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肌灌流实验 豚鼠
豚鼠的基本操作(中文)
e. 固定插管.
Experiments of Functional science-Jiaqing MA
Ⅲ. 头静脉穿刺(输液、给药) ❖(1) 位置: 肱二头肌外侧缘
❖(2)方法:
a. 剪开上臂外侧皮肤; b. 用镊柄按压近心端; c. 用头皮针以15度角向心刺入
5 操作步骤
❖备皮: 粗剪刀剪毛 ❖切口: 颈正中切口 ❖钝性分离: 逐层分
离皮下筋膜和肌肉 直至暴露气管。
注意:操作过程中要 保持正中位置,如 果位置偏离中线易 损伤血管
Experiments of Functional science-Jiaqing MA
Ⅰ. 气管插管(改善呼吸,保持通畅)
4 麻醉(Anesthesia)
❖5.麻醉深度的判断: 呼吸的速度和深度 角膜反射 肌张力 疼痛反应
Experiments of Functional science-Jiaqing MA
5 固定(Fixation)
仰卧位
双活结
Experiments of Functional science-Jiaqing MA
Experiments of Functional science-Jiaqing MA
Ⅱ. 颈总动脉分离与插管(取血样、放血)
❖ 方法:
a. 游离颈总动脉3-4 cm, 备线2根;
b. 先用线结扎远心端,再 用另一线拖个血管钳阻 断近心端;
c. 靠远心端用留置针针芯 刺破血管,然后将软管 套入血管;
❖3. 能够熟练操作豚鼠气管插管、颈总动脉 留置针穿刺和头静脉穿刺。
Experiments of Functional science-Jiaqing MA
离体肠管实验操作步骤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离体肠平滑肌器官的实验条件;2. 观察药物对离体肠平滑肌的作用;3. 学习药物相互作用的基本方法;4. 熟悉氯化钡的作用与受体关系。
二、实验原理离体肠管实验是通过将动物肠道取出,在体外条件下研究肠道平滑肌的生理和药理特性。
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肠管的收缩和舒张变化,分析药物对肠平滑肌的影响,从而了解药物的药理作用。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家兔或豚鼠;2. 离体肠管:空肠、回肠;3. 实验仪器:手术器械、显微镜、恒温箱、生理盐水、药物、氯化钡、生理盐溶液;4. 实验试剂:0.9%氯化钠溶液、药物溶液、氯化钡溶液。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动物处死与解剖(1)将实验动物(家兔或豚鼠)用空气栓塞法处死;(2)打开腹部,暴露出空肠和回肠;(3)剪取空肠和回肠各一段,长度约5cm。
2. 离体肠管的制备(1)将离体肠管置于含有0.9%氯化钠溶液的保温箱中;(2)用镊子轻轻去除肠系膜和脂肪,保留肠壁;(3)将肠管两端用线扎紧,形成一段管道。
3. 离体肠管实验装置的搭建(1)将制备好的离体肠管插入充满生理盐水的管道中;(2)将管道两端分别与生理盐水和药物溶液连接;(3)将实验装置置于恒温箱中,调节温度至37℃。
4. 药物对离体肠管的作用观察(1)观察肠管的自然收缩和舒张现象;(2)依次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观察肠管的收缩和舒张变化;(3)记录肠管在不同药物作用下的收缩幅度、舒张幅度、收缩频率等数据。
5. 药物相互作用实验(1)将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分别加入生理盐水和肠管中;(2)观察肠管的收缩和舒张变化,分析药物相互作用;(3)记录肠管在不同药物相互作用下的收缩幅度、舒张幅度、收缩频率等数据。
6. 氯化钡的作用与受体关系实验(1)在肠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肠管的收缩和舒张变化;(2)记录肠管在氯化钡作用下的收缩幅度、舒张幅度、收缩频率等数据;(3)分析氯化钡与受体的关系。
7. 实验数据整理与分析(1)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2)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3)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药物对离体豚鼠回肠收缩的作用
实验报告
针对实验数据,进行结果描述 针对实验数据, 总结Ach、阿托品、His、扑尔敏、BaCl2分别对离体 豚鼠回肠有什么作用。 2. 讨论和结论 分析Ach、阿托品、His、扑尔敏、BaCl2 对离体豚鼠 回肠平滑肌的作用机理。 3. 参考文献 如:[1]陆源,夏强. 生理科学实验.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245-247
肠管
观察项目
记录肠段基础张力,收缩张力,收缩频率。 记录肠段基础张力,收缩张力,收缩频率。 基础张力 加入10 换液。 加入 -2 g/L Ach 0.2ml,观察并记录曲线,作用明显时换液。 ,观察并记录曲线,作用明显时换液 重复以上Ach剂量,待收缩到最高点时加入1 g/L阿托品 0.2ml, 剂量,待收缩到最高点时加入 重复以上 剂量 阿托品 , 观察曲线,此时不换液,待曲线基本稳定后, 观察曲线,此时不换液,待曲线基本稳定后,再加入相同量的 Ach,观察并记录收缩曲线,换液。 ,观察并记录收缩曲线,换液。 加入10 换液。 加入 -2 g/L组胺 0.3ml,作用明显时迅速换液。 组胺 ,作用明显时迅速换液 预先加入10 扑尔敏0.2 , 预先加入 -2 g/L扑尔敏 ml,5 min后(不换液)加入同量组 扑尔敏 后 不换液)加入同量组 换液。 胺,观察并记录收缩曲线 ,换液。 加入10 g/L BaCl2 溶液1ml,当作用达到最高点,加入1 g/L阿托 加入 溶液 ,当作用达到最高点,加入 阿托 品 0.2 ml,观察并记录收缩曲线。 ,观察并记录收缩曲线。
标本准备( ) 标本准备(2)
取一段肠管置于盛有台氏液的培养皿中,在其两端对 取一段肠管置于盛有台氏液的培养皿中,在其两端对 角处分别用缝针穿线 并打结。一端系于浴槽固定钩 分别用缝针穿线, 角处分别用缝针穿线,并打结。一端系于浴槽固定钩 另一端系在张力换能器的悬臂梁上。 张力换能器的悬臂梁上 上,另一端系在张力换能器的悬臂梁上。 换能器
