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出口法规--3俄罗斯_中文(内部资料)

2012年商用车出口情况分析及2013年预测

2012年商用车出口情况分析及2013年预测 汽车市场https://www.360docs.net/doc/063576504.html, 近四年国内商用车出口情况(单位:辆,%) 从分车型出口市场份额看,整车是我国商用车出口的主力,而这其中货车整车又是主力中绝对主力,2012年尽管占据货车出口市场的份额有所下降,但也仍然超过了74%。2012年客车整车出口份额较2011年增加了0.34个百分点,突破13%。半挂牵引车、货车非完整车辆、客车非完整车辆,三者所占商用车出口市场份额均在7%以下。 2012年商用车分车型出口市场份额2011年商用车分车型出口市场份额 2012年,货车(含半挂牵引车、非完整车辆)出口汽车339960辆,同比增长15.83%,占商用车出口市场86.09%的份额。其中,货车整车出口294986辆,同比增长13.83%,半挂牵引车出口27393辆,同比增长16.68%,货车非完整车辆出口17581辆,同比增长61.66%。 从主要企业出口情况看,2012年1月4日,首批100辆解放J6重卡出口伊朗,标志着解放高端重卡“走向世界”的重大突破。同时,解放J6重卡批量出口伊朗,也将进一步扩大FAW品牌在中东地区的销量及品牌影响力;2月份,中国重汽财务公司成功与国内较大的中国重汽产品出口单位中地海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中地海外汉盛(北京)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150台HOWO自卸车出口信贷业务借款合同。该批合同的签订,突破了财务公司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局限于国内的藩篱,为今后中国重汽产品的出口提供更大的服务和支持;9月份,上汽依维柯红岩与股东方意大利IVECO商用车公司携手启动了

2010至2014年中国汽车进出口情况详细分析

2010至2014年中国汽车进出口情况详细分析一、汽车行业进出口总体走势 14年上半年的中国汽车进出口市场冰火交融,进口高速增长,而出口整车大幅负增长。造成14年进口车走强的原因是:今年世界经济出现双速增长,一方面主要经济体恢复态势基本确立;而另一方面发展中经济体由于自身原因等,经济发展速度出现明显放缓。中国进口车因13年初的异常低基数,今年1季度进口车市场强劲反弹,2季度的增速已经逐步回落。近两年中国整车出口形势尤其严峻,而零部件出口受益于发达国家的经济走强而增长很强。汽车零部件出口未来表现仍会较好。 一、汽车行业进出口总体走势 1、历年汽车行业进出口增长分析 图表 1中国06-14年汽车及零部件进出口走势 注:此处汽车产品不包括摩托车及其零部件、排量≤250mL的发动机。 7月10日,海关总署召开2014年上半年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公布今年上半年外国外贸进出口主要情况:进出口呈现逐步回暖态势。一季度,我国进出口值为5.9万亿元,下降3.8%。二季度进出口6.5万亿元,增长1.8%。其中,5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速由4月份的下降1.4%逆转为增长1.5%,并在6月份进一步扩大至5.6%。。 为平衡欧美贸易的顺差,汽车进出口继续努力保持贸易逆差。2014年上半年全年全国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879亿美元,同比累计增长22%。其中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488亿美元,出口391亿美元,实现贸易逆差97亿美元。

汽车行业进出口历经几个阶段,进出口的增速特征也体现的较充分。02年-07年中国靠出口高增长而经济增速较快,在此背景下的汽车行业出口增速高于进口增速。但自08年-10年的汽车进口增速超越出口增速,加之进口促进战略的实施,中国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和高端消费的主要市场。12-14年以来的进出口都进行调整,而进口恢复较快,14年上半年进口增速28%。相对于国内车市的火爆,出口拉动车市的效果也有改善,14年出口增速15%,出口恢复也较好。 2、近年汽车整车与零部件进出口走势 图表 2 中国汽车及零部件06-14年逐年走势 汽车行业进出口走势与总体的外向型经济走势特征基本一致,08年以前的出口高速增长,但随着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出现,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的增速远低于进口增速,导致10年的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占进出口总量比例仅有45%,不足三年的时间份额下降14个百分点。而11年以来的汽车行业出口增速快于进口,12年出口占比达48%。14年随着新兴市场低迷,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占比仍下降到44%。 其中前几年出口危机最为严重的是整车出口,而13年的整车出口也是表现偏弱。14年的整车出口金额仅为整车进出口总金额364亿美元的17%,较07年的40%高点下滑23个百分点。我们进口有国产化的分流,出口有国家的支持,但出口弱、进口强的局面依旧很突出 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出口有所改善。相对出口最差的10年零部件出口的份额占汽车零件进出口总额的比例较07年仅下降3个百分点,14年的汽车零部件出口也占到汽车零部件进出口总额的64%,出口仍是零部件进口较多。 3、汽车工业进出口逐季走势

