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扩权强县_改革的意义_阻力和路径分析

合集下载

公共管理“强县扩权”与“扩权强县”改革:“省管县”体制改革的两个现实突破口

公共管理“强县扩权”与“扩权强县”改革:“省管县”体制改革的两个现实突破口

申请密级 保密期限 审批表编 丐
C,
口限制(≤2年)
20
口秘密(≤10年)
月 日至20 年
口机密(≤20年)



批准日期
20



南开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盖章(有效)
注:限制★2年(可少于2年):秘密★10年(可少于10年):机密★20年(可少于20年)
摘要
摘要
进行“省管县”体制改革是减少政府管理层级、提高政府运行效率、夯实
南开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根据《南开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收藏和利用管理办法》,我校的博士、硕士学位获 得者均须向南开大学提交本人的学位论文纸质本及相应电子版。 本人完全了解南开大学有关研究生学位论文收藏和利用的管理规定。南开大学拥有在 《著作权法》规定范围内的学位论文使用权,即:(1)学位获得者必须按规定提交学位论文(包 括纸质印刷本及电子版),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研究生学位论文, 并编入《南开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为教学和科研目的,学校可以将公开 的学位论文作为资料在图书馆等场所提供校内师生阅读,在校园网上提供论文目录检索、文 摘以及论文全文浏览、下载等免费信息服务;(3)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南开大学向教育部 指定单位提交公开的学位论文;(4)学位论文作者授权学校向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和中国学 术期刊(光盘)电子出版社提交规定范围的学位论文及其电子版并收入相应学位论文数据库, 通过其相关网站对外进行信息服务。同时本人保留在其他媒体发表论文的权利。 非公开学位论文,保密期限内不向外提交和提供服务,解密后提交和服务同公开论文。 论文电子版提交至校图书馆网站:http://202.113.20.161:8001/inde)(.htm。 本人承诺: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南开大学学习期间创作完成的作品,并已通过论文答辩; 提交的学位论文电子版与纸质本论文的内容一致,如因不同造成不良后果由本人自负。 本人同意遵守上述规定。本授权书签署一式两份,由研究生院和图书馆留存。

抢抓扩权强县试点机遇 力促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抢抓扩权强县试点机遇 力促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抢抓扩权强县试点机遇力促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抢抓扩权强县试点机遇力促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抢抓扩权强县试点机遇力促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兴文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平实行扩权强县试点县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试点的目的是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自主权,提供更好的政策平台。

201*年3月,省政府正式把我县纳入扩权强县试点县,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按照“依法合规、责权统一、扩权放活、富民强县”的原则扎实有效地开展了试点工作。

一、统筹兼顾,多措并举,确保试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委、县政府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为第一副组长,县级有关领导为副组长,县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扩权强县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扩权强县工作的组织领导。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计划上报、财政审计、税收管理、项目申报、用地报批、资质认证、价格管理、统计监测等9个工作机构,具体负责工作部署、组织协调、建章立制、发文办会等事宜及日常工作。

同时,抽调一批业务素质精、协调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到扩权强县办公室工作,负责收集省委、省政府改革发展的第一手信息,协调与省级部门的关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沟通汇报。

201*年3月25日,全省深化和扩大扩权强县试点工作会议以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传达会议精神,研究工作措施。

县政府主要领导及时带领县级相关部门到省级相关部门,积极主动做好与省有关部门的沟通汇报,重点做好扩权强县试点改革实施过程中涉及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衔接,及时了解省级部门放权的要求和操作办法。

认真分解、细化扩权强县的目标任务,做好中长期规划,制定明晰的工作流程图,建立例会制度和定期通报制度,进一步整合各部门力量,调整和理顺相关县级部门的工作体制、工作机制、人员组织等内部机构,实现与省级部门的对接。

同时,县委、县政府还将县情概况、县领导名单、部门通讯录印制成册,送交省级相关部门,确保工作不断挡、不缺位,有效缩短试点实施的适应期。

强镇扩权与政府治理创新:动力、限度与路径——基于浙江的分析

强镇扩权与政府治理创新:动力、限度与路径——基于浙江的分析

⑤ 李 惠等: 中国政企治理问题报告—— 问题 ・ 《 现状 ・ 挑战 ・ 对策》 中国发展 出版社 , 0 , 2 3年。 0 ⑥ 杨瑞龙、 杨其静 : 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方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 中的作用》 《 《 , 经济研究) 0 o 2 0 年第 3期。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 1 0 2年第 1 期
式 , 府设 计 、 划 和实施 公 共政 策 以及政 府履 行 职 政 规
政府 、 社会与市场的行为边界与功能的排列组合 , 政 府起着主导性 的作用。完善 的地方政府治理结构 , 能合理地规约政府 、 企业与市场 的行为边界 , 提供有 效 的公共 服务 , 进 区域发 展 。 促
究室副研究 员, 治学博士 , 政 主要从事地方政 府与地方治理研究 。 基金项 目: 本文是 20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 目“ 09 省管县体制与 地方政府创 新 : 于浙江 的研究 ” 课题 编号 : 基 (
0 Y C 10 1 。 9 J 804 )
② 道格拉斯 ・ 诺斯 、 罗伯特 ・ 托马斯 :西方世界的兴起》 华夏出版社 18 年版 , 1 《 , 99 第 2页。 ( R y o sU y : h r dO Eo o i G wht t h dWo d 15 t8 [ ] J m o E oo i “t enl , odG T e p a cnm c m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t o h T i r :80一 9 0 J .o  ̄ f cnm c e d se r e r l u
会和政 府 等不 同类 型组织 间的互 动及 由此 所形 成 的
市场的干预和替代 , 即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 减少政府
定价的范围, 培育地方商品市场 、 要素市场, 增强要

