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件7] (人教版必修三)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ppt课件.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78c7213ff5335a8103d22044.png)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 (1)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6年,“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内涵和成果。 (2)“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术和文艺工作遭受挫折的原因和表 现。 (3)新时期我国“文艺的春天”出现的原因和表现。
2.在掌握“双百”方针的贯彻历程和影响的基础上,探究思考: (1)为什么说“双百”方针是我国科学文化工作中必须坚持的 基本方针? (2)贯彻“双百”方针的过程中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易错辨析】“双百”方针≠自由化方针 “双百”方针是充分发扬民主的方针。中国宪法保障公民
享有充分的创作自由和学术自由。但是,“双百”方针所指的自 由是有前提的,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范围内,在保证社 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二、曲折的年代 1.原因:政治运动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到来。 2.表现: (1)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阶级斗争问题。 (2)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如_王__蒙__的小说《组织部新来 的青年人》,艾青的寓言诗《蝉的歌》,昆曲《李慧娘》和电影 《北国江南》《_早__春__二__月__》等。 (3)作者多被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 3.影响: (1)_知__识__分__子__受到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 (2)自然科学和_社__会__科__学__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
二、问题思考 1.“双百”方针提出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1)三大改造完成后,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探索适 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科技和 文化事业,因此要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2)新中国成立初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把学术问题当成 政治问题,例如贴阶级标签。(3)在“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 的一部分”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知识 分子的积极性是必要的。
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 (1)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6年,“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内涵和成果。 (2)“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术和文艺工作遭受挫折的原因和表 现。 (3)新时期我国“文艺的春天”出现的原因和表现。
2.在掌握“双百”方针的贯彻历程和影响的基础上,探究思考: (1)为什么说“双百”方针是我国科学文化工作中必须坚持的 基本方针? (2)贯彻“双百”方针的过程中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易错辨析】“双百”方针≠自由化方针 “双百”方针是充分发扬民主的方针。中国宪法保障公民
享有充分的创作自由和学术自由。但是,“双百”方针所指的自 由是有前提的,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范围内,在保证社 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二、曲折的年代 1.原因:政治运动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到来。 2.表现: (1)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阶级斗争问题。 (2)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如_王__蒙__的小说《组织部新来 的青年人》,艾青的寓言诗《蝉的歌》,昆曲《李慧娘》和电影 《北国江南》《_早__春__二__月__》等。 (3)作者多被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 3.影响: (1)_知__识__分__子__受到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 (2)自然科学和_社__会__科__学__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
二、问题思考 1.“双百”方针提出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1)三大改造完成后,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探索适 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科技和 文化事业,因此要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2)新中国成立初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把学术问题当成 政治问题,例如贴阶级标签。(3)在“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 的一部分”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知识 分子的积极性是必要的。
人教版必修Ⅲ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件
![人教版必修Ⅲ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8c3b34fc4ffe473268ab16.png)
提问:“双百”方针中所指的自由,同资产阶级民主主 义所主张的自由有何不同? “双百”方针所指的自由是有前提的,就是在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的范围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不去干 涉他们,但要保证社会主义方向,最终有利于社会主义科学文 化事业的发展。
3、“双百”方针的影响及文革前取得的成果。 (1)、影响: ①、学术领域:促进了不同学派之间的团结与合作,人们 的眼界开阔了,思想活跃起来了,自由讨论的风气浓 厚了。 ②、“在文学艺术领域:带来了和谐宽松的创作氛围,文 学艺术界的许多作家、艺术家,采用多样化的形式,以不 同的风格,生动地描绘了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 期的新风貌,各方面的创作成就都很突出。 (2)、成果:硕果累累 ①、文学:老舍:《茶馆》(话剧);郭沫若:《蔡文姬》 (历史剧);杨沫:《青春之歌》(长篇小说)等 ②、期刊:仅1956年至1957年出现的文艺期刊就有18种,原 有的刊物质量也有提高。 ③、电影:“难忘的1959年”,杰出的故事片有《五朵金 花》、《女篮五号》、《青春之歌》、《红日》、《北国江 南》等。
人教版必修Ⅲ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 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让 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 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 齐放。” “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 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 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 也需要这个。” ---毛泽东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三、文艺的春天
1、春天来临的原因: ①、“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极左路线,
