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实验
机械原理实验
![机械原理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47182b5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7a.png)
实验一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一、实验目的1.对运动副、零件、构件及机构等概念建立实感。
2.培养依照实物机械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的能力。
3.熟悉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用具1.牛头刨床模型,抛光机模型等各种机构模型2.学生自备:圆规、分规、有刻度的三角板(或直尺)、铅笔、橡皮及草稿纸等。
三、实验要求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和阅读教材中的有关章节,熟悉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基本要求,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方法。
实验时根据给出的机构模型,仔细观察和分析后,正确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要求每位同学画出3~4个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机构自由度,把计算结果与实际机构进行比较,验证其有无错误。
四、基本原理机构的运动与机构中构件的数目、运动副的类型、数目及运动副的相对位置有关,而与构件的外形、组成构件的零件数目及固联方式、运动副的具体结构等无关。
因此,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可以撇开构件的复杂外形和运动副的具体构造,而用简单的符号来代替构件和运动副,并按一定的比例尺表示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即可表明机构中运动传递的情况。
五、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1.了解要绘制的机械的名称及功用,认清机械的原动件及工作构件(执行机构)。
2.缓慢转动原动件,细心观察运动在构件间的传递情况,了解活动构件,运动副的数目及其性质。
在了解活动构件及运动副数时,要注意到如下两种情况:1.当两构件间的相对运动很小时,易误认作为一个构件;2.由于制造的不精确,同一构件各部分之间有稍许松动时,易误认作为两个构件,碰到这种情况,要仔细分析,正确判断。
3.要选择最能表示机构特征的平面为视图平面;同时,要将原动件放在一适当的位置,以使机构运动简图最为清晰。
4.按GB138-74中规定的符号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在绘制时,应从原动件开始,先画出运动副,再用线联接属于同一构件的各运动副,即得各相应的构件。
原动件的运动方向用箭头标出。
在绘制时,在不影响机构运动特征的前提下,允许移动部分 的相对位置,以求图形清晰。
物理实验简单机械原理
![物理实验简单机械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d017d00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2.png)
物理实验简单机械原理简介:本文旨在介绍物理实验中的简单机械原理,通过实践感受机械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和实验方法。
实验一:杠杆原理材料:杠杆、小石块、测力计、支架、载物挂钩步骤:1. 将杠杆置于支架上,杠杆的一段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悬空。
2. 将载物挂钩挂在杠杆的悬空端。
3. 将小石块分别放置在不同位置,观察杠杆的平衡状态。
4. 使用测力计测量不同位置的杠杆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原理:杠杆原理是指在杠杆平衡的情况下,杠杆两侧所受力的乘积相等。
通过实验可以了解力的平衡与不平衡条件下的杠杆运作过程,进而理解杠杆的力学原理。
实验二:滑轮原理材料:滑轮、绳子、载物挂钩、载物步骤:1. 将滑轮固定在支架上,并将载物挂钩挂在滑轮上方。
2. 将绳子绕过滑轮,一端用力拉动,另一端与载物挂钩连接。
3. 观察载物的升起和下降的过程,并记录所需的力的大小。
4. 分别改变滑轮的数量,重复步骤2和步骤3。
原理:滑轮原理是指通过改变绳子和滑轮的组合方式,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滑轮的作用,并探索不同滑轮的组合对力的传递所带来的影响。
实验三:斜面原理材料:斜面板、小车、测量器具步骤:1. 将斜面板固定在桌面上,并将小车放置在斜面板上。
2. 调整斜面板的角度,观察小车滑下斜面的情况。
3. 使用测量器具测量小车滑下斜面的速度和距离。
4. 改变斜面角度和小车质量,重复步骤2和步骤3。
原理:斜面原理是指利用斜面减小物体所受重力的影响,从而减小物体在斜面上的摩擦力。
通过实验可以验证斜面的作用,以及改变斜面角度和物体质量对物体滑动过程的影响。
实验四:力的分解原理材料:示波器、振动传感器、托盘、质量块步骤:1. 将示波器和振动传感器固定在托盘上。
2. 将质量块放置在托盘上方,并通过振动传感器测量作用力。
3. 将质量块分解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力,测量两个方向上的作用力。
4. 改变质量块的位置和大小,重复步骤2和步骤3。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大全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bc555e6998fcc22bcd10df1.png)
机械原理实验项目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一)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 通过测试常见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在传递运动与动力过程中的速度、转矩、传动比、功率及机械效率等,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与理解。
(2) 通过测试由常见机械传动组成的不同传动系统的机械参数,掌握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要求。
(3) 通过实验认识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台的工作原理、提高计算机辅助实验能力。
二、实验设备机械传动性能测试综合实验台。
三、实验内容机械传动性能测试是一项基于基本传动单元自由组装、利用传感器获取相关信息、采用工控机控制实验对象的综合性实验。
它可以测量用户自行组装的机械传动装置中的速度、转矩、传动比、功率与机械效率,具有数据采集与处理、输出结果数据与曲线等功能。
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实验台的逻辑框图变频 电机ZJ 扭矩 传感器ZJ 扭矩 传感器工作载荷扭矩测量卡转速调节机械传动装置负载调节工控机扭矩测量卡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二)慧鱼机器人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慧鱼机器人、机电产品的系统运动方案的组装设计,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
2)利用“慧鱼模型”组装机器人模型,探索机器人各个功能的实现方法,进行机电一体化方面的训练。
二、实验设备1)慧鱼创意组合模型包; 2)计算机一台;3)可编程控制器、智能接口板; 4)控制软件。
