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完整课件
合集下载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完整课件

二、遭遇曲折——“双百”方针受到破坏
1.原因:
政治运动扩大化,文化大革命 (根本原因:“左”倾错误的影响)
2.表现:
(1)学术问题被当作政治问题
(2)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知识分子受到伤害 (3)样板戏“一统天下
3.影响:
(1)文艺园地百花凋零 (2)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受到很大影响
绽放
重生 凋零
(《周恩来选集》下卷)
请思考:如何理解周恩来的这一段话?
(2)充分调动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一、“双百”方针提出
1.背景
(1)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 步确立,但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
一、“双百”方针提出
1.背景
1956.4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 式提出
(1)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 确立,但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 (2)充分调动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1949 年份
建国初期文革时期Fra bibliotek改革开放后
“双百”方针的历史经验教训
要正确处理 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 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
1949 年份
建国初期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后
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 的人民群众……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在艺术 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 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 》
三、文艺的春天——恢复“双百”方针
社会主义的“百家争鸣”和春秋战国时期的 “百家争鸣”的区别?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内容侧重政治主张 是思想解放潮流 反映时代变革,影响深远 社会主义的“百家争鸣”: -----内容侧重学术领域 是文化方针 反映学术民主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ppt课件.ppt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 (1)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6年,“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内涵和成果。 (2)“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术和文艺工作遭受挫折的原因和表 现。 (3)新时期我国“文艺的春天”出现的原因和表现。
2.在掌握“双百”方针的贯彻历程和影响的基础上,探究思考: (1)为什么说“双百”方针是我国科学文化工作中必须坚持的 基本方针? (2)贯彻“双百”方针的过程中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易错辨析】“双百”方针≠自由化方针 “双百”方针是充分发扬民主的方针。中国宪法保障公民
享有充分的创作自由和学术自由。但是,“双百”方针所指的自 由是有前提的,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范围内,在保证社 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二、曲折的年代 1.原因:政治运动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到来。 2.表现: (1)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阶级斗争问题。 (2)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如_王__蒙__的小说《组织部新来 的青年人》,艾青的寓言诗《蝉的歌》,昆曲《李慧娘》和电影 《北国江南》《_早__春__二__月__》等。 (3)作者多被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 3.影响: (1)_知__识__分__子__受到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 (2)自然科学和_社__会__科__学__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
二、问题思考 1.“双百”方针提出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1)三大改造完成后,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探索适 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科技和 文化事业,因此要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2)新中国成立初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把学术问题当成 政治问题,例如贴阶级标签。(3)在“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 的一部分”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知识 分子的积极性是必要的。
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 (1)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6年,“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内涵和成果。 (2)“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术和文艺工作遭受挫折的原因和表 现。 (3)新时期我国“文艺的春天”出现的原因和表现。
2.在掌握“双百”方针的贯彻历程和影响的基础上,探究思考: (1)为什么说“双百”方针是我国科学文化工作中必须坚持的 基本方针? (2)贯彻“双百”方针的过程中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易错辨析】“双百”方针≠自由化方针 “双百”方针是充分发扬民主的方针。中国宪法保障公民
享有充分的创作自由和学术自由。但是,“双百”方针所指的自 由是有前提的,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范围内,在保证社 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二、曲折的年代 1.原因:政治运动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到来。 2.表现: (1)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阶级斗争问题。 (2)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如_王__蒙__的小说《组织部新来 的青年人》,艾青的寓言诗《蝉的歌》,昆曲《李慧娘》和电影 《北国江南》《_早__春__二__月__》等。 (3)作者多被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 3.影响: (1)_知__识__分__子__受到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 (2)自然科学和_社__会__科__学__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
二、问题思考 1.“双百”方针提出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1)三大改造完成后,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探索适 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科技和 文化事业,因此要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2)新中国成立初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把学术问题当成 政治问题,例如贴阶级标签。(3)在“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 的一部分”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知识 分子的积极性是必要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共26张PPT)

文艺事业发展趋势
春 天 来 临
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遇
再度逢春
寒
流
1949
1966 1976 1978
年份
“双百”方针能否顺利贯彻取决于社会环境
总结:“双百”方针提出后,我国的文艺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由此你有何认识?