党 总结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文艺必须植 根于人民生活。 ②、邓小平指出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 义服务;他还强调要坚持贯彻“双百”方针。 ③、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以“五讲”“四美” 2、春天的表现: ①、出现了反映“文革”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 学”、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 影,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②、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学艺术欣欣向荣。 ③、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学艺术的内 容更加丰富,形式也向多样化发展,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
3、“双百”方针的影响及文革前取得的成果。 (1)、影响: ①、学术领域:促进了不同学派之间的团结与合作,人们 的眼界开阔了,思想活跃起来了,自由讨论的风气浓 厚了。 ②、“在文学艺术领域:带来了和谐宽松的创作氛围,文 学艺术界的许多作家、艺术家,采用多样化的形式,以不 同的风格,生动地描绘了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 期的新风貌,各方面的创作成就都很突出。 (2)、成果:硕果累累 ①、文学:老舍:《茶馆》(话剧);郭沫若:《蔡文姬》 (历史剧);杨沫:《青春之歌》(长篇小说)等 ②、期刊:仅1956年至1957年出现的文艺期刊就有18种,原 有的刊物质量也有提高。 ③、电影:“难忘的1959年”,杰出的故事片有《五朵金 花》、《女篮五号》、《青春之歌》、《红日》、《北国江 南》等。
人教版必修Ⅲ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 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让 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 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 齐放。” “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 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 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 也需要这个。” ---毛泽东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三、文艺的春天
1、春天来临的原因: ①、“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极左路线,
党 总结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文艺必须植 根于人民生活。 ②、邓小平指出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 义服务;他还强调要坚持贯彻“双百”方针。 ③、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以“五讲”“四美” 2、春天的表现: ①、出现了反映“文革”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 学”、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 影,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②、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学艺术欣欣向荣。 ③、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学艺术的内 容更加丰富,形式也向多样化发展,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共45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共4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0f409590912a216147929f2.png)
(1)科技领域:
成功召开了关于遗传学的讨论-----摩尔根学派和李 森科学派之争的座谈会。
(2)文艺领域: ①新的题材和主题,多样化的体裁和表现手法,描绘 新风貌(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②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作家与作品 ③文艺刊物增多 ④电影创作步入辉煌时期 (“难忘的1959年”)
4.意义: 大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
毛泽东对“双百”方针的阐 述
思考:怎样理解“双百”方 针中的“自由”?
术干在“华 有 是双涉思刊人 承利百他想物民 认于在”们,上共社社中方。正、和会会华针…确报国主主人的…的纸宪义义民“这, 上法 科文共自一错 可内 学化和由派误 以, 文科国”,的 说保 化学宪是那, 各证 的事法有一让 种社 多业范前派他意会 层的围提,们见主和发之的让去。义多展内:他说的样。,在们,方格实各中去不向局质种说去,。学,
3、“双百”方针的内涵?
一、“双百”方针提出
材料1 【材料一】 这个方针(注:双百方针) 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当时(注: 1956年),一方面,我国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 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党和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 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迅速发展 我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事业。
重生
1949 建国初期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后
年份
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 的人民群众……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在艺术 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 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
三、文艺的春天——恢复“双百”方针
京剧《智取威虎山》 京剧《沙家浜》剧照 京剧《红灯记》剧照
京
成功召开了关于遗传学的讨论-----摩尔根学派和李 森科学派之争的座谈会。
(2)文艺领域: ①新的题材和主题,多样化的体裁和表现手法,描绘 新风貌(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②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作家与作品 ③文艺刊物增多 ④电影创作步入辉煌时期 (“难忘的1959年”)
4.意义: 大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
毛泽东对“双百”方针的阐 述
思考:怎样理解“双百”方 针中的“自由”?
术干在“华 有 是双涉思刊人 承利百他想物民 认于在”们,上共社社中方。正、和会会华针…确报国主主人的…的纸宪义义民“这, 上法 科文共自一错 可内 学化和由派误 以, 文科国”,的 说保 化学宪是那, 各证 的事法有一让 种社 多业范前派他意会 层的围提,们见主和发之的让去。义多展内:他说的样。,在们,方格实各中去不向局质种说去,。学,
3、“双百”方针的内涵?
一、“双百”方针提出
材料1 【材料一】 这个方针(注:双百方针) 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当时(注: 1956年),一方面,我国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 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党和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 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迅速发展 我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事业。
重生
1949 建国初期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后
年份
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 的人民群众……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在艺术 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 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
三、文艺的春天——恢复“双百”方针
京剧《智取威虎山》 京剧《沙家浜》剧照 京剧《红灯记》剧照
京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历史课件PPT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历史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a33ef95482fb4daa48d4b1a.png)
——《光明日报》文章
请思考:
文学艺术界的繁荣和学术领域的百家争 鸣说明什么?
“双百”方针符合我国文艺和学 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促进文艺繁 荣和学术民主、科技兴旺有重要作 用。
探究:谈谈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学艺术创作的主要 特点?