三、实验内容“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是工程技术型模型,能够实现对工程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等的模拟仿真。
模型是由各种可以相互拼接的零件所组成,由于模型充分体现了各种结构、动力、控制的组成因素,并设计了相应的模块,因此,可以拼装成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模型,可以用于检验学生的机械结构和机械创新设计与控制的合理可行性。
慧鱼机器人实验二室自动步行车 学生创新实验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三)PLC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全自动加工中心、自动化立体仓库、焊接站等工业模型的组装设计,控制原理及PLC在工业中的应用;2)了解和熟悉PLC的结构和外部接线方法,掌握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3)掌握顺序功能图的绘制,掌握以顺序控制梯形图的设计方法与调试。
机械原理实验
![机械原理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e988103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4.png)
机械原理实验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的基础学科之一,它研究机械运动的规律和机械结构的设计原理。
在机械原理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机械原理的各种现象和规律,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简单机械实验。
1.杠杆原理实验。
杠杆原理是机械原理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它研究杠杆在平衡条件下的力和力臂的关系。
在杠杆原理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力臂和力的大小,观察杠杆的平衡条件,验证杠杆原理的成立。
2.轮轴原理实验。
轮轴原理是研究轮轴在转动运动中的力和力矩关系的原理。
通过轮轴原理实验,我们可以验证轮轴原理的成立,了解不同大小力矩对轮轴转动的影响,加深对轮轴原理的理解。
二、复杂机械实验。
1.齿轮传动实验。
齿轮传动是机械中常用的一种传动方式,它通过齿轮的啮合传递力和运动。
在齿轮传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组装不同齿轮传动装置,观察齿轮传动的速度比和力比,验证齿轮传动的原理和规律。
2.连杆机构实验。
连杆机构是机械中常见的一种机构,它通过连杆的连接传递运动和力。
在连杆机构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组装不同形式的连杆机构,观察连杆机构的运动规律和力的传递方式,加深对连杆机构原理的理解。
三、机械原理应用实验。
1.简易起重机实验。
起重机是机械中常见的一种机械装置,它通过杠杆、轮轴、齿轮传动等原理实现货物的起升和运输。
在简易起重机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组装简易起重机,观察各种原理在起重机中的应用,加深对机械原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理解。
2.简易发动机实验。
发动机是机械工程中的重要装置,它通过燃烧能源转化为机械能。
在简易发动机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组装简易发动机,观察燃烧、气缸、活塞等部件的工作原理,加深对发动机工作原理的理解。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机械原理的各种现象和规律,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参与机械原理实验,加深对机械原理的理解,为未来的工程实践做好准备。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答案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cbabd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7.png)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答案实验一,杠杆原理。
本实验旨在验证杠杆原理,通过测量不同力臂和力的杠杆的平衡条件,以及计算力矩的大小来验证杠杆原理。
首先,我们准备了一个木制的杠杆,上面有两个固定的滑块,分别位于杠杆的两端。
我们在滑块上分别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并通过移动滑块的位置来调整力臂的长度。
然后,我们使用一个测力计来测量施加在杠杆上的力的大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力臂较长时,需要施加较小的力才能使杠杆达到平衡。
而当力臂较短时,则需要施加较大的力才能使杠杆平衡。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力矩的计算公式,M = F d,其中M表示力矩,F表示施加在杠杆上的力的大小,d表示力臂的长度。
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杠杆原理,即力矩的大小与力臂的长度成反比。
这也为我们理解和应用杠杆原理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
实验二,轮轴原理。
本实验旨在验证轮轴原理,通过测量不同半径的轮轴上所施加的力和输出力的大小,以及计算力矩的大小来验证轮轴原理。
我们准备了两个不同半径的轮轴,分别在轴上施加相同大小的力,并测量输出的力的大小。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轮轴原理的计算公式,F1 d1 = F2 d2,其中F1和F2分别表示施加在轮轴上的力和输出的力的大小,d1和d2分别表示轮轴的半径。
实验结果表明,当轮轴半径较大时,输出的力较小;而当轮轴半径较小时,输出的力较大。
这与轮轴原理的预期结果一致,即输出力与轮轴半径成反比。
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轮轴原理,为我们理解和应用轮轴原理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
结论。
通过以上两个实验,我们验证了杠杆原理和轮轴原理,并得出了它们的计算公式。
这些实验结果为我们理解和应用机械原理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也为我们今后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机械原理的实验报告到此结束。
机械原理实验
![机械原理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e3bd4bcba26925c52cc5bfbc.png)
3.曲柄摇杆机构动态参数测试分析
实验一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
➢ 通过对实际机构的模型进行机构测绘,掌握机构运 动简图的测绘方法;
➢ 进一步熟悉常用运动副的代表符号和巩固自由度的 计算方法;
➢ 增进对机构组成原理的了解。
二、实验设备与工具
机械模型(如曲柄滑块泵、曲柄摇块泵、曲柄摇杆 泵、颚式破碎机、简易冲床、铆钉机构等);
四、实验内容
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进行测量,确定其基本参数 (模数m和压力角α)并判别它是否为标准齿轮,对 非标准齿轮,求出其变位系数X
五、思考题
✓两个齿轮参数测定后,怎样判断它们能否啮合及传动 类型?
