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 十几减9 教学反思 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几减9
今天是开学第一节新授课,在上课前我仔细阅读了教材,心中也有一些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做了一些估计以及对策。本节课是“十几减9”,是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我在上课前前一天还好好复习了加法。并且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还特意创设了一个情景。导入:“小兔豆豆”今天过生日,小猴想买生日礼物,于是,来到了市场——共有13个桃子,想买9个。讨论:你想到了什么?得出算式:13-9。然后让学生主动探究,用小圆片代替桃子摆一摆,说一说,怎样计算13-9。看谁的想法多。方法1:一个一个地减。(全班有15个学生用这一种方法)方法2:先从10里面去掉9,再把剩下的1和3合起来是4。(有五个学生)方法3:想加算减。(因为9+4=13,所以13-9=4)(寥寥无几)为了在课上突出“算法多样化”,且得出各种方法,我充分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再进行归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
反思:
1.学生分析:小学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差,有意注意时间短,学习动机非常具体、直接、他们只对数学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而对数学内容的兴趣不是很明显。在这一课学习前,他们已经在各种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经历了20以内进位加法的学习,掌握了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经历了在具体情境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解决问题的积极体验。这一阶段的学生更乐于在动口、动手、动脑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学习。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形象具体的直观演示,富于挑战与竞争的游戏、评比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激起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与愿望。
2.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计算教学中积极提倡算法多样化。学习科学告诉我们:学生的自学过程,主要是探索过程。主体教育理论向人们揭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习主体的重新构建(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与发展的过程,其条件是学习主体有效度的参与。由此我们不难认识:学生参与的本质是主动探索。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十几减9”的算法教学。所以在例题教学时,我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思考、讨论的基础的上,同时提出了多角度思考的要求,学生在交流汇报中,逐步明确,计算“十几减9”可以有不同的算法,只要学会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去分析和思考。结果课堂上出现了争抢介绍自己方法的局面。3.设计游戏,解决难点游戏《抢椅子》,提出并解决游戏中的数学问题。但在这热闹的后面,却有一些我们老师看不见的问题,课堂热闹了,学生活跃了,但当我们真正做题时,差生出现了,课堂上的方法太多,学生无从下手了。这么多方法我用哪一种呢?所以我现在采取的方法是:课上民主,搞素质教育,课后补差,搞应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