1)数量上:作品众多 2)内容上:
提倡“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
热情讴歌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
3.提出:
1956、4 毛泽东在政治 局扩大会议上 正式提出
4.影响及成果:
(1)科技领域和文艺领域,出现繁荣景象
作品:老舍—话剧《茶馆》; 郭沫若—历史剧《蔡文姬》; 杨沫—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等 期刊:1956年至1957年出现的文艺期刊有18种 电影:“难忘的1959年”
(2)大大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
3)形式上: 体裁广泛 革命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相结合,文学 艺术作品出现第一次高峰。
社会主义的“百家争鸣”和春秋战国时期的 “百家争鸣”的区别?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内容侧重政治主张 是思想解放潮流 反映时代变革,影响深远
社会主义的“百家争鸣”:
-----内容侧重学术领域 是文化方针 反映学术民主
学术领域:百家争鸣
历史学界开展百家争鸣是很有成就的,促进 了当时学术研究的繁荣。最有名的例子是郭老和 范老有关历史分期问题的争论。范老主张“西周 封建说”,郭老主张“战国封建说”。郭老组织 学者编撰《中国史稿》,贯彻他的分期主张;范 老在《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中坚持他的分期主 张。这对于促进学者深入思考,推动历史学研究, 起到了好的作用。
文学艺术领域:生机勃勃
小说
杨沫
涌现出一大批人们喜闻杨乐沫《见青春的之歌作》封品面 。
请思考:
文学艺术界的繁荣和学术领域的百家争 鸣说明什么?
“双百”方针符合我国文艺和学 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促进文艺繁 荣和学术民主、科技兴旺有重要作 用。
探究:谈谈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学艺术创作的主要 特点?
1)数量上:作品众多 2)内容上:
提倡“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
热情讴歌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
3.提出:
1956、4 毛泽东在政治 局扩大会议上 正式提出
4.影响及成果:
(1)科技领域和文艺领域,出现繁荣景象
作品:老舍—话剧《茶馆》; 郭沫若—历史剧《蔡文姬》; 杨沫—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等 期刊:1956年至1957年出现的文艺期刊有18种 电影:“难忘的1959年”
(2)大大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
3)形式上: 体裁广泛 革命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相结合,文学 艺术作品出现第一次高峰。
社会主义的“百家争鸣”和春秋战国时期的 “百家争鸣”的区别?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内容侧重政治主张 是思想解放潮流 反映时代变革,影响深远
社会主义的“百家争鸣”:
-----内容侧重学术领域 是文化方针 反映学术民主
学术领域:百家争鸣
历史学界开展百家争鸣是很有成就的,促进 了当时学术研究的繁荣。最有名的例子是郭老和 范老有关历史分期问题的争论。范老主张“西周 封建说”,郭老主张“战国封建说”。郭老组织 学者编撰《中国史稿》,贯彻他的分期主张;范 老在《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中坚持他的分期主 张。这对于促进学者深入思考,推动历史学研究, 起到了好的作用。
文学艺术领域:生机勃勃
小说
杨沫
涌现出一大批人们喜闻杨乐沫《见青春的之歌作》封品面 。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d4117fffd0a79563c1e72c2.png)
状况: 在文艺问题上动辄扣帽子情况时有发问生,把 学术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当成政治问题,混淆 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原因: 受苏联在学术批评中的粗暴作风影响;自身 “左”倾思想的影响
危害: 挫伤文艺工作者积极性,不利于文艺发展
联系必修2经济史思考:1956年,随着三 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什么变化?党 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谢晋:为电影而生
序幕:谢晋的困惑
1951年,从北京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归来 的谢晋,正式调入上影厂,但每天听到的都是某某影片 被批判,某某导演写检查的消息。被誉为中国电影半壁 江山的上影厂仅拍出1部故事片,电影创作降到了冰点。 想一想:这反映了当时意识形态领域的状况如何?原因 何在?有何危害?
• 由阶级矛盾转变为人民内部矛盾,即人民群众日 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与当前的经济文化 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 发展经济文化,满足人民群众需要。
探究1:结合教材及学案材料1---4,思考“双百” 方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国际、国内)
国际:苏共二十大召开,中共试图破除对苏联模式的迷信 国内: ①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 ②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党中央提出让 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③意识形态领域中某些争论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 的矛盾。
探究2:结合学案材料5和教材内容概括:什么是 “双百”方针?其内涵是什么?目的何在?实质?
“双百”方针: 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 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
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归纳:新时期出现文艺的春 天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 受苏联在学术批评中的粗暴作风影响;自身 “左”倾思想的影响
危害: 挫伤文艺工作者积极性,不利于文艺发展
联系必修2经济史思考:1956年,随着三 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什么变化?党 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谢晋:为电影而生
序幕:谢晋的困惑
1951年,从北京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归来 的谢晋,正式调入上影厂,但每天听到的都是某某影片 被批判,某某导演写检查的消息。被誉为中国电影半壁 江山的上影厂仅拍出1部故事片,电影创作降到了冰点。 想一想:这反映了当时意识形态领域的状况如何?原因 何在?有何危害?
