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第11课《春》优化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课后练习题(附答案)基础积累1、给加点的字注音láng yá岩穴暝.míng环滁.chú辄.醉zhé琅琊..yǔlǚ酒冽.liè山肴.野蔌.yáo sù林壑.hè伛偻..gōng chóu 颓.然tuí射者中.zhòng 弈.者胜yì觥筹..阴翳.yì酒酣.hān 林霏.fēi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课文中的意思(1)环.滁皆山也环绕(2)蔚然..而深秀者茂盛的样子(3)翼然..临于泉上象鸟张开翅膀一样(4)饮少辄.醉就(5)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6)山.行六七里沿着山路,在山上(7)名.之者谁命名(8)杂然而前陈..者在前面陈设,摆放弦乐器管乐器(9)非丝.非竹.弦乐器管乐器射中(10)射者中.射中(11)临溪而渔.钓鱼(12)颓.然.乎其间者醉醺醺地(13)树林阴翳.遮盖(14)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为乐3、辨别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1)谓太守自谓.也称呼太守谓.谁为,是(2)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佳木秀.而繁阴草木茂盛(3)归云归.而岩穴暝聚拢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离去吾与谁归.归依(4)霏日出而林霏.开雾气若夫霪雨霏霏..雨或雪繁密地样子4、列举四个出自本文的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觥筹交错络绎不绝风霜高洁5、下列与“行者休于树”中“于”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A 告于莅事者B 吾祖死于是C 多会于此D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6、翻译下列句子(1)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或明或暗,变化不定的时候,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7、回忆你读过的古诗,写出同“野芳发而幽香”所描写的季节相同的一项。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春江水暖鸭先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习题(1)(新版)新人教版(1)
《春》习题1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粗的词语注音。
酝酿()朗润()抖擞()披着蓑()戴着笠()嫩嫩的()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3.解释下列加粗的词在句中的含义。
(1)欣欣然张开了眼________(2)山朗润起来了________(3)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________(4)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__(5)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________4.填空。
(1)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系江苏省扬州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散文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按原文填空。
①在描绘春草图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春草的情态。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春草之多、分布之广。
②在描写春花图时有实写、有虚写,请写出虚写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
③作者用比喻句赞颂春天,突出了其新、美、力的特征,这三个比喻句是:新:________美:________力:________5.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3)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4)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二、阅读理解①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③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④“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6.为上面文字按原文顺序排序________。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1. 下列哪个字不属于《春》这篇文章中出现的一类字?A. 绽B. 咄C. 喃D. 蓬2. 《济南的冬天》一文中,老舍先生把济南比作什么?A. 大家庭B. 天然画室C. 湖光山色D. 温柔的摇篮3. 《雨的四季》一文中,作者对雨的描述主要体现了哪种情感?A. 喜爱B. 憎恶C. 害怕D. 忧伤4.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散步》一文?A. 一丝不苟B. 一举两得C. 一意孤行D. 一落千丈5. 《秋天的怀念》一文中,作者主要怀念的是谁?A. 父亲B. 母亲C. 爷爷D. 奶奶6. 《咏雪》一诗中,诗人把雪花比作什么?A. 玉蝴蝶B. 白衣仙子C. 银装素裹D. 碧空7. 《金色花》一文中,金色花象征着什么?A. 爱心B. 美好C. 幸福D. 童年8. 下列哪个词语不是《荷叶·母亲》一文中的关键词?A. 荷叶B. 莲花C. 红尘D. 月光9. 《世说新语》二则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关于陈元方的描述?A. 智勇双全B. 勇敢果断C. 聪明机智D. 孝顺父母10. 《诫子书》一文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遵循的原则是什么?A. 诚信B. 严谨C. 谦逊D. 勤奋二、判断题(请在下列题目后写“√”或“×”)1. 《春》一文主要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2. 《济南的冬天》一文中,老舍先生认为济南的冬天是温暖而美丽的。
()3. 《雨的四季》一文中,作者认为雨是有灵性的。
()4. 《散步》一文中,作者通过散步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5. 《秋天的怀念》一文中,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光来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6. 《咏雪》一诗中,诗人通过描绘雪景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7. 《金色花》一文中,金色花是主人公与母亲之间的情感纽带。
()8. 《荷叶·母亲》一文中,荷叶象征着母亲的关爱。
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春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同步作业课课练习题
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春》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同步作业课课练习题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春》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同步作业课课练习题《春》第一部份:基础知识1.《春》的作者是,字。
