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与定位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主要是让学生能通过本门课程能掌握实际工程所需的测量技能,并且为深入学习测量知识打好基础,是土木工程类专业必备的课程。
本课程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技能内容,定位为学生必备技能的课程,并且在今后工作中能成为独挡一面的测量员或测量主管,无论是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还是施工后的验收工作,能结合相应软件处理施工必要问题。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测量测绘能力,以提升测量水平为目标,给予学生基本的测量能力,掌握基本的测量知识。
另外,面向未来工作的需求,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在技术上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在职业素养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及吃苦耐劳和敬业的精神;在技能运用上,培养学生在工作中能做好工作的规划,培养学生对工作的统筹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通过教师对基本知识讲解,利用生活或者实际施工中的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相应的测量内容。
通过生活中的事件,引出测量的知识,从生活中需要的测量的知识拓展到工程上的测量知识。
工程测量应从简单到难,首先是对较简单且常用的水准测量进行教学,通过讲解规范、教师示范、现场指导,项目实训达到掌握水准测量的基本技能要求。
后半部分的教学主要是针对全站仪的操作及使用,对于仪器的架设由于仪器的消耗及折旧问题,并且仪器架设的操作与经纬仪完全一样,所以在全站仪的架设教学与训练上,应首先使用经纬仪进行仪器架设教学,掌握基本操作完成后再深入坐标的采集与放样的教学。
教学期末评定可以不用纸质版卷面考试,采用项目考核实际操作及相应表格的填写计算作为期末课程评定结果。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工程类基本的水准测量、坐标放样和坐标数据采集、利用CAD绘制测量图形或进行施工土石方计算。
以人才培养模式出发,课程内容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工程施工任务或项目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以行动导向进行教学设计,以实训为手段,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内容,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的能力。
《工程测量基本技能》课程标准
《工程测量基本技能》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类平台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让建筑工程类各专业学生掌握工程测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课程支撑,同时也为相关专业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建筑工程类专业测量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建筑工程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测量基础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依据课程目标,以及建筑工程类从业人员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级)中涉及的测量基础知识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角度、距离、高程、坐标的基本测量方法为主线,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有机融入,遵循学生认知和技能形成规律,整体考虑教学单元间的层次梯度、逻辑结构,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测量技术的基础知识,能熟练使用常规测量仪器,掌握测量基本要素的测定及测设方法,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
1.掌握测量工作的基本测序与原则,熟悉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的构造及各部件的作用,掌握相关仪器正确的操作步骤。
2.掌握水准测量的原理,以及三、四等水准路线的观测程序及计算方法,能进行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及水准测量成果整理。
3.掌握角度测量的原理,以及水平角、竖直角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4.了解全站仪距离测量、坐标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用全站仪进行距离、坐标测量及放样的方法。
最新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教案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教案
一、管理信息
课程代码:212204 制订人:
所属系部:建筑工程系批准人:
制订时间:
二、基本信息
学分:3
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4学时,实践教学:24 学时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工程管理专业
三、课程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学生在建筑施工中需掌握的测量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常用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和日常的维护方法;了解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法与过程;重点掌握施工放样方法,具备建筑工程施工放样的能力,在建筑工程施工和管理中,能正确应用地形图和有关测量资料的能力,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为学生后续有关课程的学习和从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讲课24学时+实验24学时)
第一章绪论(3学时)
要求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地面上点位确定的方法、测量的基本工作和基本内容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3.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要求了解的内容:1.测量学的任务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
2.测量学的发展概况。
难点:地面点位的确定。
1。
《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工程测量》课程标准1.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工程测量适用专业:工程测量专业、测绘工程专业、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课程代码:0801029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计划学时:642.课程的性质它是线路施工测量模块中的一门重要的核心课,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重点培养学生建立和增强测量的基本技能、具备基础测量工作的能力;另一部分是为后续课程桥梁施工测量模块、隧道施工测量模块的学习提供必需的线路中线坐标计算理论和点位测设方法。
它以高等数学和计算机等基础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测量专业核心课程(如线路施工测量,桥隧施工测量,房建施工测量和数字化测图)的基础。
3.课程定位3.1课程面向的职业岗位需求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专业、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面向的一个重要工作岗位就是“施工测量员”。
本课程就是为培养“施工测量员”岗位而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
(1)我国铁路、公路建设对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分析“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公路建设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建设铁路新线17000公里,其中客运专线7000公里;改建既有复线8000公里;既有线电气化改造15000公里;201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万公里以上。
到2010年,我国公路规划总里程将达到230万公里。
河北省在“十一五”期间交通建设计划投资1918亿元。
铁路建设“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人才需求的规格,强调了人才队伍建设,以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为重点,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培训体系,形成完善的铁路建设人才培训、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激励保障和合理流动机制,造就高素质的铁路人才队伍,到2010年,铁路建设专业技术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达到80%以上。