• 由阶级矛盾转变为人民内部矛盾,即人民群众日 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与当前的经济文化 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 发展经济文化,满足人民群众需要。
探究1:结合教材及学案材料1---4,思考“双百” 方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国际、国内)
国际:苏共二十大召开,中共试图破除对苏联模式的迷信 国内: ① 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 ②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召开,党中央提出让 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③意识形态领域中某些争论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 的矛盾。
探究2:结合学案材料5和教材内容概括:什么是 “双百”方针?其内涵是什么?目的何在?实质?
“双百”方针: 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 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
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归纳:新时期出现文艺的春 天的原因有哪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9a2554d4d8d15abf234e68.png)
1、原因:
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文革”的到来。
2、表现:
①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是阶级斗争问题 ②一些正确的甚至优秀的作品受到错误的批判 ③许多知识分子受到迫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
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
⑤推广8个样板戏
21
焚 烧 古 籍 字 画
故 宫 被 改 成 血 泪
百 花 奖
1
百花奖创办于1962年,是由周恩来总理特地指明举办的 电影大奖。百花奖代表观众对电影的看法和评价,并由
观众投票产生奖项。因此又被称为“观众奖”。百花奖 也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和最有群众基础的电影大奖。 2
第 20 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课程标准】
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
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
A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36
2.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写到:“他们 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 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 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 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
材料4: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 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 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 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论十大关系》
问题探究5: 材料4表明我们对待苏联模式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表明我们开始破除苏联模式的束缚
11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田汉被批斗
老舍先生于1966年8月24日 在北京投湖自尽
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文革”的到来。
2、表现:
①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是阶级斗争问题 ②一些正确的甚至优秀的作品受到错误的批判 ③许多知识分子受到迫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
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
⑤推广8个样板戏
21
焚 烧 古 籍 字 画
故 宫 被 改 成 血 泪
百 花 奖
1
百花奖创办于1962年,是由周恩来总理特地指明举办的 电影大奖。百花奖代表观众对电影的看法和评价,并由
观众投票产生奖项。因此又被称为“观众奖”。百花奖 也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和最有群众基础的电影大奖。 2
第 20 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课程标准】
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
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
A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36
2.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写到:“他们 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 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 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 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
材料4: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 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 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 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论十大关系》
问题探究5: 材料4表明我们对待苏联模式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表明我们开始破除苏联模式的束缚
11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田汉被批斗
老舍先生于1966年8月24日 在北京投湖自尽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件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3ab6bc02d276a200292e42.png)
发展。
栏
②反映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发展迅速。
目 链
接
③温学馨术指、引科 :技“领样域板也戏不”断是创“新文和革发”展的。产物,但是
“样板戏”本身多半是较优秀的文艺作品。
应用 思考
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文艺学术为什么呈现丰 富多彩的繁荣局面?
提示:党总结建国以来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贯彻
栏
“双百”方针和“二为”方针;改革开放的发展为文艺 目
影创作的一个辉煌时期,被称为“难忘的1959年”。这种
栏
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目 链
接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双百”方针的提出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
应用 示例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文艺发展主要受文化
政策和文化环境影响,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双百”方
针的提出促成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学艺术的繁荣,故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兰亭序》的
真伪是学术问题,毛泽东“笔墨官司,有比无好”的态度
说明允许学术争鸣,故选A项。
栏
目
答案:A
链
接
二、现代中国的文艺创作出现了哪两个高峰?主要原因是什么?