关于强乡扩权改革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强乡扩权改革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教训二
加强监督和评估。对改革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和 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确保改革 目标的顺利实现。
04
对强乡扩权改革试点工作的思 考和建议
对改革效果的评估和反思
评估指标
经济增长、财政收入、民生改善、基层治理等。
01
改革成效
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调查,评估强乡扩 权改革试点在上述指标方面的实际效果 ,总结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确保扩权改革试点工 作的规范化和可持续 性。
加强乡镇政府的组织 建设和能力建设,提 高其管理和服务水平 。
03
强乡扩权改革试点工作的实践 经验
实践中的成功案例
案例一
某乡镇通过强乡扩权改革,优化了政 府机构和人员配置,提高了行政效率 ,有效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 善。
案例二
02
强乡扩权改革试点工作的主要 内容
扩权的具体内容
01
扩大乡镇政府在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 方面的权限,提高其自主决策和执行能力。
02
赋予乡镇政府在财政、人事等方面的更多自主权, 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当地居民。
03
允许乡镇政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政策创新和试验, 为上级政府提供有益的改革经验。
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教训
经验一
加强培训和指导。对乡镇干部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教育,提 高其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使其更好地适应改革带来的变 化。
教训一
注重实际需求。在扩权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乡镇的实际需 求和情况,避免一刀切的做法,确保改革措施的针对性和 有效性。
经验二
完善制度建设。制定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权责关系 ,规范行政行为,确保改革措施的有序推进。
关于强乡扩权改革试点工作 的实践与思考

从强县扩权到省直管县的路径探析

从强县扩权到省直管县的路径探析


提 高 了 省 对 县 的 调 控 能力 , 使 信 息 和 资 金 都 得 以顺 畅 直 达 ,提 高 了 资 金 使 用 效 率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缓 解 了 县 级 政 府 的 财 政 困 难 ,提 高 了县财 政预算管 理质量 。从上面 的分析可 以看 出 ,财 政 省 直 管 县 与 行 政 省直 管 县 之 间 是 一 种 手 段 与 目标 的关 系 。 三 、从强县扩权到省直管 县遇 到的困境表征 强 县扩权 可强化县 级政府 的经济和 社会 管理权 ,防止 “ 市 刮县 ,市卡县 ”现象 的发 生 ,但 强县扩权工 作的核心 并不只是 要 使 县 级 政 府 拥 有 更 大 的 经 济 和 社 会 管 理 自主 权 ,而 是 进 一 步 通过 扩权强县 环节和财政 体制 的扁 平化 ,渐 进带动行政 体制 的 扁 平 化 , 从 而 提 高 行 政 效 率 , 降低 行 政 成 本 , 促 使 政 府 职 能 合 理 定 位 , 并 提 升 整 个 社 会 经 济 生 活 的 统 筹 协 调 水 平 ,最 终 减 少 政 府 层 级 ,达 到 行 政 层 级 改 革 的根 本 目 的 。 在 强 县 扩 权 工 作 开 展 的过程 中,很多省份 的改革试 点虽然取得 了 明显 的成 效 ,但 同 时 也 遇 到 了 一 些 具 体 的 问题 和 困 境 , 阻碍 了 省 直 管 县 政 府 层 级 改 革 目标 的 实现 。 1 权 力 下 放 缩 水 , 部 分 权 力 口惠 而 实 不 至 。一 些 省 辖 市 和 . 省 直 部 门 因经 济 利 益 、政 治 利 益 和 个 人 利 益 的 原 因 “ 权 ”思 惜 想较 为严重 ,存 在权力 “ 放小不放 大 ,放虚 不放实 、明放暗不 放 ” 的 现 象 。扩 权 和 放 权 大 体 是 三 份 之 一 到 位 ,三 分 之 一 半 到 位 ,三 分之一蜻 蜒点水 。且有 的扩 权条款在 实际工作 中无法具 体操作 ;有 的扩权项 目带 有明显滞 后性 ;也 有的地方看 似放 了 权 ,但 是有许 多附加条件 ,县仍不 能直接解 决 问题 ,结果还是 等 于 是 没 有 放 权 。 部 分 试 点 县 官 员 甚 至 将 强 县 权 扩 形 象 地 比喻 为 “ 到 文 件 一 喜 ,到 部 门办 事 一 愣 ,最 终 结 果 心 里 一 凉 ” 。 看 而 且 由于 省 、市权 力 下放 不 到位 ,存 在 工作脱 节 ,使得 很多 试 点 县 在 具 体 工 作 中 在 市 、 县 之 间 来 回 跑 , 工 作 流 程 出 现 了梗 阻 ,县 级 政 府 在 改 革 中 的政 府 职 能 定 位 比较 模 糊 。 2 .角色 定位 不准 ,扩 权县 面临 地位矮 化和 双 头管理 两种 角 色 困 境 。 由 于 扩 权 试 点 改 革 削弱 了 市 级 政 府 的 既 得 利 益 , 因 此改革 很难得 到市级政府 的支持 ,催生 了县 与原来省辖 市之 间 的矛盾 。扩权 之后 ,省和 县两级政府 积极性 高涨 ,但地 市一级 多为 消极应付 。扩 权县拥 有 了对省 级政府 的话语权 ,却 丧失 了 市 级 政 府 的 支 持 度 。 一 些 省 辖 市 在 权 力 下 放 的 同 时 ,将 应 尽 的 责 任 和 义 务 也 一 并 甩 出 。 省辖 市 对 扩 权 县 在 农 用 地 转 用 指 标 、 项 目分 配 和 资 金 配 套 等 支 持 方 面 出 现 衰 减 , 对 扩 权 县 的 支 持 力 度 减 弱 ,扩 权 县 出 现 了 明 显 的 地 位 矮 化 现 象 。 同 时 ,县 级 政 府 在 现 有 行 政 管 理 体 制 下 存 在 多 头 管 理 的 冲 突 。 县 级 政 府 虽 扩 大 了经 济 管 理 、行 政 审 批 和 社 会 管 理 等 多 种 权 限 , 但 多 数 扩 权

关于扩权强县强镇的调研报告

关于扩权强县强镇的调研报告

关于扩权强县强镇的调研报告寨圩镇关于扩权强县强镇的调研报告根据自治区扩权强县强镇的要求,为加快城镇化跨越发展,自治区将大力推进扩权强县,将总共下放县级管理事项721项,同时还将设立强镇扩权试点,扩权内容涉及11个部门的几十种权限。