(2分)2.给加点字注音或按照拼音写汉字:(6分)蓑衣()酝()酿()应和()3.体会下列句中词语的生动性:(3分)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钻:②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闹:③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卖弄:4.辨字组词:(4分)眨()悄()晕()伴()贬()俏()荤()拌()五、结合课文体会加点词的意思,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4分)⑴欣欣然张开了眼。
()⑵(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⑶一年之计在于春。
()⑷山朗润起来了。
()六、将文章结尾的三个排比比喻段工整地抄在下面方格内。
(4分)7、“小草偷偷地从草里钻出来”一句中“偷偷”写出了。
(3分)八、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3分)⑴写春草质地的:⑵写春草色泽的:⑶写春草长势的:九、仿照课文后三段,以“秋季”为对象写两个句子。
(4分)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春》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同步作业课课练习题《春》第一部份:基础知识1.《春》的作者是,字。
(2分)2.给加点字注音或按照拼音写汉字:(6分)蓑衣()酝()酿()应和()3.体会下列句中词语的生动性:(3分)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钻:②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闹:③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卖弄:4.辨字组词:(4分)眨()悄()晕()伴()贬()俏()荤()拌()五、结合课文体会加点词的意思,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4分)⑴欣欣然张开了眼。
()⑵(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⑶一年之计在于春。
()⑷山朗润起来了。
()六、将文章结尾的三个排比比喻段工整地抄在下面方格内。
(4分)7、“小草偷偷地从草里钻出来”一句中“偷偷”写出了。
11课《春》课件_新人教版
写蜜蜂、蝴蝶是不是离题了?
——不是离题。这是用蜜蜂、蝴蝶烘托花多、 花艳。
杜甫有一句诗也是用动 物烘托花多花艳,是哪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如果 把“闹”换成“叫”有什么不好?
“叫”只是声音, “闹”还有动作,内涵 丰富得多。
有一句古诗也用到这个“闹”字表现春意盎 然,是哪句? ——红杏枝头春意闹
本段实际上也写了春风, 是哪一句?
——密密地斜织着。
背诵这一段
阅读“春事图”
朗读:
shì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 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都赶趟儿似 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 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一年之计在 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hè
解释词语
酝酿: 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 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宛转: 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吹面不寒杨柳风”出自何处?什么意思? ——出自僧人志南的绝句: 古木荫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杏花雨: 开杏花时的雨 杨柳风: 杨柳发芽时的风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写出春风的什么特点? ——运用比喻和拟人,把春风写得像人一样,突出 了它的温暖与柔情
语文七年级上册
11.春
朱自清(1898-1948),字
佩弦,江苏扬州人,我国现 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民主战士。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 》、散文集《欧游杂记》 《背影》、文艺评论集《 论雅俗共赏》等,收在《 朱自清文集》里 。 散文代表作有:《春 》《背影》《绿》《荷塘 月色》等。
积累下列词语的字音和含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春》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春》同步练习一、基础攻坚1.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d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答案:(1)排比 | 拟人(2)引用 | 比喻(3)比喻| 排比(4)反复 | 拟人解析:(1)三个分句构成排比,“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运用拟人手法;(2)“吹面不寒杨柳风”引用,“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比喻;(3)“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比喻、排比;(4)“盼望着,盼望着”反复,“春天的脚步近了”拟人。
点评:从修辞手法的特点去判断就简单了。
2.下列句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文学家,诗人泰戈尔,其作品《吉檀加利》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B.《绿色蝈蝈》的作者是法国的法布尔,他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精力用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写成了《昆虫记》。
C.《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舍予,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骆驼样子》、《背影》、《踪迹》。
D.《河中石兽》的作者是纪昀,字晓岚,晚年自号石云。
其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为清朝的短篇志怪小说。
答案:C解析: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荷塘月色》《背影》《踪迹》。
点评: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判断即可。
3.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B.伤心秦汉经行处,山河表里潼关路。
