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课时备课.doc
部编版五年级科学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科学第三单元集体备课1. 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围绕科学实验展开,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多种实验活动,学生将研究到一些科学基础知识,并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研究。
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 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掌握一些科学实验需要的基本器材和实验步骤;- 理解科学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方法。
2.2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实验技巧;-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教学内容3.1 科学实验基础知识- 科学实验的定义和特点;- 科学实验中常用的器材和仪器;- 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3.2 实验示范与实践- 根据实际教学情境,选择适当的实验示范,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3 实验观察和分析-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规律并进行科学解释。
4. 教学活动安排4.1 授课- 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科学实验基础知识;-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实验的意义和目的。
4.2 实践操作- 学生进行小组实验,实践科学实验步骤,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教师和学生互动,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4.3 团队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实验结果,交流分析结果的不同观点;- 鼓励学生彼此发表意见,并尊重不同观点。
5. 评估方式5.1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内容和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和结论等。
5.2 观察记录和分析评价学生在实验观察和分析方面的能力,根据学生的记录和总结进行评估。
6. 教学资源准备- 实验器材和材料;- 教学投影仪和实验演示材料。
7. 教学反思与改进通过教学实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和研究质量。
以上是对部编版五年级科学第三单元集体备课的简要介绍。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教案
罗甸四小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科学(教科版)第三单元教案五年级(1)班——何之华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第一课地球表面的地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感知地球表面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知道地形是不断变化的。
过程与方法2.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地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一些典型的地形地貌的图片展示动画(地貌、地形)或课件(导入地形、地形分析),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家乡地形图的课件。
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教师要布置学生准备一些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的风景照片,要求学生弄清并注明地点和地形特点。
对于一些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出过远门的学生,可让他们介绍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间接的信息和资料二、认识各种各样的地形1.通过图片认识各种各样的地形出示课件:世界各地的风景图片(雅丹地貌、海洋、高山、高原、峡谷等)每个风景都有自己与众不同之处,你能给大家说说途中景色分别有哪些特点?学生可能的回答:喜马拉雅山脉:富士山:雅丹地貌:沙漠:高原:峡谷:华北平原:小结:象高原、高山、盆地、湖泊、峡谷、平原不同的地表具有不同的的形态,我们称它们为地形。
你还去过哪些地方,这个地方的地形具有什么特点?小结:这些风景秀丽的地方代表着我们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形态的一部分,它们构成了地球表面的形态。
通过大量的直观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如同身临其境般感受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同时向学生渗透一种学习方法、一种学习观念—----学习就在身边。
2.通过观察中国地形图认识地形A: 学生交流看地形图的经验,或由教师讲解观察地形图的相关知识。
B:认识地图上的地形:学生可能观察的地形:深浅不同的棕色和褐色分别表示海拔2000米---5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
白色表示终年积雪的山峰,往往都在6000米以上。
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共8课时)》教学设计
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集体备课(共8课时)一、教材解析本单元主要指导学生认识地球表面常见的地形及其变化和原因。
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地球与宇宙”中“地表及变化”的范畴。
“地球表面”主要指地球表面的形态,简称地形,又称为地貌。
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复杂多样的,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变化的原因有地球内部的运动,以及流水、风等外力的因素,也包含人类的生产生活对地表的改变。
五年级的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是有一定基础的。
他们对地表物质、水和空气、岩石和矿物,对地球内部构造和火山成因都有一定的认识基础。
溶洞、瀑布、峡谷等自然景观会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火山和地震也是他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
相信本单元的内容一定能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从内容编排上本单元分为四大部分。
第1课为第一部分,先大致地让学生了解认识地球表面的地形及整体概况。
第2课为第二部分,概略地认识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形态变化。
第3-7课重点探究外力作用引起的地表变化,包括风化作用、侵蚀和沉积作用。
第8课是最后一部分,是综合运用本单元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外力作用引起的地形地貌变化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特别是流水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作用而引起的地形地貌变化。
第5课“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让学生模拟下雨,仔细观察雨水降落到地面,土地及雨水发生的变化,这是认识侵蚀的开始。
第6课“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让学生推测侵蚀的程度和什么因素有关,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这个活动有利于学生拓展对侵蚀现象的认识。
第7课“河流对土地的作用”通过河流的模拟实验,一方面继续观察河流的侵蚀作用,同时观察河流的沉积作用。
还通过图片和资料介绍因为侵蚀和沉积带来的地形地貌变化,以及和人类的关系。
通过第8课“减少对土地的侵蚀”的实践活动,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关注如何减少土地的侵蚀,保护自己的家园。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地表地形的变化和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而人类不当的活动又会加剧因地表变化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1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三单元第3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2023年10月22日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课题我们的水钟课型
教学目标:
1.知道水钟通过一定的装置,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从而能用来计时。
2.提问:你们准备做一个什么类型的水钟?需要哪些材料?你们打算怎样控制水流的速度?如何来划分10分钟的时间刻度?