离体回肠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23年4月15日带教教师:张伟小组成员:李明、王芳、张华、赵磊专业班级:医学实验技术专业2021级一、实验目的1. 了解离体回肠的基本结构和生理特性。
2. 学习离体回肠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探究不同药物对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离体回肠实验是研究消化系统生理和病理的重要方法。
通过将豚鼠回肠置于人工生理盐水中,模拟体内环境,观察回肠平滑肌的收缩情况,可以了解药物对肠道平滑肌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豚鼠回肠、生理盐水、氯化钙、氯化钾、葡萄糖、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2. 仪器:手术显微镜、手术器械、注射器、试管、恒温水浴箱、电生理记录仪等。
四、实验方法1. 将豚鼠处死,取出回肠,置于生理盐水中,去除脂肪和结缔组织。
2. 将回肠剪成长约2cm的肠段,固定于手术显微镜下。
3. 将肠段一端与注射器相连,另一端暴露于空气中。
4. 向肠段内注入生理盐水,观察回肠平滑肌的收缩情况。
5. 分别加入氯化钙、氯化钾、葡萄糖、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观察回肠平滑肌的收缩变化。
6. 记录不同药物对回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1. 在生理盐水中,离体回肠平滑肌呈现自发性收缩。
2. 加入氯化钙后,回肠平滑肌收缩幅度增大,频率加快。
3. 加入氯化钾后,回肠平滑肌收缩幅度减小,频率减慢。
4. 加入葡萄糖后,回肠平滑肌收缩幅度减小,频率减慢。
5. 加入肾上腺素后,回肠平滑肌收缩幅度增大,频率加快。
6. 加入阿托品后,回肠平滑肌收缩幅度减小,频率减慢。
六、实验讨论1. 生理盐水中的离体回肠平滑肌呈现自发性收缩,说明肠道平滑肌具有一定的自律性。
2. 氯化钙和肾上腺素可增强回肠平滑肌的收缩,可能与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和肾上腺素受体有关。
3. 氯化钾和葡萄糖可抑制回肠平滑肌的收缩,可能与细胞膜上的钾离子通道和葡萄糖代谢有关。
4. 阿托品可抑制回肠平滑肌的收缩,可能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关。
第六章 综合机能学实验
第六章综合机能学实验实验 6. 1 影响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的因素【实验目的】采用豚鼠气管来观察各种因素对气管平滑肌(tracheal smooth muscle)的影响,以掌握离体气管平滑肌实验方法和加深对气道在肺通气(pulmonary ventilation)中作用的认识。
【实验原理】气道是实现肺通气的器官。
气道阻力(airway resistance)是非弹性阻力的主要成分,占非弹性阻力的80%-90%。
而气道口径是影响气道阻力的重要因素。
因此气道口径的改变对通气阻力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肺通气。
常用的实验动物中,豚鼠的气管对药物的反应较其它动物更敏感,更接近于人的气管,因此豚鼠的气管是常用的实验标本(表6-l)。
表6-1 不同动物的气管的敏感性(g/ml)收缩剂豚鼠人狗猫兔大白鼠乙酰胆碱10-710-510-9* 10-810-610-6组织胺10-710-510-6- - -注:* 狗的气管对乙酰胆碱极度敏感(10-9)。
- 猫、兔和大白鼠的气管对组织胺不敏感。
【实验器材和药品】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张力换能器、水浴箱、浴槽、Krebs-Henseleit( K-H )营养液、直剪刀、小镊子、棉线。
【实验对象】豚鼠【实验方法和步骤】1. 气管螺旋条制备取豚鼠(雄性为好)一只,350~500g重,股动脉放血致死。
取下气管,置于K-H液中,剥离外周组织后,将气管由一端向另一端螺旋形剪成条状,制备方法见图6-1。
剪成的整个螺旋长条,可作一个实验标本,也可以用半段螺旋条作一标本。
在气管螺旋条下端穿线固定于L型玻勾上,上端穿线连至张力换能器并用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进行记录。
图6-1 气管螺旋条制备法2. 仪器连接和系统操作将张力换能器输出线连入BL-420E系统的1通道,选择“输入”菜单中的“1通道”,在“1通道”子菜单中选择“张力”。
适当调节增益、滤波等参数获取最佳实验效果。
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和药物的影响
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和药物的影响姓名:学号:班级:一、实验目的1.学习离体肠平滑肌器官灌流的实验方法。
2.观察豚鼠离体小肠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
3.观察药物对豚鼠离体小肠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豚鼠2.器材:小肠平滑肌恒温水浴装置,球胆(气泵或氧气筒),张力换能器,烧杯,温度计,注射器,注射针头,棉线,手术剪,培养皿,滴管。
3.药品:台式液,10-5mol/L乙酰胆碱,10-4mol/L苯海拉明,10-5mol/L磷酸组胺,10-3mol/L硫酸阿托品,1%BaCl2溶液。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1.豚鼠离体肠平滑肌的制备以手倒提豚鼠,用木槌猛击其头后部令其急死,立即剖开腹腔,轻轻剪取回肠,迅速置于冷台式液中,除去肠系膜,并将肠管剪成数段,用台式液将肠内容物冲洗干净,然后剪成小段备用。
注意操作应轻柔。
2.实验装置的准备此装置由恒温、供气、供液和排液以及记录部分组成。
浴槽内水温由恒温装置控制在37±0.5℃。
浴管与浴槽相连,以使浴管内营养液保持同样的恒温。
气源(充气气囊或气泵等)与浴管相连,气流量以1~2个小气泡为宜。
浴管下端与排液管相连,其上端管口处可随时充入新的恒温营养液。
3.标本连接及记录轻取一段标本,一端用线系在装置的小钩上,对角线方向将另一端用与张力换能器相连的小钩钩住,慢慢放入浴管中并调节其紧张度至适宜,此时标本通过张力换能器与计算机相连。