✓测量齿根圆直径 d f 时,对于齿数分别为奇数和偶数
的齿轮测量方法有什么不同?
•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0.2420.10.24Saturday, October 24, 2020
4.按上述位置将齿条刀具退后(即远离中心O)—距离xm,然 后用同样的方法画出相同齿数、模数、压力角的变位齿轮。 观察齿形,有无齿顶变尖现象。
5.比较所得标准齿轮和移距变位齿轮的齿厚、齿间、调节、顶 圆齿厚、基圆齿厚,以及根圆、顶圆、分度圆和基圆的相对 变化特点。
加工过程模拟
双击标准齿轮及正变位可观看加工过程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2420.10.2407:22:4407:22:44October 24, 2020
小小发明家简单机械科学实验
![小小发明家简单机械科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b430f62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33.png)
小小发明家简单机械科学实验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您介绍一些简单的机械科学实验,适合年轻的小小发明家们进行探索和学习。
这些实验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还能够让他们对机械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些有趣的实验吧!实验1:杠杆原理-平衡小车杠杆是一个非常基本的机械原理。
我们可以通过制作一个平衡小车,来演示杠杆原理的应用。
实验器材:- 一根长木棍- 两个小轮- 两个重物(例如钢珠或小块砖头)- 丝线或细绳实验步骤:1. 将木棍平放在桌子上,并确保其在桌子的中间位置。
2. 在木棍的两端分别固定小轮,记住它们应该在同一水平线上。
3. 将两个重物绑在木棍的两端,使得它们的质量相等。
4. 将一根丝线或细绳绕过木棍的中心,使小车保持平衡。
5. 尝试将其中一个重物移动到另一端,观察车子会如何反应。
实验原理:当重物在杠杆的不同位置时,杠杆的平衡点会发生变化。
当两个重物的质量相等并位于杠杆的相对位置时,小车就能够保持平衡。
当质量发生改变或重物位置移动时,杠杆就会失去平衡。
实验2:托盘装置-保持平衡托盘装置是一个简单而有趣的机械系统,它可以保持平衡并保持不倾倒。
实验器材:- 一张平衡板(一块坚硬的木板或者塑料板)- 两根竖直的木棍- 一根横向连接木棍的木杆- 一些小重物(例如小石子或者瓶盖)实验步骤:1. 将两根竖直的木棍固定在平衡板的两端,确保它们保持垂直。
2. 将横向连接木棍的木杆放在两根竖直木棍的上方,在每个木棍的两端固定木杆,使它们保持水平。
3. 在平衡板上平均分布一些小重物,使得它们的质量相等。
4. 观察平衡板是否能够保持平衡,并尝试移动一些重物进行实验。
实验原理:平衡板的设计基于重心和杠杆原理。
当小重物平均分布在平衡板上时,平衡板的重心与支撑点相等,保持平衡。
当重物移动时,重心位置改变,平衡板就会失去平衡。
这些实验只是机械科学世界中的一部分,希望通过这些简单的实验可以激发出更多年轻小小发明家的创造力和好奇心。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3341fb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64.png)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机械原理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验证机械原理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定律。
通过设计和搭建不同的实验装置,我们能够观察和测量力的大小、方向以及物体的运动状态。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掌握实验操作的技巧。
引言:机械原理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力的学科,是现代工程学的基础。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验证和应用机械原理中的一些基本定律和原理,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一:力的平衡和合成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设计了一个平衡力实验装置,通过调整不同的力的大小和方向,使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通过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和方向,并应用力的平衡条件,我们可以验证力的平衡定律。
实验结果表明,当所有力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实验二: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是机械原理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杠杆装置,通过改变力臂和力的大小,观察物体的平衡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当力臂和力的乘积相等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这个实验不仅验证了杠杆原理,还帮助我们理解杠杆的应用和工作原理。
实验三:摩擦力的测量摩擦力是机械原理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设计了一个摩擦力实验装置,通过改变物体的质量和施加的力的大小,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结果表明,摩擦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施加的力的大小成正比。
这个实验不仅验证了摩擦力的存在,还帮助我们理解摩擦力的计算和应用。
实验四: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是机械原理中的重要定律之一。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设计了一个碰撞实验装置,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速度,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结果表明,在碰撞过程中,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这个实验不仅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还帮助我们理解碰撞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结论:通过这些实验,我们验证了机械原理中的一些基本定律和原理。
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掌握了实验操作的技巧。
这些实验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还培养了我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简单机械原理实验
![简单机械原理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6aa36bc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6.png)
简单机械原理实验简介:简单机械原理实验是物理学实验中的一种常见项目。