2010年俄罗斯轻型汽车市场简析

2010年俄罗斯轻型汽车市场简析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贾广宏 1 2010年俄罗斯汽车市场发展情况 2008年以前的几年,俄罗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汽车业是俄发展最快的工业部门之一。在石油价格高走及政府相关政策大力扶持下,其汽车消费市场规模急剧扩张,一度被业内视为欧洲车市增长的新支点。2008年上半年,俄罗斯车市达到巅峰,轿车销售量同比增长47%,整体汽车销量超越德国成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市场。此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俄罗斯经济遭受重创,GDP下降约8%;同时金融危机也对俄罗斯汽车业造成严重冲击,导致其汽车销量下跌近5成,市场规模降至5年前的水平,在新车销售方面退居欧洲第五,出现全方位持续衰退。 2010年,随着俄罗斯经济全面复苏、卢布汇率稳定、汽车信贷成本下降以及俄罗斯政府于3月开始正式实施的“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俄罗斯车市从4月份开始迅速回暖,并在2010年末出现爆发式增长,12月销量比2009年同期增长达60%,并有望在2011年继续复苏的势头。据相关机构预测,2011年俄罗斯轿车及轻型商用车销量将达224万辆,这意味着该国将再次成为欧洲第一大汽车市场。 2010年,俄罗斯汽车销量整体大幅增长,累计销售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191.06万辆,同比增长30%。在经济逐渐复苏的背景下,跨国车企在俄罗斯市场的销量也全面回升。从主要汽车集团在俄罗斯汽车市场的销售情况来看,与2009年情况相同,在2010年销量排名前10位的汽车制造商中,跨国车企占据8席。位列销售前10位的仅有两家俄罗斯本土汽车品牌,但在销量上这两家本土品牌占据的市场份额在30%以上。 作为俄罗斯最大的本土汽车生产厂家,伏尔加汽车厂从政府的“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中获益匪浅,销量占据排行榜的首位。2010年俄罗斯伏尔加汽车厂共销售拉达品牌乘用车51.7万辆,同比增长48%,其中受政策拉动的部分占221 584辆;此外,俄罗斯伏尔加汽车厂还向海外市场出口41 577辆拉达汽车。尽管2010年拉达品牌的市场份额略有缩小,在俄罗斯政府“以旧换新”政策持续的情况下,伏尔加汽车厂拉达品牌的销量有望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2010年俄罗斯车市发展较好的外国品牌当中,“雪弗兰”和“起亚”的表现最为突出,分别以11.6万辆和10.4万辆的销量紧跟“拉达”之后,同比增长11%和49%。根据欧洲商业协会的统计,起亚是2010年俄罗斯第四大乘用车制造商,同2009年相比,销量排名上升4位,位居雷诺、丰田、福特、现代和日产之前。 相比之下,福特汽车2010年在俄罗斯的表现差强人意,销量为90 166辆,同比增长10%,增速在销量排名前10位的跨国汽车制造商中最低。该公司销量排名也从2009年的第四位滑落至第五位。不过,福特福克斯仍然是俄罗斯最畅销的外国车型,2010年销量为67 041辆,同比增幅为29%。

巴西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

巴西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 巴西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大,增长迅速,潜力大。同时,对外依赖度也较高,巴西市场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的新增长点,但是中国企业在巴西汽配市场竞争力较弱。总体而言,巴西市场对于中国零配件企业有“潜力巨大、政策支持、环境利好”的机会,也有“经营风险加大、贸易壁垒、潜在竞争者增加、技术瓶颈、质量不高、未完全融入全球采购系统”的威胁挑战。因此对于如何提高生产质量、自主创新、完善标准是中国企业进军巴西市场应该考虑的问题,借此推进专业化进程,融入全球采购系统。 1.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巴西市场总体情况分析 (1)巴西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巨大。汽车产业是巴西的优势产业之一,汽车零部件规模巨大,并且近几年增长迅速。2006年巴西汽配件销售额298亿美元,到2011年达到582亿美元,五年增长95%,年均增幅14%。进口方面,从2006年进口额68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进口158亿美元,共增长132%,年均增长18%。 (2)汽配件市场对外依存度较高,但保持基本稳定。近几年,巴西汽车零配件市场对外依存度较高,保持在25%-30%,但是对外依存度并无明显的增长趋势,2011年为27.13%。 (3)巴西对中国的汽配件依存度不高。巴西最主要的汽配件进口市场为德国、日本、美国、法国、韩国等地。2011年,从中国进口汽配件占汽配件总进口的8.75%,居第六位,但是增长较快,2011年同比增长51%,远高于总进口18%的增长。 (4)巴西成为中国汽配件出口的新增长点。巴西是中国第7大汽配件出口地,2011年占中国总出口份额达到了3.24%,远高于2006年的0.51%的份额。2011年实际出口达到了11.45亿美元。巴西在中国汽配件市场出口地位也变得越发重要。 2.宏观环境分析 2.1巴西市场整体情况分析 (1) GDP连续增长。据巴西地理统计局公布,2011年巴西经济总量达到2.356万亿美元,正式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位居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法国之后。以本币计算,2011年巴西名义GDP为4.14万亿雷亚尔,增长9%,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GDP增长2.7%。以美元计算, GDP增长15.5%,得益于当年雷亚尔对美元升值5.1%。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Analysis of the Export of Chinese Automobile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所在院系:

