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下五彩分水工艺

合集下载

当代国瓷:醴陵釉下五彩瓷

当代国瓷:醴陵釉下五彩瓷

鉴赏15 Sept. 2015醴陵,位于湖南东部,与江西接壤,其东、南、北三面为罗霄山脉所盘纡,独西境为平野。

渌水横贯东西,奔泻入湘。

此地瓷土资源丰富,加之林木繁茂,燃料充足,是制瓷的理想场所。

醴陵窑因创烧釉下五彩瓷器而声誉颇著,是湖南继长沙窑后的又一名窑,也是中国彩瓷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后起之秀醴陵制瓷起步较晚。

雍正七年,广东人廖仲威向沩山寺僧智慧赁山设厂,并邀来同乡技工陶、曾、马、樊等20余人制瓷,成为醴陵瓷业之篙矢。

嘉庆年间,形成以沩山为中心的方圆数十里的产瓷区,赤竹岭、老鸦山、王仙观口、大小林桥、瓦子山、塘口山等地都有窑址分布。

光绪十八年至光绪末年,是醴陵早期制瓷的鼎盛时期。

早期醴陵瓷质量与景德镇相去甚远,皆为粗瓷。

拉坯、绘图系一人为之,作坊内尚无明确的分工。

长沙等地瓷商称醴陵等窑的碗为“土瓷”,而称景德镇碗为“镇瓷”,售价也大不相同。

醴陵制瓷的真正崛起,并在中国制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当归功于产品革新。

在此过程中,光绪末年的熊希龄及文俊铎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熊希龄,字秉三,湘西凤凰人,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

幼入私塾,14岁中秀才,17岁入湘水校经堂深造,同年中举,年20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三十年随湖南巡抚端方东赴日本考察宪政,见京西、大阪、濑户等地产瓷精美,羡慕不已,回湘后决心振兴湖南瓷当代国瓷:醴陵釉下五彩瓷吕 埴编辑|薛续友鉴赏15 Sept. 2015业。

民国二年辞去湖南瓷业公司总经理职,时有“第一流人才内阁”之称。

熊希龄一生致力于实业和教育事业。

文俊铎,字代耕,醴陵东堡人,光绪十七年(1891年)中举,以一等知县候补湖北,后相继主管发审局、硝磺局和来凤厘局。

中日甲午之战,随吴大澂出关抗击日军,因计谋不被采用,辞归乡里。

光绪二十一年,赴京应试,各省举人相约公车上书,力主变法,湖南由文俊铎首署。

谭嗣同在湘成立南学会,由文领衔。

戊戌变法失败后,避隐家乡,致力于公益事业。

光绪三十年冬,与熊希龄同赴日本考察教育与实业。

釉下五彩颜料及使用解析

釉下五彩颜料及使用解析

2018-09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釉下五彩颜料及使用解析陈建瑞(德化县瑞雪陶瓷研究所,福建泉州362500)摘要:釉下五彩颜料品种极其丰富,为陶瓷图案设计者提供了源源不绝的设计灵感。

本文详细介绍了釉下五彩颜料和使用方法,以期为研究陶瓷图案配色、釉下五彩颜色使用的相关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釉下五彩;颜料;使用方法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7-0036-01一、釉下五彩颜料介绍釉下五彩的颜料是粉状的高温颜料,在经过大约1380℃的高温烧制以后,才会在器物上面呈现出该有的颜色。

各种颜色不同的金属氧化物都是釉下五彩颜料的发色剂,比如金、钴、铱等。

因为各种金属氧化物有不同的结构和呈色,所以需要借助一些金属材料,例如铝、钙、锌等,和各种陶瓷原料互相作用进行调配,借助球磨机进行粉碎、搅拌混合、烘干,然后将其加工到一定的细度,使其能够达到使用要求。

彩绘设计人员在取得成品颜色后,还需要进一步调制和细磨,根据实际情况加入一些茶水或其他物质,让其在器物上的表现保持在最佳状态,然后在高温烧制中,借助还原和氧化的作用,釉下五彩瓷器会呈现出绝美的状态。

再借助各种光的吸收和反射,釉下五彩瓷器的颜色会更加绚丽和丰富。

二、釉下五彩颜料的使用解析釉下五彩陶瓷颜料丰富,色彩众多。

而在实际的应用中,釉下五彩陶瓷的颜色品种会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例如设计人员的调配方法、原料产地、工艺手法、操作人员的操作步骤、烧成温度、环境等各种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

比如设计人员为了让陶瓷达到某种特殊效果使用新的配方,把各种成色颜料配置在一起,使得五彩陶瓷颜料品种更加丰富。

1.釉下五彩颜料的调配。

釉下五彩颜料的调配方法有三种:第一,在已有的成品颜料中进行调配。

第二,在已有的成品颜料中,根据实际需要,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颜色混合起来,以此产生新的颜料品种。

第三,将颜色调配好,把其放在独立的碗或者缸里,把泡好的茶水倒进碗或缸里,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过滤,正常情况下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腐蚀以后,才能够拿出来使用。

关于醴陵釉下五彩瓷

关于醴陵釉下五彩瓷

醴陵瓷之所以在瓷器界享有盛誉,主要在于:其一,醴陵瓷特别选用了已经绝迹的雪峰山球白泥为原料,采用1400摄氏度高温,三进窑烧制而成,因而使得胎质坚细,透明洁白,釉面莹润光洁,正品率极低,因而极为珍贵。

