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外固定术后的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石膏绷带固定患者的护理

石膏绷带固定患者的护理
绕即可。 5.根据需要进行塑形。
第5页,共35页。
常用石膏类型
1.石膏托 2.石膏夹板 3.石膏管型 4.躯干石膏 5.特殊石膏
第6页,共35页。
石膏固定的目的
第7页,共35页。
石膏绷带固定的功用
1.骨折整复后固定
2.骨与关节炎症的局部制动
3.关节损伤和关节脱位复位后固定
4.周围神经、血管、肌腱断裂或损伤,
.注意石膏下有无出血或渗血,如有异常及时 报告医生处理。
第15页,共35页。
石膏固定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1.骨筋膜室综合症 包扎过紧,肢体进行性肿胀时,在前臂或小
腿造成骨筋膜室综合症,因而石膏松紧应适宜, 严密观察肢端血运。
骨筋膜室综合症是指由于骨筋膜室内急性严重 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主要为不同程度 的肌肉坏死和神经变性,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 状和体征,肢体坏死,甚至肢体残废。
第10页,共35页。
石膏固定护理要点
第11页,共35页。
石膏固定护理要点
第12页,共35页。
(二)操作中的护理要点 5.根据局部解剖特点适当捏塑及整理, 露出手指或足趾 6.石膏边界要修剪、包边,衬垫从内 向外拉出一些或宽胶布包边 7.用红笔在石膏外标记石膏固定日期 及预计拆石膏日期 8.开窗:石膏未干前,为局部检查、 伤口引流,更换敷料等,在相应部 位石膏上开窗
高分子夹板:传统石膏的替代品、 固化时间短、强度高、透气、易拆 除、x线透视效果好。
普通石膏:不透气、不透x线、怕水。
第3页,共35页。
第4页,共35页。
高分子夹板的使用方法
1.根据不同的部位,选用相应的规格。 2.打开包装,取出夹板,在常温水中浸没5-
6秒并挤压2-3次。 3.取出后挤去或用干毛巾除去多余水分。 4.把夹板覆盖在需要固定的部位,用绷带缠

骨科术前、术后护理常规

骨科术前、术后护理常规

骨科术前、术后护理常规骨科手术前和手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

在手术前,我们需要进行多项护理措施。

首先,我们要指导病人摄入高营养饮食,以增强其体质和提高组织修复和抗感染能力。

其次,我们要指导病人进行适应性训练,如床上大小便等,以便手术时能够做好特殊体位。

我们还需要向病人和家属提供必要的相关知识指导,如手术目的、效果、术后疼痛规律、引流管的妥善放置和术后功能锻炼的必要性等。

此外,我们还要对病人进行术前配合常识指导,如饮食控制、手术区域皮肤保护、个人卫生、睡眠要求、避免受凉、禁烟酒等,并做好护理记录。

在术前日,我们还需要进行常规备皮、配血、询问药物过敏史等工作,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在手术后,我们需要进行多项护理措施。

首先,我们要注意搬运时扶持患肢,保持规定体位,以避免因搬运不当而致手术失败。

其次,我们要立即监测病人的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并作好记录。

如果需要,我们还要给予氧气吸入,同时注意保暖。

我们还需要向麻醉师了解病人的麻醉情况和手术方式,并检查硬膜外导管是否拔除、皮肤受压情况、伤口渗血情况和输液是否通畅等。

我们还需要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并向家属和病人讲明注意事项,注意保持引流通畅,并严密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并作好护理记录。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肢体的抬高和观察肢端颜色、皮温、血运、活动、感觉和肿胀情况,并作好记录。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我们要立即汇报医生并协助处理。

我们还要注意疼痛的发生和使用止痛剂,提供安静环境,分散病人注意力,并记录情况。

最后,我们还要根据麻醉方式和病情指导病人合理进食,并适时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锻炼原则为循序渐进。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按照各种疾病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诊断。

焦虑是常见的护理诊断,与担心术后康复程度有关。

2、睡眠障碍通常与环境和疾病有关,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睡眠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疼痛常常与疾病和手术有关,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观察病人的疼痛程度并给予相应的止痛治疗。

4、躯体移动障碍通常与疾病有关,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

骨折患者手术固定后的护理要点

骨折患者手术固定后的护理要点

骨折患者手术固定后的护理要点
手术固定后,骨折患者需要特殊的护理以促进康复和预防併发症。

以下是骨折手术固定后的护理要点:
1. 保持固定稳定:在手术固定后,确保固定部位稳定,避免移动或承受过多的压力。

定期检查固定设备,确保其完好无损。

2. 保持伤处清洁:定期清洁伤口,使用适当的消毒剂或药膏来预防感染。

遵循医生的指导和药物使用说明。

3. 饮食调理:为骨折患者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包括高蛋白质食物和维生素,以促进骨骼修复和康复。

4. 疼痛管理:根据医生的建议,适用合适的疼痛管理方法,如药物疼痛缓解或物理疗法。

及时报告疼痛变化和不适,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5. 康复锻炼: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帮助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避免剧烈运动或产生过多压力。

6. 遵循医嘱:按照医生的指示,按时服用药物,定期复查和进
行必要的检查。

遵循医生的建议并避免自行处理伤口或设备。

7. 定期复诊:定期复诊以监测骨折愈合情况,确保康复进展顺利。

在复诊时,与医生讨论任何关于骨折康复的问题或困惑。

8. 心理支持:骨折患者可能面临焦虑、痛苦和自卑等情绪问题。

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渡过康复期间的困难。

这些要点可以帮助骨折患者手术固定后进行正确的护理,加速
康复并减少併发症的风险。

请患者和照护者按照医嘱和专业建议,
认真执行护理要点。

石膏固定后的护理措施

石膏固定后的护理措施

石膏固定后的护理措施引言石膏固定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骨折或其他骨骼损伤的方法。