变化: 活力初现----遭遇挫折----重现春天
原因: “双百”方针能否贯彻;国家政治环境的变化;
1、邓拓:人民日报总编辑、杂文家 1966.5.17 服毒致死
2、吴晗: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 1968.10.11 狱中自杀
3、翦伯赞:历史学家 1968.12.18 与妻子戴 淑婉服安眠药致死
4、上官云珠:著名电影演员 1968.11.22 病 中跳楼身亡
5、容国团:世界乒乓球男单冠军 1968.6.20
1956年毛泽东接见巴金等人时,国际 国内的历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即“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材料一 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 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 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 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 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作品 《青春之歌》 《雷锋之歌》 《蔡文姬》 《茶馆》
五朵金花
电影艺术
1958年,中国出现 了第一部中外合拍 片 《风筝》
《林家铺子》
流行歌曲
《我的祖国》——《上甘岭》
《九九艳阳天》——《柳堡的故事》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护士日记》
《唱支山歌给党听》——学习雷锋 《洪湖水浪打浪》——《洪湖赤卫队》
必修3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件

文学艺术领域:生机勃勃
小说
杨沫
涌现出一大批人们喜闻乐见的作品。
杨沫《青春之歌》封面
小说
梁斌
冀北农民革命为题材
梁斌《红旗谱》封面
小说
柳青 《创业史》
散文
杨朔
《荔枝蜜》
诗歌
贺敬之
话剧《雷雨》:
经典名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在千百个舞台上曾以多种面貌出现,被不同的人们饱含 深情的演绎着,解读着,并一举将中国话剧推上了历史 上最轰动热烈的颠峰时期。
第20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
1.背景
(1)社义制度初步确立,开始探索社义建设道路(必 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义)——必要性 (2)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争论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 矛盾 (3)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的召开(知识分子的 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表现:
①一些正确的作品被当成错误的批判
王蒙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艾青 《蝉的歌》
昆曲 《李慧娘》
电影 《北国江南》 《早春二月》
京剧
红灯记 奇袭白虎团 沙家浜 智取威虎山
芭蕾舞
红色娘子军
白毛女
交响乐
3.结果:
①百花凋零; 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 究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忠字舞和样板戏是当时人们唯一的娱乐活动
朱时茂、丛珊 主演
电影《牧马人》剧照
电影
主演: 巩俐、姜文
电影《红高粱》剧照
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剧照
11.罗广斌: 小说《红岩》作者 1967.2 跳楼自杀 12.田家英: 毛泽东秘书 1966.5.23 在毛 泽东书房走廊上吊死亡 13.饶毓泰: 南开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 1968 上吊身亡 14.李广田: 云南大学校长,著名作家。 1968跳河身亡 15.李达: 哲学家,中共一大代表 1966.8.24自杀
第20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课件

电影《五朵金花》剧照 与演员亲切交谈
话剧《关汉卿》剧照
历史
1956年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巴金等文艺界著名人士
《
蔡
郭 沫
文 姬
若
》
剧
照
历史
小说《青春之歌》风靡一时,讲述了一个曲折的故事:
九·一八事变前,女学生林道静因反抗地主家庭逼婚,投 海自杀,被大学生余永泽所救,随后二人结了婚。婚后林 道静遇到共产党员卢嘉川,随后她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一 二·九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历史 京 剧 《 海 港 》 剧 照
芭蕾舞《白毛女》剧照 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剧照
历史
智取威虎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奇袭白虎团
京剧《沙家浜》剧照 京剧《红灯记》剧照
历史
新时期 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
(1)“伤痕文学”、“反思文学” (2)以改革实践为主体的文学 (3)戏剧、电影的繁荣 (4)科学、文艺工作者的春天 (5)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学艺术创 作欣欣向荣
历史
三个“伤痕文学”的代表性人物,摄于1979年。 从左至右:卢新华、刘心武、王亚
历史
十年文革期间,无数知识青年被卷入了上山下 “乡伤运痕动文中学。”“的伤名痕称文,学则”源的自出现直接起因于上 卢山新下华乡刊,登它于主1要97描8年述8了月知11青日、知识分子,受迫 《害文官汇员报及》城的乡短普篇通小民说众《在伤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 痕悲》剧。性的遭遇。
历史
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分期标志在春秋战国时代
——郭沫若
中国封建社会始于西周 ——范文澜