下放到县级的721项权限占自治区、设区市全部管理事项的54.8%,在这些权限中,行政许可353项,非行政许可368项,属于全部下放县级政府的98项,部分下放县级政府的467项,委托下放县级政府的156项。

下放权限内容涉及经济建设、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如项目审批、土地预审等。

与此同时,自治区还将选取一批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镇,作为强镇扩权试点,赋予扩权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扩权强县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高行政效率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是行政管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一种客观要求。

因此,我们要坚定扩权强县改革的决心,不断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进程。

一、“扩权强县”与“强镇扩权”的意义和经验借鉴1、政府间纵向权力配置必须着眼于强化地方治理绩效“扩权强县”与“强镇扩权”具有共同点,都着眼于强化地方治理绩效,把该下放的权力全部下放,减少政府管理层次,从而降低管理成本和提高行政效率,发挥基层政府创新积极性。

“扩权强县”改革的实施,将有利于县级政府转变职能,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更直接、高效地为企业和百姓提供服务,并减轻他们的负担。

同时,权力配置的向下转移有利于地方政府有针对性地了解本地区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偏好,可以灵活运用手中的权力,实现地方公共服务的多元化供给。

总的说来,“扩权强县”与“强镇扩权”的权力配置模式,较好地激发了各级政府创新的积极性,使县级政府具有了其他地区所没有的自主性和制度创新空间,为基层政府因地制宜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区域内的自然禀赋和历史禀赋创造了良好条件。

县发改委发展扩权强县考察报告

县发改委发展扩权强县考察报告

县发改委发展扩权强县考察报告省政府遵循“依法合规、责权统一、扩权放活、富民强县”的原则,在保持现有行政区划不变、试点县(市)与所在市的行政隶属关系、行政管理职责、行政管理权限维持不变的前提下赋予扩权试点县(市)与市相同的部分经济管理权限,主要包括计划直接上报、财政审计直接管理、税收管理权部分调整、项目直接申报、用地直接报批、资质直接认证、部分价格管理权限下放、统计直接监测发布等8个方面的管理权限。

总体而言,*被列为扩权强县试点县是我县加快发展,缩小地区差的大好机遇。

一、列入扩权强县试点县的利弊分析(一)有利方面1、及时性。

省直管后,我县在获取信息、资金到位等方面将更加及时,有利于把握有效时机,加强财力保障。

2、有效性。

省直管后,一是涉及部门的多数工作将直接对省,减少了管理层次,大大提高成功的可能性;二是省上具有更广泛的决策权,我县将由可能在资金、政策、发展机遇上获得更大的支持。

3、可控性。

省直管后,下放了部分经济管理权限,我县具有更广的自主决定权,大大增强了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掌控。

(二)弊端方面1、市级支持减弱。

省直管后,一是市上将降低对我县在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二是市上将弱化对市属规模以上企业的扶持和再投资力度。

2、协调难度增大。

省直管后,仅部分经济管理权限下放,试点县(市)与所在市的行政隶属关系、行政管理职责、行政管理权限维持不变,大大增加了协调省、市、县关系的难度。

3、责任压力增大。

省直管后,部分经济管理权限下放,在增大县级管理权限的同时也增大了县级与管理权限相应的责任,政府发展经济的压力增大。

4、人才要求提高。

省直管后,需要尽快建立与经济管理权限调整相适应的工作机制和配备与与经济管理权限调整相适应人才,对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5、财力要求增大。

省直管后,一是各部门在衔接市上的同时要加大对省上的衔接,工作量的增大和工作质量的高要求都将增大县级的财力支出;二是原要求省、市、县地方配套的资金,市级配套资金暂无出处,若由县级配套,将增大县级财政支出。

“强县扩权”的困境与出路

“强县扩权”的困境与出路

“强县扩权”的困境与出路摘要:“强县扩权”是顺应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所出现的新事物,其出现也顺应了减少行政层级的国际趋势。

然而,该事物的发展并不顺利,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国内外强县扩权或类似改革的经验,初探强县扩权的出路如下:适当扩大县域政府权力,过渡阶段可采取省市共管策略;县域政府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执行能力和领导能力;加强“强县扩权”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不断健全省市政府等多元主体的联动机制建设。

关键词:强县扩权;起因;存在依据;困境;出路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014-02“强县扩权”在其本质上依旧是要通过上级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下放部分权力来维系政府既充当行政管理主体,又充当企业投资主体的双重角色,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对强县(市)进行财政、审批等主要经济管理和社会事务领域的权力扩张,有助于提高强县(市)社会经济管理与运行效率,从而进一步推动强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就其发展路径来说,该政策是对“市管县”体制的一种反制。

改革开放之后,很多沿海强县的经济逐步提高,迫切地需要摆脱市级政府的权力约束,急需与其发展能力相适应的政府权力来实现长足发展,因此就提出了权力扩张的内在要求和内在动力。

一、强县扩权的存在依据(一)宏观经济的新发展要求强县扩权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勃兴引领了中国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

然而,占国土面积约90%,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70%的县域地区,其经济贡献仅占全国经济总量的一半左右。

换言之,在扩大内需等经济贡献方面,县域地区仍有很大潜力待发挥。

正如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提:“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可见,县域经济发展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又一驾马车。

因而,适度扩大特定县级政府的权力,是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城镇化建设的必要保证,也是带动城乡经济发展,最终消除城乡分割,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