所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大学 中国·** 年月

摘要 汽车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又是幼稚产业,如何发展好我国的汽车工业一直以来就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汽车出口的数量不断增长,并于2005年出口额首次超过100亿美元,出口数量也首次超出进口,实现了历史性转折。但是在我国汽车出口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体现出了我国汽车出口的优势所在,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我国汽车出口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针对这种情况,认真分析了我国汽车出口的现状、特点,总结了我国汽车出口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的企业和政府在未来发展汽车出口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并对我国汽车出口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合理的展望。 关键词:汽车出口对策发展趋势 - I -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Analysis of the Export of Chinese Automob ile Abstract As a pillar industry of Chinese national economy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is at the same time,an infant industry. How to develop it greatly has always been of great concern to people. In recent years,the number of automobile exports is growing. And in 2005,Exports has been more than 10 billion U.S. dollars for the first time. Export volume exceeded the imports for the first time too,which was a historic turning point. However,a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utomobile exports,we can see the advantages,on the other hand,we can also see some problems of Chinese auto exports. In this paper,to this case,I make a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uto exports,summing up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our country's auto exports.With learning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from abroad,I make several suggestions to Chinese auto business and government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exports,and give a reasonable prospect about export trends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 II -

俄罗斯汽车工业市场分析报告

俄罗斯汽车工业市场分析报告近年来,随着俄罗斯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需求量急剧上升,由于本国生产能力有限,目前市场缺口很大。韩日汽车后来居上,销售井喷式增长。欧美汽车借先入之利,步步为营。俄国产车欲振乏力,系统性危机业已显现。 20xx年俄国内汽车销量达160万辆,销售额180亿美元。在国产汽车生产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以韩国汽车为代表的廉价车进口的激增是推动俄汽车市场销售增长的主要因素。 20xx年俄总共进口了万辆小汽车,其中新车万辆。按金额计算,进口小汽车已占据了俄60%的市场份额。20xx年俄国外品牌汽车(包括俄境内生产的)销量较20xx年增长了80%。今年一季度汽车进口持续增长,国外品牌汽车的境内生产也在继续扩大,三种外国主要品牌汽车的销量合计超过万辆,而同期民族品牌汽车从20xx年的23万辆减少至万辆,从而使国外品牌汽车销量首次超过国产品牌,成为俄汽车市场的一个历史性转折点。俄经贸部预测,至20xx年,俄汽车市场容量将达到310亿至400亿美元规模。 最新统计表明,在20xx年1-9月俄罗斯汽车市场销量

排行榜上,韩日汽车独领风骚,成为最受俄罗斯人欢迎的汽车。汽车经销中心卖出的汽车1/3是外国汽车,其消费需求增加了60%。 俄联邦统计署的数据表明,目前,俄罗斯人月平均工资仅为325美元,在汽车选择上,最看重仍然是价格,而不是质量和安全。在俄罗斯汽车市场上,对外国新车的需求不断增加,自20xx年以来,进口汽车销量增加了5倍,但市场仍远未饱和。外国汽车销量是随着国产汽车工业地位的恶化而不断增加的。自20xx年初以来,俄小汽车生产下降了%,主要是一些传统汽车生产厂,如伊日、嘎斯、瓦兹、谢阿兹、兹马等汽车,根本无法与质优价廉的韩日汽车竞争。 20xx年初俄罗斯汽车市场上的主要趋势仍将延续,对外国新品汽车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国产汽车生产仍会下降。原因很简单,国产汽车竞争力下降,人民财富在不断增长。但是,俄罗斯国产汽车也不会轻易让位,竞争将更加激烈。 将来对俄汽车工业构成最大威胁的是汇率得到巩固的卢布,俄罗斯货币升值意味着低端外国汽车售价将会越来越接近于俄国产汽车售价,竞争将极其残酷。现在,俄汽车工业面临着相当严重的生产质量问题,仅靠价格因素才得以保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分析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分析 1 中国汽车出口的发展 近15年来,中国汽车工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甚至在入世后,中国的汽车产业没有像原来认为的受到极大冲击,反而走上快速发展之路。1997年中国汽车产量仅为158万辆,出口约1.5万辆。到2012年,产量已经达到1927万辆,增长12倍;出口93万辆(1~11月),增长63倍,汽车产品已遍及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进口到出口,从逆差到顺差,中国汽车正在走着许多中国工业品的老路,在“Made in China”这组魔力词的推动下,中国汽车出口繁荣异常。汽车出口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外贸增长的主要力量,成为实现中国贸易顺差的生力军。 但是,在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中,德国汽车出口量占整个产量的75.9%,日本是50.3%,韩国是64.9%,中国2010年汽车出口比例为3.1%,2011提升至4.6%,但仍在很大程度上落后于其他国家,甚至金砖国家中的巴西和印度的汽车出口比例也远远高于中国,见图1。同时,这也说明中国汽车走出去的空间还很大。 图1 全球主要汽车生产国产量与出口比例 数据来源:OICA、中国汽车工业统计年鉴 从纵向看,在中国入世以前,中国汽车出口规模很小,入世后快速发展起来,到2011年达到约85万辆,到2012年前11个月已经超过93万辆,预计全年将超越100万辆的水平,见图2。中国汽车出口业务不仅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保持了平稳增长的趋势。在2007年和2008年,不仅国内市场快速扩容,汽车进出口市场也令人惊喜,无论是进出口量还是进出口金额均再创新高。但是到了2009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汽车出口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整车出口数量同比几乎减少一半,除轿车之外的其他车型出口价格也出现回落。在2010年有所回升,但是也没有达到2008年的水平。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到2011年和2012年,中国汽车出口超过2008年的水平,创历史新高,但是出口结构性缺陷仍然存在,出口的车型仍以经济型为主。

