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2010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解读

2010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解读

2010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2010与2009年2010年生物考纲与2009年考纲相同,没有改动。

但考纲中透出的信息不能忽视。

我们在高考复习中应给以关注。

一是考试的性质:选拔性考试,择优录取。

二是能力考查要求仍是四种:即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应用能力。

但关于能力要求的具体界定发生的如下变化:(1)能力要求中,强调把握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增加了用数学方式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增加了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与探究能力,增加了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究。

(3)获取信息能力,明确了从课外材料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要求。

三是内容考查范围的变化:约有151个知识点和16项实验,都在考试的范围之内。

这些考试内容涉及到必修(1、2、3)三个模块和选修3内容。

其中对部分知识点的考核要求有所变化如(1)DNA双螺旋结构模式的构建------由Ⅰ变为Ⅱ(2)基因重组及其意义--------------由Ⅰ变为Ⅱ第四点,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实验探究题能较好地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在09年的试题中对此有所倾向,而学生在此是一个弱项。

建议教师在引领学生备考中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此学生设计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训练。

(1)首先向学生介绍科学理论发现的一般过程。

科学理论的发现一般经历对现象的观察、归纳、分析、质疑、设计试验验证,做出结论的过程。

让学生具备较完整、系统的实验思想,能高屋建瓴地分析实验方面的问题。

(2)和学生一起总结出实验的一般套路。

“实验课题”、“实验原理”、“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材料用具”、“实验方法步骤”和“实验结论与讨论”。

例:实验步骤一般包括:分组、处理、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或测量,实验结论的做出必需与实验目的相呼应。

(3)教学时,把课本教学还原到科学理论获得的一般流程,包括对现象的观察、归纳、分析、质疑、设计试验验证,做出结论的过程。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大纲版)解读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大纲版)解读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大纲版)解读2010高考大纲有什么特点?考查学生哪方面的能力?今年的高考大纲有什么特点?更注重考查学生哪方面的能力?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刚一出炉,就成为高三学生、家长的热点。

2010年的新大纲仍以保持稳定为主向,内容变化并不明显。

但河南省实验中学的老师们提醒考生,作为最后一届非课改高中生,新课改是值得的方面。

据介绍,去年不少高考试题已开始涉及新课改的内容。

今年,预计涉及的新课改内容会增加。

语文2010年语文考纲较之2009年没有任何变化。

体现了高考试题思路的稳定性。

需要注意几点:作文错1字扣1分不变。

今年的高考大纲上,语文将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字的字音、字形能力,能否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正确进行词语辨析并修改病句等。

写作主要考查考生在记叙文、议论文及其他常见体裁写作方面的能力。

在写作中仍加了一个注解,即每错1个字扣1分,重复不计,这与2008年、2009年高考大纲的要求相同。

支招随时练习规范性词语。

这段时间,考生一定要多注重字形、字音、成语等。

作文很关键,考生要勤于动笔。

在练习写作文时,一定要写规范字,记叙文应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写清楚,而议论文必须把论据、论点、论证理清楚。

另外,就是多阅读,尤其注意阅读中的探究题,对文章主旨多层次、深入性地探究,通过多阅读和动手实践,答题时才有话可说,而且思路要广一些,掌握规范性词语。

文学作品阅读备考需注意三个。

重要作家,例如雷抒雁、张炜、汪曾祺、史铁生、周国平、丰子恺、铁凝、冰心、孙犁、王蒙、迟子健、贾平凹等的散文都值得重点。

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尤其是对生活思考敏锐、表达技巧娴熟的散文。

文学作品考查的重点,如文章组织和结构、艺术手法、重要词句(理解含义,赏析意蕴)等。

数学重点考查思维能力根据大纲,数学主要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试题主要在基础知识的运用中,考查学生在数学思维和方法等方面的能力。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含解析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含解析版)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2.(6分)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3.(6分)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4.(6分)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如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甲B.乙C.丙D.丁5.(6分)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的Na+溶液,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6.(6分)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C.细胞的DNA含量D.细胞的RNA含量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7.(9分)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

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新课标版)分类汇编9 生物的变异及育种 Word版含解析

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新课标版)分类汇编9 生物的变异及育种 Word版含解析

考点9 生物的变异及育种一、选择题1.(2010·新课标全国高考·T6)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

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C.细胞的DNA含量 D.细胞的RNA含量【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概念以及细胞中DNA和RNA的作用。