3.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画出设计图。
4.交流:指导学生汇报交流各自小组的设计,互相点评补充,完善自己小组的设计方案。
二、制作过程
1.提问:课堂上的制作时间有限,应该怎样更快地标出1~10分钟的时间刻度?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三单元第2课主备人:投放日期2023年10月22日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课题用水计量时间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实验发现影响水流速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2.能通过观察古人利用流水计时的装置,结合自己的实验探究,理解这些装置计时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观察水流速度及测量水流速度的变化。理解水位高度会影响水流速度以及古代水钟的计时原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先通过“观察水流的速度”和“测量水流的速度”两个活动来探究和认识利用水计时的原理,再通过第三个实验发现获得的结论与前面的结论相互矛盾,以此撞击思维,引导学生注意到水位变化会导致水流速度变化,进而理解古代水钟的设计,对古人的智慧创作产生敬佩之情。
拓展与小结:
(1)水流可以用于计时,当孔径大小和初始水位高度不变时,流出相同多的水所需的时间也相同。
新苏教版(2020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的表面和内部》教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苏教版(2020年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的表面和内部》优质教案一、单元设计意图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地球养育了人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地球科学是地质、地理、海洋、气象以及与之有关的学科的总称。
人类面临的资源短缺、气候变暖、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 - 系列问题,无不与地球有关,无不与地球科学有关。
在地球各系统内外均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板块运动、造山运动以及地震、火山喷发等就与球内部物质、能量的不断作用和平衡有关,它们主宰全球海陆变迁和地球物质迁移与积累,并造就千变万化的地貌以及气候。
随着岩石循环学说的提出、大陆漂移现象的发现、板块学说的创立、同位素理论的应用、全球遥感及定位系统的布控、数字地球的建立、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地球的过去、现在、将来,以及地球内部的奥秘正被人类一揭示。
合理选择栖居地,建立呵护地球家园的全球化环保共识,是每一个地球公民的必备素养。
千变万化的地貌与经纬度共同决定一个地区的气候和植被。
描述和区分不同地貌,有利于学生把握主要地形的本质特征,正确使用科学语言进行交流。
小学生对诸如温泉、火山喷发、地震、地表变迁等不同寻常的地质现象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对火山喷发和地震的过程、岩石风化方式、岩石成因的认识是片面的、模糊的。
本单元将帮助他们发现改变地形地貌的内外自然力量,将地表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神秘的圈层结构、物质组成和运动建立起对应关系,学习抗震防灾的基本常识。
本单元从地表探秘人手,通过一系列模拟活动指导学生认识地球表面常见的地形及其变化和形成原因,以及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与物质组成。
学生将设计制作地形模型来表现地形特征;将从多个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借助模拟实验进一步感受地震、火山喷发、板块运动、岩石自然破碎的发展模式,初步了解它们的成因;将感受地震、火山的巨大危害,了解地震、火山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造成的严重破坏,学习科学避震的一- 些基本方法;在认识地球内部岩浆活动、板块运动以及风化、侵蚀、沉积作用的基础上,将地球内外因素综合起来认识岩石的三大成因。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计量时间》(共7课)(教案)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教科版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计量时间》(共7课)(教案)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教科版计量时间是小学科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小学科学第三单元《计量时间》的教案安排。
这个教案主要包括7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如何正确地测量时间,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时间问题。
第一课:时间与日常生活本节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时间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并能正确地描述事件发生的顺序。
首先,老师可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不同事件的照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它们的发生顺序。
接着,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事件的发生时间。
最后,老师总结出时间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制作一个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表。
第二课:读秒表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能正确地读秒表,并能利用秒表测量简单的事件时间。
老师首先向学生介绍秒表的基本构造和功能,并演示如何正确地读秒表。
接着,老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让他们利用秒表测量一些简单事件的时间,如跑步、唱歌等。
最后,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他们的测量结果,并总结出如何正确地读秒表的方法。