其二,产品从原料的筛选、研磨、打浆岛勾兑,到坯子的预烧、修整、一烧、二烧甚至三四烧要经过好多到工序,图画还要经过蒙样勾线,分水填色等极细致的工序。

故一窑坯子,成品率并不高,精品就更少,所以大师级的产品往往天价难求。

其三,要想烧出这种精美绝伦的名瓷,不仅费时、费力、费成本,而且技术要求相当高,烧成难度非常大,故有“生在泥上,死在窑上”之说,而“火中取宝”的技艺尤为关键。

为适应特级高细瓷的烧造,醴陵的制瓷艺人独创了阶梯煤窑即“醴陵窑”。

此外,最为根本的原因是在于醴陵瓷器有其举世难匹的釉下五彩。

釉下五彩瓷的特点物理特性第一、无毒、耐酸、耐碱、耐磨损,永不褪色。

它的这一特点是烧造工艺和颜料性能两个因素所决定的。

釉下五彩的基础颜料,是用各金属氧化物或它们的盐类为着色剂,掺合一定量的硅酸盐原料所制成。

这种颜料不像釉上颜料那样需要采用含铅的熔剂来帮助发色和降低焙烧温度。

也不需要用低温熔剂为结合剂而使彩料固着在制品上。

釉下彩料之所以能牢固地附着在瓷器釉层的下面,是因为在高温烧成的过程中,彩料中的熔融物与已熔融的坯釉互相粘合着,同时也是釉层覆盖的作用。

这样不仅不存在铅毒和其它毒性物对人体的危害,而且由于釉层的保护作用,还能抵抗自然酸碱的侵蚀,同时在使用中又能耐磨损。

只要瓷器听釉层不受到强力破坏,花色就能永保清晰、鲜艳和明亮。

故釉下彩瓷是一种理想的日用瓷器。

装饰效果第二、画面平滑光亮、晶莹润泽、清雅明快,具有饱满的水份感;亮晶晶、水灵灵,能给人一种美感享受。

这种富于韵味的装饰效果,除彩饰技巧外,也是釉层的作用。

覆盖在纹饰上的这层釉,通过高温烧成后,变成了一种玻璃质薄层。

由于这个薄层具有莹润、光洁、透明的特点,色彩缤纷的画面就能通过它而显现出来。

釉下五彩工艺之釉下颜料篇

釉下五彩工艺之釉下颜料篇

釉下五彩工艺之釉下颜料篇瓷器的装饰工艺中,釉下彩的优点是明显的。

玻璃质的釉面坚硬耐磨,而且无毒、无腐蚀,能够有效地保护釉层下面的彩绘不受损伤。

由于表层釉面熔点高达1200?~1300?,所以要求釉层下的彩绘材料也必须是适应高温条件的,但是传统原生金属矿物类高温颜料对烧成工艺过于苛刻,在相关的科学技术水平提高之前,高温釉下颜色是不可能十分丰富的。

因此,中国传统釉下彩瓷器就只能是维持原有的状态,不可能产生质的飞跃。

这就是为什么“长沙窑”创烧釉下彩绘以后的一千多年,只有青花和釉里红占据统治地位的原因。

为此,人们千方百计地在瓷器造型上、绘画上不断进取,精益求精,以这些手段来弥补釉下颜色单调的不足。

当这些手段达到顶峰之后,人们还是要设法追求丰富的色彩效果,以便将精美的绘画作品移植到瓷器上,所以五彩、斗彩、珐琅彩、粉彩等釉上彩工艺手段应运而生,以传统低温彩料的工艺条件装饰在瓷釉外面。

这极大地丰富了瓷器的装饰色彩,尽量地满足了人们对美的追求。

长沙窑釉下彩中的褐、绿色以及青花、釉里红等所有传统釉下高温颜料都是直接从各种矿物质中制取而来,是自然形成的原生矿物,所以称为天然颜料。

将这些颜料描绘在素坯上,然后施表层釉,再入窑一次烧成。

天然颜料就在烧成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而呈现色彩。

也就是说,泥坯烧成瓷胎,天然颜料经化学反应呈现色彩,表层釉浆熔成玻璃质釉面,这些工艺在烧成阶段同时完成。

因此,诸多因素都是统一符合烧成条件,才有可能制成产品。

但是各种金属化合物的呈色温度差别很大,所以不可能将多种金属化合物都直接绘制在瓷器上去同步完成呈色工艺。

长沙窑的褐、绿彩和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品种,同时稳定呈现两种或三种颜色尚且困难,要求更多种金属同步呈色的工艺难度之高令人不能想象。

“湖南瓷业公司”在日本引进的制瓷成套设备,其中有些就是专门用于制造釉料和颜料的。

在日本技师协助配合下,很快就制造出适合用于釉下的高温颜料。

虽然当初只有玛瑙红、海碧、草绿、艳黑、褐色五种。

釉上彩与釉下彩的区分

釉上彩与釉下彩的区分

釉上彩绘与釉下彩绘的区分目的:近两年来,电视上报纸上不时报导了日用瓷上面掉色的问题,引出了日用瓷的安全问题。

因为这两年开始接触陶瓷行业,并进行了釉下五彩这方面的研习。

现就本身所学,并查阅各种资料,对这个焦点问题,从时间、制作步骤、烧成温度、外表感觉、用料以及二者的本身技法与分类论述一下釉上彩绘与釉下彩绘的分别。

借以推广我国的陶瓷艺术,一并消除消费者对陶瓷的疑虑,帮助他们走出选择日用瓷的困惑。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也有“中国”的意思。