标本连接好后向浴管内充入37±0.5℃营养液,适应10~15min后,描记一段离体回肠平滑肌正常收缩曲线。
4.如果环境适宜,标本存活,适应10~15min后,描记一段正常曲线,然后按如下步骤给药。
5.加入药物观察并记录曲线1)加入10-5mol/L乙酰胆碱0.2ml,待收缩到最高点时,加入10-3mol/L硫酸阿托品0.1ml,然后再加入同量的乙酰胆碱,观察结果。
实验完毕后冲洗浴管三次。
2)加入10-5mol/L磷酸组胺溶液0.3ml,待收缩到最高点时,加入10-4mol/L苯海拉明0.3ml,3min后再加入同量的磷酸组胺溶液,观察结果。
实验15药物对离体豚鼠回肠的作用 (2)
药物对离体豚鼠回肠的作用【摘要】目的:了解胆碱能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和局部炎症介质组胺(histamine)对肠道平滑肌M胆碱受体和H1受体的激动作用,以及它们的受体拮抗剂阿托品(atropine)和扑尔敏(chlorpheniramine)的阻断作用。
方法:取离体豚鼠回肠1cm,利用RM6240系统和张力换能器,分别检测乙酰胆碱,组胺,阿托品,扑尔敏和BaCl2作用前后,回肠平滑肌张力的变化。
结果:乙酰胆碱和组胺能使离体豚鼠回肠平滑肌的收缩幅度增高,用阿托品处理标本后,乙酰胆碱的收缩平滑肌效应被阻断(P<0.01);用扑尔敏处理标本后,组胺的收缩平滑肌效应被阻断(P<0.01);BaCl2能使离体豚鼠回肠平滑肌大幅度收缩,再用阿托品处理标本,BaCl2的收缩平滑肌效应被部分阻断。
结论:乙酰胆碱为M胆碱受体激动药,组胺为H1受体激动药,BaCl2为肌肉兴奋剂,三者分别作用与回肠平滑肌时,使平滑肌收缩。
阿托品为M胆碱受体阻断药,扑尔敏为H1受体阻断药,两者可以分别阻断乙酰胆碱和组胺对平滑肌的激动作用。
【关键词】乙酰胆碱组胺阿托品扑尔敏 M胆碱受体 H1受体胃肠道平滑肌以胆碱能神经占优势,小剂量或低浓度的ACh即能激动M胆碱受体,产生与兴奋胆碱能神经节后纤维相似的作用,兴奋胃肠道平滑肌。
Atropine与胆碱受体结合而本身不产生或较少产生拟胆碱作用,却能阻断胆碱能递质或拟胆碱药物与受体的结合,从而产生抗胆碱作用。
Histamine对多种动物的胃肠道和气道平滑肌H1受体有兴奋作用,豚鼠尤其敏感。
Chlorpheniramine为H1受体拮抗剂,能阻断histamine与H1受体的结合,从而产生抗histamine作用。
BaCl2为肌肉兴奋剂,能够使平滑肌强烈收缩[1]。
1.材料和方法1.1 实验动物豚鼠1只(雄性,健康)1.2 仪器离体装置,麦氏浴槽(25ml),HSS-1(B)超级恒温器(成都仪器厂),张力换能器,RM6240BD型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成都仪器厂),移液器20~200μl,100~1000μl 各一把(Finnipipette),手术器械一套。
药物对离体豚鼠回肠收缩的作用
详细描述
平滑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是肌肉收缩的 电生理基础,药物可以通过改变平滑 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影响肌肉细胞的 兴奋性和收缩性,进一步影响离体豚 鼠回肠的收缩活动。
04 药物作用效果评价
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评价
量效关系
药物作用的强弱与其剂量或浓度呈正相关,通过观察不同剂量或浓 度的药物对离体豚鼠回肠收缩的影响,可以确定药物的量效关系。
长的段。
药物处理
将待测试的药物加入灌流液中 ,观察回肠收缩情况。
数据记录
使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回 肠收缩的幅度和频率,观察药 物对回肠收缩的作用。
结果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 较不同药物对回肠收缩的影响
。
02 实验结果
药物对离体豚鼠回肠收缩的影响
01
药物对离体豚鼠回肠收缩具有显著影响,可引起收缩幅度和频 率的变化。
生理盐水
用于维持离体回肠的正常生理环境。
药物
待测试的药物,如阿托品、肾上腺素等。
实验设备
01
02
03
离体器官灌流系统
用于维持离体器官的正常 生理环境,提供恒温、恒 流的灌流液。
生物信号采集系统
用于记录离体器官的收缩 活动。
显微镜
观察离体器官的形态变化。
实验方法
离体器官制备
将豚鼠处死后取出回肠,去除 周围组织,将回肠剪成约2cm
02
某些药物可增强回肠收缩,而另一些药物则可能抑制收缩。
不同药物对回肠收缩的作用机制可能不同,涉及神经调节、平
03
滑肌细胞膜电位变化等多种因素。
不同浓度药物对回肠收缩的影响
1
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其对回肠收缩的影响程度 也会发生变化。
平喘药实验
平喘药实验(豚鼠肺支气管灌流法)【实验原理与目的】受体、α受体与M受体。
肺组织的肥大细胞、支气管平滑肌细胞细胞膜上存在着β2β2受体激动时,可激活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后者又催化细胞内cAMP的合成。
cAMP 水平提高对支气管平滑肌有稳定膜电位、扩张支气管的作用。
α受体激动时则使细胞内cAMP水平降低,使支气管收缩。
激动M胆碱受体,可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GMP受体激动时,可抑制组胺、慢反合成加速,cGMP水平提高,从而收缩支气管。
同时,β2应物质等过敏介质的释放,α受体与M受体激动时则可促进过敏介质的释放。
本实验目的是通过观察药物对豚鼠肺支气管灌流量的影响,来分析这些药物对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加深对药物作用机制的理解。
了解离体肺支气管灌流方法。
【实验对象】豚鼠,体重400~600g。
【实验器材和药品】1.仪器超级恒温水浴器。
2.器械支气管灌流装置,培养皿,大小剪刀,镊子,血管钳, 1ml注射器,蛙板,量筒,烧杯。
3.药品乐氏液,0.01%异丙肾上腺素,1.0%乙酰胆碱,0.2%苯海拉明,0.5%组织胺。
4.其它棉线。
【实验步骤和观察指标】1.仪器装置预先安装好肺支气管灌流装置并连接恒温水浴器(如图2-6-3-1所示)。
贮液瓶内充满含氧的乐氏液,经恒温(370C)水浴中的蛇形管到达灌液套管。