通过进行各种简单机械原理的实验,可以加深对于基本力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加强实践操作技能。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几个常见的简单机械实验,并详细描述实验过程、结果分析和结论。
实验一:杠杆原理实验实验目的:验证杠杆原理,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和运用。
实验材料:杠杆、重物、支点、测力计、尺子。
实验过程:1. 将杠杆固定在支点上。
2. 在杠杆的一端挂上重物,使之平衡。
3. 使用尺子测量杠杆的长度和各个部分的距离。
4. 使用测力计分别在杠杆的不同位置测量拉力与支点的距离。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测得的数据,画出杠杆的力矩图。
通过计算力矩的大小,验证杠杆的力矩平衡原理。
同时,分析各个测量点的拉力与支点距离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说明杠杆原理的应用。
实验二:斜面与滑轮原理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斜面与滑轮的实验验证力的分解和求解问题,理解斜面和滑轮对物体的运动产生的影响。
实验材料:平滑斜面、滑轮、各种重物。
实验过程:1. 将平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台上。
2. 将滑轮固定在斜面下方,并绑上绳子。
3. 在绳子上挂上重物,使其与斜面保持平衡。
4. 记录各个重物的质量、斜面的角度以及重物下滑的加速度。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重力分解、摩擦力和加速度的数值,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同时,通过分析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探讨斜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三:滑轮组合原理实验实验目的:探究不同滑轮组合对力的传递和改变的影响。
实验材料:滑轮组合装置、重物。
实验过程:1. 将滑轮组合装置固定在支架上。
2. 将重物挂在滑轮组合装置的一端。
3. 测量各个滑轮的半径、重物的质量以及逐个滑轮上绳子的拉力。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各个滑轮上的拉力,并比较其与理论值的差异。
同时,分析不同滑轮组合对力的传递和改变的影响,深入理解滑轮组合原理的作用机制。
结论:简单机械原理实验是物理学实验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这些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机械原理。
简单机械原理的实验方法及常见问题解答
![简单机械原理的实验方法及常见问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65db07d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d.png)
简单机械原理的实验方法及常见问题解答一、实验方法在学习简单机械原理时,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原理的理解,并且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掌握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技巧。
下面将介绍三个常见的简单机械实验方法:1. 斜面实验斜面实验是研究斜面的力学特性的实验方法之一。
可以用来研究物体在斜面上的平衡条件、力的分解以及斜面的机械效率等。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①准备实验器材:包括一块光滑的斜面、几个不同质量的小物体、一个测力计等。
②将斜面固定在水平桌面上。
③将小物体放在斜面上,让它自由下滑。
通过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斜面上的受力情况。
④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法向力和摩擦力等。
2. 杠杆实验杠杆是一个常见的简单机械,通过实验可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机械优势等。
以下是杠杆实验的步骤:①准备实验器材:包括一个杠杆、一个支点、几个不同质量的物体等。
②将杠杆固定在支点上,保持杠杆水平。
③将不同质量的物体放在杠杆的两端,记录下物体的质量和杠杆平衡的情况。
④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杠杆的力矩,并验证杠杆平衡的条件。
3. 轮轴实验轮轴也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通过实验可以研究轮轴的转动规律、力的传递等。
以下是轮轴实验的步骤:①准备实验器材:包括一个轮轴、一个轮轴支架、几个不同质量的物体等。
②将轮轴装入轮轴支架,并保持水平。
③使轮轴旋转,观察不同质量物体在轮轴上运动的情况。
④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力的传递效果,并验证轮轴的运动规律。
二、常见问题解答1. 为什么在斜面上物体能够保持平衡?答:当物体在斜面上时,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可以分解为垂直向上的法向力和平行于斜面的摩擦力。
当物体满足一定条件时,斜面提供的支持力将抵消物体的重力,使物体保持平衡。
2. 杠杆平衡的条件是什么?答: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力矩的平衡。
即,对于一个平衡杠杆,左侧力的力矩等于右侧力的力矩。
3. 轮轴的作用是什么?答:轮轴可以将人力或者其他动力转化为有用的力,并且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机械原理实验
![机械原理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9c8c1d4accbff121dd36839c.png)
实验一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和分析一.目的1.初步掌握实际机构或机构模型的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方法;2.应用机构自由度计算方法及机构运动条件分析平面机构运动的确定性。
二.设备和工具1.各种机构实物或模型;2.钢板尺、钢卷尺、内卡钳、外卡钳、量角器等;3.铅笔、橡皮、草稿纸(自备)。
三.原理从运动学的观点看,机构运动特性与原动件的运动规律、构件的数目、运动副的数目、种类、相对位置有关。
因此,可以撇开构件的实际外形和运动副的具体结构,而用简单的线条和规定的符号(见教材)代表构件和运动副。
并按比例定出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以此来说明实际机构的运动特性。
四.步骤1.了解被测机构或机构模型,并记录其编号。
2.确定构件数目。
将被测的机构或机构摸型缓慢地运动,从原动件开始,循着运动传递的路线仔细观察机构运动。
分清机构中哪些构件是活动构件、哪些是固定构件,从而确定机构中的原动件、从动件、机架及其数目。
3.判定各运动副的类型和数目。
仔细观察各构件间的接触情况及相对运动的特点,判定各运动副是低副还是高副,并准确数出其数目。
4.绘制机构示意图。
选定最能清楚地表达各构件相互运动关系的面为视图平面,选定原动件的位置,按构件联接的顺序,用简单的线条和规定的符号在草稿纸上徒手绘出机构示意图,然后在各构件旁标注数字1、2、3、------,在各运动副旁标注字母A、B、C、------。
并确定机构类型。
5.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仔细测量与机构运动有关的尺寸(如转动副间的中心距、移动副导路的位置或角度等),按选定的比例尺μι绘出机构运动简图。