郭和范都是中国公认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虽然毛泽东 本人在历史分期问题上更倾向于郭沫若一些,但他确实 不好做出孰是孰非的结论,便认为解决历史问题还是自 由争鸣为好。“百家争鸣”最初是毛泽东就中国历史问 题的研究而提出的(1953年)。
话剧《关汉卿》剧照
历史
1956年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巴金等文艺界著名人士
《
蔡
郭 沫
文 姬
若
》
剧
照
历史
小说《青春之歌》风靡一时,讲述了一个曲折的故事:
九·一八事变前,女学生林道静因反抗地主家庭逼婚,投 海自杀,被大学生余永泽所救,随后二人结了婚。婚后林 道静遇到共产党员卢嘉川,随后她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一 二·九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历史 京 剧 《 海 港 》 剧 照
芭蕾舞《白毛女》剧照 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剧照
历史
智取威虎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奇袭白虎团
京剧《沙家浜》剧照 京剧《红灯记》剧照
历史
新时期 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
(1)“伤痕文学”、“反思文学” (2)以改革实践为主体的文学 (3)戏剧、电影的繁荣 (4)科学、文艺工作者的春天 (5)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学艺术创 作欣欣向荣
历史
三个“伤痕文学”的代表性人物,摄于1979年。 从左至右:卢新华、刘心武、王亚
历史
十年文革期间,无数知识青年被卷入了上山下 “乡伤运痕动文中学。”“的伤名痕称文,学则”源的自出现直接起因于上 卢山新下华乡刊,登它于主1要97描8年述8了月知11青日、知识分子,受迫 《害文官汇员报及》城的乡短普篇通小民说众《在伤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 痕悲》剧。性的遭遇。
历史
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分期标志在春秋战国时代
——郭沫若
中国封建社会始于西周 ——范文澜
郭和范都是中国公认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虽然毛泽东 本人在历史分期问题上更倾向于郭沫若一些,但他确实 不好做出孰是孰非的结论,便认为解决历史问题还是自 由争鸣为好。“百家争鸣”最初是毛泽东就中国历史问 题的研究而提出的(1953年)。
精美历史课件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背景知识
知识框架 大纲考点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课外拓展
背景知识
知识框架 大纲考点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王蒙1956年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短篇小说,讲述了青年 教师林震被调往区委组织部后,在工作、斗争中怎样遭受挫折 的故事。小说敏锐地揭露了组织部门存在的官僚主义等消极因 素,歌颂了青年人追求真理,敢于生活的精神。小说震动了中 国文坛,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在海内外也获得强烈反响。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背景知识
1. 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制度变化;要求知识分子发挥作用
知识框架
大纲考点 课外拓展
2. 提出:毛泽东1956年正式提出——艺术“百花齐放”,学术“百家争鸣”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背景知识
3. 响应及成果:文学艺术多样化发展,文艺期刊增多增强
知识框架
大纲考点 课外拓展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Outline
背景知识
知识框架
大纲考点
课外拓展
背景知识
知识框架 大纲考点 课外拓展 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的论述
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的论述
背景知识
知识框架 大纲考点 课外拓展
“什么是当前的知识分子问题呢?当前的根本问题,就是我们的知识分子的力量, 无论在数量方面,业务水平方面,政治觉悟方面,都不足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急 速发展的需要;而我们目前对于知识分子的使用和待遇中的某些不合理现象,特 别是一部分同志对于党外知识分子的某些宗派主义情绪,更在相当程度上妨碍了 知识分子现有力量的充分发挥。我们必须加强领导,克服缺点,采取一系列有效 的措施,最充分地动员和发挥现有的知识分子的力量,不断地提高他们的政治觉 悟,大规模地培养新生力量来扩大他们的队伍,并且尽可能迅速地提高他们的业 务水平,以适应国家对于知识分子的不断增长的需要。这就是我们党目前在知识 分子问题上的根本任务。” 《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1956年1月14日)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ppt

(1)文艺作品数量大增,题材 更加广泛。 (2)学术、科技领域也不断创 新和发展。 (3)恢复一些被撤销的学科, 并发展了一些新学科。
四、“双百”方针的历史经验教训 1.经验教训:
明确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 的关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以及 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在这 三个关系中,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是 最基本的。 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 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在人民内部,不但有宣传唯 物主义的自由,也有宣传唯 心主义的自由。只要不是反 革命分子,不管是宣传唯物 主义或者是宣传唯心主义, 都是自由的,两者之间的辩 论也是自由的。―――《百 花齐放,百家争鸣》 想想看,这种看法对吗? “双百”方针中所指的自由, 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所主张 的自由有何不同?