方法点拨:文艺创作的繁荣与国家的文艺政策和社会 环境密切相关。
栏 目 链 接
精讲阐释:
高峰
主要原因
20世纪五 社会主义建设全面进行,党中央提出的“双 六十年代 百”方针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1.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
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
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
人教版必修三历史第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件 (共24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历史第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件 (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11fd3b9360cba1aa811dade.png)
人教版必修三历史第第20课《百花齐 放百家 争鸣》 课件 (共24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历史第第20课《百花齐 放百家 争鸣》 课件 (共24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历史第第20课《百花齐 放百家 争鸣》 课件 (共24张PPT)
②作者大都被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 受到伤害
人教版必修三历史第第20课《百花齐 放百家 争鸣》 课件 (共24张PPT)
①许多新素材、主题得以开拓 文 学 领 域:
②采用多样化的体裁和表现手法
③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作家与作品
人教版必修三历史第第20课《百花齐 放百家 争鸣》 课件 (共24张PPT)
(历史剧、话剧、小说)
人教版必修三历史第第20课《百花齐 放百家 争鸣》 课件 (共24张PPT)
《蔡文姬》剧照(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
人教版必修三历史第第20课《百花齐 放百家 争鸣》 课件 (共24张PPT)
2.过程
1951年4月,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 齐放,推陈出新。”
“百家争鸣”是1953年,当时,中国历史问题研究 委员会主任向毛泽东请示历史研究工作的方针,毛泽东提 出要“百家争鸣”。
“双百”方针的正式提出是在1956年4月28日的中共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在会上讲话时说:“‘百 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 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5月26日,陆 定一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每个人都 “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判的自 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的意 见的自由”。
人教版必修三历史第第20课《百花齐 放百家 争鸣》 课件 (共24张PPT)
第20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历史: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件8(人教版必修三)
![历史: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件8(人教版必修三)](https://img.taocdn.com/s3/m/963028fe700abb68a982fb30.png)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3、(2009高考海南单科) 2009高考海南单科) 高考海南单科 1956年 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 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 的方针, 鸣”的方针,旨在 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提高人民群众水水平 D、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二、对“双百” 二、对“双百”方针的正确认识 ⑷贯彻进程中出现问题的根源: 贯彻进程中出现问题的根源: “双百”方针在贯彻过程中遇到了挫 双百” 折,不是“双百”方针本身的问题,而是 不是“双百”方针本身的问题, 受到了“ 受到了“左”倾错误的干扰。 倾错误的干扰。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二、对“双百” 二、对“双百”方针的正确认识 ⑵基本精神: 基本精神: 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和艺 学术民主。 术、学术民主。其适用的领域分别是文学 艺术、科学技术领域。 艺术、科学技术领域。 毛泽东实际上规定了此方针 此方针的实施界 毛泽东实际上规定了此方针的实施界 线和范围:它是一条政治界线, 线和范围:它是一条政治界线,是人民内 部的自由,即是为人民服务的, 部的自由,即是为人民服务的,是多数人 的自由; 的自由;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所主张的自 由是少数人的自由,是资产阶级的自由。 由是少数人的自由,是资产阶级的自由。
A、“百花齐放”使大部分文艺作品偏离了主题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B、“百家争鸣”仅仅局限在科学上的不同派别 C、这一方针否认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 的社会现实 将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 D、将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将学术争论看成 是阶级斗争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2、(2010·广东文综17) 2010·广东文综17 17) 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 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人教版必修3)第20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共32张PPT)
![(人教版必修3)第20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共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a51dee4f705cc175527099e.png)
第20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课程标准: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 得的经验和教训。
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分期标志在春秋战国时代 ——郭沫若
中国封建社会始于西周 ——范文澜
郭和范都是中国公认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虽然毛 泽东本人在历史分期问题上更倾向于郭沫若一些, 但他确实不好做出孰是孰非的结论,便认为解决历 史问题还是自由争鸣为好。“百家争鸣”最初是毛 泽东就中国历史问题的研究而提出的。
3、“双百”方针的地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针
4、“双百”方针的提出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 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56年5月,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提出实行 “双百”方针;
5、贯彻“双百”方针取得的成就:
“双百”方针给文学艺术的创作和学术研究带来了和 谐宽松的氛围,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百花齐 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1)文学艺术节许多作家、艺术家、扩大生活视野,开 拓新的题材和主题,…… 2)各种艺术学院和团体相继建立,培养大批艺术人才 3)学术界围绕一系列热点问题展开热烈的探讨与争论
话剧《茶馆》老舍作品,剧中写了3个“朝代”,
时间跨度50年,写活了70个人物。向人们展示了从 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 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一大批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的涌 现,证明了什么? “双百”方针的正确性和重要意义