1.手术操作(1)将豚鼠击毙,切开颈动脉放血,然后固定于蛙板上。
迅速用粗剪刀打开胸腔暴露心肺。
(2)用小镊子分离出气管,于甲状软骨下2~3个气管环处剪断气管并用镊子提起,剪除周围组织连同心肺一并取出。
(3)立即置入盛有冰冷乐氏液的培养皿内并轻轻挤压数次,以排出肺内气体。
(4)去除心脏,然后将气管用线扎于灌流装置的套管上,缓慢打开灌流液开关,以乐氏液灌流之。
待肺充分膨胀后,在肺脏表面用针头散在性穿孔数个至数十个。
调节灌流速度至每分钟流出量28~32ml。
3.观察与记录待灌流量恒定后即可按下列顺序给药,每给一组药物待其灌流量恢复正常后再给下一组药:(1) 0.5%组织胺0.5毫升。
药物对豚鼠离体肠平滑肌的作用及PA2、PD2测定的实验方案
根据实验方案准备实验材料 进行实验 统计结果及数据统计
2009/12/5-2009/12/8
实验总结及撰写报告
四、参考文献 [1] 葛建国.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中国乡村医药杂志[J].2005,12(1):38-39. [2] 韩仕平.阿托品治疗慢性肠炎的疗效观察.畜禽生产[J].2007,4:45 [3] 徐 端 正 . 估 计 竞 争 性 拮 抗 剂 pA2 的 改 良 方 法 . 中 国 药 理 学 报 [J].1989,10(6):568-571 [4] 龙丽辉.关于 PD2、 PA2 计算方法的探讨.中国民族民间医药[J].2008,4(6):67-71 [5] 阿托品对乙酰胆碱的竞争性作用与 PA2 值探讨.2006. [6] 颜光美主编.药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3,65
1.离体肠肌的制备 猛击豚鼠头部至昏,立即剖开腹腔,自幽门下 5cm 剪取空肠和回肠上段, 迅速置于台氏液液中。 小心剪去肠系膜, 用吸管吸取台氏液液缓慢冲洗肠内容物; 将空肠段分割成 2 cm 的小段备用,然后用缝针在肠段两端各穿一根线,作为固 定肠肌之用。 2.实验装置 将制成的标本一端固定于通气钩上,另一端连接于肌力换能器并接入 PowerLab 系统的桥式放大器上,浴池内放 20ml 台氏液液,加 500mg 负荷,恒 温 37±1°C,浴池内持续通入 95%O2 与 5%CO2 的混合气体。 3.累积剂量-效应曲线的制作 实验装置完毕以后,打开 PowerLab 系统,按“操作指南”设置参数: (1)选择 channel 1 (2)记录速度 10 /s (3)Bridge Amplifer 中“rang”选择 20 mv,“Low Pass”选择 50 Hz (4)调零“zero” 描记肠肌收缩曲线,待收缩基线平稳后,按下列(表 6-2)次序在浴池中加 入预先配好的不同分子浓度的乙酰胆碱。 表 6-2 累加次 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药液浓度 药液的毫升数(ml) (mol/L) 10-6 10-6 10-5 10-5 10-4 10-4 10-3 10-3 10-2 10-2 0.2 0.4 0.14 0.4 0.14 0.4 0.14 0.4 0.14 0.4 (µmol) 0.01 0.03 0.1 0.3 1 3 10 30 100 300 累积剂量法加药顺序 每 L 中累积剂量
药物对离体豚鼠回肠的作用
药物对离体豚鼠回肠的作用消化道平滑肌除具有肌肉的共性,如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以外,尚具有自动节律性收缩(其特点是收缩缓慢而不规则)、伸展性较大、具有紧张性收缩以及对化学刺激、温度改变和牵张刺激敏感等特性。
本实验采用离体小肠平滑肌灌流的方法,观察acetylcholine (乙酰胆碱),histamine (组胺)对离体豚鼠回肠平滑肌的作用,以atropine (阿托品)、chlorpheniramine (氯苯那敏、扑尔敏)为工具药,初步分析以上二药的作用原理。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豚鼠,改良式离体组织灌流装置、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张力传感器(量程为10克)、铁支架、微调固定器、温度计、1ml注射器、腰穿长针头、烧杯、台氏溶液、10-2 g/L乙酰胆碱、1 g/L硫酸阿托品、10-2 g/L组胺磷酸盐, 10-3 g/L扑尔敏溶液等。
1.2 方法1.2.1 改良式离体组织灌流装置的准备在改良式离体组织灌流装置(图9.3-1)中事先向中心管内加台氏液10ml。
开启恒温槽,使其温度保持于37℃。
灌流槽内通以5%CO2和95%O2,使逸出的气泡细小而均匀。
图9.3-1 改良式离体组织灌流装置1.2.2 制备标本将豚鼠执于手中倒悬,用木槌猛击后脑部,使其昏迷,立即剖开腹腔,找出胃幽门与十二指肠交界处,以此处为起点取长20~30cm的肠管。
用台氏液冲洗肠段内容物,置于低温(4~6℃)的台氏液内。
实验时剪取一段长约2cm的肠段,用细丝线于其两端各扎一结,一端系于固定钩上,另一端与张力传感器相连。
适当调节传感器高度,使其与标本之间松紧度合适。
并且注意连线垂直,不得与浴槽的管壁接触,以避免磨擦。
1.2.3 连接实验装置将张力传感器的输入插头与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信号放大器输入通道相连,并设置好放大器、采样和刺激器参数。
1.2.4 实验观察(1)待离体回肠稳定20~30 min后,记录一段正常收缩曲线,依次向麦氏浴槽内加下列药物。
豚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豚鼠迷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观察一侧迷路破坏后豚鼠的行为变化,探究迷路破坏对豚鼠行为的影响,为迷路系统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材料1.豚鼠:体重约200g,雌雄不限,共10只。
2.实验器材:解剖显微镜、手术器械、氯仿、生理盐水、手术缝合线、实验记录表等。
3.实验试剂:氯仿、生理盐水、盐酸、氯化钠等。
三、实验方法1.实验分组:将10只豚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分别标记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2.实验步骤:(1)实验组:将豚鼠置于解剖显微镜下,用手术器械打开颅骨,暴露出迷路系统。
在显微镜下用显微剪刀将一侧迷路系统剪断,剪断长度约1cm。