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

因其烧制工艺上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瓷器”的发明始于汉代,至唐、五代时渐趋成熟;宋代为瓷器蓬勃发展期,定、汝、官、哥、均等窑名重千古;元代青花、釉里红等新品迭出;明代继承并发展了宋代瓷器的传统,宣德、成化窑制品尤为突出;清代风格古雅浑朴,比前时稍逊,却胜在精巧美妙绝伦,康熙、雍正、乾隆时所制器物更是出类拔萃,令人叫绝。

在我国瓷器的整个发展过程中,釉彩开始发展。

釉彩从最开始的无釉到有釉,由单色釉到多色釉,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逐步发展成釉下与釉上合绘的斗彩。

从分类来讲,陶瓷彩绘(即釉彩)一般分为釉下彩绘和釉上彩绘两大类。

这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一)二者产生的年代不同:釉下彩绘的最早雏形可以追溯到宋代,一直延续至今。

而釉上彩绘的话则是在明代从釉下青花彩绘的基础上所创造出来的。

从时间上来说,釉下彩绘的年代更为久远,从传承上来讲,可以说釉上彩绘源于釉下彩绘。

(二)二者的制作歩骤、过程不同;釉下彩绘是在生坯或经过烘烤后的素坯上用色料从事彩画装饰,再经过上釉,最后窑烧而成,釉彩和彩绘的纹样是一次烧成,色料充分渗透在坯釉中。

釉上彩绘的制作过程与釉上彩的有一些相反,它是先要烧成白瓷胎的瓷器之后,再在瓷器的表面用色料进行彩画装饰,然后窑烧而成的,彩绘的纹样与釉彩是分开烧的。

釉下五彩山水技法之我见

釉下五彩山水技法之我见
解 ,这 就象 一 个琴 师 ,假 如 不熟 悉 琴谱 是弹 不 好 曲子 的 。还
要 注意 留 白的 处理 ,白 的地 方是 虚 ,虚 并 不是 代 表 空 白 ,而
是 境的 体 现 ,也可 以说 白的 地 方往 往是 画 家 的用 心所 在 ,是

幅作 品 形象 章法 的 总 体运 筹 ,作 品是 否能 体 现 气韵 生 动 ,
淋 漓 ,逸 笔跌宕 ,虚实相 生 ,动 静相济 的意境 是我们 追求 的目
釉下 五彩 历年来 所获 得的声 誉 。
标 ,需要作 者下一 番苦功 夫后 才能理解 。中 国画中还 特别讲 究 诗书 画印 的综合艺 术 ,在 章法布 局经营 位置 中除合理 安排物 象
本身外 ,还要包 括款题 、印章 等形式和 部位 的统一安 排 ,使 它
要 做 好这 一点 ,我们 首 先要 着 眼于 “ 立意 ”上 ,中
布 局 的构 思讲 究 整体 视 觉效 果 ,这 要 求作 者 有丰 富 践 经 验 ,熟 悉 表 现 对 象 的特 征 ,注 意 物 体 的 固 有 素 ,并掌 握构 图设计 的基 本法则 。
是 由技 法 、技 术 来实 现 ,但 艺 术的 创 造绝 对离 不 开技 术 的运 用 ,据知现 在有不 少陶艺 工作者孜 孜不倦 地研究 笔墨 , 苦写 刻
技 术 ,在 器型 和画 面 中更 要 有创 新 思想 和理 性 思维 。成功 的 陶 瓷艺 术 可以 说 是心 灵移 情 的产 物 ,它把 作者 对大 自然 的真 实 感受 转换 成 视 觉语 言 ,创 造 出一 种物 我 合一 的艺 术 作 品 ,
寓情 于 景 色之 中 ,充 分发 挥 想象 空 间 ,追 求作 品 的 内涵和 个
《 惠风 和畅 l 方赢瓶 l 5 c 高 8 m

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发展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发展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 上接2 页 ) 0 当代陶艺是纯艺术形态 。当代陶艺已不仅仅只是作为一种 与人们 的 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工艺美术而存在 ,也不是仅仅 “ 实用 ”、 “ 美观 ”、 “ 经济 ”、 “ 大方 ”的观念便能涵盖得 了的。它已经 以其独特的诉求和表达能力参与到观 念艺术运动 中 ,成为艺术家 表达 自己的思想 ,进行文化批判的利 器 。余洪斌 的当代艺术 陶艺
三 、规 模效应与庞大的产业集群
近十 年来 ,醴 陵釉下五彩瓷进入了新的辉煌时期 。传统技艺得到 较好的恢复发展 ,并被发扬光大 ,陶瓷产业在国内外具有突 出地 位 ,日用瓷产 品远销 国外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 断扩大 ,市场得 到全面拓 展 ,逐步 形成庞大 的陶瓷产业 集群 , 2 1 年全市 实现陶瓷 产业产值21 亿元 。各生产企业加 大力度 0 0 0
力的陶瓷艺术品牌 。它在发展历程 中显示 出强大的生命力。
雅用色的表现手法 ,采用双勾分水 的独特技法 ,近于写真效果 ,
水灵 通透 ,清 新雅丽 ,给人 以身心愉悦之 感 。制 作成功的釉 下
五彩 瓷花纹透过釉导溢于瓷表 ,晶莹润泽 ,具有很高的洁白度 、 透明度和釉面硬度 。釉下彩瓷使瓷器上的花纹有着看得见 、摸 不
的不 公正 。我们要表达的是怯懦的无生的死亡?还是坚强生存争
取 自 由的 意 义 ?
通过 以上对 中国陶瓷艺术所作的历时性描述 、分析和 阐述 ,我们 不难得 出结论 :开启了继承与创新为主题的陶瓷艺术创作随着国 家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人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 ,精神力量 的需求注定陶瓷艺术成为历史上 最繁荣 时期 。和 以景德镇陶瓷学 院为代表的陶瓷教育事业 ,在选择 和改造 陶艺语言方面是在传统 工艺狭义媒介的基础上 ,不断向广 义媒介扩延 。同时学术理论在 选择和改造媒介上对艺术观 念建构 的意义 ,即不断扩延的物质媒 介使得 陶艺家的艺术观念 、精神活动得以完整表达 。