石膏固定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和保护,并帮助骨骼恢复正常位置。

但是,在石膏固定期间,患者需要特别注意护理,以确保固定部位的合适愈合,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石膏固定后的护理措施。

简要概述石膏固定后的护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保持固定位置稳定、注意伤口护理、进行适当的锻炼、保持良好的饮食和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各项活动。

保持固定位置稳定石膏固定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骨骼的稳定,所以患者需要尽量避免移动石膏部位,以免影响骨骼的愈合。

在保持固定位置稳定方面,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避免剧烈活动:患者需要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或活动,以免对石膏部位施加过大的压力,造成固定松动或移位。

•使用辅助工具: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可以使用辅助工具如助行器、拐杖或轮椅,以减轻对石膏部位的负荷。

•避免湿润或潮湿:患者需要避免将石膏部位暴露在湿润或潮湿的环境中,以免影响固定效果或引发皮肤感染。

伤口护理石膏固定后,患者需要特别注意伤口的护理,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以下是伤口护理的注意事项:•保持伤口干燥:患者需要避免让石膏固定上的伤口受到水或其他液体的浸泡。

可以使用保护袋、防水材料或胶带将伤口覆盖起来,以保持伤口干燥。

•定期清洁:患者可以使用温水和肥皂进行定期清洁伤口,但要避免使用刺激性或有颜色的化学物质。

清洗后,应将伤口周围的皮肤轻轻擦干。

•观察伤口情况:患者需要每天检查伤口的情况,如有任何异常或感染迹象,应立即向医生咨询并接受相应治疗。

适当的锻炼除了保持固定部位稳定和注意伤口护理外,适当的锻炼也是石膏固定后的重要护理措施。

以下是一些适用于石膏固定患者的锻炼建议:•活动非石膏部位:如果患者有条件,可以进行非石膏部位的适当活动,如上肢轻柔屈伸运动。

这有助于增加血液循环和肌肉功能恢复。

•进行被允许的活动:根据医生的指导,患者可以进行一些被允许的活动,如指头的灵活运动或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

石膏固定的护理

石膏固定的护理
02
石膏固定是骨科常用的治疗方法 之一,主要用于骨折、脱位、肌 腱断裂等需要制动的情况。
石膏固定的目的
保持患处的稳定性, 防止骨折移位或肌腱 再次断裂。
维持关节功能,防止 关节僵硬或畸形。
减轻疼痛,促进患处 愈合。
石膏固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骨折、脱位、肌腱断裂等需要制 动的情况。
禁忌症
皮肤破损、炎症、感染等不宜进 行石膏固定的疾病或情况。
放置
将患者的肢体放置在合适的位置,确保固定效果最佳。
石膏材料的搅拌
准备
按照石膏材料的说明进行准备,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比例正确 。
搅拌
将石膏粉和清水按照比例混合,搅拌均匀至粘稠状,以便涂 抹。
石膏的涂抹和塑形
涂抹
将搅拌好的石膏均匀涂抹在需要固定的部位,确保涂抹均匀无气泡。
塑形
根据需要固定的形状,对石膏进行塑形,使其符合预期的形状和大小。
石膏固定的护理
汇报人: 2024-01-10
目录
• 石膏固定的概述 • 石膏固定前的准备 • 石膏固定的操作流程 • 石膏固定后的护理 • 石膏固定的解除
01
石膏固定的概述
石膏固定的定义
01
石膏固定是指使用石膏绷带或石 膏托板对患处进行固定,以保持 患处的稳定性,促进骨折愈合或 维持关节功能的治疗方法。
注意患肢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 情况,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
患肢的功能锻炼
在疼痛可忍受的情况下进行肌肉 等长收缩训练,预防肌肉萎缩。
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防止关节 僵硬。
进行负重训练,根据医生指导逐 渐增加负重。
石膏的更换和调整
根据医生指导定期更换石膏,确保固 定效果。
如石膏松动、变形或断裂,应及时就 医进行调整。

石膏外固定术后的护理常规

石膏外固定术后的护理常规

石膏外固定术后的护理常规石膏外固定是骨科常用的固定方法,适用于骨折、骨科手术后、骨与关节炎症、畸形等。

1.石膏未干透时,不够坚固,易变形断裂,也容易受压而产生凹陷,因此石膏须干硬后才能搬动病人,同时搬动时只能用手掌托起石膏而不能用手指,以免形成压迫点。

2.抬高患肢,一般高于心脏水平面20cm,使肢体处于功能位适当衬垫给骨突部减压:如下肢石膏固定后要用硬枕垫在小腿下使足跟部悬空,上肢石膏固定后,可用绷带悬吊将前臂抬高。

3.做好床头交接班。

①观察肢体末端血循环。

是否有发凉、发紫、发青,肿胀,活动度、感觉有否麻木、疼痛;如有须及时报告,可采取松开石膏,局部开窗减压等措施,不要随便给镇痛剂。

鼓励病人活动石膏近端及远端关节,做患肢等长收缩运动。

②观察出血与血浆渗出情况。

切口或创面出血时,血渍可渗透到石膏表面上,可沿血迹的边缘用红笔划图将出血范围定时作标志观察,伤口出血较多时可能从石膏边缘流出,因此要认真查看血液可能流到外面,棉褥是否污染。