4.贯彻“双百”方针取得的成就: (1)文学艺术领域:
阅读188页马寅初的一段话,思考 马寅初与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的出 发点有何不同?
答: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是从维护资 产阶级的利益出发,而马寅初的 人口论则是从提高农怕劳动生产 率,从而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物质 生活水平出发,是维护无产阶级 的利益的。
(2)“文化大革命”期间,“双百” 方针受到冲击和破坏的表现 ①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实行文化 专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 针被恣意篡改和歪曲 ②只有八个样板戏轮番演出,文艺界呈 现出“百花凋零”的局面。 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几乎 停止 ④图书报刊的出版受到了巨大冲击,呈 现萧条的局面。
2.“双百方针”的提出 (3)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 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 齐放,百家争鸣”; (4)1956年5月,又在最高国务会 议上正式提出实行“双百”方针。
3.“双百方针”的内涵
四、“双百”方针的历史经验教训 1.经验教训:
明确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 的关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以及 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在这 三个关系中,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是 最基本的。 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 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在人民内部,不但有宣传唯 物主义的自由,也有宣传唯 心主义的自由。只要不是反 革命分子,不管是宣传唯物 主义或者是宣传唯心主义, 都是自由的,两者之间的辩 论也是自由的。―――《百 花齐放,百家争鸣》 想想看,这种看法对吗? “双百”方针中所指的自由, 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所主张 的自由有何不同?
4.贯彻“双百”方针取得的成就: (1)文学艺术领域:
阅读188页马寅初的一段话,思考 马寅初与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的出 发点有何不同?
答: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是从维护资 产阶级的利益出发,而马寅初的 人口论则是从提高农怕劳动生产 率,从而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物质 生活水平出发,是维护无产阶级 的利益的。
(2)“文化大革命”期间,“双百” 方针受到冲击和破坏的表现 ①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实行文化 专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 针被恣意篡改和歪曲 ②只有八个样板戏轮番演出,文艺界呈 现出“百花凋零”的局面。 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几乎 停止 ④图书报刊的出版受到了巨大冲击,呈 现萧条的局面。
2.“双百方针”的提出 (3)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 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 齐放,百家争鸣”; (4)1956年5月,又在最高国务会 议上正式提出实行“双百”方针。
3.“双百方针”的内涵
人教版必修三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件(共32张PPT)

红灯记
沙家浜
智取威虎山
奇袭白虎团
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只能跳忠字,舞忠字舞是文革时期用于广场(大场地)或游 行的队列行进间的歌颂性群众舞蹈。主要动作有: 双手高举表示对红太阳的信仰, 斜出弓步表示永远追随伟大导师毛泽东, 紧握双拳表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跳舞时手里还要挥动语录本(红宝书)或红绸巾作为道具。
贯彻执行中遇到的问题:由于一些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和“文化 大革命”的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把学术争论 说成政治斗争,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作是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 一些正确的甚至是优秀的作品当成错误的受到批判。
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分期标志在春秋战国时代
——郭沫若
中国封建社会始于西周 汉被批斗
1958年至1964年间,样板戏的前身“京剧现代戏”是当时戏曲改革的一个主要成 果,也是当时文坛的重要收获之一。在1964年前后,江青开始插手“京剧现代 戏”,并将《沙家滨》(《芦荡火种》)、《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等几部有 良好基础的剧作培养成自己手中的“样板”,在“文革”中被捧上了天,作为无 产阶级文艺方向的标志,成了当时几乎惟一可以公开演出的剧目。1976年“文革” 结束后,样板戏随着江青政治集团的垮台,受到人们的批判,否定和抛弃。
第20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提出
1956.4,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 大会议上提出
目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 义,为人民服务。
成就
(1)科技领域:
成功召开了关于遗传学的讨论-----摩尔根学派和李 森科学派之争的座谈会。
(2)文艺领域:
① 新风新貌的题(材人和民主革题命,斗多争样和化社的会体主裁义和建表设现时手期法),描绘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精选全文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3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这是1957年周总理观看戏剧《闹天宫》后,怀抱演员小六龄童的留影。那时,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科学文化工作中,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得到贯彻,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呈现出繁荣景象。
这种文艺界的春天是怎样出现的呢?