第三课: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单位本节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时间单位,并能正确地将事件时间与相应的时间单位进行关联。
老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件,并让学生猜测它们用何种时间单位来进行测量。
接着,老师向学生介绍秒、分钟、小时和天等时间单位,并举例说明它们的使用情况。
最后,老师和学生一起完成一个练习,让学生将给定的事件时间与适当的时间单位进行匹配。
第四课:时钟和表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时钟和表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并能通过时钟和表来读取和表示时间。
老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时钟和表,并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结构和指针的运动。
接着,老师向学生介绍时钟和表的主要用途,并示范如何利用时钟和表来读取和表示时间。
最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他们用不同的时钟和表来读取和表示给定的时间。
第五课:日历本节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日历的功能和用途,并能通过日历来确定事件的发生日期。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备课
《秋冬星空》单元备课单元分析:本单元由《秋季星空》《冬季星空》两课组成,主要让学生通过长期的观察活动知道秋、冬季的代表星座,初步发现星空变化的规律,让学生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学情分析:学生在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中,亲历系列的、持续一年的观察活动,真正体现让学生亲历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
单元目标:1.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能对搜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能根据需要,从更多渠道查阅有关资料;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有的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的解释;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2.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愿意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
3.知道秋冬星空的主要星座。
课时安排:4课时12、《秋季星空》教学设计课型:观察探究课课标要求: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作出书面观察计划;在制定观察计划的过程中感知到交流与讨论可以产生新想法并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用图画描述出北斗七星的形态特征。
2.能参与探究四季星空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材分析本课与“冬季星空”、“春季星空”、“夏季星空”共同组成了观察研究星空的系列课。
从本课开始,我们将利用一年的时间对四季星空进行长期的观察和研究,知道四季星空的主要代表星座,发现星座的变化规律,使学生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
学情分析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能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为长期不懈地探究星空的奥秘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1.能提出对四季星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作出书面观察计划;在制定观察计划的过程中感知到交流与讨论可以产生新想法并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用图画描述出北斗七星的形态特征。
2.能参与探究四季星空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
3.知道北斗七星,认识秋季里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了解秋季的其他星座。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全部优秀教案(共8课时)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全部优秀教案(共8课时)1、地球表面的地形【教材简析】《地球表面的地形》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起始课。
本课将引发学生讨论和交流有关地球表面地形地貌及其变化的一些话题。
教科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我们看到过的地形”,学生通过交流自己带来的有典型地形特点的风景照片,了解什么是地形以及平原、山脉等常见地形的特点;第二部分“观察地形图”,学生通过观察地形图,了解中国及世界地形的大致情况,学会一些认识地形的方法,感受到地球上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兴趣,为单元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最熟悉的并非是旅游所见的地貌,而是自己的家乡的“地形”,但这种地形名称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很多学生似懂非懂,模棱两可。
即使,学生平时听到过或看到过“高原、山地、平原、丘陵、裂谷系、盆地”等地形的名词,而对于这些地形的名称和实际的地理意义无法作一一对应。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有高原、高山、盆地、平原、湖泊、峡谷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科学探究目标:1、初步学习观察地形图的方法2、能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并与实景图像相对照,形成对地形的初步认识。