③观察有无感染征象。

如发热,石膏内发出腐臭气味,肢体邻近淋巴结有压痛等。

4.观察有无足下垂、足背麻木等症状,预防石膏边缘压迫而致神经麻痹。

5.保持石膏的清洁,避免大小便污染,大便污染后应及时用清水擦去。

6.定时协助病人翻身,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干燥、无碎屑。

7.加强局部皮肤按摩。

用手指沾酒精伸入石膏边缘里面进行皮肤、尾骶部、足外踝未包石膏的骨突部位的按摩。

8.下床行走和功能锻炼:未固定的关节应尽量活动,早期可作被动活动,按摩帮助退肿,尽量应鼓励患者作主动锻炼。

1、注意保持伤肢正确的功能位置,伤肢外展30°〜40°,足部中立位。

2、保持牵引的效能,观察牵引装置是否正常,滑轮和牵引架是否松脱,牵引线与大腿是否在同一轴线上,牵引锤是否脱落,足底有无抵着床尾,致使牵引无效。

3、防止牵引针孔感染,注意牵引针有否滑动,观察针孔处皮肤有无发红、疼痛、渗出等,每日用75%酒精滴针孔两次,并随时保持针孔处皮肤及敷料的清洁干燥。

骨折后石膏护理都有哪些

骨折后石膏护理都有哪些

骨折后石膏护理都有哪些发布时间:2021-07-22T16:47:56.37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3期作者:杨小红[导读] 临床上,一部分骨折患者需要用石膏来固定,固定的目的是用来制动肢体,使骨折处于连接的最佳状态。

杨小红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四川省康复医院, 611135临床上,一部分骨折患者需要用石膏来固定,固定的目的是用来制动肢体,使骨折处于连接的最佳状态。

从事骨科护理工作多年结合临床护理实践,总结骨折后行石膏固定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石膏固定后患者的观察,防止血液循环障碍。

抬高患肢(使患处高于心脏水平)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防止患肢肿胀,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血液循环,温度,颜色,有无肿胀,麻木或剧痛等情况,这一项在石膏固定患者的护理中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将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

如果患肢末端肿胀、青紫、皮温下降,应立即将石膏剪开减压或拆除,如指趾端不能主动活动,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但指端无肿胀,血运良好,即在受压部位开窗减压,如指端皮肤苍白、厥冷、发绀、患肢剧痛,表明血运障碍和受压,应立即拆除石膏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一、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石膏固定患者,病程较长,早期不能下床活动,卧床期间应做好基础护理,每天协助患者排便、漱口、洗脸、洗手、擦洗全身、更衣、为女患者梳头、冲洗会阴、使患者清洁、舒适。

二、预防压疮压疮是卧床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压疮的早期表现是局部瘀血红润,持续性疼痛,为此要经常巡视病房,重视患者主诉,注意观察石膏边缘及骨隆突部位有无红肿,摩擦伤,水泡等。

每日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同时要协助患者定时翻身。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更换体位。

保持床单被褥清洁,平整干燥,无碎屑,以预防未包石膏的骨突出部位发生压疮。

三、行石膏的护理石膏固定后须用手掌托住被固定的肢体,石膏边缘应修理光滑整齐使患者舒适,避免摩擦肢体。

石膏未干时,不应覆盖物品,促其速干。

石膏干后脆性大,容易断裂,搬运时切忌对关节处施加屈折成角的力量,翻身或体位改变时,注意保护避免裂断。

-石膏固定护理常规

-石膏固定护理常规

石膏固定护理常规石膏绷带固定是矫形外科常用的外固定方法。

广泛用于:骨折,骨科术后、骨与关节炎症,畸形等。

1.护理评估1.1健康史:患者的年龄、身体素质、病因等的评估,以判断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

1.2身体状况1.2.1局部:石膏固定的部位、范围、局部软组织损伤情况;固定石膏的松紧度、平整度、干固程度。

1.2.2全身:生命体征、受限程度、有无发生并发症的可能。

1.3心理社会反应:病人和家属对石膏固定的认知和支持程度。

1.4辅助检查:X线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2.护理问题2.1焦虑/恐惧2.2疼痛2.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2.4潜在并发症2.5知识缺乏3.护理措施3.1石膏固定前的护理3.1.1四肢骨折病人,应抬高肢体,待肿胀消退后,再行石膏包扎固定。

3.1.2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溃疡:包扎石膏前患肢皮肤用肥皂水洗净,如有伤口应换药,对骨隆突处加衬垫,防止压迫性溃疡。

3.2石膏固定后的护理3.2.3石膏固定后,肢体应置于功能位。

待石膏干固前用手掌平托,搁置于软枕上,切勿牵拉,压迫和活动石膏,以免引起石膏变形、折断和石膏凹陷处压迫血管、神经及软组织,导致肢体因缺血性坏死而形成溃疡。

3.2.2观察石膏有无渗血、渗液:观察石膏表面有无血迹渗出,伤口出血时,用记号笔标记出血渗出石膏的印记,动态评估出血程度,若血迹边界不断扩大,应及时通知医生紧急处理。

3.2.3观察血液循环:将患肢抬高15-20度,减轻肢体肿胀。

观察皮肤色泽、温度、感觉、活动、肿胀情况,若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2.4预防压疮:保持石膏清洁,勿受潮湿,边缘修剪整齐光滑。

禁用硬器皿伸入石膏内搔抓,以免损伤皮肤引起感染。

观察石膏边缘未包石膏的骨突处有无水肿、擦伤等早期褥疮症状,如发现红肿、擦伤应涂碘保护。

协助病人更换体位,保持床单位及病人衣裤的干净整洁。

3.2.5功能锻炼:膏固定后指导患者进行固定范围内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运动及邻近关节的运动,预防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

