行 、性 的需要 。
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 ,人 就会产生安全需要 ,如
文化冲突与流动人口犯罪
理论新探文化冲突与流动人口犯罪□陈上委(温州警校浙江温州325015)摘要流动人口犯罪高发,是当今我国客观存在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从“文化冲突论”的理论视角出发,阐述了流动人口犯罪的形成和预防机制。
关键词流动人口文化冲突犯罪中图分类号:D9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6)10-227-02流动人口是指流离其户籍所在地的人口,是中国户籍管理制度下的一个独特群体。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急剧增长。
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全国流动人口已达12107万,其中从乡村流出到城镇的8840万,占73.0%。
流动人口在不断融入城市并接受城市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同时,却也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越来越高的犯罪率。
请看一组数字:?北京市处理犯罪人员总数中外来人口所占的比例,1980年是3.41%,1988年是23.3%,到1995年已高达50%;据江苏省公安厅1999年的统计,全省60%左右的重大恶性案件系流窜犯所为;在珠江三角洲某些城市,查获的违法犯罪嫌疑人中流动人口所占比例竟高达90%,深圳一度达到98%!①流动人口犯罪已成为城市社会治安的的心头大患,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国犯罪防控的重中之重。
笔者试以“文化冲突论”作为理论工具对此问题作全新阐析。
一、文化冲突论——“让人肃然起敬的理论”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他的著作《原始文化》中提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习惯等在内的复合体”。
文化是社会成员的一种生存状态,而犯罪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犯罪基本上是与主流文化不同的价值观体系的产物”。
②“犯罪不是别的,不过是文化的一个侧面,并且因文化的变化而发生异变。
……据此,如果不懂发生犯罪的文化背景,我们也不会懂得犯罪。
换言之,犯罪问题只能以文化来充分解释”。
犯罪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犯罪的著名案例
犯罪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犯罪的著名案例在当今社会,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峻,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其中,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所谓犯罪亚文化,是指一种与主流文化相背离,且支持犯罪行为和价值观的文化现象。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犯罪亚文化的一些特点。
犯罪亚文化通常包含了对暴力、欺诈、盗窃等犯罪行为的美化和合理化。
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犯罪被视为一种获取财富、地位和权力的途径,而不是受到谴责和惩罚的行为。
例如,一些不良的街头帮派文化,强调以武力解决问题,成员之间相互攀比犯罪行为,认为越“厉害”的犯罪越能赢得尊重。
犯罪亚文化还常常传递出一种反社会、反权威的价值观。
青少年在接触到这些价值观时,可能会对社会规则和法律产生轻视和抵触心理,进而更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比如,一些青少年可能会认为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对他们自由的限制,而不是为了保障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些著名的案例来深入探讨犯罪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关系。
案例一:“_____帮”暴力犯罪团伙在某个城市,出现了一个名为“_____帮”的青少年犯罪团伙。
这个团伙的成员大多是十四五岁的中学生,他们受到了不良网络文化和街头暴力文化的影响。
在这个团伙中,成员们以打架斗殴、敲诈勒索为乐,认为这是展示自己“勇敢”和“强大”的方式。
他们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传播自己的犯罪行为,吸引更多青少年加入。
在一次与其他团伙的冲突中,一名成员甚至持刀伤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案例分析:这个案例中,不良的网络文化和街头暴力文化构成了一种犯罪亚文化。
这些青少年在这种亚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将暴力和犯罪视为获取关注和认可的手段。
案例二:盗窃团伙“_____侠”有一个由几名青少年组成的盗窃团伙,自称为“_____侠”。
他们受到一些影视作品中盗窃高手形象的影响,认为盗窃是一种刺激和有趣的行为。
他们经常在夜间潜入居民小区和商场进行盗窃,将所得财物用于购买高档消费品和娱乐活动。
文化冲突视野下的青少年犯罪探析