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第11卷第7期 2012.(11).7 Industrial &Science Tribune 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黄 鹤 【摘要】当前中国汽车出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俄罗斯一直是中国汽车重要的出口国。本文通过介绍当前中国汽车出口 俄罗斯的现状,分析中国汽车出口繁华现象背后存在的种种问题,来探讨中国企业如何采取有效策略以应对当前的问题。 【关键词】汽车出口;俄罗斯;贸易形式;售后标准;核心技术 【作者简介】黄鹤,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 一、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的现状 自从2004年中兴的四驱皮卡驶入俄罗斯的大门后,吉利、奇瑞、长城等中国汽车也相继进入俄罗斯。从此,俄罗斯成为了中国汽车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然而, 2008年金融海啸遏制了中国汽车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遭遇“滑铁卢”,整体销量下降。中国品牌汽车在2009年11月整体销量只有1118辆,仅占俄罗斯用车销售量的1%。2010年后,中国汽车出口在俄罗斯市场开始恢复平稳增长的趋势。2010年1 10月,长城汽车在俄罗斯销量同比增长25%,奇瑞汽车增长109%,力帆汽车增长136%。2012年4月,俄罗斯是中国汽车整车出口最多的国家, 总金额达8,644万美元。经历金融危机的洗礼后,俄罗斯之所以仍然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其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方面,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上具有很大优势,具体包括了:(1)车型定位准确。中国企业瞄准了俄罗斯汽车企业竞争力较低的皮卡市场,使俄罗斯本土企业和外国企业短期内都无法与之竞争。(2)价格实惠,经济实用。物美价廉的中国皮卡、 轻卡、小面包车、中低档汽车在俄罗斯都非常受欢迎。(3)中国出口汽车到俄罗斯具有地缘优势,物流成本较低。(4)中国政府给予出口汽车企业大量的政策支持。近期商务部、发改委等六部委颁布的《关于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提出了要大力实施汽车产品出口战略,鼓励自主品牌的汽车产品出口。 另一方面,俄罗斯汽车市场环境有利于中国汽车出口。首先,俄罗斯汽车市场需求巨大。根据俄罗斯经贸部统计,俄罗斯每年大约生产120万辆汽车,无法满足逐年增长的国内需求,只能依赖进口。其次,2011年12月,俄罗斯终于叩开世界贸易组织(WTO )的大门。根据WTO 协议,俄罗斯三年内必须将进口汽车的关税从30%降到25%, 第四年每年下降2.5%,一直到2019年降至15%。这无疑更有利于中国企业的汽车出口。 二、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的贸易方式不受俄罗斯欢迎。中国汽车目前仍以简单的出口贸易为主,委托经销商销售产品,而很少在 俄罗斯本地建厂。不少中国汽车企业没有充分了解俄罗斯市场环境, 盲目跟风进入俄罗斯市场,导致差异性不大、价格相近的出口产品“扎堆”,与俄罗斯本土汽车企业形成激烈的竞争。同时,俄罗斯政府不欢迎简单的进出口贸易,更倾向邀请外国企业来本国建立合资企业,以学习国外的最新先进技术和带动本国的就业。因此,俄罗斯已经多次拒绝通过中国汽车企业的项目审批和给予税收优惠。虽然加入WTO 后,俄罗斯无法通过关税来阻碍中国汽车的进口,但仍可以用非关税壁垒和倾斜性政策来阻击中国汽车进入本国市场。 (二)中国汽车未达到俄罗斯的安全、环境和售后标准。无论是安全、环境标准,还是售后标准,中国汽车都没有达到俄罗斯的基本要求。首先,一些中国出口汽车并没有通过俄罗斯的安全技术标准认证, 甚至出现车内没有安全气囊和ABS 系统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俄罗斯的质量认证费用较高, 约合人民币100万。这使不少中国汽车生产企业不肯花钱做此种前期投入。二是中国汽车出口商利用俄罗斯“试出口”的规定向其经销商供货,成功地规避俄罗斯对汽车技术标准的要求。其次, 环境标准也是中国汽车在俄罗斯的重要难题。俄罗斯近年来不断地提高汽车的环境标准,要求汽车行业及其产品2006年达到“欧Ⅱ”标准,2008年达到“欧Ⅲ”标准,2010年达到“欧Ⅳ”标准,2014年达到“欧Ⅴ”标准。这给中国企业出口汽车提出挑战。最后,中国汽车企业在俄罗斯的维修中心很少,服务不到位,使其发展乏力。例如中国汽车保修期大多是18个月3万公里,或者24个月5万公里,而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汽车保修期最少是3年10万公里。 (三)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上竞争激烈。中国汽车企业进入俄罗斯后面临的竞争来自于俄罗斯本土汽车企业、中国汽车同行、 以及美国日本等其他国家的汽车企业。俄罗斯本土企业受到中国汽车企业的冲击后发起激烈的反攻。中国汽车企业 “同室操戈”现象严重,在俄罗斯市场上相互压价, 损害自己的品牌,造成不良竞争。而美国、日本、韩国等汽车企业在俄罗斯经营多年,拥有核心先进技术,专门研制俄罗斯版的车辆,以攻击中国汽车技术落后的 “软肋”。· 43·