亡,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远乎?死而后已,不亦重乎?(《(论语)十则》)D.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 春》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1 春》同步练习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朗润.(rùn ) B. 抖擞.(sǒu ) 稀疏.(shū) 黄晕.(yùn ) 水涨.船高(zhàng ) 捉迷藏.(cáng ) C.应和.(hé) 蓑.衣(suō) 戴着笠.(lì) D.撑.伞(zhǎng ) 酝酿.(niàng ) 欣.欣然(xīn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 天刚放晴,大家都来到公园里,小朋友们呼.朋.引.伴.,快乐地放起了风筝。
C.她画的画色彩缤纷、花.枝.招.展.。
D.马上就要开考了,我们精.神.抖.擞.地走进考场。
3.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4. 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
全文围绕一个“ ”字,写了“ ”“ ”“ ”三部分内容,这三部分的顺序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
开头部分是春天在盼望中到来;中间部分是描写美好的春景画 面;最后以赞美作结,用三个比喻句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 ”“ ”,深化了主旨。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5~6 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批注①:春草图,着力描写春草勃发的景象。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七年级语文上册 11《春》课时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春一、选择题1、选出注音全对的一组 ( )A、眨眼(zhà)B、应和(hè)C、酝酿(yúnrǎng) 黄晕(yún)D、涨起来(zhǎng) 蓑草(suāi)2、与“呼朋引伴”中“引”字同义的一项是 ( )A、引经据典B、引而不发C、引吭高歌D、引人入胜3、“期望着,期望着,春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的意义是 ( )A、春天迟迟不来,人们期望了好久才到。
B、春天善解人意,人们期望着期望着就到了。
C、运用重复、拟人的修辞表达了盼春的急迫心境。
D、春风是春天的先行官,春风到了,春天随后也就到了。
4、对《春》结束的三个比方的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榜首个比方是体现春天生命的开端,全部都是新的,给人以期望。
B、第二个比方是描绘春天给人带来美的幻想力。
C、第三个比方是着重春天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
D、这三个比方生动地提醒了春天的特性“新”、“美”、“力”,热情弥漫地赞许了春天。
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神往与火热的寻求。
二、填空1、《春》的作者是 ( )。
本学期咱们还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是 ( )。
2、《春》是一篇美丽的 ( )散文,全文可分为 ( )三部分。
3、“吹面不寒柳树风”,这是南宋 ( )《绝句》中的诗句。
柳树风,指 ( )。
4、山 ( )起来了,水 ( )起来了,太阳的脸 ( )起来了。
三、指出下列语句所用的修辞方法1、“吹面不寒柳树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2、他们的房子,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 )3、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姓名的,没姓名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 )4、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 )5、全部都像刚睡醒的姿势,欣欣然张开了眼。
( )四、阅览语段,答复问题雨是最寻常的,一下便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课后同步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课后同步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基础练习】1.给下列字注音。
(1).弘( ) (2).颓( ) (3).鳞( ) (4).遂( )(5).寝( ) (6).藻( ) (7).荇( ) (8).吾( )2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念无与.为乐者。
(3).相与.步于中庭。
(4).选贤与.能。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综合练习】一.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人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先用“│”把《答谢中书书》划分为两个层次,再概括每层的主要内容。
(1).分层:第一层:第二层:(2).主要内容:第一层:第二层:2.有人说“夕阳欲颓”在常人看来,往往引发消沉的思绪,而在《答谢中书书》中,作者却描绘出“沉鳞竞跃”的生动图画,说说这样的景物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五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简答题:(1).写出作者记叙夜游的时间、地点及同游人。
(2).作者是怎样描写承天寺院中景色的?2.回答下列问题。
(1).夜游的原因是:(2).夜游的背景是:(3).夜游的心情是:(4).写景的一句是:(5).抒发的感慨是: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拓展练习】一.阅读于是项王乃欲东流乌江。
乌江亭长舣(使船靠岸)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
【七年级】初一语文第11课春练习题(附答案)
【七年级】初一语文第11课春练习题(附答案)《春》基础训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Brew()arm()shake()应该()支持()摇曳()宛转()傍晚()抚摸()嘹亮()2.根据拼音书写汉字。
⑴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xīnxīnrán()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鸟儿们把查奥()放在法乌尼耶(),高兴地,HūpéngyǐNBáN()炫耀着他清脆的喉咙,唱着婉转的歌,与微风和水相呼应。
⑶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huángyǜn()的光,hōngtuō()片安静平的夜。
(4)田间仍有工作的农民,穿着苏ō()衣服,穿着l-衬衫()。
他们的房子,在雨中。
3.。
(1)《春天》的作者__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___。
他来自浙江绍兴,与祖父和父亲一起定居下来____这本书写于1927年,都是著名的文章。
根据文本的内容,本文的体裁是。