文化冲突视野下的青少年犯罪探析关键词:文化冲突;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一、“文化冲突论”解读文化冲突是指政治经济全球化的社会转型背景下,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制度,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的交流和整合过程中,主体对不同价值的选择过程,从而造成的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冲突。
文化冲突理论中主流观点大体就是规范文化冲突论、价值文化冲突论和集团文化冲突论三种:(一)规范冲突论美国著名的犯罪学家塞林在1938年出版了《文化冲突与犯罪》一书,而这本著作奠定了他在犯罪文化冲突理论中的鼻祖地位,在该本著作中,他认为:“在一个具有统一价值观念,拥有社会成员共同承认的规范意识的社会中,文化冲突是不可能发生的。
但是,在多元复杂的当代社会中,社会整体的规范意识与部分社会的规范意识是不可能统一的,因此,两者极易形成冲突,处于这样一种文化条件中,对于某一特定的个人来说,社会的文化冲突必然深刻的影响他的思想和行为,必然扩大他的规范意识的冲突,从而引发行为人自我行为的矛盾,最终导致犯罪。
”(二)价值冲突论价值冲突论的代表人物是柯布林,他认为,在犯罪频繁的地方,不仅住着很多不良青少年,也住着很多正常的青少年,正常少年可能长大后会犯罪,而不良少年可能会成守法公民,因此表明犯罪原因并不是犯罪频繁的地方的犯罪亚文化强于传统的合法文化,而是当地的居民同时接触犯罪的价值体系和传统的合法的价值体系,使得犯罪文化和合法文化之间产生了冲突,致使二者所附带的价值观念和规范内部产生不安,最终导致了犯罪行为的发生。
(三)集团冲突论沃尔德,集团冲突论的代表人物,在其著作《理论犯罪学》中,构建了沃尔德“集团冲突论”体系,从而提出了以利益冲突为基础的集团冲突理论。
“犯罪是具有不同利益的群体之间冲突的结果”是其理论的核心观点。
二、文化冲突语境下的青少年犯罪问题解读(一)“青少年犯罪”概念界定法律规定的青少年是指已满14周岁到25周岁的人群。
而青少年犯罪是泛指青少年这一特殊主体实施的危害社会、触犯刑事法律、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但在我国,“青少年犯罪”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概念,而是犯罪研究或在司法统计中经常使用的概念。
犯罪的文化原因
二、西方文化对犯罪的影响
❖ 随着改革开放,西方文化中一些进步的思想使人们 的观念为之一新。追求民主,强调个人作为社会主 体的权利等等都会对社会的进步起促进作用。
❖ 但西方不良文化也通过其无所不在的触角渗透到中 国社会的各个层面。
❖ 极端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动摇着中 国几千年的社会本位系统。与此相应而产生的个人 金钱欲、物质欲也如潮水一般汹涌而来,当用正常 的手段无法得到金钱、物质的个人享受时,一些人 不惜用犯罪的手段来获取。
犯罪的文化原因
一、犯罪的文化原因的概念
❖ 所谓犯罪的文化原因,是指触引、促发主体 实施犯罪,从而与犯罪现象具有因果关系, 作为构成主体生存与活动的外部文化背景的 诸因素及其过程。
❖ 例如文化传统、文化传播及其所造成的文化 冲突、犯罪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移 民、现代化等等因素,就常常是一定情景下 引致主体实施犯罪的原因。
❖ 谢利1981年出版的?犯罪与现代化?; ❖ 马歇尔·克林纳达〔Mashall Clinard〕
1978年出版,对于六种文化类型下的犯 罪概念研究的?无罪之城?〔Cities with little Crime〕等都属于此种类型。
❖ 相对另一些犯罪学家那么认为,犯罪文化理 论总是具有一定的时空局限性,超越该特定 时空,原本正确的理论就可能变成谬误。因 此犯罪学家在运用文化理论解释犯罪时必须 如履薄冰,切不可将原本林林总总的犯罪文 化因素,约化为一种文化类型或几种文化类 型的讲解。其中,尤应注意的是强势文化应 对弱势文化抱持理解与尊重的态度,否那么, 难免落入“后殖民主义〞犯罪文化理论窠臼。
❖ 犯罪的文化原因不同于犯罪的社会原因。作为犯罪 学意义上的犯罪的社会原因,是指且仅指操作或工 具层面的制度的运作及其缺陷。诸如“社会风气〞、 “社区环境〞等社会生态因素,和作为社会制度的 婚姻、家庭、就业、教育等社会单元,在犯罪学意 义上只是社会现象而非文化现象。
现代社会的文化冲突与犯罪
案小 说在人物 塑造 上 的一大特 点 。
“ 三言 ”公案小 说 中除 了上述两类 形 象外 ,还 有一类 形 象不 能不提 及 ,那就 是案犯 。一 般而 言 , 乱 臣贼子 、 官污吏 、 痞流氓 在 公案小 说 中都 是 以案犯 的形象 出现 , 三 言 ”中的公案 小说也 不例外 。 贪 地 “ 《 小霞相 会 ,《 沈 卢太 学诗酒 傲公侯 》中心胸狭 窄 、公报私
人不 眨眼 ”的侠盗 。 通 过上 面 的分析可 以看 到 , 三 言 ”中的公案 小说 不仅在 数量上 是可 观 的,而且 所取得 的成 就也 是 “
多方面 的 、令人瞩 目的,这些 使得她 在公 案小 说史上 具有 突 出的位 置 。可 以说 , 三 言 ”既是公 案小说 “ 的集 大成之 作 ,也 是具有 里程 碑性质 的 公案小 说作 品集 。
仇 的卑劣行 径 。小说通 过这 一系列 情节 展示 了卢楠 好酒任 侠 ,放荡 不羁 ,轻世傲 物 的性格特 点 ,这 也 是古 代那些 仕途 失意而 又生性 梗直 的知 识分子 的 典型代表 。在 众多 的受害 者 中,女性形 象尤 为令人 瞩
文化冲突理论理解介绍
文化冲突理论(一)概述(1)冲突概念推导:文化是指一个群体或者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包括这些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在物质实体上的具体化。