μι= 构件实际尺寸(m)/ 构件图示尺寸(mm)6.分析机构运动的确定性。
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数,并将结果与实际机构的原动件数相对照,若与实际情况不符,要找出原因及时改正。
五.思考题1.一张正确的机构运动简图应包括哪些必要的内容?2.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原动件位置能否任意选定?会不会影响运动简图的正确性?3.机构自由度大于或小于原动件数时会产生什么结果?六.实验报告1.测绘结果及分析2.思考题解答实验二渐开线齿廓的范成一. 目的1.掌握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轮的原理;2.通过用齿条刀具范成渐开线齿廓的过程,了解齿轮的根切现象及避免根切的方法;3.分析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异同点。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大全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11a8b4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e.png)
机械原理实验项目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一)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 通过测试常见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在传递运动与动力过程中的速度、转矩、传动比、功率及机械效率等,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与理解。
(2) 通过测试由常见机械传动组成的不同传动系统的机械参数,掌握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要求。
(3) 通过实验认识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台的工作原理、提高计算机辅助实验能力。
二、实验设备机械传动性能测试综合实验台。
三、实验内容机械传动性能测试是一项基于基本传动单元自由组装、利用传感器获取相关信息、采用工控机控制实验对象的综合性实验。
它可以测量用户自行组装的机械传动装置中的速度、转矩、传动比、功率与机械效率,具有数据采集与处理、输出结果数据与曲线等功能。
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实验台的逻辑框图变频 电机ZJ 扭矩 传感器ZJ 扭矩 传感器工作载荷扭矩测量卡转速调节机械传动装置负载调节工控机扭矩测量卡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二)慧鱼机器人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慧鱼机器人、机电产品的系统运动方案的组装设计,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
2)利用“慧鱼模型”组装机器人模型,探索机器人各个功能的实现方法,进行机电一体化方面的训练。
二、实验设备1)慧鱼创意组合模型包;2)计算机一台;3)可编程控制器、智能接口板;4)控制软件。
三、实验内容“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是工程技术型模型,能够实现对工程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等的模拟仿真。
模型是由各种可以相互拼接的零件所组成,由于模型充分体现了各种结构、动力、控制的组成因素,并设计了相应的模块,因此,可以拼装成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模型,可以用于检验学生的机械结构和机械创新设计与控制的合理可行性。
自动步行车学生创新实验慧鱼机器人实验二室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三)PLC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全自动加工中心、自动化立体仓库、焊接站等工业模型的组装设计,控制原理及PLC在工业中的应用;2)了解和熟悉PLC的结构和外部接线方法,掌握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3)掌握顺序功能图的绘制,掌握以顺序控制梯形图的设计方法与调试。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bca229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1f.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和计算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机械原理的相关理论。
4. 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运动规律和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机械运动学:研究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2. 机械动力学:研究机械运动与外力、质量、摩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3. 机械设计: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合理的机械结构。
三、实验器材1. 机械原理实验台2. 机械部件(如齿轮、链条、皮带等)3. 力传感器4. 速度传感器5. 计算器6. 数据采集系统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一:机械运动学实验(1) 实验目的:验证机械运动学的基本规律。
(2) 实验步骤:a. 安装实验台,连接相关传感器。
b.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设置实验参数。
c. 启动实验台,记录机械部件的运动数据。
d. 利用数据采集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e. 根据实验数据,验证机械运动学的基本规律。
2. 实验二:机械动力学实验(1) 实验目的:验证机械动力学的基本规律。
(2) 实验步骤:a. 安装实验台,连接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
b.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设置实验参数。
c. 启动实验台,记录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的数据。
d. 利用数据采集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e. 根据实验数据,验证机械动力学的基本规律。
3. 实验三:机械设计实验(1) 实验目的:学习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
(2) 实验步骤:a.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机械结构。
b. 选择合适的机械部件。
c. 计算机械部件的尺寸和参数。
d. 安装机械结构,进行实验验证。
e. 分析实验结果,改进设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了机械运动学的基本规律,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实验结果表明,机械运动与外力、质量、摩擦等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2. 实验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了机械动力学的基本规律。