⑵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展开,着力地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幅图画,把一个花卉争荣、生机勃勃、浑然完整的春天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3)春花似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春雨细密、闪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庭调查1、春草图中作者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创作《春花图》时,作者从高与低、虚与实、色与味的结合等方面对春花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 春》课件(共42张PPT)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三、收集积累描绘春天的古诗词两句,并注明作者、 出处。(提高题)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52021/3/5Friday, March 05, 2021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11:09:54 A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52021/3/52021/3/5Mar-215-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52021/3/52021/3/5Friday, March 05,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52021/3/52021/3/52021/3/53/5/2021
“像牛毛”,侧重写密春雨的 ,“像花针”, 侧重写闪春烁雨的 ,“像细丝”侧重细写春雨
的。
• “……密密地斜风织着”一个“斜”字,不仅花在针
写春雨,而且也写了 。“织”字是承上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同步练习(word版 有答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下列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五色交辉(交相辉映)晓雾将歇(消散)B.夕日欲颓(坠落)沉鳞竞跃(争相跳)C.月夜入户(窗户)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但少闲人(只是)3.下面对《记承天寺夜游》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苏轼写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他贬官黄州时期。
B.文中作者自称“闲人”,充满自豪与庆幸,庆幸自己做官清闲,才得以饱览这样美的月色。
C.“欣然”与“念无与为乐者”都是心理描写,前者写出作者的兴奋、喜悦之情,后者写出他遭贬后的寂寞之感。
D.最后三句是借景抒情,寥寥数语,种种微妙复杂的情感尽在其中。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B.“好吧。
”他说,“我相信你能行!”C.面对别人的成功,你是为别人喝彩,还是不屑一顾?D.甘孜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海螺沟、甲居藏寨、稻城亚丁等……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那崇高的品德,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B.端午节前夕,许多厂家推出了物美价廉的节日礼盒,来满足消费者馈赠亲友的需求。
C.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登顶。
D.多所学校举行世界环境日教育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习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
二、综合性学习6.“文明”是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近年,我们湛江一直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而努力。
为了响应我们湛江的文明创建活动,你的学校组织了“文明先锋小队进学校”的活动。
(1)活动一: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活动二:学校开展“文明志愿者”活动,假使你发现有人在公共场所吸烟,你该如何劝导他?(不超过50字)。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春积累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
水涨.()酝酿.()蓑.衣()薄.()烟应和.()黄晕.()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并造句。
①酝酿——造句:②花枝招展——造句:③卖弄——造句:3、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4)“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4.写出四个含“春”字的成语及含“春”字的四句古诗。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命之芯李雪峰①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葡萄藤。
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那些叶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
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支离破碎斑斑驳驳,不到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曳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漏不下来。
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尔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
②我是十分喜爱这些张扬的葡萄叶子的,但妻子对这些葡萄叶子却颇有微词,尤其是到了暮秋时分,那落叶总像扫不尽似的,往往清晨刚刚扫过,但中午或傍晚时就又落了厚厚一层,有时一天扫了五遍,但还总是扫不净,仿佛你一转身它就又落下了。
③妻子也想了许多的办法,费尽了周折,院子里却落叶依旧,这让妻子又气恼又无奈。
这情景往往一直要到落雪时才能结束。
④去年的中秋,满架的葡萄又变紫了,妻子摘得一串不留。
我很惋惜那些没有彻底紫透的葡萄,埋怨妻子说:“有些还没有完全熟透呢,怎么一下子就摘尽了?”妻子说,葡萄摘尽了,叶子落得就快,就不用像往年那样总是扫叶子了。
我很不解,摘葡萄和扫落叶有什么关系呢?难道不摘葡萄那些叶子就永远不会凋落吗?⑤果如妻子所说的那样,葡萄摘下后三四天,满架的叶子一下子就黄了,然后开始汹涌地凋落,一个夜晚或半天的工夫,庭院里就落了厚厚的一层。
七年级语文下册_第11课《春》课件 新人教版
春雨图
形: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状: 斜织、薄烟 景: 树叶儿绿、小草儿青、灯、人、房屋
从静景到动态, 从物到人,由近及远。
仔细阅读课文第3-7段,体会写景的妙处
景物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景物特征
嫩绿、多、 软
多、艳、甜
和煦轻柔、 清新悦耳
写景角度(或顺 序)
写法
由物到人
正面 侧面结合
由高到低
描 写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写出春雨的细密。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写出春雨的轻盈。
侧
面
描
写
写出春雨的润物。逼:雨的滋润使得草更青。
比喻、排比、拟人。
—— —— ——
丝
2么雨丝紧密、顺细雨闪光这序细雨细长幅写图?中还写了春雨中雨的图那些景物?是按什
雨中景色——雨中屋、树、草、人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卖弄:炫耀
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1、读课文,将这篇课文归纳为哪三个部分?请用两个字来概 括每个部分的内容。本文运用了什么结构来写春?