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 出口贸易又称输出贸易(Export Trade)是指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从国外输入的商品,未在本国消费,又未经本国加工而再次输出国外,称为复出口或再输出(Re-Export Trade)。 摘要:本文力求从多锥度全方位对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的现状进行客观分析,同时对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的发展前景作出客观展望。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出口 我国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整个产业产值规模占国家GDP的5.3%。在我国汽车工业60多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汽车零部件行业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随着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与开发能力的不断提升,随着全球化、国际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汽车零部件产业不仅与国内整车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而且每年源源不断地将产品出口到世界214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汽车OEM配套市场及AM售后市场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跻身全球最主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与出口国。 一、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的主体 1、贸易主体的构成 根据中国机电商会汽车分会的专业统计数据,至2014年我国从事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的各种类型的企业和公司共计2.35万家。这些构成出口贸易的主体从类别上可划分为制造性企业和贸易性公司,从产权结构上可划分为国有、外资、合资、民营及上市公司等。 2、贸易主体的比例 2014年我国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数量占规模企业数量的20%,然而在我国整个汽车零部件的出口份额中占据了63%,这其中外商独资企业占据了35%。而本土的国有、民营及股份制企业占规模企业数量的80%,在出口贸易份额中占据37%,这其中85%的产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与前景

中国汽车出口:现状与前景 汽车工业是被公认为具有高度产业关 联性的工业,德鲁克曾称汽车工业是“工业中的工业”。汽车产业既是资本、技术密 集型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极高的波及作用,对经济有巨大的推动力。汽车工业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汽车工业从产生开始,就与科学技术紧密相关。汽车工业的发展,是在机械设计、结构设计、材料更新、工艺进步等一系列科学技术知识创新的过程中实现的。严格地讲,汽车工业本身就是在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最早形成的最具知识经济特征的产业部门。因此,汽车工业的较快发展有利于带动整个工业结构的升级。 在强大的市场需求刺激下,受汽车产业链条长、对地方经济带动作用大和投资回报高的诱惑,到2005年,全国有27个省都在推进汽车业,21个省生产轿车,共有2443 个汽车企业,其中115个整车厂、改装厂551

个、摩托车厂154个、发动机制造厂56个、汽车摩托车配件厂1567个、相关配套行业168个。根据有关方面分析,2005年中国有整车生产能力550万辆,到2007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500多万辆。从供给趋势看,中国国内的汽车供给将进入过剩时代。加入WTO以来,由于外资和民营企业的大举进入,中国汽车产业已经由供不应求迅速转向供 过于求的阶段,届时,全国所具备的整车生产能力将大大超过市场需求能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付于武指出,2010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达到1000万辆,产能过剩将不可避免,而且这种供过于求的矛盾现在已经初见端倪,开拓国际市场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一、中国汽车出口势头强劲 2004年中国汽车进出口市场的运行有 了新动向——出口势头反超进口势头。自2005年4季度以来,一直保持进出口贸易顺差。在2006年汽车进出口贸易顺差破纪录以后,2007年1—12月中国汽车出口创汇亿美元,同比增长%,进出口贸易顺差高达亿美元。其中整车出口608331辆,同比增长% ,

俄罗斯车辆认证标准及对进口车的准入制度

俄罗斯车辆认证标准及对进口汽车的准入制度 一、俄罗斯车辆认证 1、法律基础 1986年10月31日原苏联部长会议通过了第1295号“关于苏联加入1958年日内瓦协议”的决议,正式成为该协议的成员国。原苏联瓦解后,俄罗斯自1992年起,开始实施对机动车辆的认证制度,其基础仍为1958年日内瓦协议规定的国际原则、规章和程序。 根据“俄罗斯联邦交通安全法”及“俄罗斯联邦产品和服务认证法”的规定,对自境外运入俄罗斯境内的期限超过6个月的用于交通运输的车辆及其相关物件均需进行强制性认证。1998年4月,俄罗斯国家标准委员会(2004年俄政府机构改革后,更名为“俄罗斯联邦技术监督署”)通过了“关于完善机动车辆及挂车认证制度的决议”,颁布了“机动车辆和挂车认证系统的管理办法”,迄今仍在生效。该办法是依据1958年日内瓦协议为基础制定而成,协议中未予规定的事宜,按照俄罗斯联邦法规办理。 2、俄车辆认证系统的组成结构 该系统包括以下成员:全国性的认证机构,即俄罗斯国家标准委员会(现为“俄罗斯联邦技术监督署”);系统中央机构(在1958年日内瓦协议框架内依据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规章进行认证的情况下,为行政机关)和作为咨询机构的认证委员会(俄罗斯运输部、俄罗斯联邦内务部汽车监察总局、消费者协会、实验室、认证产品的生产商、工会机构、卫生保健机关、俄罗斯联邦标准委员会地方机构、