釉下五彩陶瓷绘画呈现水彩效果的探索与实践

釉下五彩陶瓷绘画呈现水彩效果的探索与实践

釉下五彩陶瓷绘画呈现水彩效果的探索与实践作者:叶经文来源:《文艺生活·上旬刊》2019年第05期摘要:“名家瓷”的出现,让更多从事绘画创作的人员参与到陶瓷绘画中来,提升了陶瓷绘画的格调和水平。

一般情况下,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在陶瓷绘画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釉下五彩陶瓷绘画中呈现水彩效果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笔者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突破材料的限制,成功实现了釉下五彩的水彩效果,丰富了陶瓷绘画的表现形式,也为广大水彩画家从事“名家瓷”创作提供了技术参考。

关键词:釉下五彩; 陶瓷绘画; 水彩效果; 探索; 实践陶瓷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曾经风靡全世界,是中国十大国粹之一。

在陶瓷上进行绘画原本是一种装饰,到后来从事绘画创作的专门人员投入到陶瓷绘画中来,出现了“名家瓷”,这时候的绘画就成为了主体。

随着陶瓷绘画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画家投入到陶瓷绘画中来,一般来说,中国画画家较多,水彩和油画家较少。

水彩画是中国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绘画形式,水色淋漓是水彩画最大的特点,我一直从事水彩画创作,对水彩画也是情有独钟。

笔者接触陶瓷绘画以后,想到的第一问题就是水彩画效果在陶瓷绘画上可以实现吗?如果可以,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为此,我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有一些心得体会,现在写出来,供有同样爱好的人參考。

1.陶瓷绘画的材料特性釉下五彩的材料有自己的特性。

在绘画的基底上,釉下五彩为瓷坯,其吸水性很强,颜色在瓷坯上很难有渗化效果。

另外,瓷坯的质感与纸张也有比较大的区别。

在颜料上,釉下五彩的颜料与绘画的颜料区别也较大。

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色彩,因为釉下五彩是要烧制的,在高温下其色彩要产生变化,比如说黑色的颜料在调色盘中是一个绿灰色,烧制以后变成黑色,其他的颜色也有不小的色差,所以在绘制的时候要在脑中想象出一个最终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大障碍。

根据这些特点,中国画的表现方法在陶瓷上进行绘画是比较合适,一直以来,这种方式也是较为多见,效果也是比较好的。

釉下五彩瓷的现代装饰工艺特点

釉下五彩瓷的现代装饰工艺特点

性材料勾勒出物象 ,纹样轮廓 。线 条有 墨线和色线两种 ,根据装 饰需要 进行 选择或搭配 。墨线在一定温度 下消失呈现白色线条的
图一 勾 线
圈 二 分 水

个 步 骤 :白描 勾 线 ( 墨线 或 色线 ) 或 ;分 水 ( 在双 勾线 内填色 料
水 ,也就是着 色) ,然后罩釉烧成 。
其中勾线和分水是釉下五彩瓷装饰 工艺 中的重要步骤 。勾线 ( 图

) 的基本过程就是根据事先设计 好的纹 样 ,在坯体上用一种油
单 色瓷 的装饰 是采用 一种色 釉来进 行彩绘 的 ,它的色彩 简约静 雅 清晰 明了 ,纹路真切 ,尽显各件瓷器的本来面 目 让人一见 就有 赏心悦 目之 感 。 其是釉下蓝彩的表现 ,更是独领风骚 ,色 尤
Hale Waihona Puke 资金项 目: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 目 《 湖湘文化背景下釉下五彩 瓷发展与创新研究 》 项 目编号:0 0 7 1C 1 2
【 关键词 】 醴陵 ;釉下五彩瓷 ;装饰 ;工艺特点
曲 陵 享有 “ 城” 誉, 瓷 产已 千 历史, 市 瓷 美 陶 生 有两 年 是
日显 举世闻名的 釉下五彩瓷原产地。 它纹样五彩缤纷, 艳而
不俗 ,淡而有神 ,色彩变化丰富 。这个特点是釉 下五 彩瓷器在色 彩效 果上的独特性 ,也是这种瓷器适应性最 为广泛的主要因素 。 人们对 装饰 的色彩各有所好 ,造型 、纹饰 的不 同爱好需要 ,使需
效果 , 这是釉下五 彩瓷独有的 。分水 ( 图二 ) 即在轮廓线 内填所
需色相的各种饱含水份的釉 下五 彩色料 。由于陶瓷色料溶解在水
特点主要表现在 :
格 装饰方法也就各不相 同 装饰效果 就必然多彩多姿 运用