2、作者从哪几方面描绘春天的?请分别给每幅画拟一个恰 当的小标题。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1课古诗三首《己亥杂诗》 阅读练习及答案
龚自珍《己亥杂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一)》,完成6—7题。
(5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这首诗第一二句是怎样写“离愁”的?(3分)
7.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2分)
答案:
6、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
(意思对即可)
7、表明作者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或: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或:表现了他一贯的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片痴情。
2021年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语文园地三练习题
(范围:第11课——语文园地三)班级姓名家长签字一、多音字组词hǎo( ) kòng( ) lūè ( ) shèng ( )好{ 空{ 乐 { 盛{hào( ) kōng( ) ye ( ) chéng ( )二、写反义词粗—( ) 加—( ) 直—( ) 冷—( ) 真—( ) 甜—( )升—( ) 哭—( ) 善—( ) 穷—( ) 贵—( ) 内—( ) 宽—( ) 强-( )三、填四字词语群山( ) 树木( ) ( )古迹湖水( )隐隐( ) 太阳( ) 风光( ) ( )灯光蒙蒙( ) 热情( ) 笑容( ) 令人( )华灯( ) ( )不息灯光( ) 银光( ) ( )而降金碧( ) ( )夺目焕然( )绚丽( ) 五光( ) 点点( ) 蒙蒙( )三、填量词一( )凉棚一( )龙船一( )花炮一( )灯光一( )彩虹一( )民族一( )头巾一( )象脚鼓一( )湖一( )立交桥一( )风一( )泉水四、按课文内容填空1、日月潭很深,湖水( )( )。
湖中央有个( )( )( )( )( ),叫( )( )( )。
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 )( )像圆圆的( )( ),叫( )( );南边像( )( )( )( )( ),叫( )( )。
所以人们称它为( )( )( )。
2、北京的公园可多啦,有( )、( )、( )、( )、( )、( )……北京有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 )、( ),还有著名的现代建筑( )、( )、( )、( )……五、阅读理解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
街道上,照明灯、草坪灯、喷泉灯、礼花灯,装点着美丽的北京。
1、这段话写了的美丽景色。
2、街道上有----种灯,分别是( )( )( )( )3、写出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犹如( ) 装点( ) 美丽( )六、写话我们的家乡是一个好地方,让我们来夸夸它,可以夸家乡的迷人风光,可以夸家乡的丰富物产,也可以想象家乡的变化。
语文初一上人教新资料第11课(春)拓展资料(5篇)
语文初一上人教新资料第11课(春)拓展资料(5篇)1.朱自清散文《春》的解读在中国只要提到写春天的现代散文,大概没有人能绕开朱自清的《春》。
这一篇貌似中学生习作的文章何以会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呢?我原本觉得它只只是因清新秀丽、浅显易懂、朗朗上口而广得人缘罢了,而普及率高并不代表文学水准就一定高。
但是最近我重读这篇小文章,却有了不同的看法。
这篇文章写于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封建思想顽冥不化的同时有五四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帝国主义悍然入侵的同时有各地反帝斗争风起云涌;军阀混战连年不休的同时有共产党进展壮大,国共开始合作。
那是一个盼望与无望交织的时代,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荷塘月色》等曲折含蓄地反映出这一特别时期国恨家愁的时代内容,沉郁委婉,言浅意深,带给许多读者感动和共鸣。
但是《春》给人的感受却全然不同,它欢快明朗,让人振奋。
难道它是一篇临时脱离了时代纯粹写景的文章吗?我认为不是。
有研究资料指出: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荷塘月色”无疑是他通过了凄苦的灵魂挣扎之后,找到的一方幽深静谧的自然之境,曲折地表达了他“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格操守;而“早春野景”那么使他的梦的世界走向了一个开阔、蓬勃的境地,突出地展示了他要在春天的引领下“上前去”的人生信念。
朱自清笔下的“春景图”,不是如画家笔下那种如实临摹的写生画,而是作家在大自然的启迪和感召下,由他的心灵酿造出来的一幅艺术图画,它既具有时代的号召力,又具有永恒的艺术感染力。
试以文本为例说明:“盼望着,盼望着”,动词的叠用是一个特别表达,显得突兀、有力、急切,隐含了他曾经的阴暗、苦闷岁月,以及在那煎熬中对以后的苦苦求索。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这是初春的朦胧景象,也是他和许多中国人对以后的朦胧憧憬。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最新精选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11 春课后辅导练习第七十篇
最新精选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11 春课后辅导练习第七十篇第1题【单选题】读课文《春》,下面对加线词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从感情色彩看,“卖弄”是褒义词。
B、“宛转”的意思是温和而曲折。