剪断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用缝合线缝合颅骨。
(2)对照组:将豚鼠置于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迷路系统结构,但不进行剪断操作。
3.实验观察:(1)术后观察:术后观察两组豚鼠的行为变化,包括运动、饮食、睡眠等。
(2)行为学实验:术后第3天,对两组豚鼠进行行为学实验,观察其运动轨迹、逃避反应等。
四、实验结果1.术后观察:(1)实验组:术后豚鼠出现运动障碍,行动迟缓,饮食减少,睡眠增多。
(2)对照组:术后豚鼠行为正常,无异常表现。
2.行为学实验:(1)实验组:运动轨迹不规则,逃避反应迟缓。
(2)对照组:运动轨迹正常,逃避反应迅速。
五、实验分析1.实验组豚鼠出现运动障碍、行动迟缓、饮食减少、睡眠增多等表现,可能是由于一侧迷路破坏导致空间定位能力下降,进而影响行为。
2.行为学实验中,实验组豚鼠运动轨迹不规则,逃避反应迟缓,进一步证实了一侧迷路破坏对豚鼠行为的影响。
3.对照组豚鼠行为正常,说明未进行迷路破坏的豚鼠空间定位能力未受影响。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一侧迷路破坏会导致豚鼠出现运动障碍、行动迟缓、饮食减少、睡眠增多等行为变化。
2.迷路破坏对豚鼠空间定位能力有显著影响,导致其逃避反应迟缓。
3.本实验为迷路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迷路系统在动物行为中的作用。
HCl、NaOH对豚鼠小肠自律性影响的探讨
HCl、NaOH对豚鼠小肠自律性影响的探讨发表时间:2013-07-31T09:04:30.8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1期供稿作者:何华琼1 李莉1 冯桂香2(通讯作者)[导读] 在正常台氏液与酸、碱中,离体肠段的运动也具有较大的差异。
何华琼1 李莉1 冯桂香2(通讯作者)(1湖北医药学院机能学实验室湖北十堰 442000;2湖北医药学院病原学实验室湖北十堰 442000)【中图分类号】R656.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1-0192-02 【摘要】目的探讨离体小肠平滑肌能自发地有节律地进行收缩。
方法分别加入酸、碱化学物质后,平滑肌的舒缩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结果酸会抑制平滑肌的紧张性,碱则能加强平滑肌的紧张性。
结论离体小肠平滑肌能自发地有节律地进行收缩,其收缩的幅度、频率、张力、时间及间隔都相对稳定。
【关键词】平滑肌小肠化学物质影响1 材料和方法1.1材料台氏液、盐酸(HCl)、氢氧化钠(NaOH)。
1.2方法实验用豚鼠10只,体重200-250g,雌雄兼有,实验前禁食24h,击头致昏,即刻剖腹。
在离十二脂肠2-3cm处剪断肠管,取长约7-8cm 的回肠置于台氏液中,冲净肠内容物,剪成2cm肠断备用。
缓慢通入浴管内95%O2和5%的CO2混合气体,水浴温度37±0.5℃,pH为7.3-7.5。
使标本负荷1g,平衡30min,采用BL-410生物记录分析系统实验装置,浴管内加入10ml台氏液液,待标本稳定,肠管恢复正常蠕动后用BL-410生物记录分析系统记正常收缩曲线5in,然后给药连续记录25min观察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节律、波形和幅度。
将1M HCl1-2滴加入浴管内,当效应明显后,立即从排水管放出浴管内含HCl的台氏液,加入新鲜温台氏液,如此反复3次,待小肠运动恢复后,进行下一项1MNaOH。
2 结果与分析2.1盐酸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加入HCl后,在开始阶段,对小肠的收缩活动有增强效应,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平滑肌的运动;但一段时间后,活动减弱,收缩频率和幅度都下降,这主要是因为,H+能干扰肌肉的代谢和肌丝滑行的生化过程,H+使肌凝蛋白ATP酶活性下降。
豚鼠实验
• 2、耳号钳标记法(小型动物)
四、豚鼠被毛去除法
剪毛法:手术创口 拔毛法:足背正中静脉 脱毛法:8g硫化钠溶于100ml水配制8%的硫
化钠水溶液。适用于大面积脱毛
硫化钠溶液均匀涂抹在被毛上,等被毛变为黄色浓稠 状物质时及时用干净的湿纱布进行清洗即可。注意操作时 间,时间过久会造成动物皮肤损伤。
五、豚鼠的给药途径和方法
1.灌胃
将喂管顺咽后壁轻轻往下推,喂管会顺着食管滑入豚鼠 的胃,插入深度约5cm。豚鼠灌胃量最大1-5ml。
2.注射给药法: • 腹腔注射
使鼠腹部朝上,鼠头略低于尾部,在下腹部靠近腹白线的两恻进行穿刺,保 持针尖不动,回抽针栓,如无回血、肠液和尿液后即可注射药液。注射量为 1-2ml/100g体重。
实验三 豚鼠实验常用的基本 技术方法和解剖结构
安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 目的:熟练掌握豚鼠的抓取与保定、标记 和被毛去除、给药、采血、麻醉、急性肾 衰模型制作及处死等方法。
• 内容:
一、豚鼠的抓取与保定
二、豚鼠的性别鉴定
雌性
雄性
难判断时:轻推压生殖突起边缘,雄性色法:浅色动物 3.5-5%苦味酸溶液(黄色) 0.5%中性红或碱性品红溶液(红色) 龙胆紫溶液(紫色)
• 肌肉注射
大腿外侧肌肉
皮下注射
部位: 背部、侧下腹部
六、豚鼠的采血法
• 耳缘采血法
• 心脏采血法 • 腹主动脉采血 • 股静脉或股动脉采血
七、豚鼠的麻醉方法
腹腔麻醉法
水合氯醛:乌拉坦(1:1):5ml/1kg
乙醚麻醉
八、豚鼠的急性肺水肿模型制作
• 基本原理:肺血管受迷走 舒血管的控制,切断迷走 神经后,肺血管收缩增强 ,使其血压增高→流体静 脉压升高→有效滤过压升 高→大量输液血容量增加 →大量水分透过毛细血管 壁进入肺组织形成渗透性 肺水肿。
改良的豚鼠灌胃给药方法
复旦学报(医学版)Fudan Univ J Med Sci 2010Mar ,37(2)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9ZR1405700) △Corresponding aut hor E 2mail :chifanglu @改良的豚鼠灌胃给药方法丛 宁 韩 朝 迟放鲁△ 杨娟梅 黄一波 辛 渊(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 上海 200031)【摘要】 目的 改良豚鼠灌胃给药的方法。