釉下五彩瓷山水装饰的传承与创新

釉下五彩瓷山水装饰的传承与创新


较强的制作性 ,用笔 的轻 、重 、缓 、急 ,用色的干 、湿 、浓 、淡 等都应适应其 工艺要求 。特别是在用色方面 ,要考虑到色料在高 温中有一定的挥发 。有 时坯体在未烧之前呈现的画面层次清楚 , 浓淡分明 ,而一经烧成则面目全非 。
雪景山水的画法重点是在用黑色料 “ 布墨 ” ,黑色料的掌握需严 格控制 ,黑色画得太重 ,烧 成后会 感到 “ 骨” ,黑色太轻 ,又 露 会感到画面萎糜 ,缺乏精神 。在装饰 技法上 ,既可先勾勒 ,后点 梁 ,也可以先用分水法染出山石层 次 ,后用调制恰 当的黑色进行 勾皴 。一般来说 ,是先用黑色勾皴 山体、树石 ,然后再用掺有蓝
从山水的 自然存在 中体 会出理 想的儒家 美德 ,从 而达到物我 合

的 美学 境 界 。
道家认 为山水是静观悟道的对象 ,于是 山便成为道士们的天然修
炼场所 。自然 山水成为他们体悟世 界大道 的对象与客体 。在山水 之中以自己虚静之心体会世间大道 , 并将体悟结果铭记于心 ,通
过心灵感悟去发现 山川之美 ,这便是道家与 山水的关系 。
2、多彩 山水 釉下多彩山水有 工笔和兼工带写两种形式 。所谓工笔可表现如国 画青绿山水的效果 ,带有图案意味 。在工艺制作上可用油性料勾 线 ,山石着色可用分水技法操作 ,色彩即可达到变化丰富 、艳丽 丰雅的效果 ,且纹饰工整严谨 ,具有较强的装饰性 。
色的淡黑色进行烘染 ,积雪的地方 还可以用些 白色料进行点填 , 以烘托出 白雪皑皑的气氛 。釉下雪景山水不 宜把水 、天画得黑色 很深 ,白雪与天空处 除可用浅淡的轮 廓线外 ,也可用淡蓝黑色水 料进行烘染 ,以衬托积雪的白色 。这样洁 白的瓷质 既不会感到唐 突 ,又展现了雪景的神韵 ,显得清新雅洁 ,耐人寻味 。

釉下五彩

釉下五彩

(11)翠蓝①色调。

带翠青味的蓝色。

②配方;l20#海热5.7%,72#海蓝25.9%, 135#水绿7.2%.311#章青5.4%,241#白35.8%,豆青釉20%。

(12)中蓝①色调:不深不浅的鲜蓝色。

②配方;120#海碧57.6%,72#海蓝19.4%, 153#水绿19.2%. 400#艳黑3.8%。

(13)浅蓝①色调;明亮清淡的鲜篮色。

③配方:120#海碧15%, 153#水绿5%,长石釉粉80%。

(14)粉蓝①色调,滓厚明亮,微带绿味。

②配方:120#.海碧12.5%, 153#水绿4.1%, 241#白58.4%,长石釉粉l2.5%,石英12.5%。

(15)墨绿①色调:鲜翠的黑绿色。

②配方:311#草青35%, 14#黑39%, 400#艳黑26%。

(16)雅绿①色调:清淡雅致的水绿色。

②配方:153#水绿40%,石英20%,长石釉粉40%。

(17)翠绿①色调,倾蓝味的鲜绿色。

②配方:311#草青55%,120#海碧10%,594#玛瑙红5%,长石藕粉20%,石英10%。

(18)中绿①色调:不滚不浅的鲜绿色。

②配方:311#草青6%,1140#浅绿23.3%,绿10.6%,长石釉扮33.3%,石英26.8%(19)嫩绿①色调:娇艳鲜嫩的芽绿色。

②配方:4#青松绿30%, 153#水绿20%,长石釉粉20%,241#白色30%。

(20)赭绿①色调:带茶味的浅绿色。

②配方:361*茶色20%, 1140#浅绿10%, 17#锰红7%,400#艳黑3%,石英35%,长石釉粉25%(21)酱绿①色调:即酱色颟绿。

②配方t 360+茶色53%,17#锰红ll.l%,164*#黄11.1%,594#玛瑙红11.1%,1140#浅绿11.6%。

(22)黄绿①色调:即酱色颟绿。

②配方:164#桔黄50%,1140#浅绿20%,241%#白30%。

(23)水青①色调:清雅透明的淡黑色。

③配方:821‘黑30#,594#玛瑙红20%, 153#水绿20%,长石釉粉20#,石英10%。

釉下彩(1)

釉下彩(1)

特殊技法的介绍
泼墨法
泼洒法:料水较稀,可使其自由流淌,也可在绘画前 增加补水次数,使其吸水率降低。
特殊技法的介绍
将色料稀释后用喷枪 根据需要局部或整 体进行喷绘,制作 大范围背景色或意 境效果时可采用此 方法,可用单色喷 出渐变效果也可多 色相配合。
喷洒法
特殊技法的介绍
拓印法
特殊工具的介绍
• 喷壶、树叶、吸管、棉签、牙刷、胶带 、手、海绵拍、印章等
不同材料、形式的结合
釉下彩绘在少儿陶艺教学中的运用
• 教学内容、主题符合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 绘画技法的趣味性 • 工具、辅助工具的丰富性。 • 绘画载体的可变性 • 展示形式的创意性 • 评价标准的多样性
作品欣赏
工笔
绘画手法和用笔与国画基本相似,可用铅笔构图也可直接进行 勾画、填色。铅笔痕迹无需清除,经高温烧制会自动挥发。勾 画时,笔尖料要少,笔肚的料要相对饱和,使其能勾画出较细 线条又有充足水分。料太浓绘制过程不流畅,太稀,发色不佳。 不可多次重复叠加,会导致堆料,烧制时引起缩釉或青花颜色 发黑、气泡等现象。
釉下彩绘基本技法及注意事项
分水:
1、相对于勾线和写意,要加入更多的水分,太浓会导致颜色堆积过厚。 2、需分水的区域要用铅笔或料勾出,不可有疏漏,铅笔痕迹不能太轻。 3、操作时根据画面大小选取笔的型号,一只手拖住坯体,一只手挤压毛笔,笔 尖不可触碰坯体,只起引导料水流淌的作用,根据料水的走势倾斜坯体。水分不 可过多,易流出,太少则无法一次性完成区域面积。 4、分水时起于淡,止于浓。多余水分可用干笔吸除,注意笔尖不能触碰坯体。
釉下彩绘
材料、工具的介绍 基本技法的介绍及注意事项 特殊技法及工具的介绍 作品欣赏
材料、工具的介绍