简单机械原理与应用实验
![简单机械原理与应用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b7ec0954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0.png)
简单机械原理与应用实验简介在物理学中,机械是研究运动和力的一门学科。
它涉及到诸多原理和应用实验,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物质的运动和力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个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实验。
一、杠杆原理与实验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用于将力转移或增加物体的运动。
杠杆原理是基于平衡条件的,在杠杆中,力的大小与杠杆的杠杆臂的乘积相等。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杠杆实验:实验材料:- 一个木板- 两个支撑点- 一个小砝码- 一个秤实验步骤:1. 将木板平放在两个平行的支撑点上。
2. 将小砝码挂在木板上的一端。
3. 调整小砝码的位置,直到木板平衡。
4. 使用秤测量施加在小砝码上的力。
5. 使用秤测量砝码离支撑点的距离。
通过实验可以得到小砝码乘以距离的乘积等于秤测得的力。
这就验证了杠杆原理在实验中的应用。
二、滑轮原理与实验滑轮是一种轮形装置,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滑轮原理是基于力的平衡和动量守恒原理的。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滑轮实验:实验材料:- 一个固定的滑轮- 一根绳子- 一个小砝码- 一个秤实验步骤:1. 将滑轮固定在适当的位置。
2. 将绳子绕过滑轮,并将小砝码挂在一端。
3. 调整小砝码的位置,直到绳子处于平衡状态。
4. 使用秤测量施加在小砝码上的力。
5. 使用秤测量砝码离滑轮的距离。
通过实验可以得到小砝码除以距离的商等于秤测得的力。
这验证了滑轮原理在实验中的应用。
三、斜面原理与实验斜面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装置,可以减少升降物体所需的力。
斜面原理是基于力的分解原理的,它可以将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分解为平行于斜面的分量和垂直于斜面的分量。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斜面实验:实验材料:- 一个斜面- 一个小球- 一个测斜仪- 一个秤实验步骤:1. 将斜面设置在适当的位置。
2. 将小球放在斜面上,并记录球的初始位置。
3. 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力让小球滚动下斜面。
4. 使用测斜仪测量斜面的倾斜角度。
5. 使用秤测量施加在小球上的力。
通过实验可以得到施加在小球上的力等于秤测得的力乘以斜面的倾斜角度的余弦值。
简单机械原理的实验验证
![简单机械原理的实验验证](https://img.taocdn.com/s3/m/1803225f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7.png)
简单机械原理的实验验证简介: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验证简单机械原理的基本原理和性质。
简单机械原理是关于力、力臂和力矩之间的关系,它是物理学和工程学中基础的概念。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和测量不同简单机械原理下的物体运动和力的变化,进而加深对简单机械原理的理解。
实验一: 杠杆原理的实验验证实验材料:- 杠杆- 力臂- 负重- 测力计实验步骤:1. 将一根杠杆平放在水平支撑上,标记出两个支点。
2. 在杠杆的一个支点上,固定一个力臂,并在其上方悬挂一个负重。
3. 通过测力计测量在负重顶端所施加的力。
4. 移动杠杆的支点,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并记录不同力臂位置下的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每个位置下力臂的长度,并绘制出力臂与力的关系图。
通过分析数据和图表,我们可以得出杠杆原理的结论:杠杆平衡时,力臂与力的乘积保持不变。
实验二: 斜面原理的实验验证实验材料:- 斜面- 物体- 弹簧测力计实验步骤:1. 将斜面倾斜放置,并固定在水平台上。
2. 在斜面上方放置一个物体,并通过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
3. 改变斜面的倾斜角度,并记录不同角度下的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测量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斜面角度越大,物体所受重力分量越小。
这证明了斜面原理的基本性质:斜面可以减小物体所受的重力分量。
实验三: 轮轴原理的实验验证实验材料:- 轮轴- 绳索- 两个不同大小的物体- 弹簧测力计实验步骤:1. 在轮轴上固定一个绳索,并通过弹簧测力计测量绳索上的张力。
2. 悬挂两个不同大小的物体在绳索两端,并记录张力的变化。
3. 改变物体的大小和位置,并重新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当物体大小和位置发生变化时,张力也会发生变化。
这验证了轮轴原理的性质:轮轴上的张力是相等的,但与物体大小和位置有关。
结论:通过以上三个实验的验证,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杠杆原理:力臂与力的乘积保持不变。
幼儿园小工程师:简单机械原理实验教学案例
![幼儿园小工程师:简单机械原理实验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9cdb15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13.png)
幼儿园小工程师:简单机械原理实验教学案例随着STEM教育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注重培养幼儿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方面的综合能力。
其中,机械原理作为STEM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幼儿园的简单机械原理实验教学案例,帮助幼儿在趣味中学习,感受科学的魅力。
1. 案例一:滑轮实验材料:滑轮、绳子、小物体(如玩具汽车)实验步骤:(1)将滑轮固定在桌子上或其他平面上。
(2)绑定一端绳子在滑轮上,另一端绳子绑上小物体。
(3)让幼儿用手轻轻拉动绳子,观察小物体的运动情况。
在实验中,可以引导幼儿思考一些问题:为什么使用滑轮可以让小物体更容易移动?拉动绳子的力量会如何影响小物体的移动速度?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让幼儿初步了解滑轮的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案例二:简单杠杆实验材料:木棍、重物实验步骤:(1)将木棍水平放在桌子上。
(2)在木棍的一端放置重物,观察木棍的情况。
在实验中,可以让幼儿尝试放置不同位置的重物,观察木棍的倾斜情况。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放置重物的位置会影响木棍的情况?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让幼儿初步了解杠杆的原理,培养他们的动手和思考能力。
3. 案例三:简单斜面实验材料:斜面、小车实验步骤:(1)将斜面固定在桌子上或其他平面上。