【思路点拨】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突变不改变DNA 的数量,但会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

【规范解答】选B。

基因突变不改变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花色基因均含有A、T、C、G四种碱基;基因突变不会改变DNA的分子数目;细胞中的RNA含量和细胞蛋白质合成功能的强弱有关,和基因突变没有相关性;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它们的差别在于碱基序列的不同。

【类题拓展】用遗传学方法判断某新性状的来源将具有该性状的个体自交,若后代不出现该性状,则说明该新性状的产生是环境因素造成的;若后代出现该新性状,则说明该新性状是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

2.(2010·福建高考·T5)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

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

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A.①处插入碱基对G-C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C.③处缺失碱基对A-T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 【命题立意】本题以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为载体,考查了生物变异的知识,同时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图形解读和问题分析能力。

【思路点拨】本题的解题思路如下:【规范解答】选B。

据题知赖氨酸的密码子有AAA和AAG两种,结合题中所给的赖氨酸对应的WNK4基因序列,可以确定该题中的赖氨酸的密码子是AAG,所以当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则相应的密码子由AAG被替换成谷氨酸的密码子CAG。

2010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及2010年高考生物命题...

2010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及2010年高考生物命题...

2010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及2010年高考生物命题趋势分析(大纲版)-------摘自《中学学科网》一、大纲版2010与2009考试大纲对比从能力要求、考试范围、考试时间、题型、内容比例、试题难度、组卷原则、题型示例等方面,2010与2009考试大纲都没有变化。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2010年生物高考趋势分析如下:二、2010年高考生物命题趋势分析(一)、整体分析难度:在难度上,应趋于平稳,不会有太大变化。

创新:创新试题可能会有所增加,常规题仍占主导地位。

内容:更加注重教材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

不回避重点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

能力:仍将继续加强图表分析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即继续重视思维能力的考查。

理念:会体现向新课标的过渡,因此希望老师加强对课改省市的高考试题的研究,充分关注新课程理念在高考试题中的渗透。

(二)、命题的重要知识点1、代谢A、酶的相关知识点高考冷落了几年之后去年考查一个实验题,今年有关酶的内容还有可能在选择题中出现。

B、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的曲线的分析;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有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坐标图的绘制也是考查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

C、今年命题有可能以甲流、糖尿病、脂肪肝、肥胖症等为切入点考查与人体健康有关生物学的知识。

2、调节A、神经调节是每年出题的亮点,植物激素调节这几年占分数不多,《考试大纲》中的“其他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应列为重要复习对象,希望能训练多种激素对生命活动共同调节的复习题。

同时要关注血糖、体温的调节。

B、由于近几年艾滋病、禽流感、小儿手足口病以及最近甲型H1N1流感等疾病的流行,因此有关免疫调节的知识也要作为重点复习对象。

3、遗传变异A、遗传育种,包括育种的原理,方法B、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与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联合考查4、生物工程A、植物体细胞的杂交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C、基因工程(在考查生物工程时,可能会渗透与细胞的分裂有关的知识)5、生物与环境此部分内容,经常用图形或图表来表示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着重考查学生对图形图表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全国新课标高级中学考试生物考试大纲.doc

全国新课标高级中学考试生物考试大纲.doc

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髙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及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生物学科命题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016年高考生物考试的能力要求1.理解能力(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获取信息的能力(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010年高考大纲解析(理综)

2010年高考大纲解析(理综)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考大纲:理综(物理、化学、生物3科的内容比例约为40%、36%、24%.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参照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制定以下考试内容。

一、生物(一)能力要求1.理解能力(1)能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

(3)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见下表)所列实验。

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3.获取信息的能力(1)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