科学态度目标:培养研究地形及其变化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不同的地形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会产生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地形图,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难点:区分高原与平原、山地与丘陵的特点。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3D中国地形图、3D世界地形图各一张、记号笔、纸条10张。
演示材料:多媒体课件、磁铁、3D中国地形图、三D 世界地形图、橡胶篮球、班级记录大表、纸条。
【教学过程】一、现象迁移,聚焦主题(预设2分钟)[材料准备:橡胶篮球。
]1、[出示一个橡胶篮球]提问:这是什么?什么样的篮球?提问:近距离看看,你看到的这个篮球的表面是怎么样的?师小结:我们远看去是似乎光滑,其实它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2023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第3课时珍惜水资源教案(一)打印版
2023年人教版五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第3课时珍惜水资源教案(一)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地球上的水很多,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紧缺。
(2)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不多。
(3)新技术帮我们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
2.探究目标(1)调查家庭一个月的生活用水量,并利用图表进行比较、分析。
(2)设计制作简易的滴灌装置。
二、知识梳理1.地球的表面有约3的面积被水覆盖,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仅占水资4源总量的2.5%。
2.地球上的水资源很丰富,但是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非常紧缺。
目前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
3.地球上淡水资源的构成和占比:地下水占30.0%,淡水湖与河流占0.3%,山区、南北极地区的冰与永久积雪占69.7%。
1/ 34.我国水资源丰富,但是人均水资源量不多,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新技术能帮助我们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
5.我们担忧水资源的问题的原因有:(1)水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
(2)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少且短缺。
(3)自来水来之不易,要珍惜。
(4)水被污染。
6.针对水资源的问题正在采取的主要解决措施有:(1)水污染防治。
2017年6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指出,要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在全社会大力推进节水措施。
(3)采用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
7.我们的节约用水措施:(1)用淋浴代替盆浴,并控制洗浴时间 (每人每次可节水170升,节能3.1千克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千克)。
(2)避免水龙头的跑、冒、滴、漏 (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一个月内能漏掉约2吨水,一年为24吨水)。
2/ 3(3)用盆接水洗菜代替直接冲洗 (每户每年可节水1.64 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74千克)。
8.滴灌是目前农业灌溉技术中最为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
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3、能画出北斗七星及仙后座。
检测
时间
课时
分配
课次:1213
课时:21
单元授
课时间
从第9周至第11周
10月27日至11月10日
集体备课记录
年级
五
科目
科学
时间
单元序号
三
单元Hale Waihona Puke 容秋季星空备课小组成员
全镇五年级科学教师
中心发言人
王凯
单元
教学
目标
1、知道在观察星座时使用工具比感官更重要。
2、知道秋季星空和冬季星空的代表星座。
3、能画出北斗七星及仙后座。
重难点
重点:秋季星空和冬季星空的代表星座。
难点:能画出北斗七星及仙后座。
单元
练习
1、秋季星空的代表星座是什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我们的水钟》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我们的水钟》教学设计2.学生思考:(1)准备做一个什么类型的水钟(泄水型或受水型),需要选择什么材料制作;(2)怎么利用这些材料来制作水钟,怎样控制漏水的速度;(3)如何标出刻度。
3.各小组讨论制订方案(画图)题)。
水钟制作方案,包含哪些事项。
2.交流:水钟设计方案事项。
3.巡视指导学生活动意图说明:在制作水钟之前教师应该让学生设计一个制作方案,包括水钟的类型、式样、所用材料、操作步骤等事项。
方案的完善是制作水钟的一个关键,在这部分,教师要引导每位学生不断思考和完善设计,并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操作过程。
环节三:制作与测试。
(2、3、4)学生活动3:1.各小组领取材料,制作自己小组的水钟,并完成1-10分钟的时间刻度:2.测试自己的水钟计时是否准确教师活动31.分发材料,巡视指导学生制作水钟。
注意引导学生间相互分工合作,提高课堂效益。
课件出示刻度线的画法。
2.教师指导学生测试是否准确(时间有限,只实际运行5分钟)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提示,让学生体会到在科学研究中分工合作与和谐地开展探究是重要的,让学生在制作水钟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制作带来的乐趣。
通过动画模拟画水钟刻度线,让学生简明扼要地知道刻度线的画法以及注意事项。
环节四:评估与改进(指向目标3、4)学生活动4:1.用做好的水钟与秒表对照5分钟,来检测我们的水钟计时是否准确。
2.说一说计时不准确的因素,思考改进水钟的方法。