1956年在中国思想文化界出现的“双百方 针”,如昙花一现,极尽绚丽,却迅速凋零。 中国思想文化界的翻云覆雨的斗争,显示出它 极端复杂而微妙的特征。一场以百花齐放、百 家争鸣的开放局面,现在突然变成了打右派的 残酷的阶级斗争。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课程标准: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 得的经验和教训。
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分期标志在春秋战国时代 ——郭沫若
中国封建社会始于西周 ——范文澜
郭和范都是中国公认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虽然毛 泽东本人在历史分期问题上更倾向于郭沫若一些, 但他确实不好做出孰是孰非的结论,便认为解决历 史问题还是自由争鸣为好。“百家争鸣”最初是毛 泽东就中国历史问题的研究而提出的。
3、“双百”方针的地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针
4、“双百”方针的提出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 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56年5月,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提出实行 “双百”方针;
5、贯彻“双百”方针取得的成就:
“双百”方针给文学艺术的创作和学术研究带来了和 谐宽松的氛围,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百花齐 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1)文学艺术节许多作家、艺术家、扩大生活视野,开 拓新的题材和主题,…… 2)各种艺术学院和团体相继建立,培养大批艺术人才 3)学术界围绕一系列热点问题展开热烈的探讨与争论
话剧《茶馆》老舍作品,剧中写了3个“朝代”,
时间跨度50年,写活了70个人物。向人们展示了从 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 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一大批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的涌 现,证明了什么? “双百”方针的正确性和重要意义
1956年在中国思想文化界出现的“双百方 针”,如昙花一现,极尽绚丽,却迅速凋零。 中国思想文化界的翻云覆雨的斗争,显示出它 极端复杂而微妙的特征。一场以百花齐放、百 家争鸣的开放局面,现在突然变成了打右派的 残酷的阶级斗争。
历史: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件8(人教版必修三)
![历史: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件8(人教版必修三)](https://img.taocdn.com/s3/m/3d99ebca195f312b3169a5a4.png)
A、“百花齐放”使大部分文艺作品偏离了主题 B、“百家争鸣”仅仅局限在科学上的不同派别 C、这一方针否认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 的社会现实 D、将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将学术争论看成 是阶级斗争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社会 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但在贯彻过程中曾历经 曲折,主要原因是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二、对“双百”方针的正确认识 ⑹结论:
“双百”方针符合文学艺术和科学技
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
技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技兴
旺的方针。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社会 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但在贯彻过程中曾历经 曲折,主要原因是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主讲教师:易海燕
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 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百家争鸣”指科学上的不同派别, 可以自由争论。 具体来说,“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 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 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 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二、对“双百”方针的正确认识 ⑴基础与时代背景: “双百”方针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 仍然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是在国家迫切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 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二、对“双百”方针的正确认识
⑵基本精神:
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和艺 术、学术民主。其适用的领域分别是文学 艺术、科学技术领域。 毛泽东实际上规定了此方针的实施界 线和范围:它是一条政治界线,是人民内 部的自由,即是为人民服务的,是多数人 的自由;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所主张的自 由是少数人的自由,是资产阶级的自由。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社会 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但在贯彻过程中曾历经 曲折,主要原因是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二、对“双百”方针的正确认识 ⑹结论:
“双百”方针符合文学艺术和科学技
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
技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技兴
旺的方针。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社会 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但在贯彻过程中曾历经 曲折,主要原因是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主讲教师:易海燕
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 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百家争鸣”指科学上的不同派别, 可以自由争论。 具体来说,“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 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 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 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二、对“双百”方针的正确认识 ⑴基础与时代背景: “双百”方针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 仍然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是在国家迫切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 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二、对“双百”方针的正确认识
⑵基本精神:
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和艺 术、学术民主。其适用的领域分别是文学 艺术、科学技术领域。 毛泽东实际上规定了此方针的实施界 线和范围:它是一条政治界线,是人民内 部的自由,即是为人民服务的,是多数人 的自由;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所主张的自 由是少数人的自由,是资产阶级的自由。
人教版必修三第七单元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共30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第七单元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d8d1cd65901020206409c47.png)
病。”
---陆定一
受苏联和“左”倾思想的影响。
党中央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怎样?