4.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二)考试范围生物知识内容表一、生命的物质基础内容说明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2.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二、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内容说明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和主要功能细胞质基质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2.细胞增殖细胞周期有丝分裂无丝分裂3.细胞的分化、衰老和癌变4.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5.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和液泡包括: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研究生物膜的重要意义三、生物的新陈代谢内容说明1.新陈代谢的概念和类型新陈代谢的概念酶和ATP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2.植物的水分代谢渗透作用的原理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合理灌溉3.植物的矿质代谢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合理施肥4.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发现叶绿体中的色素光合作用的过程 C3植物和C4植物的概念及叶片结构的特点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5.生物固氮共生固氮微生物和自生固氮微生物生物固氮的意义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6.人和动物体内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代谢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7.细胞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细胞呼吸的意义包括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 C4途径不作要求生物固氮的途径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show/1175394.html四、生物的生殖与发育内容说明1.生物的生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减数分裂的概念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受精作用2.生物的个体发育种子的形成和萌发、植株的生长和发育高等动物的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五、遗传、变异和进化内容说明1.遗传的物质基础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的分子结构和复制基因的概念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基因结构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人类基因组研究2.基因工程简介基因操作的工具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基因工程的成果与发展前景3.遗传的基本规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4.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性别的决定伴性遗传5.细胞质遗传细胞质遗传的特点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6.生物的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7.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人类遗传病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优生的概念和措施8.进化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雄性不育在育种中的应用不作要求六、生命活动的调节内容说明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向性运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其他植物激素2.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动物激素的种类、产生部位及生理作用激素分泌的调节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兴奋的传导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激素调节与行为神经调节与行为3.内环境与稳态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4.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的意义5.血糖的调节血糖平衡及其意义血糖平衡的调节糖尿病及其防治6.体温的调节人的体温及其相对恒定的意义体温的调节7.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型免疫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不作要求免疫包括: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抗原和抗体、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包括: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免疫学的应用不做要求七、微生物与发酵工程内容说明1.微生物的类群细菌病毒2.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及作用培养基的配制原则培养基的种类3.微生物的代谢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微生物代谢的调节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4.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群体的生长规律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5.发酵工程简介应用发酵工程的生产实例发酵工程的概念和内容发酵工程的应用放线菌不作要求酶工程简介不作要求以谷氨酸的发酵生产为例八、生物与环境内容说明1.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2.种群和生物群落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生物群落的概念生物群落的结构3.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人与生物圈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稳态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物圈稳态的自我维持全球性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九、实验内容说明1.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2.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3.观察细胞质的流动4.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5.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6.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7.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8.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9.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10.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11.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2.DNA的粗提取与鉴定13.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14.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15.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6.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17.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

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生物 .doc

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生物 .doc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生物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和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生物学科的命题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

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

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考试的能力与要求1.理解能力(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获取信息的能力(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2010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2010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2010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政治Ⅰ。

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

考试内容一、考核目标与要求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

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据此,本大纲拟订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其中"考核目标"即综合测试的能力目标,"要求"是分别对每一考核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

目标\要求Ⅰ获取和解读信息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

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

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Ⅱ调动和运用知识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

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相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

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

Ⅲ描述和阐释事物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

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

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

论证和探讨问题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

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性思维。

二、考试范围政治第一部分经济常识1.商品和商品经济(1)商品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2)货币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的产生和发展;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企业和经营者(1)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及其作用;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兼并与破产(2)企业的经营者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企业经营者的素质4.产业和劳动者(1)三大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积极发展第三产业(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劳动合同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5.财政税收和纳税人(1)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国民收入的分配;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的巨大作用(2)税收与纳税人税收及其基本特征;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6.银行和储蓄者(1)我国的银行银行的产生;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银行的业务和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2)公民的储蓄存款储蓄及其作用;债券与商业保险7.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1)商品服务市场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和特点;市场交易原则(2)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家庭消费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8.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1)当代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经济全球化;外汇与汇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2)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关税;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哲学常识1.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国情,立足国情(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辩证法(1)联系的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把握因果联系的重要性;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2)运动和发展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学会创造性思维(3)规律规律;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4)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6)内因和外因内因和外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7)量变和质变量变、质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坚持适度原则(8)事物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定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3.认识论(1)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2)透过现象看本质现象与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创造性思维、合理想像在认识中的作用(3)实践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4.人生观和价值观(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4)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5)理想与现实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6)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2010年新课标下高考生物试卷分析