河南强县扩权改革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河南强县扩权改革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增 加。扩权后 , 扩权县部 分业务直 接联 系省直厅局 , 与省 但
辖 市的关系仍不能忽视。本应直接向省直厅局 申报 的事 项 , 同时又得 向省辖市对 口单位申报 , 形成“ 一文两报” 。 ( 扩权县获得的支持 减少 二) 扩权 以前 , 为推动县 域经济 的快速发 展 , 在针对县 域 的
扩权 以前 , 地级市对辖 区内的县进 行监管 , 能够做 到直 接有效。扩权 以后 , 地级市 由于权 责分离 , 有责无 权 , 因而对
扩权 县的监管表现 消极 。而省级政 府在现行 的行政管 理体
制下 , 由于管理 幅度过 大而 对县 级行政 的监督 显 得力 不从
心。根据管理学 的权责对等原则 , 县级政府在权力扩大 的同 时应该责任相应增加 , 但事 实上 , 地对扩权 县的约束 监督 各
21 00年 3月
河南工程 学院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
J U N LO E A S IU EO N IE R N ( O I LS I N EE II N O R A FH N N I TT T FE G N E I G S CA CE C DTO ) N
M a"2 0 l 01 .
中图分 类号 :0 15 1 F 6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4—3 1 (00 0 02 O 17 3 8 2 1 ) 1— 0 4一 3
自2 0 04年 5月河南实施 强县 扩权改 革以来 , 强县 扩权
的项 目较 多 , 但资金缺 口却较大的局面。
( ) 三 扩权 县 与省 级 相 关部 门 工作 不 对 接
重点领域和重点项 目的资金筹集方 面 , 常常采用 省、 、 市 县三 级政府按 比例共 同承 担的方法 。但扩 权 以后 , 一方 面 , 多数 地 级市认为扩权县财政体制已经上划 , 对应承担的配套资金

浅析推进“扩权强镇”改革的困境与出路——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

浅析推进“扩权强镇”改革的困境与出路——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
思考与权衡 。
为依据 。在权 力下放 、资金到位 后 ,容 易造成
( 一 )机构设置和权力配置 的衡量
各 乡镇 围绕上级 的考核 指标 集 中精 力搞工程 、
扩权 强镇就 是要扩 大镇 的事权 、财 权和人 搞 项 目,或 找资金 、拉 赞助 ,这就偏 离了服务
事权 ,具体 下放哪 些权力 ,下放 到何 种程度 ,
区域 经 济 、地 方政 策 。

5 4
改革 与 实 践
行政 处 罚权及 其他行 政执法权和 管理 服务权 等
( 二 )权力大与能力不足 的矛盾
在 改革过渡 期容 易 出现用人 需求 与干部 队
方 面 ,基 本 上 是 空 白。 大事 小 事 必 须 上 报 审
批 。许 多问题 得不 到及 时处 置 ,服务 型政府建 伍素质 参差不 齐和 干部专业 能力有 限的矛 盾。 设 步履维艰 。权小 责大则表 现为 乡镇不仅 要完 随着权力 的下放 ,相 较于 以前 的情况 ,许多职
分 年 轻 干 部 由于 工作 经 验 不 足 难 以适 应 新 岗 位 。 因此 ,扩 权 强镇 改革也会 遇到干部权 力大


“ 扩 权 强镇 ” 改革 面 对 的 难题
却 能力不足 的矛盾 。
( 三 )考核 监督 需求 与相 关体 制机 制不完
在推进 “ 扩权 强镇” 改革进程 中,哪些权 善 矛霭
成 ,乡镇 政府 职能发挥 的优劣 对于 统筹城 乡经 权和 人事权 外 ,在政 策制 定权 、行 政 审批 权 、
收 稿 日期 :2 0 1 7 - 0 4 —0 6
基金 项 目:本 文为 中共重庆 市委党校课题 “ 关于推进万盛 ‘ 扩权 强镇 ,抓 乡强村 ’的对策建议”的阶

吉林省“扩权强县”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吉林省“扩权强县”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吉林省“扩权强县”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中央已经明确提出实行“省管县”行政体制改革试点,为此总结各地在“省管县”方面的经验对推动下一步行政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吉林省2005年开始实施“扩权强县”改革,通过两次集中放权,赋予县级政府地级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共计下放县(市)876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占到省级行政审批项目的60%,同时,在财政上实行“省管县”,完善省以下的财政管理体制。

吉林省的改革涵盖了全省除少数民族地区以外的全部42个县(市,含双阳区)。

2008年3月我们对吉林省实施“省管县”改革进行了专门调研,了解吉林省“省管县”改革的基本做法。

通过调查发现,吉林省县以下经济得到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发展潜力得到提升,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同时也发现改革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下一步继续完善。

基本做法1.权力下放的组织协调。

吉林省委省政府专门成立扩权领导小组,并在省委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扩权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工作。

2.权力下放的方式。

权力下放区分不同权属,采取三大类共7种放权方式。

一是取消和暂停执行。

取消就是省直部门不再行使该项行政审批权限;暂停是指对一些从未发生过或者是由于情况发生变化,继续执行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而暂时不宜取消的权限实行暂停执行。

二是下放和改变管理方式。

下放是指将原由省直部门行使的某项权力下放到县里自主行使,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改变管理方式是指将原由省直部门审批的权限交由社会中介机构或行业组织进行自主管理。

三是委托、授权和分级管理。

委托是指将省直部门行使的权限委托县(市)以省直部门名义行使,省直部门对县(市)行为进行监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授权是指将法律法规规定由省直部门行使的权限授予县(市)行使,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县(市)行使权限同时需向上级行政机关备案;分级管理是指将原由省直部门全部行使的权限,分别由省、市、县分别行使。

通过两次权力下放,其中下放和改变管理方式权限412项;委托、授权和分级管理方式权限356项;取消和暂停执行权限108项。

府际关系视角下“扩权强县”改革的路径探析

府际关系视角下“扩权强县”改革的路径探析

府际关系视角下“扩权强县”改革的路径探析摘要“扩权强县”改革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举措,本质上是通过地方政府之间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来推进区域经济按市场规律运行,使县级政府获得更大的自主权,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本文认为,理顺市、县两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寻求地方政府间关系的优化,才能使“扩权强县”改革能够逐步朝着“省直管县”的方向顺利推进。

关键词府际关系扩权强县改革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扩权强县”改革实质上是省、市、县三级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财政利益及发展资源等的再分配与调整。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地方政府间关系已成为制约“扩权强县”改革深入开展的瓶颈。

理顺省、市、县三级政府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对于深化“扩权强县”改革,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状态的优化影响重大。

一、确立目标:建立新型的市县合作伙伴关系“一个完整的政府结构体系是政府实现各项职能的物质保障”我国实行的是单一制的府际关系模式,政府自上而下的“命令-服从”组织体系是最基本的特点。