在铁路、公路建设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施工标准的要求下,市场对铁路、公路建设中工程测量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对该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迅速增大。
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课程目标: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测量思维和能力,掌握基本的测量原理和技术,了解工程测量的应用领域和工作
方式等。
2. 教学内容:涵盖测量基础知识和方法,包括测量仪器的种类和使
用方法,测量误差的评定和消除技术,地形测量和建筑测量等相关
内容。
3. 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授课、实验教学、案例分析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 实验教学:设置相关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操作测量仪器,进行
测量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5. 考核方式:通过考试、实验报告、课堂讨论等方式,全面评估学
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6. 教材选用:选择与课程目标和内容相适应的教材,包括教材的内
容覆盖面广、思路清晰、实例丰富等方面考量。
7. 课程评价:定期进行课程评价,了解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情况和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具体的标准内容和细节可以根据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师的要求来确定。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1.课程性质《工程测量技术》是路桥、试验等专业的一门职业能力通用课,在教学过程中,以工程测量为行动领域,贯彻行业标准,依据基于工作过程的思路进行课程教学,通过教学,学生能掌握仪器的基本原理、操作、工程专题测量及数据计算处理等相关问题。
3.目的和任务根据课程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应掌握建立工程测量控制网、国家测量控制网的原理、方法和仪器,包括水平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技术设计、测角、测距及测高程的方法和仪器,掌握控制测量的内业数据处理过程、方法。
初步具备进行整套工程控制测量工作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四、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时分配教学重点:1、使学生重点掌握全站仪的操作;2、如何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3、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4、掌握线路交点、转点、转角、分角线的测定方法以及里程桩的设置;5、掌握线路纵断面测量方法和纵断面图绘制方法;6、闭合导线、附和导线平差计算;教学难点:1、纵横断面图的绘制2、用水准仪进行中平测量的过程3、全站仪进行坐标测量和坐标放样的步骤4、闭合导线、附和导线平差计算;5、掌握圆曲线主点测设及详细测设计算原理和测设方法;6、掌握缓和曲线主点测设及详细测设计算原理和测设方法;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六、相关课程的衔接本课程后续课程是《线路测量》、《施工测量》、《GPS测量技术》、《控制测量与平差》、《桥梁工程施工技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等。
七、实验教学七、其它考核方式为理论考核+过程考核。
考核内容除了考查学生对该门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外,增加了应用、创新知识的考核,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课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核占70%。
成绩考核方法分为过程考核和理论考核两种。
平时成绩为过程考核,包括出勤表现10%、课堂提问10%、作业测评10%,主要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服从意识等。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工程测量技术《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工程测量技术适用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学时:72学分:4.5学分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教学目标是在具备工程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使用工程测量相关仪器完成路桥工程设计、施工中工程测量的能力,以及运用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标准解决道路桥梁工程测量技术相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工程测量技术实践应用的探讨,促进学生处理实际工程施工测量问题能力的提高。
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达到施工员资格证书中相关技术考证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前续课程有:CAD绘图与识图、应用高等数学本课程的平行课程有:土建力学、道路建筑材料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路基工程技术、路面工程技术、桥梁上部结构工程技术、桥梁下部结构工程技术和隧道施工技术等。
二、课程设计思路1.总体思路由学校专任教师、行业和企业专家合作选择课程内容。
变学科型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
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课程能力培养目标。
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创设工作情境,以“工作项目”为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本课程以道路工程技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道路工程技术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工程测量技术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学习情境与项目单元及任务。
2.课程设计思路(1)目标设计《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体现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最新教学理念,采用凸显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最终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目标要求,即用职业能力表述课程目标。
(2)内容设计设计七个学习情境即:1.测量工作认知2.高程测量;3.平面控制测量4.公路地形图测绘;5.公路中线测量;6.公路纵横断面测量;7.公路施工测量。
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工程测量》课程标准一、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本标准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2]2号)、《关于全面提高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文件精神,以及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而制定,用于指导《工程测量》的课程编制。
二、课程定位与作用《工程测量》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平台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最基础的专业平台课程,基于职业能力分析,以工程造价岗位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创设学习情境,构建以工程造价工作为主线的课程内容。
通过完成对不同经典案例的的了解和分析,将工程造价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有机的融合,配合工程测量实训,通过对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工程测量动手能力,初步解决工程实际过程中的相关测量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
三、课程目标通过《工程测量》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解决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课程打好基础。
1.专业能力目标:了解测量的基础知识。