文化冲突则是不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的碰撞,这其中涉及种族、民族、经济、哲学、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文化不同对于人们的影响不仅停留在精神层面,更是通过价值观反映在人们的具体生活实践中,因此,文化规范的冲突也连带着行为模式上的冲突,而行为规范冲突的突出表现就是犯罪行为。
(2)现在文化冲突理论的概念文化冲突理论(culture conflict theory of crime)亦称“犯罪文化冲突论”、“文化越轨理论”、“文化传播理论”。
是指解释越轨和犯罪原因的一种社会学犯罪理论。
现今文化冲突理论主要有规范文化冲突论、价值文化冲突论、利益文化冲突论。
(二)规范文化冲突论索尔斯坦塞林是规范文化冲突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曾就读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与明尼苏达大学,获博士学位,历任哥伦比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牛津大学社会学教授,1935年8—1946年被聘为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客座教授,曾出席第四届国际犯罪学大会,第一届联合国预防犯罪和罪犯处遇大会,第十二届国际刑罚与教养问题研讨会。
1938年出版的《文化冲突与犯罪》一书奠定了他在犯罪学文化冲突理论研究中中的鼻祖地位。
《文化冲突与犯罪》是研究文化适应与犯罪行为关系的理论著作,其核心观点是刑法是主流文化行为规范的表现,社会主流文化的主体是传统的中产阶级文化。
中产阶级文化有其特定的内涵,下层阶级和其他特殊种族群体也有其特定文化内涵,上述两种文化内涵的差异是冲突产生的基础。
刑法是中产阶级规范的体现,用以保护中产阶级的利益,而犯罪则成为下层阶级的文化。
(三)价值文化冲突论价值冲突论探讨的核心是不同阶层的价值差异,及这种差异与犯罪的关系。
1.科布林价值冲突理论。
科布林(S. Kobrin)生于1910年,是美国犯罪学家,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刑法中的犯罪与文化背景的关联
刑法中的犯罪与文化背景的关联犯罪作为社会问题的一部分,与文化背景有着紧密的关联。
文化是一种共同的认知和价值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因此,研究犯罪与文化的关系对于加深对犯罪现象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层面探讨刑法中的犯罪与文化背景的关联。
一、文化的定义与作用文化是一种社会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念、信仰、行为模式和社会规范的总和。
它包括语言、宗教、道德理念、审美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
文化对于个体和群体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塑造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在刑法领域中,文化背景可以为犯罪行为提供复杂的背景因素。
二、文化对犯罪行为的影响1. 观念与价值观影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道德和价值观的认同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到对犯罪行为的判断和态度。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某些犯罪行为可能被视为正当或合理,而在其他文化中可能被视为不道德或违法。
2. 社会认同与集体心理文化背景形成了人们的社会认同和集体心理,这种认同和心理对于个体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如果一个社会普遍认同暴力或歧视行为,那么在这个文化背景下,犯罪行为就更容易被接受和合理化。
3. 法律意识与法治文化文化背景还会影响人们对法律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在法治文化薄弱的社会中,人们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程度可能会降低,从而导致犯罪行为的增多。
三、刑法中的文化因素考量1. 文化相对主义刑法在处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犯罪行为时,应该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对于犯罪行为的认知和态度。
在法律适用和判决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文化因素,避免将一种文化观念强加给其他文化。
2. 文化冲突与调解在多元文化社会中,不同文化观念的碰撞可能导致冲突和犯罪。
刑法应该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文化冲突的调解,以缓解冲突和减少犯罪发生。
3. 文化教育与预防犯罪通过加强文化教育,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可以防止一些犯罪行为的发生。
在刑法中,应该注重文化教育和预防犯罪的措施,促进全社会的文化素养提升。
试析文化冲突与犯罪
J u n l fYi Prfcu eC 党 校 学 报 o r a 中 伊 e t州 o L e 犁 r 委
i
om m u s nitPary nsi t t I tt e u
… 一
.