石膏固定患者的_护理

石膏固定患者的_护理
方法
石膏拆除应在医疗机构进行,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首先,医护人员会使用专用工具逐步破碎石膏,并小心清除 残留物。在拆除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皮肤,避免受伤。
拆除后的皮肤护理
清洁皮肤
拆除石膏后,患者的皮肤往往需 要清洁。使用温水和温和的清洁 剂轻轻擦拭皮肤,去除残留的石
膏碎片和污垢。
保持皮肤滋润
长时间的石膏固定可能导致皮肤干 燥。在医生的建议下,可以使用适 合的护肤产品保持皮肤滋润,避免 干裂和瘙痒。
防止石膏破损
避免患者接触尖锐物品, 防止石膏破损。一旦石膏 破损,应及时就医进行修 复。
保湿护理
在石膏边缘涂抹凡士林等 保湿品,防止皮肤干燥裂 口。
患者的疼痛管理和舒适护理
疼痛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了解 疼痛部位、性质和持续时间,为
后续护理措施提供依据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 镇痛药等。同时,可采用物理疗 法、心理疏导等方法缓解患者的
血液循环问题和神经受压
观察肢体末端循环
•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肢体末端循环情况,包括肤色 、温度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以及是否有肿胀或疼痛 。
定期评估神经功能
• 定期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是必要的。护士应检查患者的 感觉和运动功能,留意是否有神经受压的表现。
及时调整石膏压力
• 如果观察到血液循环问题或神经受压的迹象,护士应 立即通知医生,并调整石膏的压力,确保患者的循环 和神经功能。
VS
术后指导
石膏固定后,护理人员需向患者及其家属 提供详细的护理指导,包括如何正确清洁 和保护石膏,以及如何进行日常活动和锻 炼。
护理人员在并发症预防和处理中的责任
并发症预防
护理人员应了解石膏固定可能引发的并发症 ,如压疮、血栓形成、石膏综合征等,并采 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定期为患者翻身、按 摩,以及确保石膏的松紧度适中。

石膏固定术及护理

石膏固定术及护理
.
病情观察
• ③动脉搏动 如果动脉内组织内压力增大,阻 断较大动脉的血液供应,肢端出现动脉搏动减 弱或消失,常常提示组织缺血程度严重。石膏 固定24h内,应经常观察肢端动脉搏动情况, 并注意动态观察和比较。 ④毛细血管充盈情况 压迫甲床后血液回流的 速度作为参考。 ⑤ 疼痛 骨折复位后一般疼痛明显缓解,如果 疼痛持续存在并且程度剧烈,一般措施难以缓 解,往往是血液循环障碍的表现。
.
病情观察
• ⑥ 感觉异常 神经组织对缺血反应最敏感,感觉 纤维最早出现异常改变,表现为肢端麻木、感觉 迟钝或消失。 ⑦ 活动障碍 肌肉组织缺血后表现为手指或足趾 活动受限。如严重缺血时手指(足趾)呈屈曲状 态,被动活动引起剧烈疼痛。 以上指标均应综合判断,强调动态观察, 如果手指或足趾苍白或青紫,并伴有明显肢体肿 胀或剧痛,则应立即折开石膏解除肢体压迫,以 改善血液循环状态。
.
石膏固定后的护理
• 1、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cm,减轻肿胀, 石膏干后即开始未固定关节的功能锻炼
• 2、密切观察肢体远端血循环、感觉和运动情况 ,如有剧痛、麻木或血循环障碍等不适情况,应 及时将石膏纵行全层破开松解,继续观察伤肢远 端血循环仍有障碍,应立即拆除石膏,完全松解 ,紧急处理伤肢血运障碍。
• 主要是患肢的功能锻炼,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活 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锻炼以不觉疲 劳及引起疼痛为宜
• 早期康复:自伤后或术后3—6周以内,此期主要 表现为肢体肿胀、局部疼痛 1、抬高患肢,消除肿胀 2、经常活动未固定的关节 3、固定的肢体行肌肉舒缩活动,如上肢的手指 伸曲,握拳活动;下肢的踝泵运动;股四头肌舒 缩活动,每日进行多次,每次15—30分钟
• 拆石膏可用于石膏剪及石膏据手工拆除,亦用 于电动石膏锯拆除。沿石膏型纵行剖开,应防 止皮肤损伤,特别在关节周围更加仔细。

石膏固定病人的护理

石膏固定病人的护理
解释注意事项
向病人及家属解释石膏固定的目 的、注意事项和可能的不适感。
清洁皮肤
清洁病人的患处皮肤,去除污垢 和油脂,以便更好地固定石膏。
准备石膏材料
根据需要准备适量的石膏绷带, 并确保其干燥、无破损。
石膏固定期间的护理
观察患肢情况
注意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 1
、感觉和运动功能,及时 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石膏固定的目的
维持骨折复位后的位置,防止骨 折移位。
提供疼痛缓解,减轻患者的痛苦 。
固定关节脱位,使其在愈合过程 中保持稳定。
固定软组织损伤,促进软组织修 复。
石膏固定的历史与发展
在医学领域,石膏固定开始被用于骨折治疗是在19世 纪中期,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石膏固定的材料和工 艺也不断改进。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目前,石膏固定仍然是骨科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尤其在处理骨折和关节脱位等情况下。同时,随着新 型材料的出现和应用,如高分子材料和3D打印技术 等,石膏固定的未来发展将更加广泛和先进。
Part
02
石膏固定病人的护理要点
石膏固定前的准备
评估病人情况
了解病人的病史、伤情、手术情 况等,以便为病人提供合适的护 理。
进行康复训练
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康复 训练,帮助病人恢复肌肉力量和 关节活动度。
保持皮肤清洁
清洁病人的皮肤,去除残留的石 膏渣和污垢。
Part
03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血液循环障碍
总结词
血液循环障碍是石膏固定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肢体远端肿胀、疼痛、发凉或 发绀。

石膏固定术护理常规

石膏固定术护理常规

⽯膏固定术护理常规⽯膏固定的护理⽣⽯膏加热脱⽔⽽成为熟⽯膏,当熟⽯膏遇到⽔分时可重新结晶⽽硬化,利⽤此特性制造⾻科病⼈所需要的⽯膏模型,以达到固定⾻折,制动肢体的⽬的。