2010年新课标下高考生物试卷分析

常简单 , 学生 正确 解答 毫 无 问题 。再 如第 2题 考 查 的是 细胞 呼 吸和细 胞 中的化 合 物 的 内容 , 及 了无 涉
氧呼 吸的过程 和产物 、 氧 呼吸 的过程 和场所 、 胞 有 细
于静 息 电位 和动作 电位 的测 量将 教 材 中的“ 兴奋 在
中 的脂质 和 糖 类 的 作 用 , 内容 考 查 得 很 细 , 调 基 强 础, 要求学 生对 教材 的掌 握必 须 很 扎 实 。第 6题 考
的碱 基组成 、 细胞 的 D NA 和 R NA 的含 量 等 选 项 , 从而 正确地 回答 此题 。第 3 2题 要 求 学 生 写 出遗 传 图解等 , 这些 基础 性 的试 题对 生 物 教 学 的 引领 具 有 积极作用 。 2 重视 学科 思 想及终 身 学 习能 力的考 查 . 有些 试题 的考查 内容似 乎不是 考 纲规定 的知识 点, 有超 纲之嫌 , 但认真 分析会 发现 试题 考查 的不是 知 识本身 , 而是生 物 学科 的基 本 观点 以及 阅 读 和获 取 信息的 能力 。例如第 3题考 查 了随水温 的变 化人 体血 红蛋 白含 量 的变 化 曲线 , 内容 高 中 教材 没 有 此
第 2 6卷 第 4期
21 0 0年 1 月 2
Vo1 2 N O 4 . 6. .
De . 2 O c O1
2 0 0年新 课 标 下高考 生物 试 卷 分析 1
王 洁
( 连教 育 学 院 高 中教 师教 育 中心 ,辽 宁 大连 1 6 2 ) 大 1 0 1
摘 要 :0 0年 的课 标高 考 生 物 试 卷 特 点 鲜 明 , 21 通过 对 2 1 0 0年 的课 标 高 考 生 物 试 卷特 点 及 知 识 和 能 力 考查 情 况 的 分 析 , 够 能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物理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课程标准实验省区2008年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

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新课标版)分类汇编2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酶和ATP Word版含解析

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新课标版)分类汇编2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酶和ATP Word版含解析

考点2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酶和ATP一、选择题1.(2010·山东高考·T3)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命题立意】本题以图像为形式,体现高考对考生分析图能力的考查,主要考查考生对物质跨(穿)膜运输的方式理解和识图能力。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思路如下:第一步:通过分析图像,判定a、b所代表的运输方式。

第二步:判定选项正误。

【规范解答】选C 。

从图像中曲线a表示“被转运分子的浓度”与“转运速率”成正比,则a曲线应表示自由扩散;从图像中曲线b表示“被转运分子的浓度”与“转运速率”先正相关增长,但当“被转运分子的浓度”达到一定量后而“转运速率”不再增加,则b曲线表示协助扩散。

b曲线不表示主动运输,因横坐标的含义是“被转运分子的浓度”,没涉及能量问题。

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跨(穿)膜运输,故A项错误。

由于a曲线表示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中没有载体蛋白的参与,故B项错误。

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不消耗能量,故D项错误。

协助扩散与载体蛋白有关,在浓度足够大的情况下,载体蛋白数量的多少决定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故C项正确。

2.(2010·广东高考·T1)图1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矿物质离子示意图。

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A. 自由扩散B. 协助扩散C. 主动运输D. 被动运输【命题立意】本题以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矿物质离子为材料,主要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有两种思路:(1) 通过看图示中该离子跨膜运输时,是否有载体蛋白参与或消耗能量来解答本题。

(2) 考虑四个选项之间的关系及结合单选要求解答本题。

【规范解答】选C。

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三种: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及其解读和辽宁命题预测[1]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及其解读和辽宁命题预测[1]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语文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一、考核目标与要求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必考内容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 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 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古代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解读之理综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解读之理综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解读之理综、文综篇 2010年01月26日 11:17 南阳日报昨日,本报邀请名师对2010年的语文、数学、英语《高考大纲》进行解读,文章深受考生和家长的好评。

今日,本版继续推出名师对文综、理综相关学科的解读和备考建议,供考生参考。

物理:打好基础培养能力解读人:市一中高级教师李传普2010年物理《高考大纲》与2009年完全相同,意味着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将保持稳定。

备考建议:全面掌握基础知识,重点突出主干知识。

高考命题源于课本,现阶段复习要结合《考试说明》中的知识内容表重新审视教材。

注意点、线、面结合,抓住重点,了解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考生要结合近三年的全国卷高考题,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的效率。

提高做题质量,培养学科能力。

做习题的目的,既是检查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是否真的透彻理解了,能否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地运用它们;也是锻炼、检验和提高自己学科能力的重要途径。

要坚持做题后的反思和总结,从中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

化学:重视双基归纳技巧解读人:市八中高级教师安宇今年的《高考大纲》与去年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其核心内容为:重视对高中化学重点知识、主干知识、核心内容的复习;强调对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关注理论联系实际和社会热点。