(2)将小车放在斜面上,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
在实验中,可以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放在斜面上的小车会滑下来?斜面的角度对小车的运动有什么影响?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让幼儿初步了解斜面的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总结回顾:通过以上实验,幼儿可以初步了解滑轮、杠杆和斜面这些简单机械原理的基本情况。
在实验中,幼儿不仅可以通过亲自动手来感受机械原理,还可以通过思考和讨论来加深对机械原理的理解。
幼儿在实验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幼儿园小工程师的实验教学案例,旨在通过趣味实验的方式,让幼儿在玩中学习,从而激发其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机械原理的实验报告
![机械原理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259c863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53.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机械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方法;3. 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4. 通过实验,验证机械原理理论,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运动规律和设计机械的学科。
本实验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1. 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运动方程;2. 机构的运动分析,包括机构的自由度、速度和加速度分析;3. 机械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4. 机械振动的基本理论。
三、实验器材1. 机械原理实验台;2. 机械运动测试仪;3. 传感器;4. 数据采集器;5. 计算机等。
四、实验步骤1. 观察实验台的结构,了解实验台的组成和功能;2. 将实验台上的各个部分连接好,确保连接正确;3. 开启机械运动测试仪,进行运动测试;4. 使用传感器采集实验数据;5. 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6. 根据实验数据,验证机械原理理论;7. 完成实验报告。
五、实验数据1. 机械运动测试仪的数据:- 机构1的运动速度:v1 = 1.2 m/s;- 机构2的运动速度:v2 = 0.6 m/s;- 机构3的运动速度:v3 = 1.0 m/s;2. 传感器采集的数据:- 机构1的加速度:a1 = 0.2 m/s²;- 机构2的加速度:a2 = 0.1 m/s²;- 机构3的加速度:a3 = 0.3 m/s²;3. 机械振动测试数据:- 频率:f = 10 Hz;- 振幅:A = 0.05 m。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验证了机械原理理论,如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方程、机构的运动分析等;2. 实验结果表明,机构1、2、3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符合理论预期;3. 机械振动测试结果表明,振动频率和振幅符合理论预期。
七、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验证了机械原理理论,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 通过实验,掌握了机械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方法;3. 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为今后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和维修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7c4197b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3.png)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机械原理的学习和实践,掌握机械原理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简单机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机械原理的相关知识。
二、实验器材及仪器1.简单机械模型(包括滑轮、斜面、杠杆等)2.测力计3.直尺4.卡尺5.万能表三、实验原理1.简单机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简单机械是指由几个基本部件组成的机构,其结构简单,但具有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滑轮、斜面和杠杆等。
滑轮是一种圆形物体,通常用于改变力量方向或大小。
斜面是一种平面呈倾斜状态的物体,通常用于减小移动物体所需的力量。
杠杆是一种刚性棒,在支点处旋转,可用于增加或减小力量。
2.测力计测量法测力计是一种测量力大小和方向的仪器。
它利用弹簧伸长或缩短来反映力的大小,并通过指针或数字显示力的大小。
在机械原理实验中,测力计常用于测量斜面上物体的重量,以验证斜面的减力作用。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1.滑轮实验将一根细绳套在滑轮上,然后将两端拉直,使滑轮旋转。
通过测量细绳两端所需的力量和滑轮旋转的速度来验证滑轮改变了力量方向和大小的作用。
结果:当细绳两端所需的力量为10N时,滑轮旋转速度为2m/s。
2.斜面实验将一块物体放在斜面上,并固定一个测力计在斜面下方。
通过测量物体重量和斜面长度来验证斜面减小了移动物体所需的力量。
结果:当物体重量为5N时,在10cm长的斜面上所需的力量为2N。
3.杠杆实验将一个木板固定在支点处,并在木板上放置一个物体。
通过调整支点位置来改变物体平衡时所需的力矩,从而验证杠杆增加或减小了力矩。
结果:当支点位置距离物体较近时,平衡所需的力矩较小;当支点位置距离物体较远时,平衡所需的力矩较大。
五、实验分析通过本次机械原理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简单机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滑轮、斜面和杠杆等机械原理的相关知识。
此外,我们还掌握了测力计测量法,并在实验中使用了它来测量斜面上物体的重量。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滑轮可以改变力量方向和大小。
机械原理实验
![机械原理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597d1ce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2.png)
机械原理实验机械原理实验是机械工程专业的基础实验之一,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机械原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机械原理实验,希望能对相关专业学生有所帮助。
一、摩擦力实验。
摩擦力是机械原理中的重要概念,了解摩擦力对于设计和制造机械设备至关重要。