掌握仪器基本构造及操作方法。
熟练掌握高程测量方法、水平角度测量方法、距离测量的方法。
熟练掌握高程测设方法、水平角度测设方法、距离测设的方法。
掌握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内容,熟悉工程施工测量实施步骤及方法。
熟悉测量工作原则。
熟悉施工测量规范。
了解地形图测绘的方法。
2.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工程测量》课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于课程中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解决能力;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过程中的组织能力。
3.社会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创新探究能力;具有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具有工作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工程管理人员职业道德。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建议《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建议详见表1所示表1 《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建议序号学习情境名称学时学习〔任务)单元划分教学形式1 绪论 3 任务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任务2地面点位的表示方法任务3用水平面代替基准面的限度任务4测量工作的程序和原则教师讲授引导文教学法2 水准测量7 任务1水准测量原理任务2水准测量的仪器及工具、水准仪的使用任务3水准测量的方法及内业计算任务4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教学法3 角度测量7 任务1水平角的测量原理和经纬仪任务2 DJ6光学经纬仪;DJ2光学经纬仪;经纬仪的使用任务3水平角观测方法;水平角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任务4竖直角的观测任务5光学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教学法4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8任务1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和精密方法任务2视距测量任务3全站仪及其使用任务4直线定向直线定向、方位角的概念及方位角的计算方法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教学法5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4任务1测量误差概念任务2偶然误差的特性任务3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及改正值任务4评定观测值精度标准任务5误差传播定律及应用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教学法6 小地区控制测量 6 任务1控制测量概述任务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和内业计算任务3高程控制测量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教学法7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3任务1地形图的比例尺任务2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任务3地形图图名、图廓及接合图表任务4地物符号、地貌符号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教学法8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6任务1地形图测绘前的准备工作任务2经纬仪测图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教学法9 地形图的应用 3 任务1地形图的识读任务2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任务3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教学法10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6任务1测设的基本工作任务2测设点位的方法任务3已知坡度直线的测设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教学法11 建筑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3任务1建筑基线任务2建筑方格网任务3施工控制点的坐标换算任务4施工场地的高程控制测量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教学法12 民用建筑施工测量4任务1建筑物的定位和放线任务2建筑物基础施工测量任务3墙体施工测量任务4高层建筑施工测量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教学法五、学习情境及教学设计框架创设学习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实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即职业能力的培养。
《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工程测量》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学时:52学时开课学期:第4学期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
本课程广泛地结合工程建设中有关的测量理论、技术、方法和仪器等内容,并特别侧重结合当前典型工程建设情况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掌握解决各种工程建设中的测量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工程测量问题的能力。
为其他测量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为学生顶岗就业和将来的职业发展夯实基础。
二、课程的教育目标目标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一)知识目标掌握工程放样的基本方法、曲线放样中的圆曲线、综合曲线及各种曲线放样的原理和一般方法;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线路工程、地质勘探工程、水利工程测量、变形监测的测量方法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能力、制定工作计划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独立学习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评估总结工作结果的方法能力;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公共关系能力、社会责任心、职业道德、环境意识等社会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能力目标1.使学生具备独立完成各种工程建设中所遇到的测量任务的能力;2.初步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3.能牢固掌握工程测量的原理、方法及各种方法的特点、适用场合、精度特征等;4.具备正确设计和布置测量系统和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5.对专用的工程测量仪器能正确地使用、检验和校正。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一)与前续课程的联系序号前续课程为本课程支撑的主要能力1 《高等数学》为本门课程的学习提供进行数学计算与分析的基础2 《工程数学》为本门课程的学习提供进行工程数学计算与分析的基础3 《地形测量》为本门课程的放样方法及其他各种测量计算、仪器操作打下基础4 《控制测量》为本门课程的各种工程控制网的布置方法提供理论支持5 《测量平差》为本门课程的精确、严密计算提供理论支持6 《数字化测图技术》为本门课程的仪器操作、测图软件的使用提供支持(二)与后续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为最后一学期课程,为学生毕业后学习各类工程测量提供基础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五、教学实施建议(一)推荐教材全国煤炭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主编:赵国忱李孝文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8年2月出版(二)教学参考资料1.周建郑.《工程测量》.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2.吴贵才赵国忱.《工程测量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何保喜.《全站仪测量技术》.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4.李正中任秀周勇波等.《现代路线工程测量》.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三)教师素质要求1.教学团队规模要达到3-5名(其中包括现场实训指导教师),所有任课教师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同时具有5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