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

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

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
醴陵釉下五彩瓷是中国传统瓷器之一,其烧制技艺源远流长,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和传承。

该技艺以釉下彩装饰为主,采用的是特殊的瓷土和釉料,经过多道复杂的工序完成。

首先,要选择优质的瓷土,经过筛选、淘洗、晾晒等过程,使其达到适合制作釉下彩瓷的水平。

然后,瓷土要进行成型,也就是把瓷土制成想要的形状,一般采用轮盘或手工成型。

接着,进行烧制前的干燥和修整。

在釉料的选择上,醴陵釉下五彩瓷使用的釉料是以高岭土、石英、石灰、硼酸等为原料,通过特殊的熔融方法制成的釉料。

釉料要均匀地涂抹在瓷器表面,然后进行第一次高温烧制,称为“烧白”,使釉料与瓷器完全融合。

接下来,就是制作釉下彩的过程了。

釉下彩是将颜料涂在瓷器表面,然后在釉下烧制的一种技法。

醴陵釉下五彩瓷采用的颜料是由金属氧化物和岩石粉末等磨制而成的彩料,能够在高温下保持稳定的色彩和光泽。

在千分之一的误差范围内,要保证每个颜色的分布和调配都是准确无误的。

最后,进行第二次高温烧制,烧制温度在1200℃左右,使彩料和釉料与瓷器完美结合,形成五彩斑斓的瓷器。

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制作过程十分繁琐,需要高超的技艺和细致的工作态度。

它既有艺术价值,也有实用价值,是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之一。

醴陵釉下五彩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醴陵釉下五彩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说起醴陵陶瓷,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但醴陵瓷业真正的崛起还是在晚清民国时期。

当时醴陵以首创釉下五彩瓷而闻名世界,其釉色晶莹淡雅,集胎质美、釉色美、工艺美、器形美、彩饰美于一体,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美誉。

技艺精妙:东方陶瓷艺术惊艳世界一捧瓷土,几色颜料通过烈焰的试炼,摇身一变成为晶莹通透、色彩斑斓的釉下五彩瓷,这一神奇的变化离不开醴陵独特的瓷土资源,但要烧制出光彩夺目的瓷器更重要的是靠制瓷匠人的一颗匠心和一双巧手。

釉下五彩瓷从原料制作到产品烧成要经过近100道工序,全部靠手工完成。

在色彩运用上,它突破釉下单彩的传统技艺,运用红、绿、蓝、黄、黑五种原色料,调配出丰富多彩的陶瓷绘画色料,艳“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芙蓉国里醴陵釉下五彩瓷:日之星……一连串重点实验室和项目落户,一系列荣誉加冕,使天仪研究院进一步奠定了自己在航天领域的领先地位。

做最有价值的事情当国内同行都去攻占通讯和遥感这两个利润丰厚的市场时,天仪却选择了国家队和创业团队都不愿进驻的太空科研市场。

在很多人看来,太空科研市场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规模小、攻坚难、利润薄。

但在天仪看来,这却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对于许多从事太空实验研究的科学家来说,一辈子都很难有哪怕一次做太空实验的机会。

有一位天体物理学家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回国后,想在太空验证其理论研究成果,但由于已有许多研究项目在排队等候,他至少要等到2025年才有机会。

巨大的供求矛盾,更让天仪研究院坚定地选择了研发微小卫星平台的决心。

为从事太空科研的用户提供短周期、低成本、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既能投身科技强国,又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天仪研究院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2016年,天仪研究院完成了基于商业微小卫星的太空试验平台的研制。

该平台可以为全世界科研机构、双勾分水技法一九一五年在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的扁豆双禽瓶54而不俗,淡而有神,可根据创作需要表现各种效果,淡妆浓抹,无不相宜。

釉下五彩瓷的艺术特征

釉下五彩瓷的艺术特征

釉下五彩瓷的艺术特征作者:王玉来源:《艺海》2013年第06期(一)醴陵陶瓷源远流长醴陵,位于湖南东部,与江西接壤。

春秋战国时属楚地,秦时隶长沙郡,汉初封长沙相越为醴陵侯,东汉初置县。

其土壤肥沃,自古为产粮区,家给人足。

渌水横贯东西,交通便利,水陆相连,瓷土资源丰富,是制瓷的理想场所。

醴陵享有“瓷城”美誉,是举世闻名的釉下五彩瓷原产地,醴陵陶瓷生产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远在东汉时期,醴陵就有较大规模的作坊,专门从事陶器制作。