。 20 4 06
民 主 与 法 制
文化冲突最终导致犯罪 , 还必须具备社会变异 的特殊条件, 诸如战争、 大规模移民、 社会变革 、 激进 的政
【 收稿 日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 6 0 — 0 2 0 - 9 2 -
【 作者简介】 侯庆 ̄ (9 0 ) 山东聊城人 , '1 8~ , 法学硕士 , 现在山东临沂市 罗庄区检察院工作 , 究方 向: 研 刑法学 。
犯罪 既然是 一种社 会现 象 , 它必然 同社会 本身 的特 点, 即与 文化 背 景有着 密切 联系 。 “ 罪不是 别 犯 的 , 过是文 化 的一个 侧 面 , 且 因文 化的变 化而 发生异 变 。……据 此 , 果不懂 发生 犯罪 的文 化背 景 , 不 并 如 我们 也不 会懂 得 犯罪 。换 言 之 , 犯罪 问题 只 能 以文 化 来 充分 解释 。 ” 1 方犯 罪 学家 更是 较早 提 出 了 [西 ] “ 化冲 突 导致犯 罪 ”, 一 当代 犯罪 学理 论 中的著名 论断 。 文 这
代文 化 的吸 收 。当某个 文化 集 团的文化 、 法律 规 范被扩 展 到另一 文化 集 团的领域 , 当某 个 文化集 团的成
员迁移至另一个不 同文化集团的区域, 当社会 结构 由简单趋 向复杂化 、 分层化, 当文化价值规范 由单一
状 况发 展 为多元 化 时 , 同一 社会 领域 和 同一集 团 内部 , 以及不 同集 团之 间 , 便会 由于 文 化观 差别 , 益 、 利 目的和 价值 观 念 的不 同而 产生冲 突 , 当多种 文化 、 值观 念在 社会 生 活 中存 在 并揉 杂在 一起 时 , 价 人们 的 观 念和 信仰 很容 易产 生混 乱 , 主流 的传统 文化 产 生动摇 , 罪行 为因而 易于发 生 。 对 犯 文 化 冲 突理 论 , 分揭 示 了社 会剧 烈 变革 时期文 化 共 同体 内部 的各种 矛 盾 , 示 了文 化 冲 突 与规 充 展 范作 用 的减 弱之 间 的 内在 联 系 , 犯 罪研 究提 供 了深刻 的认 识手 段 。文化 冲突 理论 对 于正 确认 识 我 国 为
文化冲突的典型案例
文化冲突的典型案例在世界各地,文化冲突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其中,美国原住民与美国政府之间的文化冲突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这一文化冲突源于美国殖民者对美洲大陆的探索和殖民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冲突进一步升级并演变成了长期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探讨美国原住民与美国政府之间的文化冲突,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美国原住民是美洲大陆最早的居民,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然而,随着欧洲殖民者的到来,美国原住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殖民者带来了新的宗教、语言、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这与原住民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冲突。
美国政府则通过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剥夺了原住民的土地、资源和权利,导致原住民社区的贫困和边缘化。
其中,美国政府颁布的《印第安人法案》是美国原住民与美国政府之间文化冲突的一个重要案例。
该法案于19世纪实施,通过强制性的文化改造和土地剥夺,严重侵犯了原住民的权利。
此外,美国政府还通过“印第安人保留地”政策,划定了原住民的居住区域,限制了他们的自由和发展空间。
这些政策和法律导致了原住民社区的贫困、失业和社会问题的加剧。
文化冲突对美国原住民社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原住民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受到了严重的侵蚀,许多传统的习俗和习惯不再被重视和传承。
其次,原住民社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贫困和失业问题日益严重。
此外,文化冲突还导致了原住民社区的社会问题的加剧,如犯罪率的上升、家庭破裂和青少年问题的增加。
为了解决美国原住民与美国政府之间的文化冲突,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美国政府需要重视原住民的权利和利益,通过立法和政策保护他们的文化传统和土地资源。
其次,需要加强原住民社区的经济发展和教育资源,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
同时,需要加强原住民社区与外部社会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实现和谐共存。
总之,美国原住民与美国政府之间的文化冲突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社会问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文化冲突对犯罪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
几 千 年 的封 建 传 统 文 化 使许 多 人 官本 位思 想 严 重 。是 职
务 犯 罪 的重 要 原 因 。严 格 地 说 。 中国 成 立 以前 . 国从 来 都 新 中 没 有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平 等 观念 。 管 封 建 社 会 中有 “ 尽 自卿 相 将 军 以至 大 夫 庶 人 , 不 从 王 令 , 国禁 , 上 制 者 , 死 不 赦 ” 有 犯 乱 罪 以 及 “ 子 犯 法 与 庶 民 同罪 ” 王 的说 法 . 些 说 法 也 表 达 了 民众 希 这
一
关 于文 化 冲 突 , 同学 者 对文 化 冲突 的 表 述 各 不 相 同 . 不 有
些 宗教 极 端 分 子 . 们 进 入 了一 种 极 端 狂 想 状 态 . 追 求 宗 他 在
的认 为 “ 化 冲 突 是 指 在 文 化 传播 与传 递 过 程 中 . 文 由两 种 或 两 种 以上 不 同规 范 文 化 的接 触 、 碰撞 而产 生 的 文 化 对抗 现 象 ”① 。
脱 离 宗教 文 化 、 流文 化 的束 缚 和 控 制 . 往 采 取犯 罪 的 反抗 主 往 形 式 众 所 周 知 的 邪 教 “ 轮 功 ” 邪 教亚 文 化 引发 冲 突 的典 法 是
型例 子 。
流 、 合 过 程 中 因 各 自 的产 生 根 源 、 分标 准 、 值 意 义 的差 融 划 价
有 的则 表 述 为 : 不 同形 态 的 文 化 或 者 文 化 要 素 之 间相 互 对 “ 立 、 互 排 斥 的过 程 。 ” 者 认 为 . 化 冲 突是 多种 文 化 在 交 相 笔 文
教 精 神 的 过程 中 .恰 恰 丧 失 了 宗 教 精 神 。 宗 教 文 化 一旦 被误