建筑工程测量《工程测量》课程标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
《工程测量》课程标准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124 学分:6适用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先修课程:道路工程概论、道路工程制图与CAD后续课程:道路勘测设计、桥梁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一、前言1.课程的性质《工程测量》课程是五年制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
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测绘知识、理论与技术,为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等提供基础资料与技术保障。
开设本课程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形成起主要支撑作用。
通过工程测量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道路桥梁工程专业对工程测量技术较高的要求,具备公路测量工高级职业资格的理论水平和技术能力,为本专业主要就业方向之一的工程测量员提供基础保证。
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学科课程以知识为主线构建知识体系的模式,采用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相适应的工程测量课程项目工作任务,以任务模块的形式来构建知识与技能体系。
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工作任务来整合相关知识与技能,将该课程设计成任务引领型课程。
在课程设计时,根据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并紧紧围绕项目课程体系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中高级公路测量工的基本要求融入到任务模块中,使课程教学在完成教学项目的同时达到高级公路测量工职业资格的理论要求,并掌握与中级、高级公路测量工职业资格相对应的基本技能操作,为后续的公路测量工中级技能实训和高级技能实训奠定理论基础和技能基础。
项目内容采用基础项目模块、提高项目模块和延伸项目模块进行设计,根据教学要求进行合理时间分配,以保障课程教学的完整性、实时性。
二、课程目标通过项目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协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为企业培养既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动手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1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一、课程代码Z0631111二、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其考核方式为考试,其目标是让学生在具备了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使用建筑工程测量相关仪器完成测绘地形图、竣工测量、建筑物变形观测、施工放样等方面能力,以及运用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标准解决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相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实践应用的探讨,促进学生处理实际工程施工测量问题能力的提高。
本专业学生应达到测量员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技术考证的基本要求。
四、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内容包括2个知识模块:表1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表五、课程设计思路(一)前言《建筑工程测量》是以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研究建筑工程测量的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专业技术含量较高的土建类专业课程。
?(二)课程目标?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通过测量学的学习,能够基本完成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同时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符合测量员岗位的严谨、吃苦耐劳、善于交流合作的职业品质,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思想,要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项目,以典型案例为载体,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六、课程总体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知建筑测量的专业术语;2.认知各种测量内容;3.理解高程、角度、距离的测量原理;4.理解测量过程的误差来源;5.理解解决误差的方法;6.理解控制测量坐标计算;7.具备解读地形图的能力;8.能够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性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重要、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工程监理、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建筑钢结构、建筑设备等相关专业。
总学时数:根据不同教学层次和院校要求,总学时数可设定为60至90学时不等,如中等职业学校通常为50-60学时,高职类院校为72学时等。
开课学期:一般在学生学习了《建筑制图与CAD》、《高等数学》等课程后开设,如第四学期。
二、课程定位与目标1.课程定位《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先导性、关键性的作用,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2.课程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测量的基础知识,掌握仪器基本构造及操作方法;熟练掌握高程测量、水平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的方法及其测设方法;掌握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内容,熟悉工程施工测量实施步骤及方法;了解地形图测绘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有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检验及校正能力;能正确选用测量器具和测量方法进行建筑施工中的测量放线工作;通过学习,获取测量放线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爱岗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1.基础测量模块地面点位的确定:理解地面点位的表达方法,掌握坐标系的建立。
水准测量:掌握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仪器使用方法及内外业数据处理方法。
角度测量:理解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经纬仪的构造、使用及观测方法。
距离测量:掌握钢尺量距、视距测量及全站仪的使用方法,理解直线定向和方位角的概念。
2.应用测量模块小地区控制测量:理解控制测量的基本概念,掌握导线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的外业工作和内业计算方法。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工程测量技术是建筑工程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工程测量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够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测量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工程测量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工程测量任务;2.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协作完成复杂的工程测量任务;3.树立安全意识,遵守工程测量操作规程,确保测量成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4.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工程测量基本理论:包括测量坐标系、距离、角度、高程等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2.工程控制网布设与观测:包括导线、三角测量、水准测量等方法及其应用;3.地形图测绘与应用:包括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法、数字化测图技术及应用;4.施工测量:包括建筑物定位、基础施工测量、主体结构施工测量、竣工测量等内容;5.特殊环境下的测量技术:包括隧道、桥梁、河道等特殊环境下的测量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地操作、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掌握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操作技巧。