为使“扩权强县”改革进一步深入,应进一步优化省、市、县之间的关系。

即:在地方政府间以命令——服从为主导的关系模式中嵌入协商--合作的关系模式,在打破“职责同构”的基础上完善具有高效率的“权力机制”,在经济发展中逐步建立“利益共享与激励机制”,在公共服务和居民需求问题上建立“协商合作机制”,建立权力和资源相互依赖与合作的伙伴型地方政府关系,使政府管理模式由“传统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推动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制度前提:改革政府层级结构,实行市县分治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改革地方政府行政层级结构,变五级政府为三级政府,逐步建立市县分治的省管市(县)的地方政府层级设置。

市县分治首先应该从法律上明确市、县政府的平等地位和相应的职权,由县级政府直接掌握着县域范围内的公共事务管理权力,把握着地方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自主权,将职能主要转向社会服务、发展公共事业、搞好环境治理、进行市场监管、维护社会治安等。

扩权强县体制改革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扩权强县体制改革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扩权强县体制改革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建议材料扩权强县体制改革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建议材料近几年,全国部分地区,如:浙江、湖北、河南、山东、福建、湖南、辽宁等省先后根据本省实际,将部分归属于地级市的经济社会管理权和社会管理权限直接赋予经济强县(市)或带动能力强的县市,在财政体制等方面实行了“省直管县”,这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

海南省和几个直辖市已经实行“市县分置”的省管县体制。

“强县扩权”已逐渐成为县市政府比较一致的呼声。

一、“强县扩权”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强县扩权”,河南、浙江、山东、江苏等省份把能放的权力和利益直接下放到县市,极大的调动了县市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极大的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浙江、山东、江苏三省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

率先开始“强县扩权”的浙江更是独领风骚,百强县数量最多、比例最大,且县域经济人均水平高;参加评价的58个县(市)中有25个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县域平均值的2.38倍。

江苏省县域经济规模大,百强县大而强,前十强中江苏占到7席,县域经济平均规模中地区生产总值为149.2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8.5亿,均为全国各省市区之冠。

笔者所在的新乡市共有8县市,其中4个县市先后进入河南扩权县行列。

8县市实现生产总值434.83亿元,增长17.4。

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68.6,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亿元县市6个(扩权县市4个),其中超过3亿元的3个,全部为第一批的3个扩权县市。

8县市预计完成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136亿元,增长26,占全市的60。

完成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70亿元,增长36,占全市的74。

农民人均纯收入3708元,比上年增长18,增幅连续三年超过两位数。

第一批扩权的长垣县没有交通、资源优势,靠积极闯市场、开拓市场形成了防腐、建筑、起重机械、医疗器械等七大支柱产业。

,起重机械销售收入48亿元,医疗器械销售收入20亿元,均占有全国市场的70左右,综合经济实力提升到全省33位。

强县扩权

强县扩权

扩权强县—新形势下行政组织改革的尝试案例提示:地区发展问题不仅与相应区域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而且与政府机构改革、行政职能转变等重大问题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区域科学发展的问题既属于经济学的范畴、管理学的范畴,而且也应当纳入行政学的范畴,将其作为一个交叉领域的问题探讨,有利于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的拓展和相关研究的深入。

当前,通过省直管县的方式缩减行政层级、调整行政管辖幅度,减少地方政府的行政成本,将现有的行政资源进行充分高效的利用,是继续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区域综合发展的主要路径。

因此,对涉及省县府际关系的扩权强县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建立一个低成本、高效能、有活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区行政管理体制对于当前不断推进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大作用。

“扩权强县”改革作为现行政府间行政管理体制的重大调整,必将引起各方关注。

背景透视:“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

以浙江省县政扩权的发展为样本,实证对比分析“扩权强县”改革对扩权和未扩权以及扩权内部强、弱县之间的县域经济和财政收入的不同影响。

结果表明: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扩权县的县域经济和财政收入;改革对强县的促进作用比弱县更为显著;强县发展在较大程度上依赖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财政支出;二、三产业则更有助于弱县的发展。

基于浙江省的扩权强县的案例研究,中央对各省下一阶段推行“扩权强县”改革的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省市政府应实现从“扩权强县”到“扩权强县”的跨越;强县政府应摆脱对“投资型”增长方式的过度依赖;弱县政府则应优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案例描述:早在1992年,为“在经济上和上海接轨”,浙江对13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进行扩权,扩大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和外商投资项目的审批权,但在当时阻力很大。

实际执行中,由于“地市和省级部门意见不一致”,一些权力放不下来。

实施过程中,一些项目按规定可以直接向省上报批,但地区一级却无法得到执行。

扩权强县改革:经验、问题与对策——基于江苏的分析

扩权强县改革:经验、问题与对策——基于江苏的分析

扩权强县改革:经验、问题与对策——基于江苏的分析扩权强县改革:经验、问题与对策①——基于江苏的分析包宗顺周春芳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无论是1980年代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还是1990年代外向型经济的大发展,抑或世纪之交民营经济的新崛起,其发展动力均源于县、乡。

扩大县域经济管理权限,从体制层面进一步给县(市)松绑,使其内在发展动力和经济活力进一步充分发挥,成为现阶段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以扩大县域经济权限、增强县域经济活力为目标的“扩权强县”改革,早在2004年就提上江苏省委、省政府的议事日程。

2007年,江苏以“财政省直管”为突破口,进入全面推行阶段。

总体而论,改革初显成效,但改革中的问题和难点亦突出。

进一步深化“扩权强县”改革,成为江苏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

一、江苏扩权强县改革实践与主要经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市管县”体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束缚日渐突出:管理层次多,办事效率低,财权与事权不对等,等等。

一系列行政层级管理体制性障碍,日益形成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

近年来,扩权强县改革的呼声日涨。

2005年,江苏开始强县扩权试点工作。

2006年,江苏进一步明确试点工作具体要求:“扩大县级经济自主权,推行省直接对县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2007年,江苏以财政“省直管”为突破口,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扩权强县”改革。