材料三:周恩来代表中央作了《关于知识 分子问题的报告》。指出:“知识界的面 貌发生了根本变化,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 ‘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社会主 义时代,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知识 分子参加。”
强调知识分子的重要性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302021/8/30Monday, August 30,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302021/8/302021/8/308/30/2021 8:07:17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302021/8/302021/8/30Aug-2130-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302021/8/302021/8/30Monday, August 30, 2021
(3)党和政府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处理问题。
◆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民日报》总编辑、杂文家,1966.5.17 服毒致死;
◆傅雷:著名翻译家,1966.9.3与妻子朱梅馥上吊自杀;
◆杨朔:著名散文作家,1968.8.3服安眠药而死; ◆翦伯赞:历史学家,1968.12.18 与妻子戴淑婉服 安眠药致死
……
红灯记
沙家浜
智取威虎山
奇袭白虎团
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只能跳忠字,舞忠字舞是文革时期用于广场(大场地)或游 行的队列行进间的歌颂性群众舞蹈。主要动作有: 双手高举表示对红太阳的信仰, 斜出弓步表示永远追随伟大导师毛泽东, 紧握双拳表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跳舞时手里还要挥动语录本(红宝书)或红绸巾作为道具。
人教版必修三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件(共22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件(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77a09f4fd0a79563d1e720c.png)
一. “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 景
(1)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开始探索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要调动一切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必要性 (2)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 中发挥更大作用
(3)借鉴苏联经验教训
2、提出: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 会议上提出。
3、内容
文学艺术上的百花齐放
一个基本性的长期性的方针
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文学艺术不同形式和风格自由发展 “百家争鸣”——科学上不同学派自由争论
“双百”方针的内涵 范围: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非其它 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允许范围内 实质: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和多样格局
一. “双百”方针的提出
A 1、“双百”方针是指 ( )
A 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B 学术上“百花齐放”,艺术上“百家争鸣”
C 在全国办好100所大学,建10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D 在全国重点帮助100个特困生,建100所希望学校
C 2、1956年提出的“双百方针”主要是针对( )
①科技领域 ②军事领域 ③文艺领域 ④金融领域
4.影响 大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
(1)、百家争鸣:生物学领域的学派争论
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
中科院和高等教育部主持召开的会议, 各派各抒已见,不扣政治帽子。
(2)、百花齐放:文学艺术领域的成果
老 舍——《茶 馆》 郭沫若——《蔡 文 姬》 杨 沫——《青春之歌》
《五朵金花》 《女篮五号》 《青春之歌》 《红 日》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八个样板戏
京剧:《红灯记》《沙家浜》 《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 《海港》
1.背 景
(1)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开始探索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要调动一切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必要性 (2)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 中发挥更大作用
(3)借鉴苏联经验教训
2、提出: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 会议上提出。
3、内容
文学艺术上的百花齐放
一个基本性的长期性的方针
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文学艺术不同形式和风格自由发展 “百家争鸣”——科学上不同学派自由争论
“双百”方针的内涵 范围: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非其它 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允许范围内 实质: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和多样格局
一. “双百”方针的提出
A 1、“双百”方针是指 ( )
A 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B 学术上“百花齐放”,艺术上“百家争鸣”
C 在全国办好100所大学,建10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D 在全国重点帮助100个特困生,建100所希望学校
C 2、1956年提出的“双百方针”主要是针对( )
①科技领域 ②军事领域 ③文艺领域 ④金融领域
4.影响 大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
(1)、百家争鸣:生物学领域的学派争论
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
中科院和高等教育部主持召开的会议, 各派各抒已见,不扣政治帽子。
(2)、百花齐放:文学艺术领域的成果
老 舍——《茶 馆》 郭沫若——《蔡 文 姬》 杨 沫——《青春之歌》
《五朵金花》 《女篮五号》 《青春之歌》 《红 日》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八个样板戏
京剧:《红灯记》《沙家浜》 《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 《海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课件:7.20《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共22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课件:7.20《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c04428da26925c52dc5bfa9.png)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1. 8.1104: 21:3204 :21Aug -2111-A ug-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04:21: 3204:2 1:3204: 21Wed nesday, August 11, 2021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
3.双百方针”内容
(1)“百花齐放”即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指文 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2)“百家争鸣”即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指科 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这是一个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
4. 成就
阅读课本归纳“双百”方针贯彻带来的影响
科学技术领域:
三、文艺的春天
1. 原因
(1)党总结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 (2)邓小平指出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 社会主义服务;他还强调要坚持贯彻“双百”方针。 (3)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 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 最 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 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 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三.文艺的春天 1.背景:
1)文革结束后,清算“左”倾错误
2)恢复“双百”方针
3)80年代初开展“五讲”“四美”为内容的精神文明 建设 2.繁荣景象---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艺创作欣欣向荣 反映文革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 反映改革实践.社会生活等文学作品
(1)文学作品
(2)影视作品:
(3)文化的多样化,日益走向世界。
原因: “双百”方针能否贯彻; 国家政治环境的变化; 认识: “双百”方针实质上是在文化领域的民主化. “双百”方针的目的是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双百”方针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 针。
关于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的提出,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 B.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 C.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 D.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训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内涵:
“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 以自由发展; “百家争鸣”是指学术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 暂时性的方针。
2.背景:
(1)社会制度的变化,人民生活方式.社会交往发生变化 (2)1956年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必须调动一 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3)为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D
11.若要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教、科、文发展的 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当时概况的“关键词”。依 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是 A.“双百”方针“教育大革命”“三个面向”“和 平”赎买 B.“两弹一星”“科教兴国”“三下乡”“载人航 天工程” C.“上山下乡”“东方魔稻”“三步走”“和平共 处” D.“863”计划、“样板戏”“三个世界”“希望工 程”
1956年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巴金等文艺界著 名人士
电影《五朵金花》剧照
1957年周恩来观看著 名戏剧家梅兰芳演出后, 与演员亲切交谈
话剧《关汉卿》剧照
《五朵金花》 《青春之歌》 为 1959年国庆35部优秀电 影展中的两部.深受人民喜爱.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这种 现象出现的原因何在?