春天来临——“双百”方针的提出
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为什么要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呢?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材料一: 从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剥削制度即将被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从上面的材料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呢?
学术领域的争论 易于被上升到政 治领域进行讨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材料三: 1956年1月14日至20日,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代表党中央郑重宣布:知识界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陆定一在会上说:“学术问题、艺术问题、技术问题应该放手发动党内外知识分子进行讨论,放手让知识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应该容许不同学派的存在和新的学派的树立,他们之间可以互相批评,但批评时绝不要盖大帽子。”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及目的
背景建设社会主义)
背景二
意识形态领域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易于把学术矛盾上升为政治矛盾)
背景三
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的召开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3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这是1957年周总理观看戏剧《闹天宫》后,怀抱演员小六龄童的留影。那时,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科学文化工作中,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得到贯彻,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呈现出繁荣景象。
这种文艺界的春天是怎样出现的呢?
春天来临——“双百”方针的提出
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为什么要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呢?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材料一: 从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剥削制度即将被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从上面的材料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呢?
学术领域的争论 易于被上升到政 治领域进行讨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材料三: 1956年1月14日至20日,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代表党中央郑重宣布:知识界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陆定一在会上说:“学术问题、艺术问题、技术问题应该放手发动党内外知识分子进行讨论,放手让知识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应该容许不同学派的存在和新的学派的树立,他们之间可以互相批评,但批评时绝不要盖大帽子。”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及目的
背景建设社会主义)
背景二
意识形态领域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易于把学术矛盾上升为政治矛盾)
背景三
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的召开
第20课_“百花齐放”“百家争鸣”.ppt

八个样板戏
京剧:《红灯记》《沙家浜》 《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海港》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 交响乐:《沙家浜》
红灯记
沙家浜
智取威虎山
奇袭白虎团
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 李铁梅和李奶奶
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 无产阶级英雄李玉和
《智取威虎山》的杨子荣形象 《沙家浜》中的新四军英雄形象
材料一:
第 三 届 百 花 奖 的 历 史 遗 案
整风 大批判 撤消 停办
关键词:第三届百花奖
1964年3月1日,第三届“百花奖”开始征集选票。 原拟定于6月下旬发奖。但这时文艺界的整风、思想大批 判如火如荼。有的获奖者正在作检查、接受批判;有的作 品被诬陷。如按评选结果发奖,定会招致对“百花奖”的 围攻和批判,也将连累获奖的创作人员。 无奈,影协不得不于1964年底,违心地自诬获奖影片 不符合当前的革命形势,呈请撤消了这次评奖。至此,第 三届“百花奖”,黯然隐入了历史深处,停办了17年之久 请从教材中归纳“第三届百花奖”黯然撤消的原因
⑴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
⑵学术、科技领域不断创新发展;
⑶21世纪,文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探究升华
以这趋势为根据,你认为在党和政府 假如让你用坐标图像表示“双百”提 出后我国文艺科学的发展趋势,你会怎样 在发展科学文艺事业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作图? 是什么?
Y(发展状况) 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 方针。
3、影响: 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出现繁荣景象; 出现了大批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 新风貌的文学艺术作品; 出现了一批民族风格鲜明、人物形象新颖、 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的影片。
第一个贯彻双百方针讨论的是生物学领域学派之争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件(共33张PPT)

-------《中国现代史》
请思考:当时中国的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一、“双百”方针提出
1.背景
(1)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 步确立,迫切要求发展经济.文化。
材料2、: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除了必须依靠工人阶 级和广大农民的积极劳动外,还必须依靠知识 分子的积极劳动。我国知识分子的面貌在过去 六年来发生了根本变化,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工 人阶级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时代,比以前任 何时代都更加需要知识分子参加。”
2.表现
(1)反映文革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 (2)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3)反映丰富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 (4)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学艺术创作欣欣向荣 (5)21世纪,文化多样化,走向世界
“双百”方针的历史经验教训
(1)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要始终坚持“双百”方针
(3)要处理好三个 关系:
在“双百方针”提 出后,文艺界和学术界 出现怎样 的景象呢?