不同地区犯罪率分析【精选文档】
从城市文化看犯罪摘要:都市化的发展伴随着犯罪率的变化,而城市文化作为都市化的一部分也呈现新的特征和变化趋势,并对犯罪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从城市文化的角度探讨其与犯罪的关系和影响,从城市文化的歧视性、功利性、竞争性等方面说明它对犯罪行为的潜在引导,并以广州和金华为例,阐述城市文化对犯罪的双重影响。
最后,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利用城市文化降低犯罪率,从而丰富城市文化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都市化城市文化犯罪歧视性双重影响一.城市歧视性文化——犯罪的重要导火索1.地域歧视——导致流动人口的犯罪都市化进程加速的同时,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却没有向“城乡一体化”有明显的迈进。
都市化带来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城市文化中对于农村的歧视性特征也日益突出。
都市经济的繁盛必然形成对于农村劳动力的“推拉效应”,吸引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涌入。
农村人口既是中国流动人口的主体,也是流动人口犯罪中的主体,北京市丰台区的统计(1993年)流动人口犯罪中农民占92.9%。
天津市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对1990年、1993年、1996年、1999年、2002年五个年度外来犯罪者的职业结构调查表明,农业户口占很大比例,均占到了84%左右。
流动人口为什么最终会成为城市犯罪的主体,我想从城市文化的角度对此进行探讨:①城乡文化冲突引发心理危机随着农民工进城,相对封闭、保守的生活方式的乡村文化与建立在高度物质、技术、现代化基础上的都市文化相互排斥,并在无形中形成牢不可破的文化壁垒,而在短期内农民不可能摆脱传统乡村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文化环境,参与激烈的竞争对他们来说更是以卵击石。
这潜移默化地加剧了他们内心的陌生感、紧张感、焦虑感。
而在他们心理建设尚未完善,文化冲突尚未调和的同时,城市文化中的歧视性特征却日益猖獗。
流动农民没有城市户口,找工作难,工资时常被拖欠、子女无法入学、居住环境差、无法享受城里人的医疗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大大加深了他们内心的不平衡感,从生理、心理上造成了农民自卑感的日积月累,最后,当社会不公平的文化特性演变为农民内心根深蒂固的不满情绪,这种情绪很有可能由量变到质变,刺激其产生行为冲突。
社会文化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社会文化对犯罪行为的影响犯罪行为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社会文化被认为是重要的一环。
社会文化的不同体现在价值观、道德观念、教育方式、社会规范等方面,这些因素对犯罪行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社会文化是如何塑造和影响犯罪行为的,以及如何通过改善社会文化来减少犯罪行为。
首先,社会文化对犯罪行为的塑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社会文化中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对个体的行为习惯和判断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一个社会文化倡导尊重法律、尊重他人的权益,那么人们在面临道义困境时更容易做出正确的选择,减少触犯法律的可能性。
然而,如果一个社会文化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以权势为导向的价值观念,那么人们可能更容易违法犯罪,因为他们缺乏对他人权益的尊重和法律的约束。
其次,社会文化通过塑造行为规范和社会规则来影响犯罪行为。
社会文化中存在的行为规范和社会规则对个体行为产生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如果一个社会文化强调公正、道义和互助,那么人们在遵守法律和社会规则方面会更加自觉,犯罪行为会相对减少。
相反,如果社会文化中存在以利益为中心、以权谋私的行为规范,那么人们可能更容易触犯法律,因为他们往往把个人利益摆在第一位,对他人权益和社会规则缺乏尊重和认同。
此外,教育方式也是社会文化对犯罪行为产生影响的重要途径。
教育是社会文化传承和塑造的重要机制,通过教育,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被传递给后代,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影响。
如果一个社会文化注重培养公民素质、强调法治精神和道德教育,那么人们在面临道德选择时更有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相反,如果一个社会文化存在忽视道德教育、追求功利性教育的倾向,那么人们可能更容易违法犯罪,因为他们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指导。
对于如何改善社会文化以减少犯罪行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加强道德教育的力度,培养公民的基本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使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社会和他人的影响。
犯罪社会学理论1
一、塞尔斯坦.塞林及其理论介绍塞尔斯坦·塞林出生于瑞典。
美国犯罪学家。
著有《文化冲突与犯罪》。
并在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化冲突理论。
理论中心观点:刑法是主流文化行为规范的表现,犯罪则是与主流文化相冲突的下层阶级和少数民族群体文化的产物;由于下层阶级和少数民族群体文化与主流文化相冲突,所以,遵从下层阶级和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就必然会产生违反刑法的犯罪行为。
邹广文:《论改革开放中的文化价值冲突》,《求是学刊》2001年第3期。
(一)文化内涵“文化”一词内涵极为丰富。
古典进化论学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是学界第一个对“文化”的含义进行专门意义探讨的学者。
文化或文明,从其广泛的人种史的意义上说,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法律、风俗以及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名成员所掌握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在内的一个复杂的整体。