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醴陵开始烧制粗瓷,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醴陵瓷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本世纪初,熊希龄等著名人士创造出了多色的釉下彩绘,突破了千百年来由唐代长沙窑创制的釉下单一彩瓷、以及元代景德镇青花、釉里红单色彩绘之风貌,而使釉下彩瓷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釉下装饰艺术是我国瓷器艺术百花苑中一枝异花奇葩,它集胎质美、釉色美、工艺美、形体美、彩饰美于一体,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文化意义。

(二)工艺技术以细腻著称的釉下五彩瓷,离不开原材料的使用。

虽然大多都是混合高岭土、长石、石英,“但还是要运用球磨,“但还是要运用球磨、过筛、除铁等工艺进行筛选,纯净程度不同,品质也就不同。

”在经过拉坯、滚压等工艺制成坯体后,便要经历这醴陵独有的“三烧制法”。

改进后也必须入窑烧两次才能完成其全部工艺流程。

将坯体多次进行素烧和多次焙烧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将坯体中的结晶水分等有机杂质排除,以使坯体纯净,二是增加坯体强度以利于装饰绘制时各种技法的发挥。

多次焙烧是为了增加瓷胎的清透与光亮度。

釉下五彩工艺主要分五个步骤:素烧柸上构图、勾线、汾水、喷釉、烧成。

其中勾线和汾水是釉下五彩瓷装饰工艺中的重要步骤。

勾线就是在胚体上用油性材料勾勒出纹样轮廓,线条分墨线、色线两者,墨线在一定温度下变成白线。

汾水就是在轮廓内填充各种水分饱满的釉下五彩色料。

因为陶瓷色料溶解在水份里,所以称这种填色为汾水。

这种双钩分水填色的特殊技艺,使瓷器的色彩沉淀在釉质之下,既可以清雅明快,也可以古朴深沉,这种将黑线变白线的工艺便是釉下五彩瓷的精髓所在。

釉下五彩的工艺流程

釉下五彩的工艺流程

釉下五彩的工艺流程
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l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
釉下五彩工艺流程:
①选材制泥:精选高质量瓷泥,要求白度高、黏性强、杂质少,同时准备特定釉料。

②成型素烧:将瓷泥成型为坯体,进行首次低温素烧(约800-900℃),增强坯体强度。

③设计彩绘:在素烧坯上,由技艺师设计并手绘图案,或采用花纸、喷花等技法施加釉下彩。

④上釉处理:于彩绘部位喷覆薄层透明釉,保护图案并准备进入最后烧制。

⑤高温煅烧:将处理好的坯体置入窑炉,以高温(通常1300℃以上)进行釉烧,实现色彩固着与瓷化。

⑥质检成品:出炉后,对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色泽、釉面、图案清晰度等,确保成品质量。

⑦修整包装:对合格品进行最后修整,去除瑕疵,然后分类包装,准备销售或展示。

此流程融合传统与现代技术,每一步骤都需要精确控制,以保障釉下五彩瓷的独特艺术魅力与实用价值。

关于釉下五彩瓷山水装饰的传承与创新

关于釉下五彩瓷山水装饰的传承与创新

关于釉下五彩瓷山水装饰的传承与创新摘要:釉下五彩瓷山水装饰是一种瓷器的装饰品,主要运用是的山水题材,设计精美,装饰效果绝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本文分别从山水画和陶瓷装饰艺术、釉下五彩瓷山水装饰的创新、釉下五彩瓷山水装饰的未来发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釉下五彩瓷山水装饰得到更好的传承,并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实现创新性发展,促进我国传统文化能够长久的发展下去。

关键词:釉下五彩瓷山水装饰;传承;创新前言严格来讲,中国山水画是风景画当中的一种。

在中国古代魏晋时期,山水画艺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与人物画相分离,成为了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

这与古代先人对山水的情感变化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先人由之前对山水的依赖和喜欢,逐渐的发展成后来的崇拜之情,在山水中寄托了他们丰富的情感,并在之后的发展成山水画艺术形式。

将山水画艺术形式运用到釉下五彩瓷上起到装饰的作用,从而形成了著名的釉下五彩瓷山水装饰,该工艺技法具有鲜明的特点,色瓷样式较多,颜色比较鲜明。

釉下五彩瓷山水装饰属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将其进行传承,并促使其在创新中发展,不仅有助于中华优秀文化的长久发展,而且有助于让我国优秀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简述我国山水画与陶瓷艺术之间的关联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开始重视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精心的装扮自己的生活空间,特别是将山水画和陶瓷艺术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古朴、高雅的生活气质,这种装饰风格已经成为一种主流,同时也已经成为当前陶瓷艺术发展的重要趋势[1]。

在我国历史上,釉下彩装饰工艺技术对著名的要数唐朝时期湖南长沙窑,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可以将山水画以多种形式在瓷器上展现出来,不仅传承了山水画的抒情性传统,同时也发展了山水画的写意性,增强了趣味性。

工匠师傅们运用简单的线条,运用多彩的颜料在胚体上创作,将不同的山川景色通过不同的描绘手法展现出来。

在高温环境的作用下,釉下材料与瓷器的釉料充分的发生反应,将山水绘画中的气势展现无遗,自然而壮观,给人以美的享受。

釉下五彩“薄施淡染”技艺之我见

釉下五彩“薄施淡染”技艺之我见

2021-05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釉下五彩“薄施淡染”技艺之我见陈利(陈扬龙釉下五彩瓷艺术中心,湖南醴陵412200)摘要院醴陵釉下五彩瓷作为国瓷典范,以色泽莹润淡雅而闻名中外。