1、“省直管县”:从财政体制改革入手2007年,江苏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通知》(苏政发[2007]29号)文件,全面推行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扩权强县”在财政领域率先启动。

为了配合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实施,江苏省财政厅举办了①本文载于《江苏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10蓝皮书》。

“建立省直接对县财政管理体制,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财政局长培训班。

“扩权强县”视野下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体制障碍与改革措施研究——以安徽霍山县为例

“扩权强县”视野下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体制障碍与改革措施研究——以安徽霍山县为例
面。
2 开展 扩权 试 点 。2 0 、 0 6年 , 省 内 选择 宁 国 、 山等 1 在 霍 2 个县 。 照 “ 权统一 、 心下移、 放都放 、 法合 规” 按 责 重 能 依 的原 则 。 予 这 些 县 部 分 省辖 市 经 济 社 会 管 理 权 限 . 政 府 下 发 赋 省 了 《 于在 宁 国 等 1 县 ( ) 展 扩大 经 济 社 会 管 理 权 限 关 2个 市 开 试点 工作 的通 知 》 随 后 ,2个 省 直部 门从 计 划 下 达 、 金 拨 。 3 资 付 、 目办 理 等 方 面 提 出 管 理 权 限 下放 意见 。2 0 项 0 8年 , 据 根 地 方要求. 重点选择 了 1 又 8个 区 位 条 件 较 好 、 源 丰 富 、 资 发 展 潜 力 较 大 的 县作 为第 二 批 扩 权 试点 对 象 。 3 全 面 推 开扩 权 。 0 9年 。 徽 省 在总 结 近年 来 县 域 经 、 20 安 济扩 权 试 点 经 验 基 础 上 , 定 在 6 个 县 ( ) 面 推 开 扩 大 决 1 市 全 县 级 经 济 社 会 管 理 权 限 。政 策 提 出 : 国 家 法 律 、 规 有 明 除 法 确 规 定 的 以 外 ,原 由市 审 批 或 管理 的经 济 社 会 管 理 事项 , 均 由县 ( ) 市 自行 审 批 、 理 ; 经 市 审 核 、 省 审批 的 , 由 县 管 需 报 均 ( ) 接 报省 审 批 ; 国务 院 及 国家 有 关 部 门规 定 须 经 市审 市 直 对 核 、 批 的 事项 , 取 委 托 或 授权 等方 式 予 以下 放 。2 1 审 采 00年 3 。 徽 省 在 原 来 下放 县 级 1 3 经 济 社会 管 理 权 限 基础 月 安 4项

我国扩权强县改革理论观点综述

我国扩权强县改革理论观点综述

我国扩权强县改革理论观点综述作者:陈文权许可来源:《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第03期摘要:近年来,我国专家学者关于扩权强县改革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扩权强县改革的意义;二是扩权强县改革存在的问题;三是扩权强县改革的推进路径;四是扩权强县改革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扩权强县;行政体制改革;推进路径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4)03-0073-06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以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笔者对近年来我国学者关于扩权强县改革的研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整理,期望对我国扩权强县改革实践的稳步推进提供理论参考。

一、关于扩权强县改革的意义县域是连接农村和城市的重要纽带,是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节点。

早在1982年,中共中央就发出通知,部署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撤销地区行署,实行市领导县制度。

经过几轮地方行政体制改革,我国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地方行政体制。

市管县体制对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问题的增多,传统的市管县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市管县逐步演变成“市刮县”、“市卡县”。

针对这一问题,我国从20世纪末开始推行“省管县”改革,旨在消除“市管县”给县域地区带来的种种弊端,通过下放和扩大县级政府管理权力,赋予县域更多发展机会和发展动力。

(一)扩权强县改革相关概念目前,理论界关于扩权强县改革的研究涉及到以下几个概念。

1.“市管县体制”。

市管县体制又称市领导县体制,是中央政府赋予地级市和县级市行政权力,由地级市和县级市领导和管理附近县的一种体制。

谢晶莹和王金炳等人认为,它是指以中心地级市对其周围县实施领导的体制[1]。

市管辖若干县或自治县,以经济发达的城市为核心带动周围农村地区共同发展。

这是一种城乡合治型的建制模式,这种模式下的市不是城镇型而是一个地域型的概念[2]。

辽宁省扩权强县问题研究

辽宁省扩权强县问题研究

辽宁省扩权强县问题研究一、引言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的关键环节。

辽宁省作为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和经济大省,其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全省的经济振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辽宁省积极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旨在激发县域经济的活力和潜力,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二、辽宁省扩权强县的背景与意义(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凸显。

辽宁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与县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县域的综合竞争力,辽宁省开始探索扩权强县的改革路径。

(二)意义1、激发县域经济活力扩权强县能够赋予县级政府更多的经济管理权限,使其能够更加灵活地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政策,从而激发县域经济的内生动力。

2、优化资源配置县级政府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后,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扩权强县有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4、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减少行政审批环节,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政府的服务意识和能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三、辽宁省扩权强县的主要措施(一)下放经济管理权限将部分原属于省、市的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给县级政府,如项目审批、土地管理、财政管理等,使县级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拥有更大的决策权和自主权。

(二)加强财政支持加大对县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县级财政的保障能力,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对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县给予奖励。

(三)推进产业发展引导和支持各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加强产业园区建设,提高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

(四)优化政务服务建立健全县级政务服务平台,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务,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便利。

四、辽宁省扩权强县取得的成效(一)县域经济实力增强部分县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特色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辽宁省扩权强县问题研究

辽宁省扩权强县问题研究

辽宁省扩权强县问题研究辽宁省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省份,一直在积极探索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扩权强县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举措,对于激发县域经济活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推行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一、辽宁省扩权强县的背景和意义(一)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逐渐凸显。

辽宁省内,城市与县域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崛起,提高县域综合竞争力,辽宁省开始实施扩权强县政策。

(二)意义1、激发县域经济活力扩权强县给予县级政府更多的经济管理权限,能够使其更加灵活地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政策,吸引投资,推动产业升级,从而激发县域经济的内在活力。