其它与系统完善相关的组织代表自愿参加组成);认证机构;实验室(中心);产品的生产商和销售商。 3、车辆认证的基本程序 申请方应首先明确办理认证车辆的种类及其应达到的标准,起草简要的技术说明,并向认证机构递交申请。认证机构在收到申请后的15日内,做出是否同意进行认证的决定。如同意,则申请方应向实验室提供所需数量的产品样车。在确认技术说明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证明所提供样车与技术说明相符后,受理申请的实验室开始进行认证试验,必要时也可邀请制造商参与。如果试验获得通过,则实验室将其出具的试验报告及经其证明的技术说明转交给认证机构或者申请方,再由认证机构做出向申请方发放俄罗斯品质合格证书的决定,或由行政机关根据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规章做出发放《车辆结构型号正式确认通知书》的决定。通常情况下,品质合格证书的有效期不超过三年。如认证机构同意延长其有效期,则发放新的有效期为三年的品质合格证书。 为领取最终的车辆型号批准书,申请方需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并附车辆的简要技术说明。根据对申请方所提交文件的鉴定结论,或依据实验室出具的结论以及在证明制造商具备确保出产产品符合已通过认证试验样车标准的生产条件基础上,认证机构起草向申请方发放车辆型号批准书的决定,并列明其有效期限。车辆型号批准书由行政机关发放,其有效期不超过三年。有关车辆型号批准书的发放信息登记在国家统一注册清单中,并通报俄罗斯内务部国家汽车监察局。

中国汽车进出口数据分析

1.中国汽车进出口概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市场的汽车消费迅剧膨胀,近些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的增长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攀升,预计未来十年内中国汽车的需求量将会保持10%到15%的增长速度,这种惊人且持续且高速的增长速度必然将会带动中国的汽车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国和生产国。 据中汽协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量略有增长,2011年全国汽车产量1841.89万辆,同比增长0.84%;全国汽车销量为1850.51万辆,同比增长2.45%。乘用车好于行业平均水平,2011年全国乘用车产量1448.53万辆,同比增长4.23%,占总产量的78.64%;乘用车销量1447.24万辆,同比增长5.19%,占总销量的78.20。 进出口数据方面,根据海关数据统计,2011年全年的中国汽车累计进口103.9万台,年度累计增速为28%;而全年海关出口汽车85万台,增速为50%, 从整车进口商品市场表现看,11年全年狭义乘用车进口增长28%到100.4万台,与汽车进口的总体增速基本一致。其中轿车和SUV分别进口41万台和43万台,约占狭义乘用车进口总量的41%和43%,MPV车型约占狭义乘用车进口总量的16%为16万多台。客车和货车进口数量所占进口总量比例较小,分别为1.3万台和1.945万台。并且通过下图可以看出,近期SUV进口保持较为强势的增长状态,而轿车进口则稳步增长,进口车的增长差异化较为明显。

上述两个图表指出,11年全年中国进口轿车41万辆,进口的主力国家是德国和日本,两国合计所占轿车进口总量的70%,年内美国和法国所占比例有所增长,11年全年SUV车型进口表现突出,达到43万辆,日韩系和美系SUV是市场主力,约占进口总量的65%,另外斯洛伐克,英系SUV进口量表现不俗。

美国通用汽车的市场分析.doc

班级:纺贸110103

目录 一、通用汽车的市场情况-----------------------------1-2 二、通用汽车的市场特征--------------------2-3 三、通用在中国的相关市场-----------------------------3-5 四、通用汽车在其他相关国家的市场----------------5-6

美国通用汽车的市场分析 摘要: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成立于1908年9月16日,全球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的汽车之城底特律,公司下属的分部达二十多个,拥有员工266,000名。迄今在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汽车制造业务。2007 年,通用汽车在全球售出近937 万辆轿车和卡车,并在当年的“全球财富500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五。2009年6月1日,通用汽车申请破产保护。2009年7月10日成立新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结束破产保护。至今通用依然是美国三大汽车品牌之一,在美国市场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一、通用汽车的市场情况 通用汽车旗下有许多知名的品牌,分别是别克(BUICK)、庞蒂克(Pontiac)、GMC、土星(SATURN)、凯迪拉克(Cadillac)、霍顿(Holden)、大宇(Daewoo)、雪佛兰(Chevrolet)、欧宝(OPEL)、奥斯摩比(Oldsmobile)。 自从2009年破产保护结束后,新生的通用开始势头大涨。2011年美国通用全球汽车销量达到903万辆、同比增8%, 时隔4年后重新登上榜首,再 次成为全球销量最高车企。通用 汽车在全球范围内总计销售 了9,025,942辆汽车,与2010 年的8,385,484辆相比,增长 了7.6%。通用占据全球市场 的份额也从11.5%提高0.4个 百分点至11.9%。去年通用汽 车四大业务部门在主要市场 的销量均实现了稳步增长。 通用汽车北美分部2011 年总销量为2,924,140辆,较2010年的2,625,411辆同比增长11.4%;2011年占据当地市场份额为18.4%,比2010年的18.2%提高0.2个百分点。 通用汽车欧洲分部2011年总销量为1,735,335辆,较2010年的1,662,963辆同比增长4.4%;2011年占据当地市场份额为8.8%,维持2010年的水平。 通用汽车南美分部2011年总销量为1,064,631辆,较2010年的1,024,960辆同比增长3.9%;2011年占据当地市场份额为18.8%,比2010年的19.9%减少1.1个百分点。 通用国际运营部2011年总销量为3,301,836辆,较2010年的3,072,150辆同比增长7.5%;2011年占据当地市场份额为9.5%,比2010年的8.9%提高0.6个百分点。