⽯膏的主要作⽤,维持固定,保持肢体的特殊位置。

减轻或消除患肢的负重,以保护患部。

作为患部牵引的辅助措施。

作为⾻折、脱位复位、周围神经、⾎管、肌腱断裂损伤⼿术修复后的固定。

畸形的预防,矫正治疗。

⼀、⽯膏的分类1、按⽯膏形状分为:(1)⽯膏托:适⽤于四肢稳定或不完全⾻折、软组织损伤及肢体肿胀严重者。

⽯膏夹板:制作两条⽯膏带,分别置贴于被固定肢体的伸侧及屈侧,⽤⼿抹贴于肢体,绷带包缠(2)管型⽯膏:适⽤于四肢稳定⾻折。

在患肢肢体表层放好内衬棉花并⽤绷带松松包缚后,尤其是⾻骼隆起部位如内外髁、跟⾻结节等部位应衬垫较厚的棉花,将6~8层⽯膏条贴敷于肢体后侧,⽤⽯膏绷带绕肢体逐层缠包.(3)躯⼲⽯膏:是采⽤⽯膏条带与⽯膏绷带相结合形成⼀个整体包缠固定躯⼲的⽅法。

2、按固定部位分为:①上臂⽯膏②下肢⽯膏③躯⼲⽯膏④特殊类型:⼈字型⽯膏、⼈字型⽯膏⑤新型⽯膏:聚氨酯⽯膏(20世纪90年代从国外引进)优点塑型快、轻便、便于清洗;缺点:造价⾼⼆、适应证1、⾻折和关节损伤的固定。

⾻科创伤急救,⽯膏在⾻折等现场急救时可作临时固定。

战伤处理战场上对⼀些烧伤、软组织伤及⾻折等,在作简便可靠的⽯膏固定后,可防⽌瘢痕挛缩,促进损伤修复,有利于伤病员的搬送,减轻痛苦,预防损伤加重,为接受进⼀步治疗提供安全保证。

2、⾻与关节结核、化脓性炎症。

可控制患部活动,降低关节内压,有利于减轻疼痛促进炎症消退,使病变局限,预防病理性⾻折和关节畸形。

⾻与关节结核的固定,⽯膏固定可预防病理性⾻折、肢体畸形。

3、四肢神经、⾎管、肌健、⾻病⼿术后的制动。

复位满意后都可选⽤⽯膏固定,维持⾻折或关节脱位复位后的体位,有利于修复。

神经、⾎管或肌腱吻合术后的固定,⽯膏固定可维持术后肢体体位,保证组织修复和愈合。

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1、病室要保持安静、清洁、整齐、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采光好,使患者在舒适、美观的环境中安心治疗和休养。

2、接到患者入院通知后,按患者的损伤不同准备病床,骨折患者准备牵引床,腰椎损伤患者准备硬板床,软组织挫伤患者宜卧软垫床,合并褥疮的患者准备气垫床,同时床铺要保持平整无皱折,干燥无渣屑.3、详细介绍病区环境,有关规章制度:如查房,探视、作息制度等,介绍主管医师和护士,协助患者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4、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续3天,体温在37’C以上者.每天测4次。

体温在39℃以上者,每4小时测1次,或遵医嘱,体温正常3天后改为每天测1次。

5、采取合适的卧位,使患者舒适。

一般情况予平卧位休息,颅脑损伤取头略抬高位,腰椎骨折予腰下垫枕背伸位,锁骨、肋骨骨折采取半坐卧位.6、观察病情变化,如神志、面色、舌象、脉象及生命体征,患肢的疼痛、感觉、血运及活动变化,伤口渗血、渗液,创伤患者有无合并组织器官的损伤,如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

7、做好心理护理,主动和患者沟通,介绍医院的环境,住院须知,经治的医生和主管护士,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及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能了解病情,懂得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治疗和预后的情况,消除顾虑.须手术的患者要交待术前的准备。

8、保持正确的体位,活动时用力得当,防止机体引起疲劳、畸形、生理功能障碍。

对牵引、石膏托外固定、卧床患者应注意保持关节功能位,以保证固定关节有最大的效能。

9、对使用石膏及夹板固定的,要保持绷带包扎松紧适宜,骨突处衬垫得当,并随肢体的肿胀消退而及时调整。

注意观察固定的肢体有无出现压疮、张力性水泡。

严密观察患肢有无苍白、厥冷、发绀、疼痛、感觉减退及麻木,发现异常应通知医生。

10、行骨牵引的患者要保持有效的牵引,达到复位止痛的目的,并要防止牵引针口的感染及钢针的滑脱,血管神经的损伤。

11、做好生活护理及预防褥疮、泌尿系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又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四肢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是指患儿出生前及出生后也包括出生过程中发生股骨头和髋臼在发育和(或)解剖关系中出现异常的一系列髋关节病症。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我国小儿跛行、双下肢致残的常见原因。

【护理常规】1.术前(1)了解患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类型及严重情况,评估患儿步态及自理情况。

指导步态异常患儿勿跑、跳,注意防止跌倒。

(2)行皮牵引患儿抬高床尾10~15cm,保持力线一致及有效的牵引力与反牵引力,预防压疮及便秘、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3)术前应清洁患儿石膏固定范围内的皮肤,训练患儿学会床上使用便器排尿、排便。

2.术后(1)按石膏固定的护理常规,教会其家长正确的给患儿接尿、便,防止尿、便污染石膏,刺激皮肤和污染伤口。

(2)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并及时更换污染敷料。

(3)饮食与营养:手术当天饮食宜清淡,术后第1天患儿可恢复普食,可多食蔬菜、水果防止便秘,嘱患儿多饮水,以防止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

(4)体位:术后去枕平卧双下肢抬高,醒后枕枕头,术后3d可摇高床头,直至可以坐。

(5)功能锻炼:术后初期主要为足趾背伸,趾曲活动;术后3d 进行坐卧练习;进行侧卧翻身练习;术后1~2个月去石膏后不能负重活动;术后3个月取克氏针后可负重活动。

【健康教育】1.休息与活动术后患儿应长期避免以双下肢剧烈活动为主的运动。

2.饮食指导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保持排便通畅,同时要注意营养均衡促进骨骼愈合。