陈扬龙用毕生心血研创出的“薄施淡染”彩绘技艺是对传统釉下五彩彩绘技法的一次创新突破,使当代釉下五彩瓷再次超凡脱俗,达到了薄而有形、淡而有神、水润空灵的审美艺术境界。

关键词:釉下五彩;薄施淡染;技法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14-0017-03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14.008一、由素纱蝉衣到薄施淡染技艺的源起醴陵釉下五彩瓷以“双勾分水”和“三烧制”技艺而著称,在清代就获得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高度评价。

然而,釉下五彩瓷“双勾分水”彩绘技法因受胎面弯曲度和矿物颜料分水经验的影响,在分水装饰操作过程中上都是小心翼翼,画面也多采用工笔画表现,色块较小而且层次感不够明显,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画面僵硬,颜色深浅过渡不自然,产生图案式色彩堆积和框线内机械填色的平板效果。

由于对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爱,醴陵老一辈艺人们对釉下五彩颜料色泽表现和彩绘技法的创新研究也坚持不懈。

有的致力于釉下泼彩表现技法探索,有的致力于釉下淡彩表现技法探索,有的致力于器物造型研究,有的致力于技艺恢复和颜料的开发研究,有的致力于古瓷收藏与古籍整理研究。

陈扬龙便是这其中的一位。

他的名字,注定与薄施淡染技艺被陶瓷历史所铭记。

而在薄施淡染技艺形成的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代表西汉杰出纺织技艺的精典作品———素纱襌衣(如图1所示),两件薄如蝉翼的素纱襌衣出土不但让沉睡两千多年的西汉丝织品重现于世,也应证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缭绫》中所描述的“地铺白烟花簇霜”诗句。

轻薄而透明的素纱襌衣,如烟雾般飘渺轻盈,如水色般晶莹剔透。

5 釉下五彩工艺流程

5 釉下五彩工艺流程

釉下五彩工艺流程在醴陵,现代制瓷工艺中,首先从原料上来看,制坯环节基本都是使用已经加工好的高岭土作为直批原料,原始的高岭土成白色,制作前需要打土、踩土步骤。

在制作前,需要将泥制作成泥浆,为保证泥浆细腻、粘性较好,需要将搅拌好的泥浆放置一周时间,对泥浆进行陈腐,让泥浆在缸中进行发酵,这也制出的瓷质才会更细致。

其次在制坯环节上,也很少使用手工进行拉坯,而是采用注浆制坯,每件瓷器都有固定的模型,模型是使用熟石灰制作而成的。

注浆前,将陈腐好的泥浆搅拌军训,将模型绑好后放在转轮上,此时还需要准备桶、细网筛和吸铁棒等工具,将陈腐好的泥浆,经过铁棒和细筛子对泥浆进行过滤,去除泥浆中的金属物质和其他一些杂质。

过滤好的泥浆可以进行注坯,将过滤玩的泥浆注入模型中,在注浆的时候要将模型匀速转动,是泥浆均匀的粘在模型的内壁上,当模型内部注满泥浆后,海需要转动模型,是模型内各部位的泥浆达到均匀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药保证泥浆注满模型,不满时要往里添浆。

然后再将模型放置30分钟左右的时间。

由于模型是石灰材质,具有一定的吸水作用,所以贴近模型内壁边上的泥浆,水分被模型吸收,泥浆变干,在模型内壁形成一定的厚度。

这时,要将模型内的泥浆倒出,模型底向上倒置过来放好,让模型内部多余的泥浆流出,这也能更好的控制坯的厚度均匀。

将底部的盖子去除,再放置15-20小时,让吸附在模型内壁上的泥浆更快干燥,坯体成形。

如果在天气比较寒冷的时候,放置的时间需要更长一些。

经过放置后,模型内的坯和模型想脱离,已基本成形,这时就可以出坯,由于坯海没有完全干燥,所以在取得时候需要注意,先将上半部分取走,再将剩下的模型放置大约45度的角取坯,防止取坯是导致坯体变形。

这时候取出来的泥坯,外形比较粗糙,坯中海含有一定量的水分,所以还虚压I将泥坯放在通风处,进行风干,在夏季需要2天左右的时间,冬季则需要5天左右。

经过风干的泥坯,海不适合烧制,需要对泥坯进行修坯,现将坯口、坯底多余的部分用刮刀剔除,再在瓶身上均匀的刮去一层,是坯胎身更薄,再用砂纸现将瓶身打磨光滑,如果制出的坯整体比较厚,那么,就需要多打磨几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釉下五彩分水工艺
釉下五彩的手工施彩,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通过彩绘时的笔法进行皴、擦、点、染及平涂完成施彩,这与在宣纸上绘画使用颜料有相同性。

另一种是分水,需要先勾勒好类似工笔白描的墨线,然后在墨线框内施入含大量水分的颜料。

颜料液体施上时呈现水滴状,有时水滴的高度在瓷坯上凸出几毫米,以达到色彩所需的饱和度要求,颜料液体自身并不具备如此之高的表面张力,所以就需要有边框像围水坝的功能一样,协助维护较高的凸出颜料液面。

因而墨线勾出的边框除了绘画结构功能外还应具备围水的功能,这就要求墨汁中含有水溶性较低的物质,既可防止墨线在瓷坯上发生渗晕又可协助围水。

分水工艺最初是分平水,类似工笔画中的平涂,后来发展出分浓淡、罩色、接色等多种技法,使分水的艺术表现力进一步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