方法 选取清醒豚鼠40只,使其后肢站立、腹侧紧贴支持物,体位垂直不能前移,后拉两耳颊部皮毛并轻抵项部使其头后仰颈伸直,插入1mL 注射器、越过上下臼齿并压住舌根灌药;另选40只全身麻醉的豚鼠,使其侧卧头高臀低位,插入直径2mm 小儿吸痰管至胃内灌药。
结果 对清醒及全麻豚鼠,连续灌胃给药7d ,80只豚鼠均顺利实现灌胃,仅需一人独立操作,无一例因操作不当引起豚鼠消化道损伤或误灌入气道死亡,成功率达100%。
结论 成功改良了豚鼠的灌胃给药方法,使经口给药途径的动物实验不需因技术问题而局限于大鼠、小鼠,为进一步的药物和营养学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豚鼠; 灌胃; 臼齿; 麻醉【中图分类号】 R 332 【文献标志码】 AModif ied gavage methods for guinea pigsCON G Ning ,HAN Zhao ,C HI Fang 2lu △,YAN G J uan 2mei ,HUAN G Y i 2bo ,XIN Yuan(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 ngology ,Eye ,Ear,N ose and T hroat Hos pital ,Fudan Universit y ,S hanghai 200031,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 o modify the method of gavage administration in guinea pigs. M ethods Fourtyawake guinea pigs were kept rearing on the hind legs and leaning on a vertical fixture to avoid their escaping forward.A 1mL injector was inserted into the mouth to the depth when the molar teeth were passed.Another fourty guinea pigs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were reversed at trendelenburg position and a children suction tube with an outer diameter of 2mm was inserted into the stomach. R esu lts All of the 80guinea pigs were administered by modified gavage smoothly for seven consecutive days by one operator each time.None endured much pain or digestive tract injury ,or died from air way perfusion by mistake. C onclusions We successfully modified the gavage method in guinea pigs ,which would definitely take guinea pigs involved in intragastical pharmacal experiments besides the routine of rats and mice.【K ey w ords 】 guinea pig ; gavage ; molar teet h ; anest hesia 灌胃给药能够准确掌握给药剂量、控制给药时间,是营养学和药物学动物实验中的重要给药途径。
离体豚鼠回肠mine
离体豚⿏回肠mine药物对离体豚⿏回肠的作⽤摘要⽬的观察胆碱能神经递质⼄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和局部炎症介质组胺(histamine,His)对肠道平滑肌M胆碱受体的激动作⽤,以及它们的受体拮抗剂阿托品(atropine)和扑尔敏(chlorpheniramine)的阻断作⽤。
⽅法在离体肠平滑肌灌流装置中,测量⼄酰胆碱、组胺、阿托品和扑尔敏对豚⿏回肠平滑肌张⼒的影响。
结果以阿托品,扑尔敏分别作⽤于回肠平滑肌,其受⼄酰胆碱、组胺的激动作⽤较回肠直接受Ach、His激动时作⽤弱,收缩幅度明显减⼩,BaCl2的强激动作⽤不能被阿托品阻断。
结论Ach、His 能兴奋肠道平滑肌,其激动作⽤能分别被拮抗剂阿托品和扑尔敏阻断;阿托品不能阻断BaCl2对肠道平滑肌的强烈激动作⽤。
关键词⼄酰胆碱阿托品组胺扑尔敏1. 材料和⽅法1.1 材料豚⿏1.2仪器离体装置:浴槽(20ml),恒温⽔浴箱。
张⼒换能器与多道⽣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连接。
RM6240⽣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部分1.3 药品 10-2 g/L氯⼄酰胆碱、1 g/L硫酸阿托品、 10-2 g/L组胺磷酸盐, 10-3 g/L扑尔敏、10 g/L BaCl2 溶液。
1.4 ⽅法1.4.1 实验装置准备和仪器参数设置麦⽒浴槽加固定量的台⽒液(10ml左右)→恒温37℃→95% O2+5%CO2⽓体→通⽓速度,⽓泡⼀个个逸出为宜→固定张⼒换能器→参数设置1.4.2 标本准备清醒豚⿏→击头部处死→打开腹腔→找到回盲部→在离回盲部1cm处剪断,取出回肠约10cm左右⼀段→置于盛有台⽒液的培养⽫中,将回肠剪成1-1.5cm 的⼏⼩段,冲洗⼲净→取⼀段肠管置于盛有台⽒液的培养⽫中,在其两端对⾓处分别⽤缝针穿线,并打结。
⼀端系于浴槽固定钩上,另⼀端系在张⼒换能器的悬臂梁上。
1.4.3 通氧→连接PCLab⽣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件---打开配置---药物对离体豚⿏平滑肌的作⽤→配置---零点设置→调节换能器张⼒(2-3 g)→稳定20-30分钟2. 观察项⽬2.1标本在浴槽内稳定10~30min后,记录⼀段正常收缩曲线,依次向麦⽒浴槽内加下列药物。
肠推进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分析小鼠肠道在给予不同刺激后的推进运动情况,探讨不同因素对肠道推进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研究肠道疾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健康成年小鼠,体重20-25g,雌雄不限。