保持石膏清洁干燥,防止尿、便污染。

3.用药指导遵医嘱按时给药。

告知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

4.心理指导告知患儿及其家长疾病情况,减轻其焦虑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康复指导开放复位石膏外固定术后应继续坚持功能锻炼,注意避免患肢内收和内旋。

6.复诊须知定期门诊复查,闭合复位后应根据复位情况决定继续更换石膏或外固定支架。

石膏病人的护理范文

石膏病人的护理范文

石膏病人的护理范文1.了解石膏的类型和位置:在开始护理之前,护士应该了解石膏的类型(例如脚踝、手腕、肘部等)和位置。

不同类型和位置的石膏可能需要不同的护理措施。

2.检查石膏是否有损坏:在护理之前,护士需要检查石膏是否有损坏。

有时候石膏可能会出现破裂、划痕或松动等问题,这可能会影响石膏的保护作用。

如果发现石膏有损坏,应立即向医生报告。

3.保持石膏干燥:湿石膏可能会导致感染和不适。

所以,护士需要确保石膏保持干燥。

可以用塑料袋覆盖在石膏上,避免水或湿气渗入。

还要避免洗澡时将石膏浸泡在水中。

如果石膏变湿,应立即向医生报告。

4.检查肢体的血液循环:由于石膏的束缚,肢体的血液循环可能会受到影响。

护士需要定期检查患者肢体的气色和温度。

如果发现肢体发白、发紫、冰冷或麻木等问题,应及时报告医生。

5.帮助石膏病人保持活动性:石膏病人的活动性可能会受到限制,这会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护士需要帮助石膏病人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和肢体运动,以保持肌肉的强度和灵活性。

6.定期更换体位: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可能会导致身体不适和压疮的发生。

护士需要定期帮助石膏病人更换体位,以减轻身体的压力和不适。

7.饮食和营养:石膏病人的饮食和营养也很重要。

护士需要确保石膏病人获得足够的营养,并遵循医嘱的饮食要求。

8.定期检查和清洁石膏:护士需要定期检查和清洁石膏,以确保其保护作用。

可以用洗布轻轻擦拭石膏表面,但不要用湿布擦拭。

同时,护士还需要定期观察石膏是否有任何变化,如肿胀、发红或疼痛等,以及伤口愈合的情况。

9.提供情感支持:石膏病人可能会感到痛苦、不自由和沮丧。

护士需要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应对困难和痛苦的情绪。

10.教育患者和家属:护士需要向石膏病人和他们的家属提供相关的教育,包括石膏护理的基本知识、注意事项和症状的警觉性,以及遵循医嘱的重要性。

这有助于患者和家属更好地管理和照顾石膏。

总之,石膏病人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石膏的类型和位置、保持石膏干燥、定期检查血液循环、帮助保持活动性、定期更换体位、注意饮食和营养、定期检查和清洁石膏、提供情感支持以及为患者和家属提供教育等。

石膏外固定护理常规

石膏外固定护理常规

石膏外固定护理常规
以石膏绷带为材料进行骨折固定,或对某些骨病、畸形进行制动的一种先行固定方法;
1、按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1石膏固定前的肢体或躯干应洗干净,如有伤口应换药;
2做好解释工作;
3凡新上石膏的患者需床头交接班,倾听患者主诉,严密观察肢体血液循环及感觉运动状况,若患者主诉局部有固定性压迫疼痛感或其他异常时,应及时报告医师,立即处理;
4四肢术后石膏外固定者,需将患肢抬高,减轻肿胀;
2、石膏未干固的护理;
1石膏未干时,不应覆盖被物,如天气寒冷,盖被需用支架、架托起,以防石膏变形、松散或折断;温度低湿度大时,可用烤灯、电吹风助干;
2尽量不要搬动患者,若需变换体位,要用手掌托患肢,不可用手指抓捏,以免在石膏上形成凹陷,引起肢体压疮;
3、石膏干固后护理;
1石膏干固后脆性增加,容易断裂,翻身或改变体位时要平托石膏,力量要轻柔均匀,避免折断;
2术后石膏外固定者,应注意石膏内有无伤口渗血情况,如石膏内有血迹渗出并逐渐扩大,为持续出血征象,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3石膏固定后可指导患者进行肌肉收缩和指趾关节运动;如病情允许,应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4注意观察露在石膏外面的皮肤,特别是石膏边缘及未包石膏的骨突部位,要加强皮肤护理,如发现红肿、擦伤等早期压疮症状,要及时处理;
4、拆除石膏后,按“骨折患者功能锻炼法”进行功能锻炼;。

石膏固定术后的护理

石膏固定术后的护理

石膏固定术后的护理
术后第一天:
1.确保患者的石膏固定完全干燥,不要让它潮湿或弄脏。

2.保持患者适度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站立,以免石膏受损。

3.给患者提供必要的疼痛缓解药物,以减轻手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

术后第二天至第七天:
1.患者应该避免水对石膏的浸泡,尽量不要洗澡,以免使石膏松动。

2.帮助患者进行身体部位的清洁,如使用湿纸巾擦拭或使用漱口水清
洁口腔。

4.给患者提供膳食上的适当指导,以保证合理的营养摄入,有助于促
进伤口的愈合。

术后第一周至第三周:
1.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开始进行康复锻炼。

这包括逐渐增加局部肌
肉的活动范围和力量训练。

2.定期检查石膏,确保它的稳固性和任何潜在的问题。

3.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时,患者需要格外小心,避免受伤或撞击到石膏。

4.如果患者感到不适或疼痛加剧,应及时就医。

术后第四周至第六周:
1.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增加康复锻炼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2.定期进行石膏更换,以确保伤口的清洁和愈合。

3.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辅助器具如支具、拐杖等,以减轻患者的负担和增加稳定性。

4.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鼓励患者坚持康复训练,遵守医嘱。

总体护理建议:
2.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和锻炼,以提高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3.保持石膏区域干燥和清洁,避免污染和感染。