备考建议:重视双基,建立牢固的知识网络。

在第二轮复习中,学生要构建知识主线和网络。

讲究方法,归纳技巧,提高解题速度。

在选做习题时,要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善于分析和仔细把握题中的隐含信息,灵活应用简单方法。

把握重点,消除盲点,切实做好纠错。

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即疑点和盲点;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容易出差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强化训练。

考生还要关注甲流感病例、诺贝尔化学奖等涉及化学方面的知识。

生物:注重训练勤于思考解读人:市一中一级教师马洁2010年生物《高考大纲》与去年相比没有变化。

新课标201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变异与进化》03

新课标201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六《变异与进化》03

【专题六】变异与进化【考情分析】本专题内容包括:生物的变异、育种和生物进化三个重要考点。

本专题内容在近年的高考题中赋分比重较大,是高考的重难点,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更注重思维的严谨性。

分析近3年新课标地区生物试题看,高考命题在本专题有以下特点:1.命题形式:既有选择题,又有非选择题,简答题中的实验探究与育种方案的设计不容忽视。

2.知识点分布:基因突变的产生、结果分析及特点;变异的原因与变异类型的判断;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与选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达尔文理论的要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生物适应性、新物种的形成的分析。

3.命题角度:本专题知识大都是直接考查或者是生产生活实际及当前热点密切相关。

对2010年高考的命题趋势预测如下:1.基因突变的产生、特点及应用。

2.通过新的背景材料,综合考查育种知识。

3.单倍体、二倍体与多倍体的概念理解及分裂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判断。

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及对生物适应性和新物种形成的作用分析。

【知识交汇】考点一: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考点二:变异与育种考点三:生物的进化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不同基因在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是不同的,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基因重组的多样性和染色体变异的不定向性决定了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所以变异只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而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淘汰不利变异,保留有利变异,从而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即导致生物朝一个方向缓慢进化。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其实质是阻止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一个种群————→多个小种群———————————→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亚种——————→新物种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形成过程:生物多样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2010年高考全国卷理综试题(新课标Ⅰ卷)含答案word版

2010年高考全国卷理综试题(新课标Ⅰ卷)含答案word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理综)生物部分1. 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A.植物体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B.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答案】B2.光照条件下,给C3植物和C4植物叶片提供14CO2,然后检测叶片中的14C。

下列有关检测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C3植物的淀粉和C4植物的葡萄糖中可检测到14CB.在C3植物和C4植物呼吸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中可检测到14CC.随光照强度增加,从C4植物叶片中可检测到含14C的C4大量积累D.在C3植物叶肉组织和C4植物维管束鞘的C3中可检测到14C【答案】C3.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答案】A4. 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B.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0[来源:学科网]C.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D.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答案】D5.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答案】C31.(8分)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

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

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

若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

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新课标版)分类汇编4 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癌变和凋亡 Word版含解析

2010年高考生物试题(新课标版)分类汇编4 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癌变和凋亡 Word版含解析

考点4 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癌变和凋亡一、选择题1.(2010·天津高考·T3)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以下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A.剪取5cm根尖,用酒精和吡罗红混合液解离染色B.右图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节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C.持续观察,视野中的K细胞将分裂成两个子细胞D.视野中,N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细胞的一半【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细胞图像的辨析,同时考查有丝分裂各时期特征,以及显微镜的使用。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关键点:(1)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图像的实验选材必须为根尖分生区。

(2)制作临时装片要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4个步骤。

(3)对实验材料解离的过程中,细胞已被杀死,观察中没有分裂过程,只能从视野中寻找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

(4)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细胞形态及细胞内的染色体形态、数目、行为具有不同特点。

【规范解答】选B。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应剪取洋葱根尖2~3mm,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解离,用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染色,所以A项错误。

在解离时,根尖细胞已被杀死,即使持续观察,视野中的K细胞不会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所以C 项叙述不符合实际。

视野中,N 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M 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N 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M 细胞的2倍,D 项不对。

图中的图像确实为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可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野中物像清晰,B 项叙述正确。

2.(2010·福建高考·T3)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
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和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生物学科的命题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

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

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考试的能力与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新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选考部分在新课程标准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

必考部分的试题考生是必做的,选考部分的试题考生需要在规定的选考内容中选择,具体选考内容由各省区自行规定。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

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

Ⅰ和Ⅱ的含义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待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