C、“应和”与“呼应”是同义词。
D、“嘹亮”的反义词是“低沉”。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秋天的怀念》作者是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B、《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C、《济南的冬天》节选自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
D、《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马致远,明代著名戏曲作家。
“天净沙”是曲牌名。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词语依次作了解释,其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朗润:明朗润泽。
②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③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④呼朋引伴:呼唤朋友,引导同伴。
⑤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选出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②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③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④人家说了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A、拟人拟人比喻对比B、拟人对偶夸张对比C、反复对偶比喻顶真D、反复夸张比喻顶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 )A、竦峙(chì)湛蓝(shèn)沙堤(tí)憔悴(qiáo)B、梦寐(mèi)澄清(dèng)水藻(zǎo)酝酿(rǎng)C、竭石(jié)雄浑(hún)枯涸(hé)贮蓄(zhù)D、撑伞(zhǎng)蓑笠(suō)抖擞(sǒu)稀疏(shū)【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对课文《春》第四段理解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这段文字是按“树上—花下—遍地”三个层次,从高到低地描写春花。
初一语文春课后题
初一语文春课后题
《春》是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作者是朱自清。
以下是一些关于《春》的课后习题的参考答案:
朗读并背诵全文:找出你喜欢的段落,标出语句中的重音和停连,在小组里朗读,互相评价。
理解比喻: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因为它是“新生的”;把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因为它“娇美”;把春天比作“健壮的青年”,因为它有“无穷的活力”。
描绘春草图:“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写出了春草的情态。
描写春花图:有实写、有虚写。
例如,“野花遍地都是:杂拌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写出了野花的细小明艳,点出了春天的特点。
描绘春雨图:“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妙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密、小、细的特点,通过印象的叠加,强化了表达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春》
〈一〉基础知识
1.选出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
A.蓑.衣(suō) 酝.酿(yùn) 静默.(mò) 黄晕.(yūn)
B.抚.摸(fū) 应和.(hè) 鸟巢.(cháo) 稀疏.(shū)
C.戴笠.(lì) 薄.烟(bó) 朗润.(rùn) 眨.眼(zhǎ)
D.抖擞.(sǒu) 烘.托(hōnɡ) 繁.花(fán) 蜜.蜂(mì)
2.下面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翠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瞭亮地响着。
改为; 改为。
3.选词填空。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A.长 B.冒 C.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A.触摸 B.抚摸 C.轻抚)着你。
(3)春天像(A.健康 B.健壮 C.强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4.仿句练习。
例句: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仿句:
5、古人描写春景,由于观察入微,写出了许多传诵千古的名句。
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
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哪个角度写的。
①春风又绿.江南岸( )
②两个黄鹂鸣.翠柳( )
③踏花归来马蹄香.( )
〈二〉能力提升
阅读课文5、6段,回答6~9题。
6.第5段作者调动了各种感觉器官写出了对春天的丰富感受,请从课文中找出对应的语句。
(1)写嗅觉的:
(2)写听觉的:
(3)写触觉的:
7.第5段文字中,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8.第6段中“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这一句仅仅是写树叶、小草的颜色吗?为什么?
答:
9.细雨“密密地斜织着”,“斜织”用得好,为什么?