4.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术后的不适和康复过程中的挑战。

5.定期复诊,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和治疗。

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膏外固定术后的护理常规石膏外固定是骨科常用的固定方法, 适用于骨折、骨科手术后、骨与关节炎症、畸形等。

1.石膏未干透时,不够坚固,易变形断裂,也容易受压而产生凹陷,因此石膏须干硬后才能搬动病人,同时搬动时只能用手掌托起石膏而不能用手指,以免形成压迫点。

2.抬高患肢,一般高于心脏水平面20cm,使肢体处于功能位适当衬垫给骨突部减压:如下肢石膏固定后要用硬枕垫在小腿下使足跟部悬空,上肢石膏固定后,可用绷带悬吊将前臂抬高。

3.做好床头交接班。

①观察肢体末端血循环。

是否有发凉、发紫、发青,肿胀,活动度、感觉有否麻木、疼痛;如有须及时报告,可采取松开石膏,局部开窗减压等措施,不要随便给镇痛剂。

鼓励病人活动石膏近端及远端关节,做患肢等长收缩运动。

②观察出血与血浆渗出情况。

切口或创面出血时,血渍可渗透到石膏表面上,可沿血迹的边缘用红笔划图将出血范围定时作标志观察,伤口出血较多时可能从石膏边缘流出,因此要认真查看血液可能流到外面,棉褥是否污染。

③观察有无感染征象。

如发热,石膏内发出腐臭气味,肢体邻近淋巴结有压痛等。

4.观察有无足下垂、足背麻木等症状,预防石膏边缘压迫而致神经麻痹。

5.保持石膏的清洁,避免大小便污染,大便污染后应及时用清水擦去。

6.定时协助病人翻身,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干燥、无碎屑。

7.加强局部皮肤按摩。

用手指沾酒精伸入石膏边缘里面进行皮肤、尾骶部、足外踝未包石膏的骨突部位的按摩。

8.下床行走和功能锻炼:未固定的关节应尽量活动,早期可作被动活动,按摩帮助退肿,尽量应鼓励患者作主动锻炼。

颈椎骨折的护理1.心理护理护士应多巡视病房,用亲切的语言、和善的面容,多与之交谈,给予安慰和必要的病情解释,稳定其情绪,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皮肤护理采用平卧或侧卧位,应用马蹄枕或沙袋固定头部,避免因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缺血缺氧而易发生褥疮,应做到五勤(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更换、勤整理)。

每2h翻身1次,采取轴线翻身,即头、颈、脊柱呈一条直线,同时注意按摩骨突出处,侧卧时背部垫以软枕。

特别注意患者足跟用软枕垫起,防止压疮。

为患者更换床单、内衣或使用便盆时,一定要将患者躯体抬起,避免拖、拉、拽而损伤皮肤。

良好的膳食对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增强体质、增加机体免疫力十分重要,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3. 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高颈段骨折者,特别要注意呼吸情况,因骨折压迫,易造成脊髓水肿,影响呼吸。

必要时,可备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呼吸机等。

4. 呼吸道的护理鼓励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深呼吸,每2h帮助患者翻身拍背1次,对于气管切开患者应进行吸痰、湿化气道、清洁口腔等护理,定时更换消毒气管内套管,用双层湿纱布覆盖气管口,雾化吸入每日2次。

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

5. 预防泌尿系感染、结石及便秘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达2500~3000ml,每日清洗会阴部2次,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尿失禁的患者应留置导尿管,导尿管每4h开放1次,以刺激膀胱括约肌功能恢复。

待夹闭导尿管膀胱内尿液充盈有排尿反射时,方可拔除导尿管。

留置尿管每日用0.2%碘伏消毒尿道口2次,男性患者清洗后可用1块纱布缠绕龟头以避免被褥污染。

便秘的患者可给予缓泻剂,及时清洗臀部和更换被服,并保持会阴部清洁,鼓励进食富含维生素、高蛋白、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6.高热护理体温高时应及时给予降温,保持体温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内。

可采用药物及物理降温两种方法。

对中枢性高热采用物理降温可以缓解,如酒精擦浴、冰水灌肠、冰水洗胃或冰毯,空调室。

7.加强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按摩四肢,保持肢体各关节功能位。

股骨颈骨折的术后护理1. 生命体征的观察因老年人多合并心血管疾病,经历手术易诱发病变,应密切观察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根据医嘱,正确应用抗生素等,补液时注意液体滴速,不可过快,以防止肺水肿发生。

2. 饮食指导由于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弱,易发生便秘,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根据不同的饮食习惯多吃高蛋白、高热量及维生素多、含钙丰富的食物,以利骨折愈合。

3 . 预防并发症(1)防止褥疮:保持床铺清洁干燥,每2h翻身或抬臀1次,并协助按摩骶尾部、内外踝等骨突出部,避免局部皮肤潮湿、摩擦等物理刺激。

(2)防止坠积性肺炎:老年人呼吸机能低下,肺顺应性降低,气管分泌物不易排出,因此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咳嗽动作,协助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2]。

(3)保持大便通畅,既往有便秘,应尽早给予排便药物,如芦荟珍珠胶囊,2片/次,3次/d,口服。

(4)防止泌尿系感染:有留置尿管的患者,鼓励每天多饮水,以达到间接冲洗尿路的作用,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尿道口每日用碘伏消毒2次。

4. 功能锻炼术后患肢穿防旋鞋或皮牵引,可有效防止患肢外旋,并鼓励患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功能锻炼以主动练习为主,被动练习为辅。

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即开始有规律地进行患肢主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屈伸旋转活动,辅以被动按摩,可促进静脉血回流;健侧下肢抬高运动和膝关节伸屈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第1天,可坐卧交替,术后第2~3天可协助患者行患肢髋膝被动屈伸练习。