文化能够在刻画特定人群的精神气质,型塑其价值取向,铸造社会规范及国家制度等方面起着显著作用,因此,可以借助文化来对社会现象及其原因做出合理的文化解读,文化解释的概念也就应运而生。
而文化解释用克利福德·格尔茨的话来说,就是“深描”(thick description)的过程,即把“文化”看作是“由可以解释的记号构成的交叉作用的系统”,一套风俗画面构成的生活景观,“在其中社会事件、行为、制度或者过程得到可被人理解的——也就是说,深的——描述”。
文化解释命题的提出意义非常深远,其意味着人类对自身及其所寄身之社会的研究视野大为拓展;同时也说明人类的存在虽然不能脱离其动物性本质,但人类社会却是一种超越动物本能的文化社会,因此人作为不同于动物的存在物,其最大的本质就是文化的存在。
美国人类学家R·本尼迪克曾说:“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
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与行为。
到他能说话时,他就成了自己文化的大小的创造物,而当他长大成人并能参与这种文化的活动时,其文化的习惯就是他的习惯,其文化的信仰就是他的信仰,其文化的不可能性亦就是他的不可能性。
中国传统文化对犯罪心理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犯罪心理的影响文化与人类的历史发展密切相关,人的行为会透露出文化气息。
犯罪无论是作为个体行为还是作为社会现象,都包含着文化因素,文化与犯罪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出发,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犯罪心理的影响,简单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犯罪心理的产生既具有抑制作用又有促进作用,对犯罪和犯罪心理的研究,其目的是预防犯罪发生,降低犯罪率,达到这个目标的关键在于文化,通过文化来抑制犯罪、犯罪心理的滋生,相信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标签:传统文化犯罪心理影响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述传统文化是指某一国家、地区或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所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指诸如文化思想、宗教、道德、伦理、风俗等精神积累[1]。
一般来说,置身于某种文化之中的人,都会深受这种文化的影响,其行为方式也受到文化所左右。
传统文化思想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深入到该民族成员的深层意识中的文化思想,它是该民族文化思想领域最集中的体现。
在中国,儒释道文化思想的杂揉可以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其中儒家文化的影响为最大,从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到汉代董仲舒“罢黝百家,独尊儒术”,再到宋明理学对儒教的进一步强化,直至今天新儒学的复兴,儒家文化已渗透到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中了。
显然,传统文化思想已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时时处处,当然也影响犯罪者的心理。
二、传统文化对犯罪心理的抑制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值得继承发扬的精华,比如不畏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崇尚“礼义廉耻”的民俗等,这些文化内容经过历代的发展,已成为我国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犯罪可以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秩序的破坏,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重视这方面的,孟子对这种秩序解释为:“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
即常说的“五伦”。
中国传统文化有内倾倾向,它在对自我探索上和西方走的是不同的道路。
整体性思维方式和中国人的内在超越、内圣外王的观点去发掘人本身的习惯并要求把人当做一个有理性、有感情、有意志同时也有欲望的生命去看待。
社会文化背景对犯罪行为的影响研究
社会文化背景对犯罪行为的影响研究犯罪行为是社会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方面,犯罪行为是个人选择和行为的结果,但另一方面,社会文化背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和行为倾向,从而对犯罪行为产生间接的影响。
在社会文化背景方面,社会不平等是犯罪行为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个社会中存在着较大的经济和社会差距会导致一部分人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他们缺乏机会和资源,从而选择了犯罪作为实现自身目标的途径。
这种情况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例如贫富分化严重的国家,贫困人口的犯罪率往往会更高一些。
同时,文化价值观也是犯罪行为的一种重要影响因素。
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这些规范和准则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和行为选择。
例如,在一些游牧民族中,盗窃被视为一种勇敢和聪明的表现,致富的途径之一,这与其他文化中对于财产权保护的看法存在差异。
因此,社会文化背景是塑造人们对犯罪行为的态度和行为倾向的重要因素。
另外,家庭环境也是社会文化背景对犯罪行为影响的重要方面。
一个充满暴力和冲突的家庭往往会对个体的情绪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儿童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容易受到认知和情绪上的伤害,进而增加了犯罪行为的风险。
这一点在研究中得到了大量支持,许多犯罪分析师发现,罪犯中相当一部分人在家庭环境中经历了虐待、忽视和家庭冲突等不利因素。
因此,为了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改善家庭环境的稳定性和和谐性至关重要。