教师活动41.教师指导学生记录员画线标记水钟是否准确(时间有限,只实际运行5分钟)2.制作过程中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是什么?课件展示古代的人们是怎么控制水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滴。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对水钟的评估与改进环节,让学生检验制作好的水钟计时是否准确,根据检验结果总结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进一步提出改进水钟的措施。
让学生体验到完成一个科学制作需要不断重复实验,在实验中逐步完善。
环节五:课末练习(根据教学活动选择使用)(指向目标1,2,3,4)学生活动5一、填空题1、我们可以控制(),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备课.doc
味赵(实验课)
课时
1
教 学
标
1.能够用图画、语言对不同种类镜子的成像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能制 作万花筒等科技作品;能设计实验探究多个平面镜会聚太阳光后,会产生 温度升高的变化。
2.知道平面镜等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知道多个平面镜会聚太阳光后, 会引起温度升高的变化。
重
占
八、、
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播放大量的信息资料,让学生通过资料中的 展示辨析出应
用镜子的例子。然后分析各种应用实例镜子的作用。
自由活动:
教师可以课前先做一个万花筒,让学生观察,引起他们的兴趣。 关于原理,可以不做要求,只要学生能模仿制作即可。制作万 花筒比较费时,如果课堂时间不够,可鼓励学生课下继续完成, 然后带到学校交流欣赏。
活动设计:
可以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生活中哪些物品中有镜子?你搜集 了哪些与本课探究有关的物品?然后,总结导入新课。
☆活动一:
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展开:一是明确活动主题,师生交流后,明 确以观察凸面镜、凹面镜、平面镜成像特点为内容,设计观察 重点。二是展开观察活动,以表格为引导观察三种镜子的成像 现象,并做好记录。三是交流整理,在观察记录的基础上,通 过交流,形成统一的认识。发现凹面镜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的, 凸面镜中的影像是正立的;三种镜子所反射景物的范围不同, 凸面镜的反射范围最大,凹面镜的反射范围最小,平面镜居于 凹面镜和凸面镜之间;三种表面不同的镜子所成的像与实际物 体的比例有较大变化。
如果把一面涂银的镜子和一面涂水银的镜子并排摆着,一眼就 可以看出那涂水银的镜子要暗得多。一只25瓦的电灯,在涂水 银的镜子里看去好像只有16瓦,在它上面失掉的光就有这么多。 制造镜子看起来好像不是什么很奥妙的事,可是在300年前,能 制镜子的只有一个城市 威尼斯;威尼斯人把制造镜子的方 法保守秘密。谁要是胆敢把制造镜子的秘密泄露给外国人,就 要被处死刑。根据威尼斯政府的命令,所有的玻璃工厂都要搬 到姆拉诺孤岛上去,外国人不准到那里去参观,更不用说学习。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水钟》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水钟》教案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水钟》的教案。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水的特性,如水的流动性、透明度等。
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水的特性,同时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水的特性,如流动性、透明度等。
•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的方式,观察、感受和体验水的特性。
•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增强实验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探究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发现。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的方式,了解水的特性,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的特性。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四、教学步骤1. 情境导入(5分钟)引出实验背景,比如问学生:水的流动性如何体现?或者说:如果用水来制作一只时钟,应该怎么做?2. 实验过程(25分钟)2.1 实验前准备准备漏斗、量杯、滴管、洒盘、水和数只为空瓶子。
2.2 实验步骤1.将漏斗直立放在洒盘上,然后用滴管将水滴入漏斗中,观察水在漏斗中的流动情况。
观察后让学生说出水的流动性。
2.在量杯中加入不同量的水,让学生用眼睛观察这些水在量杯中的高度是否相同,让学生说出水的透明度。
3.将漏斗中的水倒入一个空瓶子中,用滴管慢慢加入一定量的水,观察不同量的水加入后瓶子内水的高度变化情况。
4.随意摆放几个瓶子,让学生想象一个水钟。
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如何用水来制作一只时钟。
2.3 实验后思考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思考,其中包括:•实验中发现了什么?•实验结果是否和预期一致?•学习到了什么新知识?3. 课堂小结(5分钟)在课堂中对学生表现出色的进行肯定和表扬,同时简要总结一下本次实验的重要内容和方法。
五、课后作业(15分钟)为了巩固本次实验所学的内容和方法,可以布置一些针对性的课后作业。
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
2013 至 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备课任教学科科学任课班级五年级教师姓名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心小学蠡园中心小学电子备课格式一、封面(见样本)。
二、内页(见样本)。
内页行文格式如下:1、单元备课时,先做单元教材分析,再分课时备课。
一课时备完,另起一页,复制内页格式后,再备下一课时。
2、字体统一为宋体小四,固定值18磅;页面设置默认。
3、“反思与讨论”、“教学后记”用红色字体。
4、“第单元第课时(总课时)”中的“总课时”指的是该教学内容在本单元的总课时数。
三、保存1、请上传至校园网-集体备课-内网快速通道栏目相应年级目录中,用户名为“术科组”,密码为“000000”。
3、课件及相关素材也请上传,作为备课资源之一。
把一个课件打包作为一个文件保存。
命名如:“声音的产生”。
保存在文件夹内。