答:
〈三〉拓展创新
阅读下文,回答10~13题。
北国之春
孙立燕
春天的脚步在我们不经意间悄然走来了。
春天,无论在哪里,总是这般美好。
尽管北国的春天来得迟些,却是来得清奇,来得壮美。
江南的春我没有领略过,但那“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繁花,群鸟乱飞”的朝气勃勃,常令我心驰神往。
在我心中,江南是春天的宠儿,爱的给予太多了。
所以,春天在江南真的可以说得上是天姿国色的丽人,而北方的春天却只是赤足布裙、蓬头垢面的灰姑娘了。
但是,灰姑娘也自有她天然的风韵。
在某个清晨,你会不经意地发现,窗子上那些斑斑驳驳的霜花已有好些日子不光顾了。
走在风里已感觉不到凛冽的寒,迎面扑来的是大地氤氲的温润;蓝天白云也如同告别青涩童年的少女,变得多姿、亮丽了;坚硬的土地松软,脚踏上去没了声音,只有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
田野里苍茫的一片,
偶尔会看到坑坑洼洼的地方露出的几簇绿草芽;那一排排的树木都已脱了藏青色的褂子,换上了淡黄透绿的衣裳;红杏的枝头依然落着寂寞的尖,缀着的景色只有心中的那份渴望。
春天的活泼劲就是这样在令人难耐的期盼中酝酿着。
北国的春天没有名花的娇贵,也没有美酒的香醇,可她那种半醉半醒的眠思,纵是“无情也动人”啊!
北国的春天,无花只有寒,春雪是她唯一的绽放。
那似花非花的落蕊,在北方的大地上,铺染着一幅清奇、苍劲、古朴的水墨画。
当人们的足迹浸润这幅画的时候,内心里也被踩得泥泞不堪了,随之而来的却是感觉到了一种抖也抖不掉的清凉。
“春风十里柔情”,那是南国的情愫,而北国的春风是狂放的,像升腾的野火,像昂扬的斗士,像冲锋者的擂鼓。
它使你想起了“大江东去”的苏东坡,“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荆轲。
啊!北国之春,我真想张开双臂,扑进你这返浆大地的怀抱,任由自己的每一处足迹都写满了豪情。
(选自《吉林农业·乡土文学》2013年第2期) 10.作者眼中南国的春与北国的春各有怎样的特点?
答:
11.画线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
12.选文主要描写了北国的春天的哪两种景物?为什么主要写这两种景物?
答:
1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参考答案:
1.【解析】选D。
A项中的“晕”应读yùn;B项中的“抚”应读fǔ;C项中的“薄”应读báo。
2.答案:翠脆瞭嘹
3.答案:(1)C (2)B (3)B
4.答案(示例):风筝到处有:彩色的,动物样的,器具样的,飘在晴空中,像彩旗,像大手,还挥呀挥的。
5.(1)答案:①视觉②听觉③嗅觉
6.答案:(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2)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7.【解析】此题考查文段所蕴含的作者情感。
从对春风的和暖与清新特点的描写中思考作者的情感。
答案:借写春风的和暖与清新赞颂了春天,写出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8.【解析】此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能力。
写树叶和小草的颜色是为了写春雨,属于侧面描写。
答案:不仅仅是写树叶和小草的颜色,因为这一句还侧面写出了春雨对树、草等自然万物的洗涤、滋润。
9.【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
要考虑细雨“斜”的原因——春风使然,“织”字与“像细丝”照应。
答案:因为上文已写春风,一个“斜”字,不说春风,可是含蓄地写了春风。
“织”字与“细丝”的比喻又相照应,生动形象。
10.【解析】此题考查对春天特征的概括。
结合全文内容,从文中筛选“春天在江南真的可以说得上是天姿国色的丽人,而北方的春天却只是赤足布裙、蓬头垢面的灰姑娘了”“北国的春风是狂放的”等语句进行概括。
答案:南国的春是温婉的,像天姿国色的丽人,北国的春是质朴豪放的,像赤足布裙、蓬头垢面的灰姑娘。
11.【解析】此题考查对语句的赏析。
首先根据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判断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语句内容体会其表达作用。
答案:比喻。
将春天比喻为一幅水墨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北国的春清奇、苍劲、古朴的特点。
12.【解析】此题考查对主要内容的把握。
选文抓住了北国春天富有特征的春雪和春风进行描写。
答案:春雪和春风。
因为这两种景物和南国的春景形成对比,能突出北国之春的特点。
13.【解析】此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由文章对春景的描绘及最后一段可以体会出作者对北国春天的喜爱之情。
答案:抒发了作者对北国春天由衷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