此外,教育对于犯罪行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教育是社会文化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传递知识,还提供了个体发展的机会。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接触到丰富的知识内容,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具备更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选择。
教育在犯罪预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对青少年的教育尤为重要。
针对青少年罪犯,有研究表明,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心理辅导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变不良行为,重新回归社会。
第六章 文化与犯罪
大众传媒的生命力在于大众传媒的公信力。 大众传媒的社会作用和社会功能变现在: 1、正确的舆论引导 2、有效的舆论监督 3、休闲娱乐和精神消费 大众传媒在发挥以上正面社会功能的同时, 也存在潜在的负面功能,正是这些负面功能 影响着人们的越轨与犯罪,特别是对青少年 的影响尤其巨大。
2015-5-12 13
(一)文化冲突的主要类型 1、主文化和亚文化的冲突 2、新文化和旧文化的冲突 3、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突 文化产生冲突的原因: 1、区域性 2、时代性 3、民族性 4、阶级性 5、群体性
2015-5-12 14
(二)文化冲突导致犯罪的情形 1、受亚文化的支配,故意去对抗主文化 而导致犯罪 2、新旧文化共存,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 并存,导致人们在严重的“失范”状态下 发生犯罪 3、群体文化冲突导致犯罪
分散团伙 团伙犯罪 有组织犯罪
2015-5-12 25
我国犯罪团伙的主要变化趋势: 1、组织程度提高,隐蔽性增强 2、犯罪行为趋向严重 3、犯罪手段现代化 4、更趋反社会倾向 总之,我国的犯罪团伙已经从过去的临时 凑合逐步走向亚文化群体。这种团伙犯罪 比单人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
2015-5-12
2015-5-12 7
文化的特点: 1、普遍性 2、累积性 3、差异性 4、融合性
2015-5-12
8
二、文化对犯罪的影响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中具有持久 影响力的因素。从文化与犯罪的关系看,它主要影 响到一个国家的犯罪观和刑罚方式,影响到犯罪的 类型、水平、规模和手段等。 (一)文化影响犯罪观 所谓犯罪观,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犯罪的根 本看法。包括什么是犯罪,犯罪的本质是什么;什 么罪是重罪,什么罪是轻罪;对犯罪应采取什么态 度和处理方式等。 典型案例:木村文子自杀案
浅析我国城乡文化冲突与犯罪的联系_以进城务工农民为视角
Theory Research论理★★学★★浅析我国城乡文化冲突与犯罪的联系———以进城务工农民为视角张弛(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摘要:文化与犯罪的关系是犯罪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而文化的冲突与矛盾也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犯罪学时需要重点把握的。
城乡文化的差异与犯罪的关系自工业革命和城市化以来就不断呈现出各种表现形态。
而我国当前城乡文化冲突与我国犯罪方面的联系又有其自身突出的矛盾和特点。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立足于我国国情,改革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体制障碍,以求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稳定、和谐。
关键词:城乡;文化;差异;冲突;犯罪;农民中图分类号:D F0-05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0-0098-02收稿日期:2010-03-17作者简介:张弛(1988-),男,四川唐山人,从事法学研究。
一、问题背景分析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以法律的形式对农民进入城市进行了严格限制,并逐渐形成农村与城市在户籍、住房、收入、医疗、福利、子女就学等方面的两套管理体制,使得城市在各方面远远优越于农村。
20世纪末,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国民经济不断增添活力。
从这时起,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涌入城市,形成了一波巨大的进城务工的浪潮。
而如此大的城乡人口流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进城务工农民的犯罪更是引起了各界的极大关注。
进城务工人员犯罪问题之所以能为全社会所重视,其背后深层次的文化上的影响又必然更具有决定性、根源性。
当前,我国城乡文化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极大的矛盾与冲突。
而矛盾与冲突如果得不到良好的调节和缓解,就必定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如果矛盾与冲突迟迟得不到解决,并且层层叠加,则必然会引起社会的动荡,引发经济的不健康发展,甚至导致政治的不稳定。
2005年,北京的一项调查表明,未成年人犯罪中,辍学和无业者占51.3%,其中农民工子弟、流浪儿童的犯罪问题尤为引人注目。
犯罪学——犯罪的社会及环境原因学习教案
第2页/共10页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二:八点 五十二分。
第三节 政治因素与犯罪
政治因素包括阶级状况、社会政治制度、 法律制度、国家机构的运行机制和实际的
效率等等。
一、阶级状况与犯罪
二、社会制度与犯罪
三、政治体制弊端与犯罪
1、权力过于集中
2、政治运作过程中缺乏透明度
一、名词解释
犯罪的社会原因
二、简答与论述
1、什么是犯罪的社会原因? 2、犯罪社会原因的特性有
哪些?
3、犯罪的社会原因主要包
括哪些因素?
第9页/共10页
4、试述市场经济与犯罪的
关系。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二:八点 五十二分。
3、人事制度方面第3页的/共10页缺陷
4、权力运行缺乏监督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二:八点 五十二分。
第四节 教育因素与犯罪
一、学校教育因素与犯罪
1、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素质教育。
2、基础教育不够普及。
3、教育方式陈旧。
二、家庭因素与犯罪
(一)不完整的家庭
(二)不和睦的家庭
(三)教育方式不当的家庭
(四)行为不良第4页/的共10页家庭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二:八点 五十二分。