单元教材分析过程与方法:*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路。
*能够制作简单的红绿灯。
*能够设计检测装置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能。
*能对物体的导电性能作出预测并检验自己的预测。
*能够利用检测器检测暗盒里的电路。
*能够根据检测到的现象作出假设性的解释。
*能够利用简单图形记录下检测结果。
*能够探究磁铁的有关性质。
*能够描述磁铁的有关性质。
*能够制作指南针及磁铁玩具。
*能够利用简单图形记录下检测结果。
*能够自己做一个电磁铁。
*能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电磁铁与永久磁铁的异同点。
*能够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相关因素。
*能够设计实验探究电磁铁的磁极变化。
科学知识方面:*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条件。
*认识一些常见的电路符号并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知道人体、大地和自然界的水也是导体。
*知道不同的电路会产生不同的现象。
*学会一种解暗箱的方法。
*认识不同形状的磁铁。
*知道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
*知道司南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知道磁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乐于探究,善于发现。
*尝试制作的乐趣。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表的变化:地球的内部》教案
《第三单元地表的变化:地球的内部》教案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地球内部的基本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地核。
•学生能够知道地球内部的主要物质组成和它们的特点。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探究地球内部结构的。
•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球科学的探究兴趣,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使学生认识到地球科学的奥秘和美妙,培养对地球科学的敬畏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地球内部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物质组成。
•科学家探究地球内部结构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地球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将抽象的地球内部结构与实际的地壳运动等现象联系起来。
四、教学资源•地球内部结构的图片和模型。
•相关的科学书籍和资料。
•视频资料:展示地球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的动画。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地球内部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物质组成。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内部结构的图片和模型,了解其特点。
•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分析科学家探究地球内部结构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1.教学导入•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地球的特点和组成。
•提问:你们知道地球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吗?科学家是如何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的?1.新课学习•地球内部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组成(10分钟)•讲解地球由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组成,并介绍它们的主要物质组成和特点。
•展示地球内部结构的图片和模型,帮助学生理解。
•科学家探究地球内部结构的方法(10分钟)•介绍科学家利用地震波、地热流、岩石样本等手段探究地球内部结构的方法。
•播放视频资料,展示科学家如何通过这些手段了解地球内部结构。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科学家为什么要探究地球内部结构?这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小组内分享观点,形成共识。
•小组汇报(5分钟)•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和观点。
•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1.整理•总结地球内部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物质组成,强调科学家探究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课时备课
五年级科学备课主备人:田海涛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材料
集体智慧个性修改
12.秋季星空
教学日标:
1、能提出对秋季星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作出书面观察计划;能用图画描述出北斗七星(或仙后座)和“我的星座”的形态特征。
2、能参与探究四季星空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并获得研究星座的乐趣。
3、知道北斗七星、仙后座组成的形状,认识秋季里北斗七星、仙后座在天空中的位置及变化特点;了解秋季的其他星座。
教学过程:
一、欣赏星空图片,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璀璨的星空,让学生置身星河,教师谈话:神秘而美丽的星空,曾经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想,你想像科学家那样去解开星空之谜吗?让我们带着无限的遐想,来研究美丽的秋季星空吧。
(教师板书课题)
二、交流课前观察,制定研究目标
1、学生交流课前观察收获,提出问题。
2、明确探究主题:我们如何观察星空呢?