2. 实验药品:新斯的明(NEOSTIGMINE)、大黄提取物、0.9%生理盐水、5%炭末阿拉等。
3. 实验仪器:显微镜、解剖显微镜、电子天平、注射器、灌胃器、手术器械、恒温箱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为对照组、新斯的明组、大黄提取物组、0.9%生理盐水组和5%炭末阿拉组。
2. 实验操作:a. 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观察肠道推进运动。
b. 新斯的明组:给予新斯的明灌胃,观察肠道推进运动。
c. 大黄提取物组:给予大黄提取物灌胃,观察肠道推进运动。
d. 0.9%生理盐水组:给予0.9%生理盐水灌胃,观察肠道推进运动。
e. 5%炭末阿拉组:给予5%炭末阿拉灌胃,观察肠道推进运动。
3. 数据采集:a. 观察并记录每组小鼠灌胃后肠道炭末推进距离。
b. 记录每组小鼠灌胃后肠道推进时间。
c. 记录每组小鼠灌胃后肠道蠕动频率。
四、实验结果1. 对照组:灌胃后肠道炭末推进距离为(X±Y)mm,肠道推进时间为(A±B)min,肠道蠕动频率为(C±D)次/min。
2. 新斯的明组:灌胃后肠道炭末推进距离为(X±Y)mm,肠道推进时间为(A±B)min,肠道蠕动频率为(C±D)次/min。
3. 大黄提取物组:灌胃后肠道炭末推进距离为(X±Y)mm,肠道推进时间为(A±B)min,肠道蠕动频率为(C±D)次/min。
4. 0.9%生理盐水组:灌胃后肠道炭末推进距离为(X±Y)mm,肠道推进时间为(A±B)min,肠道蠕动频率为(C±D)次/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胆碱受体和H1受体激动药对离题豚鼠回肠的作用实验步骤1.实验装置准备和仪器参数设置(1)离体肠管描记装置的准备见图7-15-1,麦氏浴槽中加固定量的台氏液,调节超级恒温器的温度,使麦氏浴槽内温度稳定在37±0.5℃。
通气管接95%O2+5%CO2 混合气体管道。
用螺丝夹调节气体管道的气体流量,调节至浴槽中气泡一个个逸出为止。
(2)张力换能器固定于铁支柱上,换能器输出线接微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仪器参数设置:RM6240系统:点击“实验”菜单,“自定义实验项目”菜单中的“肠肌记录”。
系统进入该实验信号记录状态。
仪器参数:通道时间常数为直流,滤波频率10Hz,灵敏度3g,采样频率200Hz,扫描速度1s/div。
2.标本准备(1)取豚鼠一只,用木槌击其头部致昏死,立即剖开腹腔,找到回盲部,然后,在离回盲部1cm 处剪断,取出回肠约10cm左右一段,置于氧饱和的台氏液培养皿中,沿肠壁除去肠系膜,然后将回肠剪成数小段(约1~1.5cm),用5ml注射器吸取台氏液将肠内容物冲洗干净,换以新鲜台氏液备用。
注意操作时勿牵拉肠段以免影响收缩功能。
(2)取一小段肠管置于盛有台氏液的培养皿中,在其两端对角壁处,分别用缝针穿线,并打结。
注意保持肠管通畅,勿使其封闭。
肠管一端连线系于浴槽固定钩上,然后放入37℃麦氏浴槽中。
再将肠管的另一端系结在张力换能器的悬臂梁上,调节肌张力至2~3g(图7-15-1)。
【观察项目】1.待离体回肠稳定10~30分钟后,记录一段正常收缩曲线后,依次向麦氏浴槽中滴加下列药物。
加入一种药液后,观察2~3分钟,并连续记录肠管收缩曲线,然后用台氏液连续冲洗二次,待基线恢复到用药前的水平,随后记录一段基线。
再加入第二种药液。
浴槽液体的容量应相等。
2.加入10-2 g/L ACh 0.2ml,观察并记录其收缩曲线,2~3分钟后换液。
3.重复以上Ach 剂量,待收缩达最高点时,加入1g/L atropine 0.2ml,观察并记录其收缩曲线。
不换液,待曲线降至基线或基本稳定后,再加入相同浓度的ACh,观察并记录其收缩曲线。
4.加入10-2 g/L histamine 0.3ml,待作用明显时(1~2分钟),迅速换液。
使肠肌张力恢复正常。
5.加入10-3 g/L chlorpheniramine溶液0.2ml 5分钟后(不换液),加入同量histamine,观察并记录其收缩曲线。
6.加入10g/L BaCl2 溶液1ml,观察其反应,当作用达最高点,肠段持续于痉挛收缩状态时,问题1.5个关键词小鼠M胆碱受体H1受体离体豚鼠回肠单因素方差分析2.哺乳类消化道平滑肌细胞膜上受体B8 受体,M3 受体,H1、H2、H3 受体小肠:虽然M3是调节环肌收缩的主要受体,M3和M2两者都参与纵肌的收缩,除m2和m3外,m1和m4也可在鼠和兔回肠中检测到。
大肠:Maeda et al在猪和鼠大肠组织曾检测到m2和m3两类受体mRNA有表达. M2和M3两型受体可能都参与结肠环肌的收缩,但M3的成分更大M胆碱能受体激动剂——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碘解磷定M胆碱能受体拮抗剂——阿托品、东莨菪碱、山莨菪碱、筒箭毒碱、3.M胆碱能受体激动对消化道平滑肌有何影响胆碱受体激动药(cholinoceptor agonists)与胆碱受体结合,激动受体,产生与递质乙酰胆碱相似的作用按其对不同胆碱受体亚型的选择性,可分:①M,N 胆碱受体激动药;②M 胆碱受体激动药;③N 胆碱受体激动药。
许多器官是由胆碱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双重支配的,通常是其中一占优势。
例如,在胃肠道、膀胱平滑肌和腺体是以胆碱能神经占优势,而心肌收缩和小血管方面则以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占优势。
静脉注射小剂量Ach 即能激动M胆碱受体,产生与兴奋胆碱能神经节后纤维相似的作用,引起心率减慢、血管舒张、血压下降,支气管和胃肠道平滑肌兴奋,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收缩以及腺体分泌增加等兴奋平滑肌,使其收缩M胆碱受体拮抗剂对乙酰胆碱的效应影响M抗胆碱药物阻断M3受体组胺H1受体激动对消化道平滑肌影响激活H1受体,通过三磷酸肌醇、二脂酰甘油介导,兴奋支气管和胃肠道平滑肌,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扩张部分血管H1受体阻断剂扑尔敏对组胺效应的影响氯苯吡胺品是最强的抗组胺药之一,镇静作用较异丙嗪弱,也有一定的抗胆碱作用。
它与苯海拉明相似,但中枢抑制作用较轻。
可诱发癫痫,禁用于癫痫患者。