第五节 文化与犯罪
一、文化冲突与犯罪
1、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冲突。
2、不同民族、地域、群体之间的文化冲 突。
3、中外文化的冲突。
二、文化传播与犯罪
三、国民性格与犯罪
四、亚文化与犯罪
第5页/共10页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二:八点 五十二分。
二、犯罪社会原因的特性
第一,独立性。
第二,间接性。
第三,条件性。 第四,系统性。 第五,可控制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
西方文明和价值观随着其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全球化的不断推 进成为了主流文化。并为了维持军事和经济优势,不断侵入其他文明 之中。 20世纪最后的20年中,随着现代性地平线向着全球化延伸以及消费文 化的降临,学者将这一转向称作“文化转向”,并具体指出“文化成 为经济,经济成为文化”是全球时代后现代性的基本特征。 在文化和利益的矛盾下,原来的宗教矛盾不断扩大,对于这样的情况, 穆斯林社会的主题是伊斯兰教的复兴和“重新伊斯兰化” 。在伊斯 兰教文化里,圣战是他们冲突中的一个经常性的特征。伊斯兰教信徒 常常把对敌作战,甚至对敌人实施自杀性爆炸袭击行为等都看成是圣 战。
文化冲突与犯罪
一 文化冲突的原因
二 文化冲突的概念
文化冲突:是指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两 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异质文
化接触,碰撞而产生对抗的现
象。
三 文化冲突的主要类型:
(1)主文化和亚文化的冲突 (2)新文化和旧文化的冲突 (3)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突
四
冲突理论的分类
冲 突 理 论
1. 规范文化冲突论 索尔斯坦· 塞林 2. 价值冲突论 科布林(s· Kobrin) 3. 集团冲突论 乔治· 布赖恩· 沃尔德
中国传统文化与犯罪
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主张性善论,教导人们要有恻隐之 心,丑恶之心,辞让之心,恭敬之心。主张“以德去刑” 加强人的道德修养,提倡“有教无类”,反对“不教而 杀”。这些都有利于抑制犯罪和预防犯罪。 中国传统刑事法律突出人的主体地位,排斥宗教迷信的 消极影响,反对客观归罪,提倡慎刑、恤刑,尊重血缘 亲情等人类本性。同时又有消极意义——帮派文化和黑 社会犯罪。 黑社会(性质)组织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文化心理,这种 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在中国是有基础的。中国有五千年 的封建文化传统,封建帮派的观念至今都在影响着人们, 拉帮结伙,重江湖义气被其视为立足之道。
三种冲突理论的核心观点
类型
规范文化冲突论
代表人物
索尔斯坦· 塞林
核心观点
主流文化行为规范的 表现。
价值冲突
科布林
不同阶层的价值差异, 及这种差异与犯罪的 关系
利益集团冲突
乔治· 布赖恩· 沃尔 社会上的权力关系在 犯罪原因中所扮演的 德
角色。
文化冲突与宗教历史
近段时间以来,发生在世界各 地的恐怖犯罪活动,无一不是 由具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价值 观的文明及文化冲突所导致的。
文化对犯罪的影响
文化影响犯罪观
– – –
是不是犯罪? 该不该进行刑法处罚 犯罪的轻重与处罚的轻重 报复主义 救赎主义 中国传统社会重人伦 西方社会重财产
文化影响刑罚观
– –
文化影响犯罪的类型与手段
– –
文化对刑罚的影响
1、报复性惩罚。一般采用对等性甚至超量性 的惩罚手段,犯人给社会造成多大危害,社会 也要给犯人施以多大刑罚,甚至是实施比其所 造成的危害性更大的惩罚。只有这样,才能达 到威慑和遏制犯罪的效果。 2、挽救性惩罚。社会不能简单地对犯人以眼 还眼,以牙还牙。如果这样,社会比犯人有什 么高尚之处呢?因此,惩罚不是主要的,教育 挽救才是主要的。
恐怖主义—— 文明及文化冲突的产物?
恐怖袭击和反恐怖战争是本世纪初最热门的话题。美国学 者塞缪尔· 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指出: 随着冷 战的结 的结束,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 调模式,这一模式就是“文明冲突”;“文明的冲突是对 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之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 世界大战的最可靠的保障。”
文化冲突与犯罪
如果不懂发生犯罪的文化背景,我们也 不会懂得犯罪。中国的犯罪只能以中国 的文化来解释。
──严景耀
章节概要:
一 文化概述以及文化对犯罪的影响
二 文化冲突概述(重点讲解)
三 三种冲突理论的核心观点(重点 讲解) 四 文化冲突的实例(以宗教冲突和 恐怖主义为例)讨论思考
文化概述
概念: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实践所创造的物质财 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作用:文化是社会的粘合剂,是人的行为选择 的价值体系。 核心: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它是文化中最 牢固的精神要素,是人们在历史传统中积淀下 来的判断事物的标准。 特点:普遍性 累积性 差异性
制作人: 李雪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王嘉琦
课程导入
一个原籍西西里的黑人在美国新泽西居住的时 候,把一个勾引他16岁女儿的男子杀死了,因 而被警方逮捕,当他知道自己的行为是犯罪时 感到震惊,因为在西西里这是一种保护家庭名 誉的行为,是正义的。 再如当前苏联的法律延伸到西伯利亚时,西伯 利亚部落中的一些妇女遵守法律、摘掉面纱, 但她们却因违反某一部落最为神圣的规则而被 她们的亲属杀死。
宗教在人类社会通常起到了重 要作用。人类历史上宗教信仰 对人们的社会化过程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它会影响到人们 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每一 个文明都把自己视为世界的中 心,并把自己的历史当作人类 主要的戏剧性场面来撰写。 宗 教之间的冲突,尤其是伊斯兰 教与基督教的冲突由来已久: 十字军东征(The Crusades) 是在1096年到1291年发生的八 次宗教性军事行动的总称 。到 近代,天主教巳承认十字军东 征造成了基督教徒与伊斯兰教 徒之间的仇恨和敌对
参考文文化冲突与犯罪》 张荆 知识产 权出版社出版 大家论坛 犯罪的文化冲突论—基于中国转型 社会的分析 《文化冲突事业中的现代犯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