3.成就
(1)学术领域: 成功召开了关于遗传学的讨论-----摩尔根学派和李 森科学派之争的座谈会。
(2)文艺领域: ①新的题材和主题,多样化的体裁和表现手法,描绘 新风貌,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作家与作品 ②文艺刊物增多 ③电影创作步入辉煌时期 (“难忘的1959年”)
请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归纳“第三届百花奖” 黯然撤消的原因是什么? “左倾”错误的发展
政治运动扩大化,知识分子和作品受到错误批判
二、遭遇曲折——“双百”方针受到破坏
1.原因:
政治运动扩大化,文化大革命 (根本原因:“左”倾错误的影响)
2.表现:
(1)学术问题被当作政治问题
(2)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知识分子受到伤害
请思考:当时中国的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一、“双百”方针提出
1.背景
(1)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 步确立,迫切要求发展经济.文化。
材料2、: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除了必须依靠工人阶 级和广大农民的积极劳动外,还必须依靠知识 分子的积极劳动。我国知识分子的面貌在过去 六年来发生了根本变化,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工 人阶级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时代,比以前任 何时代都更加需要知识分子参加。”
2.表现
(1)反映文革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 (2)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3)反映丰富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 (4)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学艺术创作欣欣向荣 (5)21世纪,文化多样化,走向世界
“双百”方针的历史经验教训
(1)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要始终坚持“双百”方针
(3)要处理好三个 关系:
在“双百方针”提 出后,文艺界和学术界 出现怎样 的景象呢?
3.成就
(1)学术领域: 成功召开了关于遗传学的讨论-----摩尔根学派和李 森科学派之争的座谈会。
(2)文艺领域: ①新的题材和主题,多样化的体裁和表现手法,描绘 新风貌,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作家与作品 ②文艺刊物增多 ③电影创作步入辉煌时期 (“难忘的1959年”)
请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归纳“第三届百花奖” 黯然撤消的原因是什么? “左倾”错误的发展
政治运动扩大化,知识分子和作品受到错误批判
二、遭遇曲折——“双百”方针受到破坏
1.原因:
政治运动扩大化,文化大革命 (根本原因:“左”倾错误的影响)
2.表现:
(1)学术问题被当作政治问题
(2)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知识分子受到伤害
课件9: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探究1: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概括:什么是“双百”方针?其 内容和内涵是什么?
1.“双百”方针的内容与内涵 (1)内容:
百花齐放: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百家争鸣: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2)内涵: “双百”方针的内涵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中 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 有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
在1964年前后,江青开始插手“京剧现代戏”,并将《沙家滨》 (《芦荡火种》)、《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等几部有良好 基础的剧作培养成自己手中的“样板”,在“文革”中被捧上 了天,作为无产阶级文艺方向的标志,成了当时几乎惟一可以 公开演出的剧目。
八个样板戏
京剧:《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 山》 《海港》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 交响乐:《沙家浜》
2.文艺再次呈现繁荣景象: ◆ 以反映“文革”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 ◆ 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 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曲、电影等。
名称
类型
鲁迅文学奖
优秀文艺创作
茅盾文学奖
优秀长篇小说
五个一工程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
金鸡奖 百花奖 华表奖 电影荣誉奖
金鹰奖 飞天奖
电视艺术大奖
生物学 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
领域
二、曲折的年代
材料1:1964年3月1日,第三届“百花奖”开始征集选票。原拟 定于6月下旬发奖。但这时文艺界的整风、思想大批判如火如荼。 有的获奖者正在作检查、接受批判;有的作品被诬陷。如按评选 结果发奖,定会招致对“百花奖”的围攻和批判,也将连累获奖 的创作人员。无奈,影协不得不于1964年底,违心地自诬获奖 影片不符合当前的革命形势,呈请撤消了这次评奖。至此,第三 届“百花奖”,黯然隐入了历史深处,停办了17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