自主品牌汽车进军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管理学家 2012.08 471 一、自主品牌汽车国际营销背景 (一)内外失衡 中国汽车走向世界刻不容缓 自2009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以来,中国汽车市场极大的吸引着世界的目光,然而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却显得越来越失衡。自《2011年中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公告》显示,2011年,我国汽车市场总体表现平稳呈缓慢增长态势,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840万辆,连续三年刷新全球汽车销量纪录。然而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1年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销量却不过294.62万辆,同比增长0.46%,占汽车总销量的29.11%,占有率同比比下降1.78%。2012年一季度销量排行榜上,自主品牌汽车的销售业绩更是出现了下滑甚至却无一挤进前十。2011年中国汽车的出口量仅为84.99万辆,增长49.96%。中国的汽车出口水平还停留在较低水平,不仅相对于欧美、日韩等出口大国来说差距较大,甚至相对于印度、巴西、泰国等国家的出口水平也存在一定差距。在走向“汽车强国”的道路上,提高我国汽车出口水平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发展的一项迫切任务。 (二)国家鼓励汽车出口 汽车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助力之一,越来月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鼓励汽车企业出口,释放过剩产能,缓解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培养我国汽车品牌强国形象,无疑将是政府和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自2009年出台的《促进我国汽车出口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从资金上支持其到在国外营销网络的建设,进一步规范企业的出口秩序和出口门槛,并且在汽车出口服务信息、完善国际交流平台和争取更多进口设备贴息等政策上全面支持汽车产品国际化。积极帮助和解决我国汽车企业在国际贸易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推动我国汽车产业迈向新辉煌。 (三)国际市场活跃 新兴市场抢眼 随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欧美等发达国家汽车市场的饱和,但是随着新兴经济体的逆势发展,新兴经济体的汽车市场发展表现可谓异常抢眼,可圈可点,特别是海湾国家、南美、北非和亚太国家。2011年,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汽车市场上都可以看到“中国制造”的标签,俄罗斯、巴西和伊朗稳居中国汽车出口国前三甲。其中,俄罗斯以8.79亿美元的出口额摘得中国汽车出口目的国第一位的桂冠,巴西以进口10.42万辆成为进口我国汽车最多的国家,同比增速更是高达300%。 二、自主品牌汽车进军国际市场SW OT 分析 随着国际经济的复苏,越来越多的国家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我国汽车出口政策的鼓励以及为缓解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选择了国际化战略,在进军国际市场中既有其特殊优势,也面临着其不可回避的劣势,机遇与挑战并存,看到前景的广阔也面临着道路的坎坷。 (一)优势 1、低成本优势。由于国内的劳动力成本较低,使得中国的出口汽车更具低成本优势,在同等竞争力条件下更具价格优势从而获取竞争优势。 2、较完善的产业配套。经济的发展受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推动,相对于消费的断短腿,我国是典型的投资—出口拉动型国家,造就了我国这“世界工厂”的称号和庞大的制造业体系。我国的制造业以价格低,产量大,品种全为显著特征,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天环境。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和消费国,为汽车制造提高了充足的钢铁资源。另外中国还是世界第一大纺织国和世界第二大轮胎生产国以及较低的能源价格都为汽车生产提供优厚的 自主品牌汽车进军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许敏敏/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摘 要】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长,居民对汽车消费的需求增长,推动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成长。 随着国家对汽车出过政策的鼓励,加之近年来国内市场的增长乏力,众多自主品牌汽车纷纷进军国际市场。在激烈的错综复杂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国际市场表现可谓可圈可点,然而在不断的增长的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因此培养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显得重要,推动我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新跨越。【关键词】自主品牌汽车;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提交。此外,外资对中国汽车市场的进入,以合资为主导的汽车企业又带来了相对完善的汽车零配件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我国汽车进军国际市场提供了充足的优势条件。 (二)劣势 1、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多年来我国汽车产业都未形成自身独特的技术竞争优势,比如发动机等问题一直都是企业悬而未决的技术难题,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更是缺乏核心技术,产品质量不高饱受诟病,还未打破过度依赖低成本、低价格、低质量的生产模式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众多企业的创新模式往往仅停留在“模仿式创新”阶段,“创新即被淘汰”,在此创新模式下的产物往往都是只学的其型而不得其质。 2、品牌知名度不高。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舞台往往意味着低价格低质量的产品形象,产品的国际口碑与欧美日等知名汽车品牌差距甚远。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企业在进军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对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品牌经验的相对不足。几年来随着一些车企在欧美国家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也损害了我国自出品牌汽车的品牌形象,或有品牌危机的存在。 (三)机会 新兴市场的发展以及这些国家的需求特征为我国汽车出口提供了后发机遇,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促进了对汽车的需求,这些国家居民不断增长的收入和相对欧美国家军民还不是较高的收入,使得这些消费群体对质量偏好的降低和较高的价格偏好,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出口提供了难得的新机遇。此外,国家加大对汽车出口的鼓励和政策支持,又汽车出口保驾护航促进了车企实施“走出去”战略。 (四)挑战 一方面,在国家贸易中,出口国往往为了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而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我国汽车出口往往会面临着众多的贸易壁垒,如关税壁垒、绿色壁垒、质量壁垒等。如一辆江淮和悦在国内售价约在7到9万元左右,而在巴西市场的售价却高达20万元左右,这和巴西为了保护本国汽车产业而实施的关税壁垒有关。另一方面,一些车企在国家市场竞争中往往容易陷入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中,另外一些国家在整顿本国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后培育了一批强有实力的本国汽车产业,如中东欧,南亚,和南美地区。 三、自主品牌进入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一)市场细分以及国际市场进入模式 1、市场细分。在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也因受到时间地点收入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出现差异化。从国际市场来看,由于消费者所在的地理区域、生活方式、收入水平、年龄和购买行为等相关因素影响,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消费需求特征:A 类市场:多为发达的国家,人们年均收入水平高,经济上没有负担,通常追求较高的生活质量,因此对轿车需求很大,购买力强。大部分分布在北美和西欧。B 类市场:多为发展中国家,收入有结余的人们会仔细衡量实用性与经济性,需要安全舒适,油耗低,售后好的轿车。例如巴西、俄罗斯这样人口众多收入相对较好的国家,汽车市场的发张前景广阔。C 类市场:受购买心理、购买行为等影响的国家,人们依据自己的个性选择车子,并且具有足够的购买力 目标市场确定,应前期先抓住收入相对较好市场需求强劲,对质量偏好相对较低的国家如东欧,南美,北非等。后期抓住机遇进军收入较高质量要求较高的市场,广泛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如欧美等发达国家。 2、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主要有四

