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人 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五)

教学目标:

1、分析把握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小说人物的典型性。

2、挖掘别里科夫性格形成的社会根源,进而准确把握

小说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让学生理解别里科夫性格形成的社会根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古代文人“学而优则仕”,当感到做官是一种人生

负担,就像陶渊明感到“心为形役”时,先前孜孜追求的儒

家功利就成了“套子”。这时,他们就会寻找一种解脱的办法,像王羲之那样遁迹山林、放浪形骸,其实,他们无意中

又钻入了另一种套子--道家放旷的套子。至于现代人,就像

钱钟书所说“城外的想进去,城内的想出来”,没有几人不

是在流浪与回归的套子中钻来钻去的。可见,无论是古人还

是今人,都是在套子中钻来钻去,最终又装在某个套子中的人,我们也不例外。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以套中人的身份去看

望俄国作家契诃夫笔下装在套子里的人--别里科夫。

二、小说的情节结构

《装在套子里的人》一共有四个板块,四个场景。

第一个板块:别里科夫平常的生活场景。在这一板块中,作者选取别里科夫最具代表性的装扮、行为、语言,以别里

科夫同事的视角,概述其在平常生活场景下的状态。

第二个板块:让别里科夫的恋爱。这一恋爱本身就让人

不可思议,是一曲让人发笑的喜剧。华连卡是一个时尚、开朗、乐观、热爱生活的姑娘,骑骑自行车本是生趣盎然的事,可是到了别里科夫的眼里就成了大逆不道的事情,比自己受

到漫画事件的嘲弄还要乱,直到第二天“老是心神不灵,打

哆嗦”。

第三板块:与科瓦连科的冲突。别里科夫决定去找华连

卡谈谈。作者偏偏又设置另一非常规场景,即非常规场景中

的非常规场景,让他没有碰到华连卡,而是碰到本来就很讨

厌他的华连卡的弟弟,新旧对决马上开始。话不投机半句多,实质碰撞开始了,别里科夫甚至搬出了督学、校长、上司;

威胁开始了--“报告校长”。柯瓦连科怒不可遏,抓住他的

衣领,把别里科夫推下楼去。本来别里科夫安然无恙,可是

想到这件事将会传到校长、督学的耳朵里去,想到自己弄得

个奉命退休,想到华连卡“哈哈哈”的笑声,别里科夫内心

的恐惧让他结束了他的一切,包括婚事以及人间的生活。

第四板块:别里科夫之死。本来别里科夫死了,是一件

大快人心的事,可是布尔金回到家里,却发现“生活又恢复

旧样子”,像别里科夫一样“装在套子里的人”不知有多少,

可见这些套子的牢固、顽强,它是改革以及新思潮顽强的敌人,它给人们制造的恐惧是多么的强大。

二、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别里科夫国籍:俄国年龄:已过四十

相貌:因为整天戴着黑眼镜,所以相貌不详。据推测,

面庞瘦削,脸色苍白。

职务:古希腊文教师

爱好:一切都要放到套子里

口头禅: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主要经历:一次不成功的恋爱

分格过程:

1.作者为什么把“别里科夫”称为“装在套子里的人”?

(学生:因为他的身上有许多“套子”。)

(继续发问):你说说他有哪些“套子”?(让学生快

速读课文,边划出有关文字)

归纳(幻灯四):穿着打扮上的套子,用具上的套子,

生活上的套子。(这些都是看的见的。)--有形的套子还有没有看不见的、无形的套子?

归纳:职业上的套子,思想上的套子,语调上的套子--

无形的套子

他把自己装在一个又一个套子中,真是一个“套中人”!

2.对于别里科夫这个“套中人”,想必不同的人会有不

同的看法。下面我分别采访一下华连卡、柯瓦连科,还有小

说中的“我”(布尔金)。

(1)请问华连卡和别里科夫的关系如何?你喜欢别里科夫吗?请问一下,我觉得别里科夫的死与你有很大关系,要

不是你“哈哈哈”三声大笑,别里科夫也不致于蒙羞死去,

你如何看待他的死呢?

(2)柯瓦连科对别里科夫印象如何?你那天为何要推他使他滚下楼梯?你不认为你是害死别里科夫的凶手吗?)(3)“我”作为他的同事,而且还住在同一个宿舍里,你觉得别里科夫是怎样一个人?对他的死你有何看法?)(学生可能都会回答:不喜欢他;很讨厌他;是他自己

断送了自己……)

教师顺势得出结论:别里科夫他有太多的“套子”,不

仅用套子套自己,而且还要去套住别人。(让学生找出语句

来求证)如:“全城的人都怕他……不敢……不敢……”(略)结果套得他没有了自由,在他的世界里,没有春风,没有秋雨;没有白天,没有黑夜;没有了朋友,没有了婚姻,没有

了爱情,更没有了思想……最终被“套子”套死了。

初步断定别里科夫的死,不是谁的过错,纯属自杀。

那么,到底有没有他杀的可能?我们继续调查。

3.别里科夫为什么喜欢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呢?他想

与现实隔绝。

为什么想与现实隔绝?找出表明别里科夫对现实社会的

态度的语句。

如:“现实社会刺激他、惊吓他……”

“他总是心里慌得很”,“怕传到当局的耳朵里去”,“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深怕……深怕……通宵做噩梦……使他满心害怕和憎恶。”

看到华连卡姐弟骑自行车:怕!“脸色从发青变成发白”,“老是心神不定地搓手,打哆嗦。”

“您的举动得十分小心才成”,“说不定有人偷听了我

们的谈话了。……”“哎呀,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说不定,又会有一张漫画,到头来弄得他奉命退休吧……”

教师小结:他既怕这又怕那,还整夜做噩梦。得了严重

的“恐惧综合症、恐惧幻想症”。于是,为了排解这种恐惧,为了不使这种恐惧给自己带来进一步的伤害,他给自己套上

了一个又一个套子。

4.总结“别里科夫”形象:

“别里科夫”已经成为害怕一切新事物,害怕一切变革,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的代名词。“别里科夫”由一个专名变

成了一个共名。

5.“可恨”的一面:

(1)语言点及分析: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规定着禁止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