2、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3、提高行政效率减少管理层次,下放权力,能够使决策更加贴近实际,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二、辽宁省扩权强县的政策措施(一)下放经济管理权限将部分项目审批权、规划权、土地管理权等下放到县级政府,使县级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有更大的自主权。

(二)财政支持加大对县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县级财政的保障能力,支持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三)人才支持鼓励人才向县域流动,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辽宁省扩权强县面临的问题(一)权力下放不到位尽管政策规定下放了部分权力,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部门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权力下放不彻底,导致县级政府无法充分行使应有的权力。

(二)县级政府承接能力不足部分县级政府在人员素质、管理水平、技术设备等方面存在不足,难以有效承接下放的权力,影响政策实施效果。

(三)监督机制不完善扩权后,县级政府权力增大,如果监督机制跟不上,容易出现权力滥用、腐败等问题。

(四)区域发展不平衡辽宁省内各县域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差异较大,扩权强县政策在不同地区的实施效果参差不齐,一些经济基础薄弱的县面临更大的发展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扩权强县”能够有效提升行政 效能
“扩权强县”能进一步精简机构,优 化行政层级、减少行政审批环节,提高工 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提升行政效能。 “扩权强县”也将加快政府职能的合理定 位,提升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统筹协调水 平,探索政府辖区的最优规模,实现行政 区划制度的变革。
1.5 “扩权强县”加快城乡管理体制 的转型
社会氛围和信用环境,从而促进各信用行 为主体形成一个竖立的平行四边形诚信合 力。四大主体是四根柱石,共同构成市场 诚信、社会诚信的合力。
5.正确处理信用体系建设与应用的关系 信用体系建设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规 范市场经济秩序、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保障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建设要 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绝不能把 它当作“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如果 不能实际应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就成了纸 上谈兵、无的放矢。衡量一个地方一个部门 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做得好不好,只有一个标 准,那就是能否通过应用,使信用缺失问题
2.5 “市管县”体制阻碍城乡互动 “市管县”模式大致可以划分为三 种:“城市核心模式”、“市县均衡模 式”、“市县经济倒挂模式”。前两种 模式下城市是地区经济的核心,经济发展 水平明显高于其所辖的若干县。而第三种 模式下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如一个或者 多个它所辖的县或者县级市。地级市凭借 其行政管辖权出现了“市吃县”、“市刮 县”、“市卡县”的现象。 2.6 “市管县”体制造成财政压力下移 在市管县体制下,许多市视县为附 属行政单位,要求县域经济发展从属于市 的需要。而县又直接指挥着乡、(镇)、 村,如此一来,行政事务和财政收支的压 力通过层层分解最终压到了最基层的广大 农村。分税制虽然对中央和省之间的财力 作出了规定,但省、市、县之间如何分割 没有明确界定。在市管县体制下,县级在 财税分割上始终处于劣势地位。 3.“扩权强县”改革遇到的阻力和质疑 “扩权强县”改革推出后,在管理流 程上,省直接对县进行管理,而不再经过市 (地)这一中间环节。市县之间不再是领导 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协商与合 作的关系。这种变化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3.1 “扩权强县”引发市县利益之争 一些县在获得经济管理等权限之后, 其政绩显示的动机会进一步膨胀,城市建 设劲头、规模与速度远远超过大市,引发 了市县和县县之间重复建设和地方管理混 乱等问题。有的地级市为了自己的利益将 所辖的经济强县“吃掉”,或者对“扩 权”改革持保守态度,出现了政策难以落 实的“肠梗阻”现象。 3.2 “扩权强县”存在多头管理问题 由于从中央到县的系统性考虑与制度 设计不够,省辖县的新程序或秩序还没有 建立,一些县对“市管县”的工作思路存 在路径依赖,担心得罪所在设区市,原本 应向省申报的事项,却同时向所在设区市 申报,形成“一文两报”。而过去的“一 头协调”也变成了“两头协调”,“扩 权”县普遍感到办公成本不降反升。 3.3 “扩权强县”的配套改革不到位 部分扩权县直接对省后,普遍感到工
1.“扩权强县”改革的意义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和不断完善,改革“市管县”体制,加快县 域经济发展的呼声日益强烈,并成为我国改 革行政管理体制,发展县域经济的突破口。 1.1 “扩权强县”是县域经济发展的 助推器 “扩权强县”是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 发展需要的应时之举,有助于县域经济摆脱 “市管县”体制的束缚,为我国探索新时期 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提供了有益思考。 “扩权强县”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多公 平的机会,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自主性。 1.2 “扩权强县”是政府行政改革的 突破口 “扩权强县”改革的意义超出了“扩 大县一级政府权力”本身,它将重新分配 市县之间的公共权力,形成新的市县关 系。从而找到了行政架构改革的突破口, 促进了公共治理和公共权力的变革,对今
得到根治或缓解。之所以普遍认为上海、深 圳的信用体系建设卓有成效,除了对他们信 用体系建设本身的工作表示肯定以外,更重 要的是见到了实效,比如上海市的不良贷款 率连续五年下降,只有百分之二点几,深圳 市甚至不到百分之一,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 平。许多地方的政府规定,在政府采购、招 标投标、公务员录用、评选先进、出台优惠 政策时,把提交信用报告作为必经程序,有 的地方还把信用方面的要求嵌入标准合同文 本或审批程序。这些措施,都有效地促进了 信用体系的实际运用,反过来,又进一步促 进了信用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吉林省在信用 体系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建立工作小组也
网络财富・ 管理视野
Intemet fortune・Management Vision
“扩权强县”改革的意义、阻力和路径分析
刘金发