在摩擦力实验中,可以利用斜面、滑轮等装置,测量不同材料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实验条件,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出摩擦系数的实验结果。
二、简单机械原理实验。
简单机械原理实验包括杠杆、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原理的实验。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验证杠杆平衡条件、斜面上物体的受力情况等基本原理。
学生在实验中需要亲自操作设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从而加深对简单机械原理的理解。
三、齿轮传动实验。
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常见的一种形式,通过齿轮的啮合传递力和运动。
在齿轮传动实验中,可以通过搭建不同齿轮组合的传动装置,观察齿轮的转动情况,测量齿轮的传动比等参数。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直观地了解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四、弹簧振动实验。
弹簧振动是机械系统中常见的振动形式,了解弹簧振动对于设计和分析振动系统至关重要。
在弹簧振动实验中,可以通过悬挂弹簧并施加外力的方式,观察弹簧的振动情况,测量振动频率、振幅等参数。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加深对弹簧振动特性的理解。
以上就是几个常见的机械原理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机械原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对待实验,掌握实验方法和技巧,从实验中获得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机械原理实验是机械工程专业的基础实验之一,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机械原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初一物理教案简单机械原理的实验探究
![初一物理教案简单机械原理的实验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a121c64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0f.png)
初一物理教案简单机械原理的实验探究【实验名称】:简单机械原理的实验探究【实验目的】: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研究简单机械原理,了解杠杆原理、滑轮原理和斜面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实验器材】:1. 杠杆:木板、支点、重物等2. 滑轮:滑轮装置、绳子等3. 斜面:斜面、滑块等4. 实验记录表(包括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将杠杆、滑轮和斜面分别准备好,并安放在实验台上。
b) 确保实验器材完整,无损坏,可以正常使用。
2. 杠杆实验:a) 将杠杆平放在桌上,并找到支点位置。
b) 在杠杆的一侧放置重物,并记录杠杆的长度、支点与重物距离等相关数据。
c) 移动支点的位置,再次记录相关数据。
d) 比较不同支点位置下,杠杆平衡的情况以及所需重物的变化情况。
e) 总结并解释杠杆实验的结果,应用杠杆原理进行解释。
3. 滑轮实验:a) 将滑轮装置固定在实验台上,并通过绳子与滑轮相连。
b) 在绳子的一端挂上一定重量的物体,另一端固定在滑轮上。
c) 记录挂有不同重物时,滑轮的运动情况,包括绳子的拉力、绳子长度等。
d) 分析滑轮实验的结果,了解滑轮的作用,引入滑轮原理进行解释。
4. 斜面实验:a) 将斜面固定在实验台上,保证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
b) 放置滑块在斜面上,并观察滑块的运动情况。
c) 改变滑块的质量,记录滑块下滑的时间,分析结果。
d) 结合斜面实验的结果,引入斜面原理进行解释。
【实验结果】:1. 杠杆实验结果:- 记录杠杆的长度、支点与重物距离等相关数据。
- 比较不同支点位置下,杠杆平衡的情况以及所需重物的变化情况。
2. 滑轮实验结果:- 记录挂有不同重物时,滑轮的运动情况,包括绳子的拉力、绳子长度等。
3. 斜面实验结果:- 记录滑块的质量、下滑的时间等数据。
【实验分析与结论】:通过杠杆实验,我们观察到杠杆平衡的情况会随着支点位置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而所需重物的变化也与支点位置息息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其最短杆为连架杆或机架。
3. 凸轮机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其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曲轮机构的特点:(1)优点:只要适当地设计出凸轮的轮廓曲线,就可以使
推杆机构做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而且响应快速,机构简单紧凑。(2)缺点:不可能被数控,电控等装置完全取代。且凸轮轮廓线与推杆之间为点,线接触,易磨损,凸轮制造叫困难。
料与信息。机构是机器中用来传递运动和力的或改变运动形式的机械装置。 区别;机器具有能代替或减轻人类的劳动以来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
信息的变换。而机构没有这个特征。
2.铰链四杆机构有哪几种类型?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答:铰链四杆机构可以分为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三种类型。 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是:(1)各杆的长度应满足杆长条件;
根据轮齿可分为:直齿,斜齿以及曲线齿。
渐开线是指一直线BK沿一圆周做纯滚动时,直线上任意点K的轨迹AK线。 其性质有:(1)发生线上BK线段长度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弧长AB,即BK=AB;(2)
发生线BK即为渐开线在K点的法线,又因发生线横切于基圆,故渐开线上任意点的法线恒与其基圆相切;(3)切点B是渐开线在K处的曲率中心,线段BK就是渐开线在K点的曲率半径;(4)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5)基圆内无渐开线。
实验一 机构认知实验报告
姓名: 王京钱 学号: 2010311232 班级: 10机制 实验日期: 2012.09.06 成绩:
一、思考题
1.什么是机器?什么是机构?两者有何区别?
答:机器是根据某种使用要求而设计的机械系统,可以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
其主要由凸轮推杆,机架和缩合装置组成。
4. 齿轮机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根据轮齿的形状齿轮分为哪几种类型?什么是渐开线?渐开线是如何形成的? 渐开线有什么性质?
答:特点(1)优点:传递功率范围大,传动效率高,传动比较准确,使用寿命长,
工作可靠等;(2)缺点:对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高以及成本较高。
5. 什么是定轴轮系?什么是是周转轮系?何为行星轮系?何为差动轮系?
答:定轴轮系是指如果在轮系运转时,其各个齿轮的轴线相对于机架的其中至少有一个曲线的位置并不固定,而是绕着其他齿轮的固定轴线回转。
行星系是指自由度为1的周转轮系。
差动轮系是指自由度为2的周转轮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