三、观察星空的方法指导
1、课件展示秋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 大熊座和仙后座,让学生自主描述大熊座中北
斗七星及仙后座五颗亮星的形状特征。
2、讨论与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北斗七星或仙后座的?如何描述它们在天空中的方位?
3、教师讲解:观察星座时确定方位很重要,我们常常把头顶的方向称为“天顶”,天顶以北称为“北天”,天顶以南称为“南天”。
仙后座和大熊座一般应与实际观察的方位相对
应,如观察北天时,纸的上方为南,下为北,左为西,右为东;观察南天时,纸的上方为北,下为南,左为东,右为西。
4、也星座:认准方向,把我们课前观察到的北斗七星及“我的星座”(学生自主选择的星座)组成的形状1前在纸上。
5、小组交流:自己所画星座的形状以及画星座时应注意的问题,如是否
1北宋镇南宋小学集体备课
五年级科学备课主备人:田海涛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材料
集体智慧个性修改
在纸上标明了方向及观察的是北天还是南天,星座所在的位置是否准确等。
四、引导学生制订观星计划
1、提出研究的问题。
刚上课时,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想研究的问题,如北斗七星组成的形状、在天空中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吗?这个问题就很值得研究,当然,你也可以研究其他星座或问题,想一想,你打算研究什么问题?
2、引领学生作出假设。
(1)太阳、月亮每天东升西落,我们要观察的星座每天是否也有东升西落的现象?如果有,怎样才能观察到这一现象?
(2)月亮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的形状、位置都有变化,星座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形状、位置是否也会发生变化?如果有,怎样才能观察到这一•现象?
(3)教师小结:要观察星座组成的形状、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否会发生变化,需要我们在观察时间上作出安排:-是在每晚的不同时刻进行观察;二是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进行观察。
3、制订观察计划。
我们以观察“北斗七星组成的形状、在天空中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吗?”为例,我建议同学们在制订观察计划时要思考以下问题:观察地点、观察方法、观察时间如何确定?观察结
果如何记录?除此之外还应做哪些准备?这些问题想好了就可以动笔了。
4、修改、完善观察计划。
将部分同学制订的观察计划进行展示,让同学们提出修改及补充建议,然后学生各自修改
完善观察计划。
5、观察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每位同学坚持长期观察两个以上的星座。
(2)每一次观察时,一定要选择一•个固定的参照物(如建筑物、树木等)便于观察星座位置的变化。
(3)要选择安全、开阔、固定的观察地点,最好有家长陪同。
课后,老师会发给每位同学一份《致家长的建议书》,让家长协助我们共同完成观察
2北宋镇南宋小学集体备课
.五年级科学备课主备人:田海涛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材料
集体智慧个性修改
3
北宋镇南宋小学集体备课
五年级科学备课主备人:CQ海涛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材料
集体智慧个性修改
4
北宋镇南宋小学集体备课
五年级科学备课主备人:田海涛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材料
集体智慧个性修改
五年级科学备课主备人:田海涛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材料
集体智慧个性修改
6
北宋镇南宋小学集体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