鼓励患者活动双上肢,保持上肢肌力,每次锻炼10~20min,每2h 1次。

5 .出院指导出院前由责任护士进行出院指导,指导患者继续进行功能锻炼,同时告知患者股骨颈骨折愈合需要4~8个月,为预防骨不连和股骨头坏死,嘱患者不能过早负重,4个月后经X线确定骨折愈合后,才可逐渐负重,鼓励患者补充钙剂,多晒太阳,以促进钙的吸收,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骨盆骨折的护理1. 严密观察患肢足趾活动、足背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反应、皮肤颜色、皮肤感觉等情况,如果臀肌、胭绳肌和小腿腓肠肌肌群的肌力减弱、足下垂、小腿后方及足外侧感觉丧失,必须立即报告医生。

2. 饮食休息宜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高铁、粗纤维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食物应易消化。

稳定型,可取仰卧与侧位交替(健侧在下),伤后一周取半卧位,严禁坐立。

不稳定型,应取平卧硬板床,减少搬动,必要时多人平托。

3.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含粗纤维丰富的蔬菜;经常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必要时服用缓泻剂,利于排便。

术前日必须排除肠道内瘀积的大便,以利于手术操作,减轻术后腹胀。

4.骨盆骨折常用皮肤牵引、骨盆悬吊牵引、跟骨骨牵引及股骨髁上牵引进行骨折复位或维持骨折复位的位置。

不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伤后1周内宜取平卧位,卧硬垫床。

1周后可指导患者进行半坐位练习,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伤后2周开始练习半卧位,患肢抬高15°~30°,并保持中立位。

牵引治疗期间,要求躯干要放直,骨盆要摆正,脊柱与骨盆要垂直。

双下肢外展中立位,避免内收。

5.向病人宣传医疗常识,解释自我护理的意义,消除过分依赖的心理,极大程度地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恢复自理能力。

给予病人详细而具体的自理指导,让病人自己来完成一些指定的活动或项目,如吃饭、洗脸、刷牙、上肢伸展运动等,帮助病人心身较快地适应,促进伤病的恢复。

6.功能锻炼(1)未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单纯一处骨折,无合并伤,又不需复位者,卧床休息,仰卧与侧卧交替(健侧在下)。

早期在床上做上肢伸展运动、下肢肌肉收缩以及足踝活动;伤后一周后半卧及坐位练习,并作髋关节、膝关节的伸屈运动;伤后2~3周,如全身情况尚好,可下床站立并缓慢行走,逐渐加大活动量。

伤后3~4周,不限制活动,练习正常行走及下蹲。

(2)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伤后无并发症者卧硬板床,同时进行上肢锻炼;2周后开始练习半卧位,并进行下肢肌肉收缩的锻炼,以保持肌力,预防关节僵硬;3周后在床上进行髋关节、膝关节的锻炼,由被动锻炼逐渐过渡到主动锻炼;6~8周后拆除牵引固定,扶拐行走;12周后逐渐弃拐行走。

7. 出院指导合理安排饮食,补充营养提高体质,促进骨折愈合。

制定出合理康复计划进行功能锻炼。

骨盆骨折扶拐是下床活动的必要条件,扶拐的方法对骨折的愈合很重要,拐杖的高度应根据患者的身高调适,一般高度是患者双手扶拐,与肩同宽,拐杖软垫距离腋窝2~3cm,扶拐的力应在双手而不应靠腋窝支撑身体,否则容易造成臂丛神经麻痹,一旦发生虽经休息可以恢复,但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及功能锻炼的过程,因此出院前应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双拐。

出院,于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等定期复查。

在1年内不能负重劳动及运动,如赛跑、踢球等剧烈运动。

尿道损伤的患者,由于断裂处瘢痕形成,易引起尿道狭窄,应遵医嘱定期进行尿道扩张。

骨髓炎的术后护理1.保持环境清洁,安慰病人,使病人安心养病,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予卧床休息,固定保护患肢,以减少患部的物理刺激,促进愈合。

指导病人选择饮食,可少量多餐,多饮水,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指导病人健侧行主动及被动的全关节运动,患侧在情况允许时可尽早施行运动,以促进血循环,维持肌肉正常的压力,预防肌肉萎缩。

3.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维持伤口冲洗和引流通畅的重要性。

(1)钻孔或开窗引流术后行大量抗生素液持续冲洗,是尽快控制炎症、防止死骨形成的重要措施之一。

(2)妥善固定冲洗、引流装置拧紧各连接接头,防止松动和脱出。

(3)保持伤口部位的冲洗管位置在引流管之上,以利引流。

(4)冲洗管液瓶高于伤口60-70cm,引流袋低于伤口50cm,且引流管宜与一次性负压引流袋相连,并保持负压状态,以维持通畅。

(5)钻孔或开窗引流术后,为避免血凝块堵塞引流管,24小时内快速灌洗,150~300滴/min,1 000~2 000ml/h,并随时挤压引流管。

以后每2小时快速冲洗1次,维持冲洗直至引流液清亮为止。

冲洗液随着引流液颜色的变淡逐渐减量。

(6)正确记录冲洗液出入量,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质、量及色,保持其出入量平衡。

(7)出现滴入不畅或引流液流出困难,应检查是否有血凝块堵塞、管道受压扭曲,及时处理,以保证引流通畅。

(8)及时更换冲洗液,倾倒引流液,冲洗的装置每日更换,防止发生逆行感染。

4.保持引流管通畅,随时观察敷料浸湿情况,如有浸湿及时更换,换药时注意无菌操作。

合理应用抗生素,增加蛋白质摄入量。

如病人切口处出现红肿、局部刺痛感或疼痛持续加重,应立即报告医师处理。

5.出院指导(1)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出院后自护的必要性: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病人若急性期未能彻底控制、机体抵抗力差、生活条件及卫生状态差,有可能转为慢性,以致迁延不愈。

因此要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2)若伤口愈合后又出现红、肿、热、痛、流脓等则提示转为慢性,需及时诊治。

(3)防止过早负重,需X拍片证实病变已恢复正常时才能开始负重,以免发生病理性骨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