《青春之歌》 《五朵金花》
傅雷, 1927年冬赴法国入巴黎大学文科学习。任中国作家协会上 海分会理事、书记处书记等职。翻译外国文学名著33部。六十年 代,以其研究与翻译巴尔扎克著作的卓越成就,被法国吸收为巴 尔扎克研究协会会员。“文革”初受到迫害,1966年9月3日晨 和他的夫人朱梅馥在上海寓所双双自缢。
文艺工作者下放农村劳动
B.
八个样板戏
京剧:《红灯记》《沙家浜》 《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海港》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
交响乐:《沙家浜》
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分期标志在春秋战国时代 ——郭沫若
中国封建社会始于西周 ——范文澜
郭和范都是中国公认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虽然毛泽东 本人在历史分期问题上更倾向于郭沫若一些,但他确实 不好做出孰是孰非的结论,便认为解决历史问题还是自 由争鸣为好。“百家争鸣”最初是毛泽东就中国历史问 题的研究而提出的。
对于青年人来说, “样板戏”可能是个较陌生 的名词了,但对于40岁往上 的人,这却是个刻骨铭心、 至死难忘的词汇,是个挥之 不去的记忆。尽管他们今天 随时都能哼上两段儿,但那 轻松自在的背后,却深隐着 一种难以言表的苦涩,这苦 涩,类似于来自康复者对于 曾经的疯人院生活的回忆。
革命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红灯记
沙家浜
智取威虎山
奇袭白虎团
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只能跳忠字,舞忠字舞是文革时期用于广场(大场地)或游 行的队列行进间的歌颂性群众舞蹈。主要动作有: 双手高举表示对红太阳的信仰, 斜出弓步表示永远追随伟大导师毛泽东, 紧握双拳表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跳舞时手里还要挥动语录本(红宝书)或红绸巾作为道具。
二、曲折发展——“双百”方针贯彻受挫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的影响 ②把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把学术争论说成 阶级斗争.
2.文艺事业遭到摧残的表现
(1)优秀文化典籍遭破坏,国家文物遭摧残 破四旧 (旧思想、文化、风俗、习惯) (2)优秀文艺人士遭迫害甚至迫害致死 全国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3)中外优秀作品禁演,文艺创作万马齐喑 (4)样板戏一统天下
A
10、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 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 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 ……如 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 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 样。”该讲话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春秋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区别?
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 —-是文化方针 内容侧重学术领域 反映学术民主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是思想解放潮流 内容侧重政治统治思想 反映时代变革,影响深远.
“双百”方针提出后,我国的文艺经历了怎样 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由此你有何认识? 变化: 活力初现----遭遇挫折----重现春天
3.提出
1956.4,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4.影响及成果:
(1)科技领域和文艺领域,出现繁荣景象 作品:老舍—话剧《茶馆》; 郭沫若—历史剧《蔡文姬》; 杨沫—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等 期刊:1956年至1957年出现的文艺期刊有18种
电影:“难忘的1959年”, (2)大大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
文化大革命中田汉被批斗
1958年至1964年间,样板戏的前身“京剧现代戏”是当时戏曲改革的一个主要成 果,也是当时文坛的重要收获之一。在1964年前后,江青开始插手“京剧现代 戏”,并将《沙家滨》(《芦荡火种》)、《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等几部有 良好基础的剧作培养成自己手中的“样板”,在“文革”中被捧上了天,作为无 产阶级文艺方向的标志,成了当时几乎惟一可以公开演出的剧目。1976年“文革” 结束后,样板戏随着江青政治集团的垮台,受到人们的批判,否定和抛弃。
第20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自主学习
1.什么是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党和政府为什 么要提出“双百” 方针?方针的贯彻取得了 哪些突出成果? 2. 为什么“双百”方针后来没有坚持贯彻 下去?出现曲折年代?曲折的具体表现如何?造 成了怎样的影响? 3.文革结束后为什么会出现文艺的春天?呈 现出怎样的繁荣景象?
A
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这是坚持文艺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在其鼓舞下, 科学和文艺工作者步人了又一个春天。学术讨论空前热 闹,文学艺术欣欣向荣。文学艺术的又一个春天不包括 A.出现了《雷锋之歌》、《青春之歌》等优秀作品 B.小说、戏剧、诗歌等争奇斗艳,呈现出பைடு நூலகம்派繁荣景象 C.《白蛇传》《十五贯》等剧目在戏剧舞台上开始上演 D.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为先锋的文艺流派争 相引领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