抑制平滑肌收缩M受体细胞内信息传递机制M3受体的细胞内信息传递机制M3受体主要激活Gq蛋白(又称Gp蛋白)[1,19],Gq蛋白与磷脂酶C(PLC)相联系,磷脂酶C则可使膜上4,5-二磷酸肌醇磷脂(PIP2)水解,而产生三磷酸肌醇(IP3)和1,2-二酰基甘油(DG).在小肠平滑肌组织或单个细胞,M3受体一旦激活,胞内IP3水平在10s~15s内即达高峰(增加5倍),而DG水平在30s内超过对照值的2倍. iP3水平的升高可使肌浆网内贮存Ca2+释放,胞浆内Ca2+增多后触发平滑肌收缩[13]. dG水平的升高可激活蛋白激酶C(PKC),而使其发生重分布至胞膜,产生磷酸化功能[1].具体机制虽尚不明了,但蛋白激酶C重分布可能使胞膜上受体介导的Ca2+通道激活,促使Ca2+内流;也可能使胞浆内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降低而使cAMP水平降低;也可直接磷酸化收缩蛋白而激活收缩机制.M2受体的细胞内信息传递机制如将m2基因转化至不含M受体的哺乳类动物细胞,并让其表达m2受体蛋白后,发现m2受体与许多细胞内信息传递通路相联系[18],其中最为显著和肯定的是其降低细胞内cAMP水平的作用,这被许多实验所证实[1,11].与心肌的M2受体一样,当细胞外配体如乙酰胆碱或其他类似物兴奋消化道平滑肌M2受体,便激活Gi蛋白,Gi蛋白则降低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使胞内cAMP含量减少,促使平滑肌收缩,.有趣的是,M2这种间接加强收缩的作用只发生在肌肉事先被肾上腺素能β受体激动剂所致的舒张状态。
M2受体不论在正常或炎症时均参与小肠纵肌的收缩,而几乎不参与正常状态的环肌收缩,但可部分参与炎症时的环肌收缩. m2受体加强胃肠道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可能被M3受体直接产生收缩的效应所掩盖而不甚明显,但在应激情况下如炎症等,M2受体加强收缩的作用则明显表现出来.离体肠段如何与检测系统连接取一小段肠管置于盛有台氏液的培养皿中,在其两端对角壁处,分别用缝针穿线,并打结。
注意保持肠管通畅,勿使其封闭。
肠管一端连线系于浴槽固定钩上,然后放入37℃麦氏浴槽中。
再将肠管的另一端系结在张力换能器的悬臂梁上,调节肌张力至2~3g维持离体肠段收缩需要条件需要将离体的平滑肌进入生理盐水中,来保证细胞的形态正常。
需要将溶液中放入极微量的钙离子,来保证肌肉收缩的机能正常。
需要保证离体平滑肌结构的完整性,使整个反射弧畅通。
需要一定的电刺激台氏液组成成分台氏液配制1000ml台氏液含:NaCl 8.0g、10% KCL 2.0ml(0.2g)、10% MgSO4.7H2O 2.6ml(0.26g)、5% NaH2PO4 .2 H2O 1.3ml(0.065g)、NaHCO3 1.0g、1M CaCL2 1.8ml(0.2g)、葡萄糖1.0g。
Leagene 改良Tyrode's solution 也属于平衡盐溶液的一种,主要由氯化钠、磷酸盐、氯化钙、葡萄糖等组成,含HEPES。
经常用于哺乳动物离体肠肌实验并维持离体肠肌的正常生理功能、肌体灌流、清洗组织,缓冲能力较常规Tyrode's solution(DF0011)强为何台氏液可以维持离体肠段活性提供所需离子,能量,缓冲作用RM6240多通道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参数如何设置RM6240系统:点击“实验”菜单,“自定义实验项目”菜单中的“肠肌记录”。
系统进入该实验信号记录状态。
仪器参数:通道时间常数为直流,滤波频率10Hz,灵敏度3g,采样频率200Hz,扫描速度1s/div。
改变标本与张力换能器之间连线的张力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何种影响过紧影响肠道平滑肌正常生理状态,过松对张力变化不敏感肠段标本与张力换能器之间的连线要与水平面保持垂直,松紧适当,并且使之不与浴槽壁相摩擦。
观察肠段运动方向和计算机屏幕上的记录曲线是否一致,即收缩时,曲线上升;舒张时,曲线下降。
否则,可将张力换能器旋转180°组胺、乙酰胆碱、氯化钡三试剂被随机贴上A/B/C瓶标,利用离体豚鼠回肠实验方法和工具阿托品、扑尔敏设计实验,鉴别上述药物乙酰胆碱为胆碱能神经递质,可明显兴奋兔肠平滑肌的M 受体,使其收缩幅度、张力、蠕动增加;氯化钡不作用于受体,而是直接作用于肠管,使肠管受到钡离子的刺激后产生收缩痉挛;阿托品为阻断M 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能拮抗乙酰胆碱对平滑肌的M 样作用,但不能拮抗氯化钡对离体兔肠的收缩作用回肠,置盛有冷台氏液的培养皿中保存,将肠管剪成数段。
2、取离体兔肠一小段,置于浴槽内与张力换能器连接,在电脑中观察曲线变化。
3、鉴定药物(每次取0.2ml 滴入浴槽中)①依次往浴槽中滴入A、B、C、三种药物,每次只滴入一种药物,观察张力曲线变化。
注意每次加入新药物前要清洗兔肠。
②借助已经鉴定的药物继续鉴别,验证剩余药物。
对离体肠段的观察项目收缩曲线,处理前后收缩幅度的原始数据、频率、幅度和张力向台氏液中滴加试剂注意问题滴药时,不要碰触连接线,不要把药滴在管壁上,不要滴加在回肠上。
换液迅速在加药前,必须先准备好更换用的38℃台氏液。
每次加药出现效果后,必须立即更换浴槽内的台氏液,待肠段恢复正常活动后再观察下一个项目。
如果一次滴加时没有明显结果,可以适当追加一部分试剂为保持离体肠段的收缩活性,操作注意问题1) 每做一个离子或试剂对肠道的影响实验时,都要更换台氏液,并清洗干净保持肠道活性正常。
2) 所加的试剂的量不要过大,防止肠道受到不可恢复的破坏。
3)浴槽内台氏液要保持一定高度4)加药前必须准备好更换用的38℃台氏液5)标本安装好后,应在新鲜38℃台氏液中稳定5~10min,有收缩活动时即可开始实验6)游离及取出肠段时,动作要快,但要避免过度牵拉或使组织干燥而影响其活性。
整个过程应保持营养液恒温和通入O2。
实验结果属于何种数据类型计量资料实验数据适合何种统计分析方法双侧t-检验?离体肠段灌流实验影响因素有哪些实验室的温度、空气状况,操作的熟练程度,灌流液的配置情况,豚鼠本身的生理状态与整体实验相比,离体实验有何优点离体实验室将器官或细胞从体内分离出来,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研究。
离体实验具有以下特点:①条件易于控制;②操作简便,结果准确;③节约时间,提高实验效率。
离体实验三要素:①温度,38+/-0.5℃;②营养液;③气体:氧气,二氧化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