(曲阜师范大学运筹与管理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摘要】为充分发挥县级政府在本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避免地级市对县域经济的不合理干预,有必要变革“市管县”体制,实行“扩权强县”改革。改革是一个系统 工程,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最终转变城乡治理模式,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县域经济;市管县体制;扩权强县
好,还是做各种宣传活动也好,关键是要看 到效果,不能搞形式主义,要真正坚持长期 化,坚持不懈,努力探索,实事求是,使社 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不断推进。
参考文献 [1]姜增伟.反商业欺诈建设地方信用体系[J].中国经 贸,2007,(6). [2]李陵生,齐晋.对县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J].经济师,2008,(1). [3]关于加快吉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商 场现代化,2007,(4).
后行政科层制度改革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 意义。
1.3 “扩权强县”有助于规范省市县 财政关系
“扩权强县”改革推行的省管县财政 体制规范了省、市、县之间的财政关系,调 动了各级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加快了资 金周转,提高了财政支出效率,增强了县政 府对经济、社会事务宏观调控的能力,减轻 了市级财政压力,促进了市县财政改革。
各省、地级市要对”扩权强县”加强 指导,做好衔接和协调工作,确保县管理 权限扩大后不出现管理上的脱节和漏洞。 各有关部门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对口部 门的业务工作水平。同时要强化督导和反 馈工作,确保各项“扩权”政策转化为富 民强县的物质力量。
4.5 “扩权强县”改革要防止权力被 滥用
扩权所获得的自由度不应是没有约束 和无限度的,需要将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 加以衔接。确保多一份权力多一份责任, 把县级行政打造成为真正的责任政府。扩 权的县市不设终身制,发展得好可以保 留,若驾驭能力不强,发展达不到预期效 果,则可以取消试点。
2005年,温家宝总理曾提出“具备 条件的地方,可以推进‘省直管县’试 点”。此后,浙江、湖北、江苏、黑龙 江等20多个省份相继在财政、经济和社会 管理事务上进行了”扩权强县”改革。最 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则明确提出要 “改革市管县体制,扩大县域发展自主 权”。“扩权强县”再次成为加快县域经 济发展的理论研究热点。
2.1 “市管县”体制模糊了市县角色 地级市角色不明,既当管理者,管理 县级市,又当经营者,发展本市经济。随着 县级市经济实力和升格要求的增强,地级市 管理权威难以确立,有的县级市绕开地级市 直接对省,使得层级管理难以规范。 2.2 “市管县”体制增加了行政成本 在“市管县”体制之下,地级市是作 为省县之间的一级行政建制,拥有和省级 政府类似的机构和部门,包括市委、市政 府、市人大、市政协,还建立了与省级政 府对口的政府部门,许多地级市还在北京 设有驻京办事处,机构庞大、人员众多、 运行成本高昂。 2.3 “市管县”体制降低了行政效率 省级政府基本以宏观管理为主,县级 政府以微观管理为主。地级市既不是宏观 也不是微观,职能就是从省里下放一点, 从县里上收一点。尤其是地级市由虚到实 后,更多县级政府的权限被上收,其结果 是县被统得过死,缺乏应有活力。过多的 管理层级,不仅影响信息的传递速度和行 政效率,也容易造成多头领导、人浮于 事、相互扯皮的官僚主义等问题。 2.4 “市管县”体制缺少法律依据
作者简介:赵阳(1965—),女,吉林长春人,副 教授,吉林建筑工程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主要 从事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研究。
网络财富 2009年1月 46
管理视野 ・网络财富
M宪法》明确规定:地方行政 区域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 (市)、乡(镇)三级。但宪法第30条第二 款又规定“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 自治州分为县、市”,从而混淆了“地级 市”与“较大的市”的概念。目前全国282 个地级市中有157个地级市管辖着308个县级 市,占县级市总数的82.4%,[1]从而出现了 没有法律依据的“市管市”现象。
作机构、人员数量、人员素质跟不上,影响 了部分职权的有效运行。省直部门由原来的 直管十几个设区市,现在变成30-50个设区 市和扩权县,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和监督、检 查的困难。而土地、金融、工商、税务等垂 直部门对都有自上而下的一套管理体制,扩 权政策对此显得无能为力。
3.4 “扩权强县”对解决县域经济发 展作用有限
省、县的职能;逐步调整省县规模,把大 省缩小、小县扩大;实行市县分等的制 度;改革单项管理体制,如司法体制、金 融体制等;要使扩权不能与法律、法规相 抵触;要实现“扩权强县”改革的规范 化、有序化,明确哪些权力是市县所有, 哪些由市县共享,谨防市县争利、争权而 推诿责任的情况。
4.4 “扩权强县”改革要搞好协调和 衔接
有学者认为,市管县引起的矛盾不在 于市管县本身,而在于省与市争权。在现行 宪法大框架之下,省管县也不能实现三级地 方政权体制,反而会导致机构膨胀。因为, 县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关键不在于行政区 划,而在于政府治道变革没有到位。[2]
3.5 “市管县”体制还有存在的必要 通过省管县来减少管理层次,进而 纠正市管县带来的一些问题的观点值得斟 酌。市管县体制是中国特色的地方行政制 度,缓解了由于省管县带来的管理幅度过 宽问题,对于推动农村工业化、现代化起 到过积极作用了,可以进一步完善这一制 度,从而使地级市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区域 经济单元,取得高的制度绩效。[3] 4.加快推进“扩权强县”改革的思路 “扩权强县”的首要目的在于激发县 域活力,加快县域发展,从根本解决“三 农”问题,提升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统筹 协调水平,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改革 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我国公共管理体 制的诸多方面,必须积极稳妥、有计划、 有步骤地推进。 4.1 “扩权强县”改革要因地制宜 要分析县域经济的一般特征,把握 宏观区域经济整体情;要认识到县域经济 发展的多样性、独立性和复杂性,具体分 析各县经济的生产力水平、区域环境、历 史沿革、产业结构、特殊资源、交通条件 和发展潜力等,区分不同类型的县域经济 以及不同的主导产业;针对不同县情分类 指导,促进县域经济在宏观区域内合理分 工、各具特色、健康有序地发展。 4.2 “扩权强县”改革要达成各方共识 有部分地市、县市认为没有扩权前的 省、市、县运作体制虽有问题,但经过长 期的运作磨合,在现实工作中已具备了较 强的操作性,可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实行“扩权强县”是没有必要的。对此, 需要加强宣传,统一思想和认识,特别是 要对利益输出的地市政府领导讲明道理, 晓以利害,让各级政府都来关心“扩权强 县”这一重大战略性举措。 4.3 “扩权强县”改革要形成有序制 度推进 科学界定各级政府职能,划分中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