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确保测量成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1.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场景和操作过程;2.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际应用能力;3.实地操作:组织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操作,了解工程测量的实际应用场景和操作技巧;4.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促进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5.在线学习平台:建立在线学习平台,提供课程资源、习题库、交流社区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在具备了工程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使用工程测量相关仪器完成道路桥梁工程设计、施工中工程测量的能力,以及运用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标准解决道路桥梁工程测量技术相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工程测量技术实践应用的探讨,促进学生处理实际工程施工测量问题能力的提高。
本专业学生应达到测量员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技术考证的基本要求。
2.课程内容选择思路
2.1 由学校专任教师、行业和企业专家合作选择课程内容。
2.2 变学科型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
2.3 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课程能力培养目标。
2.4 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境,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5 构建模块化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项目导向的课程思想,本课程按照工程测量技术的基本顺序按测量工作的认知、地面点位的确定、小区域控制测量、地面点的测绘技术、地面点的测设技术、道路中线测量技术、道路纵、横断面测量技术等七方面进行课程内容安排。
整个课程内容的知识介绍以够用为度,操作技能力求熟练。
3.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道路桥梁施工测量的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在掌握地面点位的确定、小区域控制测量、地面点的测绘技术、地面点的测设技术、道路中线测量技术、道路纵、横断面测量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其他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能够承担施工一线的中线测量、纵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以及公路、桥梁、隧道施工阶段的施工放样测量等工作任务。
同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吃苦耐劳和客观科学的职业精神,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3.1能描述地面点位的确定要素、测量工作的程序与基本原则;
3.2会操作使用水准仪、光学经纬仪、全站仪、钢尺、GPS、罗盘仪等常用
测绘仪器;
3.3能进行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丈量及直线定向等各项基本测量工作
和测量数据的误差分析和处理;
3.4能操作使用传统测量仪器或全站仪完成导线测量并进行成果处理;
3.5能操作使用传统测量仪器或全站仪进行地形测量;
3.6能操作使用传统测量仪器或全站仪进行公路中线测量、纵断面测量、横
断面测量,能绘制纵、横断面图;
3.7能操作使用GPS进行控制测量和使用GPSRTK放样平面点位;
3.8能描述处理误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能对测量成果进行误差分析与精
度评定。
4.课程内容和要求
5.1教材编写
1)教材应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项目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
要通过自行编制工程项目的
施工测量方案、观看施工测量的录像、工地现场参观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3)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道路桥涵工程施工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4)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5)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5.2教学方法
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2)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教、学、练、做”一体化,应选用典型的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过程组织与各生产要素管理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会进行常规工程测量项目的组织实施设计编制、现场实施的组织管理工作。
3)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境,同时应加大实践实操的容量,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证,加强考证的实操项目的训练,在实践实操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熟悉工地现场的施工过程及控制要点。
5)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发展趋势,贴近工地现场。
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6)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5.3教学评价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课间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4)本课程的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实训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其中平时成绩占20%,实训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
5.4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1)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3)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4)建立本专业开放实训中心,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验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证
的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5)建立一支适应本专业稳定的、开放性的、具有丰富实践施工经验的兼职教师队伍,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合一、课堂教学与工地现场教学合一的功能要求。
5.5教学设施与实训环境
校内应有“工程测量技术课程多媒体教室”、“测量实训中心和测量综合实训基地”。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及实训基地结构见下图。
6.其它说明
1)本标准适用于高中毕业三年制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
2)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能课程,因此课堂讲授应与实践操作密切相结合,辅以课间测量实训,加强辅导。
课程结束后再安排3周的测量综合实训。
为保证教学效果,课间测量实训应尽量做到每组以4人为宜,最多不超过6人。
3)测量综合实训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测量知识、技能进行地形图测绘和使用全站仪、GPS等进行工程测量的能力。
具体教学目标要求:知道地形图测绘的外业与内业组织工作,会进行导线测量的选点、测角、量边、测高程等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会进行地形图的测绘、拼接与整饰工作;会使用全站仪、GPS等进行控制测量、施工放线等,通过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地形图测绘和全站仪、GPS等先进仪器的使用等的全过程训练,使学生提高使用测绘仪器的操作能力、测量计算能力、绘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工作作风和团队精神,为以后学生参加工作打好最基本的测量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