伊朗汽车工业简史

背景资料:伊朗汽车工业简史 https://www.360docs.net/doc/063576504.html, 2006年09月02日 23:19 新浪汽车 上世纪中期,发达国家掌握了汽车及汽车部件的所有领域。特别是50年代起,不管在质量还是数量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汽车工业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二战以后,汽车制造热已经延伸到了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半个世纪前,伊朗汽车工业开始发展,1957年,在德黑兰建立了吉普车生产车间。20世纪60年代,很多大型汽车生产工厂在伊朗落地生根,生产各种各样汽车、巴士、卡车,其中包括Fiat, Iran National, Moratab Industrial Mfg, Iran Kaveh, Zamyad, Mazda, General Motors, American Motors 等。现在很多汽车企业还保持着原来的名称,生产同样品牌的汽车。 伊朗第一辆车是有波斯卡加尔国王Mozaffaredin Shah从比利时购买的福特汽车,这辆车由于产生很多浓烟而得名“冒烟的战车“。从1920年都市化发展的推动,汽车进口大大增加,其中很大部分的汽车都上从美国和英国进口。伊朗生产的第一辆汽车叫“培康”,有英国塔尔博公司许可的“伊朗国家工业公司”生产制造,于1967年上市销售。随后,伊朗国家公司组建开始生产其他车辆如皮卡、小轿车和乘用车。同年,2款Rambler美国车型,即"Aria"和"Shahin"开始在Pars Khodro公司生产制造。一年以后的1968年,SAIPA汽车公司从法国雪铁龙引进的"Dyane"生产并在国内上市。 1972年,Pars Khodro更名为"Iran General Motors",生产雪佛兰(Opel) 2500 cc和2800 cc 2和另外3款由美国大众引进的汽车,即"Buick", "Cadillac"和"Chevrolet Nova"。这些款型的汽车生产一直延续到1981年。SAIPA公司"Citroen Dyane"汽车于1980年停产。而1975年引进的"Renault 5"继续在伊朗生产。近年来,许多新的汽车如"Pride", "Peugeot 405 and 206", "Nissan Patrol"和"Mazda 323"开始在伊朗生根发芽。 1979年到1989年10年间,伊朗汽车工业进入休眠状态。很多汽车高层领导人产生了不同的想法,他们面对的挑战是汽车工业是否应该继续下去还是应该分裂瓦解。简单的说,当时汽车工业的问题是是否应该生产单一款型还是多种款型;或者是停止生产汽车制造,从国外进口汽车需要,而积极发展如农业和其他工业领域。由于缺乏充足的理由,政府部门不得不重新恢复Peykan生产线,特别是考虑到伊朗政府已经投入很大金额的投资,以及其他原因如国内需求,政策改变后Peykan生产线得以恢复。伊朗政府为其取了个新名字 -----"Iran Khodro",Peykan汽车大规模生产开来。 1992年初,伊朗议会通过了“五年国家汽车法案“,成为国家汽车工业政策计算和决策的基础。这一法案成为汽车工业的法定路标,相继而来的是11000亿里亚尔汽车零部件生产投资。从1982年起,相继2300张证书由伊朗工业和重工业部签发给汽车领部件生产工厂,现在伊朗共拥有共400多家汽车零部件公司和230000多人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据伊朗汽车零部件协会透露,伊朗汽车零部件生产的所有国内投资资金都没有经过政府部门筹集,其中85%以上都是私人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